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954年以前慈溪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84
颗粒名称: 附:1954年以前慈溪县城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4年以前慈溪县城的发展情况,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慈溪县,设治于德润湖(今慈湖)之南,浮碧山之下,官兵阻山而居,藩篱不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入县治,焚掠惨毒,朝廷命胡宗宪、赵文华营建慈溪县城垣,,是年冬动工,翌年秋竣工,共耗6万余金。
关键词: 慈溪县 县城 建置

内容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慈溪县,设治于德润湖(今慈湖)之南,浮碧山之下,官兵阻山而居,藩篱不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入县治,焚掠惨毒,朝廷命胡宗宪、赵文华营建慈溪县城垣,,是年冬动工,翌年秋竣工,共耗6万余金。城后负石剌峰,前面重江,左山蜿蜒,右山兀耸,距郡城西50里。城高二丈有奇,址广二丈四尺,面朒其十之三,延袤十里。辟4门,东曰镇海,南曰景明,西曰望京,北曰环山。东、西各为小门(小西门、小东门)。又穴水门于东、西,以通潮汐。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上雉堞二千六百十,敌楼二十八,警铺二十七,外为濠九里5步,北半里际山无濠。天启间开小北门曰辅极。清顺治十五年(1658),雍正六年(1728)并加修缮。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蒋锡孙等捐资修缮。二十五年,于东、西、北3城上各建敌楼。同治二年(1863)经太平天国战事后,雉堞残毁,知县赵曾逵筹款修葺。光绪八年(1882),知县邹文浣、邑人冯祖宪修。九年七月大风雨,城多圮毁,东城敌楼无只椽片瓦。十年浙闽总督何璟檄署巡道马驷良勘估,谕催遵详缮修。民国21年(1932)费洋2000余元修理。抗日战争期间,为便于防空疏散计,把城墙开7个缺口。县政府迁徙慈南山区,直到日寇投降后返回。民国31年设孝东、孝西两镇,次年合并称孝中镇,1951年合并称慈城镇。1954年10月,县境大幅度调整,迁县治于浒山镇,慈城镇划归余姚县。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