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利”济世展风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76
颗粒名称: 三、以“利”济世展风雅
分类号: K828.8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的从商历程和行为风格充分反映他的儒商风范。吴锦堂事业发达后。中华民族惠泽故里、帮困济危、亲邻相助、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如果将他造福侨胞、惠播日人、投资公益、赈济灾民、支援革命等方面的捐赠一一综合。神户著名侨领陈德仁认为。他对社会的捐赠几乎占他财产总额的三分之一强,吴锦堂的儒雅之风也是有目共睹的。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文化修养,就不难看出他的涵养程度和对民族文化刻骨铭心的爱”。
关键词: 慈溪市 吴锦堂 传略

内容

一个商人如能做到“以义取利”和“以利济世”,那么,他的人品是高尚的,人格是完美的。吴锦堂的从商历程和行为风格充分反映他的儒商风范。
  吴锦堂事业发达后,当他有能力为社会做些贡献的时候,中华民族惠泽故里、帮困济危、亲邻相助、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就在他身上充分释放出来。如果将他造福侨胞、惠播日人、投资公益、赈济灾民、支援革命等方面的捐赠一一综合,其“以利济世”即可一目了然。神户著名侨领陈德仁认为,吴锦堂多年捐赠总额在百万元以上。而据日本报纸富豪榜公布的数字,这时吴锦堂的总资产约300万。也就是说,他对社会的捐赠几乎占他财产总额的三分之一强!如此慷慨解囊,足见他是如何以“利”济世、济人的。
  吴锦堂的儒雅之风也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他没有读过几年书,但通过长期的努力,中日文水平均有相当造诣,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文化修养,只要看一看“移情阁”,就不难看出他的涵养程度和对民族文化刻骨铭心的爱。
  商人致富后附庸风雅是很常见的事,而吴锦堂引文化人为知己,则是以自己的从商品德为文化人所接纳的,并与他成为莫逆之交。譬如王人文,是光绪十三年进士,曾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护理总督,因在“保路运动”中支持保路同志会,被誉为辛亥革命八大功臣之一。定居天津后,北洋政府任他为农商总长,他力辞不就。就是这样一位很有骨气的人,与吴锦堂却私交甚密,在他写的《吴公锦堂铜像记》中记述了他们的交往,有不少情真意切的话:“壬子夏,予游日本,公为东道主,适馆授餐,情深意挚,遂与完交。”“公善饮,予客松海别庄时与对酌,酒酣耳热,意气激昂,劝余出山筹奠邦国。予因感公之言而对曰‘当道忌材,排斥异己,虽欲为国效劳,为民造福,有志莫遂,徒抱空怀,岂吾之初愿哉!’”可见他们推心置腹的友谊。又如曾为吴锦堂写移情阁匾的廉泉和芝瑛,与吴私交也甚笃。这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妇,都是清末出名的学者。吴芝瑛女士则更与秋瑾、徐自华齐名,是学者兼书法大家。秋瑾遇害后,正是她和徐自华风雪渡江,将秋瑾移葬西湖,有很高的声誉。秋瑾女侠的墓志铭,是由徐自华撰文,吴芝瑛书写,金石名家胡菊龄篆刻的,三佳合璧时称“三绝”。廉泉夫妇对中华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曾于1915年在神户建立“南湖扇面博物馆”,展出扇面千幅,轰动一时。其他如梁启超、张謇等,都是吴氏的好友。

附注

①载1925年7月26日《时事公报》。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