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90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民风
分类号: K891.7
页数: 6
页码: 948-9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崇商风气、淳风、劣习等民风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民风 民情

内容

慈溪外来人口甚多,因此宗族繁多,姓氏亦多,“长久以来,相与习尚,互取所长”,具有中华民族的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余姚六仓志》云:“勤俭质朴,禀诸于民”。清光绪《慈溪县志》称:“风俗淳■,贤士辈出,敦尚礼义,耻于浮邪,朋友以诚信相孚,乡党之间蔼然和气,其士子往往以德业淬厉,底于成才,重于利人而轻于利己”。
  第一节 崇商风气
  重商贾为慈溪民风一大特点。慈溪物产素以棉、盐、陶瓷、手工业制品闻名,多外销;山海所积,亦须交易。清光绪《慈溪县志》载:慈溪“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四出营生,商旅遍于天下,如杭州、绍兴、苏州、吴城、汉口、牛庄、胶州、闽、粤贸易甚多”,“甚至东、西、南洋诸国,亦措资结队而往。”“邑人敢于冒险进取,出外业航运及工商业者甚众,颇多获利,在津、汉、沪等处,执商界之牛耳。”经营项目,广及航运、金融、国药、烟草、南货、肉食、酒酱、油烛、地产。县人旅外经商者,东部尤众,鸣鹤一地,几占居民十之八九,江浙一带国药业均有鸣鹤场人涉足,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在慈溪,慈溪首推鸣鹤场”之说。在长期而广泛的商贸活动中,出现了一大批商业闻人,如著名侨商吴锦堂,工商界巨子虞洽卿,杭州“宓大昌”烟店创始人宓庄晓,上海首家卷烟厂创办人王宝山,绍兴震元堂药店创办人杜景湘,杭州叶种德堂药店创办人叶谱山等等。旅外商人还以同乡会名义组成团伙,互相提携,成为“宁波帮”、“宁绍帮”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远及港澳及海外。据1987年调查,在港、澳、台及海外的慈溪籍人士达6000余人,多从事商贸活动。现境自明清以来计有固定集市48处,观城、浒山、周巷3镇更为兴隆,民谣称“周巷大地方,三百六十行,还有当店和钱庄,只缺混堂(浴室)织机坊”。
  广泛而持久的商贸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县人的观念,崇商风气日益浓重。旧时商店普遍供奉财神菩萨。见客打招呼,辄问“在啥地方发财?做啥生意?”子女经商有成,即谓“出山”。农村中多亦农亦工、亦农亦商者,往往忙时务农,闲时跑“单帮”、做贩运,一旦有成,即携亲带友,做“生意人”。津、汉、沪、杭、甬各大城市,慈溪人只要一人立足,即带出一帮人做生意。崇商风气影响所及,连村镇取名亦多带“市”字、“街”字。如范市、裘市、悦来市、尚家市、分江市、长胜市、二灶市、登州街、老新街、小安街等,据统计:其中带有“街”字的传统地名多达26处。另外,长河、人和(今庵东)、天元3个著名集镇,均以首先在该地设摊行商的商人名字命名,可见经商在县人心目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县人的崇商风气,进一步发展成现代商品意识。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数万专业运销户的出现,乡镇企业国内外市场的开拓,46个农贸及大型专业市集的形成,以至近年来慈溪经济的振兴,均与此密切相关。
  第二节 淳风
  风尚
  慈溪传统淳风中今仍在发扬光大的,主要有:
  重孝敬老清光绪《慈溪县志》载:“邑有董孝子之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旧矣”、“慈溪旧称三孝乡,盖以汉、唐、宋三孝子而名,至今有遗风焉”。慈溪人颇重孝道:子女早晚定省,向父母亲请安问好,听从教诲;在上坟、“做忌日”时,下辈人跪拜以示恭敬,长辈则讲述受祀者生前德行,为家族、乡里所做的善举益事,借此教育下辈遵奉祖训。今西部周巷地区清时有乡名“孝义”亦可见当时人们之重孝。民国以后,封建缛节渐改,但是孝道仍重。赡养父母,安,置终老,为子女天职;如失孝道,必遭邻里、乡亲的指责唾弃。解放之后,孝道含义扩大,尊老之风,遍于社会。在农村对鳏、寡、孤、独老人,由集体给予“五保”逢年过节,党政干部看望高寿老人。60年代和70年代,雷锋精神遍及各地,照顾老人,,尊重老人的事迹,随处可见。80年代起,各地开辟离退休老人活动场所,兴办“敬老院”;对于极少数只宠优“独生子女”、忽视优养老人的现象,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造福桑梓县人向来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清道光时,周巷徐浩因当地连年灾荒,多次输财赈济,得县令褒奖;晚清时期,马廷耀在马家路(今宗汉乡)置田400余亩,建义庄1所,无屋者供居住,断炊者给饭食。清代大姓宗族,多建义庄,置义冢,为贫困族人死后提供埋葬地。《余姚六仓志》载,现境各仓内即有此类义庄14处之多。周巷镇节孝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为贫嫠栖托之所,至民国时尚存。清末民初,浒山米商蒋镳,尽其所盈,兴办六仓公学;吴锦堂旅日之后,多次资助赈济家乡灾民,疏浚杜、白两湖,创办锦堂学堂;虞洽卿造龙山码头,发起筑通甬观公路,疏浚凤浦湖,创办龙山学堂。建国以后,至1987年,不少慈溪籍旅外人士,捐款兴建学校,设立奖学金,建造敬老院,如港胞王广量出资为家乡任佳溪修桥、铺路、造凉亭,向县残疾人福利事业捐款;姚云龙出资为家乡鸣鹤镇铺设自来水管道,建造中学等等。
  勇于创新慈溪人善于吸收新事物,改变旧观念,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慈溪留下深刻影响,创办新学之风,盛极一时,单是女学,在宣统元年(1909)以后的几年间,即出现浒山三山两级女学堂、沈师桥承心女子小学堂等5所。民国8年(1919)后,沈志炯、沈阿顺等发起,在坎墩沈家甲建造女祠堂1座,专放沈氏女性神主,有正室7间,侧室2间,颇具规模,破除了男人主宰一切,女子不能进祠堂的封建宗法观念。
  开创新风
  参军光荣旧俗视兵为“痞”旧谚云“好铁勿打钉,好男勿当兵”。解放后,随着军队性质的改变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此俗大变。抗美援朝时期,热血青年踊跃参军,此后,征兵任务年年超额完成。
  就业平等旧时重男轻女陋俗严重,妇女以家务为主,极少从事社会职业,贬称“雌马安得上战场”。解放后,此风渐变。50年代中期起,妇女参加工农业生产和从事其他社会职业,与男子机会均等。1950~1987年,有20名妇女先后被评为县以上劳动模范,其中被评为省劳模者4人;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准2名女企业家为省级女能人。
  助人为乐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通过“三大改造”和“学英雄模范事迹”等一系列活动,爱国家、爱集体、一心为公、助人为乐的风气大振,可谓“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社会安定。淹浦乡烈士母亲蒋雅琴,在大火中为抢救托儿所孩子和集体生猪,而自己家产被烧毁。1963年起的“学雷锋”活动中,好人好事遍及城乡各地,困难者得到帮助,老年人受到尊重,“五保”户得到照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一度被扭曲的新风得到恢复和发扬。
  讲文明、创“五好”80年代起,全县先在农村后到城镇普遍开展创建“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好、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环境卫生邻里团结好、婚事新办移风易俗好”的“五好家庭”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1987年底,全县“五好家庭”累计61390户,使城乡进一步树立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尚。
  第三节 劣习
  迷信旧志称越地“信鬼神、好淫祀”,“凡事祈卜神灵,决定行止”。生子则颈挂“长命项圈”继拜菩萨为子,皈依佛门,免遭夭亡。生病则求神许愿,请仙丹,吞香灰,要巫婆驱,鬼、瞎子算命,以卜吉凶。男女婚配,要排生辰八字,合则姻,冲则散。建屋上梁,婚嫁迎娶,要择“黄道吉日”以求平安吉利。办丧事要招魂,烧锡箔冥纸,让死者有钱可花。农历十二月廿三日恭,送灶神,以期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讲好话。正月初五,商店请“财神”祈求发财。农村中“三八”(正月初八、十八、廿八)问仙姑,预卜丰歉。七月半渔民恭请潮神,以期出海平安,满载归来。宗族造家庙,择请历史人物作本族保护神;城镇立城隍庙,请城隍菩萨保佑平安;山里有山神殿,海边有龙王庙,平原有土地堂,各设尊神,虔诚祭祀。巫婆、术士从中推波助澜,诓钱害命。
  赌博旧时赌风颇盛,参赌者都想侥幸赢钱,摆赌局者以此骗取钱财。赌博门类繁多,有“铜宝”、“牌九”、“骰子”、“麻将”、“沙蟹”、“挖花”、“打罗宋”、“花会”等等,以“铜宝”、“牌九”的赌势最烈,为害最深,常有因赌输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者。有的土豪劣绅、地痞流氓,勾结官府摆赌局,或在庙会里设赌场,抽头钱。当时政府也禁赌,但是有些官吏明禁实纵,抽头受贿,攫取钱财,因此赌风屡禁不止。“花会”于清宣统二年(1910)由外地传入,民国初期在全境蔓延,设36门,亦有34门,每门立一鬼神名,任参赌者押钱猜打,每日开筒1次(最盛时每日开筒2次)。打中者1倍30。因其利高,甚惑人心。观城、龙山两地区,参赌者更为众多,男女老幼,祈鬼求神,似痴若狂,生产荒废、夫妻不和、财尽家毁、自杀身亡等情时有发生。吴锦堂多次函请政府查禁。民国5年(1916)“花会”首犯沈师桥沈阿洪(绰号饭淘箩)被查办,“花会”始有所收敛。解放以后,国家严,禁赌博,赌风顿敛。80年代,赌博恶习有沉渣泛起现象。
  烟毒清朝后期,慈溪有人抽鸦片和吸白粉,政府曾明令禁止,但是吸毒者大多为地痞、流氓、劣绅、污吏,贩毒者又每与官府勾结,查禁无果。
  清末,有些官吏怂恿农民种植罂粟,在浒山、周巷等地设“浆捐局”,收购浆液(在罂粟果上所括的浆液,炼制鸦片原料),以获暴利。因种罂粟所得高于种植棉花,故大古塘以北之东山头、海晏庙、胜山、马家路、坎墩、天元直至周巷一带,均有种植。民国初期,依然如故。后因收浆商人改从他业,种植面积才逐渐减少。抗日战争前夕,罂粟已极少见,但是抽鸦片、吸白粉等,至1949年时仍有发现。解放以后,国家严厉禁止,吸毒恶习绝迹。
  打大阵旧时,有些宗族实权者,为一己私利,利用沿袭已久的劣习,借故山林、土地、水利等纠葛,唆使煽动族人,结群斗殴,俗称“打大阵”。致一些邻近宗族,雠仇深结,寻衅报复,循环往复,多次械斗,互致伤亡。这种封建宗派恶性争斗,自清朝至民国时期,每有发生。
  守节封建社会,极重“妇道”,妇女从一而终,夫死不准他适,终身守寡,身心倍受摧残。慈溪颇多节妇,清光绪《慈溪县志》载:自宋以来,历代旌表节妇至5000余名。据民国9年冬纂成的《余姚六仓志》,现境内烈女(大多为节妇)有1428名。
  慈溪旧有石制贞节牌坊甚多,据光绪《慈溪县志》所载,仅北乡(观城区)即有31座;1949年,现境尚有27座。旧志亦称“三北穷困,衣食难及,何谈节烈”。贞节牌坊耗资颇巨,亦非平民能及。因此节妇多为嫁入殷实人家的妇女。60年代后期,境内所有贞节牌坊,全部拆除。寡妇守节之俗,民国时已淡化,解放后按婚姻法自行择处。
  附:“堕民”
  清光绪《慈溪县志》称“堕民相传为宋罪俘之遗,故摈之”。1979年版《辞海》“堕民”条载:“又作‘怯怜户’,在绍兴也叫‘乐户’。元军灭南宋后,将俘虏及罪人集中于绍兴等地。明代又称为‘丐户’。又相传南宋时金军南下,宋将焦光瓒率部投降。迨金军北退后,宋人引以为耻,乃贬其部卒之籍,称为‘堕民’。此外尚有明初设置之说,其成员传系张士诚、方国珍的部属。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的一种,不许与一般平民通婚,亦不许科举,多任婚丧喜庆杂役等事。”
  民国18年(1929)省民政厅调查,与现境有关的慈溪、镇海、余姚3县“堕民”后裔,分别为2210人、,1316人、3813人。至解放前夕,现境内有2000余人。有李、邱等17个姓氏,分别集居在龙山、甸山、东安、淹浦、宓家埭、鸣鹤、桥头、樟树、彭桥、天东、横河、石堰、宗汉等13个乡镇的17个自然村内。还有200多人已至集镇或县外从事理发等各种行业。
  清雍正元年(1723)明令削籍,“不准再沿‘堕民’名目”;乾隆三十六年(1771)和光绪三十年(1904)两次下诏“应与平民同列”;民国元年(1912)颁布《开放“堕民”、疍户》政令,但都成空文。在旧社会,仍受歧视压迫,处于社会最低层。他们以剃头,修面,挽髻为主业,凡逢“主雇”族户婚丧喜庆,前往抬轿、当吹鼓手、值筵、小唱,以及做伴娘、陪郎等,从而讨得赏钱。每户“堕民”各有“主雇”族户,视之为衣食之源的主人,尊之为老爷、相公、太太、少爷,平时上门为之剃头、修面,逢年过节,领取施舍,赖以度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少青年“堕民”投身革命,建立功勋,有的还献出生命,成为后人永远崇仰的烈士。
  解放之后,“堕民”才真正得到解放。歧视现象消失,“堕民”称呼不复存在。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