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0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13
页码: 953-9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庙会、香会等习俗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习俗 民情

内容

第一节 生产习俗
  稻区旧时过年,农家备酒菜香烛至田头祭祀田公、田婆,在牛棚祭牛神,答谢今岁保佑,祈祷来年丰收。为牛“分岁”时,以米饭、棉籽让牛选食,预卜来年哪个收成好。正月初八夜拜“仙姑”问“年岁”;正月十四夜,田头燃火把“照蝗虫”,高唱“我的田里没有虫..”;春耕插,秧前,备香烛至田头设祭,祈请土地神保佑。如遇病虫害,在田中央倒插粪缸扫帚驱逐稻瘟神,抬着“青苗菩萨”行“青苗会”以驱害虫;遇大旱,由族长率领全族男丁,冒烈日至龙潭求神龙赐雨。
  耕田用牛(黄牛、水牛)。种田大户用牛车盘灌溉,一般用脚踏车、手牵车、双手摇车,也有两人对面用桶戽水的,俗称“两个将军对面拜”。解放后,逐步改用机电排灌。雨天下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耘田背“乌龟壳”(竹篾与箬壳合制)遮雨。打稻用方形稻桶。晒谷用篾。运输用小木船。70年代起,农船与手拉车并用。秋收后,不种春花的冬闲田,也需翻耕,俗话“田要冬耕,儿要亲生”。秋季种草子作基肥,冬季捻河泥,夏季打河草,均为农家当家肥料。俗称“田要肥河泥草子,人要健桂圆枣子”。
  棉区棉地播种、除草、采摘等劳作,妇女多参加,旧谚:“农忙无太婆”。棉籽播种时,农家请播种人吃团子,图得棉花如团的吉利。有的棉地离家较远,农民早上出门“鸡啼”晚上进门“星齐”,一天劳动十五、六小时,须带饭淘箩(饭篮)及陶制水壶下地,中,饭在地头或临时草舍(俗称歇舍)内吃,不歇昼。梅天拔草用草刀,伏天削地用刮子。刮子竹柄,握手处有小孔,竹节打通,可汲饮小河中清水。旧时棉地发生虫灾,用破扫帚倒插地中以驱虫。采棉花背簟箩,晒棉花用晒花■和芦篱(用芦苇梗编成)。运输以肩挑为多,也有用橹摇的小木船,用人力拉牵。60年代用机器代人力,以水泥船代替木质船,陆上随着道路的拓宽,逐步改用手拉车。
  盐区旧时农历五月间拜潮神,祈求安度风潮季节,保佑全年平安。平时劳作,一家有难,众人相帮,不分彼此,互助成习。运输除肩挑外,多用水牛拉车,每年正月初五、初六,备香烛、置三牲供奉“牛大王”,祈求水牛强健。1957年以后,运输改用手拉车。
  靠海渔民新造出海渔船,下海前要摆酒祭神,宴请亲友匠人。出海渔船舱内设“船神”,过年、中秋节要设祭品祭祀。出海捕捞,先祭拜“智辉菩萨”(相传海难救护神叫马智辉)。妇女上船须拜过“船神”,且不得立船头。任何人不得在船头大小便。海涂张串网捕捞者,在农历七月半须祭“老三祖宗”(海难游魂),在海上烧撒纸钱,祈求作业平安、渔业丰收。
  第二节 生活习俗
  饮食县人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早稀,中、晚两干。农忙时节,早、中两干,晚稀,亦有三餐均干;农闲时吃早、晚两头餐,甚至一稀一干。农家普遍掺吃杂粮,早稻收割前吃“麦碎”(碾碎的大麦),下半年吃番薯、薯干,还有六谷、大粟(高梁)、荞麦,青黄不接时吃草子煮薯干。解放以后,以大米为主,粮食由国家统一调配,棉、盐区及城镇居民,口粮供应稳定。
  菜肴多为本地产物,蔬菜品种较多。荤菜有猪、牛、羊等肉类及禽蛋,淡水水产及海产品。慈溪人喜食海鲜,“黄蛤、吐铁,穷人鲜食”,“海蜇皮子虾子酱,小鱼小虾沙白蟹”。传统菜肴制作方法有腌(腌菜、腌泥螺、腌蟹等)、霉(霉干菜、霉千张、霉豆腐等)、■(有腌苋菜梗卤浸制的豆腐、菜头、冬瓜、毛豆等)、酱(用蚕豆、黄豆、麦粉等发酵制成,是农家常年菜肴或作佐料,也有用来制酱瓜、茄等)、糟(糟鸡、糟肉,以酒糟作调味配料),其中“茄糊苋菜头”是“常年老过口”。油菜蕻在滚开水中一余,然后晾干,称作“阴晾菜蕻”(美称“万年青”),用以泡汤,色青菜香,别有风味。烹饪方法,有煎、炒、烤(干煮)、炖、蒸、煨(在火缸中炖)。宴筵菜肴,贫富相差悬殊,富豪人家,有12会千、16会千、甚至24会千的。贫困农家,乏力讲究,解放以后至70年代,生活虽然逐步改善,但秉承传统习惯,日常菜肴仍崇尚俭约。80年代以后,情况渐变,多数人家日常不断荤腥,除部分农村居民及年长者仍喜食传统菜肴外,多讲究营养,注重色、香、味。至于宴请,其规格日趋高档,往往饱食有余,颇多靡费,旧时习俗,大为改观。
  农村中每户人家屋前屋后,多备有七石缸,积蓄天落水,留作日常饮用;洗涤用河水、井水。盐区,旧时多饮用潭、沼水,咸味颇浓,夏季更甚。70年代起利用水库建造自来水厂,80年代中期,自来水渐及农村。待客饮茶,多用绿茶(炒青),自己饮用茶叶并不普遍,惯饮白开水或生水。
  祭祀、宴客,以绍式老酒(黄酒)为主,自饮则黄酒、烧酒都有。入冬之后,农家习惯用糯米自酿白酒饮用。解放以前,有些农家也有以自种高梁、大麦吊制烧酒自用的。杨梅季节,用烧酒浸杨梅,称“杨梅烧酒”,药饮兼用。70年代起,啤酒风行。80年代,时兴各色瓶酒。
  常年点心,有面条(切面、束面)、汤馃(汤团、蒸团)、粽子、米饺;时令点心有年糕、麦馃、花糕、骆驼蹄。至于焦饼(大饼)、油条、馒头、包子,则向饮食店购买。
  服饰民国初期,服式沿袭清代。衣服质料,贫富相差悬殊。富者绫罗绸缎,皮裘呢绒,麻纱洋布(旧时称机织棉布为洋布);农、盐民多穿用土布。劳动男子平时穿对襟袄,迭拢裤,俗称“短打”。老年人天冷时腰系作裙或缭■,富户、商界、知识分子穿长袍,以蓝长袍、黑马褂为礼服。女子上袄以大襟喇叭袖居多,下穿长裤,外加罩裙;中老年妇女平时系布■,城镇及知识界女士,多穿旗袍,色泽以玄、蓝为主;年轻女子有穿花布的。解放以后,流行人民装、列宁装、中山装,男女老少均相仿佛,少有特色。农民劳作时,仍以穿对襟“短打”为主。80年代起,盛行西装。女子穿着紧跟大城市,式样日新月异,色彩鲜艳夺目。
  辛亥革命后,西方风气东移,铜盆帽传入,亦作礼帽,平时戴西瓜皮帽(旧时称铜盆帽为大帽,西瓜皮帽为小帽)。劳动者出工,夏戴草编凉帽,冬戴罗宋帽或猢狲帽,盐民多戴毡帽。老年妇女戴黑绒包头,中青年妇女有戴绒线帽的。解放以后,风行戴八角帽、人民帽、解放帽;中老年戴罗宋帽,妇女仍有戴绒线帽的。80年代起,式样、质量赶趋时髦,渐失地方特色。
  慈溪人习惯穿布鞋。妇女工于制鞋。旧时穿深口或小圆口布夹鞋。妇女鞋头绣花。冬天所穿布棉鞋有“二脱头”、“河蚌口”、“鸭舌头”3种,少有穿芦花鞋者;夏天穿拖鞋,有的前头绣花,农村多有穿木屐者。上山下地劳作,穿草鞋或布系草鞋。春秋时节,青年中有穿用布编成的百纽草鞋以示骁勇。雨天外出,穿木屐、竹板、钉鞋、桐油布鞋、箬壳鞋,农村鲜见穿胶鞋者。解放以后,胶鞋、皮鞋、塑料鞋逐渐流行,中老年平时仍喜穿自制布鞋。
  清代至民国初期,多穿细白布缝制的袜子,后行针织线袜。40年代出现翻袜、套袜、长统丝袜。农民上山下地,穿草鞋连山袜,外护龙裤;渔民在冬天穿头发编织的发袜以避水保暖。解放后,多穿线袜,60年代后流行尼龙袜、卡普隆袜。
  清代,男子留辫,妇女头发盘成“牛粪头”,未婚姑娘梳辫子。辛亥革命以后剪辫,男子多光头、平头、圆头,以后流行三七分“西发”;老年妇女梳“绕绕头”;中青年妇女留短发,前挑“刘海”。解放后,男子光头少见;女子短发为多,也有单辫、双辫。80年代起,男女发型多样,烫发流行。
  旧时妇女、儿童,多有佩饰。男童佩戴“长命项圈”、“带铃镯子”女子以戴金钗、珠花、耳环、手镯、戒子为美,但也以经济情况而定,富户多戴金质,或珠宝,中等户戴银质或镀金,家境贫寒,何谈首饰。解放之后,首饰一度绝迹。80年代开始,佩饰重现,佩戴金戒子、金耳环、金项链盛行。
  居住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住房,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或两层楼房。少数富户,石基宅第,高墙深院,有车子式、马鞍山、转马楼等式样。商界住宅多临街,店堂为排门开间,前后连进,两进居多。周塘以南农村,多六架廊、七架廊木结构砖壁平房,中间一间为厅堂,俗称堂前,阔于两旁房间,前面为道地(晒场)。也有三合院式建筑,大门朝南,围墙内有天井、明堂。如门临路口,则在墙基嵌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或“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等,以避邪驱鬼。海地棉、盐区,则多草舍,故有带“舍”字的地名,如海地舍、上舍,邵家舍头等。解放以后,草舍逐渐减少,多盖高平屋,偶见楼房。进入80年代,屋貌迅变,城镇高楼拔地而起,居民住宅风行公寓式套间;乡村新建住房,二、三层者比比皆是,屋样新颖,款式别致;多为砖混结构,泥墙草舍几已绝迹。
  旧时建房,看风水、选地基、开工砌墙,皆须问卜择时,上梁时放爆竹“驱邪”,散丢馒头以飨“游神野魂”,办酒筵庆贺并宴请工匠和帮忙亲友。旧时建房不易,因此特别隆重。解放之后,旧时习俗逐渐淡化。80年代开始,旧俗重起,私人建房时祭神驱鬼、丢上梁馒头、办上梁酒盛行。
  器具家具多木制或竹制。晚清至民国年间,富户家具由红漆涂金型向紫檀漆骨雕嵌镶型转化。眠床讲究,大床有倚栏、卷帘、七弯等式样,凉床有平板、三弯、卷书式样等。习惯于睡棕绷,铺席有草席、篾竹席。桌子有八仙桌、夔龙桌、半月形圆拼桌等。富户客堂增设“四茶(茶几)、八椅(太师椅)”、“搁几、净桌”。房内有衣橱、箱橱、书橱、幢橱、钱柜等。衣箱大多为板箱,少数富户用樟木箱、皮箱。坐椅一般用竹椅、板凳,富户有太师椅、藤椅。一般农家,一张小桌,几把竹椅,几条长凳,摆设简陋。50年代以后,新式木床、双斗桌、写字台等进入普通人家;80年代起,五斗橱、三门橱、被柜等及甬、杭、沪各式家具,进入城乡家庭,甚至有组合家具流行。
  慈溪古有越窑,人们惯用陶、瓷器皿。家用的缸(米缸、水缸、粪缸)、甏(酒甏、油甏、苋菜甏)、甑(大小斗甑)等陶制品,碗、盏、盆、碟等瓷制品,富家用精制上品,贫寒家庭用粗劣大路货。瓷制“狮子斗缸”为嫁女必备,此俗至今未变。竹制品有菜篮、羹蒸架、淘箩、饭箩、蒸笼、筅帚、扫帚、畚斗等;竹制幢篮,每对有四格、六格之分,编制精巧,内外漆红,旁扎红绒,为送食品盛器,至今农村仍偶见使用。
  铁镬煮饭菜,铜壶烧开水,锡壶洒酒,锡瓶贮茶食,铜火熜取暖。解放以后,多被铝、搪瓷、塑料等制品所替代,但是城乡民众,尚有喜用传统铜锡器皿的。
  旧时外出,大多步行,远途有乘航、快船者,至于河面脚划船,陆地小青轿,均属富人乘坐。民国时期,筑成余浒及观曹公路,来往之汽车,亦多为富户、商贾所用。解放后,逐步改建新建多条公路,乡乡通汽车,机耕路纵横交错。80年代以后,农民下地、职工上班,多以自行车以至轻骑、摩托代步,出远门坐火车、汽车、轮船,也有乘飞机的。
  第三节 岁时习俗
  年节“小孩望过年”。慈溪的岁时节日以旧历年节为大,其日程、内容,略如民谣所云:“(腊月)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净身,廿六廿七长年忙工回家门,廿八廿九谢年用三牲,三十守岁到天明,迎来(正月)初一是新春,正月头上闹盈盈”。从十二月中旬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制备新衣新鞋、做年糕等,渐露过年气氛;出嫁女儿向娘家送年节,徒弟向师父送年礼。旧时过年,又称“年关”。厂商字号结帐,人欠欠人均须在年底结清。穷人过年如过关,还不清债务只得离家躲避。周巷有一乌俞庙,穷人多在此躲债过年,这是穷人末路,债主不再入内催逼,俗称此庙为“躲债庙”。
  廿三祭灶君:相传灶君在此日上天述职,为让灶君在述职时向玉皇大帝多讲本家好话,求得来岁保佑,特以糕点供于灶梁,祭毕,将旧灶君像与纸马挂锭一起烧掉,送灶君上天;除夕夜,贴上新灶君像,再供糕点,燃香烛,迎回灶君,保佑来年平安。接着家家掸尘,洒扫庭除,清洗家具,“臭的挑出(出清粪缸、灰缸,清除垃圾),香的挑进(年货)”。张贴门神、春联,布置焕然一新。解放以后,除贴门神外,掸尘除垢之习仍继承发扬,并大力提倡。
  谢年:用三茶六酒盅、三牲、年糕、蒸团等作供品,点香祭神灵,全家沐浴净身,礼拜祝祷,祈求来年万事如意。此俗在60、70年代已不多见。80年代中又在农村中流行。
  除夕守岁:外出者必赶回家里团聚,祭祖祀神。年夜饭特别丰盛,有鱼,但不吃,以示有“余”;几乎家家有鸡肉,每人都吃。然后炒瓜子、花生,“唤大雄鸡”。守岁时,长辈给未成年儿孙发压岁钱。是夜,“有钱人家放炮仗,无钱人家掼破甏,大家一样响,闹猛到天亮”。60年代到70年代,强调过“革命化”春节,节约度除夕,初一齐出工。80年代以来,年年除夕夜,鞭炮不绝,礼花眩目,一派祥和昌盛气象。
  春节民国时定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仍称之为新年;解放后,才逐渐习惯称为春节。是日早起,穿戴一新,有的在凌晨放开门鞭炮,以示新岁开始。先向长辈拜岁,而后平辈互拜,互致祝词。家长率全家到本房堂前、本族宗祠和家庙拜岁,有的富裕宗祠,管事人还给前去向祖宗拜岁者发“拜岁钱”。家长又率全家到上代坟头拜“坟头岁”。早餐吃豆沙、红枣、年糕汤,有的还全日素食。全家休息一天,嗑瓜子,吃花生。不洗衣、扫地、倒马桶。忌讳:争吵、讲不吉利话、做不吉利事(如打破碗盏等)。晚上及早就寝,不串门外出。解放之后,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离退休人员及“五保”老人等。初二以后,亲友互访,祝贺新春,宴请春酒,称“岁酒”。旧时商店,在初四夜间设酒菜供请财神,颇为隆重;初五开门营业。
  古今春节,文娱活动都极丰富多彩:滚狮子、赛龙灯、演戏、杂耍,锣鼓声喧,鞭炮竞放,人来客往,热闹非凡。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宵”。旧时大姓宗族在祠堂里设祭祀,向男性族人分发馒头。正月十三至二十为元宵灯会时期,俗称元宵节。集镇挂灯结彩,商店趁机做广告。抗日战争时期,鲜见灯会。解放后以演现代戏、跳秧歌舞等代替。80年代,灯会稍有恢复,1982年,县城举行一次盛大灯会。
  清明节清明一早,携带酒菜香烛,至亡故父母亲坟头祭奠,并除草培土扫墓,也有清明节去坟头哭亡魂的。吃艾青麦馃,古人认为清明前后吃艾叶,可以祛病防疫,世代沿袭,流传颇广。还有“清明腩糕”是一种用米粉蒸制的甜味软糕。清明是大节,古今均极重视。解放后,机关、团体,、学校,集体祭扫烈士陵墓,缅怀先烈。
  佛浴节四月初八日,原为佛教徒在寺院里为塑像揩拭尘埃、焚香设斋的日子。农家定此日为耕牛生日,旧时还做牛王戏,洗牛身,给牛进补食以保耕牛健康强壮。解放后,除佛教寺院仍有活动外,农村已无此习。
  立夏节节后农事日益繁忙,旧时农民贫困,只有吃几只鸡蛋以滋补身体,有的地方还吃几根小竹笋,称“健脚笋”,以祈脚骨强健。立夏吃蛋,称体重,流传至今。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旧时端午吃粽子、花糕、骆驼蹄,并用以祭祀先人和馈赠亲友。已出嫁女儿去娘家送节。端午节还吃“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黄酒、雄黄);以为雄黄能驱毒,端午必喝雄黄酒。门上挂菖蒲、艾叶、大蒜头(都是芳香性药物,能驱虫豸);给孩子们挂香袋、荷包,内装朱砂、樟脑、雄黄、菖蒲等药料,用以避邪消灾;用麦冬须、雄黄、菖蒲等在室内焚熏,驱虫消毒。旧时端午演戏,必演“白蛇传”。解放之后,旧习渐淡化,提倡大扫除。
  中元节农历七月半,旧称中元节,请道士放焰口,即“盂兰盆会”,追荐亡灵,超度游魂;在村外搭台演“目莲戏”做七月半忌(祀)日,以飨无家可归的亡灵。民国时期,此俗渐废,但民间做七月半,忌日,至今仍时有所见。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或八月十六日,“中秋月最圆,亲人都团圆”合家和睦团圆,共吃月饼,相叙赏月。节前,亲友间相赠月饼,互祝圆满和顺。解放,后,政府邀请港、澳、台同胞家属和侨眷座谈,共怀亲情旧谊,此举已成惯例。
  重阳节九月九日双九相重,九为最高阳数,故称重阳节,也称重九节。旧俗重阳登高,旅人登高望故里。慈溪人称重阳为重娘,出嫁女儿带礼品回娘家探亲,以示敬老。
  冬至节旧时宗族定此日让亡故族人神主进祠堂,三、五年一次,也有长至10年一次者,称“进主”在祠内演戏祭主,颇为隆重。解放后,此俗已废,但冬至日至亡故亲长坟头祭扫之,俗仍存,还在坟上加土,以防冻保暖。民间还选冬至动土(挖土)做新坟。节日,做粳米饺子,称“冬至饺”,为祭祀亡故亲长及供奉灶君的食品,也是民间时令“点心”。
  第四节 礼仪习俗
  生育生育为人生大事,且旧时孕妇临产,辄有危险,有“一脚棺材里、一脚棺材外”之说,故多繁礼缛节及禁忌。怀胎7个月以后,娘家即缝制婴儿衣服鞋帽,备齐红枣、花生、桂圆、粽子4件,送至女儿家,俗称“催生”谐音“早生贵子”。出生后,即向娘家报生,生男用雄鹅,生女用母鸡;娘家再送糖、,面、鸡、蛋等,富户用火腿,俗称“生姆羹”。婴儿出生满1个月,换襁褓,剃胎发,穿戴衣帽,办满月酒,宴请至亲好友;娘家送去满月衣、虎头帽、老虎鞋,富裕人家送去金锁片、银项圈、响铃手镯。产妇满月后下床;贫困人家产妇休息7天,甚至只有3天,即下床做事。解放之后,推广新法接生,孕妇在医院做产,婴儿健康,产妇平安。但是礼尚往来,馈赠祝贺等情,仍沿袭旧时习俗。
  婚嫁旧时婚嫁,过程繁复,耗时费财。夫妻结合,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不能作主,直至拜堂成亲,才相见面。男女结婚,须经过“问卜”、“吃茶”、“过书”、“发聘”、“搬嫁妆”、“迎娶”、“宴请”、“闹新房”等程序。西部地区嫁女,其妆奁除眠床之外,新房内的桌、椅、台、凳、桶、架、被、帐、枕、毯,以及新郎结婚时衣服用品,全由女方嫁去,有的还随嫁送奉公婆衣服1套,鞋袜1副,棉被1条;东部地区不嫁硬货“四脚”软妆特别丰厚。贫困盐、农民无力铺张,但也不肯轻易从事。新娘上轿,女方由舅,父或叔伯用镜子在轿内四处照一下,意在照出藏在轿内要残害新娘的凶神恶鬼;又由新娘的兄弟向轿顶撒一把白米,祝愿其姐妹到夫家后能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新娘上轿离去不久,其兄弟随即动身去男方做新阿舅,堂房兄弟也同去,男方必备酒筵盛情款待。在酒筵将近结束时,大阿舅起身到新房小坐,和新娘谈说,叮嘱其要勤俭度日,孝敬公婆,和睦邻里;尔后又到公婆房内拜访,介绍其姐妹在娘家时的脾气、爱好、擅长,并请公婆教诲,有差错时望公婆包涵。解放以后,男女双方在婚前已相互了解,此风渐改。50年代,婚姻法贯彻后,废除繁琐礼仪,崇尚文明结婚。男女双方向政府办理结婚登记即为合法夫妻,婚礼从简,迎娶不用轿,有的以船代之,也有步行的。70年代以后,偶有旅行结婚,迎娶婚礼,也较简单,但是聘金彩礼,发嫁妆奁,日见增多、丰厚。80年代,嫁妆有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有的还嫁录像机、空调器,迎娶用面包车、小轿车,婚宴铺张。
  寿庆旧时,40岁以前生日庆贺称“做生日”50岁开始称做寿。以后每逢10年,庆寿1次。届时,挂寿幛,供寿星,办寿酒,吃寿,面;亲友送礼,祝其长寿。有的还请僧侣做法事,祈祷增寿。寿庆多属富裕人家兴办,贫户穷家无此排场,至多点香烛、吃寿面而已。解放以后,此俗逐渐淡化,只送生日蛋糕以示祝贺。已出嫁女儿,在父母66岁时,必送肉66块,以示孝敬,至今此风仍存。
  丧事旧时,丧事一般要经过“更衣”、“易箦”、“入殓”、“吊孝”、“出殡”等程序。富裕人家更加繁杂:将尸体从床上转至灵堂,要问卜定时辰以逐凶神;停尸3天,让亲友吊唁告别;入棺要择定“吉时良辰”。沿海盐民、棉农大多在涨潮时入殓,要迎日出丧。出丧时亲友列队相送,前面纸幡引路,鸣哀锣,沿途放爆竹驱邪,每逢转弯、过桥,披麻戴孝的嫡亲子孙要跪求路神桥仙开恩让路,有的还烧纸钱送“买路钱”,到墓坟场地后烧锡箔点香烛,请求土地菩萨准许安放棺材。葬毕,办羹饭以谢亲友和帮忙人等。此后,从亡故者断气之日起,每7日祭魂一次,称做“做七”以“五七”为重,“七七”为断,以后还有“百日祭”、“周年祭”等。解放以后,丧事逐渐从,简,旧俗虽然仍遗痕迹,但是挂遗像、送花圈、佩黑纱,戴白花以示悼念的新风已开。遗体火化,逐渐推行。
  殡葬旧时,盛行土葬,用砖块或石板制椁,椁内安柩,堆土成坟,立碑为墓,富裕者未死即营造寿墓。贫寒者乏钱做坟,棺材用稻草裹住或用砖块围砌,浮厝地面,有的送义冢掩埋。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福建福宁卫驻军调戍观海卫,军士或家属死后行火化,弘治五年(1492),海道副,使巡视观海卫,捐银购置卫城北首矮岭下山地96亩,作义冢地,从此尸体不再火化。
  现境原有义冢多处。西部(原姚北)有40多处,总面积有200余亩,观城地区有观海卫义冢、师桥沈氏义冢等,又有义冢塔,塔用石块砌成,无顶,高2丈许,腰间1洞,可由此向内抛死婴,浒山有聚福塔,师桥有义和塘塔。
  土地改革之后,义冢地逐渐被开垦耕种。1958年秋,全面平整土地,平原上的坟墓,悉拆迁至公墓。1954年,县政府接管民办神钟山公墓和大同公墓;10月,县境变更,两公墓分别移交余姚、镇海县管理。1957年,县政府拨款在白洋湖畔兴建三北公墓,后又于灵湖乡潘岙设一分处,两处合计地113.685亩。灵湖、东山头、樟树等乡还自办公墓,供村民殡葬。
  1978年12月,县政府拨款在浒山镇西小岭墩山地建慈溪县火化场。1979年,县政府行文,提倡火化;三北公墓只放骨灰盒,不再受理土葬。1983年,县政府在浒山小山墩建“革命工作人员骨灰安放室”。1987年,县政府发文重申改革殡殓,鼓励火葬。
  此外,送远行,认干亲,入学就业,迁居迎宾等,富裕人家颇多礼节,贫寒者乏力讲究。拜师学艺,择日行拜师礼,呈送红包,办敬师酒,终身执礼,情同父子;3年满师,师父送给徒弟手艺工具一副;徒弟结婚,师父送结婚衣服1套;婚宴请师父坐上席;师父去世,为徒者执弟子礼,有的还戴孝悼念。敬师之风,至今未泯。
  第五节 庙会 香会
  庙会古代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神活动,称“春社”、“秋社”,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后演化成庙会。凡在下半年举行的,统称“兰街”。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平倭,庙会在三北盛行。庙会期间,商客游人云集,在神前问凶卜吉,也有祈财富、还心愿、求子嗣、卜婚配的。商贩择地搭棚设摊,香烛锡箔、农具山货、器皿杂物、糕饼小吃,乃至江湖卖艺、测字算命、郎中行医等等,相聚成市。商贾资助演戏,流氓开台摆赌,人来人往,很为热闹。
  西部庙会,还有拳术比赛。较著名的有“乌山”、“崔陈”两派,每逢庙会,两派约定设场比武,以提高武艺、增进友谊。武术各派,崇德重义。武术不传外人,不欺凌妇女弱小,不随便使用致命套路,不抢劫钱财。抗日战争前夕,武术还很盛行。
  晚清至民国时期,有些青年男女乘庙会之机相亲,农民在此交换种子,商贾趁机洽谈生意。庙会遂成社交贸易场所。
  解放后,庙会扬弃其封建迷信、邪恶荒诞部分,演化为物资交流大会,地点也由神庙附近移向街道集镇。
  香会旧时香会多在菩萨生日或佛像开光日,佛教信徒诵经念佛,商贩摆摊,也多游客,颇为热闹。香会有正月初五“财神会”,正月十五“三官会”,二月十九“观音会”,五月十三“关帝会”等,还有僧尼特地设置的“梁皇会”、“白湖会”、“彭祖会”等。解放后取消。
  礼拜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开始有以家庙、家庵为中心的结社礼拜活动。农历二月十五至十九为礼拜期。二月十九又是观世音生日,故称观音礼拜。二月初一,在庙前竖起旗杆,作为兴礼拜信号。礼拜行会,前有社旗,中有彩龙大纛,手持土铳、刀、斧、弓箭、枪戟的壮士列队其间,鼓号齐鸣,旌旗飘舞,逢庙进香;见佛朝拜,浩浩荡荡,按预定路线进发。中餐由会柱(首事)设斋,各会都有地产租金作经费。民国16年(1927)以后,国民政府以结社为非法,下令禁止。抗日战争后,恢复活动。解放以后,自然消失。
  迎神会民众按各自需求,集队迎神保佑。“青苗会”盛行于稻区,在秧苗转青时或遇灾荒之后举行,祈求年丰岁盛;“天医会”多在出现瘟疫时或瘟疫流行之后举行,意在祈神医病,保佑康宁;久晴不雨,旱情严重时,发起“龙神会”,行会到龙潭祈求神龙降雨。解放之后,兴科学,破迷信,各种迎神会,均已消失。
  在迎神会行列中有献艺给神灵观赏的台阁。有些豪富大族,精心构造,斗奇竞巧,在行会中突出台阁,渐名台阁会,其实是有台阁的迎神会。东山头都神会,胜山头求雨迎神会等都有过台阁。民国20年沈师桥高台阁尤为有名,所到之处,江河船塞,市街受阻,人群拥挤,以至互轧致伤。解放之后,此俗已废。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