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疗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5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医疗事业
分类号: R19
页数: 8
页码: 840-847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医疗事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医疗单位、
关键词: 慈溪县 卫生 医疗事业

内容

解放前,县城有公、私立医院各1家,乡村有私人诊所数家及若干走访郎中。1949年,现县境有18家私人诊所,病床16张,医生30名,平均千人占有病床0.035张、医生0.065人,普遍缺医少药。每遇疫病流行,死亡者甚众。
  解放后,国家拨发大量卫生经费,其中1954~1987年累计投资2628.7万元,同时增设卫生机构,兴建医院,培养医务人员,防、治并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987年,国家下拨卫生经费301.8万元,县、区、乡(镇)医疗单位发展至68个,病床1175张,医务人员1540人,千人占有病床1.26张、医务人员1.68人。
  第一节 医疗单位
  县级医院
  慈溪保黎医院 清宣统二年(1910)由慈溪籍士绅集资创办于今慈城镇,甬籍名西医吴莲艇首任院长。民国元年(1912)、4年两度扩建,占地18余亩。8年购置X光机1台。至28年,共收治住院病人26644人次,出诊34677人次,门诊77.7万人次。1951年起,实行“民办公助”。1953年4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仍名慈溪保黎医院,1954年县境调整后,先后属余姚县、宁波市管辖,现名宁波市保黎医院。
  现境内解放前无正规县级医院。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有三北后方医院、三北疗养院各1所。解放后,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至1987年,计有综合性医院1家,专科医院3家。1960~1963年间,还办疗养院1所。
  慈溪县人民医院 民国29年1月于县城(今慈城镇)建慈溪县卫生院,配医务人员3人,年底增至10人,翌年4月因县城沦陷停办。35年恢复,人员15名,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药房、化验室,兼办防疫及管理环境卫生。1949年6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慈溪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4年10月,县境调整,迁至浒山镇环城东路现址,设医疗预防、卫生防疫、总务3股,人员39名,病床23张。1956年6月改称慈溪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张嘉道。至1958年,人员增至49人、病床52张。1958年办卫生学校,培养初级医务人员。1985年新建3252平方米的门诊大楼。至1987年底,累计建房29470.45平方米。人员增至382人,其中有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55人,病床300张,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伤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传染病科、皮肤科、针灸科、泌尿
  外科、病理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内窥镜室和A、B型超声波室等50多个科室,医疗设备较全,全年门诊37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571人次。为全县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1987年2月动工兴建7100平方米的9层住院大楼。
  慈溪县妇幼保健院 1951年5月于县城(今慈城镇)建慈溪县妇幼保健所,1954年迁至浒山镇,1958年并入县人民医院。1963年复设。1984年9月迁址解放西街,新建门诊大楼,面积2189平方米,设妇幼保健、临床医疗两部,有床位60张。1985年,经省卫生厅批准,升格为县妇幼保健院,时为全省第一所县级妇幼保健院。至1987年底,有人员8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9名,为县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1983年和1985年,先后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慈溪县精神病医院 1984年筹建于浒山镇南张家路,建筑面积3011.8平方米。1986年9月开诊。设精神科、普通内科、护理部、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验室、药剂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等,采用药物、心理、劳作、体育等综合手段施治。1987年底,有人员61人,其中医技人员42名,内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有床位150张。累计收治精神病患者481人次,门诊9987人次。
  慈溪县皮肤病防治站 初名慈溪县康复医院,1966年8月由民政局筹建于龙场乡凤浦湖西岸,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次年4月开始收治麻风病人,年底划归县卫生局,改名慈溪县麻风病防治站,1979年8月改慈溪县皮肤病防治站。至1987年底,有人员8名,其中医务人员5名。累计防治161名麻风病患者,其中住站治疗88人次,门诊治疗其他皮肤病患者76428人次。1980年、1983年,省卫生厅两次授予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慈溪县疗养院 院址设关头村(今属东安乡),1960年9月利用旧房改建。面积1500平方米。初设床位60张,1962年扩充到100张。工作人员11人。接收肝炎病人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1963年11月撤销。
  三北后方医院 系战时流动医院,1942年11月由三北游击司令部(后改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创建,初称三北疗养所,翌年12月改三北后方医院,有医生5名。先后在任家溪、大蓬山佛迹寺、田央黄、施公山等地流动医疗,先后收治伤病员70余人。1944年2月,流动于陆埠、梁弄之南山后方医院并入。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医院撤销。
  区域医院
  民国时期,现境主要集镇设有数家私人医院,慈溪、余姚县卫生院也曾设置几家分院,为邻近地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区、乡卫生院、卫生所,基本改变缺医少药状况。
  私立医院 民国至解放初期,现境各地私立医院主要有:
  慈航医院。民国9年(1920)由乡人叶启裕独资创设于鸣鹤场雪航桥,聘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之龚宝键任院长,设内科、外科、眼科、产科,计医师6名、护士2名、院工3名。龚本人精于内、外、妇、儿科。抗日战争时期,叶在沪产业遭日机炸毁,医院财源断绝,遂停办。
  大同医院。民国18年由施蒙久、何理刚募捐筹建于浒山镇西门外,设内、外、儿科。开业3年内,给资助户以优惠医疗。1950年停办。
  济众医院。民国23年由旅沪商人黄裕明集资兴办于龙山海甸乡(今甸山乡),占地4.75亩,建房24间,聘俞士英为院长。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及手术室、化验室、药房等。有医务人员6名,床位20张,置有腹部手术器械、显微镜、助产器等设备。抗日战争时期,救治抗日部队伤病员40余人。1955年8月改组为庄黄联合诊所。
  浒山医院。民国23年,路念慈岳母有感于当时时疫流行,民众苦于缺医少药,遂倾其积蓄,助念慈选址浒山东门外,创设医院。设内、外、妇科,施注霍乱预防疫苗。置有显微镜等设备。1951年与浒山西医联合诊所合并。
  三北医院。1950年由工商界人士虞家芝等发起,向慈籍旅沪殷户筹款3万余元,于1951年创立三北医院,设址沈师桥厦门头。设内、外、儿、妇、产科及药房、注射室;置小型X光机、显微镜等设备,有员工6名,病床20余张。1953年4月由县人民政府卫生科接管,改建为慈溪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诊疗部,后几易其名,1984年定名观城区中心卫生院。
  区中心卫生院 现境各区,解放前曾设立数家公办诊所。民国36年,庵东盐场公署建盐工诊疗所,设3科1室,有工作人员7人,次年停办。慈溪、余姚卫生院于35~37年间分别于观海卫、逍林、周巷设分院,不久均陆续停办。1951年后,现境各区陆续建立公办或民办公助卫生院(所),1955年有5所,1962年增至8所。1985年前后,改称区(镇)中心卫生院,负责管理各乡卫生院。
  联合诊所、乡卫生院 解放前多为家庭诊所。1951年7月,浒山成立西医联合诊所。嗣后,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联合诊所迅速发展:1955年12家,1956年30家,从业人员281人。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部转为集体医疗单位,并发展至52个,实现了社社有卫生院。后随行政区划变动,布局略有调整。至1987年,计有乡(镇)卫生院55家,分别由8家区卫生院领导,共有职工571人。新界、宗汉、淹浦3乡卫生院,1986年、1987年分别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卫生院”。
  基层保健站、卫生室
  村保健站 1951年始培训农村卫生员,此后逐渐设村保健站。1955年有村保健站25个,保健员25名。1958年增至52个,保健员808人。1969年初,宁波军分区医疗队帮助田央公社进行合作医疗试点,年底在全县推广。1970年培训“赤脚医生”兴办合作医疗站,是年有社办、社队联办、队办合作医疗站283个,占全县生产大队,总数的40.85%。到1976年,队办合作医疗站发展到722个,遍及全县社队。以后几经拆并,至1987年底,尚有村办、联办、个体办卫生室604个。
  单位医务室 50年代初,县内有6所中、小学建立医务室。以后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亦相继建立医务室或保健室,至1987年,全县共有单位医疗机构34个,医务人员38人,其中机关医务室1个,事业单位医务室18个,厂(场)医务室15个。
  个体行医
  古代行医者,或设医寓,或在药店坐堂,或串村走巷做走访郎中。多为中医,清末始有西医个体诊所。至1949年,现境有个体中、西医331人。
  解放初至1958年间,个体医生陆续加入联合诊所,旋转为集体医院职工,个体医生消失。1961年又允许医生个体开业,“文化大革命”中遭禁。1981年,国家准许个体行医,私人家庭诊所又渐发展,当年登记开业的有34名,至1987年,发展到167人。
  第二节 中西医疗
  中医
  慈溪中医,代不乏人。明代王纶著《明医杂著》、《本草集要》等,为河间学派的代表,用药偏于寒凉。清代柯琴专研伤寒学,撰名著《伤寒来苏集》;张生甫精于虚损症,著有《虚劳要旨》等,与盐山张锡纯、兰溪张山雷并称“海内三张”。民国初年至解放初,魏长春行医孝中镇,擅治伤寒温病、肝胆胃肠诸症,负盛名。据民国18年(1929)统计,全县有各科中医师66人。9年、18年,会稽道尹王庆澜、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先后下令取缔、废除中医,慈溪中医界群起抵制。到37年,中医师减少至49人。
  在现境各地行医的,清代有周巷劳氏伤科鼻祖劳双龙,专治跌打损伤,接骨入骱;景氏儿科开创者景瑞璇,有应手奏效之誉;花墙门吴氏儿科则与景氏儿科齐名。此后,宓家埭宓莲君(?~1858)以善治伤寒火症著称;坎墩人赵宰元(1856~1926)治目疾享盛誉;石人山高宝增(1856~1932)主张温病与伤寒汇通,提出温病伏邪病位在阳明,不少危殆重症,服之即效。民国时期,在各地行医的祖传中医专科主要有:周巷劳祥和,擅治跌仆损伤,正骨入骱;石人山高子京,精理伤寒、湿热、疟、痢等症;观城李纯益,精内外科,尤擅儿科,善治麻疳,用药轻灵;新界胡树萱,擅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气管炎等。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事业。1951年成立以中医为主体的慈溪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组织中医联合诊所。鼓励老中医带徒授技,到1954年底,中医人员增至236人。1958年输送8名医师到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1963年,配备人员,帮助老中医劳祥和、虞志瑞、高子京、胡树、张乃安、李纯益、陈达仁和药工陆文达等整理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同年,劳祥和、高子京、李纯益、胡树萱列为省名老中医。1979年,中华医学会慈溪分会中医学组成立。1979年,招收社会闲散中医药人员,经省选拔考试,县录取5名。1982年9月,慈溪中医学会成立,会员69人。随着中医队伍的扩大,区、乡卫生院逐步建立中医科室,在医疗上各有所长。观城区中心卫生院的中医内科、周巷区中心卫生院的中医伤科、长河区中心卫生院的针灸、淹浦及宓家埭乡卫生院的中医内科、洋山乡卫生院的中医外科、新界乡卫生院的中医妇科、周巷镇卫生院的景氏儿科、孙氏眼科、天元和坎东两乡卫生院中医眼科、天东乡卫生院的疳喉科等颇得病家称誉。1987年,全县中医、中药人员计195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16人、中医师28人、中医士94人。
  西医
  清宣统二年(1910)县城建私立慈溪保黎医院,始有西医。至民国18年,有西医13人。至37年,有西医,25人,助产士7人,护士5人,药剂士2人。
  现境西医始于民国9年,是年,鸣鹤慈航医院开设西医门诊。1949年,现境有西医师20人、药师3人、护士13人、助产士3人。
  解放后,西医队伍发展迅速,1954年有西医396人,至1987年底,增至1379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695人,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123人。
  解放前,除保黎、慈航、济众医院能做部分腹部手术和处理难产外,其他医院(诊所)仅能应付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解放后,医疗技术提高,医院科室增加,收治病种趋广,诊治疑难病症技术不断提高。
  内科:50年代仅治疗常见病、多发病。60年代始能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流脑华佛氏综合症,并抢救严重脱水病人。70年代,新增技术有大剂量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胸腔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脓胸,超声波定位下行肝脓疡、心包穿刺术,开展心电监护和电击除颤术,并先后增设血液病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小儿科、肺结核、肝炎等专科门诊。80年代,又新增顽固性心衰综合治疗、肝脏活检、B超指引下做肝脓疡插管引流术、肝硬化病人腹水回输术等。大多数区中心卫生院能诊治肺心脑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病综合症、肝性昏迷等病症。
  外科:1954年始做阑尾切除、肠梗阻坏死切除、尿道损伤等下腹部手术。50年代后期,能施行胃、胆囊、脾切除及肝破裂修补等上腹部手术。1970年增加甲状腺切除、乳腺癌根治、直肠癌根治(后置)、胃全切、肾切除等手术。1976年,县人民医院外科施行胰头癌根治术首例成功,在国内有很大影响。肝叶切除术亦于同年施行。1978年开展颅脑手术、脑血管造影。1979年施行阻塞性黄疸患者经皮穿肝胆道造影。1980年开展脾肾分流术、肺叶切除术、颅脑静脉窦破裂缝补术、亚玲形胸骨后甲状腺瘤切除术。1986年开展显微外科,施行脾脏自体移植、睾丸带血管自体移植。1987年,县人民医院共进行各种手术1522人次,住院1963人次,治愈率90%以上。到1987年,浒山镇和龙山、观城、逍林、庵东等几家区卫生院能开展胃、胆、脾等上腹部手术和肾切除、结肠肿瘤根治、甲状腺瘤切除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余区卫生院和宗汉等少数几家乡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
  妇产科:50年代中期始能行剖腹产手术,后新技术不断推广采用,60年代初、中期施行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70年代增加阴道前后壁修补、尿瘘修补及腹膜外剖腹产手术。1980年后,又增子宫、附件肿瘤手术。区乡卫生院多能开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部分能做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除、卵巢囊肿摘除等手术。
  耳鼻喉科:历年掌握推广的新技术有:60年代中后期,筛窦开放、鼓膜穿孔修补、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手术;70年代初,直达喉镜、食管镜、支气管镜等内窥镜检查和相应的活组织检查、气管切开、乳突天盖开放探查等手术。1984年后,有鼓膜成形术、耳廓断裂再植术,应用超声雾化、激光等治疗项目。1987年开始,应用手术显微镜开展中耳显微手术。
  眼科:50、60年代只能施行青光眼、白内障等简易手术。70年代,始有末层巩膜下角巩膜咬切术、球内异物吸出、鼻腔泪囊吻合、眶匡内容摘除等手术。1980年后,用“戴镜压抑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斜视。1987年,对外斜病人在健侧眼上施行手术,减少了手术难度,同年临床始用角膜接触镜。浒山镇卫生院、周巷区中心卫生院的眼科至1987年均能开展板层角膜移植、网膜剥离、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置换等手术。
  放射科:50年代中后期在胸腹透视基础上新增摄片、胃肠道造影。70年代新置200毫安、400毫安X光机,开展多项造影和特殊检查。1980年后,能行食道、胃肠双重造影及各项断层摄影术。1983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在省矽肺摄片质量评比中获二等奖。到1987年,各区镇卫生院均设放射科,部分医院能行造影及摄片技术。
  检验科:50年代,检验项目由三大常规检查扩展至脑脊液、血沉、胸腹水、白带、精液常规、康氏反应、大便隐血、痰液常规、血型和血交叉试验、骨髓穿刺涂片镜检等;60年代建立生化室和细菌培养室,先后开展肝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非蛋白氮、肌酐、血钙、血钾等测定以及细菌药敏试验;70年代开展HAA电泳法、骨髓分析和A、F、P扩散法新项目;80年代新增胆固醇、三酸甘油脂、r——GT测定、HBSAg、乳酸脱氧酶等项目;1985年后配置4022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尿液电脑分析仪,使血液、尿液生化分析项目增加。
  药剂科:县人民医院1964年设普通制剂室,生产蒸馏水和部分合剂、内服药剂等;1968年配制利胆合剂、排石汤、抗妇炎合剂、乳小叶增生合剂;70年代又配制中草药内服制剂16种、片剂9种、粉剂2种、针剂4种。1980年成立药剂科,1982年下设中药房和制剂室。1987年,药剂科人员由初建时的19人增至38人,其中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8人。是年,制剂室配制药品由1982年的80余种发展到111种;西药房配发西药、中成药品种有1225种,全年配方金额达129.8万元。
  中西医结合
  解放后,政府提倡中西医结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60年代末70年代初,观城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先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肾结石、肾炎、肝炎、乙型脑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菌痢、高血压、支气管炎等疾病。1975年,县人民医院置中西医结合病房,病床20张。甲状腺及部分腹部手术,采用针麻和中药麻醉。治疗骨折、脱位徒手整复等症,应用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果,疗效显著。
  第三节 医疗设备
  解放前,仅私立保黎医院置有X光机、显微镜、人工气胸器、助产器等设备,慈航、济众两家医院有显微镜、助产器、腹部手术器械。其他医院(诊所),医疗设备均很简陋。
  解放后,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增加。60年代初,县内有200毫安X光机1台、超声波治疗机1台、高倍显微镜3台、万能手术床3台、电冰箱4只。1964年,购置救护车1辆。1970年,有X光机9台、显微镜32架、电冰箱10只、氧气瓶29只。1978年底,区、社级卫生单位装备有X光机34架、心电图4台、A型超声波4台、万能手术床8张。1984年,20多个区、乡级卫生院也装备心电图机、X光机、综合手术床、高频电刀、九孔无影灯、油泵牙科椅、冰箱、氧气瓶等医疗器械。截止1987年底,县属各医院、区卫生院和大部分乡卫生院均配备手术、化验、放射、病理等各种诊断治疗器械,有的还添置B超、脑电图机、血气分析仪、各种内窥镜等。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更见完备,已有90多个品种,主要有:—256B型超声诊断仪、400毫安X光机、XS—SSD——4型纤维胃镜、XJ——1型纤维结肠镜、氦氖激光照射器、XSS——Z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自动指示旋光仪、血气分析仪、电脑化尿液快速分析仪、4022——生化分析仪、光固化机、心电监护仪、自动洗胃机、早产婴儿培养箱、超声波心电管诊断仪、塔式重蒸馏器、高速涡轮牙钻等。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