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交通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540
颗粒名称: 第十一编 交通邮电
分类号: F512.7
页数: 35
页码: 417-451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交通邮电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交通管理、邮政、电信。
关键词: 慈溪县 交通 邮电

内容

第十一编 交通邮电
  慈溪物产丰富,素赖水运外销。唐、五代时期,上林湖所产秘色瓷即由海运出口,东抵日本,南到东南亚,西达中亚各国,曾形成“海上陶瓷之路”。以后,食盐、棉花等大宗产品亦多由内河转海道运往各地。翠屏山南,有浙东运河横贯全境。直至民国初,杭甬铁路建成,县城设车站,此后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现境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2年(1933),时因资金短缺,又中遭战争破坏,发展缓慢,直至解放前夕,县内公路里程仅57.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民工勤建”和“民办公助”方式加快公路建设,至1987年,公路总里程达292.12公里,乡乡可通汽车。
  明、清两代,多设铺驿、台堠。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县治(今慈城)开设邮政局。现境鸣鹤、师桥、周巷等埠相继出现民信局和信客。民国初,龙山即有电报、电话。至1949年,现境共有邮电局、所40处,邮路723公里,电话杆路98.32公里。
  1954年,县治迁至浒山,迅即以浒山镇为中心形成邮电通讯网。1956年,乡乡通邮、通电话。1978年后,邮电事业发展加快,至1987年,邮电局、所增至67处,邮路总长2292公里。城乡共装用户电话9388部,邮电业务总收入达627.51万元。1980年,浒山镇开通准电子自动电话;1986年,周巷、观城、师桥、逍林4镇装置纵横制自动电话。
  第一章 陆路交通
  第一节 乡间道路
  清时,南北向翻越翠屏山丘陵区的重要乡间道路4条,东西向道路3条,其在现境路段的起迄点及长途如下:
  自长溪岭经关头村、东埠头、竹山岭、迎禧桥、鸣鹤场、古冯桥至洋浦13.9公里。南通慈溪县治(现宁波慈城镇)。
  自东埠头经庆安桥、掌起桥、施家桥、沈师桥,出观海卫东门至振新桥19.2公里。
  自鸣鹤场经叶村、双全桥、观海卫南门至海晏庙9.9公里。
  自翠屏山经大古岭、沈府岭至彭桥7.4公里。南通丈亭(现属余姚市)。
  自安山桥经石堰、秦堰桥、横河、埋马、彭桥、匡堰、石人山、古新桥、新桥至双河桥23.3公里。往西南通余姚县治(现余姚市城区)。
  自小岭麓沿大古塘经三碰桥、孙家塘头、白沙路、觉爽寺、杨家路、界堰、梅林、东刹凉亭、蔡山闸、封山桥、陈家村至洋浦闸13.2公里。西行经化龙堰、周巷埋沟桥至断塘庙(今属余姚),入上虞界。
  自澥浦太平岭向西沿官塘(大古塘东段)经龙山所城东门外、龙头场、田央、施公山、淞浦闸、裘市、沈师桥至观海卫25公里。东南通骆驼桥至镇海(现宁波市镇海区)。
  这些古道以石板路为主山间有部分卵石路,宽度2米左右。北部沿塘横路和沿江河直路以泥路居多。庵东盐区牛车路亦纵横交错。民国时期,大部分乡间古道依旧。
  解放初至60年代,先后修建石湫头庙至杜岙、东埠头至关头村等手拉车路,盐区牛车路也改成手拉车路。期间,为适应五洞闸农业机械化试点,修筑沈师桥至五洞闸机耕路。70年代,改建、新建机耕路较多。1979年以后,乡间道路多经拓宽改造,不少乡镇村落集中地段还浇灌水泥路面。至1987年,全县有宽度2米以上道路574.89公里,其中碎石路516.56公里,水泥路28.77公里,卵石路5.4公里,泥路24.16公里。
  第二节 公路
  自民国22年(1933)至24年,采用借款筑路方式,现县境先后筑成鄞镇慈路、观曹公路、浒胜公路、慈龙公路、慈洋公路等,因资金短缺,路况较差。抗日战争爆发后全部破坏。抗战胜利后,未能全部修复。解放时,通车里程仅57.5公里。新中国成立以后,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勤建”方针发展公路建设,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到1959年已有公路125.2公里,1969年159.1公里,1979年203.8公里,至1987年增加到292.12公里,其中国道43公里,省道11公里,县乡道238.12公里。
  主要公路
  国道 杭州至沈家门(编号329)。自杭州经萧山、绍兴、曹娥、浒山、宁波至舟山沈家门,全长298公里。境内段浒山城西小岭至雁门乡澥浦岭长43公里,东西向横贯县境。其中澥浦岭至观城段长25公里,为原鄞镇慈路一部分。民国18年4月,虞洽卿建议修建鄞镇慈路(宁波至观海卫),次年9月由省建设厅向通运公司借款修筑,因资金不足,曾一度停工,至22年8月始成,为现境第一条公路,碎石路面,半永久性桥梁。观城至浒山小岭段长18公里,为原观曹公路一部分,系省建设厅向观曹汽车公司借款修筑,23年12月建成,次年3月通车,泥结碎石路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于27年1月、12月,两路段先后破坏。36年1月修复浒山至观城,7月修复周巷至浒山,次年4月修复淞浦至宁波,到1953年修复观城至淞浦段,全线才重新贯通,后经多次改造,路况逐步改善。1972年进行路基恢复工作。1974~1980年,全线铺浇沥青渣油路面,穿境段全长43公里,沥青渣油路面41.32公里,水泥路面1.68公里,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7~9米,公路等级为二级,沿途主要车站有浒山、樟树、观城、淞浦、龙山等。
  省道 浒山至溪口(编号604)。自浒山经余姚至奉化溪口,全长110.6公里,境内11公里。浒山至胜堰原称浒胜公路。于民国24年1月建成通车,系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7米,路面宽5米。抗日战争爆发后于27年12月破坏,36年10月由余观公司修复通车。解放后,经多次改造,路况明显好转。1981年9月至1986年11月浇灌水泥路面8.8公里,渣油路面2.2公里,路面拓宽至7米,属三级公路。途经横河、石堰等车站,是县内公路与杭甬铁路沟通的主要路线。
  县道 芦城至西一。民国24年由余姚盐场公署拨款4万元,修筑低(塘)庵(东)公路,因资金不足,仅完成路基施工。县境沦陷期间,日、伪政权为抢运原盐和配合盐区“清乡”强征民夫续修通车,遭抗日军民明修暗拆,故时通时断,至抗战
  胜利前夕,已无法行,车。35年由余姚盐场公署与姚江汽车服务社(姚江汽车公司前身)合资修通,但桥梁施工质量较差,通车数日即停。1949年初至5月29日,余姚盐场公署又出资加固桥梁,始恢复通车。1950年5月铺碎石路面,1961年8月向北延至浙东化工一厂,1970年延至西一。1986~
  1987年,天元、长河、庵东3地穿镇段先后浇灌7米宽之水泥路面。全路总长14.2公里,属四级公路。南接杭沈国道,北连西(三)新(闸)公路,是庵东盐区与外地沟通之主要陆上通道。
  五里至叶家。民国36年初修筑自县城(今慈城)经妙山桥、和尚桥、南将台、东埠头、石头、宓家埭至鸣鹤场之慈鸣公路,当年9月1日建成通车(不久停运)。1954年因县境调整,东埠头以南路基废弃。1961年新建罗埭庙至鸣鹤段,东埠头至叶家段、东埠头至鸣鹤段仍按原慈鸣公路路基改建。全路总长15.4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5米,系泥结碎石路面,属四级公路。两端均与杭沈国道相接。停靠五里、鸣鹤、宓家埭、东埠头、叶家等站。
  樟树至新闸。1956年2月动工兴建樟树至新浦段公路,长11公里,11月建成通车,为解放后新建的第一条公路。1985年8月从新浦延建至新闸,与西(三)新(闸)公路相接,全长14.75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5米,泥结碎石路面,属四级公路。中途站有逍林、胜东、新浦等。
  公路养护
  民国22~24年间,境内公路分别由通运公司及观曹公司养护。37年,余观公司在余姚至观城线上设石堰、白沙、小桥3个道班;通运公司在宁波至淞浦线上设邱王道班;姚江公司在余姚至周巷线上设老凉亭道班。
  1953年5月,余观、姚江两公司所设道班交宁波养路段管理。1956年2月建立浒山工区,辖浒山、樟树、老凉亭、石堰、龙山、师桥等9个道班,养护余姚至庵东、宁波至周巷、浒山至胜堰3线。1958年,运、养合一,浒山工区撤销,由余姚运输段接养境内各公路,并增设周巷、长河两个道班,撤老凉亭道班。1959~1961年间,浒山、五洞闸两公社建立养路队,养护浒山至坎墩、罗埭庙至叶家、师桥至宓、家埭3条新建公路。1962年,余姚运输段下设慈溪工区,境内各公路均归慈溪工区统一养护。1964年1月,运、养分离,慈溪工区改属宁波公路总段,有道班8个,桥工、采石班各1个,职工78人,管养干线73公里,支线42.48公里。1969年2月,慈溪工区改名慈溪公路段。1984年4月成立县公路养护管理站,负责县乡道的养护管理工作。至1987年,县公路段养护里程146.20公里,其中国道43公里,省道11公里,县乡道91.2公里;县公路养护站接养县乡道146.92公里。全县共有公路绿化里程42公里,其中杭沈线35公里,浒溪线7公里。
  第三节 桥梁
  民间桥梁
  县内河流纵横,桥梁众多。解放前,以石桥为主,间有木桥。县境南部石桥分石拱桥、石板桥。现存石拱桥以横河镇七星桥最著名,始建时间无考,清道光间重修,是县内唯一三孔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单孔石拱桥较有名的有鸣鹤镇沙滩桥、运河桥、陡塘桥,淹浦乡唐荔桥,掌起镇古吉利桥,东安乡洪魏村金锁桥(单孔乱石拱桥)。石板桥在县内分布较广,有二板、三板和有栏、无栏之别,在村落较为集中的水网地带尤多,如宗汉乡新塘东村至东周塘村,不足1公里路程有桥梁13座,称为“二里十三桥”。县境东部地区所建石板桥,造型讲究,有不少三板双栏桥梁。木桥主要分布在县境坎塘以北,结构简易,牢固性较差。
  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和新建桥梁增多。50年代出现过一批5米以下小跨径简便钢筋混凝土板桥。60年代初,建造了一批造价低、施工方便、跨度适应性大的轻轨桥。1964年在长河三塘江上建成县内第一座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坦拱桥。从1965年8月在师桥镇建成县内第一座砖拱桥起,至1967年的3年间,共建造砖拱桥120余座,此时还出现510米跨径“门”型梁桥和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70年代及以后,陆续建造变截面撑拱桥和等截面撑拱桥。80年代初,县内木桥和危险石桥的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到1987年底统计:全县共有民间桥梁4504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板桥1860座,“□”型梁桥713座,双曲拱桥468座,轻轨桥226座,石板桥830座,其他桥407座。
  公路桥梁
  民国时期,境内公路桥梁皆为木结构桥。分石台木梁木面桥和木台木梁木面桥两种,负载能力低,寿命短,解放初新建桥梁亦属同一类型,唯桥面一般改铺三合土。1954年,沈师桥公路桥改为县内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1958年又将界堰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到1971年,杭沈公路境内段所有桥梁全部改建成永久性桥梁。同年7月在西一至新闸公路上建成县内第一座公路双曲拱桥——东一桥。1975年10月建造另一座双曲拱桥——四灶浦大桥,该桥净跨42米,为县内单孔跨径最长桥梁。次年,五叶公路上最后一座石台木梁三合土面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全县公路桥梁改建工程全部完成。至1987年底,有公路桥135座,其中跨径20米以上的双曲拱桥8座。
  第四节 交通工具
  轿子 又称肩舆,为古老交通工具。有客轿、花轿两种。客轿亦称清衣轿,多由2人抬行,通常为有钱有势之人代步或妇女再醮之用。花轿雕木嵌珠,外观华丽,多由4人肩抬,作迎娶新娘使用。民国时期,浒山、观城、周巷等重要集镇均设有轿行,备轿供人贳用。解放后逐渐消失。
  还有元宝篮可作轿子用。竹制,外形如元宝得名,人坐篮内,由两人抬扛。旧时供山区绅士或老弱病残代步。现民间尚有使用。
  牛车 短途运盐工具。木制车箱、车架,两侧装木轮4只,用水牛拖拉。解放前庵东盐场专用,多时有千余辆。
  人力车 手拉车:俗称榻,是一种用人力推拉之两轮载货车。70年代以前一直是陆上主要短途运输工具。三轮车:俗称“黄鱼车”,为脚踏运货车。解放初开始出现,主要供食堂、饭店、商店买菜、拉货。70年代中期当作个体户短途客货运工具,集结在车站附近兜揽生意。自行车:解放前甚少,解放后逐渐增加。至1987年底,县公安局登记发照的自行车已近30万辆。
  机动车 机动三轮车:亦称“三卡”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适用于少量货物的运输,配置座位亦可作短途客运车。60年,代初,慈溪邮电局始有“风雷”牌三卡传送邮包。近年来,增加较快,有“天目山”、“西湖”等牌号。截止1987年底,全县共有机动三轮车1336辆。摩托车:出现于60年代,大多用于公务。80年代,私人购车大量增加,1987年,全县摩托车总量已达2728辆。拖拉机:1956年3月,县内始有拖拉机,60年代又有手扶拖拉机,均作农耕。80年代成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有方向盘式和手扶式两种。方向盘式载重3~10吨;手扶式载重0.75吨。1987年执有运输证拖拉机共3492台,其中手扶拖拉机3187台。汽车。民国24年,观曹长途汽车公司成立,县内始有汽车。解放后陆续增加。至1987年底,共有各种大小汽车1805辆,其中:大型货车889辆,小型货车371辆,大型客车117辆,小型客车375辆,特种车53辆。
  第五节 公路运输
  客运 民国22年(1933),通运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租鄞镇慈路经营客运。24年3月,观曹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租观曹公路及其支线余周、浒胜两路经营客运。初,过往乘客需在观海卫站(今观城站)换车。同年5月,通运、观曹、绍曹蒿、萧绍公司承办联运业务,并开辟观海卫至杭州、观海卫至绍兴的直达班车。25年,通运、观曹两公司在现境设邱王、龙山、田央、施公山、淞浦、洋山殿、裘市、沈师桥、观海卫、洋浦、小桥、樟树、白沙、浒山、横河、石堰、周巷17个车站。抗战爆发后停业。战后,除观曹公司无力复业,原承租线路由新成立之余观公司和姚江公司经营外,其余公司陆续恢复。到36年11月,余观公司日行班车14次(来回,下同);姚江公司18次;通运公司在龙山至淞浦段日行班车10次。同年,慈北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租慈鸣公路,开设慈城至东埠头班车,次年延伸至石湫头,日开班车4次,不久停业。至解放前夕,通运公司拥有客车16辆,姚江公司6辆,余观公司租用商车8辆。
  解放初,公路汽车客运仍由各商营公司经营。1953年,省运输公司宁波分公司接收私营余观、姚江公司。1954年11月,余姚中心站迁浒山,改浒山中心站,时有客车10辆。1957年5月,通运公司与宁公司合并为公私合营宁波汽车公司,隶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宁波运输处,观城客运划归浒山中心站。是年底,浒山中心站有客车33辆。尔后,慈溪汽车客运全部由省属汽车运输企业经营。1958年5月,撤浒山中心站,设余姚运输段,至1978年底,客运车辆一直归余姚车队统一调度。
  1979年1月1日,慈溪站成立车队,有客车34辆,1600个座位,承担县内线路及慈溪至宁波、余姚的客运任务。1982年5月起,先后开设慈溪至杭州、上海,淞浦至杭州,慈溪至新昌,慈溪至义乌,庵东至杭州等班车,客运业务不断扩大。为适应客运业务日益增长需要,1986年2月,慈溪客运站移址新建。1987年底,县内共设客运站点91个,其中:县所在地及辅导站6个,自设站34个,代办站22个,停靠站29个。每日由慈溪站发往县内各站班车62次,环线班车14次,发往县外班车42次。县内其他站发往慈溪站班车52次;县内所属站互发班车10次。县外发往慈溪站50次;县内所属站发往县外96次;县外发往县内所属站88次;县外途经慈溪站25次。全县日来往车次439班。是年,慈溪站共有客车86辆,客位4117个,年客运量1135.76万人,旅客周转量25177.09万人公里。
  1981年4月,县劳动服务公司成立机动三轮车客运队,1984年4月,改为慈溪县旅游社,开设慈溪至宁波、慈溪至杭州、胜北至杭州客运班车。至1987年底,有客车8辆,共204个客位。年客运量7.2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15.57万人公里。
  1984年10月,县汽车运输公司开始经营客运。年底,有客车3辆,计102个客位。开设慈溪至宁波、慈溪至上海、崇寿至杭州、新浦至杭州、白沙至杭州、庵东至杭州、慈溪至义乌等客运班车。至1987年底,客车增至14辆,591个客位,年客运量55.5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659.50万人公里。
  1984年后,县内出现私人汽车客运。至1985年底,有汽车4辆,142个客位。1987年增至26辆,486个客位。其他机动车800辆,计4800个客位。年度客运量达
  96.96万人,其中:汽车客运33.9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74.9万人公里,其他机动车客运62.9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891.5万人公里。
  货运 民国22年,通运公司有货车4辆(翌年增加到9辆),观曹公司有货车4辆。1949年初,姚江公司有货车1辆,经营汽车货运。
  解放初,汽车货运仍由商营公司经营,1953年,余观、姚江公司由省运输公司宁波分公司接收。1954年8月,余姚中心站设立,观城以西地区汽车货运业务归余姚中心站经营。同年11月,中心站从余姚迁至浒山,时有货车10辆。1957年5月,公私合营宁波汽车公司并入宁波运输处。在浒山、观城、周巷、庵东等地也设货运站点,受理零担、整车货物的托运业务,并开设甬观、甬浒、甬周等零担货运班车。1958年4月,宁波至观城的货运零担班车曾采用客车拖挂货车,增加货运量,称为“客货鸳鸯车”。5月,撤浒山中心站,设余姚运输段,货运车辆归余姚车队统一调度。
  1979年1月,慈溪车队建立,时有货车6辆,计19.5吨。是年,货运量2.09万吨,货物周转量161.95万吨公里。至1987年,已有货车20辆,计153吨位,开设慈溪至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绍兴、常州、义乌、曹娥、余姚,以及庵东和周巷至宁波等零担货运班车。年货运量4.93万吨,货物周转量728.02万公里。
  浒山搬运站(现慈溪县搬运公司)也于1971年购置1.5吨汽车1辆投入营运。至1987年底增至8辆,42吨位,受理国内短、中、长途货物运输,年货运量0.5万吨,货物周转量153万吨公里。
  县交通局于1977年11月设汽车队(现慈溪汽车运输公司),有货车3辆,15吨位。至1987年增至19辆,198.5吨,年货运量5.58万吨,货物周转量783.55万吨公里,为全县最大汽车货运企业。
  1984年开始出现私人汽车货运,是年有个体联户货运汽车29辆,94吨位。1987年增至113辆,455吨位,年货运量7.32万吨,货物周转量1252.6万吨公里。机动三轮车和拖拉机也为个体户之主要运输工具。1984年底,县内有机动三轮车337辆,拖拉机925辆。至1987年底,机动三轮车增至432辆,152吨位,以承运零星物资为主。拖拉机2836辆,3041吨位,以承运砖头、黄沙、石料等建筑材料为主。是年底,机动三轮车货运量5.08万吨,货物周转量141.8万吨公里;拖拉机货运量139.62万吨,货物周转量2046.7万吨公里。
  搬运装卸 民国时期,浒山、观城、周巷、庵东等主要集镇搬运装卸工人组成“脚班”,装卸水运物资,以庵东盐区最为发达。民国35年,各集镇成立脚夫职业工会;庵东成立牛车工会,设分会6个。解放初,各主要集镇及盐区先后组织搬运工会。1950~1953年间,各地普遍成立搬运站(组)。至1957年底,全县有搬运站17个。80年代初,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机械搬运遂取代手工装卸。至1987年,全县10个专业搬运企业,拥有汽车10辆,49吨位,拖拉机18辆,其他机动车12辆,吊车47台,49吨位,输送机17台,手拉车395部。此外,还有乡村搬运组织50个。
  第二章 水路交通
  第一节 内河航道
  境内河流较多,宽度10~35米河道总长967.2公里,有主要航道27条,通航里程262.95公里。
  浒山至余姚 自浒山镇经罗墅桥、横河、石堰至余姚火车站,全程19.4公里,境内长10.3公里。浒山至横河段,通航水位3.2~3.8米(吴淞标高,下同),通航低水位时最浅水深1.1米,岸宽最窄15米;横河至余姚段,通航水位2.5~3.2米,通航低水位时,最浅水深1.1米,岸宽最窄17米。解放前,因桥梁大小不一,河道浅而窄,纤路高低不平,通航情况较差。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整治河道,改造桥梁,1983年8月至1986年12月全面疏浚浒山至横河小宏桥河段,今能通航40吨级船只,该航道连接萧甬铁路、杭甬运河,运输量占全县水运总量60%,为中西部地区通余姚城主要水路。
  观城至余姚 自观城镇过洋塘经匡堰、彭桥、横河、石堰至余姚,全程32.7公里,境内段23.6公里(其中横河至余姚段14.4公里与浒山至余姚段重复)。观城至横河段,通航水位3.2~3.8米,低水位时最浅水深0.9米,最窄岸宽7.5米。余姚至双河桥段古称东剑江,民国初改称东横河,为观城地区通余姚城唯一水路。宋乾道九年(1075)置双河闸。明嘉靖十五年(1536)余姚县丞金韶发动里民疏浚东剑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旅日华人吴锦堂捐洋,2万余元修筑洋塘。解放后,政府亦多次整治。1973年12月至,1986年9月间先后拨款16万余元,挖掘双河浅滩,清除石人山暗礁,凿掉埋马石礁,改造沿途桥梁,部分河道截弯取直,驳坎护岸,河道平均岸宽为16米,可通航20吨级船只。
  庵东至马渚 自庵东七塘公路桥经三十弓船闸、周家路江、周巷镇,进入长冷江至余姚马渚,全程33.1公里,境内段19.1公里。庵东七塘公路桥至三十弓船闸最低通航水位4.3米,最窄岸宽19米,最浅水深1.1米;三十弓船闸至周巷镇南三江口最低通航水位3.6米,最窄岸宽14米,最浅水深0.8米。航道北端原止三十弓江,1956年,三十弓江至七塘横江开掘2.2公里河道。1961年整治周家路江,建造三十弓船闸。1962年12月至1964年3月筹款20万元全面整治周巷镇街河。今可通航20吨级船只,是县境西部地区与萧甬铁路、杭甬运河相衔接之主要航道,也是庵东原盐主要外运线。
  浒山至观城 自浒山镇经白沙、择浦、逍林、三管等乡镇越小陆村船闸至观城镇,全程21.2公里。通航水位3.4~3.8米,最窄处岸宽15米。航道东西原不沟通,1959年底,浒山公社发动群众开挖白沙河角段2700米潮塘江,使50余条断头河渠东西连贯。1972年在三管乡天妃宫建造小陆村船闸。1977年冬将逍林新二江西段拓宽至20米,翌年又拓宽新二江东段,并开掘至观城镇,今可通行20吨级船只,为县内东西向主要水运路线。
  附:慈镇航道工程
  1985年7月,经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决定开通慈溪至镇海的内河航道,计划自浒山经横河、观城、师桥、范市、龙山、雁门、骆驼、贵施抵镇海,全程69公里。其中大岙岭至龙山镇龙闸为第一期工程,1986年开掘。雁门乡大岙40吨级船闸工程于1987年6月开工,至年底完成工程土方34.4万立方米、建翻水站2个,桥梁9座,一期工程已累计投资272万元。
  第二节 航道设施
  航标 海黄山灯标。位于五洞闸乡海黄山,东经121°36′北纬30°12′。白色钢管灯柱,柱高5.3米。干电池为光源,红白色自动闪光,每1,0秒1闪,射程7海里。1954年9月建成。
  高王路灯标。位于西一乡高王路八塘,东经121°14′北纬30°19′48″。白色三棱形钢筋混凝土灯柱,柱高10米。干电池光源,白色闪,光,每10秒4闪,射程7海里。1956年8月始建在七塘上,时为木灯柱,1961年5月迁现址,改钢筋混凝土柱。
  陆丁路灯标。位于西二乡陆丁路八塘,东经121°11′15″北纬30°19′18″。白色三棱形钢筋混凝土灯柱,柱高6.5米。干电池光源,白色,闪光,每12秒4闪,射程7海里。1965年8月建造。
  码头 浒山码头。位于浒山镇朱家桥东。1985年建成,次年启用。浆砌块石结构,重力式,长80米,宽1.6米。能停靠40吨级船只。岸有货物堆场600平方米,以装卸货物为主。
  周巷码头位于周巷镇公路桥北西河沿,1963年建。石砌结构,长28米,宽3.1米,可靠泊30吨级船只,设有货物仓库和旅客候船室,是庵东至马渚航道最大客运码头,日客流量300余人次。
  西三码头。位于西三乡建塘江闸西,北濒杭州湾,与乍浦隔海相望。1981年建成,为县内唯一在用沿海货运码头。浆砌块石结构,重力式,长21米。有东、西两个泊位,均可靠泊100吨海船。采用候潮靠泊,搁浅装卸。
  龙山码头。位于龙山乡伏龙山北麓。民国3年(1914)由虞洽卿独资兴建。由1条石堤和1个100吨级泊位组成。石堤以松木桩为基础,块石叠砌,长1000米,宽7.5米,高于海滩6米,堤上铺设轻轨,可行驶小火车。泊位松木桩基础,浆砌块石结构,长20米,南端宽12米,向北渐狭,北端宽5米。
  三北轮埠公司以“镇北”、“慈北”、“姚北”3轮,载客运货,往返于宁波、镇海、穿山、沈家门等地,一时成为三北地区海运交通枢纽。抗日战争爆发后,继续抢运物资和难民。民国30年4月宁波沦陷,镇海口被封锁,停用至今,平时常有渔船停泊。
  渡口 上林湖渡。设桥头乡上林湖水库,北靠水库大坝,南靠林湖村。开始用小农船摆渡。1975年后用一艘9吨水泥机动船摆渡,1986年11月被新造的“越窑”号水泥机动渡船取代,可载客34人,载货1.5吨。由林湖村村民个人承包经营,日航3个班次。
  梅湖渡。设龙南乡梅湖水库,自北岸大坝至西南岸石门头,东南岸任家纸坊。1962年底始用农船作临时季节性摆渡,1972年8月,一渡船超载沉没,死亡9人。次年建机动渡船1艘,投入使用。1983年由新造水泥机动渡船取代,设客位32个,由梅溪乡俞家岙村村民个人承包,无固定班次。另有龙南乡和梅溪乡农民个人摆渡农船,平时7艘左右,杨梅采摘季节增加,多至40余艘。
  第三节 船舶
  人力船 宋、元时,县内已能制造木质船舶。时分海舶、河舟两类。宋开庆《四明续志》载:慈溪有船282艘,船宽1丈以上65艘,1丈以下217艘,主要用于运盐和捕鱼。后随经济发展,运输量增加,船舶也不断增多。海船主要为卤担船(因载卤而得名),靠潮汐和风力行驶,一般载重30~50吨。内河船种类较多,有以载客为主的脚划船(即乌篷船)、航快船和用作载货的红头百官船、鸭嘴巴船等。民国37年(1948)统计,仅庵东地区就有沿海木帆船120艘,内河专业运输船165艘。解放后,船舶多随船员入互助组。至1955年,全县各运输社(组)共有各类专业运输船舶345艘,其中航快船36艘,沿海木帆船109艘,内河木船200艘。1967年起使用水泥船,1970年开始自制,内河木船遂由水泥船取代。至1987年,全县尚有专业运输入力船221艘。
  机动船 民国3年,龙山码头建成,三北轮埠公司“镇北”、“慈北”、“姚北”3轮,经营沿海客货运输。民国19年,周巷镇有汽船1艘,可载客40~50人,航行于周巷至马渚航道,于24年失火焚毁。龙山码头3轮亦因沦陷停航。1958年,周巷运输合作社新置机动拖船,部分“百官船”也开始改为机动拖驳船。1963年,县航运公司在航快船上安装机器,改装成木质机动客船。1970年12月又首改卤担船为机动船,定名为“慈机1号”。是年,县内已有机动船49艘。19771985年,县航运公司先后添置150吨级水泥质机动货船1艘,150吨级钢质货船1艘,300吨级钢质货轮1艘。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专业运输机动船204艘(含沿海机动船8艘)。
  挂桨机船自70年代出现后,发展较快。初以小吨位船只为主,马力3~5匹,时速5~8公里。80年代,不少船只挂桨机马力增至12匹,吨位增至10~15吨。挂桨机船多属个体运输专业户,至1987年,全县共有个体、联户专业运输挂桨机船1503艘,5045马力,10467.5吨位。
  第四节 水上运输
  内河客运 民国时期,商旅往来以乘船居多。民国19年(1930)现县境有内河客运航线13条,经登记营运的航快船17艘;民国35年有12条,航快,船21艘。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民主改革,客运发展较快。1955年开设航线11条,投入营运的航快船36艘。次年,浒山、周巷、观城3镇成立航快组,有航快船35艘。1963年,县内第一艘木质机动客船开航于浒山至四灶浦航线,尔后,机动客船陆续取代航快船。至1977年已增加到12艘,216马力,649客位,客驳5艘,客位300个,是年载客66.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34.5万人公里。70年代末,公路客运发展迅速,内河客运量逐年下降,至1987年底,全县内河客运航线仅剩4条,客轮4艘,客驳1艘,客位333个,年客运量16.59万人,客运周转量179.98万人公里。
  内河货运 内河货运素以运盐、运棉为主。民国初期,周巷、浒山等地棉花由内河运往宁波、萧山、绍兴、杭州各地纱厂,或经宁波转运上海、福建、温州、台州等处。民国19~21年,每年运往宁波之皮棉在12~15万担之间。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沦陷,水运事业亦遭严重破坏,船民大批失业。抗战胜利后恢复。民国35年,不少集镇组织长船公司,“浒山、“坎墩”、“白沙”、“三北”、“宁周”、“宁逍”、“宁天”7家公司较大,其中“宁天公司”承揽天元、长河、庵东等地航运业务,为各公司之首。
  1950年底,县内注册登记私营内河船463艘,3339吨位,船员697人。1952年,周巷、浒山各组织木帆船联运社,时有船舶114艘,1642.4吨位,船员235人。1955年,全县组织运输互助组19个,驳船组4个,航快组4个,共有船只200艘,1914.9吨位,船员429人。1959年2月成立地方国营慈溪县运输公司(1962年12月转为集体),拥有各类运输船376艘,4636.5吨位,为县内最大专业内河运输企业。1970年成立县联合运输指挥部,各区建立联合运输指挥组,实行“产、供、运、销、结算”一条龙,“铁、公、水、搬”一票到底办法,简化运输手续,缩短船舶往返周期。1982年开始,县航运公司逐渐向曹娥江以西发展,航线延伸至杭嘉湖、苏南各埠,承运石灰石、水泥、酒类、百杂货等物资。1983年以后,个体(联户)运输大量涌现,占据黄沙、石料、砖瓦等物资短途运输大部业务。1987年,有集体货运船舶414艘,5811吨位,1780千瓦;个体(联户)货运船舶1496艘,10308吨位,3575千瓦。是年,县属运输部门完成内河货运量34.5万吨,货物周转量3251万吨公里;个体(联户)运输户完成货运量62.3万吨,货物周转量1402.6万吨公里。
  沿海运输 境内沿海浦口、港湾较多,海船多能进湾入浦。“明代自镇海沿海而西接慈溪、余姚界,外国洋舶处处可停泊登岸”(光绪《慈溪县志》)。清代,宁波设关署,古窑浦为十五口岸之一。民国3年,三北轮埠公司通过龙山码头开展沿海运输业务。29年,镇海口被日军封锁,沪甬航线中断,金华、忂州、绍兴等地与上海的物资交往,大部改由庵东转运,给庵东带来了短时的繁荣,时称“小上海”。日军占领后,海运衰落。31年7月,日军“扫荡”盐场,50余艘海船被焚毁。33年5月,日、伪在庵东设立军盐运输管理处和船运管理处,极大部分海船被征用。抗战胜利后,沿海运输业逐渐恢复。
  1950年6月恢复庵东至杭州、乍浦、上海、宁波等沿海航线,西一为沿海船舶停靠中心站,是年沿海货运量达5.99万吨,周转量395.6万吨公里。到1954年,县内沿海木帆船已增至109艘,2328吨位,船员436人。1956年,庵东盐运改循铁路,后沿海木帆船过剩,有56艘海船,1312.56吨位,219名船员调往宁波港和镇海港。1959年2月,庵东运输站设外海运输大队。1970年,县航运公司首改卤担船为机帆船,以后陆续改装,运输逐渐机动化。1972年11月建立县航运公司外海航运站。1978年后,不断扩吨更新,购置钢质货轮,并延伸航线。至1987年,县属运输部门已有沿海机动船8艘,872吨位,519千瓦;个体(联户)运输户有机动船9艘,229吨位,197.7千瓦。是年完成货运量3.65万吨,货物周转量1254.12万吨公里。
  第三章 交通管理
  第一节 公路交通管理
  民国时期,公路不多,过往车辆少,公路交通管理由县政府建设科兼管。
  解放初期,公路交通由县人民政府实业科、建设科管理。1953年设慈溪县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科。1961年设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浒山管理站。1971年10月建立慈溪县交通管理站,1979年1月撤销,成立县车辆监理站,专职管理县内公路交通。基层管理机构有1977年建立的各区交通管理站,次年聘用各公社交通管理员。1980年3月,县交通局、公安局联合发出《关于非机动车辆行驶公路的若干规定》的通告,并于翌年5月1~10日进行10天的路查,抽查行车1682辆,查出违章车122辆,占抽查量的7%1982年3月18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慈溪县公路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同年10月,县交通局发文将轻便摩托车纳入管理范围。
  1985年2月,县车辆监理站与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合并成立慈溪县交通监理所。同年9月25日,县公安局建立交通民警中队,并在浒山镇水门路与环城南路的交叉口设置交通指挥岗亭和自动交通指挥灯。1987年10月8日,实行公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县交通监理所,恢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新建县公路稽征所。10月14日,县公安局建立交通警察队,负责全县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处理交通事故。是年查获车辆违章事件8443辆次(其中机动车辆4310辆次),处理交通事故477起,破获交通肇事逃跑案9起,消除各种路障1300余处。
  第二节 航运管理
  1949年11月,浙江省航务局萧绍虞姚管理所在庵东设管理分所,并建立运输船舶进出口签证制度。次年10月,萧绍虞姚管理所与宁波航政办事处内河管理所合并。庵东管理分所改称庵东管理站,管理庵东、长河两地航政。1954年1月,慈溪县航运管理站在慈城成立,同年11月随县境调整迁至浒山镇,设浒山、周巷、观城、泗门工作组。1955年12月增设逍林工作组。1958年4月,庵东管理站与县航管站合并,改设庵东航管中心工作组。1959年实行“运管合一”,船舶航行安全、进出口签证制度等被废,1961年后先后恢复。1975年,县内10个航运企业均建立航行安全领导小组,沿海及内河船队均设安全员。1978年12月恢复航管机构。1981年后,航管部门还每月进行1~2次航查和巡逻。1985年8月,县航管站更名为县航运管理所,横河设常年检查站,次年又设鸣山检查站,周家路、西二两地设代管站。是年累计派出698人次进行航查和巡逻,纠正违章事故2911起。1987年航查1175人次,纠正违章事故3164起。
  第四章 邮政
  第一节 沿革
  驿站、铺堠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溪建县,在县治(今宁波慈城镇)南2里建凫矶驿。宋宝祐五年(1257)在治西15里广利桥西南建庆丰驿。设邮铺4:西门、西渡、甲山、渔溪。元初,在治西南建车厩站。延祐间(1314~1320)废西门、渔溪两铺,增设央田、桐桥、倪桥、罗家、蒋家、太平6铺。明初改车厩站为驿。清代置县驿,配水驿夫125名(以上各驿铺均在今宁波、余姚地)。
  现境明代设置的邮铺有:龙山所前铺、龙头西铺、淞浦铺、观海铺、洋浦铺、蔡山铺、关山铺(万历年间改担山铺)、眉山铺、化龙铺等9铺。各铺有厅3间,厢6间,外门1间,邮亭1个,额配铺司兵3名。清末,邮局兴起,至民国初,各地驿铺裁废。
  县境地处海滨,历受倭患,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观海卫、龙山所、三山(即浒山)所3城,在卫所之间置烽火台堠19座,以传递军情。
  民信局、信客 清咸丰二年(1852),周巷开设全盛分局,五年开设正大分局,八年开设福润分局。民国初期,浒山、沈师桥、鸣鹤场等地亦相继开设永和、全盛、福润、正大分局。
  民信局员工多者数十人,少者2、3人,其业务以寄递民间信件和物品为主。民国24年(1935)2月,慈溪民信局全部停业。
  清后期,东部地区外出经商者增多,为其眷属带运信件、物品之信客应运而生,他们大多往返于上海、宁波之间。无固定日期。1950年开始,邮政国家专营,信客陆续转业。1959年8月,现境尚有信客27名,其中龙山区12名,观城区13名,逍林、周巷各1名。
  邮政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二十四日,慈溪内地邮政局开业(局址现慈城镇)。三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开设观海卫邮政代办所。宣统元年(1909)五月五日设浒山邮政代办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六月七日,周巷、沈师桥亦先后设立邮政代办所。至民国初,现境有邮政代办所18处。民国15年(1926)6月4日,周巷开设三等乙级邮局,21年1月至26年4月,沈师桥、观海卫、浒山等地也先后设置三等乙级邮局,此时现境有邮政代办所29处,为民国邮政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邮政营业锐减。战后有所恢复,至1949年5月,现境有邮政局4个,正式职工16名,邮政代办所36处,多为商号兼办。
  邮电局 1951年10月,邮政、电信合并,成立邮电部慈溪邮电局。1953年3月改称浙江慈溪邮电局,1955年3月易名浙江浒山邮电局,1956年1月改为浙江省慈溪县邮电局,县以下依业务量大小称邮电支局、邮电所。1969年,邮电分设,设县邮局、县电信局。1971年邮政与交通合并,设交通邮政局。1973年1月,邮政归省直接管辖。同年10月,邮电重新合并,复设浙江省慈溪县邮电局。至1987年,全县有县以下邮电分支机构67个,其中中心支局8个,职工627人;乡邮电所联营管理站1个,辖乡镇邮电代办所51个,职工276人。固定资产869.74万元,用作邮件运送和电信设备维修的汽车9辆,摩托车17辆,自行车103辆。
  解放初,机要邮件采用军邮传递,1953年3月1日起转归地方,县设机要收发室,1957年4月1日起由邮电部门接办至今。
  第二节 网路
  营业网点 清末,周巷、浒山、观海卫、沈师桥4处设邮政代办所。民国初期增设龙山西门外、龙头场、施公山、范市、掌起、裘市、东埠头、宓家埭、鸣鹤场、小桥头、彭桥、横河、坎镇、庵东14处,营业网点增加到18处,多集中于现境南部。到民国26年(1937)增至33处。解放时,有邮政营业网点40处。
  新中国成立后,增设农村邮政营业网点。至1954年底,发展到72处,其中:自办局10个,代办所62个。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裁撤私人邮政代办所,邮政营业网点减少。以后又逐步发展,至1987年,全县的邮政局、所计有国营15个,代办51个,邮票代售处66个,信箱(筒)191只。按67个邮政局、所计算,平均营业服务半径为2.38公里。
  邮路 民国时期,邮件进、出路线为:浒山、周巷、庵东、逍林、鸣鹤场、宓家埭、横河等地均往余姚经转;观海卫、沈师桥发鄞县(宁波)经转;范市、龙山往骆驼桥经转;东埠头由孝中镇(原慈溪县局)经转。邮运方式多采用快船带运和脚夫挑运。
  民国22年以后,随着公路陆续开拓,邮件由汽车带运为主,快船带运次之。抗日战争期间,道路常被封锁,邮运路线变动频繁。30年4月,宁波、绍兴沦陷后,为沟通沦陷区与非沦陷区邮路,开辟宁波至嵊县旱班邮路,途经骆驼桥、观海卫、周巷、曹娥(如曹娥受阻从小越至五夫绕道),长途接力挑运,为浙东干线邮路之一。抗战胜利后,随着公路修复通车,恢复汽车带运、民船水运和走班,沿至解放初期。
  1954年后,以浒山镇为中心调整邮路,县际有:浒—余(姚)、浒—甬(宁波)干线汽车委办邮路,单程计长85公里;县内有;浒—庵(东)、浒—泗(今余姚泗门镇)汽车委办邮路,单程长43公里,浒山至坎墩、二灶、相公殿、胜山、新浦沿水运委办邮路,单程长75公里。合计9条,总长203公里。
  1975年1月,改浒—余委办为自办汽车邮路(途经横河、石堰),每日往返两班,单程计长20公里。1977年12月,宁波邮车通达浒山、余姚,途经龙山、范市、掌起、师桥、观城支局,桥头、樟树乡邮电所。浒山、宁波互封邮件均在该路邮车往返交接。
  1981年1月改浒山—庵东(途经周巷、天元、长河)自办汽车邮路,浒山—坎墩委办为自办摩托车邮路,单程计长34公里;1983年1月,改浒山—新浦(途经逍林)委办为自办汽车邮路,单程计长21公里。同年,增开浒山—横河自办摩托车邮路1条,单程计长5公里。1984年先后新开浒山—白沙,浒山—宗汉,横河—天东(环形)自办摩托车邮路3条,单程合计29公里。1986年5月,改周巷—建塘委办自行车邮路为自办摩托车邮路,单程计长10公里。1987年10月改浒山—鸣鹤场委办为自办汽车邮路,单程计长18公里。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自办汽车、摩托车邮路11条,单程计长202公里,委办汽车邮路2条,单程计长19公里。合计13条,单程总长221公里。
  城乡投递 民国时期,投递路线稀疏。民国37年底,现境乡镇投递路线仅有9条步班,单程长63公里。
  解放以后,投递路线不断开拓,投递覆盖面扩大。
  1954年,浒山镇仅有1个投递道段,翌年分设东段和西段,其中西段(含县级机关)每日投送两班。1963年又从东、西段中辟出郊区两段,东、西段每日投递两班。1984年增设中段、北段。1986年又增设1段,后经过调整,城厢分为1、2、3、4、5段。至1987年有投递道段7个,东起担山,西至小岭头,南抵寺山后(里湖塘赵家),北达校场山永新桥堍,单程总长9.4公里。5个城区投递段每日投递两班,两个郊区段日投一班。城厢投递到户(机关企事业到单位);郊区段,给据邮件投送到户,平信、报纸投送到点。随县城多层住宅增多,投递方法也作相应改进,住宅区统一设置住户信报箱,至1987年底,已装置150只,使用住户1358户。
  随着邮政事业日益发展,农村邮件投递量也迅速增加,投递面不断扩大。1954年实现乡乡通邮。1958年发展到村村通邮,乡及行政村邮件当天到达率100%。1961年因精简职工,裁撤乡邮员,农村邮件当天到达率有所下降。
  1979年后,专业户、个体户和各种经济联合体大批涌现。为实现信报投送到户,投递工作相应改革,在加强自办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委办力量,扩大投递路线,增加投递面。至1987年,全县城乡投递路线增至102条(含委办,下同)。其中自行车班100条,单程长2054公里。摩托车班1条,单程长40公里。步班1条,单程长21公里,总长达2115公里。64个乡镇(不含浒山镇)、764个行政村、8490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实现逐日班的占94.63%,按周6班投递的5.37%。有250888农户信报投送到户,占总农户的87.7%。
  第三节 函件包件
  函件。民国时期,现境属慈溪、余姚、镇海3县管辖,出口函件无考。据民国25年(1936)11月周巷、观海卫、沈师桥3邮局统计,出口函件为56379件。1949年,现县境出口函件40.50万件。
  解放后,工业、农业、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服务项目增加。1951年开办代收货款业务(此项业务于1953年5月停办,1981年5月恢复);1952年增办保价信函;1960年10月开办特种挂号和“邮资总付”业务;1980年开办代发广告业务。1978年,全县出口函件219.39万件,1987年上升到425.3万件,比1978年增长0.94倍,比1949年增长9.5倍。
  包件。解放前,包裹业务不多。民国25年,周巷、观海卫、沈师桥3邮局11月份共收寄国内普通包裹228件。1949年,全县仅收寄各种包裹700件。1952年开办快递小包和保价包裹。1970年开始收寄国际包裹。1979年共收寄包裹5.31万件。1987年收寄包裹22.71万件,比1949年增长323倍,比1979年增长3.27倍。
  第四节 汇兑储蓄
  汇兑。民国时期有普通汇票、高额汇票、定额汇票、小额汇票及电报汇票等,手续繁琐,收费不一。民国35年(1946)12月,县局调整汇率为1~7%,平均约为4%。
  解放后,多次改革汇兑资金业务管理。1954年,汇兑资金由当地银行往来,解决了兑超局的资金来源。1959年4月1日起,改汇票为信汇,汇费一律收取1%(汇额不足10元按10元收取)。嗣后,改制汇款通知,并设“附言”栏,颇受群众欢迎。至1987年,全县开办汇兑局、所67个。是年,开发汇票9.84万张,比1949年的1.11万张(现境数)增加7.86倍,年递增率20.7%。
  民国8年7月起,曾断续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51年5月至1953年9月及1986年9月以后,受银行委托,恢复邮政储蓄。至1987年底,设邮政储蓄点15处,年存储额460.6万元。
  第五节 报刊发行
  解放前,报刊自搞发行。1950年起,报刊发行工作列为邮政主要业务。是年,全县报刊期发0.19万份,其中报纸0.14万份。1954年12月26日,慈溪邮电局与慈溪报社签订发行合同(草案),承担发行业务。50年代后期,报刊种类不断扩大,1958年,报刊期发数增到8.22万份,其中报纸6.36万份。次年起下降,至1962年,减至1.57万份,其中报纸0.9万份,杂志0.67万份。1963年后逐渐上升。1978年5.36万份。1979年后迅速增长。至1987年,报刊期发18.84万份,其中报纸12.36万份,杂志6.48万份。总数比1950年增长98.16倍,比1978年增长2.52倍。
  1987年,慈溪邮电局发行报纸483种,杂志2170种,省报当天乡(镇)到达率100%。
  附:集邮
  1985年4月5日,县邮电局设集邮门市部,配专职人员1名(后增至2名)。1986年1月5日,成立慈溪县集邮协会,并举办中国邮票展览暨慈溪县首届集邮展览,展期3天。是年6月举办青少年邮展。1987年2月举办宁波、舟山两地区集邮获奖作品展暨慈溪县第二届集邮展览。至年底,全县有注册领取集邮卡的集邮爱好者759人,是年集邮营业额达4.16万元。
  第五章 电信
  第一节 电报
  有线电报 民国3年(1914)7月,虞洽卿在龙山设电报局,自龙山至宁波竖杆496根,计程29公里。16年,慈溪县治(今慈城镇)设电报局。23年5月,县治和龙山镇改设电报营业处,隶于宁波电报局。26年6月,县治电报业务改由邮局代办。沦陷前夕,随县治撤往宁海。龙山电报营业处停办。31年1月7日,汪伪政府在县治开设电报营业处。38年3月,设交通部慈溪电信局至解放。
  解放初期,仍用话传至宁波经转。1952年10月19日,庵东(当时为县级特区)至宁波直达电报电路开通,发往省内外(除余姚)电报均由宁波接转。
  1954年11月,县治迁至浒山镇后,开辟了浒山至宁波直达报路,仍沿用话传收发电报。1958年6月,县局开设电报房,安装莫尔斯人工收发报机1台,改话传为莫尔斯机收发电报。1968年,浒山—宁波报路使用55A型电传机收发电报,莫尔斯机废除。尔后,电报业务量逐年增加。观城、庵东、横河、逍林、长河、周巷、坎墩邮电支局亦相继改用电传机收发电报,开办电报业务之邮电代办所亦相应增加。1981年8月,新开浒山—杭州直达电传电路1条,1983年10月起,纳入杭州自动转报网。至1987年底,全县已有收发电报局(所)64处,其中代办49处。有ZB—70C8路音频载波电报机1部,ZB—303型单路载报机14部,55B型电传机24部,64—4B五单位双机头发报机13部,全电子电传机4部,B/V105单机头发报机1部,中文自动译码机1台。1987年,全年收报56.09万份,发报55.92万份。
  无线电报 民国17年,县治置无线电话收音机1架,接收杭州广播无线电台通信。同年,庵东亦置无线电收音机2架,收听盐业通信。28年3月,县城架设无线电台1部,通报呼号为XPQ波长45米,通报地点:鄞县、余姚、象山、临海、方岩(永康县属镇,当时系省政府,临时驻地)、金华、奉化、永康、新昌、宁波。30年2月沦陷后,随县治撤退,配有员工6人。抗战胜利后,迁回县治,嗣后停用。34年11月,庵东盐区置短波无线电台1部,传递盐运及盐价信息。
  1950年5月24日,省电信局接收庵东盐场电台,对外开放无线电报业务,隶余姚电信局管辖。同年9月21日,开办庵东电报营业所,开通杭州、宁波无线电通信。1958年10月,县局在浒山架设15瓦无线电台1部(后增加备用台1部),与杭州、宁波联络,后改与宁波单向联络。常日会晤,应急备用。1966年10月停用,1970年4月恢复至今,保持每日会晤2次。传真电报1979年12月,省邮电管理局拨给县局BC112Ⅱ型真迹传真机3台。经测试,传真1份电报约需8分钟,因功能低,搁置未用。1982年6月,县政府置BC112型真迹传真机1台(租用邮电电路,下同),
  1984年改用X7700Ⅲ型传真机。1987年,县农林局、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相继装置同类型传真机各1台,并开通使用。
  第二节 电话
  县城市内电话
  民国22年(1933)5月,成立省办慈溪城镇电话局(局址今慈城镇),置100门磁石交换机1台,用户电话机25部,25年增至34部。沦陷期间,汪伪政府电话局装有少量市话。
  抗日胜利后,市内电话与乡村电话合装。1949年3月成立交通部慈溪电信局,始新装50门磁石交换机1台,至年底,装用户话机30部。
  1951年10月,邮、电合并,市话交换机容量增至100门,用户电话56部。1954年,县治迁至浒山镇,设100门磁石交换机1台,电话用户77户。尔后,县局对市内线路加以整顿改造,扩展杆路,增加容量。1957年架设市内架空电缆。至1965年,已有架空明线53.69对公里,电缆2.16皮长公里,交换机容量增加到260门,电话装机用户208户,以后逐年增加。1972年秋,解放街及南门大街首次埋设2孔地下电缆管道。1983~1986年间,又先后埋设6孔、12孔地下电缆管道,东延伸至环城东路,往北至游泳池,南到环城南路,西至紧固件厂,西南至寺山路桥,计长5.85管公里,总长40.09孔程公里。
  1976年7月开始,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先后派遣杨明德等工程技术人员7人,赴於潜603厂参加设计、组装成1000门准电子自动交换机。1980年12月25日在浒山完成调试并开通使用,实现市话自动化。1982年又增装1000门。至1987年底,共拥有出局电缆2800对,市内电缆50皮长公里(其中地下电缆10.1皮长公里),架空电缆39.9皮长公里,架空明线57杆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2960门,其中自动2080门(属县邮电局2000门),磁石交换机880门,用户装机2285部(其中接入邮电局交换机的话机1648部)。
  长途电话
  民国2年,虞洽卿出资架设龙山镇三北轮埠公司至宁波及镇海直达话路,在沙河头设衔接总机,为现县境电话之开端。19年1月,成立交通部慈溪长途电话支局,架设自县城至宁波1对话路。22年成立省办慈溪城镇电话局后,长途电话支局营业减少。26年6月1日起改由邮局代办。日军入侵前,随县政府撤退至后方,服务于军政。31年1月,汪伪政府在县城设报话营业处。35年2月1日由电话局接收。38年3月设交通部慈溪电信局,办理长途电话业务至解放。
  1954年,县城迁至浒山镇,架浒山—宁波、浒山—余姚长途明线各1对,由宁波专区长途线务站管辖维护;掌起桥—慈城(1958年10月拆除)、庵东—余姚、周巷—余姚明线各1对,由慈溪、余姚两局管辖维护。1956年3月,增开浒山—宁波12号铁线1对。1959年10月,新开浒山—宁波单路载波电路1路。1961年,又增开浒山—余姚2路。1965年9月15日,新开浒山—杭州载波1路。至年底,共有长途电话7路;浒山—杭州1路,至宁波3路,至余姚3路,嗣后逐年增加,到1978年,长途电路增至22路。1980年1月26日零时、6月12日8时,先后开通浒山—上海载波电路2路。1982年12月,装置浒山余姚ZJ—12路载波电话终端机(下简称载波)1部,浒山—宁波ZGD高12路载波—1部。1984年7月,又增装浒山宁波ZGD高12路载波1部。1986年7月3日,DD14长途电话半自动对端设备开—通使用,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至1987年底,计有JT—11长途交换设备1套,15个座席,4个记录、查询台;载波机11部:ZGD高12路3部,ZJ—12路3部,ZM312/12路2部,ZM202—Ⅲ3路3部。长途话路计78路:浒山—上海5路,至杭州8路,至宁波36路(含电报报路1路),至余姚12路,至绍兴、上虞各3路,至宁波、奉化、象山、萧山、金华、嵊县各1路,出租2路。1987年,长途电话去话量88.72万张,业务收入78.86万元。长话业务交换量163.32万张。因电路不足,平均每条电路超负荷89.7%,影响长途电话及时率和接通率。
  农村电话
  民国20年2月,周巷镇开设电话分公司,10月,道士宫(今淹浦)、观海卫开设电话代办所。翌年3月,开设鸣鹤场电话代办所,10月开设范市镇、唐荔村、沈师桥、东山头电话代办所,11月开设宓家埭电话代办所。25年,周巷、庵东、观城、道士宫、龙山镇设交换机,浒山、宓家埭、沈师桥、东山头、掌起桥、东埠头、范市等乡镇均可通话。沦陷时,毁坏殆尽。汪伪政府虽设电话局,但设备简陋。仅在县城有1台10门交换机,电话单机9部。
  抗战胜利后,逐步恢复。民国37年,周巷、庵东、浒山、逍林、观海卫、东埠头、龙山镇设电话交换机,多数乡镇均可通话。解放前夕中断。
  1949年6月,周巷、庵东、浒山、逍林设电话分所,首先恢复通信。稍后,观海卫、龙山电话分所也相继恢复,至1950年底,现境乡村电话交换机容量计130门,其中周巷30门,庵东50门(含盐务所自设盐区总机30门),浒山20门,观海卫5门,龙山5门。1951年6月,设新浦沿电话分所,1953年6月,设掌起桥电话交换所。1955年始,以浒山(县局)为中心,调整网路,增设网点。是年冬,架设浒山至观城12号铁线2对,其中1对往逍林经转,新开浒山—观城、浒山—逍林直达线路。1956年又增设横河、坎墩电话交换所各1处,此时乡镇电话杆路总数已达405对公里,可乡乡通话。1958年春,架设浒山—周巷、浒山—庵东12号铁线1对,开辟浒山至庵东、浒山至长河、浒山至泗门(现属余姚)直达线路各1路,同年4月、10月,先后在长河、沈师桥安装电话交换总机各1台。11月,田央黄(时为龙山区驻地)邮电支局安装电话交换总机1台,开通浒山至田央黄直达线路1路。1959~1962年间,先后设置鸣鹤场、天元、范市电话交换总机和五洞闸、龙头场、甸山、沿海、灵湖、胜山、胜北等代办电话交换所。至1965年止,共有农村电话交换局、所35处(产权属邮电局16处),交换机总容量1258门(邮电局863门),用户电话机851部(邮电局430部),架空明线1077.85对公里(邮电局854.97对公里),县城至区(镇)、区(镇)至乡都有直通话路,农电通信网络初具规模。
  1969年冬,为贯彻“战备”通信,首次埋设范市(龙山区驻地)—甸山—田央黄—龙头场—龙山,范市—灵湖地下实塑电缆,计程13沟公里、30.41皮长公里;1971年春,埋设范市—掌起—师桥—观城3路空管电缆,计程10沟公里、31.93皮长公里,其中范市—观城2对,至师桥2对,至掌起2对,掌起至师桥2对,至观城1对,投资5.7万元。1974年冬又投资6.5万元,埋设浒山至观城(含逍林、鸣鹤场)60路空管中继电缆,计程24.3沟公里、52.5皮长公里。1978年投资13.3万元,埋设浒山—庵东(含周巷、天元、长河)地下电缆,计程23沟公里、92皮长公里。至翌年初投入使用。至此,农话线路设备大有改善。1986年4月30日,周巷支局首次开通HJ01型纵横制1000门自动电话,尔后,观城、师桥、逍林3地亦相继开通纵横制自动电话。1987年底,全县共有农话交换点63处,交换机总容量13375门,用户电话机7103部,其中私人安装电话1310部。架空明线2478对公里,架空电缆129皮长公里,5759.5芯线对公里。埋设地下电缆216.6皮长公里,902.5芯线对公里。拥有载波机132部,其中单路67部,3路55部,12路6部,24路4部。农话中继电路达337条。全县64个乡(镇)、764个行政村已通达电话。1987年,全县农话去话323.77万张,业务收入165.62万元。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