第四节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08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商业
分类号: F727.55
页数: 12
页码: 156-1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商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经营体制、商品购销、对外贸易、集市贸易、饮食服务等。
关键词: 商业 慈溪县 经济

内容

一、经营体制
  私营商业 南宋初,现境东部地区已设立鸣鹤坊、杜湖坊、灵绪坊、黄杨坊、沈窖湖坊、凤浦坊、雁门坊等官方包税制的私营酒坊7处。清中叶后,各集镇相继开设米店、布店、花庄、百货、烟杂、酒酱及南货茶食等商店,较大集镇还设有布庄、银楼、当店等。规模较大的有开设于雍正三年(1725)的沈师桥永丰南货店,道光、咸丰年间的周巷恒利酱园、锦丰布行、协兴南货店,浒山镇蒋裕大米店、广盛油烛店等。
  民国前期,商店不断增多,据民国18年(1929)统计:原姚北地区五、六、七区(今大部在周巷、长河、浒山、逍林、横河等区)有私营店、行906家,经营门类40余种,总资本额达124.14万元,其中花庄43家、草帽行68家,年营业额分别为60.64万元和255.4万元。至25年,现县境商店已发展到1771家,从业人员5416人。抗日战争时期,商业受挫,不少商店倒闭。抗战争胜利后,县内私营商业虽有恢复,但因物价飞涨,捐税繁多,商业仍处于困境。浒山镇商界向政府提出抗议:“漫无标准增加税额,不堪负担,万难接受”。据民国35~37年统计:仅浒山、周巷两镇,就有27家商店闭歇。至解放时,全县虽有各类商店1846家,但从业人员反比战前减少542人。解放初,党和政府保护私营商业。至1955年底,私营商业户已发展到6156户(含饮食业、服务业),总从业人员6450人。1956年,私营商业经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组成公私合营商店81家、合作商店(组)481个,尚剩私营小商贩308户413人,多为半农半商及老残人员,主业小商品、饮食点心、卷烟零售、收旧、理发等。“人民公社化”初期并入集体,“文化大革命”中作“资本主义”受歧视。1979年后,个体商业又获得发展,至1983年有个体摊、店4766户,从业人员5860人。至1987年底,有证个体摊、店发展到15794户,从业人员20698人,占全县商业总从业人员的58.5%,自有资金2327万元。商品零售总额达15241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4.46%。
  国营商业 解放初,浒山、周巷、观城、庵东等集镇设立收花处、经营组、营业所等国营商业机构,经营粮食、棉花、工业品等购销业务。1954年实行粮、棉、油统购统销,粮、油、布、盐、烟等商品的批发由国营商业机构专营,并改造私营零售商店为国营商业经销、代销店。1956年经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组成81家公私合营企业,由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分工归口管理。全县10家私营粮食代销店随之过渡为国营粮食供应点。同年建立县商业局,设百货、医药、交电、食品、纺织品、贸易和专卖等7个国营专业公司和6个食品购销站。至年底,国营机构发展到35个,从业人员818人,商品零售总额1827.3万元,占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212.5万元的35.6%。1958年实行“公社化”,农村供销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组)均改变为国(合)营商业企业,隶于各人民公社供销部,致经营体制单一,流通渠道不畅。1961年,体制调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重新分开,划出部分个体商贩重组合作商店。至1979年末,全县已建立国营商业机构184个,从业人员2010人。其中:商品零售机构100个(859人),饮食业4个(103人),服务业3个(371人)。社会商品零售额5623万元,占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402万元的32.31%。至1987年底,全县有粮食、商业、木材、农机、外贸、水产、医药等系统的国营商业机构298个,职工3660人。其中零售机构129个,饮食业4个,服务业8个。年商品销售总额66396万元(系各部门上报数,包括物资系统);社会商品零售额16208万元,占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6206万元的24.48%。
  供销合作社
  抗日战争前夕及抗战期间,现县境先后组织农村合作社、战时合作社和革命根据地合作社70余个。民国21年(1932)首先建立的消费合作社,专营教育用品。26年先后成立的潮界乡、东山头、观海卫等麦冬、棉花运销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推销。此类合作社,沦陷后均停办。27年,中共党员谢庭斋发起建立周朝镇(今长河镇)战时合作社,有社员380人,股金220元;6月,在周朝镇建立余姚县战时合作联社。其间,逍林、择浦、三管、师桥、潭海等乡,亦先后组建战时合作社。抗战胜利后,建立坎墩、长河、三浦、掌起、师桥、灵湖、窖湖等近20个合作社,多从事棉粮、化肥运销。这些合作社多受地方乡绅操纵,民众得益甚少。解放初,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供销合作事业。1949年10月,现境浒山、观城、逍林、横河、周巷等地相继筹建供销合作社,1950年5月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至1954年县境调整时,全县有基层供销合作社16个,成为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时有社股13.83万股,股金35.22万元。1958年和1964年,县供销合作社先后与县商业局合并,合署办公,经营体制单一,经营缺乏活力。1978年恢复供销合作社体制,经营额迅速上升。是年商品销售总额达17182万元,获利666.3万元。1983年改名为慈溪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清股分红、增股扩股工作,入股农户从原来的10.91万户扩大到20.02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84.7%。社员股金增至88万元。至1987年,全县供销合作社有社员股金780万元,供销合作事业进一步壮大,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6797人,固定资产4877万元,各区(镇)基层社9个,分社58个,设有农资、特产、日杂畜废、副食品、工业品、储运等直属公司6个,冷冻厂1个,棉花收购站41个,商业营业网点957个。是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3亿元,其中社会商品零售额16946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7.20%;农副产品收购额7563万元,占全县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35.38%。
  集体商业 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全县共组织合作商店125家,计1079户1290人;合作小组356个,计3836户4791人。1958年,所有合作商店、组纳入人民公社管理范围。1961年调整,划出2414人,重组合作商店140个(1663人),合作小组104个(751人)。“文化大革命”初,经营复受限制,1970年销售额仅1540.1万元,比1965年下降20.7%。1972年又将浒山镇和浒山、龙山、长河、观城、周巷、庵东以及横河(时属余姚县)等区的236个营业网点(757人)转为国营或供销合作社的代购、代销、代营商店。次年又将83个乡村下伸店(146人),转为生产大队代购、代销商店。其资金和财产全部并入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直至1979年大部分恢复合作商店集体经济性质。1980年1月,115家“三代”商店全部恢复为合作商店。1984年12月建立县第二商业总公司,将原由县商业局或县供销社管理的267家集体商店划归该公司管理。至1987年,县二商总公司所属267家独立核算企业(包括商办工业),共有职工3276人,营业网点991个,营业用房面积4.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8.79万元,年商品销售总额9591.8万元,利润76.68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84.53%、30.41%。销售绝对额及利润增长率均列宁波市各县之首。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学校、街道等为安排职工家属与待业青年,建立集体性质的部门办商业企业至1987年底,据全县25个部门与单位统计,有商店(公司、经营部)191家,从业人员1936人,固定资产总值636.10万元,流动资金1196.66万元。是年营业总额23038万元,利润404.89万元。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严禁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对党政机关办的18家企业进行整顿,其中歇业2家,归口脱钩1家,机关干部兼职的全部撤出,个人投资全部归还。
  农民经商 1979年以后,从事商业活动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民购销队伍成为商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力量。1980年12月,胜北公社首建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至1984年,全县已有14个乡(镇)建立多种经营公司,1682名农民从事农副产品购销活动。是年仅榨菜(制成品)一项销往外地3.85万吨,占全年总产的95.1%。1985年,国家取消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农民购销员迅速增加。1987年4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农民办商业,搞活农副产品流通的若干意见》,至年底,全县从事商业活动的农民人数多达41120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4%。有区、乡(镇)级多种经营公司或农副产品购销服务部87个,村级农副产品购销服务部、贸易货栈153个,各类代理行栈14个,购销联合体1445个,购销专业户29744户。其中有证经营户4830户。是年推销农副产品38.2万吨,占粮棉以外农副产品总量的67.2%,向外地采购农药、化肥、竹木、饲料、水泥等计金额1620万元。
  二、商品购销
  粮油 慈溪现境主产棉、盐,油料自给有余,但历来缺粮。民国20年(1931),现境共有私营粮店59家,粮食年输入量1.5万吨左右。抗日战争时期,粮源受阻,粮价暴涨。解放初,粮食自由贸易,投机商纷纷抢购,浒山、庵东等地大米市场价达每担20元(新人民币计),超过国家销价1倍以上。1950年10月,中国粮食公司宁波分公司慈溪办事处从江西调入谷米2.09万吨,平价销售,抑平粮价。1954年1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71年为使棉农口粮不低于临近产粮区,省增拨统销原粮500吨,是年确定全县征购粮食9550吨,定销5.897万吨。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总定购数5000吨,次年调整为6500吨。1987年实行粮食定购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全年完成定购粮食6504吨。1953年底实行油料统购,1956年按比例收购,油菜籽统购量为产量的60%,棉籽除每亩留种12.5公斤外,统购70%,是年统购油菜籽747.5吨。次年实行“全购留油”办法。1962年起,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食油包干,统购余油”。1985年取消油料统派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全县油菜籽定购任务8000吨。
  城镇居民口粮实行计划供应始于1953年12月,凭证按月购粮。1955年11月实行以人定量。城镇居民食油自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实行凭证登记供应。1957年3月改用油票,每人每月2两,后改4两(16两制)。1965年11月起,每人每月定量减至2两。1978年增至4两(10两制),同时还发放节日补助、临时补助和特殊补助油票。
  棉花 收购:据民国6年(1917)统计,现县境有大小私营花庄47家,常年收购总量折皮棉787吨,约占总产量1/3。25年成立慈溪县棉花运销合作社,收购观城、东山头一带棉花,收购量占全县总产量的4%。解放初,国营花纱布公司在各地设点收购棉花。1951年现县境设棉花收购站16个。次年,各收购站划归县供销合作社。1955年设立县棉花采购管理站,专营棉花收购及皮棉加工,当年签订棉花预购合同8199份,发放预购定金215.2万元,共收购棉花1.94万吨。1957年全县有棉花收购中心站6个,分站12个。1958年收购站并入各棉花加工厂,归属于县商业局。次年推行棉花“四快”(快收购、快加工、快成包、快调运),对全县3983个生产队,开展流动收购。1962年7月,棉花收购业务复归县供销社。翌年恢复厂、站分管。1972年,改革棉花检验制度,实行棉花品级新标准。1981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棉花交售由队售改为户售,交售单位由9440户猛增119852户。为适应新形势,县供销社新建扩建收购站5个,翌年又扩建收购场地及仓库5746平方米。至1987年,全县共设收购站41个,当年收购皮棉12681吨。自1949~1987年,全县共收购皮棉70.71万吨,占总产量的95.26%。其中1984年最多,收购量38112吨,是1949年的17.4倍。
  调供:解放初,县内收购之棉花均由宁波花纱公司统一调供。1954年棉花实行统购后,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拨。1957年,棉花调供改由省供销社下达计划指标。1964年,全县棉花经营额5504.2万元,外调数占95%以上,主要销杭州、萧山、上海、天津、北京、黑龙江。1972~1981年,调省外皮棉15.8万吨,占调供总量85%以上。此后县内棉纺织业发展,外调棉花减少。1985年取消棉花统购政策,省外原棉大量流入,县内棉花积压近2万吨。县联社让利推销,损失金额227.4万元,1986年慈溪列为全国出口棉基地,至1987年的两年中出口原棉8188吨。1987年外调1744.6吨,同时为支持县内棉纺工业,调入外省原棉3719.6吨。
  蜂产品 养蜂专业户多去外地放养蜂群,蜂产品大部分在放养地随产随销,由县内商业部门购销的仅为其中小部分。1957年,各基层供销社收购蜂蜜8吨。1960~1969年间,全县累计收购蜂蜜1671吨。1982年,全县收购蜂蜜269吨。1987年,县蜂业公司、县副食品公司、胜北蜂业公司及建塘蜂管站等4个单位,共经销蜂蜜3574.6吨,蜂王浆41.2吨,花粉86.7吨,蜂蜡85.2吨,经销总额1343.8万元。
  中药材 慈溪中药材,以麦冬、丝瓜络为大宗。解放初由供销社统一收购。1956年始,收购品种增至72种。1960年后,归县药材公司统一经营。1987年,全县共收购中药材36.88万公斤,总值192.97万元。1950~1987年共收购麦冬566.51万公斤,丝瓜络403.57万公斤,红花8.64万公斤。
  纺织品、百货 1953年全县销售棉布192.93万米,翌年棉布实行凭票供应。1955年,全县销售棉布376.51万米,绒线13125公斤。此后,棉针织品销量大增。1962年始,化纤布进入市场,销势较好。1963年后,凭票供应商品日渐减少。随着改革开放,纺织品、百货销量逐年增加。1949~1987年,共销售棉布13878万米,化纤布3701.1万米,绸缎1108万米,呢绒257.8万米,毛线153.4万公斤,手表27.14万只,缝纫机9.83万台。
  五金交电 解放初,品种仅限螺杆、螺帽及少量元钉、铁丝。1955年开始供应自行车。1974年,五交化行业专业经营,商品销量明显增多。1975年全县国营商业机构总销售额448万元,1979年达849万元,1987年增至5128万元。1958~1987年,全县销售自行车258100辆,电视机73427台(其中彩电7658台),洗衣机6156台,电风扇138893台,电冰箱8374台,录音机51135台,收音机128033台。
  化肥、农药 解放前,化肥供应极少。1952年1月,向棉稻区贷销及对贫困农户赊销化肥合计1311吨。1956年开始按种植面积分配供应,60年代,棉花收购实行化肥奖售。此后,过磷酸钙常年供应量由3000吨左右增加到1万吨。1984~1987年间,有关部门向外地组织计划外化肥7.09万吨,县供销社进口尿素1200吨。1949~1987年,共销售化肥107.79万吨。1950~1987年共销售农药4.42万吨。
  三、对外贸易
  唐代,慈溪已有对外贸易活动。1973年宁波古海运码头出土的待外销售青瓷器中,有唐大中二年(848)产自上林湖的瓷碗。清末和民国时期,先后出口的有棉花、蚕豆、麦冬、大蒜头、席草帽、金丝草帽等,以金丝草帽为大宗。
  解放后,出口商品逐年增加,1979年以后发展更快。出口的农副产品有棉花、大麦、麦冬、丝瓜络、拉毛果、辣椒干、大蒜头、蚕豆、速冻蔬菜、榨菜、海蜇皮、鳗苗、活沙蚕、蚌珠、兔毛、杂皮、猪鬃、肠衣、蜂产品等;工业产品有棉纱、棉坯布、羊毛地毯、草编工艺品、羽绒、腈纶衫、小功率柴油机、活络扳手等。其中,1962~1987年累计出口棉花13931吨。19531987年累计出口蚕豆149680吨,1958、1963、1965年3年最多,分别为12205吨、15885吨和14366吨。1950~1987年累计出口大蒜头5442吨。1979~1987年累计出口速冻蔬菜3979吨。金丝草帽为慈溪主要出口工艺品,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年出口100万顶以上,解放前夕年出口量降至12万顶,解放后出口回升,1957年出口72万顶,以后又逐年减少,1987年仅出口3.82万顶。1979年后,工业品开始出口,1980~1987年累计出口小功率柴油机4237台。1987年直接出口棉纱15048.54件,膨胀石墨密封材料出口10.695吨。麦冬、丝瓜络为慈溪主要药材,1957~1987年分别累计出口691吨、3084吨。
  1973年建立县外贸机构,至1987年,累计外贸收购额达3.8亿元,为国家创汇约1.03亿美元。
  1981年起,县有关单位根据需要,利用地方外汇留成、外汇银行货款、补尝贸易、外援等资金来源,进口化肥、农药、原材料、燃料、设备。至1987年底累计进口商品总额1676.37万美元。
  四、集市贸易
  宋、元间大古塘筑成后,沿塘各地民间以自产物品互易,渐成集市。至明代中叶,先后形成龙山、龙头场、范家桥、裘市、东埠头、鸣鹤场、王家埭、石人山、匡堰、埋马、店桥、浒山、周巷等集市。至清光绪年间,现境集市增加至46个。到民国后期,境内形成较大集市12个,多为市日制。
  解放后,逐步改市日制为每日制,“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受冲击,全县有17个较小集市中断。1979年后,集市发展加快。1982~1987年,全县用于集市场地建设的费用总计553.9万元。至1987年底,全县76个集市拥有专用场地111864平方米,其中61个集市建有简易棚屋50602平方米。
  随着经济搞活,一批新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至1987年,县内有专业市场13个。白沙针织品市场:于1979年在河角自然形成,后摊基移到公路两旁,1984年10月在公路南侧建棚屋,设固定摊位160个,流动摊位400个,日均上市人数4000多人,1985~1987年成交额2800万元;胜山服装鞋帽市场:1985年2月建,有固定摊位300个,临时摊位200个,上市商品130多种,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前来交易,1987年成交额934万元;高王蔬菜批发市场:1986年7月建,日上市人数1500余人,1987年成交蔬菜323.3万公斤,成交额191.2万元;浒山小商品市场:于1979年在水门路自然形成,1983年10月移址在县人民大会堂前,设固定摊位300多个,日上市2500人左右,上市品种100多个,1984~1987年成交额1708万元;周巷镇综合市场:周巷副食品市场于80年代初在沙滩路自发形成,1986年1月,占地14亩的农贸市场在镇公路西侧建成后,管理部门将自发的副食摊户统一组织迁入新建的农贸市场内并更名为周巷综合市场(今周巷中国食品城);周巷卷烟市场:先后在汽车站西侧及狮子桥旁一带自然形成,时达近10年,1987年初集中在周巷镇综合市场经营,1987年8月按有关条例予以取缔,不久又恢复经营。
  全县集市贸易年成交额,1978年2212万元,1987年20639万元,分别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5.76%和31.17%。
  五、饮食服务
  民国25年(1936),现境共有饮食店296家、594人。1949年有饮食店368家、545人。解放后,私营饮食业受到保护,稍有发展。至1955年底,共有私营饮食业484家,从业人员649人。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481家饮食业改组为合作商店13家(90户)、合作小组39个(366户),留个体自营14户,转业淘汰11户。1972年6月,浒山镇合作饭店转为国营企业。1973年5月新建国营工农饭店(1984年改名为国营慈溪饭店),1978年又新建国营长征饮食店。至1980年,全县共有饮食店202家、1274人。1983年后,个体饮食业发展加快,至年底有380家、544人。至1987年,全县饮食业有国营4家、71人,集体226家、1022人,个体1351户、2207人。年总营业额1734万元,其中国营67万元,集体513万元,个体1154万元。服务业主要有旅馆、照相、理发、浴室、干洗、刻字等。民国25年(1936)统计,现境已有350家、885人。1949年为455家。后经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服务业减少,至1964年经登记的为374家、387人。1981年新建国营慈溪旅馆,有床位76个。1986年浒山镇建成三北大楼,内设客房80间,床位230张。至1987年,全县共有旅馆业121家,其中国营5家、供销社11家、集体7家、个体98家;集体理发店19家、95人,个体理发337户、380人;国营照相馆1家、17人,供销社系统照相馆4家、15人,合作照相店3家、6人,个体照相店70户、99人;国营、集体浴池业5家、14人,个体干洗店7家、11人,个体刻字78家、91人,个体打字10家、17人,个体誉印1家、1人。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