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004
颗粒名称: 三、温度
分类号: P468
页数: 3
页码: 66-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气候温度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气温、地区气温差等。
关键词: 慈溪县 气候 温度

内容

气温 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1954~1987年,年平均气温16.0℃,1976年最低,平均15.5℃;1961年最高17.0℃。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28.2℃,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
  各级最高温度出现频率:36.0℃~36.9℃12年,占35%;37.0℃~37.9℃14年,占41%;等于和大于38.0℃5年,占15%。气温超过35.0℃的炎夏天气平均14天左右。连续3天以上超过37.0℃的高温年约占30%,1964年长达11天。1月平均气温最低,历年平均3.8℃。年极端最低气温﹣9.3℃,出现在1977年1月5日。
  各级最低气温出现频率:﹣5.0℃~﹣6.9℃12年,占35%;﹣7.0℃~﹣7.9℃5年,占15%;﹣8.0℃以下2年,占6%。等于或低于0℃的寒冬天气年平均32天。
  地区气温差 平原地区平均温度基本一致,盐场白地气温略高,日变幅和年变幅也稍大。丘陵地区气温随高程上升而下降,以瘦尖山~樟树一线为界分为两个小气候区,西部横河一带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6℃/100米;其中1月为0.3℃/100米,7月为0.7℃/100米。观城、龙山地区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5℃/100米,其中1月为0.6℃/100米,7月为2℃/100米。
  界限温度及积温,慈溪各地界限温度在0℃~0℃之间,为作物全年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358.7天,占全年的98%。最短的1972年也有324天。如以80%保证率为条件,则有336天,占全年的92%。春花作物冬季停止生长的现象不明显。界限温度在10℃~10℃之间,为棉花、水稻等夏季作物的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235天,占全年的65%。最短的1976年也有229天。活动积温历年平均5045.5℃,80%保证率的积温4950℃,都小于一年三熟的要求指标5300℃。推广一年三熟耕作制在季节上比较紧迫。以麦~稻~稻制为例:大麦11月中旬播种,次年5月中旬收获需179天,积温1573℃;早稻4月上旬播种,7月底收获需145天,积温2585℃;晚稻从6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收获需145天,积温3400℃。三季作物累计440天,积温7558℃。三季作物重叠期75天。推广三熟制地区常用延长秧龄和早稻割青等措施调节季节。界限温度15℃~20℃为连作稻的安全生长期,历年平均初日在5月1日,终日在10月2日,持续天数157天,活动积温3758℃,比连作稻栽培要求天数140天、积温3600℃略高,但对安全齐穗仍有一定风险。
  地温 地面温度年平均17.9℃,7、8两月最高,历年平均31.8℃;极端最高温度70.8℃出现在1962年7月12日。最低1月,历年平均4.6℃,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1月到3月之间,1969年11月25日,最低温度﹣10.0℃。地中温度年平均17.3~17.4℃。各深度间地温变化不大,年变幅随深度加大而变小。平均年较差:深5厘米,25.2℃;10厘米,24.4℃;20厘米,22.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