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政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5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政建设
分类号: F303.3
页数: 2
页码: 458-459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市政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桥梁、给水、排水。
关键词: 慈溪县 县城建设 市政建设

内容

桥梁 东门桥。位于东门,跨东城河。所城始建时设吊桥,后改建为石质单孔台桥,称诚心桥。1967年、1985年两次改建。现桥净跨7米,桥面宽12米,荷载8吨,系钢筋混凝土半拱平桥。
  西门桥。位于解放街西门,跨西城河。所城始建时设吊桥,后改建为单孔石质台桥,称如心桥。1964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平桥,1979年再度改建。现桥净跨12米,桥面宽7米,荷载10吨。
  北门桥。位于北门,跨北城河。所城始建时设吊桥。光绪十四年(1888)改为石桥,定名五福桥。1964年改为轻轨水泥板桥,1982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拱桥。现桥净跨18米,桥面宽6米,荷载8吨。
  招待所桥。位于广场西路,跨西城河。1963年仿宁波灵桥桥型,建成单跨中穿式三绞拱桥。198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26米,净跨12米,桥面宽8米,荷载10吨。
  城东桥。位于环城东路北端,跨大古塘河,1985年新建。净跨18米,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各2米,荷载20吨,系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浒山西桥。位于环城南路,跨西城河。原为木结构公路桥,1956年改建为单跨木梁三合土面桥,1968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1981年拓宽,1986年再度拓宽改造,现桥为南、北二组,北侧桥面宽8米,人行道5米;南侧桥面宽7米,人行道宽3米,主跨10米,荷载20吨。
  给水、排水 1968年建县自来水厂,在界堰路公路桥东侧钻87米深井,取地下水向城区供水,日供620吨。1976年,自来水厂扩建,界堰路深井干涸废弃,改以大古塘河为水源。1979年,水厂再度扩建,改以邵水库作水源,铺设邵岙水库至浒山镇400毫米自应力管12.7公里。1981年开始供水,配套工程至1983年12月完成,日供水1万吨。1986年建2000立方米清水池1口,加铺400毫米自应力管12.24公里,日供水量增至1.5万吨。
  1955年开始改造城区排水设施,至1987年,基本形成排水网络。城内排水管道总长6.6公里,主要排出口为东西城河、大古塘河、四江口、金山河、新江等。
  园林、绿化 解放前,镇内无公园。1956年在虎屿山上建革命烈士纪念塔1座,周围地区遂成群众游憩之地。1984年始在城南寺山建造峙山公园,占地312亩,建有门楼、华表、建市楼、鸣皋亭、震旦亭、啸风亭、莲花池、连心池、如意桥、茗香楼等景点。经修缮后保存宋井、西周墓葬古迹2处。
  街道绿化始于1956年,1982年以后种植较多,以法国梧桐为主,至1987年城区共有行道树4700棵。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内部多筑花坛,栽植庭园树,全镇绿地总面积2.46万平方米。
  环境卫生 1956年成立浒山镇环境卫生管理站,遂对城区环境卫生设施进行逐步改造。至1987年,城区共有公共厕所84处,垃圾仓350个,铁皮垃圾桶96只,果壳箱50只。环卫站备有清运垃圾汽车2辆、密封垃圾车1辆、真空吸粪车2辆、12马力液压垃圾翻斗拖拉机1辆、5吨洒水车1辆、人力垃圾车23辆,全站共有职工65人,日清理面积9万平方米。各居委、街道包干清理面积8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