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8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32
页码: 53-8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县自然环境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物、动物、自然灾害等。
关键词: 慈溪县 自然环境

内容

第一节 地质
  一、地层
  慈溪地层,出露不全。新生界第四纪最发育,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次之,其余零星分布,古生界与元古界地层缺失。
  前第四纪地层:上三迭统乌灶组,仅见于浒山镇西北1公里之庙山,厚约110米。下侏罗统枫坪组,出露于洪家和凤浦湖以东一带,厚度大于736米。上侏罗统磨石山群,可划分为2个旋回4个组:大爽组,厚1800~2000米,广布于境内丘陵区;高坞组,分布于上林湖一带,厚834.6米;西山头组,见于西埠头解家一带,厚1631.3米;九里坪组,仅出露于东埠头西南山区,厚度大于658.8米,下白垩统方岩组,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的范市凹陷中,厚度大于1734米。下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长河群,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的长河凹陷内,厚1421米。上第三系嵊县组,仅分布于胜山,厚20~26米。
  第四纪地层分布面积占全县75%。全新统与中更新统发育较全,下更新统缺失。沉积物以冲积、湖积、海积及其过渡类型为主。潭南至坎墩、胜北一线以东厚度小于100米,以西均在100米以上,最厚131米。主要有中更新统之江组,深埋于平原的底部,直接覆盖在基岩上,顶板埋深85~124米,厚度一般3~6米。上更新统东浦组,广泛分布于平原深部,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顶板埋深73~95米,厚20~40米。上段,顶板埋深50米左右,厚25~40米。一般有两个沉积旋回组成。上更新统宁波组,本层堆积后多受古河流的侵蚀切割而缺失,仅分布于浒山、白沙一带,顶板埋深20~30米,厚2~10米。全新统滨海组,广泛分布于平原地区,厚12~28米,可分滨海组下、中、上3段。
  二、岩石构造
  岩石,仅见火山喷出岩及侵入岩,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侵入岩范围甚小,仅见于凉帽山,主要为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的花岗斑岩,呈近东西向狭条状展布,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洪家、凤浦湖、邱王、金夹岙等地分布有燕山早期的混合花岗岩,根据岩性特征分析,属“半原地(准原地)花岗岩”。脉岩有流纹斑岩、需细斑岩、花岗斑岩等。
  地质构造,可划分2个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轴线呈40°~60°方向展布。上林湖断裂、解家断裂、洪家断裂、岙里徐断裂及下侏罗统浅变质岩中发育的北东走向的片理构造和宽缓褶皱均属该体系的构造形迹。该构造明显控制境内下侏罗统的陆屑沉积及晚侏罗世第一火山旋回的火山活动,燕山早期混合花岗岩的形成与此有关。东西向构造,主要成分为压性断裂,走向近东西向。代表性断裂有上滩头断裂、竹山断裂、任家溪断裂及风浦湖断裂等。此外还有一些北西向或北东向的扭性断裂,或兼压性,如张家山断裂.影响地层多为中生界。由于上述断裂与东邻的镇海—温州活动性断裂和西邻的上虞—丽水活动性断裂不交切复合,县境处地震非危险区。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有感地震计43次,无破坏性地震。
  三、地基
  基岩地基凤浦湖、邱王、金夹岙、洪家、凉帽山等地,分布着由混合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的坚硬块状侵入岩,极限抗压强度大于150兆帕,宜修建各种工程。但应注意由于风化而产生的近坡不稳定性和水库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其他丘陵山区,分布坚硬块状、厚层状火山碎屑岩组,由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碎屑岩组成,极限抗压强度一般超过100兆帕,在沉积夹层少的地段可修建各种工程。凤浦湖和洪家以东地带,分布由片理化石英砂岩、千枚状粉砂岩、板岩及含炭质页岩韵律层组成的变质岩组。岩石软硬相间,且有石墨夹层存在,易沿此层发生活动,不宜修建大型工程。
  软土地基附海至龙山一线以东的潮间浅滩,分布着由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淤泥组成的饱水高压缩性易触变淤泥质土,呈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固结慢,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大。高潮线以上土层表面略有固结,高潮线以下通行困难,单人徒手行走下陷15~40厘米。一般厚度10~30米。物理力学性质差,容许承载力仅30~50千帕,不宜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西三至附海一线以北的潮间浅滩,分布着饱水易液化粉砂、亚砂土层,饱水,结构松散,易陷,振动易液化,单人徒手行走下陷2~10厘米,厚度20米左右,容许承载力小于100千帕。在潮流作用下,形态易变,易发生管涌、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不宜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广阔平原地区分布有松散至稍密易液化粉砂、亚砂土层,垂直30米以内具多层结构:亚砂土层,表层1.8~3米以内为黄褐色,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斑块或结核(俗称“硬壳层”),容许承载力120~140千帕,可作一般建筑物天然地基;往下渐变为灰色或深灰色,中到低压缩性,振动易液化,厚4~18米,容许承载力110~150千帕,可作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粉细砂层,顶板埋深5.5~19.5米,松散至稍密,常夹有薄层粘性土,厚2.6~20米,沉管灌注桩的桩尖极限阻力10001500千帕,分布较为稳定,可作中型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淤泥质土层,顶板埋深14~28米,厚12~25米,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在软土层分布区修建大型高层建筑物,可选择埋深40~60米的第I承压含水组作桩基持力层,打入式预制桩桩尖极限阻力可达4000~6000千帕。
  四、矿藏
  已知的矿藏有燃料、金属、非金属等8个矿种,计矿点、矿化点12处。大多无开采价值。
  第二节 地貌
  一、岸滩
  慈溪海岸为淤涨型岸滩,坡度0.3~0.6‰,滩面宽阔,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5平方公里,按小潮平均低潮位线计算,则有337.44平方公里。大体呈弧形带状,西宽东狭,庵东地段最宽处达10公里左右,伏龙山附近1~2公里,弧形顶端在东二乡辖地。北凸部分原似舌形,以东经121°
  15′线为对称轴。1976年,舌轴指向正北,两侧变宽。1984年后,因流沟影响,滩涂边界呈不规则曲线。
  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滩坡物质交换随季节变化,夏季半年上部堆积下部侵蚀,冬季半年反之。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从海岸剖面观察,可分长年周期、季节性周期和暴风波周期,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潮汐周期。各种周期变化的综合作用,产生不同的潮间带宽度、冲刷和淤积程度。一般是大潮淤积,小潮冲刷;夏季淤积,冬季冲刷;台风暴潮期冲刷,过后即淤积。综合结果是淤积大于冲刷,海岸逐渐外移。
  境内各岸段稳定性不一。太平闸以东,因龙山码头旧址及海黄山等丁坝的缓冲作用,近年已出现缓慢淤涨;红旗闸至太平闸岸段从淤涨向稳定状态过渡;长河水库至红旗闸岸段,处于淤涨期,扇形弧度在不断增加;长河水库以西岸段,最不稳定,习称“三年两头坍”。1976年1月7日卫星照片上可看到5条大潮沟。其中西三近岸1条,东西向,尾部靠岸线延伸并逐渐转宽成低洼面,至浒山水库岸段消失。(简志编者注:1991年后,此潮沟西移出境,岸段已处稳定期。)
  二、平原
  县境大部为平原,系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总面积775.4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平原上河浦密布,并可见零散分布的孤丘。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可以大古塘(今杭甬公路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大古塘以北为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淤涨而成,面积631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81.4%。形态类似于单式尖角洲,西北高(海拔2.5~4.6米),东北低(海拔1.1~3.4米)。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粉砂。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微地貌形态已被人为地貌类型所替代。平原上从南往北布有数条东西向横亘的人工土质海塘,废弃后遗迹明显,有的已被改建成公路或塘路。沿塘多挖有人工塘河,大都保留至今,与南北向独流入海的河浦沟通。纵横河浦隔成的地块,又为众多沟渠所切割,形成棋盘格地块,多垦为盐田、棉地。
  大古塘以南为近山平原,面积144平方公里,占18.6%,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的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地势西低东高,坡降在0.1%以下;西部地区又低于大古塘北部平原,成为内陆低洼地。平原伸入县境南缘丘陵谷地,沿山谷布一批湖泊。平原西部有东横河,西流转西南出境,注入姚江,东部地区密布短小河浦,成网状,向北注入杭州湾。平原上留有废湖遗址。龙南乡的烛溪湖,民国初年尚广,面积13208亩,分东、西两湖,西湖于19世纪20年代垦废,1958年在东湖上游山谷新筑梅湖水库,东湖亦垦为农田,平原地貌发生明显变化。
  三、丘陵
  慈溪丘陵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分南部丘陵区和散布于平原的低丘两部分。
  南部丘陵区 属翠屏山丘陵。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东端雁门乡低丘,海拔300米左右,西经龙场乡、甸山乡、灵湖乡、东安乡、宓家埭乡、鸣鹤镇、桥头乡、彭东乡、龙南乡,海拔多在300~400米之间,抵石堰乡后,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至横河镇、浒山镇,海拔降低至100~200米左右。丘陵区中宽西狭,东部最窄,最宽处9公里。
  丘陵地貌特征:山脊平缓。分布于40余公里的众多山丘,相对高差在50~100米之间。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32座,海拔400米以上山峰7座,最高峰蹋脑岗,海拔446米,在中部彭东乡;次高峰里风洞岗,海拔436米,在东部田央乡。沟谷发育。除丘陵腹地保留有较原始的丘顶缓坡地,如灵湖乡的棉床山和东安乡的百亩山等地区以外,丘陵北坡均较境外南坡陡峭,沟谷发育,较大的山谷镶嵌有由泻湖演变成的湖泊。分布情况如下:
  凤浦岭以东,自东至西沿县境有雁门乡的大岙山、徐家岙山、朱家山头尖、老鹰山、兰香山、东岙山和龙山乡的活狲洞,与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河头乡交界。此线以北有雁门的下朝山、石塘山、狮子山、龙山的伏龙山、海子山等孤丘。
  凤浦岭以西至大蓬山,在龙山乡、龙场乡、田央乡、县林场。南缘有龙场乡的黄狼山和田央乡的夹破岭及国营林区与镇海区河头乡交界。北有田央乡的坝头山、虎头山,区内重山叠翠,中部自东北至西南罗列一群较高山丘,主要有龙场乡的西风山、外风洞岗和田央乡的里风洞岗、大蓬山。
  棉床山至东安老鹰山,在甸山乡、灵湖乡、东安乡。南缘有灵湖乡的棉床山、桃花岭、夹岙岭、庙山岗和东安乡的后茅山、高山、百亩山、九阔岭、长龙山、长溪岭、老鹰山,与镇海区河头乡和江北区云湖乡交界。此线以北,自东至西有照山、笔架山、石子山、尖山、乌子山。其北缘曲折多沟谷、湖泊,间有孤丘。
  陆大岗至杜湖岭,在东安乡和宓家埭乡。南缘自东至西有陆大岗、和尚山、牛角尖、树岭岗、万丈岗、杜湖岭等与余姚市二六市、三七市交界。中部以五磊山为隆起中心,四周散布众多峰峦,有东安乡张家山、茂山、石门里,宓家埭乡象鼻山、梅山、大坟头、石孔山、前茅山、猪头山、大凉帽、东山等。北缘有屏风山突出于平原,乌山为近山孤丘。
  杜湖、杜岙至游泾江,在宓家埭乡、鸣鹤镇、桥头乡、彭东乡和樟树乡,南北宽9公里,为丘陵最宽段。以东岙、毛羊坪、大岷岙一线为界,分成南、北2组。北部一组与杜湖、白洋湖、上岙湖、上林湖交互镶嵌,沟谷密集。有鸣鹤镇象鼻山、盐仓山、禹皇山、湖西山,桥头乡牛头山、瘦尖山、大九山、乌贼山、塘下山、老鹰基、铁锚山,樟树乡黄泥岭,彭东乡的光南山、凉帽顶、妙山。近山孤丘,东有鸣鹤上羊山、下羊山在杜湖中,北有桥头吴山,樟树司城山、石人山、破山,西有彭东涂山。南部一组,东濒杜湖、杜岙,有宓家埭乡龙舌山、虎牛岗、双判山;南缘有宓家埭大霖山,彭东乡蹋脑岗,与余姚三七市交界;西有彭东乡白石尖、茅家岭、马面山、乌头山;北有鸣鹤镇大佛山、棋盘山和桥头乡东栲栳山;中部有宓家埭乡鸡爪山和彭东乡云雾里、大洋山,山势南北高,中部稍低。
  游泾江以西至东横河,被沟谷分成南、北两部分,仅东端小岙岭一处相联。北部有樟树乡马家山,彭东乡九龙山、撬鳗山,龙南乡牛头山和彭东乡大湾山等。南部又被外岙隔成两段,东段南缘有彭东乡老鸦山,龙南乡大肚山、大山脑与余姚市丈亭、梅溪两乡交界。此线以北,散布有彭东乡后山顶、大头山,龙南乡大小星、黄毛尖、大石山、泗岭山、四面山、纱帽山、高楼山等。西段南缘有石堰乡桃花顶、陈山等与余姚双河乡交界,其北有孙家尖、黄蛇山、龙会山、凉帽山顶和近山孤丘伍梅山等。平原上的孤丘还有彭桥彭山、彭东黄山和龙南老鹰山等。
  散布于平原的低丘,主要由流纹岩、凝灰熔岩及凝灰岩组成,多无明显的山脊线,山顶呈浑圆状。近山平原中的低丘,大都隔狭窄平地与南部丘陵相接,除龙山乡伏龙山、甸山乡老鹰山外,大都既低又小。滨海平原中部,东山头乡、观城镇境内,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丘。北面一条长2.2公里,南面一条长3.7公里,最宽处750米,山脊走向为东偏北向西偏南。滨海平原中的零星孤丘,原系海岛,周围成陆后遂成小丘,海拔不过10米至数十米。
  第三节 土壤
  一、类型
  据1980~1983年普查,慈溪土壤可分红壤、潮土、盐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红泥土、黄泥土、粉红泥土、石砂土、岩秃、洪积泥砂土、淡涂泥、涂沙土、淡涂沙、涂泥土等10个亚类、24个土属、54个土种。其中比例较大的土种依次为黄泥砂土132591亩,占总耕地的13.58%,夜阴地134735亩,占13.80%,黄泥翘119495亩,占12.24%,半夜阴82630亩占8.46%,直黄泥土75733亩,占7.76%,盐白地56400亩,占5.78%,黄砾泥59758亩,占6.12%,流沙板54428亩,占5.58%,石砂土39579亩,占4.05%。
  二、分布
  海相沉积平原区区内土壤,从海边向内地依次有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滨海盐土、潮土化盐土、钙质潮土、潴育型水稻土4个亚类,涂泥上、涂砂土、咸泥土、咸砂土、淡涂泥、淡涂砂、淡涂田等9个土属,16个土种。该区土壤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砂径以水云浦为界,东细西粗。含有以氯化钠为主的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有机质较缺。土质东部以重壤为主,夹有部分中壤和轻粘土,西部中壤至重壤,可以七塘为界分南、北两部分。七塘以北,为海涂新开发区。成土历史短,富含石灰质,深1米以内土层食盐含量0.1~0.4%,PH值7.4~8.0,有机质含量低于0.7%,速效磷小于5PPm,速效钾270PPm。粉砂含量高,质地中壤至轻壤。七塘以南至大古塘之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质地匀细,粉砂性强,多为中壤至重壤,已由脱盐进入脱钙过程,食盐含量0.030.04%,表层石灰性反应由北到南濒减。有机质含量1.11.6%,速效磷8~9PPm,速效钾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递减,最高200PPm,最低40PPm,PH值7.2~7.8,耕层结构良好。
  湖海相淤积平原区 区内土壤分布仅水稻土1个土类,潴育型水稻土、脱潜潴育型水稻土2个亚类,泥沙田、老黄筋泥田、黄斑田、小粉田、粉泥田、青紫泥田、黄化青紫泥田、青粉泥田8个土属,21个土种。经多年耕作、灌溉、施肥,特别是垦作水田之后,逐渐形成耕作层、犁底层、潴育层及潜育层等不同层次、不同构型的水稻土。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深厚,土质匀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部分属轻粘,粗粉砂含量高。无石灰性反应,PH值中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大多在2.5%以上,部分达4%,速效磷5~7PPm,速效钾50~80PPm。
  丘陵区 丘陵区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红壤、黄红壤、侵蚀性红壤、潮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6个亚类,红泥土、黄泥土、粉红泥土、石砂土、岩秃、洪积泥沙土、洪积泥砂田、黄泥砂田、黄泥田9个土属,17个土种。各类土壤的分布一般随高度变化成水平带状:山顶或陡坡,以石砂土和岩秃为主,平缓的低丘、山脚、山陇为黄泥土、粉红泥土和黄泥砂田,海拔50米以下大多为红泥田,山谷及谷口为洪积泥砂土和洪积泥砂田。区内土壤多呈棕黄或黄棕色,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中壤至轻粘,酸性重,PH值5~5.5,养分贫乏,保肥保水性能差,由于采伐和开垦不尽合理,土壤冲刷严重。除部分山陇田外,土层一般厚50~80厘米。
  慈溪土壤,1949年以来经合理施肥、采用科学耕作制度和大规模兴修水利,不断得到改良。但80年代以来,受农业生产中短期行为影响,忽视农田基本建设,地力下降。有机质含量1987年与1981年相比,平均下降0.1%左右(绝对值)。如夜阴地由1.44%降为1.37%;半夜阴地由1.52%降为1.37%;粉泥田由3.24%降为2.72%;青紫泥田由2.98%降为2.90%。土壤通透性变差,容重增加,降低了对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耕性下降。抽样测定多点容重平均值,在1981年到1987的6年间,黄泥翘地(云城乡取样)由1.25增加到1.38,夜阴地(胜北乡取样)1.23增加到1.37;青粉泥田(石堰乡、横河镇取样)由0.86增加到1.16。土壤耕层变浅,1981年普查测定,水稻田平均耕作层厚12.4厘米,棉地13.5厘米。1987年对棉地多点抽样调查;耕层厚度11厘米,对云城乡水稻田大面积调查,耕层仅10厘米。
  第四节 气候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明显,冬夏稍长,春秋略短。温暖湿润,气温变幅小。雨量、光照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光、温及降水有地域差异。
  一、四季
  春季 春分后,天气转暖,平均气温上升至17.9℃。时有冷空气暴发性南下,天气忽冷忽热。1957年4月3日最低气温0.4℃1967年4月30日最高气温34.1℃,相差33.7℃。1954198734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8年9次,平均3~4年1次,占总年份的23%,易造成作物苗期灾害。雨水逐渐增多,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约占全年的25%。3月21日至5月10日,连阴雨率高达81%。1965年连续出现4次连阴雨过程。
  春季 为冰雹的主要出现季节,以杭甬公路北侧至沿海受害最严重。夏季为灾害性天气集中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上旬,常出现连阴雨、暴雨、冰雹和龙卷风,时有洪涝灾害发生,俗称梅雨期。一般6月14日入梅,7月9日前后出梅,平均25天。梅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69.8毫米,为年降水量的13.3%,平均降水日数15天,占全年的10.3%。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为仲夏,天气晴热干旱,局部地区有雷阵雨,俗称伏旱,一般持续25天。1967年,7月22日进入伏旱,10月11日结束,长达82天,其间雨日6天,过程降水量21.7毫米,湿润系数0.03,达极旱标年的,准。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最高温度皆达38.5℃。8月下旬到9月中旬,常有特大暴雨和连阴雨,历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1%,俗称秋雨季节。1959年8月21日到9月23日连续降水34天,总降水量53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7.7%,降水日数占过程总天数的82%。1962年9月4~6日,总降水量330.6毫米,日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夏季是台风影响季节,常有暴风骤雨。1956年8月1日和1981年8月1日及8月25日,最大风力分别达12和11级。炎夏午后常有2~3级东南偏东风。
  秋季 秋分后,地面温度较高,冷气团易变性,气温波动大。季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差距大,1984年10月2日最高温度33.9℃1966年10月29日最低温度2.2℃,相差31.7℃。降水减少,是,“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偏旱,历年平均降水量9月中旬65.1毫米,10月下旬仅17.8毫米。1979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总降水量只9.0毫米。
  冬季 天气转冷。1月最冷,历年平均气温3.8℃,平均最低气温1.0℃,1977年1月5日最低,零下9.3℃,有严重冰冻,河道水库可行人。同年,最低温度在0℃以下的31.6天,低于或等于零下5℃的17天,为百年未遇之寒冬。亦有暖冬年份出现,1954年1月平均气温5.9℃,1987年1月5.5℃,比常年分别高出2.1℃和1.7℃。冬季天气偏旱,12月及1月为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2月份降水始增多,历年1月平均降水量53毫米。整个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1月平均风速3.3米/秒,为全年各月之最。
  二、日照与辐射
  日照 1964~1987年间,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38.4小时。最多1963年,2399.0小时;最少1954年,1546.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历年平均260.9小时,1967年8月为370.7小时,日照率91%;2月最少,115.5小时。最低的1954年5月仅69.6小时,日照率16%。日照变化:1955~1960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90.0小时,1961~1970年为2158.6小时,1971~1980年为2044.1小时,1981~1987年为1886.2小时。70年代比60年代减少5%,80年代7年平均比70年代均值减少8%。日照时数的地区分布,西部略高于东部,平原略高于丘陵。1981~1983年实测,龙山棉花科学研究所比庵东气象站低8%;龙南乡寺下村,比庵东气象站低20%。
  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直接辐射量63千卡/平方厘米,散射辐射量49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55千卡/平方厘米。全年辐射量以7月最多,146千卡/平方厘米;12月最少,5.8千卡/平方厘米。直接辐射量变化周期略迟于总辐射量变化,散射辐射量变化周期略早于总辐射量变化。生理辐射量与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周期则基本一致。太阳辐射光能利用率,早稻约1%,其他作物约0.5%。耕作制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大麦、棉花轮作制为0.53%,丰收年可达0.74%。大麦、水稻种植制为0.82%,丰收年可达1.1%。光温效率的时间分布:6~9月接近1.00,12~2月仅0.2。光温同步为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较好条件。旱生作物的平均相对光水效率0.56,4~6月0.77,2月及9~10月0.50,总变幅0.21。
  三、温度
  气温 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1954~1987年,年平均气温16.0℃,1976年最低,平均15.5℃;1961年最高17.0℃。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28.2℃,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
  各级最高温度出现频率:36.0℃~36.9℃12年,占35%;37.0℃~37.9℃14年,占41%;等于和大于38.0℃5年,占15%。气温超过35.0℃的炎夏天气平均14天左右。连续3天以上超过37.0℃的高温年约占30%,1964年长达11天。1月平均气温最低,历年平均3.8℃。年极端最低气温﹣9.3℃,出现在1977年1月5日。
  各级最低气温出现频率:﹣5.0℃~﹣6.9℃12年,占35%;﹣7.0℃~﹣7.9℃5年,占15%;﹣8.0℃以下2年,占6%。等于或低于0℃的寒冬天气年平均32天。
  地区气温差 平原地区平均温度基本一致,盐场白地气温略高,日变幅和年变幅也稍大。丘陵地区气温随高程上升而下降,以瘦尖山~樟树一线为界分为两个小气候区,西部横河一带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6℃/100米;其中1月为0.3℃/100米,7月为0.7℃/100米。观城、龙山地区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5℃/100米,其中1月为0.6℃/100米,7月为2℃/100米。
  界限温度及积温,慈溪各地界限温度在0℃~0℃之间,为作物全年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358.7天,占全年的98%。最短的1972年也有324天。如以80%保证率为条件,则有336天,占全年的92%。春花作物冬季停止生长的现象不明显。界限温度在10℃~10℃之间,为棉花、水稻等夏季作物的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235天,占全年的65%。最短的1976年也有229天。活动积温历年平均5045.5℃,80%保证率的积温4950℃,都小于一年三熟的要求指标5300℃。推广一年三熟耕作制在季节上比较紧迫。以麦~稻~稻制为例:大麦11月中旬播种,次年5月中旬收获需179天,积温1573℃;早稻4月上旬播种,7月底收获需145天,积温2585℃;晚稻从6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收获需145天,积温3400℃。三季作物累计440天,积温7558℃。三季作物重叠期75天。推广三熟制地区常用延长秧龄和早稻割青等措施调节季节。界限温度15℃~20℃为连作稻的安全生长期,历年平均初日在5月1日,终日在10月2日,持续天数157天,活动积温3758℃,比连作稻栽培要求天数140天、积温3600℃略高,但对安全齐穗仍有一定风险。
  地温 地面温度年平均17.9℃,7、8两月最高,历年平均31.8℃;极端最高温度70.8℃出现在1962年7月12日。最低1月,历年平均4.6℃,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1月到3月之间,1969年11月25日,最低温度﹣10.0℃。地中温度年平均17.3~17.4℃。各深度间地温变化不大,年变幅随深度加大而变小。平均年较差:深5厘米,25.2℃;10厘米,24.4℃;20厘米,22.8℃。
  四、降水与蒸发
  降水量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量(含雨、雪、冰雹,下同)1272.8毫米。最多1954年,1821.6毫米;最少1967年,675.6毫米,年际差1149.0毫米。年降水量少于1000毫米的旱年有1955年、1967年、1968年、1978年、1979年5年,出现概率15%,大于1500毫米的涝年有1954年、1959年、1961年、1973年、1983年、1987年6年,出现概率17.6%。10~11年中大旱、大涝各1年。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春雨、梅雨、秋雨与伏旱、秋冬旱互相交替。降水最高峰在9月,历年平均177.8毫米,占全年的14%。1961年降水量最大,458.3毫米。34年中有6年降水量大于300毫米,占18%,有8年在200~300毫米之间,占24%。降水次高峰在6月,平均降水量172.4毫米,最高的1983年为346.3毫米。34年中有10年大于300毫米,占29%。其降水特点以静止锋前后的梅雨过程为主,多连阴雨。
  降水量地区分布随海拔下降而减少。南部蹋脑岗附近为全境最大雨量中心,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各地历年年平均降水量:庵东气象站1229.8毫米,镇龙闸1209.3毫米,杜湖1312.3毫米,东山1252.7毫米,逍林1370.6毫米,浒山1347.0毫米,周巷1245.4毫米,周家路1167.3毫米,四灶浦883.1毫米,县林场1526.3毫米。
  降水日数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146天,1975年最多,计172天;1967年最少,计111天,年际差61天。一年中5月份最多,平均16天;11月最少,平均9天。南部丘陵地区较平原地区稍多。暴雨日,1954~1987年间,计98天,平均每年2.9天。最多的1960年、1970年、1983年各有6天,1972年、1977年、1978年3年无暴雨日。全年各月,5~9月出现频率最高,其中9月因受热带风暴影响尤甚,34年中共计31天。丘陵地区较多,平均2~4天。
  蒸发 历年平均年蒸发量961.4毫米(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测定,采用陈明荣蒸发量公式计),约比降水量低24%。但7、8月份蒸发量大,分别比降水量大32%和43%。
  五、霜、雪、冰
  霜 1954~1987年,年平均有霜日34.9天。最多1985~1986年,51天;最少1968~1969年,21天。有霜日集中于12月到2月之间,并以1月为中心呈正态分布。初霜期历年平均在11月23日。最早1966年,10月29日;最晚1967年,12月3日,终霜期历年平均在3月23日,最早1955年、1960年,2月23日;最迟1965年,4月11日。初霜期出现在11月中旬的占41%,出现于11月下旬的占38%。终霜期出现在3月下旬的占44%,出现在4月上旬的占18%。历年平均无霜期244天,最长1955年,272天;最短1966年,213天。
  雪 历年年平均雪日6.4天。最多1984年,21天;1974~1975年间,无降雪。平均初雪期在12月27日。最早1960年,11月16日,最迟1965年,1月25日。平均终雪期在3月6日,最早1960年,1月24日,最迟1969年,4月4日。降雪日以1~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历年平均积雪日数4天。最多1976~1977年,18天,积雪日以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1977年1月30日积雪最大深度达17厘米。
  冰 1954~1987年,年平均结冰日37.0天。1967~1968年最多,60天;1974~1975年最少,20天。各月结冰日数以1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历年平均初结冰日12月3日,最早1956年,11月13日,最晚1961年,12月22日,平均终结冰日3月5日,最早1959年,1月31日;最晚1962年,3月30日。历年平均结冰期93天,1956年11月13日至1957年3月14日最长,122天;1958年12月3日至1959年1月31日最短,60天。
  六、风
  全年风向随季节变换,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春季转夏季风早,秋季转冬季风稍迟。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米/秒,风速变幅2.5~3.4米/秒。各月平均风速差异不大,在2.6米/秒(7月)和33米/秒(1月)之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全年分布均匀,1月、8月、12月略多,2月最少。1981年9月1日最大风速达31.1米/秒(11级)。其他各月也有9级以上的大风出现。
  台风及龙卷风 1954~1987年中,对慈溪有较明显影响的台风计23年31次,8~9月间最多,34年中24次,占总次数的77%,一般8月多风,9月多雨;8月多摧折作物成灾,9月多洪涝海潮灾害。据历年记录,出现最迟的是1963年10月3~5日1985年10月4~5日;出现最早的是1961年5月18~21日。偶,有龙卷风出现,伴有冰雹。历年最严重龙卷风出现在1980年6月27日和1983年9月16日,曾酿成重大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龙卷风行进路径大致有2条,一条由杭州湾进入县境西部,经西三、东一、东二、逍林、樟树或桥头向东进入观城,在观城龙山一带入海;一条从余姚泗门进入西三、周巷到长河、天元一带减弱消失。
  第五节 水文
  慈溪雨量充沛,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但人口众多,年人均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拦蓄能力弱,降水季节大量径流排泄入海,致常年供水量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据1980水资源供需统计,全县可供水量为17223万立方米,需水量总计31696万立方米(农业25958,工业747,生活用水986,畜牧业72,闸口冲淤3933),缺水量14473万立方米。
  一、地表水
  水体 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渠大都北流人海,主要有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渠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江、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较大河渠总长1048.6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96万立方米,复蓄水量9221万立方米。古多湖,现多已向山谷迁移或垦废。现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有凤浦湖、灵湖、窖湖、长溪水库、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浒山海涂水库、长河海涂水库、周巷海涂水库等13座,现有库容7653万立方米。
  水质 1985年的测定,南部丘陵地区湖库,水质较好。一般为二级水,其中梅湖、邵岙湖、上林湖属一级水。河网区有机质污染严重,浒山镇等地区部分河段已属五级水,其余三至四级不等。河网水五毒污染尚不严重,除逍林~桥头~彭东一带为二级水外,余均为一级水。
  水量 境内地表径流,南部大、北部小,丘陵大、平原小,东部大、西部小。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3~0.34,东南部丘陵地区0.43,北部盐区0.34。地表径流的年际分布不均衡,据观海卫站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同步推算:1967年枯水年,径流量2.402亿立方米;1971年平水年,4.611亿立方米;1977年丰水年,6.148亿立方米。丰水年年径流量为枯水年的26倍,为平水年的1.3倍。地表径流年内分布不均,西河区(鸣山堰)水位1962年6月10日达2.82米,而7月20日则河干无水。一般9月最大,6月次之,11月、12月、1月最小。据西河区(鸣山堰下)1957~1987年水位记录,年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份的9年,6月份的8年,年最低水位,出现于8月份的8年,7月份的6年。
  利用现状,县境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4.803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5.122亿立方米的93.8%。南部丘陵区集雨面积166.8平方公里,其中111.64平方公里所产径流的64.3%已拦蓄利用,观城、龙山区开发利用率为76.2%,已达开发极限。平原河网区,拦蓄状况不良,河网全年复蓄总量及海涂水库容蓄量合计1.3909亿立方米,仅能容蓄平均年径流量3.827亿立方米的36.3%,河网区地表径流的63.7%均被排弃入海。1987年全年降水总量为1535.5毫米,地表总径流量为6.218亿立方米。但据沿海闸口实测:全年向北排泄总水量为4.024亿立方米(不含向姚江排泄的水量数),占总径流水量的64.7%。近年河道淤浅,容蓄量减少,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二、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贫乏,多为咸水。淡水(含微咸水)天然资源总计4055.34万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782万立方米/年,目前实际开采117万立方米/年。
  三、海水
  慈溪北濒杭州湾,海面居于杭州湾水流主流的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份较外海低,含沙量大。潮流为主要水动力,高低潮差大,进潮量宏富。
  水质 海水咸度:因受钱塘江、曹娥江等江河入海淡水影响,海水含盐量低于外海,且有地区及时间差异。东部龙山、观城一带稍高,西部庵东地区稍低,平均值在1.2~1.4°Be′之间。全年各月平均咸度受江河汛期影响。庵东盐区沿海海水咸度历年略有升降。
  含沙量:三北浅滩潮流强劲,含沙量高、变幅大。悬沙主要由粉砂级物质组成,1982~1984年实测龙山站最低含沙量21毫克/升,最高2298毫克/升,平均含沙量表层为95毫克/升,底层为952毫克/升。四灶浦站最低含沙量为20毫克/升,最高达9921毫克/升,平均表层为257毫克/升,底层为5089毫克/升。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约2~3倍。最高含沙量多出现在涨急、落急后1小时。输沙方向为西北向,净输沙量湾顶大于湾口。
  潮位 杭州湾为强潮河口。潮汐涨落引起水体一日之内有数次吞吐,泥沙随之来回运移;潮差大小使海滩宽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潮流的强弱造成了各地段的蚀积冲淤,潮汐和潮流是慈溪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运动的最重要的条件。7~10月间的台风暴浪与大潮汛叠加时常引起袭击性海潮,有较大的破坏性。沿海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根据海黄山水文站测定,主要潮位特征如下:高低潮位。历年平均潮位为2.1米,历年最高年平均潮位3.30米,最低年平均潮位0.76米。潮差。从湾口到湾顶潮差逐步增大。全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浦沿3.01米,湾顶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国潮差最大之海湾。涨落潮历时。历年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57分,最大8小时零5分,最小4小时15分;历年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28分,最大8小时零8分,最小4小时18分。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高潮位及潮差均受风浪的影响,天文大潮与热带风暴相遇时,常出现特高潮位。
  潮流杭州湾内潮流纯属往复流性质。在深水部位涨潮流向与岸线平行,从东到西流向角逐渐变小。
  第六节 植物
  一、种类
  慈溪常见植物计169科89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杜仲、鹅掌揪。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种:厚朴、凹叶厚朴。
  分类情况:菌类植物5科、7种,其中解放后新引人品种有木耳、猴头菌、蘑菇、平菇。苔藓植物计19科、22种,蕨类植物18科、32种:裸子植物7科、41种,其中解放后新引人品种有湿地松、华山松、火炬松、五针松、日本冷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日本柳杉、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竹柏。被子植物120科、794种,其中解放后新引人品种有意大利杨,白榆、桤木、啤酒花、日本小蘖、庐山小蘖、白玉兰、天目木兰、白兰花、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揪、苹果、花红、寿星桃、日本樱橘、甜橙、柠檬、佛手、川楝、南方枳棋、七叶树、茶梅、喜树、一串红、白花泡桐、珊瑚树、凤凰竹、角竹、高节竹、青皮竹、芦竹、大米草、苏丹草、黑麦草、棕竹、郁金香、文竹、晚香玉等。
  二、植被分布
  慈溪植被系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第一亚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植被在人类长期活动影响下已基本消失,大多为次生林或人工栽培林所代替。
  南部丘陵植被构成简单。可分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植被四类。阔叶林已所剩无几,常绿阔叶林尚能在东安乡的关头、桂岙一带见到,主要树种有青冈、苦槠。落叶阔叶林尚能在龙场乡的风浦岙、灵湖乡的黄泥岙见到,主要树种有麻栎、枫香。针、阔混交林为暖性针、阔混交林,系常绿阔叶林被人为破坏后由马尾松逐步代替而成,以马尾松与枫香等自然混交,丘陵区均有分布。针叶林为暖性针叶林,即马尾松林群系,以马尾松——白栎、檵木、映山红群丛为主,广布丘陵地带,为典型代表群系。
  人工植被用材林:以人工栽培的杉木林、马尾松林为主,主要分布在龙南、彭东、宓家埭、灵湖等乡及县林场。
  竹林:以毛竹林为主,尚有自然形成的龙丝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安、宓家埭乡及县林场。
  经济林:以油茶、茶叶、水果林为主。慈溪特产杨梅常和马尾松混交共生,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龙南、彭东、宓家埭、桥头、鸣鹤等乡镇的低丘。
  中部平原植被大多是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蚕豆、大小麦、油菜及绿肥、果蔬等。在四旁和行人道上还有人工栽培的林木,如二球悬玲木、水杉、白榆、女贞、柏类、水果等。自然植被有路边、河边、田头地角、村庄四周滋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菊科、苋料、蓼科、茄科、豆科等植物。
  北部沿海植被稀少,近年栽植少量珊瑚树、绒毛白蜡、柏木、刺槐、紫穗槐等树木。自然草本植物大多为灰绿碱蓬及菊科、禾本科、藜科等耐盐植物。
  第七节 动物
  慈溪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陆水生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292种,无脊推动物种类繁多,昆虫更是数不胜数。
  一、森林动物(不含昆虫)
  慈溪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常见森林动物计56科、158种,主要栖息于南部丘陵,部分种类遍及平原。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其中两栖类4科、9种,爬行类9科、20种,鸟类30科、100种,兽类14科、29种。
  二、家禽、家畜
  猪:本地黑、荣昌猪、梅山猪、金华猪、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
  牛:荷兰牛(奶牛);南阳牛、秦川牛(黄牛);南汇牛(水牛)。
  羊:新疆细毛羊(绵羊),湖羊(羔皮用绵羊),萨能山羊(乳用山羊)、角羊。
  兔:安哥拉兔、德国长毛兔(毛用)、青紫蓝兔、中国白免、大耳白兔(皮、肉兼用)。
  鸡:来杭鸡、浦东鸡、萧山鸡、芦花鸡、A鸡、罗斯鸡、海佩科、获高。
  鸭:北京鸭、绍鸭、番鸭。
  鹅:狮头鹅、浙东大白鹅。
  其他:鹌鹑、珍珠鸡、鸽、家犬、家猫。
  三、水生动物
  常见海洋水生动物5类、108种,其中腔肠动物1种,多毛类2种,软体动物21种,甲壳动物,31种,鱼类53种。
  常见淡水水生动物4类、102种。其中软体动物18种,甲壳动物1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爬行动物3种。鱼类9目、71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青鱼、草鱼、鲤鱼、鲥鱼、白鲢、泥鳅、鳗、乌鳢、黄鳝等。
  四、昆虫类
  农林昆虫 经普查,慈溪有昆虫121科、653种,分类如下:
  农、林、仓库害虫计80科、531种,列如下(种数下列名者为常见害虫):
  直翅目5科、30种。其中蝗科19种,如中华蚱蜢、短额负蝗、棉蝗、日本黄脊蝗。壇蝗科1种。螽斯科5种。蟋蟀科4种,如油葫芦。蝼蛄科1种:即非洲蝼蛄。
  同翅目9科、55种。叶蝉科11种,如棉叶蝉、大青叶蝉、二点叶蝉、黑尾叶蝉、电光叶蝉、白翅叶蝉、小缘叶蝉。沫蝉科3种。蝉科4种。飞虱科5种。粉虱科4种,如棉粉虱、杨梅粉虱。蚜科14种,如棉蚜、高粱蚜、桃蚜、玉米蚜、稻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秸蚜、梨二叉蚜、甘蔗粉甬蚜、菜缢管蚜。麦蜡蝉科1种。蚧科12种,如龟蜡蚧、白蜡蚧、糠片蚧、矢尖蚧、黑点蚧、梨园蚧、吹绵蚧、中华松梢蚧。粉蚧科1种,即蔗红粉蚧。
  半翅目8科、33种。缘蝽科6种。盲蝽科4种,如中黑盲蝽、绿盲蝽、烟草盲熔。盾蝽科4种。龟蝽科1种。网蝽科1种,即梨网蝽。长蝽科1种。蜡蝽科4种。蝽科12种,如稻绿蝽、伊蝽、臭蝽。
  缨翅目2科、3种。蓟马科2种,即花蓟马、烟蓟马。管蓟马科1种,稻管蓟马。
  鞘翅目13科、79种。象甲科13种,如棉灰象甲、蚕豆象、豌豆象、米象甲。叩头虫科2种,如沟金针虫。芫菁科4种,如锯角豆芫菁。金龟科25种,如黑绒金龟、宽鳃褐金龟、大黑金龟。天牛科11种,如麻天牛星天牛、双条杉天牛、松褐天牛。叶甲科13种,如黄曲条跳甲、猿叶虫、甘薯小龟甲、黄守瓜、榆紫金花虫。龙虱科1种,福田龙虱。扁甲科2种,如长角扁谷盗。谷盗科2种,即锯谷盗、大谷盗。步甲科1种,拟步甲科1种,即赤拟谷盗。瓢甲科2种,如二十八星瓢虫。长科1种,即谷蠹。锹甲科1种。
  鳞翅目30科312种。麦蛾科3种,如棉红铃虫、麦蛾、甘薯麦蛾。菜蛾科1种,即小菜蛾。夜蛾科51种,如小地老虎、棉铃虫、棉夜蛾、斜纹夜蛾、超桥夜蛾、甜菜夜蛾、翠纹金钢钻、鼎点金钢钻、粉缘金钢钻、粘虫、大螟、吸果夜蛾、剑纹夜蛾、桥夜蛾、劳氏粘虫、梨剑纹夜蛾、白脉粘虫、稻螟蛉。螟蛾科57种,如亚洲玉米螟、棉大卷叶螟、桃蛀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二点螟、稻筒卷叶螟、大豆卷叶螟、豆野螟、瓜螟、萍灰螟、松果梢松梢斑螟、竹螟。尺蛾科40种,如大造桥虫、柑桔尺蛾。灯蛾科9种,如红腹灯蛾、黄腹灯蛾、红缘灯蛾。尖蛾科1种,即玉米类蛾。拟红铃虫1种。卷叶蛾科8种,棉褐带卷叶蛾、梨小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松梢小卷叶蛾、杉梢小卷叶蛾。蓑蛾科4种,如大蓑蛾、白榆袋蛾。木蠧蛾科1种。天蛾科20种,如豆天蛾、旋花天蛾、甘薯天蛾。枯叶蛾科5种,如马尾松毛虫。潜叶蛾科2种,豆潜叶蛾、柑桔潜叶蛾。刺蛾科17种,如褐刺蛾、绿刺蛾、黄刺蛾、白榆刺蛾。透翅蛾科1种。织叶蛾科1种。斑蛾科1种。鹿蛾科1种。水蜡蛾科1种。苔蛾科2种,钩蛾科3种,大蚕蛾科4种。毒蛾科20种,如豆毒蛾、茶毒蛾、乌桕毒蛾、松毒蛾、黄白毒蛾、黑腹黄毒蛾、柳毒蛾、午毒蛾。舟蛾科16种。凤蝶科5种,如柑桔凤蝶、玉带凤蝶。弄蝶科5种,如一字纹稻苞虫。眼蝶科6种,如稻眼蝶。蛱蝶科18种。粉蝶科6种。灰蝶科3种。
  双翅目5科、8种。瘿蚊科2种,如稻瘿蚊。蝇科1种。杆蝇科1种。潜蝇科3种,即稻潜蝇、豌豆潜叶蝇、油菜潜叶蝇。摇蚊科1种,即萍摇蚊。
  等翅目1科,2种。白蚁科2种,黑翅大白蚁、黄胸大白蚁。
  膜翅目1科、1种。叶蜂科:麦叶蜂1种。
  农、林、库房害虫,除上述昆虫外,尚有蜱螨目4科、6种。柄眼目2科2种。蜗牛科1种。蝓科1种。
  常见天敌昆虫:已发现41科122种。
  蜻蜓目2科3种。蜻科2种。蜓科1种。
  直翅目1科1种。螳螂科1种。
  革翅目1科2种。肥螋科2种,如黄足肥螋。
  缨翅目1科1种。蓟马科塔六点蓟马。
  鞘翅目4科28种。隐翅虫科1种,即青翅隐翅虫。瓢虫科13种,如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稻红瓢虫。步甲虫11种,如中国曲胫步甲。虎甲科3种,即中国虎甲、连珠虎甲、曲纹虎甲。
  双翅目3科11种。食蚜蝇科5种,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寄蝇科5种,如玉米螟历寄蝇、稻苞虫鞘寄蝇。瘿蚊科1种。
  脉翅目3科5种。草蛉科3种,如中华草蛉、大草蛉。蝶蛉科1种。鱼蛉科1种。
  半翅目4科8种。花蝽科1种,即小花蝽。姬猎蝽科1种,即小姬猎蝽。猎蝽科4种。长蝽科2种。
  膜翅目13科50种。赤眼蜂科4种,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小蜂科2种,如广大腿小蜂。鳌蜂科2种。黑卵蜂科2种,如松毛虫黑卵蜂。金小蜂科1种,即红铃虫金小蜂。土蜂科1种。姬小蜂科1种。茧蜂科15种,如中华茧蜂、小造桥虫绒茧蜂、螟蛉绒茧蜂、红铃虫甲腹茧蜂、松毛虫脊茧蜂、菜粉蝶绒茧蜂、稻螟小腹茧蜂。蚜茧蜂科3种,如棉蚜茧蜂、菜蚜茧蜂。姬蜂科15种,如螟蛉悬茧姬蜂、中国齿腿姬蜂、台湾瘦姬蜂、螟蛤瘤姬蜂、稻苞虫黑瘤姬蜂、松毛虫黑胸姬蜂、大螟瘦姬蜂。胡蜂科2种,如普通长脚胡蜂。跳小蜂科1种,即蚜虫跳小蜂。木蜂科1种。
  蛛形纲蜱螨目2科、2种。直绥螨科1种,即长毛纯锐螨。绒螨科1种,即食蚜绒螨。
  蛛形纲蛛形目7科、11种。微蛛科1种,即草间小黑蛛。球复蛛科1种,斑球复蛛。圆蛛科1种。蟹蛛科2种,即三突花蛛、T-纹豹蛛。狼蛛科1种,即日本水狼蛛。管巢蛛科2种,如拟日本管巢蛛。肖蛸科3种,即日本肖蛸、鳞纹肖蛸、圆尾肖蛸。
  第八节 自然灾害
  慈溪自然灾害,据所见旧志记载始于晋太康四年(283),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计发生225次;自清顺治元年(1644)至民国38年(1949),计172次;1949年解放起至1987年底,计80次,合计477次。
  灾害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病虫害和气温异常等。
  一、旱灾
  慈溪河渠虽多,但均浅短窄小,历史上近山湖泊又不断淤浅,全境水容蓄能力弱,多雨季节大量雨水排泄入海,一遇旱即酿成灾害,为县境主灾型之一。解放前300年间(1650年至1949年5月,下同)计发生41次,占同期自然灾害发生数的24%。旱情持续三月以上的12次,最长的有康熙六年、三十五年和乾隆十六年等。受旱年份,往往“高田燥裂如虎口,农田禾稻似火烧”,并常引发疫情和作物病虫害。解放以后,大力兴修水利,丘陵区湖库容蓄量大幅度增加,平原区河网容蓄能力也有提高。在30~50天总降水量为常年降水量的30%,或60天总降水量为常年的40~50%时,不再出现灾情。1964年自8月上旬至9月下旬60天,总雨量仅为常年的29%,属大旱天气,未造成灾害。但平原容蓄能力仍甚弱,干旱仍为自然灾害主灾型。自1949年5月至1987年底,计发生旱灾15次,其中大旱3次。1967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60天总降水量仅为常年的5%,15万亩水田遭灾,晚稻大部无收。旱灾的月际分布,以夏、秋为多,300年间41次旱灾,发生于夏秋间的27次,占66%;解放后15次旱灾,发生于6~9月的12次,占80%。灾害损失,稻区最大。
  二、水害
  主要表现为洪涝、连阴雨和潮害,为慈溪自然灾害主灾型之一。形成主因为降水不均、台风过境和河道蓄排能力低。
  洪涝 300年间计出现25次,另有16次台风伴有涝灾,合计44次,淹禾棉、溺人畜、漂民居,灾后引发大范围疫病,造成饥荒。灾情较严重的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道光二十三年(1843)和二十九年(1849)。解放后,大力兴修排涝配套设施,3天降雨量在100毫米以内,可避免发生水灾。39年中,计发生涝灾13次,台风伴发涝灾9次,合计22次。1962年9月4~6日,3天连续降水295~399毫米,受淹农田33.5万亩,损失粮食、棉花各1.4万吨。13次涝灾中,发生于7~9月的10次,对棉花、盐业危害最重。
  潮害 破坏力极大,古称海溢,常于7、8月间天文大潮与大风雨相遇时发生。一旦发生,毁塘坍涂、摧舍倒屋、漂没人畜、浸渍禾棉,险象环生。300年间计发生大潮害16次。清雍正元年(1723),飓风作潮坏堤,漂庐舍万家,光绪九年(1883)及民国4年3次海溢,潮水直冲利济塘下,淹没民居,尸棺漂流,棉花无收。民国28年,杭州湾潮沟活动引起庵东沿海大面积坍涂,并逐年蚕食,3年间岸线内移近4.5公里。解放以后,人民继承千余年来筑塘捍海经验,加固一线海塘,控制灾情,但局部潮害仍不断发生。解放后39年计13次,多与其他灾害伴生,其中伴台风的6次,伴龙卷风的3次,伴涝洪的2次,伴大风的1次,伴大潮汐1次。1976~1987年间,西三沿海因潮沟活动发生5次坍涂,群众称“三年两头坍”,但均被堵截于塘外,未发生毁塘事故。
  连阴雨 春秋连阴雨常伤苗损实,引发病虫。因危害不如洪水暴潮之猛烈,历史记载多缺漏,300年间计10次。春季连阴雨,在倒春寒时伴生,以冷害为主。秋季连阴雨,常发生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解放后计出现50余次,其中4次造成灾害,即1962、1970、1974、1981年,伴生的病虫害有水稻穗颈瘟病、棉花红叶茎枯病及烂铃。
  三、风灾
  慈溪风灾以台风及龙卷风为主,多发生在6~9月间;偶有冬季西北大风为灾。历史上风灾记载分类不清,缺载较多。严重的风灾,300年间计28次,约有半数与洪涝、海溢伴生形成综合性灾害。解放以后39年,计大小风灾27次。
  台风或热带风暴 39年中发生12次,影响范围大,破坏严重,合计死31人,重伤57人,损失物资无数,9次伴有洪涝(其中6次造成严重潮害,毁损海塘),3次以风害为主。1949、1956、1962、1974、1981年5次,损失最为严重。
  龙卷风 慈溪为龙卷风多发地区,常伴下雹。龙卷风有较固定的影响地区,受灾面不广,但破坏力甚大。解放后39年中计出现14次,共计死18人,重伤214人。1983年9月由余姚入境的一次,损失最为严重。龙卷风一般以风害为主。也有伴生其他灾害的,伴潮害的2次,伴涝灾的3次。西北大风,解放后39年中,有2次冬季西北大风造成灾害。
  四、气候异常
  历史上有多次异常高温或低温灾害记载,但因资料零碎,无统计意义。300年中有15次大雪成灾,往往积雪至4、5尺,为近年少见。解放后39年中,有2次异常高温,3次异常低温,造成不同程度的热害和冻害。较常发生的是春季倒春寒,造成连阴雨或晚霜冻,影响禾棉育秧、春花生长,并诱发禾棉疫病。解放后38年中计发生倒春寒9次,其中1962、1972、1978、1980年4次造成作物灾害。
  五、作物病虫害
  历史上关于病虫害的记载比较零碎,以螟、蝗灾为主;解放后39年中,计发生影响较大的病虫害灾情9次,一般均由灾害性天气诱发,病虫种类有:螟、松毛虫、棉铃虫、红蜘蛛和水稻颈枯病、棉花枯萎病、红叶茎枯病、角斑病等。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