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84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档案
分类号: G273.3
页数: 2
页码: 820-8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档案机构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档案室,配有管卷员1名。解放初,档案工作由县委、县府秘书处兼管。
关键词: 慈溪县 图书档案 档案

内容

档案机构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档案室,配有管卷员1名。解放初,档案工作由县委、县府秘书处兼管。1952年开始,县委、县府分别建立档案室,自1956年起各配专职干部1人。1959年9月成立县档案馆,加强对文书档案及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使用服务等工作。1962年“战备”及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为防损失,曾将档案搬往四明山305后方库房存放。1979年3月,县档案馆恢复工作。10月,档案自四明山搬回。1980年4月成立县档案科,管理全县档案事业,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共有干部3人。1986年8月,县档案科改为县档案局,仍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7年底,局、馆共有干部12人。
  库房建设县档案馆初时以县委大楼的一般办公用房作为档案库房。1978年建成专用库房1幢,使用面积250平方米。1987年又建成新馆库1幢,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1000平方米,按国家档案局规定设计,有去湿防潮和密封设施。
  档案馆初无专门设备,利用一般办公用的旧箱、柜、木架存放档案。以后逐步置办,现有整套铁质档案箱、木质档案箱、资料柜及自动控制仪、文件翻拍仪、空调机、吸尘器、收录机、照相机、相片放大机等必要设备。
  档案管理1987年底,馆内共藏档案173个全宗36392卷,资料5828册,实行分类管理。其中:
  历史档案。共15个全宗3557卷,分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两部分。旧政权档案主要是民国时期慈溪县党政机关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档案资料,因极不完整,仅能部分地反映当时县内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方面的一些状况。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主要是慈溪县中共组织活动史料及革命斗争史料。
  文书档案。共158个全宗29827卷,是新中国成立后党、政、群团、机关、部分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的文书档案。60年代初制订了县、公社和生产大队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的具体细则,促使各级普遍加强了档案工作,因而这部分档案内容较完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的发展历史。
  科技档案。1960年起加强对科技档案的管理。1981年底,多数县属企事业单位开展和健全了这一工作。1984年以后,部分重点乡镇企业也建立了科技档案。档案馆收藏有土壤普查、农业规划、重要工业产品、村镇规划和城镇基本建设等档案923册(卷)。
  专门档案。自1959年起,县档案馆先后收集会计、统计、声像、照片、著名人士题词、碑拓、县内名人、土地证存根、人口普查、地名普查、工业普查、民间文学艺术普查等档案2085卷。
  此外,尚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杰出人物作品、中共党史、地方志、工具书、政策法令汇编及县内出版物等各种资料25类,5828册。
  档案利用县档案馆编制各种索引、目录,开辟阅览室,选编专题资料,加强咨询服务,方便利用者,提高利用率。19811987年,共接待利用者8976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5095卷,为澄清历史遗留问题,落实政策,民间解决土地、财产纠纷以及个人学历、任职、工资待遇等问题,并为各项专题研究及编史修志提供了大量可靠材料,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作用。
  县档案馆于1983年、1986年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档案馆。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