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路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54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路交通
分类号: U692
页数: 9
页码: 430-438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水路交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内河航道、航道设施、船舶、水上运输。
关键词: 慈溪县 水路 交通

内容

第一节 内河航道
  境内河流较多,宽度10~35米河道总长967.2公里,有主要航道27条,通航里程262.95公里。
  浒山至余姚 自浒山镇经罗墅桥、横河、石堰至余姚火车站,全程19.4公里,境内长10.3公里。浒山至横河段,通航水位3.2~3.8米(吴淞标高,下同),通航低水位时最浅水深1.1米,岸宽最窄15米;横河至余姚段,通航水位2.5~3.2米,通航低水位时,最浅水深1.1米,岸宽最窄17米。解放前,因桥梁大小不一,河道浅而窄,纤路高低不平,通航情况较差。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整治河道,改造桥梁,1983年8月至1986年12月全面疏浚浒山至横河小宏桥河段,今能通航40吨级船只,该航道连接萧甬铁路、杭甬运河,运输量占全县水运总量60%,为中西部地区通余姚城主要水路。
  观城至余姚 自观城镇过洋塘经匡堰、彭桥、横河、石堰至余姚,全程32.7公里,境内段23.6公里(其中横河至余姚段14.4公里与浒山至余姚段重复)。观城至横河段,通航水位3.2~3.8米,低水位时最浅水深0.9米,最窄岸宽7.5米。余姚至双河桥段古称东剑江,民国初改称东横河,为观城地区通余姚城唯一水路。宋乾道九年(1075)置双河闸。明嘉靖十五年(1536)余姚县丞金韶发动里民疏浚东剑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旅日华人吴锦堂捐洋,2万余元修筑洋塘。解放后,政府亦多次整治。1973年12月至,1986年9月间先后拨款16万余元,挖掘双河浅滩,清除石人山暗礁,凿掉埋马石礁,改造沿途桥梁,部分河道截弯取直,驳坎护岸,河道平均岸宽为16米,可通航20吨级船只。
  庵东至马渚 自庵东七塘公路桥经三十弓船闸、周家路江、周巷镇,进入长冷江至余姚马渚,全程33.1公里,境内段19.1公里。庵东七塘公路桥至三十弓船闸最低通航水位4.3米,最窄岸宽19米,最浅水深1.1米;三十弓船闸至周巷镇南三江口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窄岸宽14米,最浅水深0.8米。航道北端原止三十弓江,1956年,三十弓江至七塘横江开掘2.2公里河道。1961年整治周家路江,建造三十弓船闸。1962年12月至1964年3月筹款20万元全面整治周巷镇街河。今可通航20吨级船只,是县境西部地区与萧甬铁路、杭甬运河相衔接之主要航道,也是庵东原盐主要外运线。
  浒山至观城 自浒山镇经白沙、择浦、逍林、三管等乡镇越小陆村船闸至观城镇,全程21.2公里。通航水位3.4~3.8米,最窄处岸宽15米。航道东西原不沟通,1959年底,浒山公社发动群众开挖白沙河角段2700米潮塘江,使50余条断头河渠东西连贯。1972年在三管乡天妃宫建造小陆村船闸。1977年冬将逍林新二江西段拓宽至20米,翌年又拓宽新二江东段,并开掘至观城镇,今可通行20吨级船只,为县内东西向主要水运路线。
  附:慈镇航道工程
  1985年7月,经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决定开通慈溪至镇海的内河航道,计划自浒山经横河、观城、师桥、范市、龙山、雁门、骆驼、贵施抵镇海,全程69公里。其中大岙岭至龙山镇龙闸为第一期工程,1986年开掘。雁门乡大岙40吨级船闸工程于1987年6月开工,至年底完成工程土方34.4万立方米、建翻水站2个,桥梁9座,一期工程已累计投资272万元。
  第二节 航道设施
  航标 海黄山灯标。位于五洞闸乡海黄山,东经121°36′北纬30°12′。白色钢管灯柱,柱高5.3米。干电池为光源,红白色自动闪光,每1,0秒1闪,射程7海里。1954年9月建成。
  高王路灯标。位于西一乡高王路八塘,东经121°14′北纬30°19′48″。白色三棱形钢筋混凝土灯柱,柱高10米。干电池光源,白色闪,光,每10秒4闪,射程7海里。1956年8月始建在七塘上,时为木灯柱,1961年5月迁现址,改钢筋混凝土柱。
  陆丁路灯标。位于西二乡陆丁路八塘,东经121°11′15″北纬30°19′18″。白色三棱形钢筋混凝土灯柱,柱高6.5米。干电池光源,白色,闪光,每12秒4闪,射程7海里。1965年8月建造。
  码头 浒山码头。位于浒山镇朱家桥东。1985年建成,次年启用。浆砌块石结构,重力式,长80米,宽1.6米。能停靠40吨级船只。岸有货物堆场600平方米,以装卸货物为主。
  周巷码头位于周巷镇公路桥北西河沿,1963年建。石砌结构,长28米,宽3.1米,可靠泊30吨级船只,设有货物仓库和旅客候船室,是庵东至马渚航道最大客运码头,日客流量300余人次。
  西三码头。位于西三乡建塘江闸西,北濒杭州湾,与乍浦隔海相望。1981年建成,为县内唯一在用沿海货运码头。浆砌块石结构,重力式,长21米。有东、西两个泊位,均可靠泊100吨海船。采用候潮靠泊,搁浅装卸。
  龙山码头。位于龙山乡伏龙山北麓。民国3年(1914)由虞洽卿独资兴建。由1条石堤和1个100吨级泊位组成。石堤以松木桩为基础,块石叠砌,长1000米,宽7.5米,高于海滩6米,堤上铺设轻轨,可行驶小火车。泊位松木桩基础,浆砌块石结构,长20米,南端宽12米,向北渐狭,北端宽5米。
  三北轮埠公司以“镇北”、“慈北”、“姚北”3轮,载客运货,往返于宁波、镇海、穿山、沈家门等地,一时成为三北地区海运交通枢纽。抗日战争爆发后,继续抢运物资和难民。民国30年4月宁波沦陷,镇海口被封锁,停用至今,平时常有渔船停泊。
  渡口 上林湖渡。设桥头乡上林湖水库,北靠水库大坝,南靠林湖村。开始用小农船摆渡。1975年后用一艘9吨水泥机动船摆渡,1986年11月被新造的“越窑”号水泥机动渡船取代,可载客34人,载货1.5吨。由林湖村村民个人承包经营,日航3个班次。
  梅湖渡。设龙南乡梅湖水库,自北岸大坝至西南岸石门头,东南岸任家纸坊。1962年底始用农船作临时季节性摆渡,1972年8月,一渡船超载沉没,死亡9人。次年建机动渡船1艘,投入使用。1983年由新造水泥机动渡船取代,设客位32个,由梅溪乡俞家岙村村民个人承包,无固定班次。另有龙南乡和梅溪乡农民个人摆渡农船,平时7艘左右,杨梅采摘季节增加,多至40余艘。
  第三节 船舶
  人力船 宋、元时,县内已能制造木质船舶。时分海舶、河舟两类。宋开庆《四明续志》载:慈溪有船282艘,船宽1丈以上65艘,1丈以下217艘,主要用于运盐和捕鱼。后随经济发展,运输量增加,船舶也不断增多。海船主要为卤担船(因载卤而得名),靠潮汐和风力行驶,一般载重30~50吨。内河船种类较多,有以载客为主的脚划船(即乌篷船)、航快船和用作载货的红头百官船、鸭嘴巴船等。民国37年(1948)统计,仅庵东地区就有沿海木帆船120艘,内河专业运输船165艘。解放后,船舶多随船员入互助组。至1955年,全县各运输社(组)共有各类专业运输船舶345艘,其中航快船36艘,沿海木帆船109艘,内河木船200艘。1967年起使用水泥船,1970年开始自制,内河木船遂由水泥船取代。至1987年,全县尚有专业运输入力船221艘。
  机动船 民国3年,龙山码头建成,三北轮埠公司“镇北”、“慈北”、“姚北”3轮,经营沿海客货运输。民国19年,周巷镇有汽船1艘,可载客40~50人,航行于周巷至马渚航道,于24年失火焚毁。龙山码头3轮亦因沦陷停航。1958年,周巷运输合作社新置机动拖船,部分“百官船”也开始改为机动拖驳船。1963年,县航运公司在航快船上安装机器,改装成木质机动客船。1970年12月又首改卤担船为机动船,定名为“慈机1号”。是年,县内已有机动船49艘。19771985年,县航运公司先后添置150吨级水泥质机动货船1艘,150吨级钢质货船1艘,300吨级钢质货轮1艘。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专业运输机动船204艘(含沿海机动船8艘)。
  挂桨机船自70年代出现后,发展较快。初以小吨位船只为主,马力3~5匹,时速5~8公里。80年代,不少船只挂桨机马力增至12匹,吨位增至10~15吨。挂桨机船多属个体运输专业户,至1987年,全县共有个体、联户专业运输挂桨机船1503艘,5045马力,10467.5吨位。
  第四节 水上运输
  内河客运 民国时期,商旅往来以乘船居多。民国19年(1930)现县境有内河客运航线13条,经登记营运的航快船17艘;民国35年有12条,航快,船21艘。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民主改革,客运发展较快。1955年开设航线11条,投入营运的航快船36艘。次年,浒山、周巷、观城3镇成立航快组,有航快船35艘。1963年,县内第一艘木质机动客船开航于浒山至四灶浦航线,尔后,机动客船陆续取代航快船。至1977年已增加到12艘,216马力,649客位,客驳5艘,客位300个,是年载客66.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34.5万人公里。70年代末,公路客运发展迅速,内河客运量逐年下降,至1987年底,全县内河客运航线仅剩4条,客轮4艘,客驳1艘,客位333个,年客运量16.59万人,客运周转量179.98万人公里。
  内河货运 内河货运素以运盐、运棉为主。民国初期,周巷、浒山等地棉花由内河运往宁波、萧山、绍兴、杭州各地纱厂,或经宁波转运上海、福建、温州、台州等处。民国19~21年,每年运往宁波之皮棉在12~15万担之间。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沦陷,水运事业亦遭严重破坏,船民大批失业。抗战胜利后恢复。民国35年,不少集镇组织长船公司,“浒山、“坎墩”、“白沙”、“三北”、“宁周”、“宁逍”、“宁天”7家公司较大,其中“宁天公司”承揽天元、长河、庵东等地航运业务,为各公司之首。
  1950年底,县内注册登记私营内河船463艘,3339吨位,船员697人。1952年,周巷、浒山各组织木帆船联运社,时有船舶114艘,1642.4吨位,船员235人。1955年,全县组织运输互助组19个,驳船组4个,航快组4个,共有船只200艘,1914.9吨位,船员429人。1959年2月成立地方国营慈溪县运输公司(1962年12月转为集体),拥有各类运输船376艘,4636.5吨位,为县内最大专业内河运输企业。1970年成立县联合运输指挥部,各区建立联合运输指挥组,实行“产、供、运、销、结算”一条龙,“铁、公、水、搬”一票到底办法,简化运输手续,缩短船舶往返周期。1982年开始,县航运公司逐渐向曹娥江以西发展,航线延伸至杭嘉湖、苏南各埠,承运石灰石、水泥、酒类、百杂货等物资。1983年以后,个体(联户)运输大量涌现,占据黄沙、石料、砖瓦等物资短途运输大部业务。1987年,有集体货运船舶414艘,5811吨位,1780千瓦;个体(联户)货运船舶1496艘,10308吨位,3575千瓦。是年,县属运输部门完成内河货运量34.5万吨,货物周转量3251万吨公里;个体(联户)运输户完成货运量62.3万吨,货物周转量1402.6万吨公里。
  沿海运输 境内沿海浦口、港湾较多,海船多能进湾入浦。“明代自镇海沿海而西接慈溪、余姚界,外国洋舶处处可停泊登岸”(光绪《慈溪县志》)。清代,宁波设关署,古窑浦为十五口岸之一。民国3年,三北轮埠公司通过龙山码头开展沿海运输业务。29年,镇海口被日军封锁,沪甬航线中断,金华、忂州、绍兴等地与上海的物资交往,大部改由庵东转运,给庵东带来了短时的繁荣,时称“小上海”。日军占领后,海运衰落。31年7月,日军“扫荡”盐场,50余艘海船被焚毁。33年5月,日、伪在庵东设立军盐运输管理处和船运管理处,极大部分海船被征用。抗战胜利后,沿海运输业逐渐恢复。
  1950年6月恢复庵东至杭州、乍浦、上海、宁波等沿海航线,西一为沿海船舶停靠中心站,是年沿海货运量达5.99万吨,周转量395.6万吨公里。到1954年,县内沿海木帆船已增至109艘,2328吨位,船员436人。1956年,庵东盐运改循铁路,后沿海木帆船过剩,有56艘海船,1312.56吨位,219名船员调往宁波港和镇海港。1959年2月,庵东运输站设外海运输大队。1970年,县航运公司首改卤担船为机帆船,以后陆续改装,运输逐渐机动化。1972年11月建立县航运公司外海航运站。1978年后,不断扩吨更新,购置钢质货轮,并延伸航线。至1987年,县属运输部门已有沿海机动船8艘,872吨位,519千瓦;个体(联户)运输户有机动船9艘,229吨位,197.7千瓦。是年完成货运量3.65万吨,货物周转量1254.12万吨公里。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