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成陆过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0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成陆过程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6
页码: 94-9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成陆过程,据出土文物考证、土壤母质调查、海塘围筑年代和卫星摄像表明,慈溪陆域成陆过程可分为四片,其中包括了近山湖海积平原、中部海积平原、滨海海积平原、三北浅滩等。
关键词: 成陆围涂 成陆过程 慈溪县

内容

约2亿年前(中三迭世),现慈溪全境已隆起成陆。后经几次地壳构造运动和间歇性火山喷发,使地表发生皱褶、断裂和火成岩体的侵入,形成南为丘陵山区、北为零星孤丘、南高北低的倾斜式地貌骨架。
  距今约10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末),全球海面上升,发生第一次海浸,使庵东——新浦一带以北沦为海洋。后(晚更新世中期初)海面下降,陆域扩大。继而(晚更新世中期末)气候转暖,海面又上升,发生第二次海浸,使全县平原沦为沧海。距今1.5万年左右(晚更新世晚期),进入大理冰期盛期,海面大幅度下降,比现今海面约低140~160米,全县复裸露成陆,海岸线移至舟山群岛以东。距今1.2万年前(全新世早期),气候又转暖,发生大规模海浸,海面上升130余米。距今7000年前(全新世中期),海面继续上升至比今海面低4米处。距今约6000年,进入海浸高潮,海面为全新世最高度,比现今海面还高出2~4米,全境又沦为浅海,南境诸山亦成孤岛。距今5000年前开始,逐渐海退,南境山麓又裸露为沼泽地带,北部仍为海洋。
  距今约2500年(全新世晚期)以来,由于喇叭形杭州湾涌潮动力的作用,陆域不断供沙,杭州湾南岸逐渐向外淤涨成陆,以后加之人工筑塘围涂垦殖,遂逐步形成现今的“三北平原”。
  据出土文物考证、土壤母质调查、海塘围筑年代和卫星摄像表明,慈溪陆域成陆过程可分为四片:
  一、近山湖海积平原
  自大古塘以南至沿山北麓一片为公元10世纪以前成陆的近山湖海积平原,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8.6%。
  从龙南乡童家岙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在6500年前,南境山麓一带为一片由老海沉积物构成的陆地,与宁绍平原连成一片,已有人类活动,海岸线在今上林湖北侧——浒山以南一线。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上升至现今海面以上2~4米,又被海水淹没而成浅海。约距今5000年开始,海面较前下降,海水逐渐后退,复逐步裸露出海,但地势低洼,北濒潮间带,受海面波动海水冲击,经历一个沼泽过程,在老海沉积物上形成一层湖相沉积物,横河地区的泥炭层即为距今5200~4800年间发育而成。其后在上层又覆盖一层浅海沉积物。因而土体呈湖海相交替结构,上层为浅海沉积体,中层为湖相沉积体,下层为老海沉积体。
  距今2500~1000年左右,随着海退和湖、海泥沙的沉积,从沿山开始,向北次第成陆,海岸线逐渐向北推移,基本稳定在今临山——周巷——浒山南——观城——龙山一线。汉、唐期间,修筑杜湖、白洋湖、烛溪湖等,在平原从事垦殖;上林湖一带建有越窑,烧制陶瓷;唐代开始,今师桥、石堰等地已设灶制盐,故师桥一带有“秦则海也,汉则涂也,唐则灶也”之说。
  二、中部海积平原
  大古塘以北至七塘一片为公元11世纪至19世纪中叶成陆的中部海积平原,计面积521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67.2%。
  11世纪后,喇叭形的杭州湾渐趋弯曲,涌潮增强,江海泥沙沉积增多,海涂基本处于淤涨状态;同时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筑塘围涂活动日趋频繁,逐步形成扇形状陆域突出于杭州湾。
  自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由于钱塘江水出萧山南大门,经上虞、慈溪岸边,直趋入海,受钱塘江主槽摆动的影响,使海涂冲淤交替,有进有退,海岸线大体徘徊在大古塘以北一线。12世纪曾涨至今庵东——观城一线(庵东地段距大古塘8公里左右)。13世纪发生大面积坍涂,南宋宝庆(1225~1227)至元大德年间(1297~1307)“海壖内移,八乡之地,悉渐于海。”,内坍8公里,海岸线近大古,塘以北一带。
  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海涂一直向北淤涨,但速度较慢。15世纪末涨至现长河——坎墩——观城(即潮塘至二塘)一线。至18世纪初又涨至现建塘乡牛角尖村——新浦镇高桥——东山乡营房山北——五洞闸乡大岐山——伏龙山西(即四塘)一线。
  18世纪中叶后,因钱塘江水流改道,水出萧山北门,改变了杭州湾潮流动力,杭州湾两岸出现北坍南涨现象,使南岸海涂淤涨速度加快。至19世纪中叶已涨至今西三——庵东北——新浦镇新闸村——附海乡郑家浦村——五洞闸乡高背山村——伏龙山西(即七塘)一线。
  这片海涂全由江海泥沙沉积而成。泥沙来源有钱塘江和曹娥江夹沙、长江和海域来沙及杭州湾本身北坍南涨变形调整供沙3部分。其沉积速度,受潮流动力与地理位置的影响,西部地区泥沙沉积多,淤涨快,在浒山——庵东纵断面,900年来外涨11.7公里,平均每年外涨13米;东部地区泥沙沉积少,淤涨慢,在师桥——高背山纵断面,900年来外涨7.5公里,年涨8.3米,尤在伏龙山东段,淤涨更慢,仅外涨1.3~2.6公里,年涨速度不到3米。
  三、滨海海积平原
  七塘以北至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一片为19世纪中叶迄今成陆的滨海海积平原,计面积110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4.2%。
  19世纪中叶后,海涂继续向外淤涨,至本世纪初涨至八塘外一线,庵东地区距七塘5公里左右。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现西三乡一带受潮流沟冲刷,发生局部性坍涂,海岸线内移4.5公里。但全县海涂总的趋势仍然外涨较快,至1987年以庵东地区淤涨最快,100多年来外涨5.2公里,年涨50余米。逍林以东至龙山段仅外涨0.6~1.6公里,年涨5~15米。这片土地,因成陆晚,土壤含盐量高达0.5%以上,为庵东地区盐业集中产地。
  解放后,海涂在自然淤涨同时,采取人工促淤措施加速淤涨。1964年底,为制止伏龙山以西的龙山、观城两区海涂内坍,在华东水利学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帮助和指导下,于龙山区的甸山闸附近试筑丁坝1条,长100米,与海岸交角70°,与涨潮交角45°,与落潮交角120°,与强浪交角20°。筑坝后,改变丁坝两侧潮流的速度与流向,在丁坝两侧发生明显淤积。1965年在观城区翁家浦东的小段路八塘外试筑146米长的砌石护梁丁坝,缓冲潮流对海涂的冲刷力,起到保滩护塘作用。同时,观城区又在高背浦东的八塘外筑130米长的丁坝3条,其间距为520米、260米,坝成后,坝田内整个涂面普遍淤涨。于是自60年代后期开始,在东部沿海(龙山、观城、逍林3区),先后建造长丁坝8条促淤。
  1974~1982年在观城区海黄山两侧用石块抛建长999米、2670米、4100米、2372米的顺岸堤坝(与海岸线平行)4条,使滩涂淤积增快,﹢3米、﹢2米等深线迅速外移。
  1979年又在海黄山侧设置浮网坝两条,总长1760米,以减缓退潮流速,增加泥沙淤积量。
  丁坝、顺坝和网坝促淤效果明显。1969~1983年,从龙山码头至郑家浦丁坝内,泥沙的平均年淤积量为233万立方米,海涂年平均增厚8.8厘米。其中:龙山码头至民主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54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裘家浦丁坝至海黄山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38万立方米,年增厚7.5厘米;海黄山丁坝至徐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68.5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余家浦丁坝至郑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72.5万立方米,年增厚9.5厘米。观城区自1969年开始建造6条长丁坝和4条顺坝后,海涂淤涨加快,至1985年止新增海涂18平方公里。至1987年,全县通过人工促淤,增加海涂面积27.73平方公里,占近期成陆面积的20.1%。
  四、三北浅滩
  在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外,尚有一片滩涂——三北浅滩。东起大岙闸,西至曹娥九塘闸,东西海岸线长77.56公里,呈扇形状分布在沿海一线海塘之外。计面积:理论基准面(吴淞高程零米)以上为433.0466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时出露海面面积为337.4309平方公里。其中庵东——逍林段滩涂面宽,最宽处有10公里左右,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371.2759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出露面积292.474平方公里;观城——龙山段滩涂面狭,一般宽度2~4公里,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61.7707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出露面积44.4669平方公里。这片滩涂为全省最大滩涂,目前尚在继续淤涨中。
  三北浅滩的形成是慈溪淤涨型岸滩不断外涨的结果。在本世纪30年代已成雏形,以后随着江海泥沙的沉积而逐步发育,民国19年(1930)以来平均每年外涨39米。据1965~1986年在龙山码头、海黄山、四灶浦、高王路江九塘闸和长河水库等地定点观察,各地滩涂均有外涨,年涨速度为43~357米。但在长河水库以西段,受杭州湾潮流沟冲刷,岸滩不稳定,80年代以来,发生几次坍涂。1987年在长河水库至周巷水库外侧300~2000米处,被冲刷内坍滩涂的深度在零米线以下0.8~2.8米。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