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17
颗粒名称: 一、人物传略
分类号: K820.8
页数: 40
页码: 972-1011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重要人物传略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严光、虞世南、沈恒、高翥、黄震、叶恒、孙燧、杜槐、杜文明、吴德四、吴德六、孙嘉绩、熊汝霖、沈宸荃、高士奇、劳史、徐浩、沈贞、马宗汉、蒋镳、陈玉堂、汪伟鋐、吴锦堂、童春、杨贤江、费德昭、洪允祥、胡煌、严鹤龄、沈邦祺、章驹、叶明、虞洽卿、郑侠虎、朱祖燮、陈万运、倪永强、郭静唐、毛契农、虞振镛、陈之佛、范曰贞、劳祥和、张静庐、虞家芝、陈文运、徐之萱、马启臣、陆仁耀、鲍纯甫、林汉达、王仲良、陈登原、包容、王纪良、施叔范、蒋雅琴、余先、李又然、华志禄、岑卓卿、徐金龙、方忠文。
关键词: 慈溪县 人物 传略

内容

严光
  严光(约公元前37~约公元43年),字子陵,一名遵,东汉初余姚陈山(今慈溪石堰乡) 人。原姓庄,后人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少有高名,后与南阳刘秀同学。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称帝,数聘严光,光隐名换姓,避居僻乡,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复汉,思其贤,下旨察访,久无行迹。建武五年,齐人上书:“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秀疑为严光,即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请而后至。安置于北军,给以厚待。
  司徒侯霸与严光为旧相识,使人奉书问候,光不愿复信,投札与使者,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謀顺旨要领绝。”侯霸得书,封奏之。刘秀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幸其馆。光卧床,闭目良久,说:“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不久,刘秀又将严光召到洛阳宫中,欲任为谏议大夫,光不受,隐于富春山。后人名其垂钓处为“严陵濑”。建武十七年,刘秀再次下旨征召,光又予拒绝。80岁时,卒于故里陈山(又称客星山)。刘秀十分痛惜,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赞语,遂使严光以“高风亮节”闻于天下。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陈山严光墓旁建有高风阁,咸淳七年(1271)增建高节书院,今已湮没。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唐初越州余姚人。其宅在鸣鹤山定水寺(今宓家埭乡解家村,晚唐时已属慈溪,故宁波、慈溪旧志谓慈溪人)。曾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祖检,梁始兴王咨议。父荔,陈太子中庶子。兄世基,隋内史侍郎。叔父寄,陈中书侍郎,寄无子,以世南嗣之,故字伯施。
  虞世南沉静寡欲,少与兄世基受学于顾野王10余年,精思不倦,废寝忘食。天嘉中,虞荔卒,陈文帝高荔行知其二子博学,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隋灭陈,与世基同入长安,名重当时。大业中,授秘书郎。炀帝杨广虽爱其才,但嫌其刚直,为七品10年不徙。隋亡,世南曾入窦建德军任黄门侍郎。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以世南为秦府参军,转记室,授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中舍人。李世民即位(626)后,转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迈,请求告老,未准。改任秘书监,封爵永兴县子。贞观八年(634)又晋封县公,故有“虞永兴”之称。
  虞世南外貌儒谨,但志性刚烈,议论持正,敢于进谏,曾借陇右山崩等情,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借星象异常变化,劝太宗戒骄,慎终如始,高祖李渊去世,拟厚葬,世南引古代帝皇厚葬之弊,力主薄葬。太宗晚年好猎,世南劝谏节制狩猎,以免扰民。李世民尝赞曰:“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贞观十二年(638)授银青光
  禄大夫。同年五月卒,终年81岁。诏陪葬昭陵(在今陕西醴泉县九峻山),,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虞世南精于书法,早年亲承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笔法,外柔内刚,圆融遒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著有诗文集30卷,今仅存张寿镛辑本《虞秘监集》4卷,收入《四明丛书》中。另编有《北堂书钞》160卷。
  沈恒
  沈恒(1110~1199)字维时,先世居河南沈丘县凤林里。祖父沈业,任温州永,嘉县尉,卒于官。北宋大观四年(1110)沈恒即生于永嘉之贴水桥。
  南宋建炎二年(1128)沈恒进士及第,授太常寺博士,随宋高宗赵构南渡,旋任太府,卿。乾道初,任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赐金鱼袋。巡视慈北时,见鸣鹤乡地处海滨,土宇宽厚,可创第宅,因动隐居之念,遂于乾道六年(1170)致仕,至海滨整地,筑室定居。
  沈恒学宗北宋二程(程颢、程颐)。致仕后,在其私宅“海隅书屋”讲学,从学者纷至沓来。因村前无桥,往来不便,于淳熙十五年(1188)捐资造桥,门人万琦颜其桥为“沈师”。庆元五年(1199)病故,终年90岁,后人感念他的功德,就以桥名为地名(即今之师桥镇)。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字九万,号菊磵,南宋余姚上林乡石人山(今慈溪樟树乡)人。翥布衣终,身,不屑举业,游荡江湖,专力于诗,为南宋江湖派中较有才情之诗人。晚年贫困,无一椽半亩,栖身于上林湖畔简陋草屋,小仅容身,自题为“信天巢”。淳祐元年(1241),游淮染疾,归卒于杭州西湖,终年72岁,葬杭州孤山后谈家山。
  高诗有民歌风,擅长以平易自然之句写出寻常不经意之景色,或描摹农村风俗,朴素自然(《秋日田父辞二首》);或述男女恋情,酷如民间情歌(《春情四首》);或托景抒故园之思,平易雅淡(《多景楼》)。有《无题》诗:“风竹萧萧淡月明,孤眠真个可怜生。不知昨夜相思梦,春到伊行是几更?”及《晓出黄山寺》:“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黄深”,脍炙人口。其《清明日对酒》收入《千家诗》,流传甚广。
  著有《菊磵集》20卷,今存《菊磵小集》1卷,见《南宋群贤小集》;《信天巢遗稿》1卷,见《四库全书》。
  黄震
  黄震(1213~1281)字东发,学者称於越先生。南宋慈溪古窑(今洋山乡黄家村)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任吴县尉,后又摄吴县、华亭及长洲县事,均有政声。
  咸淳三年(1267),擢升史馆检阅,参与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的修纂。轮对时,黄震直言当时大弊为民穷、兵弱、财匮及士大夫无耻,又建议停卖僧人、道士度牒。因宫中正在建内道场,致触怒度宗赵模,官贬三级。咸淳四年九月,出添差通判广德军。
  南宋自孝宗起便推行朱熹之社仓法,民困于纳息,有穷至自尽者,黄震揭露此弊,并变买田600亩,以其租代社仓息,规定非凶年不贷,贷不取息。广德军有祠山张王庙,来此祷祈者年有数十万,以牛作祭,争斗时生。祀者有自戴桎梏、自行拷掠以求福之陋俗。黄震见之,责令其人自状其罪,答无罪,斥之:“尔罪多,不敢对人言,特告神以免罪耳。”即杖之示众。从此,淫祀恶俗顿消。咸淳六年三月,因指责郡守贾蕃世不法恶行,被贾告以挠政罪名而免职。四月即改添差通判绍兴府。
  咸淳七年,抚州饥荒,黄震单车疾驰,未入州治,即就驿舍处理公务,四处张贴告示:“闭粜者籍,强籴者斩”,米价自抑。又亲煮米粥赈济饥民,奏请奖励有功于赈济者,事平始入州视事。继升提举江西常平仓司。抚州旧日有结关拒捕事系郡狱28年,存者十无三四,因事关尚书省,无人敢作主结案。黄震谓结关非作乱,况业经数赦,即全部释放。抚州有“慈幼局”为贫而弃子者设,久而名存实亡。黄震以为,弃
  后收养不如保于未弃。于是改进旧法,,凡将娩而家贫者,里胥可申请官养,弃者许人收养,官给粟食,由此活婴无数。
  咸淳九年三月,改兼江西提点刑狱,德祐元年(1275)三月,差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皇叔祖福王与芮判绍兴府时,除直宝章阁兼府长史等职,皆力辞不就,十二月召赴行在奏事,寻除侍左郎官,未至朝而宋亡,隐居于定海灵绪乡之泽山(今慈溪田央乡),榜其门曰:“泽山行馆”、其室为“归来之庐”后侨寓鄞县南湖等地,自署“杖锡山居士”。元至元十八年(1281)正月,病逝于故,里(《宋元学案》称饿死于宝幢山),享年69岁。葬鸣鹤乡钱家岙,门人私谥为文洁先生。元至正中,门徒建泽山书院纪念黄震。
  黄震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所至除弊禁邪,赈济贫民,激励贤善,修明文教;大兴水利,废陂坏堰,尽为修复。《宋史》本传称其“决滞狱,清民讼,赫然如神明”;“居官恒未明视事,事至立决。自奉俭薄,人有急难,则周之不少吝。”
  黄震为晚宋思想家,东发学派创始人。主张理是“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准则”;释“道”为日用常行之理,斥道学家高谈“人心”、“道心”之玄虚。其子黄梦干、黄叔雅、黄叔英及学侣陈著,均重经史考辨,将东发学派思想传播至闽浙一带。著有《黄氏日钞》100卷(现存95卷,收入《四库全书》),乃满含睿语哲理之读书笔记,对古书辨伪致力至深,为东发学派代表作。另有《古今纪要》19卷及《古今纪要逸编》、《戊辰修史传》、《读书一得》、《礼记集解》、《春秋集解》等。
  叶恒
  叶恒(生卒年不详),字敬常,元鄞县人。精于《春秋》,善作诗文,泰定初擢春宫第,至元四年(1338)为余姚州判官,锄奸抑强,百废兴举。
  姚北濒海,常受咸潮侵袭,危害甚大,虽于宋庆历七年(1047)及庆元二年(1196)由谢景初、施宿修筑大古塘,但自南宋宝庆至元大德间多次海溢,海涂内移10余里,海堤圮颓严重。至元四年,四月新成之塘至六月即大坏。绍兴路总管府遂委派叶恒治之。叶恒实查圮堤,观察潮汐,谓:用石筑堤,费用极大,求诸路府,则审批迟缓,当自筹之,费虽巨,而常年修堤之费则省,今后奠居可无虞矣。此议正合民心,乡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推选有德望者管理财务。叶恒又请官府免除其他课徭,使百姓能全力以赴,于是蓄湖水,浚河渠,复废防,将石料装运到工地。并将筑堤民夫分作15所,所有程督,恒躬亲巡视指挥。至正元年(1341),共筑成石堤21211尺,下广90尺,上阔45尺,高15尺。海塘工程坚固,故此后百余年无重大灾害。
  至正廿七年,诏封为仁功侯,赐庙额为永泽,姚北乡民亦立祠于大古塘上祀之。其子叶晋、孙叶冀分别辑有《海堤录》1卷、《余姚海堤集》4卷,汇录有关名贤对叶恒修堤之序记及纪念诗文。
  孙燧
  孙燧(1460~1519)字德成,号一川。明余姚烛溪(今慈溪龙南乡孙家境)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历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正德中,任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时宁王朱宸濠外结群盗,内通权佞,挟持群吏,逆谋反叛,不肯附从者,累遭暗害。副使胡世宁揭露宸濠逆谋,即下诏狱。燧决心“生死以之”,遣妻、子还乡,独携二僮入南昌。初为濠陈说大义,遭拒,反遣耳目侍燧左右。燧潜知副使许逵忠勇,即与商量对策。于是托言防御他寇,加固南昌周围之进贤、南康、瑞州等城池,并析建昌置安义县,奏敕湖东道分巡兼理兵备,与饶州互相呼应。请重兵把守九江要害,兼摄南康、宁州、武宁、瑞昌及湖广兴国、通城,以便控制;又请设通判驻弋阳,兼督旁5县之兵,加强防范。为防宸濠劫兵器,又假托防贼,将辎重转移他所。孙燧认为:“即贼(指宸濠)起,吾不灭贼,贼必以吾处分故,速灭也。”宸濠察觉其意图,使人赂朝中幸臣去燧,又派人送燧枣、梨、姜、芥,暗示燧“早离疆界”。燧笑却之。许逵劝燧先发后闻,燧曰:“奈何予贼以名?且需之。”
  正德十三年,江西大水,宸濠同党凌十一、吴十三、闵廿四等流扰鄱阳湖,燧与逵谋自江外围捕。夜大风雨,三贼走匿宸濠祖墓间,于是密疏宸濠必反。疏七上,尽被宸濠同党中途邀截。宸濠极为恼怒,设宴毒燧,未成。燧屡疏乞休,又不许。忧惧交瘁,髭发尽白。
  明年,濠胁镇巡官奏其孝行,燧与巡按御史林潮以冀藉此稍缓其谋,共奏于朝。适逢御史萧淮详奏宸濠不轨行状,诏重臣宣谕。濠闻,遂决计反。六月,宸濠生日,宴镇巡三司。次日,孙燧及诸官往谢,宸濠伏兵左右,声言武宗朱厚照抱自民间,“太后有旨,令我起兵讨贼。”众相顾愕然。燧上前责问:“安得此言,请出诏示我。”宸濠曰:“毋多言,我往南京,汝当扈驾。”燧大怒道:“天无二日,吾岂从汝为逆哉!”宸濠狂怒,入内殿易戎服出,挥兵缚燧,并击折其左臂。许逵挺身曰:“汝曹安得辱天子大臣!”亦被缚。两人骂不绝口,双双被害于惠民门外。临刑时,逵谓燧:“我劝公先发者,知有今日故也。”
  后吉安知府伍文定起兵,设燧、逵木主于文天祥祠,率吏民祭之,遂与南赣巡抚王守仁,共平濠乱,王守仁认为这次平乱,孙燧为首功,并遣使护其丧归乡。墓葬慈溪龙山(今属余姚市长亭镇)。世宗朱厚熜即位,追赠孙燧为礼部尚书,谥忠烈,与许逵并祀南昌,赐祠旌忠,各荫一子。孙燧著有《四圣糟粕》、《案牍稿》、《恤刑录》等。
  杜槐 杜文明
  杜槐(?~1555)字茂卿,明慈溪鸣鹤场人。嘉靖年间,倭寇扰境,其父杜文明受命抗倭。杜槐以父年,老,代父散家财,招募骁勇,组成一支精悍的抗倭武装,屡击倭寇。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犯观海卫。杜槐曰:“卫破即无县。”立即骤集群勇,击败倭寇。副使刘起安命杜槐防镇余姚、慈溪、定海(今镇海)一线。嘉靖三十四年,在定海白沙(今属宁波)与倭寇相遇,杜槐身先士卒,激战一日,斩30余人,终因身负重伤,坠马牺牲。父文明击倭于鸣鹤场,斩酋一人,倭惊呼“杜将军”,后战死于奉化枫树岭,朝廷追赠杜槐为光禄丞,杜文明为经历,并立祠祭祀。
  吴德四 吴德六
  吴德四(?~1555)、吴德六(?~1555)明慈溪北乡人。同住海滨,以农为业。嘉靖年间,倭寇自平石登陆骚扰。一路掳掠抢,劫,闯入吴氏所居村落,肆意掠夺。吴氏兄弟自田间赶回,怒不可遏,德四用锄头击一倭寇脑袋,倭仆地而死;德六夺过倭刀,偕兄追杀倭酋。
  后两人入杜槐部,奋勇冲杀,屡建奇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奉命赴舟山击寇。德四独身猛冲,砍死倭酋于辕门外,寨内倭兵大惊,群出应战,德四被杀。德六只身进击,杀死凶手后,英勇战死。寨内倭寇,因倭酋被杀,乱作一团,遂被官兵剿灭。
  孙嘉绩
  孙嘉绩(1604~1646)原名光弼,字硕肤,明余姚烛溪(今慈溪龙南乡孙家境)人,,大学士孙如游之孙。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兵部。满洲大军兵临都城,却按兵不动,众莫测其意,嘉绩曰:“此待后至者,即举众南下尔,曷乘未集而急击之!”杨嗣昌以为:“倾国而来,安有后队?”3日后,清兵数万果从青山口入,嗣昌以此知嘉绩精于用兵,调职外员外郎,进郎中。是役,总督卢象昇与中官高起潜分督东、西二路,象昇主战,嘉绩是之;起潜主和,嗣昌是之。后象昇战死不予恤,起潜叙功获世荫,嘉绩愤疏,招起潜怨恨,遂遭谗下狱。后得刑部尚书徐石麒营救获释。
  福王立,嘉绩起为九江兵备佥事,未赴任而南都破,清军下杭州,郡县望风降附。余姚知县王曰俞充官逃走,训导王元如迎降清兵,自署县事,遭夫役反抗。嘉绩闻讯,于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初九日率健勇,击鼓突入县署,擒斩元如,即毁家纾难,广告乡众,从者如云。军分两营,邀同县熊汝霖主右军,自主左军,并遣使广告会稽、鄞县。次日,会稽章正宸、郑遵谦及宁绍台道于颍起兵响应。数日间,鄞县钱肃乐、慈溪沈宸荃及绍兴各属县无不响应,于六月廿五日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诸军会师钱塘江,嘉绩任右佥都御史。
  顺治三年五月,进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正欲督师夹攻杭城时,方国安等部溃败,劫去鲁王。嘉绩从乔司急回绍兴,航海至舟山追寻鲁王,疽发于背,于阴历七月二十四日死于舟山。赠太保,赐祭九坛,谥忠襄。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孙孙讷渡海起榇,自舟山芦花岙改葬于家乡烛湖寿山。
  熊汝霖
  熊汝霖(?~1648)字雨殷,明末余姚孝义乡熊家村(今慈溪云城乡)人。
  崇祯十四年(1631)进士,授福建同安知县。任内曾率兵渡海,击败荷兰殖民者于厦门。崇祯十四年,升任户科给事中。时明王朝已近崩溃,朝政日益腐败。汝霖屡上书谏诤,论及用将得失及督抚失治,谓误国之杨嗣昌未罪,殉节之卢象昇未褒,致大挫军吏忠义之气。京师戒严时,汝霖分守东直门,又以亲见亲历,揭露权贵名为督师却远离前敌,且纵军忧掠百姓,“毒我赤子”。疏中有“二祖列宗之灵,能无饮泣地下”之语,崇祯大为不满,遂据以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
  福王立,复原职。汝霖不改秉性,针对诸大臣“争夸定策、罔计复仇”,指出“犹盗已入室,奴且哄庭,主人俯首听之,天下事有济乎?”待潞王监国杭州,又约都御史刘宗周赴杭,拟发动罗木营兵抗战,奈潞王已定策迎降,怏怏而归。宗周悲愤绝食,嘱霖谋起兵。宗周亡后二日,汝霖与孙嘉绩起兵于余姚。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二十五日,迎鲁王朱以海监国绍兴,会师于钱塘江,升佥都御史,督师江防,屡战不胜。汝霖认为“江面迎攻甚难,不如间道入内地为攻心策”,遂率千人至海宁,招募兵员,万人响应,号称“熊军”。汝霖擢升兵部尚书。
  顺治三年五月,授东阁大学士,六月,随鲁王败退福建。翌年加太子太傅,会兵长垣,分道攻取,一度收复3府1州27县。顺治五年正月,鲁王驻闽安镇,郑彩擅权,骄悍不法。汝霖屡次仗义执言,郑彩恨之入骨。元夕,汝霖离闽安镇至琅琦,郑彩乘机派党羽百余人赶到琅琦。十七日夜,汝霖及其幼子被彩党缚,当晚被投入海中,惨遭杀害。清乾隆帝追谥为忠节,衣冠墓在余姚朗霞。
  沈宸荃
  沈宸荃(1615~1652)字友荪,号彤庵,明末慈溪师桥昭十三房人。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次年进士及第,授行人,十五年同考顺天乡试,不久京师陷落。福王立于南京,擢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宸荃上陈5事:“破方隅以和臣衷,端品望以立臣模,砺廉洁以清臣操,殚心力以供臣职,息凌躁以安臣分”皆切时弊。又弹劾阉党马士英、阮大铖等蛊罔误国。福王震怒,,议辟之,廷臣交章争救得免。明年,出任苏、松兵备佥事,而南都破。宸荃回乡与同县江上佥事冯元■起兵迎鲁王监国,擢右佥都御史督师。寻进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督师如故。方国安师溃,劫走鲁王。后鲁王得脱,宸荃仍侍从监国航海。清顺治四年(1647)驻长垣,进工部尚书,深入敌后,攻下福州所属各县,欲进而攻省城,因郑彩之妒被阻。翌年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顺治六年,闽地尽失。宸荃随从监国驻舟山,修城筑楼,训练水师,列巨舶于东南水门外,又联络玉环、金塘、沈家门以聚谷秸。顺治八年八月,清军分3路攻舟山,宸荃寡不敌众,败走海上。次年正月初二,宸荃赴福建于南日山遭飓风,船毁人亡,年仅38岁,鲁王谥为节愍,清乾隆帝追谥为忠节,衣冠墓在师桥童家漕西。
  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清余姚匡堰石人山(今慈溪,樟树乡高家村)人。顺治二年(1645)生于京城,弱冠归乡,因触犯族规,移钱塘(今杭州),后居平湖。家贫,以诸生供奉内廷,官詹事府录事,迁内阁中书,康熙帝曾对侍臣曰:“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康熙十九年(1680)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寻补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庶子。二十四年为侍读学士,任《大清一统志》副总裁。累擢詹事府少詹事。二十八年,随从康熙帝南巡至杭州。旋因追随姻亲徐乾学植党营私,与明珠一派争权夺利,贪赃枉法,于平湖县置田产千顷,在杭州西溪广置田宅,被左都御史郭琇弹劾,解职归里。
  康熙三十三年,复召入京,仍直南书房。三十六年,以养母乞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寻擢礼部侍郎,以母老未赴。四十三年六月卒于家,终年60岁,谥文恪。
  高士奇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作颇多,《江村销夏录》为书画题跋专集,《左传纪事本末》为史学名著;又有10余种与康熙帝活动有关的杂著:《金鳌退食笔记》、《松亭行记》、《扈从东巡日录》、《扈从西巡日录》、《塞北小钞》、《扈从纪程》等;《天禄识余》为读书札记,《清吟堂集》为诗文汇编。另有《春秋地名考略》,有人以为非士奇所作。
  劳史
  劳史(1655~1713)字麟书,学者称余山先生,清余姚周巷劳家村(今慈溪周巷镇)人。世为农,少就私,塾读书,长而力耕以养父母,夜则披卷诵读。年十七,读朱熹《大学》、《中庸》序,慨然发愤以道自任,举动亦必依于礼。又多次阅读《近思录》,认为“吾师在是矣”。劳史论学始终不妄语,不妄动,引接后学,谦和礼让,竭尽其诚。曾言“尽汝职分,务实而行,终身不懈,即是贤人,勿自菲薄。”闻者莫不爽然。其德化于乡里,商贾不卖伪物;有争斗者,多携酒登堂,求辨曲直,劳史为之排难解纷,无不心服。康熙五十二年(1713)正月,卒于家,年59岁。墓葬周巷霍家园北河圈。著有《余山遗书》,为弟子桑调元所刻。
  徐浩
  徐浩(约1793~1840)幼名书云,谱名君望,行三,人称徐三爷,清余姚周巷(今属慈溪)人。道光初,在,周巷埋沟桥东大古塘南建造恒利酱园,设有酱作间、晒酱场;并于对面塘河后创设恒利油车,四塘下建立煎盐库。
  徐浩性慷慨,仗义疏财,道光三年(1823)至十三年,姚北连年受灾,粮食歉收,浩多次输捐赈施,得县令石同福褒奖,并记入县城亲民堂石碑。道光十年,绍兴美政坊育婴堂迁至西郭门外,徐浩首捐巨款,使育婴堂扩充规模。
  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侵犯浙东沿海。徐浩在家乡团练义勇,督造沿海炮台。英国女探在姚北沿海登岸,徐浩率义勇诱入岳庙港擒之。同年卒。
  沈贞
  沈贞(1814~1856)字缓斋,清余姚三山所(今慈溪浒山镇)人。少即才华过人,能作画治印,后购书数,千卷,勤苦攻读,访游各地。
  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驱炮舰攻陷昌国(今定海),肆意骚扰浙江沿海。八月廿一日(9月16日),英国,武装双桅帆船“风鸢号”由少校吉利司带领闯入杭州湾,意图溯江西犯,不料在胜山(一名悬泥山)海面为大风所袭,陷入沙涂。英兵自恃兵器精良,竟强夺民船,由泥牛塘(即四塘)登岸,在胜山破户入室,大肆掳掠。三山所巡检李凝宇闻讯后,邀沈贞与共商对策,沈贞认为:“夷所恃者轮舟巨炮,今失其长技,擒之易耳!”遂召集沿途民众赶至胜山,袭击入侵英军,击毙1人,生擒全部登陆英兵23名,押送至余姚县城。
  咸丰六年(1856)卒于家,终年43岁。著述有《缓斋诗钞》、《修斋语琐》、《半读书屋笔谈》等数种。其《半读书屋笔谈》对三北天文、地理、历史、文艺颇多记述。
  马宗汉
  马宗汉(1884~1907)原名纯昌,字子畦(一作子贻),别号宗汉子,余姚柯东乡马家,路(今慈溪宗汉乡宗汉村)人。幼读于余姚达善学堂,与具民族气节者相交往,以推翻清封建统治为己任,曾赋诗云:“世上英雄原不亏,雄才亦许常人为;如吾夙负平生志,当使声名千古垂。”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次年三月,因罢课被退学。光绪三十年,,从父命考取甲辰年秀才,在浒山三山蒙学堂任教,并在浒山散发反清书籍。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徐锡麟于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宗汉前往求学,加入光复会。冬(1906年1月),随徐锡麟、陈伯平赴日,进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十二年闰四月,偕徐、陈回国,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并结识秋瑾。是年夏,拟往德国学习陆军,因祖父丧而未成行。
  光绪三十三年春,徐锡麟准备起义,函邀宗汉参加。四月三十日(6月10日),宗汉向学生告别说:“吾此行不能灭虏,终不返焉。”即与在上海之陈伯平同赴安庆,复受锡麟之遣,偕伯平同返上海与秋瑾磋商采购武器。五月二十五日(7月5日),赶回安庆。次日,锡麟、伯平与宗汉乘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占领军械所。然众寡悬殊,伯平战死,锡麟被俘,宗汉奉命越墙潜出,但仍于半途被捕。狱中备受毒刑,七月十六日(8月24日)在安庆被害,年仅24岁。当地群众将遗体收殓,并千里迢迢送灵柩回故里,草葬于施家山。辛亥革命成功后,遗骸送往杭州,与徐、陈并葬于孤山南麓,称为“三烈士墓”。1981年,“三烈士墓”迁到杭州南天竺。
  蒋镳
  蒋镳(18351915),字君扬,号个园,余姚浒山(今属慈溪)人。米商起家,而对地方公益极尽其力,如禁“花会”办六仓公学,虽屡受阻于奸吏劣绅,仍不稍屈。善奕,通音律,精绘事,不貌袭,而,兰竹尤以神韵气势取胜。晚年患肝风,双臂常震颤。然兴之所至,略饮醇酒,即能舒纸疾挥,磅礴淋漓,生动有致。遗作有《三山四水草堂画谱》,另有《兰竹画册》,蔡元培曾为题词。
  陈玉堂
  陈玉堂(约1852~?)余姚县周巷镇海莫村(今属慈溪)人。年轻时即旅沪学铜匠,以打铜器、修理小家什为,业,平日寡言少语,对修整旧物有偏爱,能设法使之复原如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乡,曾自制长约10米之小轮船,试航未成。三十四年,玉堂见本地棉农仍以小摇车纺纱,产量不高,即仿上海纱厂所用之日本产纺机模式,用平日搜集到的废旧铁轮、马口铁皮,研制成铁木结构的多锭管半机械化大摇车,以使用灵便、复能提高工效而大受欢迎。一时群相仿制,锭数有60管、80管、120管不等,人称“玉堂车”。此外,他还改制了弹花车。
  汪伟鋐
  汪伟鋐(1894~91925)浙江绍兴人。生性刚烈,临危不惧,热情慷慨。平时关心国事,对社会积弊、外交屈,辱,深恶痛绝。民国14年(1925),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伟鋐为浒山三山小学教师,在浒山发起成立“姚北援助沪案联合会”,自任文牍,开,展募捐、游行、劝导商界抵制日货等活动。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6月下旬,上海各界罢工、罢课、罢市之反帝斗争受阻,而广州又发生“沙基惨案”。伟鋐悲愤交集,认为“与其苟存,无补时艰,曷若自杀,或堪唤醒同胞”!乃于27日晚写下绝命书,吞服火柴,自杀未成,即跳入校门外莲花池自沉身殉,年32岁。余姚县沪案后援会于7月8日在余姚县城隍庙隆重追悼。时人撰挽联称:“三山惨死两奇闻,官为私、儒为国;一校教师双烈士,前有马(宗汉)、后有汪。”
  吴锦堂
  吴锦堂(1855~1926)原名作镆,东山头乡西房村人。从小务农,能耐辛劳,耕稼之,余从族伯课读,得以略通文字。及长,去宁波一豆腐店做工。光绪八年(1882)由乡人介绍,至上海虹庙萃丰油烛店帮佣,习算学文,揣摩商贾经营之方。以谨勤精明,深得店主赏识。3年后,被派至苏州等地代理业务,初露贸易才能。十一年,与友人合资,集银千元,赴日本长崎经商。起初无所获利,即转大阪从事棉纱交易。十六年由大阪迁至神户,创设怡生商号,经营日本火柴,获利颇巨。又在尾崎市合伙经营东业水门汀株式会社,并在上海开设义生洋行及裕生洋行,从事中日间棉花、大豆、火柴、水泥等货物贸易,业务日渐扩大,成为明治、大正年间日本关西实业界十大巨头之一,并任神户中华会馆总理。
  日俄战争时,锦堂认购日本军事公债45万日元,因日本战胜而获巨利。次年,日本宫城等县遭水灾,出巨款赈济,并帮助神田町农民兴建蓄水池,开垦荒地,得日本政府褒奖,神田町某地命名为锦堂村。在神户先后创办中华公学及同文学校,培养华侨子弟。光绪三十年11月15日加入日本国籍,但仍保留中国原籍。
  孙中山在日本鼓吹革命,筹组同盟会,吴多次款宴孙中山、宋庆龄及其同仁。宣统三年(1911)参加同盟会,任神户支部长,并腾出宅邸、带头献金,供同盟会使用。民国2年(1913),在日本神户松海别庄,以中国国民党支部长身份,欢宴孙中山、宋嘉树等。
  在光绪二十六年时,吴锦堂应李鸿章之请为清廷捐银2万元,作为镇压义和团经费;又为刘坤一、张之洞所谓“东南互保”捐助防务费1万元,因而被赐予二品花翎道衔,其子启藩亦被“钦赐举人”。同年,长江一带连遭水灾,捐银3万两;翌年,直隶、东二省、广东、南等地歉,又捐银3.8万元,并捐给中国红十字会3.2万元。清政府为此又赐予三品京堂候补衔。
  光绪三十一年,慈北淫雨成灾,10万余亩禾棉悉遭水淹。适值锦堂回乡扫墓,触目伤怀,决计重修杜湖、白洋湖。于是独出巨资,赎湖田,整堤坝,砌漾塘,疏浚淞、古、淹、竺4浦,并建闸、修桥、铺路,聘请日本工程师岛总彦前来指导;锦堂曾亲临工地,冒风雨、蹈洪波,主持其事。前后历时六、七年,耗银2万余元,为乡里重开“二天”(杜白两湖为慈北水利命脉,旧志谓功与天同,民称“二天”)。还重印并续刻《杜白二湖水利全书》。
  宣统元年1月,为启迪民智,发展科学文化,又以20余万元之巨款,在故乡东山头建成锦堂学校,并正式招生开设农桑专科。规模宏敞,设备精良,为全省私立学校之冠。
  时值“花会”赌博活动蔓延三北,致农事废弃,社会不安,锦堂不避怨隙,呼吁查禁,首恶终被惩办,“花会”得以禁绝。
  民国元年,三北沿海海啸,粮棉无收。又捐银3.8万余元,以赈灾难。
  民国15年1月14日(旧历十二月初一),吴锦堂病逝于日本神户养和山庄私邸,终年71岁。临终前一再嘱咐把遗体送回故里埋葬,并告诫子孙切莫做有损于中国之事,19年5月,其灵柩由启等护送,经上海、宁波从水道辗转运至慈北,葬白洋湖畔。墓联为其生前自拟,曰:“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乡人敬重吴氏,曾立福乡碑,铸全身铜像,后均湮毁。“文化大革命”中,墓园被毁。1984年,慈溪县人民政府重修。
  童春
  童春(1873~1927)谱名春盛,字子与,号东迎,余姚白沙乡后漕头村(今慈溪浒山镇孙家塘头东村),人。幼年得父亲授,16岁从师习四书五经暨诗文,后学通史及书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考取秀才,先后在坎墩、白沙教家塾。三十一年掌教于白沙昌明小学堂,兼任校长,开始推行新学。宣统二年(1910)任浒山三山小学堂教员、校长。翌年应聘任慈北锦堂两等小学国文教员。先后供职近10年,民国7年(1918)下半年代理校长职务。在锦堂小学工作期间,对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多有建树,深得校主吴锦堂信任,曾相邀去日本任其秘书,童春因不惯远行而辞谢。民国11年复任三山小学校长,募集资金,添筑校舍,广收农民子弟,延请知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三山小学成为姚北一所较有名望的学校。
  童春曾任余姚县参议员,于地方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多有建议,并为堕民鸣不平、呼吁力除陋俗。民国16年,余姚清党委员兼司令部特派员黄世见在浒山任职时,贪赃纳污,欺压百姓,童春参加联名告发,黄被裁撤,民心大快。同年9月8日病逝故里,终年55岁。童春工诗文,精岐黄,尤擅书法。著有《占恒斋吟稿》(未刊)。
  杨贤江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笔名李浩吾、李膺扬等,余姚下垫桥(今慈溪长河,镇分江市村)人。出身于贫苦的成衣匠家庭。12岁启蒙于郑巷奚山学堂,14岁转学泗门诚意学堂。宣统元年(1911)冬毕业,留母校补习兼助教半年。是年,由父母撮合,与邻村张淑贞结婚。贤江对这种缺乏爱情基础的婚姻颇为不满,于民国9年(1920)与张脱离夫妻关系,但仍资助她上学。
  民国元年秋,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5年间,博览群书,修习英文、日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品学皆优,同学目为模范。毕业后回余姚任暑期教育研究会讲师。秋,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员,并旁听大学课程。8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南京分会书记,并为会刊编辑专栏。
  民国10年1月,受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编辑《学生杂志》,时达6年。共发表论文190篇,通讯130篇,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全国青年学生中影响颇大。是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年秋至14年夏,入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学习。曾协助恽代英编辑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3年国共合作后,杨贤江参加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青年部长。同时先后任上虞春晖中学及上海大学附中教务主任,上海《时报》“教育周刊”编辑,曾回宁波、余姚等地发展中共党组织,与宣中华等到杭州建立中共浙江省组织;同时热情支持家乡青年组织进步社团,帮助创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等,经常往返于上海、上虞、宁波、杭州之间,社会活动十分频繁。
  民国14年1月,与姚韵漪结婚。6月,积极投入“五卅”运动,和沈雁冰、侯绍裘等发起组织“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组织讲演团。15年元旦,在上海国民党左派所组织的特别市党部成立大会上,被选,为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参加上海第一、二、三次工人起义的组织工作。
  民国16年3月29日,上海临时政府举行市政府委员就职典礼,杨贤江代表上海特别市党部主持会议并致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杨贤江遭通缉,遂秘密前往武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报《革命军日报》总编辑。是年冬,偕夫人流亡日本,担任留日学生中共党组织负责人。以著译为业,翻译恩格斯《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编著我国第一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教育史、根据社会发展形态叙述教育过程之专著《教育史ABC》及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教育原理、理论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之著作《新教,育大纲》;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指出了教育为革命服务的方向。另译有《世界史纲》、《今日之世界》等。
  民国18年5月,杨贤江由日返沪,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从事写作,并发起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后因工作繁重,生活困难,积劳成疾,患肾结核病,20年7月去日医治无效,8月9日逝世于长崎,时年37岁。其骨灰瓶由李一氓带回上海,安葬于永安公墓。新中国成立后,迁葬上海龙华革命公墓。1958年4月,浙江省民政厅批文追认杨贤江为革命烈士。1984年在北京成立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以及杨贤江教育基金会。
  费德昭
  费德昭(1877~1932)字潜斋,余姚坎镇(今慈溪坎东乡费家弄村)人。幼随父读,书,喜习拳棒。16岁父逝,即进油坊学徒,20岁进余姚地方自治讲习所,毕业后在家乡创办保德小学和农民夜校,从事教育工作。
  辛亥革命期间,费德昭在杭州结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费化名昭洞,秘密制造土炸弹运往前线,深为陶所器重。民国元年(1912)陶成章在上海被暗杀,德昭悲愤交集,几次潜入上海为陶报仇,未成,遂隐居乡里,整顿学校教育工作,任保德小学及储德小学校长10余年,11年被推举为保德乡自治委员及余姚县议员。曾任姚北水巡队队长,打击海盗抢粮活动,威望日增。12年秋,姚北水灾,盐民、农民饥寒交迫,政府置若罔闻,廒商、篷长甚至借故搜捕灾民,敲诈勒索。费德昭正在县城开会,闻讯后星夜赶回坎墩,与廒商恶吏斗争。半月后,当局慑于众怒,撤走盐警,释放被捕灾民。
  民国15年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迅猛发展,北伐进军浙江,郭静唐等至余姚领导工农革命。费德昭积极响应,于次年1月3日夜袭相公殿,击毙缉私营队长,缴获全部武器。接着建立浙东人民自卫军。2月18日,费德昭带领自卫军80余人,袭击浒山警察所,又缴获一批武器。翌日上午开进余姚县城,后浙东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余姚县纠察队,费任队长,负责地方治安,曾截回不法商人私自外运之稻谷15万斤,赈济姚北灾民。
  民国16年3月,姚北盐民、农民“吃大户”打土豪,声势浩大,官僚、商相互勾结,收买地痞黄春晓,纠合土匪、流氓七八十,人,组织“庵东商民保卫团”反攻倒算。德昭在郭静唐、竺清旦领导下,带领纠察队与上虞、慈溪洪塘、姚北高王农民自卫军在庵东四塘与六塘之间与“商团”激战4小时,彻底击溃反动武装。国民党开始“清党”后,通缉费德昭,费潜往外地。
  民国19年7月,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指示费德昭在姚北重建武装,进行暴动。8月,正式命名暴动部队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任师长,接连袭击姚西黄家埠、慈西蜀山蔡家、三七市、二六市等地地主武装或警察所。国民党省政府调集省保安队第六团第二营,会同姚北地方武装保卫团,围攻红军。由于秋后田野无法隐蔽,德昭乃疏散部队,离姚北避居上海,在法租界经营志成沙石公司。
  民国20年6月29日,费德昭在法租界杜神户路双桂里寓所被捕。在狱中屡遭酷刑,坚不吐实,还发动难友两次越狱,均因事泄未成。姚邑民众及绍兴七邑旅沪同乡会等营救保释,亦未果。翌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廿二日)下午2时,被杀害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内,终年56岁。墓在白洋湖烈士陵园。
  洪允祥
  洪允祥(1874~1933)原名兆麟,字樵舲,后改名允祥,别号佛矢,东安乡洪魏村,人。7岁受业于族兄蕊卿,17岁从舅父郑廷琛(子刚)求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求学于宁波储才学堂。二十五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在蔡元培教授的经济特科班学习,与谢无量、李叔同交情最笃。二十八年毕业,与钱保杭、陈屺怀在上海创办“通社”,开设“科学仪器馆”,以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次年与钟观光、虞和钦等在上海创办《宁波白话报》。三十年自费赴日本清华学堂求学,三十三年回国。后由陈屺怀介绍,加入同盟会,先后在温州、山阴等地任教,与汤寿潜、马一浮等为莫逆交。
  宣统二年(1910)陈屺怀任上海《天铎报》社社长,邀请洪任笔政(主编),评击时政,宣传革命。翌,年,因报董易人,洪离报社,赴定海中学任教。民国4年(1915)客居杭州,与李叔同吟诗唱酬,交往甚密,并经李介绍,加入南社。6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至该校讲授《中国通史》和《中国法制史》。未几南归,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7年起,在宁波任浙江省第四中学兼第四师范学校(后合并为省立第四中学)国文和历史教员,创办《校友会杂志》。五四运动中,组织学生成立“殖群社”发动抵制日货。
  民国22年4月18日,病逝于宁波,终年60岁。墓葬宓家埭乡西埠头。
  洪允祥一生力学,博通经史,常将历代治乱兴衰之因果,举以为教,使学生知古鉴今,多所成就。工骈文,喜作诗,性嗜酒,嬉怒笑骂,人称“狂生”。书法宗汉隶,古朴遒劲。著有《悲华经舍文存》2卷及《诗存》5卷、《书牍》2卷。
  胡煌
  胡煌(1909~1936)又名胄玉、胡华,余姚县浒山(今属慈溪浒山镇群谊村)人。,父以撑船为业,入赘胡家,生活贫苦。民国10年(1921)于浒山三山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自学初中课程,主修英语。12年考入上海澄衷中学高中部,中途辍学,回白沙河角小学任教。
  民国15年春,胡煌与同县进步青年施若愚等赴宁波,在培英中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在柯东乡开办农民业余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运动。同年11月去上海,在中共领导的济难会从事营救受难同志工作。16年“四·—二”反革命政变后,从上海转移去武汉,在救护队工作。同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半工半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回国,经哈尔滨到上海工作。次年参加淞沪抗战。胡煌为避国民党特务追踪,极少公开露面,每外出执行任务,均化装绕道而行。
  民国22年,胡煌赴苏区,任闽浙赣红十军政治部秘书长,后任中共闽浙赣省委组织部长,共青团闽浙赣省委书记。25年,准备去江西苏区,因叛徒出卖,在火车上被捕,受尽酷刑后被杀害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年仅28岁。
  严鹤龄
  严鹤龄(1879~约1937),字履勤,一字侣琴,余姚县下河严家村人。幼丧父,随母移居周巷蔡家塘头(今属慈溪)外祖母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三十四年任复旦公学讲师兼学监。旋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次年得法政科硕士,宣统三年(1911)得法政科博士学位后回国。
  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都督府外交司长、国务院咨议、外交部秘书及佥事,兼任宪法研究会会员。民国5年(1916)起任英文《社会政治科学》杂志经理、编辑达3年。8年任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次年任清华学校校长。10年任国际联盟秘书,翌年2月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12年任财政整理委员会专员,次年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14年任北京关税会议秘书长。16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出任驻美公使馆一等秘书、驻美公使代办,翌年病退。先后获三等嘉禾章、俄国三等圣安娜勋章、三等文虎章、法国甘伯老三等勋章、二等嘉禾章等。约于26年(一说23年),病逝于北京寓所。
  沈邦祺
  沈邦祺(1904~1941)又名松龄、鸿毅,师桥镇埂田村(今属淹浦乡)人。10岁就读,师桥修本国民学校,12岁随祖父去温州,次年入浙江第十师范学校附小。民国10年(1921)考入宁波毓才中学,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4年毕业,参加进步组织“慈北旅甬青年社”编辑出版《慈北青年》,揭露社会之黑暗,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慈北农民运动。16年3月,任宁绍台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农民斗争土豪劣绅。曾带领观城七八百农民进城,迫使县知事当场释放因上年闹荒暴动而被捕的农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沈邦祺根据中共宁波地委指示隐蔽外地。同年7月秘密还乡,重建党组织。11月,中共宁波组织准备发动浙东暴动,沈为慈溪县委委员、慈北暴动点军事负责人。不料,暴动计划泄露,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先后以小学教师身份隐蔽在镇海、慈溪、定海、上海、鄞县等地。民国28年春,沈邦祺与宁波党组织接上关系,并在鄞东五乡碶、东吴、莫枝堰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次年2月,回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30年4月,宁波沦陷,沈邦祺等奉宁属特派员指示组建抗日武装,被慈溪国民兵团1三中队逮捕,越狱未成,6月10日被杀害于五洞闸,时年38岁。
  章驹
  章驹(1904~1941)字不羁,又名之鸿,汤溪县下章村(今属兰溪县下王乡)人。,民国14年(1925)在金华省立第七中学读书时,由千家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金华县第一个党小组成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21年毕业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民国22~26年历任兰溪实验县教育科长、浙江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金华县长等职。
  民国27年1月调任慈溪县长。章驹组织战时工作队,抗日后援会,下设宣传队、救护队、劝募队等组织,不久扩大为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令各区设立分会,进行抗日活动。编印《慈溪县战时乡土常识》、《县政三日刊》等书刊,号召全县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保卫家乡。日机多次轰炸县城(今慈城镇)及观城,死伤惨重。章驹立即组织救护队医治,及时疏散居民。30年4月,县城沦陷,章驹带领县府人员及部分武装移驻南山乡华盖山中,因处境艰险,属员时有星散。9月初,章驹重整队伍,晓以大义,坚持游击战争。后形势日益恶劣,遂向东南撤退,到达奉化县之北溪(今属余姚市梨洲乡)。
  12月30日清晨,章驹打电话向驻奉化相量岗之国民党第九军军部了解敌情,对方回答“平静无事”。其实此时相量岗已被日军占领,所得回电实为敌方所发。顷刻,日军到达北溪,包围章驹所在之山头。章驹立即组织突围,亲率便衣队,尽力抗击,因章驹身着军衣,目标显著,被日军集中射击,连中数枪,英勇牺牲,时年38岁。
  叶明
  叶明(1918~1944)女,原名水仙,镇海县田央乡叶家村(今属慈溪)人。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在南洋烟草公司当童工。后在华东烟厂做工,结识中共党员,积极宣传抗日,特意戴一刻有“抗日”字样的铝质戒指。人劝阻之,以免受害,叶明昂首回答:“抗日还怕死?”旋被厂方开除。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明在上海难民收容所工作,后参加新四军。民国27年(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夏末,随新四军三支队先头部队至铜(陵)南(陵)繁(昌)地区,发动群众抗日,建立群众团体,发展积极分子入党,28年秋任中共繁昌县委妇女部长。叶明身着农村姑娘衣妆,头扎红头绳,学着皖南话,下村与农民谈心,帮助解决困难,组织农民自卫武装猎户队,搞二五减租,支援前线,工作极为出色。30年起,先后任中共无为县委委员兼二区区委宣传科长、三区区委书记等职。
  民国33年,叶明任中共桐城县沿江区委书记,战斗在敌、伪、顽三角地带,机智勇敢,视险若夷。7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国民党桐城警备司令部设宴劝降,叶明掀翻餐桌,怒骂敌人,被残酷杀害于东郊乌石岗上,年仅27岁。墓在安徽桐城县烈士陵园。
  虞洽卿
  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以字行,镇海县龙山镇(今慈溪龙山乡)人。6岁丧,父,就读私塾3年,家贫辍学。15岁时经族人介绍,至上海瑞康颜料行当学徒,不久升跑街,业余自学英语。光绪十八年(1892)进德商鲁麟洋行,始任跑街,旋即升买办。并自营进出口业务,买卖房地产,收入颇丰。二十二年捐得候补道台衔,从此跻身于官吏和富商之列。二十八年改任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买办,翌年转任荷兰银行买办。虞任买办38年,颇受外国金融资本家赏识。民国17年(1928)2月,上海荷兰银行为他任“华经理”25周年举行庆典及宴会,颁发荷兰国政府勋章1枚,并赠以荷兰王宫保存220年之久的自鸣钟1座。
  光绪三十二年,虞洽卿与李云书等在上海集资创办四明银行,先后在南京、宁波、汉口设立分行。宣统元年(1909)联合在沪宁波同乡,集资创建宁绍轮船公司,自任总经理,同年筹办南洋劝业会,翌年在南京开幕,虞任副会长。民国3年辞去宁绍轮船公司总经理,在沪创建三北轮埠公司。6年创设宁兴轮船公司。8年又建立鸿安商轮公司。三北、宁兴、鸿安三公司,为当时国内私人资本最大的航业集团。是年,虞洽卿当选为上海航业公会理事长。9年起,任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长、全国工商协会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淞沪商埠市政会办等职。
  “五卅”运动中,虞洽卿受帝国主义指使,破坏人民革命斗争。民国16年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曾任上海特别市参议会参事、中央银行监事,国民党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组织中意轮船公司,并任上海难民救济会会长,发动组织平粜会,分批从西贡、仰光、爪哇等地运来大米出售,获取厚利。
  上海沦陷后,虞洽卿被日、伪、顽所瞩目,多次受到威胁、利诱及恐吓。民国30年去重庆,同王晓籁等合作,先后组织三民、三北运输公司,转运物资,并经营多种工商企业。
  虞洽卿事母有孝心,并重乡情,为家乡创办公益事业。光绪三十二年在龙山山下村捐资创办龙山学堂(曾一度改名洽卿小学),当地儿童免费入学。民国元年在龙山开办三北轮埠公司,营建轮船码头及轻便铁道:3年,码头落成使用,“镇北”、“慈北”、“姚北”3艘小轮船往返于上海、宁波、舟山各地,输出家乡的棉花、大豆等农副产品,运回大米和各种工业品。11年,家乡水灾,虞运进一批灾米,分发给乡民。抗战期间,大米奇缺,虞洽卿发起举办宁波平粜会、镇海平粜会,向西贡、仰光购运来大米,以低于当地市价销售。虞洽卿还在龙山创办过电话及电报房,同宁波、上海接通电话。18~22年发起建造甬观、镇骆、镇大3条公路。28年又与从弟善卿出资疏浚凤浦湖,以利农田灌溉。
  民国34年4月26日,虞洽卿病故于重庆,终年79岁。翌年11月归葬于故乡龙山。
  郑侠虎
  郑侠虎(1917~1947)乳名玉堂,又名洛民,师桥镇埂田村(今属淹浦乡)人。小学,毕业后,赴宁波、杭州等地药店学徒、当店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务家。民国27年(1938)参加慈北战时任务大队,后任第六中队队长。次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9年8月任中共慈北区委委员,10月任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兼慈北区委书记。翌年5月任中共慈北抗日游击武装支部书记,筹组抗日武装失败后隐蔽在各地活动。31年夏,遭慈溪国民兵团十二中队逮捕,吊师桥九思堂大梁遭扁担毒打,受尽折磨。半夜逃脱,匆遽中跳楼跌伤,爬行10余里,痛卧郑家甲麦地,赖群众相助脱险。伤愈后参加三北游击司令部政治部政工队,后调警卫队任副政治指导员。32年5月任修械所政治指导员,清除了暗藏奸细吴银林。次年春任慈北区常备队政治指导员、武工队长,直至抗战胜利。
  郑侠虎机智勇敢,耿直无私,曾赤手缴获一伪中警步枪,处决奸细堂弟媳及劣绅范象卿。浙东纵队北撤时,率区常备队筹集粮食、保护船只,奉命处理北撤善后事宜,致未及北撤,隐蔽上海天隆染织厂做工,参加罢工和反饥饿等斗争。
  民国36年6月,郑侠虎重返慈北,任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武工队长,8月任县大队长。9月赴上海购买枪支及印刷机,被国民党逮捕,受尽酷刑,大义凛然,还鼓励狱中战友坚持斗争。9月22日被押解至杭州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军事犯看守所。11月12日押解回慈,被杀害于县城(今宁波市慈城镇)西门外大宝山。临刑前,威武不屈,高喊革命口号。敌人凶残地敲掉他全部牙齿,仍嚎呼不止。牺牲时年仅31岁。墓葬慈城镇慈湖畔。
  朱祖燮
  朱祖燮(1908~1948),字者赤,镇海县龙城镇(今慈溪龙山乡)人。幼年时受教于本乡演进小学,民国9年(1920)考入上海承天中学、清心中学。“五卅”运动期间,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之一,领导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22年任光华银行储蓄部主任。4年后抗战爆发,毅然辞职回乡,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民国28年2月,雁门、龙城、龙山3乡镇合并为龙山镇,救亡工作团亦并为龙山战时服务团,朱祖燮任镇长兼团长。在中共秘密组织帮助下,举行全镇反投降提灯游行大会,揭露汪、蒋投降阴谋。日机轰炸龙山,发起成立救护队,支持战时服务团排演抗日戏剧、创刊《龙山呼声》、组织盘查哨、掩护进步活动等。同时发动疏浚凤浦湖,举办平粜以救济贫民。
  民国30年2月,朱祖燮因与国民党政府龙山区区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仍然积极参加抗日活动。4月,浙东沦陷,暗中帮助抗日游击队员请医治伤,并捐赠跑鞋数担及药棉等供军需。翌年8月,支持中共慈镇县工委倡议,创办凤湖初级中学,任董事长。12月筹办难童教养所。32年7月,在第四届龙山区小教暑期研究会及镇海江北各界阻止内战促进团结大会上,呼吁“要团结不要分裂”。当时,蜷缩镇海江南之国民党政府探知朱与共产党合作,极为恼怒,派便衣将朱绑去,勒索赎费5000元巨款。抗日政府即集款交朱家属,将朱赎回。从此,朱祖燮更蔑视国民党反动派,感激共产党,对抗日工作更为积极,并允许其独子参军。同年任慈镇姚抗建工作推进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建设科科长。次年2月,组织部分工商界人士收购棉花,向胶东抗日民主政府换取生油,解决当地缺油的困难。7月,又出让印刷机及纸张,帮助镇海县抗日民主政府印制抗币临时兑换券。
  民国34年10月,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朱祖燮离龙山至上海,从事商运。37年,帮助解放区购运物资。12月2日,随货乘“江亚轮”去甬办理转运,因该轮途中爆炸而罹难,时年41岁。
  陈万运
  陈万运(1885~1950)又名遇宏,东安乡东埠头人。出身小商人家庭。幼年读过私塾,。光绪二十六年(1990)到江苏南汇县周浦镇三阳泰烟纸店当学徒。民国元年(1912)与沈九成、沈启涌(均为观城人)在上海四川北路鼎兴里合资,开设制造烛芯的手工作坊“三友实业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欧货烛芯中断,日商乘机抬价,英美洋行所属在华洋烛制造厂就向三友实业社定货,并预付定金帮助扩大生产。4年12月,三友实业社增资至3万元,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6年建造规模较大的工厂,除生产烛芯外,还生产毛巾、被单等棉织品。所产“三角牌”毛巾,畅销国内,把日货“铁锚牌”毛巾挤出中国市场。由于经营管理得法,企业发展很快,从民国元年至20年的20年间,资本额从450元激增到200万元,发行所遍及全国各大城市。陈因为发展民族工业,遭到日本政府和日本商人的仇视。“一·二八”事变时,其在引翔港的工厂遂被日本侵略者焚毁。此后,陈集中精力经营杭州“三友”纺织印染厂。抗战爆发后,杭州沦陷,厂被日军侵占。日军找陈万运出任维持会长,但陈拒不降敌,深藏在杭州郊外杨梅岭山洞中,乘机潜行赴沪。翌年,日方又企图诱使陈万运与之合作经营,被拒绝。12月9日、10日,《申报》、《新闻报》等各报竞相登载此消息,支持他的爱国行为。陈从杭州潜回上海,为维持三友实业社职工的生活,在租界制销国药,以后还代销其他厂部分棉织品。30年12月,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实行经济统制,三友实业社因此生产停滞,入不敷出,资金几乎耗尽。至33年,陈坚辞总经理职务。1950年10月17日在上海病逝,终年66岁。
  倪永强
  倪永强(1909~1950)字健公,化名徐振扬,余姚县周巷镇吴家路村(今属慈溪)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宁波四明中学,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8年12月当选国民党余姚县党部执委会候补委员,旋任五、六等区(现周巷、长河、庵东)教育委员。后任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常务委员及执行委员。27年任国民党温岭县党部书记长。次年在杭州加入中统组织CC派,担任情报工作。32年,任流亡于天台的国民党余姚县党部书记长及天(台)(余)姚工作站站长。34年任余姚县长,后因被告发有贪污抗日经费行为,于次年2月被撤去县长职务。36年出任余姚县参议长、国民党国大代表。创办《南雷日报》,倡议并具体筹划在周巷创办姚江中学。又到庵东盐场游说,宣传反共。同时奉命筹设电话网,以加强情报工作。还筹办印刷厂,专门印刷和发行反共书籍。
  倪永强在任职期间坚持反共立场,残杀革命志士,徇私枉法,贪污大量公款开设公司、盐场,敲诈勒索,欺压百姓,民愤极大。
  民国38年余姚解放前夕,倪永强购买枪支,召集匪徒,企图顽抗到底,同时盗卖公粮1.5万公斤作经费。余姚解放后,拒不登记,潜逃至沪。同年8月在上海被捕,毫无悔改之意,还狡赖事实。1950年11月12日经人民公审后在余姚处决。
  郭静唐
  郭静唐(1902~1952)原名寅生,字琴堂,余姚县周巷镇徐家荒草场(今慈溪周巷镇,马家路村)人。幼时就读于姚西瑶湖小学,民国6年(1917)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被推为浙江省学生代表。9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浙师毕业后,回姚任教,致力于新文化运动。13年加入国民党。在杨贤江领导下,与楼适夷等创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等报刊,宣传革命思想,提倡语体文,与地方封建势力作不懈斗争。
  “五卅”惨案发生后,郭静唐在余姚组织“沪案后援会”,发动各界抵制英、日货。后由于揭发余姚县教育会长黄河济侵吞捐款,被黄诬告,遭省军阀政府通缉,被迫离姚。
  民国14年,郭静唐在上海由杨贤江、梅电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仍以国民党员身份开展活动。次年冬,北伐军进浙江。静唐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在余姚发动工农,组织纠察队,调动以费德昭为首的姚北人民武装入城,扫除军阀残余。16年任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常务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又遭通缉,乃化名郭澄(号挹清),先后在第三中山大学(即今浙江大学)文理学院、西湖艺术专科学校工读。国民党特务侦悉后,欲加暗害,得师友帮助,脱险出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函授部工作。21年主持天马书店,出版鲁迅、茅盾著作及其他进步书籍,出版拉丁化课本,编著《手头字概论》,推动左翼文化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静唐重返故乡,任余姚战时政治工作队副队长、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抗日自卫六支队一总队中校指导员。主编《战斗》周刊,联合当地人士创办《浙东日报》。郭静唐抗日活动引起国民党顽固派恐惧仇恨,民国29年8月15日借故将郭逮捕,连夜密解金华,是年12月转解上饶集中营。静唐在狱中积极参加斗争,并帮助难友越狱。31年经营救出狱,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委以省政府参议。33年8月,冲破重重封锁,到达浙东抗日根据地。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秘书长、浙东参议会副议长、浙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兼行署民政处长、浙东工商管理局局长等职。
  民国34年10月,郭静唐随军北撤,任苏皖边区文协常委,山东省工商总局秘书主任。35年6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出版革命回忆录《炼狱杂忆》。37年,济南解放,任济南市军管会工商部副部长、济南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副局长。1949年任山东省税务局长。继而随军南下,历任杭州市军管会工业部副部长兼杭州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局长、市财委副主任、浙江企业公司董事长。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兼工矿厅副厅长等职。1952年7月30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1岁。墓在余姚胜归山烈士陵园。
  毛契农
  毛契农(1881~1954)原名荪元,小字鉴莹,号希蒙,余姚县毛三斢村(今慈溪三管,乡)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综器械馆会计。不久为太原及长沙分馆副经理,并捐得同知衔。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沪军光复军总司令部科长、骑兵团团副兼军需官。民国元年(1912)1月,陶成章在上海被刺杀,光复军即告解
  
  散。契农改任江苏都督府少校属官。不久入南京讲武学堂进修,卒业后任陆军第三师副官长兼总军需,后改任顾问。2年重入商务印书馆,先后任常德、潮州、贵阳、长沙各分馆经理。14年,又入军界,先后任东北陆军第一军交际处长、军需处长、印刷局长、第二路总指挥部总参议、护路军前防副指挥官等职,北洋政府特授其陆军少将、中将衔,颁给二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1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复为第六军团参赞、四十八师上校参议、第十军少将参议兼上校秘书,其间曾被委为泰安、曹濮两道道尹、安徽省高等审判厅长,皆自称“非其材,惧陨越”而坚辞。21年任定海公安局长,翌年辞职。此后,斋戒皈佛,法名慧月,又号寂月居士。
  抗日战争期间,毛契农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政策,协助推动三北减租减息运动。在家中为浙东游击纵队开设被服厂,并筹办弹药,支持革命活动。曾被选为浙东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50年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等。1954年9月15日病逝于余姚,终年74岁。
  虞振镛
  虞振镛(1890~1962),淹浦乡浦东村人。6岁读私塾,光绪二十八(1902)入鸣鹤乡教会所办小学读书,翌年转学于宁波崇信书院,三十年考入上海中西书院,三十三年考取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1911)又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被选送去美国留学,先后获意利诺大学农艺学学士和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民国4年(1915)回国,在清华学校任教,并兼农场主任。9年再度赴美,攻读乳牛学,学成返国。10~17年,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数学与生理学,并创设农科,兼任农学系主任、农场场长,带领学生开辟农场,创立实验场地,兴办北京模范牛奶场,生产A.T.T无结核菌牛乳。
  民国17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农场主任,次年赴东北辽宁钱家店三畬堂农事试验场任职。20年任北平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代理院长,后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25年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实业部渔牧司司长兼种畜场场长。抗日战争期间,任贵州省建设厅技正兼农业改进所所长、兽疫防治委员会干事等职,曾与迁往贵州安顺的陆军兽医学校协作进行牛瘟防治工作,使当时流行之牛瘟得以遏制,并自制牛瘟疫苗,被该校特聘为兼任畜牧教授。
  抗战胜利后,农村部迁回南京,虞振镛被任命为渔牧司司长,创建全国兽疫防治系统、血清制造系统,设立种苗场,推广群众性防疫工作。民国37年辞去司长职务,任上海畜产公司经理兼江苏南通农学院上海分院教授,1949年后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系主任,讲授畜牧学和养牛学。
  1952年院系调整时,虞振镛任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直于1959年退休。1962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3岁。论著散见于《畜牧兽医月刊》等。
  陈之佛
  陈之佛(1896~1962),原名绍本,学名杰,又名之佛,号雪翁,浒山镇东门人。幼好文学与绘画。光绪三十年(1904)就读于浒山三山蒙学堂,三十四年转入余姚县立高等小学。宣统二年(1910)入慈溪锦堂学校农科预科班学习。民国5年(1916)毕业于杭州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并留校任教。
  民国7年赴日本留学,次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为中国去日本学习工艺美术之最早留学生。对写生、图案结构及色彩运用等有较深造诣,作品多次在日本举办的展览中获奖。
  民国12年回国,先后在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及南京中央大学等院校任教授、科主任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当选为中国美术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展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工艺美展审查委员会委员,并在广州举办师生图案作品展览。1638年,先后出版《儿童画指导》、《图案法ABC》《图案构成法》、《西洋美术概论》等10余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间还设计丝绸图案、书刊封面、装饰图案共百余种,创作工笔花鸟画数百幅。抗日战争后期,先后在重庆、成都举办3次个人中国画展。民国35年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寄寓成贤街。次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兼艺术组专员、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中华全国美术会常务理事。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陈之佛继任艺术系教授。1952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1954年当选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常务理事。1956年获江苏省社会主义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5月,任中国美术团团长,出访波兰、匈牙利等国,并应匈牙利电视台邀请作题为《中国绘画历史简况》的电视演讲。同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创办染织、装璜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修科。1959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60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是年7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与江苏省美术馆在南京联合举办“陈之佛花鸟画展”。1961年5月赴北京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教材编写工作,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1962年1月15日因患脑溢血在南京逝世,终年66岁。墓葬南京雨花台望江矶。
  陈之佛毕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和工艺美术的实践与研究,成就卓著。所作工笔花鸟画,继承中国民族传统技法,且注重写生并吸收图案之装饰性;其作品造型优美、生动逼真、秀丽工整,风格清新典雅,章法谨严,独树一帜,对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之继承与发展,有杰出贡献。著有《中国图案参考资料》、《波斯图案》及《陈之佛画集》等。
  范曰贞
  范曰贞(1885~1965)女,范市镇人。商人家庭出身,毕业于宁波女子中学。,婚嫁那天,见新郎是个“鸦片鬼”,当夜即毅然出走,由继母收留,立誓永不婚嫁,人称“范姑娘”。不久入慈溪保黎医院学医,学成后留医院任妇产科医师。民国17年(1928)在观城南门姜家弄开设诊所,30年回到范市老家开业,1951年加入灵绪乡中西医联合诊所。
  范曰贞专擅妇产科,亦兼内科。孤身一人,生活俭朴,为人和善。贫者求医,免收诊金甚至代付医药费,故行医一生,个人全无积蓄。1965年因病逝世,终年81岁。
  劳祥和
  劳祥和(1896~1966),原名修菊,周巷镇平王街人。7岁入海莫村私塾读书,14岁毕业于历山云柯小学。宣统二年(1910)随其父劳其昌学医,得劳氏伤科真传。民国9年设诊于师桥。定期兼诊观城。20年易名祥和,迁诊余姚县城金锁桥,后移至东街,医名渐著。曾任余姚县中医公会常务委员及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回周巷设诊,仍常去余姚行医。劳祥和擅治跌打损伤、头颅外伤、刀斧伤、破伤风、正骨入穴等,医技颇高,时人誉其医伤病人“横进直出”,故医名益振。并任余姚县中医师公会主席理事。
  1950年,劳祥和任周巷镇中西医联合诊所主任。1951年3月,曾以历史罪处刑,后仍回周巷行医。1955年复入周巷镇联合诊所。1956年调任慈溪县人民医院伤科主治医师。1966年3月1日患肺癌去世,终年71岁。
  劳祥和深入钻研其始祖清代名医劳双龙之《劳氏伤科秘传》,颇有心得,并在实践中吸取西医之长,改进药味,辅以食疗,医术随之提高。1950年,周行镇一民兵因队员步枪失火,弹穿大腿,创大如碗。祥和应诊,予祖传金创药外敷内服,1个月后即愈。1956年,一建筑工人从高楼坠地,后脑受重震,7日不省人事,祥和为之灌服汤药3帖而得救。
  张静庐
  张静庐(1898~1969)龙山乡西门外村人。宣统二年(1910)于龙山演进学校毕业,,翌年去上海当酒行学徒,业余自学写作。民国3年(1914)自费编印《小上海》、《小说林》、《滑稽林》等小型报刊,因资金和经验不足而停办。5年秋,任中华革命党华北总部机关报《公民日报》副刊编辑,不久报社迁北京,又兼编新闻。
  民国8年五四运动期间,张静庐参加上海救国十人团联合总会,主持机关报《救国日报》编务,积极投入“六三”运动。10月,山东、天津和上海等七省市发起请愿活动,反对段祺瑞政府出卖胶济路权益等卖国罪行,张静庐被推为上海代表之一赴京请愿,曾遭北洋政府逮捕。
  民国9年,在上海泰东图书局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新的小说》。后在《商报》任本埠新闻编辑。
  民国14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张静庐代表上海各界联合会,参加抗议日、英等帝国主义残酷屠杀中国工人的斗争,向租界当局争取参政权,组织抗捐运动和华人纳税会,以声援北伐战争。同年,经林钧介绍参加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曾任上海市党部候补执委、执委。
  民国14~23年,张静庐先后创办光华书局、现代书局、上海联合书店,出版大量进步书刊。23年创办上海杂志公司,除代办代订全国各地出版的期刊外,同时出版鲁迅、蒋光慈、李公朴、阿英等人主编的多种杂志及丛书。抗日战争时期,总公司曾迁至武汉和重庆,在长沙、宜昌、广州、桂林、柳州、梧州、金华、温州和昆明等地设立分公司,继续出版抗战书刊。32年,重庆成立新出版业联营书店,张静庐被推任为总经理,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出版界的统一战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张静庐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专员、古籍出版社编审、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组组长等职。其编著主要有:《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4编,及《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国小说史大纲》,《中国新闻记者和新闻纸》,《在出版界二十年》等。1969年9月,张静庐病逝于上海,终年72岁。
  虞家芝
  虞家芝(1904~1969),五洞闸乡古窑村人。幼年亡父。8岁入私塾读书。15岁去上海宝成水果行当学徒。民国15年(1926)失业回乡,在家做小买卖,曾开设一家小米店。村邻买米缺钱,乐意赊给。25年被荐任村长,次年任护东乡副乡长。后因国民党政府借抗日名义征苛捐杂税,鱼肉人民,虞家芝极为不满,愤然辞职。
  抗日战争期间,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四大队进驻古窑,大队部设虞家芝家。部队纪律严明,领导平易近人,家芝深受感动,遂主动协助部队筹款、收税及传递情报,积极团结各界人士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当时部队缺乏武器,家芝带头捐献步枪,动员本村及邻村有关人士将私用枪支及乡公所枪支献给部队。民国30年迁居掌起桥,联络工商界,从上海采购军民急需品运三北,使市场得以稳定。32年,三北遭受自然灾害,霍乱流行,虞响应中共号召,与陈奎山等创办普济医院,聘请上海医生,免费为群众治病;同时从上海运来大米,救济灾民。同年7月,与朱祖燮、叶志康等出席慈镇姚抗建工作推进会常委会议。33年任三北抗日自卫委员会副主任。次年1月,还积极支持浙东行政公署创立浙东银行,发行抗币。
  民国34年10月初,部队奉命北撤,虞暂离乡赴沪。翌年初回乡,即被国民党县政府以“通匪”罪逮捕,经友人沈嘉士等营救获释,重返上海,在鼎记菸行任职员。但仍关心在家乡坚持工作的革命组织,设法说服当地工商界人士捐献物资,帮助解决困难。
  上海解放后,曾协助公安部门捕捉匪徒、特务。1950年回乡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并发起在师桥筹建三北医院。同年被选为县人民委员、县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后任慈北酒厂经理兼厂长、县工业公司副经理、县工商联主任,还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常委。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撤销一切职务,下放农村劳动。后调慈北酒厂当司炉工。1961年移居湖州三儿家。“文化大革命”开始,遭到迫害,1969年12月1日去世,终年66岁。
  陈文运
  陈文运(1900~1970)原名忠棠:化名黄彭泾~等,桥头乡人。小商家庭出身。民国,6年(1917)考入上海国医学院。五四运动时期,积极参加抵制日货运动。9年发起成立上海药业友谊联合会。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五一节发动罢工时被捕,入狱半年。18年4月召开秘密会议时又被捕,入狱1年。翌年11月发动电车职员罢工时,再次被捕,入狱3个月。22年10月及24年1月又遭两次被捕,均受严刑拷打,但革命意志毫不动摇。
  民国26年冬返回姚北,在鼓桥街开设保康堂药店,以行医卖药为掩护,坚持秘密工作,发展党的组织,传递情报,成为革命联络站。32年冬,由于叛徒告密,被伪中警队逮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40天后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随军北撤,中途奉命折回姚北,易地到新浦继续从事秘密工作,直至余姚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在逍林供销社工作。历任中共新浦乡总支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0年2月17日去世,终年71岁。
  徐之萱
  徐之萱(1895~1970)又名重道,逍林镇逍路头村人。幼入私塾读书2年。因家境贫,寒,13岁进择浦泰和堂药店学徒,后转富阳一药材行做伙计,虚心好学,熟知中药性能及制药要领。后去汉口,在其叔父所设药店照管业务。民国4年(1915)去上海某药店做职工,省吃俭用,积蓄微资,在威海卫路润德堂药店加入一股。9年,在派克路(今黄河路)租房两间,开设“徐重道国药号”,挂牌行医,坐堂开诊,附近富家之女佣乏钱进医院,常来看病买药。徐之萱劝不少女佣将零钱存入店内,有病买药,无病取息。数年后,资金渐厚,又在成都路开设一家国药店,继而创设药材行1家、中药厂2家,国药号增至17家,成为上海医药界巨子。所设药店、制药厂、药材行、制胶厂、药酒加工厂,均称“徐重道”,总店设于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为国内规模较大中药店之一。
  徐之萱经营有方,以“诚心为病家服务,重道轻财,七折优待”及“为难民煎药送药”招徕顾客。抗日战争时期,承办上海玉佛寺、金司徒庙、浙江路等地之10余难民所、几千难民的中药煎配。
  新中国成立后,徐之萱被选为上海新成区(今黄浦区)人大代表。1956年,徐重道国药号实行公私合营。1970年3月23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6岁。
  马启臣
  马启臣(1893~1970),字舜五,宗汉乡义字地村人。幼年丧父。润德小学卒业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被聘为余姚县视学员,不久任泗门诚意小学校长,直至民国16年(1927)。18年担任余姚县教育局长,整顿学校,调整师资,发展教育事业。抗战初期,支持全县创办10所战时民众学校,对青年农民进行识字教育、抗日救亡教育;另办半日或全日制短期小学,对农村失学儿童进行义务识字教育。29年秋辞职。
  翌年,余姚沦陷。伪县长劳乃心一再利诱,启臣不为所动,并避居嵊县,改名马乐山。民国31年,嵊县沦陷,即隐居四明山区十五岙友人家。33年夏奔四明山参加革命,在四明专署四明食盐运销处任职,并送子参加浙东游击纵队。部队北撤后,马启臣为避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至上海一家小医院做工,与中共秘密工作者保持联系,协助党的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应邀赴杭州任浙江建筑公司杭州木材厂厂长。1954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工书法,行楷尤佳。1970年5月26日病逝,终年78岁。
  陆仁耀
  陆仁耀(1892~1971)又名光耀,字迪甫,宗汉乡弄口庵村昌字地人。幼年就读蒙馆,,少年时入历山云柯学堂、泗门诚意学堂。宣统二年(1910)考入私立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民国2年(1913)由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得法学士学位。5年回国,9年应司法官考试入选,入司法讲习所实习三年。11年后历任吉林地方检察厅,金华、杭县、嘉兴等地方法院检察官。
  民国30年,在宁波出任浙江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检察官,旋升首席检察官。时值余姚沦陷,年底返家探亲,全家生活困难,以薯丝大麦过年。伪余姚县长劳乃心以小学同学为名赠予大米15石,进行拉拢,被严词拒绝。劳又派人威胁引诱,逼其投敌,陆乃深夜离家,从小路出县境。宁波沦陷时,法院从诸暨、嵊县南迁至丽水西乡。34年在金华任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直至1949年6月。
  陆仁耀体恤民艰,办案精细,敢于仗义执言;生活俭朴,严嘱属员拒收外界馈赠。曾掩护过进步学生,并予资助。
  归里后,参加农业劳动。晚年居家自习针灸,为群众诊治。1971年4月去世,终年80岁。
  鲍纯甫
  鲍纯甫(19181971),书名节尧,化名阿五、唐云,慈溪南山乡余鲍陈村(今余姚市洪山乡)人。6岁入私塾,9岁读小学,1年后辍学,下田劳动。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共党员朱洪山等领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乡农会副理事长。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32年任陆埠区农会副理事长、区委候补委员,积极组织减租减息、动员参军、征粮、保护伤员等工作。次年调任东山乡乡长。
  民国34年10月,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鲍纯甫留任陆埠区特派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机智勇敢地保护负责人与领导机关安全。36年至38年4月,历任中共鄞慈县工委副书记、鄞慈县工委委员兼二区区委书记、区长等职,并开展浙东地区的政治交通联络工作,兼任浙东临委机关支部副书记、武工队长。
  1949年5月,慈溪解放,鲍纯甫任中共慈溪县委委员、孝中镇委书记。1952年3月参加中国农民代表访苏参观团,出访苏联集体农庄、城市工厂,历时4个月。回国后任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1953年12月调任宁波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后任宁波地委互助合作部副部长、地委渔盐部部长。1957年1月任中共慈溪县委书记,团结干部群众,战胜上年台风造成的重大困难,并亲自在长河、天元建立棉花试验田,探索丰产经验,年末夺得棉花大面积高产。还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激发农民积极性。“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70年负责筹建宁波地区汽车修配厂,因积劳成疾,于1971年6月病逝于宁波,终年54岁。
  林汉达
  林汉达(1900~1972)笔名林迭肯、林涛,龙场乡林家村人。出身贫寒。8岁入本乡,私塾,14岁入上虞崇仁小学,15岁转入宁波崇信中学高小班,毕业后至观城约翰小学任助教。民国6年(1917)春又回崇信中学读书,8年夏毕业,先后在上虞、宁波母校任教。积蓄学膳费后,于10年秋考取杭州之江大学。13年毕业,任宁波四明中学英语教师。17年秋入上海世界书局,历任英文编辑、编辑部主任、出版部部长。26年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28年回国,从事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时值抗战,杭州之江大学迁至上海(后与东吴大学合并称华东大学),林汉达受聘为英语教授,后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等职。30年,之江大学内迁,林汉达仍留上海,研究拉丁化新文字及编写中国历史通俗故事。34年秋,与马叙伦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上街演讲,举行反蒋反内战活动。35年6月,遭国民党政府通缉,由上海党组织安排到东北解放区,历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新文字协会主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辽北学院副院长等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并出席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编审,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等。1958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平反。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林汉达20年代起即从事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及英语教材《英语文法ABC》、《英语》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连写、定型、注调、分部、国语拼音词汇》、《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
  王仲良
  王仲良(1899~1974)原名宝德,化名承业、耀中,樟树乡王家埭村人。8岁入私塾,读书,13岁在新浦学银匠,16岁至上海裘天宝银楼做工。民国16年(1927)参加革命,11月任上海金银业工会常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工人运动。次年1月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年后出狱,任金银业工会党支部书记。民国19年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自学文化,组织难友开展与敌斗争,民国25年4月获释。
  民国27年5月,王仲良任京沪线工作委员会委员,开辟无锡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化名王承业,历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江南抗日义勇军无锡支队司令兼政委、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30年10月南下浙东抗日,任浙东军政分会委员。此后历任中共三北工委书记、中共三北地委书记、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主任(化名王耀中)、三北自卫总队队长兼政委、浙东行政公署三北地区特派员、中共四明地委书记、浙东行政公署副主任。
  民国32年夏秋间,姚北久旱不雨,气候炎热,霍乱流行,疫区东起观城,西至浒山,染疾身亡者甚众。王仲良邀集当地医生、乡保长及社会名流,发动卫生宣传,从上海采购霍乱伤寒混合疫苗,下村治疗,疫情始得控制。
  民国34年10月,王仲良奉命率部北撤。次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教导团政委,36年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政委。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王仲良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接管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转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候补委员、市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在此期间,王仲良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科学家,组织并帮助他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仲良遭张春桥诬陷,隔离审查长达5年。1974年1月12日在上海病逝,终年75岁。墓葬故乡樟树烈士陵园。
  陈登原
  陈登原(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周巷镇人。幼从父课读。民国4年(191,5)入宁波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执教于余姚县第一高等小学。1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15年毕业,先后任教东南大学、宁波商校及效实中学,并出版《中俄关系述略》、《荀子哲学》。19年任南京金陵大学讲师及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24年升任教授,出版《唐人故事诗》、《词林佳话》、《天一阁藏书考》、《中国土地制度》、《颜习斋哲学思想述》、《金圣叹传》、《中国田制丛考》、《中国文化史》上册(有日文译本)、《古今典籍聚散考》、《国名疏故》、《中国田赋史》等著作。此间曾应世界书局之聘,赴苏州编译所任编辑。出版《初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未几,应聘任杭州之江大学教授,出版《中国文化史》下册及《历史之重演》。26年南京沦陷前回故乡周巷,仍致力于著述。28年在上虞战时中学任教,1年后又回周巷,受聘为中央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其间闭门谢客,亲授儿女课业,并开始编著《国史旧闻》。伪余姚县长劳乃心欲聘其为秘书,登原回绝,并作诗以明志:“宁存狷洁留僧壁,不伴朱红上女唇”。35年秋,应王抚五之邀去穗,任中山大学教授。37年秋离穗回浙,在宁波浙东中学任教。次年重返周巷。
  1950年春,在杭州树范中学任教员。同年秋,应侯外庐之邀,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讲授中国古代史、明清史、中国史料学等课,后兼任校务委员、图书馆馆长。1955年加入九三学社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后又任政协陕西省委委员。在此期间,致力于巨著《国史旧闻》之编著,此书共分4册,74卷,800条,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清季,论述与考据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重要史事,常有独到见解。
  陈登原治史的重要特点就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推翻、修正前人的结论。曾言:“余治历史者也,是故偶有吟咏,不喜风花雪月,喜于古人故事,妄作穿插之语。”1975年1月7日病逝于西安,终年75岁。一生编著出版近20部著作,发表历史人物评论等学术论文24篇,字数达千万字。
  包容
  包容(1894~1975),原名成芳,字伯度,白沙镇墙里村人。9岁入私塾,13岁入白沙昌明小学,15岁考入县立高小,后入慈溪锦堂初等农业学校。民国元年(1912)6月,由吴锦堂选派,与同学童瑺(玉民)同去日本,入冈山县立农校。因遭日人讥讽,发愤学习,成绩每得头名,校长特准免缴学费。后又与童瑺一同考入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不久改称鹿儿岛大学农学部),因成绩特优,日本报纸曾以“优秀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为题予以报道。
  民国8年回国,任教于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改称河北大学农学院)。16年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后又兼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主任。18年任上海市政府农林场场长,其间曾任上海市文官考试委员会典试委员,兼任南通学院农科教授,从事农林教育科研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在丽水任浙江省建设厅技正,后派驻宁波,担任战时物产调整工作。民国29年任硫酸厂工程师兼秘书,翌年任福建省政府专员,驻永安农业改进所。31年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教授,在艰苦环境中讲授分析化学、土壤肥料及酿造学等课。
  抗战胜利后即去台湾,任台湾糖业监理委员会委员。民国35年6月改任糖业接收委员。翌年8月任虎尾甘蔗示范场场长,兼任大林糖厂厂长。1950年7月改任虎尾蔗作改良场场长,推广南非N:CO310品种,奠定台湾糖业发展基础。1954年7月任台湾屏东农业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及农化科主任。1963~1967年间3次担任台湾省特种考试典试委员,曾一度代理屏东农专校长。1973年7月退休。1975年病逝,终年82岁。著有《广西农林考察记》、《农产制造学》、《肥料学》、《土壤学》及译作《气象学新编》等,均于抗战胜利前出版。在台湾发表论文39篇,未结集。
  王纪良
  王纪良(1907~1975)鸣鹤镇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宁波三一中学,翌年入师,范实习,一年后至鸣鹤乡基督教会附设圣保罗小学任教。20年转至观城教会附设圣约翰小学,后任校长。30年又回鸣鹤教会传道。此间曾多次帮助浙东游击纵队转递信件,保存物资,掩护党员,深具爱国宗教人士之正义感。37年9月进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院学习,1950年6月毕业,回乡至观城基督教会传道。1953年7月起任三北牧区牧师,担任龙山、观城两区6所教堂及镇海觉渡堂的领导工作。
  1956年12月,在慈溪县基督教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历任第一、二届县人民代表。第一届县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纪良被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到迫害。1975年含冤去世,终年69岁。1983年6月,中共慈溪县委决定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施叔范
  施叔范(1904~1979)幼名德范,一名束范,自号施髯、老髯、衰髯,坎墩镇直塘村,人。初读于邻村私塾,稍长从师,专攻历史暨诗文。后在近邻执教。民国22年(1933)秋,在上海与邓散木等结“哭社”吟诗会友。24年任上海友声旅行团秘书兼编辑。“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爱国运动高涨,施叔范在《新闻报》、《申报》发表文章,力主抗战。抗战爆发后,施叔范先后任余姚实获中学教师,余姚县粮食运销处秘书,余姚抗日自卫委员会常委,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并主编《浙东日报》。所撰社论抨击时弊,伸张正义,深合民意。
  民国30年4月,余姚沦陷。新塘成立姚北自卫委员会,施任副主任;7月又组织成立“姚北抗日自卫大队”任大队长,锄奸除暴,敌伪恨之,悬赏万元,购其首级。施叔范备受威胁,不得已于,秋季离乡远走,寄迹浙东、浙西的山水间,每以诗歌鼓励将士,所作诗篇,结集为《流亡诗草》,为人传诵。后经余姚县长林泽推荐,延为浙西行署参议。
  抗战胜利后,施叔范回上海,与唐云、邓散木、沙千里、杨达邦等老友重逢,常以文酒自娱。
  新中国成立后,施叔范曾去革命大学学习。卒业后,在中国石油公司浙江分公司工作。1952年被错定为“历史反革命”入狱1年,遣返原籍。1964年,为姚慈两县县志编纂筹备处撰写人物史料10余篇。,1979年5月6日病逝于余姚朗霞镇女儿家,终年76岁。1986年平反。
  施叔范一生创作诗歌1500余首,所作游记及诗歌曾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文化大革命”中,诗稿大多散失。晚年追忆旧作,并赋写《寄台湾同胞》等新作,后由其子搜寻古近体诗450余首,编成《施叔范遗诗》。
  蒋雅琴
  蒋雅琴(1905~1981)女,宓家埭乡新桥村人。从小去淹浦乡东楼屋村陈家当童养媳,小于丈夫11岁。家人以靠海及帮人做酒为生,生活极为贫困。民国31年(1942)送长子文康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37年,文康在豫东战役中牺牲。
  1954年,村里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蒋雅琴首批参加,积极劳动,经常将弃置在外之农具洗清保存,负责过人。公社办托儿所,雅琴自愿担任保育员,视幼儿为亲生。
  1960年,分管护育5名幼儿,又为大队饲养3头生猪。6月5日下午,天气异常闷热,社员都已下地劳动。雅琴正给幼儿喂食,忽闻“救火”喊声,即奔出观看,见10米处一排草舍起火,火势猛烈,正向托儿所及自己宿舍蔓延。雅琴立即抱2个幼儿,放在数十米外安全处,又迅速折回。时火场已烟雾迷漫。她右手抱起2个幼儿,左手拉着另一幼儿飞奔出门。当她再次折回,奔向自家房舍时,猛听到集体猪舍内猪叫声,即转身跑去解栅门。桩牢心急,烟火燎人,猪娃东撞西窜,她费尽全力才把3头猪赶出火场。回头看,猪舍已崩坍在熊熊火焰中,自家宿舍亦烧成一片废墟。
  6月12日,《慈溪日报》以头版头条发表蒋雅琴事迹报道,次日又发表连环画。慈溪越剧团将事迹编成独幕剧《烈火红心》在全县各地上演。
  1981年8月21日,蒋雅琴病逝于淹浦,终年77岁。
  余先
  余先(1915~1984)原名徐光友,化名张克胜,高王乡上徐家村人。家贫,仅,入学3年即在家务农。后去上海做学徒工。民国28年(1939)回乡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入余姚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浙东、浙西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敌后游击战争。曾任中共余姚县城工委组织部长,余上县工委特派员,余上县工委书记兼余上县办事处主任、县大队长。
  民国34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时,余先奉命留下坚持白区工作。不久,他将武工队扩建为余上自卫大队,并成立精干武装——飞虎队,搜缴分散在地主、反动乡保长家里的枪支,袭击敌乡公所,烧毁壮丁名册、税捐簿,镇压作恶多端的反动乡保长,毁公路,断桥梁;在岑仓堰、西大丘战斗中,消灭和俘获国民党据点内的敌人,缴获大量武器;同时发展党和各种群众组织,建立区乡政权,开展经济工作,支援解放战争。
  民国38年4月,余先教育争取驻庵东的国民党税警大队近300人投诚。余姚解放后,任中共余姚县委副书记。
  1951年,余先调北京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留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担任党支部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84年6月11日逝世于北京,终年70岁。
  李又然
  李又然(1906~1984)原名家齐,又名罗曼、则兰,观城镇人。生于上海,2,岁时随母回乡。民国10年(1921)复去上海,进交通银行学徒。15年秋考入上海南洋高商英文专修班,翌年入上海群治大学法律系学习。17年赴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文科哲学系,参加法国共产党所属中国支部,为机关刊物《赤光》撰稿。同时结识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交往密切。
  民国21年回国,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但仍积极参加文化工作,从事世界语运动。并努力写作,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
  民国22年9月,受中共委托,为来华访问之“世界反战大同盟”代表团副团长、法国著名作家保尔·瓦扬古久里担任翻译,并陪同访问上海工厂,鼓励群众抗日。24年经江丰介绍加入共产党领导之“反帝大同盟”,热切关怀被捕入狱之青年作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翌年,几经辗转,到达延安参加文艺协会工作,一度任中央军委编译处编译,后兼延安女子大学及延安大学教员。民国30年1月,在毛泽东和陈云的直接关怀下,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此期间,创作歌颂解放区、抨击国民党的诗文,受到文学界重视。35年2月,赴东北解放区从事教学与文艺领导工作,历任合江省立联合中学副校长、哈尔滨大学文艺学院院长及吉林省吉北联中校长等职,主持筹建吉林省文联,先后担任《文艺周刊》、《文艺月刊》主编及《长流文库》丛书编委,38年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政治部副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李又然曾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翻译工作,1950年调至文化部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从事世界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出席第一、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及第四次作家协会代表会。
  1957年,李又然被错定为“右派”。1960年后在涿鹿师范学院和怀来师范学院当教员。1962年调入商务印书馆,先后在编辑部及图书资料室工作。1979年1月平反,恢复党籍。先后发表许多诗歌、散文作品,和部分回忆录。1984年11月13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9岁。著有散文集《国际家书》,后经增订,改名《伟大的安慰者》重版。1984年出版《李又然散文集》。
  华志禄
  华志禄(1910~1985)字自达,天东乡武陵桥村人。出身中医世家。民国10年(19,21)就读于锦堂学校。18岁随父华其仁习医。20年迁至洋山乡周家段,开设“华氏外科诊所”。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曾以全家生命担保营救抗日志士,医治抢救浙东游击纵队伤病员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华志禄任洋山联合诊所所长10余年,擅长中医外科,采用内服外敷、手术兼之,治疗疮疡湿毒,效果显著,尤其对皮肤病、骨髓炎以及取除肌体异物残留等富有临床经验。对求诊病人,视作己体,备加怜惜,精心治疗。为人朴实,从不炫耀。1978年被浙江省卫生厅列入全省名老中医名单。曾编著《临床经验方剂手册》(手稿共3册),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晚年凭口述由其孙整理成《华氏外科医案及验方撷集》1册。1985年4月病逝于洋山,终年76岁。
  岑卓卿
  岑卓卿(1923~1985)逍林镇桥东村人。自幼好学,中小学时代数度破格跳级。民,国29年(1940)夏毕业于宁波浙东中学,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33年7月毕业,入母校化学工程研究所,35年7月获硕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即去台湾,先后任台湾糖业试验所助理技师,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台湾“科学委员会”咨议委员及“经济部食品顾问会”委员。多次举行小麦、面粉、大豆、杂粮、罐头、糕饼各业研讨会,指导学童营养午餐,提倡廉价营养食品,对改善台湾人民营养健康卓有贡献。1954年由台赴美。195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应加拿大政府之聘,去加拿大谷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化学师、化学师。1967年返美国,主持美国烘焙研究所研究部工作。1969年后,出任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谷物科学工业系终生教授。
  岑卓卿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国际食品科技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及黑小麦工作小组工作,美国谷物化学会科技及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农业部及技术援外总署技术顾问,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足迹遍布欧、亚、南美及非洲,协助提高谷物品质,研究大豆利用、烘焙技术,设计廉价营养食品;先后发表科技论文近300篇,多集中于谷物化学、谷物加工、食品化学、豆类利用及营养学等方面,对廉价营养食品之研究造诣更深,曾获得专利5项,出版《黑小麦——第一种人造谷物》(TritcaleFirstManmadeCereal)等专著4部。曾在世界10多所大学讲学,并多次主持有关谷物科学国际学术会议,在研究粮食营养化方面成就突出,获“面包大王”称誉,其事迹收录于美国《科学家录》及《名人录》(中西部)。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岑卓卿率先来华,曾在浙江、江苏、北京、河南、广东等省市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1985年7月22日因患癌症在上海逝世,终年63岁。
  徐金龙
  徐金龙(1930~1987)龙南乡寺下村人。幼年给人放牛,未曾入学。民国34年(,1945)6月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随部队北撤,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师七团,任爆破员。
  民国37年6月22日,华东野战军攻克河南省会开封,蒋介石急调大军反扑。徐金龙所在部队承担歼灭已被阻隔在睢县、杞县以北的国民党区寿年兵团的任务。7月初,野战军被敌火力阻挡在邱村、白凹,第一、第二爆破组战士全部阵亡。徐金龙为第三爆破组骨干,冒着枪林弹雨,用炸药包炸开一条通道。敌军在第二防线组织火力,继续顽抗。3名爆破员牺牲,徐金龙主动请战,机智地炸毁了敌军工事,野战军尖刀班、突击班、后卫部队得以迅速占领邱村。国民党部队退缩于白凹,在中心大院围墙设射击孔顽抗,使突击班、尖刀班战士遭到重创。徐再次请战,拿起20公斤炸药包,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以熟练的动作,灵活勇敢地靠近敌堡。这时他虽中弹负伤,仍仆地爬行,在离敌堡20米处,拉开导火索,炸毁敌军工事,本人在猛烈的爆炸声中昏迷过去。
  豫东战役胜利后,徐金龙被记大功1次,授予“华东人民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徐回地方工作,历任宁波专员公署公安处庵东直属派出所所长,溪县公安局庵东公安分局局长,庵东人民公社副主任等职。因伤残未愈,于1978年8月离休。1987年1月17日病逝于庵东,终年58岁。
  方忠文
  方忠文(1922~1987)新浦镇人。幼年父母俱亡,迫于生计,未曾入学。民国19,年(1930)随兄迁居龙山乡地舍村,以靠海和开荒种地谋生。36年曾移居镇海县临江乡五里牌村,参加民兵组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方忠文任龙山乡农民协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翌年任龙山区农会主任。1952年率领9位贫困青年农民,在雁门乡东门外创办镇海县龙山区农场,种植棉花33亩,亩产皮棉21公斤,比当地农民高出1倍。同年冬,场址迁至沿海乡,土地面积扩大到187亩,场工增加到20人,方忠文继续任场长。翌年,农场更名为镇海县第二农场。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他带领场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办场方向,长期坚守在生产第一线,住破庙、草棚,睡地铺,与场工、科技人员一起探讨棉花增产技术,并从江苏南通三余引入岱字棉15号,改良棉种。
  1954年,县界调整,农场划属慈溪,改名为慈溪县第二农场,耕地扩大到870亩,场工增至154人。方忠文领导场工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搭建房舍,改良种子,实行科学管理,使全场棉花产量不断提高。1958年,853亩棉花亩产皮棉73.5公斤,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由国务院授予奖状。方忠文出席全国先进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1964年,农场改为慈溪县棉花原种场,为全县40万亩棉花提供良种,并培养出“慈棉1号”优良品系。此后,全场棉花连续7年持续高产,1965年高达119.05公斤,为全县棉花生产起到示范作用。
  1985年,方忠文离休。1987年8月病逝,终年66岁。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光
相关人物
虞世南
相关人物
沈恒
相关人物
高翥
相关人物
黄震
相关人物
叶恒
相关人物
孙燧
相关人物
杜槐
相关人物
杜文明
相关人物
吴德四
相关人物
吴德六
相关人物
孙嘉绩
相关人物
熊汝霖
相关人物
沈宸荃
相关人物
高士奇
相关人物
劳史
相关人物
徐浩
相关人物
沈贞
相关人物
马宗汉
相关人物
蒋镳
相关人物
陈玉堂
相关人物
汪伟鋐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童春
相关人物
杨贤江
相关人物
费德昭
相关人物
洪允祥
相关人物
胡煌
相关人物
严鹤龄
相关人物
沈邦祺
相关人物
章驹
相关人物
叶明
相关人物
虞洽卿
相关人物
郑侠虎
相关人物
朱祖燮
相关人物
陈万运
相关人物
倪永强
相关人物
郭静唐
相关人物
毛契农
相关人物
虞振镛
相关人物
陈之佛
相关人物
范曰贞
相关人物
劳祥和
相关人物
张静庐
相关人物
虞家芝
相关人物
陈文运
相关人物
徐之萱
相关人物
马启臣
相关人物
陆仁耀
相关人物
鲍纯甫
相关人物
林汉达
相关人物
王仲良
相关人物
陈登原
相关人物
包容
相关人物
王纪良
相关人物
施叔范
相关人物
蒋雅琴
相关人物
余先
相关人物
李又然
相关人物
华志禄
相关人物
岑卓卿
相关人物
徐金龙
相关人物
方忠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