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庭 宗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9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家庭 宗族
分类号: C913.11
页数: 10
页码: 9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家庭、宗族、姓氏、称谓等发展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家庭 宗族

内容

第一节 家庭
  解放以前,家庭组织,宗族繁衍,恪守民族传统。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占有支配地位,子女从父姓。辛亥革命以后,封建传统虽受到冲击,但在农村中仍根深蒂固,难以肃清。解放后,宗法统治铲除,封建意识明显淡化。
  婚姻
  在封建社会,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煤妁之言,送彩礼,发聘金,婚姻变成买卖,女子沦为商品。辛亥革命后,风气渐变,但是积重难返。青年男女虽然情投意合,如未履行宗法手续而成婚,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必遭鄙视,甚至重罚。
  旧婚姻还有几种特殊现象:
  摇篮亲男女双方还在摇篮时,父母即为之缔结婚约,甚至子女尚未出世,即指腹为婚;婚约订定,终身不得改变。
  童养媳俗称“养生媳妇”。女方家贫,将未成年女儿卖或送至男家,成年后结婚。童养媳在婆家,多受虐待。
  再嫁也称“再醮”,为封建宗法所不容,至民国时期,仍受鄙视,被侮为“二婚头”。寡妇再婚,必须秘密进行,入夜后到庵庙或凉亭里动身,不得坐花轿,不准携带前夫家里任何物品,以示一刀两断。贬称被遗弃妇女为“活切头”,再婚时与“二婚头”同样被鄙视,所带前夫子女,被称为“拖油瓶”,倍受冷遇。
  入赘、拜进有女无子者招进女婿,称“入赘”,俗称“上门女婿”。其所生子女从母姓,为女方延香火、续后代。在宗族修谱时,不能如亲子丁用红线而只能用蓝线相连。“拜进”是指妇女丧夫之后,招一男子进家为夫,操持家业,抚养前夫子女,其地位比入赘女婿更低。入赘、拜进,旧时以贫穷男子为多。
  纳妾、续弦男子有妻室后又娶女子,是为“纳妾”。妾俗称“小老婆”,也称“侧室”、“偏房”,以别于正室。为人妾者,地位低下,所生子女,入宗祠、上族谱有时也吊蓝线。子女称父之妾为“庶母”,妾所生之子为“庶子”。妻死再娶,称为“续弦”,再娶之妻称“继室”,前妻子女称其为“继母”,俗称“晚娘”。旧时续弦,有别于“发妻”,连同续生子女常受歧视。
  租妻、典妻因妻不育,或有女无子,为求嗣,出钱租或典贫苦人家之妻,期限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租典期内,被租典之妇女必须住在租典主家中,不得回夫家,甚至不准与原夫见面。租典期内所生子女,归租典主所有。租费付清不还,典金在期满时归还。
  抢亲男女从小定亲,长大后,男方贫穷,无力送彩礼聘金,或女方暴富,图谋毁约,男方趁女方不备,设法将女子抢来成亲,谓之“抢亲”。有的寡妇,不愿再嫁,被公婆叔伯卖掉,或由父母作主另配,男方将寡妇强行抢去成亲,也称“抢亲”。
  冲喜、阴婚、阴配订婚后男子病危,女方践约,拜堂成亲,称作“冲喜”,意在用喜气冲走病魔;如男子亡故,女子即成寡妇。也有男子已经亡故,仍要女子按婚约与男子的神主牌拜堂,称为“阴婚”此女子即成为男家成员,守寡终生。双方为亡故子女婚配,两块神主牌拜堂后合穴同,墓,此谓“阴配”。
  195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对残存的封建旧习,采取“分别情况,妥善处理,加强教育,防止重犯”的办法。1980年,全县贯彻修改后的新婚姻法,保护公民在婚姻上的权益,入赘、拜进、改嫁等不再受到歧视。80年代中期,社会上出现变相买卖的“高价婚姻”以及结婚时的铺张浪费等风气。
  家庭结构
  旧时崇尚“五世同堂”、“四代共炊”以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为荣。至民国初期,家庭平均人口4.37人,但大家庭余风尚存,。民国14年(1925)今小安乡陶家村姚敖其一家即有29人,四代同堂。后此观念逐渐淡化,儿女成年婚,配后,自立门户,即各自为业。至1949年,全县每户平均人口为3.25人。1953年、1964年、1982年三次人口普查,平均每户人口分别为4.17人、4.40人、3.50人。至1987年底,平均每户人口已降至2.95人,然而子女赡养父母之天职,大多依然遵循。儿子对父母,送衣供食;有的女儿在出嫁后亦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旧时分家,由娘舅主持,或由伯、叔父代行,宴请族内长辈,写分书以示分门立户。解放后,此习尚存,同时还请当地干部到场作证。
  年老无后者,旧时由兄弟之子过继。如兄弟之子为“单丁”(独子),则称“兼祧”,即为两户传接后代。领养子,旧称“螟蛉”,往往被族人歧视。过继或领养的子女,都有财产继承权和赡养过继或领养父母的义务。
  第二节 宗族
  分布及源流慈溪居住久远、族人众多的宗族,大都聚居在大古塘沿线及其以南地区,著名的有范市镇范氏、掌起陈氏、师桥沈氏、龙南孙氏、宗汉马氏、周巷周氏、鸣鹤叶氏、横河胡氏、天元许氏等。大古塘以北开发较晚地区,除有部分南部宗族的北迁分支外,多系外地迁入的杂姓居民,宗族观念较淡薄。
  现有各姓宗族,多为外地宗族的分支,秦汉以还,陆续迁入县境。《浒山志》载:“自汉虞氏始居此邑”,至今该地有虞家岭、虞家城等遗名。唐代,有罗氏迁自桐庐,孙氏迁自睦州。至宋代,北人南迁人数激增。高宗南渡后,更有王氏、张氏、沈氏、许氏等家族辗转徙入县境。元明以后的筑塘开垦和卫所屯军,均有大量外地姓氏落户现境,有来自江西、山东的,也有来自杭州、湖州、乐清、长兴、奉化、鄞县的;而慈溪、镇海、余姚3县南部居民,也逐年随海涂开发而分支北迁,以致现境居民姓氏众多,宗祠繁复。至解放前夕,现境内建有祠堂、修有家谱的各姓宗族160个,分布如下:
  浒山镇:马氏、叶氏、孙氏、沈氏、陈氏、房氏、施氏、楼氏、潘氏;
  浒山区:马氏、史氏、陈氏、张氏、罗氏、郑氏、庄氏、施氏、费氏;
  龙山区:马氏、王氏、方氏、叶氏、华氏、戎氏、张氏、陈氏、邱氏、范氏、林氏、杨氏、周氏、郑氏、高氏、黄氏、虞氏;
  观城区:刁氏、王氏、方氏、叶氏、乐氏、厉氏、冯氏、朱氏、孙氏、戎氏、伍氏、阮氏、汤氏、严氏、沈氏、吴氏、陈氏、张氏、岑氏、杜氏、范氏、罗氏、林氏、宓氏、胡氏、姜氏、柴氏、洪氏、祝氏、俞氏、姚氏、袁氏、徐氏、翁氏、童氏、谢氏、裘氏、韩氏、蒋氏、楼氏、虞氏、魏氏;
  横河区:丁氏、王氏、毛氏、史氏、冯氏、孙氏、伍氏、华氏、阮氏、陆氏、余氏、何氏、杜氏、沈氏、朱氏、张氏、陈氏、吴氏、宋氏、岑氏、励氏、李氏、杨氏、罗氏、林氏、周氏、郁氏、胡氏、茹氏、赵氏、徐氏、顾氏、高氏、晁氏、凌氏、戚氏、黄氏、龚氏、童氏、张氏、蔡氏、潘氏、颜氏、霍氏;
  逍林区:毛氏、岑氏、陈氏、余氏、宋氏、吴氏、周氏、徐氏、高氏、曹氏、戚氏、蔡氏;周巷区:叶氏、许氏、何氏、陈氏、吴氏、张氏、陆氏、劳氏、周氏、罗氏、胡氏、徐氏、曹氏、黄氏、傅氏、谢氏、景氏、褚氏、蔡氏;
  长河区:王氏、许氏、陈氏、张氏、周氏、胡氏、徐氏;
  庵东区:沈氏。
  各姓宗族之宗祠,设神堂供奉列宗,并为宗族庆典、祭祀、议事、裁判场所。其建筑因宗族盛衰、历代族人政治经济地位高下而相去甚远,有的简陋残破勉强维持,有的雕梁画栋,规模恢宏。龙南乡孙家境村孙氏为远近闻名之望族,明、清两朝代有闻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达10余人,民间更有“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之说。孙氏宗族明代即建宗祠,清时扩建。该祠坐北朝南,共3进,硬山造砖木结构,占地1550平方米。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61米,东西宽75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台门、前厅、后厅,各进间均以墙垣连接。前厅天井两侧各有1幢三开间两层楼厢房。后厅明间正中现存戏台1座,上悬“燕翼堂”横匾1方。大门两旁1对扁圆形石鼓。大门外原有1对旗杆石座,厅内有多处楹联、匾额,均已散失,廊檐间雕饰亦多损毁。现为乡中心小学校址。1986年,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姓宗族还修有宗谱、族谱、家谱、家乘、祠谱等。《姚江熊氏宗谱》(熊氏世居今云城乡熊家村)云:“三代不修谱,作大不孝论,则是谱之不可不修也明矣。..古人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例,世代遵行。”现境地区最早的宗谱,当推南朝宋代的《虞氏家谱》。明、清两代盛行修谱;民国时期,随印刷业的发达,卷帙及印数更有增加。现存宗谱已征集刊本存档的有10部114卷。尚存残本、稿本、复印本及节本的计15部。光绪慈溪、余姚两县县志中引有大量家谱资料,其原谱大都散失不闻。
  各姓宗族均厘订宗规族法,以封建宗法规范族人行为、维护宗族利益。《余氏宗规》云:“崇视以敦孝思,孝悌以肃家声,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赈济以活贫乏,择配以选良家。”内容涉及生产、婚姻、伦理等许多方面。慈溪宗族因多为外地分支,大多无宗长,以族长房长主其事,有评断是非、奖惩善恶之特权,但不少宗族、族长仅领虚位,族中经济实权,族务处理概由族中干练人物把持,其中不乏勾结官府、欺压族人、中饱私囊者。宗族活动费用,来源于出租族田收入。族田有多至千亩以上者,开支按“祖宗遗训”用于祭祀、添置或修缮族产、修桥铺路、造凉亭、兴义学、设消防、办义庄、置义冢,等公益事业,以及表彰节烈、抚恤为族内利益而牺牲者的遗属和赈济贫乏族人等。族规家法,颇为严厉。至民国年间,还有处死族人的事情。民国15年(1926),龙南乡孙家境孙士金,不务正业,浪荡无赖,先参与“吃大户”后又暗中向官府告发以邀赏,族人恨之入骨,由族长在祠堂内主持裁判,将孙士金,杖击处死。34年,范市镇杨家村杨永良吸毒弑母,被镇公所拘留后,杨氏族人将其绑回,按族规将其溺毙。解放后,为乡规民约所取代,触犯刑律者交司法部门处置。
  慈溪各宗族势力之间,因土地纠葛、水利争执、族间摩擦及劣绅挑唆所引发的大规模械斗时有发生,民间称之为“打大阵”。沈师桥沈姓与宓家埭宓姓,自明清至抗日战争前,大小械斗10余次,持续数百年,两族之间,仇深怨极,互不通婚。
  1950年土地改革后,推翻了把持宗族的封建势力,族田分给无田少田的雇贫农,祠堂享堂改作学校、乡村办公处、公共活动场所、集体仓库,或成为国家公房,另作他用。家谱多在“文化大革命”中损毁散失,仅有少量散存民间,部分作为档案资料保存。宗族组织逐渐消亡,宗族之间械斗大量减少,但宗族观念影响尚存。1975年7月,东安乡洪、魏两姓为争夺山地,发生大规模械斗,甚至动用民兵枪支,打死1人,打伤10余人。事后,带头肇事打手依法惩处,双方各有2名干部因失职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节 姓氏
  1987年5月31日,全县经户籍登记在册的姓氏共554个(单姓549个、复姓5个)。其中万人以上大姓22个,人数57.34万余人,占总人口的61.23%,全县各姓氏按所占人数排列如下:
  7万以上 陈;
  5~6万 胡;
  4~5万 王;
  3~4万 徐、张、沈、孙;
  2~3万 岑、周、黄;
  1~2万 罗、陆、叶、施、马、杨、潘、余、吴、方、许、高;
  9000以上 郑、龚;
  8000以上 朱、华、丁、韩;
  7000以上 俞、李、邹、毛、冯、林、姚、应、何;
  6000以上 赵、卢、蒋、史、戎;
  5000以上 严、虞、童、宋、戚、范、阮、金;
  4000以上 蔡、励、柴、翁、章;
  3000以上 钱、洪、宓、谢、楼、任、鲁、钟、裘;
  2000以上 杜、邵、刘、袁、屠、傅、苗、劳、厉、唐、邱、熊、顾、董、房、
  茅;
  1000以上 芦、倪、诸、茹、吕、魏、曹、乐、戴、景、汪、伍、成、桑、有、霍;
  900以上 宣、包、庄、费、祝、郭、姜;800以上符、夏、单、赖、鲍、陶;
  700以上 邬、娄、江、解、项、干;
  600以上 程、柳、褚、莫;
  500以上 奕、葛;
  400以上 平、汤、骆、田、闻、桂、康;
  300以上 段、凌、石、晁、颜;
  200以上 沙、梁、崔、于、樊、密、谷、彭、苏、赏、贺、刁、秦、卞;
  100以上 惠、孟、封、历、寿、竺、滕、舒、邓、盛、孔、祁、齐、肖、邢、殷、曾、庞、缪;
  90以上 牛、车;
  80以上 柯、席、万;
  70以上 计、聂、甘、薛、连、管;
  60以上 贾、尹、扬;
  50以上 郦、辛、梅、牟、巴、黎、斯;
  40以上 雷、付、仇、巢、忻、覃;
  30以上 韦、杭、易、谭、吉、毕、琚、南、双、红、储、瞿;
  20以上 伊、欧、边、屈、尤、麻、腾、官、嵇、双、雇、弗、臣、薄、郎、贝、文、纪、狄、岳、翟、季、於、焦;
  15以上 水、珠、阎、蒲、潭、尧、乔、富、支、泮、肃、宁、卓、卜、仁、乌、申、来、秀、荣、温、冀;
  11~14 戎、尚、裴、减、归、兰、闵、荷、廖、穆、玉、关、束、禹、恽、奚、蒉、詹、长、池、巫、乾、上官;
  10人 白、花、时、侯、耿、喻、鞠;
  9人 丰、龙、永、农、英、供、忠、常;
  8人 卫、印、司、仲、巩、冷、沃、奉、信、勒、商;
  7人 女、古、冉、冬、匡、武、苞、建、春、晓、美、浓、涂、袭、筱、藤;
  6人 丛、竹、阵、里、阿、杰、放、和、宝、律、候、银、焕、雅;
  5人 元、介、今、凤、户、艾、左、加、伏、向、安、志、国、钞、皋、虚、绪、森、粟、靳、蒙、福、舆、阚、察、藏;
  4人 大、小、久、天、占、麦、壮、庐、怀、沐、青、其、松、经、郝、城、将、骂、须、炳、栗、栾、堵、逻、奥、强、滑、增、德、藩、闻人;
  3人 力、才、云、友、仉、生、丘、伟、旭、尘、赤、芳、丽、彤、佘、利、伺、言、宏、良、初、茂、枝、诚、孤、练、秋、钭、钮、敖、栖、根、桌、晏、畔、乘、徒、爱、宦、家、通、眭、宿、隋、琴、朝、晰、游、登、蒯、榆、辕、憨、燕、稽、糜、司徒;
  2人 千、门、飞、开、五、化、仍、予、正、卡、辽、戌、过、刚、岁、全、米、兴、汝、讳、戏、阳、弄、贡、芮、杏、求、抗、岚、吼、私、佐、佑、近、迟、牢、启、奈、贤、昌、侣、炎、注、宗、审、诛、绍、玲、查、柞、柏、贴、饶、宪、院、莹、栽、鬲、桐、校、倡、钳、釜、浦、理、菊、堂、婴、望、淘、尉、逼、惑、掌、犊、瑞、蓝、蓄、睦、路、微、雍、窦、群、慕、僧、霄、噶、毅、薜、瞩、曙、巍;
  1人 百、亦、戒、宜、树、洛、宫、弭、莳、桩、调、筑、缄、零、简、樟、欧阳、诸葛。
  部分大姓来历
  部分人数众多之大姓,根据旧谱及口碑,查得其来历如下:
  虞氏始迁祖虞意,汉代自东郡(今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徙余姚。又《重修浙江通志稿》:虞氏望出会稽,系出妫姓,舜后封虞,以国为姓。《浒山志》称:汉代已居浒山南。慈溪置县前,鸣鹤一带已多虞姓;余姚沙下虞氏移居今淹浦洞桥。明代,洞桥虞氏有一支迁居龙山山下。虞氏为慈溪最古老的宗族之一。 陈氏为县内族人最多的大姓。掌起陈氏相传为南宋时迁自奉化;桥头一带陈氏,南宋时从鄞县迁入;浒山一带陈氏,多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自乐清。
  胡氏为县内第二大姓,集居在横河、浒山一带。一支在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自常州安上乡徙来余姚云柯乡之柏山,明万历年间徙宏桥;另一支原籍泰州海陵,寄籍杭州、湖州乌程等地,南宋理宗时(1225~1264)迁居石堰,后定居乌山。浒山另有部分胡氏于明洪武二十年迁自乐清。
  王氏《重修浙江通志稿》:余姚王氏,宋时迁自汴梁,部分居住姚北(慈溪现境)。据王氏家谱资料,系随高宗南渡,家于余姚城东,后北迁慈溪现境。
  徐氏南宋时从湖北襄阳迁来,先定居余姚烛溪,后北移徐家■(天东乡),人丁繁衍后,分支居胜山、胜东、胜西、胜北等地。浒山、宗汉一带之徐姓,在元、明两代时从余姚马堰陆续迁入。
  张氏东部张氏,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从婺源(在江西省)迁入;西部张氏,宋时随高宗自开封南渡,先卜居余姚黄家埠,后徙居长河镇一带;云城老宅张氏,清初从低塘孙马桥迁入。
  沈氏师桥沈氏,南宋初迁自河南沈丘。
  孙氏龙南孙氏,后唐明宗时(926~933)自睦州(今建德、淳安、桐庐一带)迁
  入。
  岑氏相传在元代从余姚车厩迁来,居今樟树,后分支迁鸣鹤及逍林一带。
  周氏周巷周氏在元至正元年(1341)迁自河南南;长河周氏,清乾隆廿七年1762)从余姚朗霞水阁周移入。
  黄氏东部地区“湖山黄氏”,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迁自乐清县下庄村;“孝义西黄氏”,明代迁自余姚梁弄。
  罗氏唐代自桐庐迁至芦江(今余姚罗江),宋时有一支移居淹浦。
  陆氏相传原籍河南,北宋时迁居陆埠,后又迁至芦城马蹄陆家,继而又分居慈溪现境西部地区。
  叶氏鸣鹤叶氏,明代从石步(今余姚三七市)迁至。
  施氏浒山施氏,南宋庆元二年(1196)迁自长兴。
  马氏集居浒山、宗汉的马氏,相传在明代为修筑二塘、三塘自山南(今余姚南山乡)迁来。
  杨氏范市杨氏,南宋时迁自鄞县;西部“云柯杨氏”原籍安徽无为,先迁居余姚城,明时北迁现境。
  潘氏明洪武二十年从乐清迁入,集居在天东至白沙沿大古塘一带。
  余氏南宋时从龙游迁居至慈溪之车厩,后分一支居余姚桐下湖,淳祐十年(1250),又从中分支迁入今桥头乡车头村,后又析居桥头、烟墩。今三管及沿余家路至新浦一带之余氏,均由桥头乡陆续移居。
  吴氏东山头一带吴氏,相传在明初从江西迁至,另一支从金华迁入。
  方氏南宋时由宁海之溪下徙慈溪银山,后又分迁至观城前方、后方村。
  许氏南宋时,从天台迁至今余姚历山乡之沥网村,明代起陆续北迁至今天元一带。
  高氏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由括苍迁至上林(樟树乡),后又迁居高家桥;清代有一支迁至择浦新塘。浒山高氏在明洪武二十年从乐清迁来。
  第四节 称谓
  县内人际称谓,存在地区差异,比较纷繁,如下表:
  其他:
  1.招婿入赘者子女随母姓的,称母之父母为祖父母,父之父母为外祖父母。
  2.承继(过继)子女、领养子女(螟蛉)在家庭中相互称谓同直系;对亲生父母称伯父、伯母、叔父,婶娘,也有称爸、妈的。
  3.对奶娘称奶妈,对其夫称奶爹。
  4.对义父、义母,俗称继拜爹、继拜娘,或如同称自己亲生父母。
  5.同族成员之间,按辈份相称,如伯公、伯婆、叔公、叔婆、伯父、伯母、叔父、叔母或叔叔、婶婶、哥、弟、姐、妹,对人介绍时冠以“远堂”、“远房”等。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