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6
页码: 955-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饮食县人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早稀,中、晚两干。农忙时节,早、中两干,晚稀,亦有三餐均干;农闲时吃早、晚两头餐,甚至一稀一干。农家普遍掺吃杂粮,早稻收割前吃“麦碎”(碾碎的大麦),下半年吃番薯、薯干,还有六谷、大粟(高梁)、荞麦,青黄不接时吃草子煮薯干。解放以后,以大米为主,粮食由国家统一调配,棉、盐区及城镇居民,口粮供应稳定等生活习俗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生活 习俗

内容

饮食县人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早稀,中、晚两干。农忙时节,早、中两干,晚稀,亦有三餐均干;农闲时吃早、晚两头餐,甚至一稀一干。农家普遍掺吃杂粮,早稻收割前吃“麦碎”(碾碎的大麦),下半年吃番薯、薯干,还有六谷、大粟(高梁)、荞麦,青黄不接时吃草子煮薯干。解放以后,以大米为主,粮食由国家统一调配,棉、盐区及城镇居民,口粮供应稳定。
  菜肴多为本地产物,蔬菜品种较多。荤菜有猪、牛、羊等肉类及禽蛋,淡水水产及海产品。慈溪人喜食海鲜,“黄蛤、吐铁,穷人鲜食”,“海蜇皮子虾子酱,小鱼小虾沙白蟹”。传统菜肴制作方法有腌(腌菜、腌泥螺、腌蟹等)、霉(霉干菜、霉千张、霉豆腐等)、■(有腌苋菜梗卤浸制的豆腐、菜头、冬瓜、毛豆等)、酱(用蚕豆、黄豆、麦粉等发酵制成,是农家常年菜肴或作佐料,也有用来制酱瓜、茄等)、糟(糟鸡、糟肉,以酒糟作调味配料),其中“茄糊苋菜头”是“常年老过口”。油菜蕻在滚开水中一余,然后晾干,称作“阴晾菜蕻”(美称“万年青”),用以泡汤,色青菜香,别有风味。烹饪方法,有煎、炒、烤(干煮)、炖、蒸、煨(在火缸中炖)。宴筵菜肴,贫富相差悬殊,富豪人家,有12会千、16会千、甚至24会千的。贫困农家,乏力讲究,解放以后至70年代,生活虽然逐步改善,但秉承传统习惯,日常菜肴仍崇尚俭约。80年代以后,情况渐变,多数人家日常不断荤腥,除部分农村居民及年长者仍喜食传统菜肴外,多讲究营养,注重色、香、味。至于宴请,其规格日趋高档,往往饱食有余,颇多靡费,旧时习俗,大为改观。
  农村中每户人家屋前屋后,多备有七石缸,积蓄天落水,留作日常饮用;洗涤用河水、井水。盐区,旧时多饮用潭、沼水,咸味颇浓,夏季更甚。70年代起利用水库建造自来水厂,80年代中期,自来水渐及农村。待客饮茶,多用绿茶(炒青),自己饮用茶叶并不普遍,惯饮白开水或生水。
  祭祀、宴客,以绍式老酒(黄酒)为主,自饮则黄酒、烧酒都有。入冬之后,农家习惯用糯米自酿白酒饮用。解放以前,有些农家也有以自种高梁、大麦吊制烧酒自用的。杨梅季节,用烧酒浸杨梅,称“杨梅烧酒”,药饮兼用。70年代起,啤酒风行。80年代,时兴各色瓶酒。
  常年点心,有面条(切面、束面)、汤馃(汤团、蒸团)、粽子、米饺;时令点心有年糕、麦馃、花糕、骆驼蹄。至于焦饼(大饼)、油条、馒头、包子,则向饮食店购买。
  服饰民国初期,服式沿袭清代。衣服质料,贫富相差悬殊。富者绫罗绸缎,皮裘呢绒,麻纱洋布(旧时称机织棉布为洋布);农、盐民多穿用土布。劳动男子平时穿对襟袄,迭拢裤,俗称“短打”。老年人天冷时腰系作裙或缭■,富户、商界、知识分子穿长袍,以蓝长袍、黑马褂为礼服。女子上袄以大襟喇叭袖居多,下穿长裤,外加罩裙;中老年妇女平时系布■,城镇及知识界女士,多穿旗袍,色泽以玄、蓝为主;年轻女子有穿花布的。解放以后,流行人民装、列宁装、中山装,男女老少均相仿佛,少有特色。农民劳作时,仍以穿对襟“短打”为主。80年代起,盛行西装。女子穿着紧跟大城市,式样日新月异,色彩鲜艳夺目。
  辛亥革命后,西方风气东移,铜盆帽传入,亦作礼帽,平时戴西瓜皮帽(旧时称铜盆帽为大帽,西瓜皮帽为小帽)。劳动者出工,夏戴草编凉帽,冬戴罗宋帽或猢狲帽,盐民多戴毡帽。老年妇女戴黑绒包头,中青年妇女有戴绒线帽的。解放以后,风行戴八角帽、人民帽、解放帽;中老年戴罗宋帽,妇女仍有戴绒线帽的。80年代起,式样、质量赶趋时髦,渐失地方特色。
  慈溪人习惯穿布鞋。妇女工于制鞋。旧时穿深口或小圆口布夹鞋。妇女鞋头绣花。冬天所穿布棉鞋有“二脱头”、“河蚌口”、“鸭舌头”3种,少有穿芦花鞋者;夏天穿拖鞋,有的前头绣花,农村多有穿木屐者。上山下地劳作,穿草鞋或布系草鞋。春秋时节,青年中有穿用布编成的百纽草鞋以示骁勇。雨天外出,穿木屐、竹板、钉鞋、桐油布鞋、箬壳鞋,农村鲜见穿胶鞋者。解放以后,胶鞋、皮鞋、塑料鞋逐渐流行,中老年平时仍喜穿自制布鞋。
  清代至民国初期,多穿细白布缝制的袜子,后行针织线袜。40年代出现翻袜、套袜、长统丝袜。农民上山下地,穿草鞋连山袜,外护龙裤;渔民在冬天穿头发编织的发袜以避水保暖。解放后,多穿线袜,60年代后流行尼龙袜、卡普隆袜。
  清代,男子留辫,妇女头发盘成“牛粪头”,未婚姑娘梳辫子。辛亥革命以后剪辫,男子多光头、平头、圆头,以后流行三七分“西发”;老年妇女梳“绕绕头”;中青年妇女留短发,前挑“刘海”。解放后,男子光头少见;女子短发为多,也有单辫、双辫。80年代起,男女发型多样,烫发流行。
  旧时妇女、儿童,多有佩饰。男童佩戴“长命项圈”、“带铃镯子”女子以戴金钗、珠花、耳环、手镯、戒子为美,但也以经济情况而定,富户多戴金质,或珠宝,中等户戴银质或镀金,家境贫寒,何谈首饰。解放之后,首饰一度绝迹。80年代开始,佩饰重现,佩戴金戒子、金耳环、金项链盛行。
  居住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住房,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或两层楼房。少数富户,石基宅第,高墙深院,有车子式、马鞍山、转马楼等式样。商界住宅多临街,店堂为排门开间,前后连进,两进居多。周塘以南农村,多六架廊、七架廊木结构砖壁平房,中间一间为厅堂,俗称堂前,阔于两旁房间,前面为道地(晒场)。也有三合院式建筑,大门朝南,围墙内有天井、明堂。如门临路口,则在墙基嵌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或“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以避邪驱鬼。海地棉、盐区,则多草舍,故有带“舍”字的地名,如海地舍、上舍,邵家舍头等。解放以后,草舍逐渐减少,多盖高平屋,偶见楼房。进入80年代,屋貌迅变,城镇高楼拔地而起,居民住宅风行公寓式套间;乡村新建住房,二、三层者比比皆是,屋样新颖,款式别致;多为砖混结构,泥墙草舍几已绝迹。
  旧时建房,看风水、选地基、开工砌墙,皆须问卜择时,上梁时放爆竹“驱邪”,散丢馒头以飨“游神野魂”,办酒筵庆贺并宴请工匠和帮忙亲友。旧时建房不易,因此特别隆重。解放之后,旧时习俗逐渐淡化。80年代开始,旧俗重起,私人建房时祭神驱鬼、丢上梁馒头、办上梁酒盛行。
  器具家具多木制或竹制。晚清至民国年间,富户家具由红漆涂金型向紫檀漆骨雕嵌镶型转化。眠床讲究,大床有倚栏、卷帘、七弯等式样,凉床有平板、三弯、卷书式样等。习惯于睡棕绷,铺席有草席、篾竹席。桌子有八仙桌、夔龙桌、半月形圆拼桌等。富户客堂增设“四茶(茶几)、八椅(太师椅)”、“搁几、净桌”。房内有衣橱、箱橱、书橱、幢橱、钱柜等。衣箱大多为板箱,少数富户用樟木箱、皮箱。坐椅一般用竹椅、板凳,富户有太师椅、藤椅。一般农家,一张小桌,几把竹椅,几条长凳,摆设简陋。50年代以后,新式木床、双斗桌、写字台等进入普通人家;80年代起,五斗橱、三门橱、被柜等及甬、杭、沪各式家具,进入城乡家庭,甚至有组合家具流行。
  慈溪古有越窑,人们惯用陶、瓷器皿。家用的缸(米缸、水缸、粪缸)、甏(酒甏、油甏、苋菜甏)、甑(大小斗甑)等陶制品,碗、盏、盆、碟等瓷制品,富家用精制上品,贫寒家庭用粗劣大路货。瓷制“狮子斗缸”为嫁女必备,此俗至今未变。竹制品有菜篮、羹蒸架、淘箩、饭箩、蒸笼、筅帚、扫帚、畚斗等;竹制幢篮,每对有四格、六格之分,编制精巧,内外漆红,旁扎红绒,为送食品盛器,至今农村仍偶见使用。
  铁镬煮饭菜,铜壶烧开水,锡壶洒酒,锡瓶贮茶食,铜火熜取暖。解放以后,多被铝、搪瓷、塑料等制品所替代,但是城乡民众,尚有喜用传统铜锡器皿的。
  旧时外出,大多步行,远途有乘航、快船者,至于河面脚划船,陆地小青轿,均属富人乘坐。民国时期,筑成余浒及观曹公路,来往之汽车,亦多为富户、商贾所用。解放后,逐步改建新建多条公路,乡乡通汽车,机耕路纵横交错。80年代以后,农民下地、职工上班,多以自行车以至轻骑、摩托代步,出远门坐火车、汽车、轮船,也有乘飞机的。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