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乐章 我们只有一个家,名字叫慈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57
颗粒名称: 第五乐章 我们只有一个家,名字叫慈溪
分类号: I25
页数: 23
页码: 383-405
摘要: 本章记述了对慈溪市施森章、励立军、楼松竹、马清、胡昌明的各个采访记录稿的内容。
关键词: 报告文学 慈溪市 当代

内容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十年,是我国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为此,必须在转换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以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江泽民为百万慈溪人的生命水而战
  被采访者:慈溪市水利局局长施森章
  采访者:本书作者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作者:听说慈溪水资源缺乏?你怎么看?
  施森章:是的,这是慈溪历史与地理环境形成的。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二山一水分地(含滩涂),全市总面积为1717.6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为342.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稠密,去年统计境内居民为102万人,加上外来民工约50万人,加起来为152万人。水资源总量合计为5.122亿立方米,绝大部分为地表径流量,占总资源量的93.8%,地下径流量仅占6.2%,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也极不均衡,南部丘陵区水资源量占78.3%,按河区分:东河、中河区的水资源量占76.72%,其余西部二个河区仅占23.28%。境内没有大江大河,现存河道污染严重,北面海涂地下水为咸水,目前市内已被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仅为1.65亿立方米,占总资源的32.2%,南部丘陵区现已被开发利用的集雨面积为1154平方公里,外县流入境内仅11.9平方公里。丘陵区再被开发利用的集雨面积潜力已经很少,按慈溪实有人口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年380立方米。
  为此,解放后国务院二次批准调整慈溪行政地域,其主要就是因为慈溪资源的缺乏。慈溪在解放后的50多年中,一直属于资源性缺乏地区,水资源存在先天的不足,与慈溪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作者:据说现在慈溪连饮用水都限制供应。作者住的宾馆内都限时供水,这情况多久了?
  施森章:这是特殊情况。去年慈溪碰上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情,常年降雨只有344毫米,比慈溪历史上1967年的旱情还严重,持续时间长,所以引起供水困难。但饮用水是能保障的,只是水质差一点,因为是从海涂的水库中引入的。目前慈溪南部丘陵的水库都已经干涸了。为了保障慈溪的经济持续性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外引内治的决策。估计情况在以后的几年中能够得到改观,但只是缓解,根本性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现在我们水利系统100多名职工有个口号,叫“为百万慈溪人民的生命水而战”。我们正在改变这个局面。
  作者:“外引内治”决策的实质内容是什么?
  施森章:这要从我们2003年的工作说起。2003年对我们慈溪水利系统的职工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以不怕牺牲,全力以赴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五年河道疏浚整洁任务全面完成。共疏浚一类河道七条,长32万米,完成土方52.3万方;疏浚二类河道105条,长242公里,完成土方173万方;疏浚三类河道350条,疏掘大小沟渠20万米,疏掘土方303万方,去冬今春累计完成各类土方930万方。至此,1998年开始实施的五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已全面完成,使我市各地河道的蓄水抗旱、泄洪排涝功能有了恢复性好转,恢复河道蓄水能力达1354万方,一类、二类河道的排涝能力普遍达到了5-10年一遇标准,抗灾能力有所增强。
  二、四大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四灶浦西侧6.7万亩围涂工程已完成一期4.5万亩围涂工程建设内容,建成50年一遇标准海塘14.7公里,开挖面宽120-150米骨干河道16.9公里。二期2.2万亩完成围涂工程建设内容85%,累计投资36680万元,财务支出30223万元,淡水泓2.9万亩围垦工程按计划于今年3月下旬如期全面动工兴建,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良好。投资5000万元,实现了全线龙口合龙的阶段性目标。西部排涝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7710万元,占总投资的92%,目前正在抓紧扫尾工作,徐家浦拓疏工程自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至今,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设。新近开工的东部三塘横江实现了全线开工的工作目标,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
  三、三防工作措施扎实。一是抓了强化组织体系和责任制落实,严格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二是抓了汛前安全检查和除险加固工作,列入维修加固计划的34座山塘水库已完成维修加固的32座,35座需报废的已完成34座。完成37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和部分重点山塘水库的白蚁普查和防治任务。三是抓了非工程措施的配套完善。四是抓了水安全防御机制落实。科学组织“四库联调”,严密实施了“四区统调”,适时启动了抗旱预案,基本保障去年旱季我市前一时期生活和各重要行业用水。五是抓了新的水源渠道开拓,为基本保障明年我市生活和重要工业的用水安全,会同市建设部门积极拓宽水源渠道,开展了下姚江引水的前期工作,草拟了引水的初步方案。正在进一步做好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工作,力争这一工程的尽快组织实施。
  四、水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一是科学制订水环境整治方案。制订《市水利局水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和分布实施计划,提出水环境整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二是加大力度实施骨干河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三塘横江、徐家浦、半掘浦、三八江等骨干渠道相继建成,四灶浦四侧6.7万亩和淡水泓2.9万亩围垦工程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塘横江拓宽疏浚工程全线开工。三是切实抓好河道保洁率达100%。同时,今年全市新增砌坎26317米,新增沿河带状绿化62万平方米。四是开始启动镇村河道环境。整治镇(街道)河道水质差、景观差、环境差为重点的任务已经基本落实。五是加强了饮用水源治理和保护。基本拟订了上林湖水库整治方案,有效开展了里杜湖、上林湖、梅湖等饮用水库蓝藻治理,切实加强了水库上游集雨区的管理和保护,水库的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六是扎实开展上虞曹娥江引水前期工作。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五、水政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全社会的水法治意识、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护水的意识。加大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和加大维护性规划刚性的力度,对不符规划或与规划有冲突的涉河工程建设项目坚持予以阻止和纠正。
  六、组织水利系统开展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联系实际,引向深入。
  这六个方面,重点就是“外引内治”,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慈溪的水资源。
  作者:施局长能把外引说得再具体一点吗?
  施森章:可以。首先浙水东引是浙江省的重点工程,习近平书记与吕祖善省长都很关心。简单说,就是通过骨干河道,把富春江、曹娥江的水引到浙东来。总引水量达2.4亿立方,其中慈溪占7500万立方至1.5亿立方。此事慈溪已与上虞签订了协议,但建设工程尚未启动。二是慈溪向杨浦引水,规模7000万立方米,完成初步设计会审,已开展施工前有关准备工作。三是向余姚姚江引水工程在水质条件的允许下,年约引水3000-4000万立方,如果这些外引工程都能圆满解决,加上内治,慈溪的水资源缺乏情况便会有很大的改观。
  作者:听省水利厅的专家说,慈溪的地理环境特殊,不但要防旱,而且要排涝。旱、涝是否在慈溪都会引起灾情?
  施森章:是的。慈溪山区面积少,保护挖掘的潜力已不大,已可开发的水资源不多,已拦蓄开发的110平方公里受雨区,重点只能是保护,因此要依靠外水防旱。但慈溪的地理地状又很特殊,平原地区必须蓄排结合,抓河道建设与环境管理,现在市委、市政府牵头准备花10年时间实施“三横十一纵”的骨干河道治理,不仅是为了抗旱,同时也为排涝。沿海滩涂综合开发,慈溪海岸长,可挖潜力不小。如我上面提到的四灶浦6.7万海涂的开发,淡水泓2.9万亩围垦、徐家浦两侧的10万亩围垦,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说是慈溪以后防旱、防涝,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个亮点。
  作者:您能谈谈下步慈溪水利工作的目标吗?
  施森章:我们下步的具体工作概括起来有五条,一、高标准打造慈溪的一流水网,以60个村的三类河道为基础,形成市内现代水网体系。二、大面积实施滩涂围垦、改善水质。三、多渠道开展境外引水,改变境内缺水局面。四、全方位组织境内水环境治理,用行政的手段,统一贯彻落实,从山区到平原,从小溪到河道,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实施。五、要花大力落实“防旱、排涝、抗台”三防措施。为了实施这五个目标,我们慈溪水利系统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协同各乡镇(街道),对慈溪的水资源花10年时间,作出科学、合理、全面的整治与安排,以确保慈溪的经济高速度的发展。
  作者:听市里领导介绍与干部群众反映,水利系统的工作很辛苦,为慈溪的水资源,你们全局上下团结一致,作了许多工作。
  施森章:谢谢市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理解与夸奖。我们是为百万慈溪人民的生命水而战,没理由不辛苦。我曾在乡镇任党委书记,调到水利局工作后,亲眼看到我们水利局的员工,一年四季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如去年到大年夜,我带着几个工程师还在外面谈方案,回家已经半夜,没顾得上在家吃年夜饭。我们的水利工程科长应利根,几乎一年四季都扑在重点工程上。海涂围垦工程的党委委员陈利强,长年在围垦海涂的前沿工地,风里雨里工作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带领工程队住在工棚里。调查办公室的施孟杰,刚结婚,孩子小,不计个人利益一心扑在工地上。为了慈溪的水利建设,我们全局包括基层的100多名员工和乡镇的水利员、围涂工程队都豁上了,只要慈溪的经济建设能上去,老百姓能用上水,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求真务实,国家、纳税人利益两不误
  被采访人:慈溪市国税局局长胡昌明
  采访人:本书作者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作者:在慈溪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时期,我们向胡局长请教市国税局是如何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
  胡昌明:这个题目很大。简单地说,在慈溪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下,国税局的工作在税务政策上与经济发展是有些矛盾的。这里涉及到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但我们尽力在党的十六大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策界限的前提下,结合慈溪国税工作实际,正视问题,谋求发展,努力探讨走出一条既不损害国家利益,又为纳税人提供方便、照顾纳税人利益的路来。可以说慈溪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财税,是与财税系统的几百位员工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同时还包括纳税人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总体上说,慈溪的税务工作是比较正常的,尤其是国税这块,我们坚持维护国家的利益,又努力为慈溪的纳税人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为慈溪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尽量在政策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为纳税人服务,使纳税人感到我们真正在为慈溪经济发展和企业开创局面工作,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慈溪的税收工作发展。
  作者:听说在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地方国税创造的环境是否宽松?是境内企业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外资的一块。
  胡昌明:是的。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需要宽松的纳税环境。但这个宽松是在政策、法律许可的前提下,不能离开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我国经济发展地区,是国家税收征收的重点区域,改革开放犹如一列火车在沿着它自己运行的轨道跑,但无论火车它速度跑得多快,都离不开承载它的轨道。对纳税企业来说,国家关于税收的政策法规就是铁轨,你离开了轨道就要翻车脱轨。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充分考虑这辆火车前进的速度,把轨道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铺得牢固紧实。使火车跑得更加安全,并减轻它在奔跑时的负担。慈溪的外贸企业不少,外贸额大,返回比例也大。我们在尽力向国家争取返税比例的前提下,为慈溪外贸企业争取一些利益。2003年我市国家出口退税总额约为19亿,这个数量不算少吧?我们以这些实际利益支持企业发展再生产。是一笔很大的资金,这些资金对企业家来说又可以办许多重点企业。为此,我们积极支持慈溪的企业向外向型发展,慈溪的外贸产品做得不错,在浙江省名列前茅,国税局是做了许多工作的。
  作者:企业有没有偷税漏交的情况?有了这种情况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胡昌明:这种情况各地都有,特别是温州,大都是家庭式的作坊,为征税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慈溪现在民营、个私企业,在工商局登记的就有五万多家,差不多平均每二十个慈溪人就有一家企业,连同入股投资,基本上每个人都是老板。这么多企业,只能根据情况实行社会化的管理。否则,光凭我们税务干部能管得过来吗?对于出现偷税漏交这些情况,我们是要根据法规处理的。对企业就是这样,发现了不处理反而助长了这种风气,引导犯罪。越是处理不顾情面,对企业法人的教育就越大。所谓秉公执法,只要你公平合理,企业纳税人就买你的账。就怕你做事不公平,既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也害了纳税人,积少成多,反把企业送上绝路。我们国税局在这方面是抓大头的,对重点企业纳税制度的把关是非常严格的,从而进行普遍的国家税法教育。去年我们不定期与妇联合作,搞过一个把税法宣传普及到“床头”的活动,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我们面上的情况看,慈溪企业纳税人的税法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很少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当然,不是说没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税法普及教育,在税法普及教育的前提下,改变纳税环境,从而做好国家的税收工作。
  作者:听说慈溪国税局的信息化管理是搞得比较早的,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是吗?
  胡昌明:对的。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走在全省的前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化依托的作用也很明显,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方式方法逐步向集放化、规范化、专业化趋势转变。随之也带动了我们的各项工作。
  作者:刚才我们看了慈溪国税局的工作总结,看到慈溪国税局去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你是否可就这方面谈谈你的看法?胡昌明:简而言之,去年我们市国税局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管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网络申报、税邮一体化为重点的多元化申报方式的框架基本建立。在小规模纳税人中全面推广税邮一体化管理。目前已有29609户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了税邮一体化管理,邮政代征的税款达4620万元,比前年增长50%。在全市一般纳税人中全面通过网络完成纳税申报,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95%,至年底已实行网上认证4765户,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58%,1—12月累计认证抵扣联1047120份,其中网上认证289363份,网上认证的发票准确率达100%,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面促进片管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2、以税银一体化为核心的税款库改革呈现质的跨越,在全面推广的基础上,自去年12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取消税用书,推行电子实时扣款的税款方式。简化了纳税环节,方便了纳税人。3、以清理为重心的户管理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建立了行业有效的工商、税务制度。根据业务开发户管清理软件,提高了管理效率。为改变税务登记低的局面,展开一次以户清理为重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专项整治行动,新增户管达20000余户,增率为3倍。4、以一高式为裁体,以网络为依托的税收服务平台建立。根据实际对办税服务厅及职能职责进行合理调整,管理模式基本到位。5、是利用网络申报软件税收政策宣传,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动态。积极开展标准化大厅建设,健全程办税服务台,拓宽服务领域,推行上门服务,为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6、是以协会为平台,税务管理社会化杠架基本搭建。通过税企联谊会和税企俱乐部、办税网络、成立税企文化促进会、办税员协会,从长远着眼,从源头入手,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作用,为实现有效化管理的目标打下基础。
  二、治税不断推进,使税收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税收收入上台阶,税收宏观调控职能得到加强,去年共组织国税收入189883万元,比前年增加18%,全年累计审批出口退税18.8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1.5亿元,累计为出口企业出具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证明12.8亿元,最近又为出口企业办理退税15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治税扎实推进,使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税收执法责任制及其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岗责体系、工作规程、考核评议、过错追究等四方面的内容重点。税收执法检查有效开展,整顿与规范税收秩序,使国税环境进一步改变,干部、职工生活稳步提高。三、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加强班子建设,战斗作用发挥。廉政防线稳固,平安工程扎实推进。圆满完成机构撤调,构建新型、高效的干部管理体系,着力于建设规范的岗位职责体系。各项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这是我们全局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部分干部、职工中安于现状,纪律松懈的情况还有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真正做好工作,为慈溪的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我们这次创作的主题是慈溪农民的创业故事,胡局长是否可以谈谈对慈溪农民创业的看法?
  胡昌明:对慈溪农民创业精神,我是非常佩服的。首先是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失败再起,万难不移,体现了一种坚强的意志,其次是他们的求真务实的办事风格,不虚假,不摆架子,讲究实际利益,这是发展的基础。再次是慈溪农民的一种开拓精神,如外贸一块,在浙江省内慈溪农民是走在前列的,许多产品都走上了国际贸易台,那种不畏上、不怕难敢于向国际大企业叫板的勇气,为全国全省人民树立了典范。慈溪的经济在近几年能高速发展,与外贸退税这块有很大关系,我们国税这块通过合法的途径能把这么多税款退给企业,就为农民创业增加了后劲。当然,慈溪农民创业,与市委市府政策性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慈溪市的领导,思想都比较开拓,把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结合慈溪农民的实际,为慈溪农民闯市场打开了思路,没有这个大前提,就没有慈溪农民今天这种欣欣向荣的经济局面,对我们国税这块来说,我们在服务农民创业这点,目的很明确。都是慈溪人,目标是一致的。有一句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塑造慈溪光辉灿烂的明天!国企转制,势在必行
  被采访人:慈溪市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马清
  采访人:本书作者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作者:慈溪的国企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工业这块,你是当时的经办人,我们想听听您的说法。
  马清:1994年上半年,市委汤黎路书记找我三次谈话,征询我对工业系统国营企业转制的意见。我当时的职务是慈溪第一棉纺织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三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我们慈一棉当时在慈溪属于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经营销售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年约2.5亿元,利税为500万元;仅次于民营企业慈溪金轮集团,占第二位。但弊病也很多,主要是产权不明晰。当时慈溪乡镇企业这块发展很快,在总体上说,国营工业这块老厂多,发展潜力已经不大。汤书记叫我到浒山来,目的是要叫我来市工业管理局主持工业系统国有企业转制这块工作来的。我当时思想也很犹豫,主要是怕弄不好。而且在慈一棉,和由慈一棉控股的三北股份有限公司,那时的情况还好,我不大想离开慈一棉。但汤书记后来又找我谈,叫我工作两头管,在市工业管理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慈一棉那边不脱出,仍任党委书记。10月份市委组织部通知我,我就在年底到市工业管理局上了班。开始是摸清全市工业企业的家底,准备改革转制的方案。后来到1996年,就在全市推开,分期分批对工业系统的国有企业进行转制。当时的局长是李延軿,我协助他工作,但重点分管国有企业转制这块。对慈溪工业系统当时的现状来说,国有企业转制可说是被乡镇企业“逼”着上的,在同样的行业内,由于体制的不同,乡镇企业的优越性明显好于国有企业。但后来国企转制,乡镇企业在国企人员的疏散上,吸收了不少国企的员工,为政府分担了责任。慈溪的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改革到位,除市委、市府决策正确,政策宽厚外,乡镇企业对国有企业人员分散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作者:马副局长是否可以展开谈谈慈溪国企转制的情况?
  马清:1996年7月,市里组织到山东淄城考察。由陈冠群副市长带队,工业系统重点国有企业的厂长、总经理和部分乡镇企业的老总都参加了,我是考察团成员之一。山东淄城考察的目的就是如何对慈溪国有企业全面转制改革。从而便拉开了慈溪国企改革的帷幕,同时也对乡镇企业实行体制改革。这对慈溪是一桩大事,目的就是通过改革,使慈溪的经济作持续性发展。考察回来,市里成立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王勇任组长,副市长陈冠群、胡谟敦任副组长、市府办公室主任陈建国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乡镇企业以清资产为主,重点是与乡、镇、村行政脱钩。工业、二轻、商业、二商、市联社等七个部门,工作主要为“二清”,即“清资产、清人员”,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全市大规模展开是在年底,工业系统在进行动员后分期分批进行。首要目标是市化肥厂,实施企业关停、人员分流。然后列出重点企业名单,对部分效益好的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效益差的企业直接破产。当时全市国有企业有276家,其中工业系统为42家,有职工16000多人(含企业合同工),效益好的企业不到30%,大部分都是亏损难以维持,有的企业已经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处于破产的边缘。为此,市工业管理局相应成立了企业改革、转制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周瑞英、范哲慰为副组长。宣布三条:1、维护社会稳定,亏损企业首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企业公有资产作如实评估。借钱先发给职工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当时有21家实际亏损的厂和公司(企业)首先解决职工吃饭问题,再进行资产评估和开展相应的工作。2、对“二清”后要求转制的企业,分清企业类型,先搞转制方案上报,在两年内到位。那时有一个观点,叫“好苹果先吃”,实际是抓住典型,摸索经验,再全面推开。3、维护企业正常生产销售,不能由于转制影响企业生产。这样,慈溪工业系经过了3年时间,基本上对所属企业实行了体制改革,从而使企业慢慢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另一角度来说,减轻了政府负担,盘活了资产,明确了产权,为企业创造了与民营企业一样公平竞争的环境。
  作者:听说当时工作很难做,国企转制面临压力很大?
  马清:是的。特别是一些老的亏损企业,主要是人员分流问题。如浙化二厂,负资产1600万元,工人200多人,审计后只好申请破产。结果土地卖掉,50亩卖了200多万元,为职工分流买养老保险,缴费用医保,每人每年缴720元,又做了工龄赔偿。结果宣布后,工人不满意,集中每周5-6次地上访,差不多在半年的时间内,职工天天上门到工业局告状;有的告企业负责人项目改造错了,要求追究责任,有的说分流费用欠高,特别是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分流没地方去,要求政府给予安排工作。我们没办法,只好轮流天天做工作,帮助企业尽我们努力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结果闹到最后,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因为国企转制是大势所趋,上面的政策条文都很明确,我们慈溪还算好的,工龄赔偿费用相对比其他地区还高一些,分流后政府还帮助做了一些善后工作,其他地区的工作可能比慈溪还要难做一些。
  也有这样的情况:国企转制中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工人闹事;我们就直接把企业拍卖给民营企业,结果,民营企业把国企买去过后,收下这些闹事的员工,按他们的制度办理,闹事的员工就没法闹了,还真帮我们解决了具体问题。如慈溪拖配厂,负资产经营困难,厂里领导班子分岐,工资发不出,工人怀疑厂长黄某某有经济问题。我们派工作组查账,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当时黄某某脑瘤动手术,住在上海华山医院,工人说他是逃避责任,在医院放了内线监视。工作组到企业,三次开会,三次被围住,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说我们包庇他,用飞石砸会议室。闹得没办法,我就找当时从拖配厂出去自己办民营企业冶金厂的厂长杜海忠,我说:“这样闹下去不是办法,你看拖配厂对你有没有用?如果有用的话你出点钱,厂你拿去,包括厂房地产,工人有用的就留下,没有用的赔点钱交给社会。”这杜海忠有点社会责任感,问:“大约要赔多少钱?”我算了一下,60多名正式职工连同40多名退休工人,估计得4000万元。就与杜海忠协调,局里也统筹拿出一点钱,宣布拖配厂由冶金厂兼并。结果大部分员工留下来,小部分拿了赔偿金走了,那留下来的员工中有个别不服从杜海忠的分配,也像在国企一样给他闹事。有次中午杜海忠在食堂买条鱼吃,那闹事的员工拉住他,说你有钱吃鱼,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结果两人吵起来,杜海忠就把他交给派出所,关了几天,还真服了。于是杜海忠按民营企业规定每人给签了用工协议,现在情况就好转了。所以我认为,国企转制是体制问题。用工性质一变,要闹事的人就闹不起来了。民营企业对捧铁饭碗的国企员工是一种挑战,只有打破了铁饭碗,大家平等地同站在起跑线上,他想闹也闹不起来了。
  作者:转制中有没有情况好的,通过转制使企业走出困境?
  马清:也有如庵东的慈溪农药厂,以前搞“甲胺磷”,利润高,但毒性大。后来不能生产了,没新产品,到1997年经营亏损,100多名员工,转制前发不出工资。后来在转制中与北京贸易公司合作,注册成立慈溪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资本金1000万元,由北京方面控股,农药厂300万元固定资产作为投资股份。企业运作后又用土地抵押向当地银行贷了款,生产新产品,基本走出了困境。以前我当厂长、书记的慈溪第一棉纺厂也转制了。旧慈一棉宣布破产,负担2000万元的职工分流经费,1000多名员工一次性买断工龄,固定资产、人员与三北集团合并,转制成立了慈一棉集团有限公司。国企改制关键是人的观念问题,失去手里捧着“铁饭碗”,在海里游泳没了保险带,你不游,就沉下去死掉;游了,开始会呛几口水,慢慢地学,学着学着也就学会游泳了。现在国有企业出来的人,有许多在社会上都还干得不错,有的真成了大老板,所谓“时世造英雄”嘛!如果当时不砸破铁饭碗,国企不转制,还留在国企吃大锅饭,许多人可能还是个普通工人,没有今天的“发达”。所以人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许多“能人”在国企时都是个庸人,如今这一转制,真正逼出个“能人”来了。
  作者:你认为慈溪国企转制成功吗?相比于乡镇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如何?
  马清:我认为慈溪国企转制基本是成功的,特别是我们工业系统。如果不转制,这些亏损企业就会拉慈溪经济发展的后腿,久而久之,成为慈溪财政的负担。现在转制了,政府减轻了负担,企业也发展了。当时全市企业转制时也有这样一句口号:抓大放小,实际上慈溪真正大的国有企业很少,作为市工业布局来说,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工业,这个发展眼光是对的。但国企转制毛病也不少,特别是留下一块很大的后遗症,下岗工人,特别是有些老弱病残者没有很好处理,转化为弱势人群,变成社会负担相比于乡镇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国企转制的难度还要大一些。因为慈溪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是农民自发性办起来的,没有经过计划经济这一过程,一开始就走市场,是经过市场风云考验的,强食弱肉,有自我生存的能力,只要产权明晰了,发展也就没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工业系统的国企员工,要向民营企业的农民老大哥学习,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如果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你的企业生存权就会遇到挑战。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经济学的原理。现在慈溪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发展很快,在市场上很活跃,这是慈溪农民观念改变命运的结果,在慈溪只要农民富起来了,慈溪的经济也就向前发展了,这就是慈溪改革的成功之处。
  作者:对慈溪农民企业家观念改变命运的创业,您怎么看?
  马清:我认为总体很好。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慈溪农民始终站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潮头上,观念开放,思想解放,敢打敢拼,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又能吃苦耐劳,具有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是慈溪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但也不可否认,慈溪现有注册5万多家民营企业中,也存在一种“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倾向。因此有人说:在慈溪工业布局上,只有小草,而没有参天大树。小草经济发展势头虽然迅捷,但总没有参天大树那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现在市委、市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个倾向,用政策引导扶助能够发展成全国叫得响的科技名牌企业,我们期望在慈溪,早日出现如杭州万向集团、温州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宁波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这样的参天大树,使慈溪的经济发展向集约化、集团化推进,开创慈溪经济发展新局面。银行业也得走向市场
  被采访者:慈溪中信实业银行行长楼松竹
  采访者:本书作者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作者:2002年3月28日,有关新闻媒体报道了“慈溪银行业人才大地震”的通讯,听说您是“始作俑者”?我们想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楼松竹: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要不要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运作的一场争论。现在慈溪金融总量基本与慈溪经济同步,仅个人储蓄达17.6亿元,也就是人均储蓄为1.76万元,这在浙江省内的县市里面无疑是最高的。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企业已逐步走向市场,全国的金融业均在启动。慈溪现在四家国有银行:中国、工商、农业、建设。5家商业银行:分别为交通、浦东、中信、宁波商业和深圳发展;还有一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外加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总数已达十二家,另有九家保险公司,过去那种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银行业如何走向市场,银行如何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进行有序竞争,有竞争才能有发展。我以前是慈溪工商银行负责实际工作的副行长,但前年初我却离开了工商银行,到中信实业银行任行长。无论从行业资格、金融实力、规范管理上来说,中信实业都是小弟弟,但我为什么还是跳出了工行,这实际上是一种银行业如何走向市场竞争?表现在人才问题上的一种思考。思考的焦点集中在金融业要不要走向市场?怎样为市场服务的问题上。
  作者:你是怎样离开慈溪工商银行的?
  楼松竹:我是1969年到部队当兵,退役回来分配在慈溪市工商银行工作的,在工行当了17年的副行长。2001年原慈溪工行行长严爱兵调宁波工作,由我主持慈溪工行的实际工作,在慈溪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慈溪工行率先进行机构改革与人事体制改革,以求适合进入市场化运作,竞争上岗。宁波分行批准了我的方案,我把内部中层干部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并清退了两个不合格的员工,把业务范围作了重新调整,由此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这年我被评为系统优秀行长。但在2002年初,宁波分行行长突然找我谈话,要调我去宁波分行工作,并在我没有同意的前提下发了文件,另调宁波分行内一部门主任任慈溪工商银行的行长,致使我在慈溪的改革创新方案无法继续实施。我当时想了很久,觉得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如果个人才华得不到充分施展,还是另找一个适合我自已发展的舞台。正当我十分苦闷与痛苦时,中信实业拟在慈溪筹备开发,及时找到我,经过充分的交谈与相互间的认识,我觉得中信实业的体制适合我自身的发展,我就下决心跳槽,离开了我工作过17年的工行,到中信实业慈溪支行当行长。我觉得对我这样已经50出头的中年人来说,个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既然中信实业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与个人发展的平台,我就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与平台,做点适合于自己做的工作,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为慈溪的经济发展作更大的贡献。
  作者:在中信实业你个人的待遇会不会比在工行高些?跳槽与你个人待遇有没有关系?
  楼松竹:主要不是待遇,我在工行待遇也不低。我跳槽到中信,工行有6位管理人员跟着我到中信。当然,中信实业采取业绩与收入挂钩的待遇计算方式,如果你个人真有才华,有能力,在这里可以得到比工行更为优厚的收入。在工行,虽然也个人收入与业绩挂钩,但由于体制不顺,人浮于事,你做不出业绩,业绩好的与差的个人收入也相差不了多少。同样的业绩,在中信可以比工行待遇好一些。但我们这些业务骨干到中信,却不是主要是奔待遇而来,而是中信的体制关系相对比较适合个人的发展。在慈溪工行,由于其旧国有体制的关系,人际关系相对复杂,而且观念陈旧,有些该开拓的业务无法开拓。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业务的开拓,以后我国金融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随着外资银行的加入,不拓展新的业务,就意味着被历史所淘汰。对搞业务的人来说,学习新知识,掌握多种业务技能比个人待遇还重要,这也就是我和我的一些同事跳槽根本的触发点。我们是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能为慈溪经济建设服务做事的平台,对中信实业来说,刚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
  作者:你们离开工行意味着国家干部身份的丧失,而这些却是多少人所追求的,你们跳槽后有没有失落感?
  楼松竹:这个观念在慈溪,已经没有前些年那般令人犹豫。当然,从国有银行到商业银行,失落感也是会有的,但不像过去那样担心自己的后路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已经渐渐地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与意义,人们通常更多地考虑自己人生存在的价值,而不是生活的保障。换一句话说:只要你在商业银行干得好,业务成绩出来了,你同样可以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将来,因为今天的工作收入已经足够弥补你退休以后的生活费。人的财富到了一定的时候,你考虑的是如何在你工作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待遇。对我来说,我现在的工作能够做出成绩,我就觉得很幸福。如果你在一种繁琐的人事关系面前无效地浪费生命,就等于是一种慢性自杀的行为。我相信,我们这次所谓跳槽,只是拉开慈溪国有银行人才流动的序幕,随着慈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旧的体制中走出来,包括国有银行的自身改革,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都会寻找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平台。
  作者:你到中信实业后,工作开展顺利吗?
  楼松竹:顺利。慈溪中信实业是2002年3月,在收购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重建起来的。收购时才1.6亿元的规模,现在每月以4100万元的速度增长,2年来贷款已达11.5亿元,收购和向市场折借与存款比例为倒挂。贷款也以每月4500万元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在同类银行呈前列。除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外,其增长原因:一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为慈溪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方针。慈溪是经济发达地区,中信实业能有这么快的发速度,得益于慈溪这个本地环境。二是中信实业上级分行从财力物力的倾斜政策,对我们工作予以支持。分行注重实际,规章制度管理到位,对我们慈溪支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三是我们中信慈溪支行有一批实抓实干的骨干队伍,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工作。现在中信的机构比较精锐,五个内设机构,两个分理处。规章制度落实,因此工作效率较高。
  作者:我们刚才熟悉材料,看到两年前你接手时矛盾也很多,您是这样在二年内理顺关系,开展工作的?
  楼松竹:是的。我接手时城市信用社矛盾很多,主要也是体制关系造成的。我被中信实业任命行长后,首先抓机构改革,进行内部整顿,甩掉了三个包袱。一、清退减员,干银行与部队一样,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我把原来的57个员工精减到35人,包括我从其他银行调入的骨干;共清退原有职工28名。二、我上任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通过经济法律官司,把原来为3000万元的债务,清算掉2000多万元,其中890万元债权落实到企业。三、原有1600万元的房地产为集体,国有划拔,存在证书不全、费用不清诸问题,我把出让金划出,减少了非生息资金,盘活了资产。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在情况基本好转。去年,慈溪中信实业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文明单位,获宁波市行业创业奖。我个人也获行业优秀党员,被评为总行先进工作者。
  作者:相比您原先的工作单位,您认为中信实业那些地方适合您自身工作的开展?
  楼松竹:主要有四个方面:1、相对来说机制较活,有个人发挥才能的自由空间。2、端掉了大锅饭,考核目标清晰,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到位。3、市场动向明确,信息渠道畅通,易于发展业务。4、经营工作开展顺利,没有过去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复杂的人际关系。我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慈溪大环境好,市委、市府领导思想解放,工作开拓,推动了慈溪经济高度发展。另外,慈溪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境内资金盘活,业务进出量大,对我们金融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银行业从国有体制向商业体制过渡已经势所必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与大趋势下,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中信实业只要坚持为慈溪经济建设服务的办行方向,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大桥经济”时代的召唤
  被采访者:慈溪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励立军
  采访者:本书作者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作者:杭州湾新区是什么时候设立的,设立的背景怎样?
  励立军: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2001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区域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块90平方公里。2003年3月,宁波市政府对杭州湾新区增挂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的牌子。
  开发建设杭州湾新区设立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是主动应对大桥经济,接轨大上海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使慈溪进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提升,杭州湾新区将成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将我市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二是主动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需要。慈溪市场机制灵活,内生型经济发达,加快建设杭州湾新区,可全方位大量吸引外资,有利于我市的内生型经济迅速向外向型优势转化。三是主动提升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区域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需要。我市块状经济明显,产业配套齐全,通过产业整合,提升和规模化集约化,建设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制造中心,增强特色产业的整体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构建区域性的特色制造业基地,有利于将我市的产业配套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四是主动利用滩涂资源,进一步集中利用围垦土地的需要。杭州湾新区面临杭州湾开敞式海域,属于杭州湾冲积平原,其中大部分为围合的海涂。整个新区建于围垦而成的海涂地上,且北面仍处于围垦阶段,近十年内还可围垦5万亩以上。此外,区内有一定的水资源可供利用,适合作为工业开发用地。开发建设杭州湾新区,有利于我市的滩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作者:请励主任谈谈关于杭州湾新区的开发时序与规划情况?
  励立军;开发时序为:近期到2005年,全面完成4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开发建设;中期到2010年,全面完成6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远期到2020年,全面完成143平方公里新区建设。未来五年,杭州湾新区实际利用外资争取每年递增50%,到2008年达到8亿美元,区内工业年产值达到350—400亿元。
  开发原则:一是高标准整体规划,分区分步推进开发建设;二是高强度投入,加快基础设施配置;三是内外兼顾,以外为重,既注重本区域内资产业的集聚和提升,更把引进高质量外资作为重点;四是工业先行、三产配套,近五年重点抓好制造加工业的集聚和扩张,并以此带动旅游休闲及科教产业的适度发展。
  作者:现在已经做了那些工作,进度如何?
  励立军:短短两年来,杭州湾新区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慈溪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建设起点较高、速度较快,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一是规划起点比较高。杭州湾新区成立之初,我们根据慈溪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趋势,明确了新区的定位:即用10年左右时间,把新区建成国内一流的以工业为主体的现化产业新区,使之成为慈溪乃至环杭州湾地区现代化工业、旅游休闲及科教研发的集聚地;成为宁波市对外开放的北部重点区域;成为吸引外资的主阵地、对外展示的新窗口、新型体制的试验田、吸引人才的新高地。新区总体规划布局是:“三大分区、五大基地。”三大分区是:1、杭州湾跨海大桥以西是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分区(含都市农业园);2、大桥以东是工业生产分区(含物流园区);3、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以东是服务产业分区(含职教科技区)。五大基地是:制造加工业基地、物流业基地、现代旅游业基地、科教孵化基地和都市农业基地。根据上述定位和布局,目前,《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新区90平方公里工业分区规划》和《新区家电园区、五金园区、出口加工园区控制性详规》等一批高质量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并进入分步实施阶段。
  二是建设速度比较快。近两年来,杭州湾新区通过社会融资等手段,实行高强度投入,已累计资金投入25亿元,其中2002年度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5亿元,去年完成19.5亿元,为新区大规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铺开打下了扎实基础。目前,新区12.7平方公里首期工业区块已基本建成,建成区达到了“七通一平”标准,即道路、供电、供水、供热、排污、排水、电讯等管网的开通和土地平整。累计新建道路77公里,桥梁28座,整治河道15条,铺设电缆渠26.9公里,通讯管网23.18公里,供水管道81.71公里(其中生活用水管道41.51公里、工业用水管道40.2公里),排污管道153.12公里,完成建成区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亮化道路9条。新区3.5万伏和11万伏变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热电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污水处理厂在去年7月份投入运行以来,已实现达标排入。新区内“五横七纵”沥青路网已基本形成。九塘至十塘20平方公里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已拉开框架。
  三是招商势头比较强。近两年,我们按照“边建设、边招商”思路,认真结合我市产业特点,积极营建各种有效的招商载体,吸引客商到新区投资兴业。2003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家,总投资2.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23%;合同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实际利用外资6263万美元,同比增长204.17%,两年累计到位外资已达9330万美元。目前,新区已立项的企业项目43只,其中外资项目23只,总投资2.83亿美元,注册资本1.57亿美元;内资项目20只,总投资19.19亿元,固定资产11.27亿元。截止2003年底,新区已投产的企业达15家,其中外资企业8家,内资企业7家,投产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达7亿元,实现销售6.8亿元。
  四是管理体制比较活。2003年3月,管委会在增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牌子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下,管委会积极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体制政策调研,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对新区的体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初步建立了三大体制框架:一是理顺了市级各职能部门同开发区管委会的关系,实现了进一步放权授权;二是市编委明确了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三是决定对新区60平方公里内原隶属庵东、崇寿、新浦三镇的10个村,划归开发区管委会托管,并明确由开发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具体分管。上述三方面的体制调整和优化,是将杭州湾新区的潜在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优势、比较优势的“基础工程”。我们相信,这一体制框架的建立,并通过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必将带动杭州湾新区快速、高效、持续发展。
  作者:今后几年中的发展重点及开发前景如何?
  励立军:今后,我们将主要抓好五方面重点。一是继续高强度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基本完成40平方公里区块的基础框架建设。二是进一步营建招商载体,全方位招商引资,力争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三是高效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已批生产性项目的进场建设,力争到今年底有40家企业开工投产。四是完善管理体制,激活内部运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努力营造新区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五是做好保税物流园区的申报工作,已成立了筹备小组,并由专人负责,近期将上报省政府审批。
  总而言之,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优化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承接大上海经济辐射,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提升我市的资源要素禀赋结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务实的平台。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新区软件和硬件要素的叠加与慈溪工业经济强劲的资源配置能力对接,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圈对接,与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的进程对接,一定能大大激发海内外客商的投资热情。展望未来,杭州湾新区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高地,商务成本的盆地,投资回报的福地;必将成为“浙江制造”的特色品牌;必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中亮丽的景观。在不久的将来在大桥建成以后,这里交通方便,商业发达,风景优美,是100万慈溪人民一块新的美丽家园,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商贾云集、慈溪与世界各国商务发展交流的一块胜地。真正可说是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知识出处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时代见证 慈溪农民报告》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选择了18位农民企业家,作为慈溪100万农民追求者中的代表,从而来展示整个中国沿海地区25年中农民生存环境的变化。

阅读

相关人物

施森章
相关人物
励立军
相关人物
楼松竹
相关人物
马清
相关人物
胡昌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