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集市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61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集市贸易
分类号: F729
页数: 8
页码: 510-5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集市贸易、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资交流会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集市贸易 商业

内容

第一节 综合市场
  宋、元间,大古塘筑成,塘南农作为主,塘北制盐、捕鱼,民间各以自产物品互易,渐成集市。至明代中叶,沿大古塘先后形成龙山、龙头场、范家桥、裘市、东埠头、鸣鹤场、王家埭、石人山、匡堰、埋马、店桥、浒山、周巷等集市。后随海塘逐条向北围筑,地域扩大,集市不断增多。至清光绪年间,现境集市增加至46个。民国初期,石人山、梅林、埋马、庙山、彭桥、分江市、拆落市等较小集市先后撤并。到民国后期,境内有集市30个,其中较大的有范市、师桥、观海卫(今观城)、鸣鹤、横河、逍林、浒山、坎墩、长河、天元、周巷、庵东等12个。
  解放后,县内各集市逐步由市日制改为每日制。经1956年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至人民公社化期间,大部分个体流动商贩组织合作商店(组),定点营业,集市减少。60年代开始恢复,至1963年,全县开放集市34个,上市商品达169种,成交额730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受冲击,全县有17个较小集市中断。1979年后,集市发展加快。1982年起,不少乡镇逐步开辟专用场地,建设棚屋,供商贩设摊营业,营业条件大为改善,上市商品亦由过去单一的农副产品扩大到日用工业品。1982~1987年,全县用于集市场地建设的费用总计553.9万元。至1987年底,全县76个集市拥有专用场地111864平方米,其中61个集市建有简易棚屋50602平方米。周巷镇综合市场最大,有场地6234平方米,棚屋5125平方米,摊位700余个,日赶集人数7000~10000人,上市商品350余种。
  第二节 专业市场
  清代,县内主要集镇按生产季节,先后形成棉花(包括土布)、粮食、水产品、耕牛等专业市场,规模较大的有康熙年间形成的淞浦、周巷水产品市场、彭桥土布市场,乾隆年间形成的鸣鹤老街布市场,道光年间形成的浒山蚕丝市场,曾长久不衰。民国时期,周巷、浒山两地有“三白”(白米、白布、棉花)市场之称,观城、龙山等地海鲜水产品市场亦有发展。
  解放后,国营集体商业迅速发展,集市贸易市场时兴时衰,除短期的专业物资交流会外,未形成长期固定的专业市场。至1979年,随着经济搞活,一批新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规模空前。至1987年,县内已有专业市场13个。
  白沙针织品市场 始自1979年在河角自然形成,随着白沙镇家庭针织业的发展,摊基扩移到公路两旁。1984年10月在公路南侧建成针织品专业市场,设固定摊位160个,流动摊位400个,日均上市人数4000多人。1985~1987年成交额2800万元。市场建成后也促进了白沙一带家庭针织业的更大发展,至1987年底,有70%左右的劳力从事针织品生产,产值从1984年的3000万元增加到6300万元。同时还带动了服务业和贩运业的繁荣,市场周围新增饭店、旅社和运输户120余家,全镇有购销专业贩运户4500人。
  胜山服装鞋帽市场
  1985年2月建,有固定摊位300个,临时摊位200个,上市商品130多种,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前来交易,1987年成交额934万元。市场建成后,该乡的家庭工副业进一步发展,有11000多人从事服装、鞋帽生产,工副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70%。
  高王蔬菜批发市场
  1986年7月建,日上市人数1500余人,贩运蔬菜的机动三轮车、拖拉机50余辆,自行车五、六百辆。1987年成交蔬菜323.3万公斤,成交额191.2万元。
  浒山小商品市场
  始自1979年在水门路自然形成,有摊位二、三十个,后于1983年10月移址在县人民大会堂前,设固定摊位300多个,日上市2500人左右,100多个品种。1984~1987年成交额1708万元。
  周巷卷烟市场
  先后在汽车站西侧公路边及狮子桥旁一带自发形成,时达近10年。1987年初集中在周巷镇综合市场经营。该市场规模较大,闻名浙东,一度能左右省内卷烟“黑市”价格。1987年8月按国务院发布的烟草专卖条例予以取缔,但禁而不止,部分转入暗地分散经营。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明嘉靖年间(1522~1566),现境已出现庙会,参加者大多为附近农家男女、商贩以兜售香烛等迷信品、饮食点心为主。清末民国时期,经营范围逐步扩大,每逢会期,香客游人来自四面八方,农工百作、商贩艺匠均携带货物,择地搭棚设摊兜售;江湖艺人亦纷纷相聚,测字相命,卖艺耍杂;四方赌徒,设摊聚赌,骗取钱财。大姓宗族及商界多资助演戏。交流商品多以手工业品、竹木及生活用品为主,会期一般为2~3天,春季称庙会,有正月初八(农历,下同)万寿寺,二月十二洋山殿,二月十九芦城庙,二月廿二文武殿,三月初三胜山庙,三月初七相公殿,三月廿七眉山庙,四月初七小灵峰,四月十五天妃宫,四月廿八龙山尚王庙。冬季称兰街,有十月初一周巷平王庙,十月十二坎墩娘娘庙,十月廿七天元市,十一月初五彭桥庙。
  解放后,旧时庙会、兰街逐渐消亡。商业部门废除旧俗陋习,择期举办物资交流会,组织各种商品参加交易。1953年,浒山、逍林、周巷、庵东、天妃宫、洋山殿等地曾先后举办物资交流会6次,总成交额80余万元。此后经常举办。进入80年代后,各较大集镇多举办大型物资交流会。1980年1月1~3日和1984年1月1~4日浒山镇所举办的两次交流会,商品成交额分别达200万元和232万元。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