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828-8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1982~1986年,县人民政府分4批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
关键词: 慈溪县 文物胜迹 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

1982~1986年,县人民政府分4批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选介如下;
  童家岙遗址在龙南乡童家岙村东北2公里处的南江两岸1980年1月,经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试掘,已知的遗址面积约有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厘米。根据出土的陶片、釜、盆、钵等器物的质地、色泽和纹饰推断,相当于河姆渡第三层文化。
  袁韶墓南宋越国公袁韶,卒于端平初(1234)。墓在宓家埭乡解家村双峰山南麓,由神道、墓穴两部分组成。神道两侧原有石翁仲、石雕十二生肖和牌坊、华表等,现存文武石翁仲和石马各1对,造型生动逼真。墓穴处尚有明显隆起的封土堆,俗称“王坟”。
  卧床桥在洋山乡黄家村。相传原为泥桥,南宋思想家黄震幼时家居桥北,曾卧桥上读书,因名。后年久倾圮,易为石桥。现桥方孔,长11.6米,宽2.5米,桥面用4块条石筑成,两边各有栏板、望柱。东、西栏板上分别镌有“古卧床桥”及“护龙桥”桥额,东、西桥门两侧分别有“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的对联。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光绪三年(1877)修。
  龙山所城在龙山乡龙山所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永乐十六年(1418)增筑。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侵入县境,龙山所是戚继光等抗倭,名将整军歼敌、保卫乡邦的重要据点。现大部分城址旧貌犹存,为浙江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所城之一。
  观海卫烽火台位于观城镇北浪港山之巅,明洪武二十年与观海卫同时建成。其时,今慈溪境内东起雁门、西抵周巷共有烽火台数十处,观海卫为总台。日烟夜火,以相联络,在抵抗外来侵略中起过重大作用。台高4米,今遗址清晰可辨。
  灵龙宫在东安乡任家溪下宅村,建于清道光年间。由宫门、戏台、大殿和左、右厢房5部分组成,占地700余平方米。宫门为五开间硬山造。戏台为重檐歇山造,顶部有八角形藻井。大殿重檐,有卷棚式抬头轩,在雀替、斗拱、月梁上刻有双凤、花卉等图案。是县内保存较完整的晚清建筑。
  锦堂师范学校在东山头乡。原名锦堂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由旅日华侨、县人吴锦堂独资创办,素以课程适时、设施完善、师资健全、教学认真闻名省内外。吴氏原籍东山头乡,在日本经商致富。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办学三贤”,学校主体建筑为日本式口字形楼房,外加校园、农场,占地共百余亩。
  石公馆在宓家埭乡梅山北坡。为一天然洞穴,由数块巨石构成,四周草木葱茏。1947年,中共慈镇县委成员曾一度隐蔽于此,从事革命活动,后遂称“石公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在崇寿乡宴清村。1941年6月18日,刚从浦东渡海南来的抗日武装在向天庵(今宴清村)伏击自庵东出扰相公殿之日军,毙、伤敌各8名,打响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1985年9月3日,县人民政府于其地树立此碑,以资永久纪念。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