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盐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50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盐质
分类号: F407.1
页数: 2
页码: 366-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古人凭色、味定盐质,“石堰场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而盐色尤白”(《宋史·食货志下四》)。“余姚场分晒、煎二种,晒盐质松味咸,间带苦性,色泽白等盐质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盐质 生产

内容

古人凭色、味定盐质,“石堰场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而盐色尤白”(《宋史·食货志下四》)。“余姚场分晒、煎二种,晒盐质松味咸,间带苦性,色泽白。结晶成(呈)粗大方粒;煎盐质坚,味微带甘性。色泽洁白,结晶成(呈)不正形,细粒。鸣鹤场晒盐色白粒大,止供民食”(《盐法通志》)。
  民国3年(1914)余姚场张家路、周家路、崔陈路3地原盐经盐务署取样化验,含氯化纳70~80%。,10年后,余姚场始设盐质检定所。19年按财政部《检查食盐章程》检测晒盐,氯化钠含量:庵东场为87.94%,鸣鹤场为86.32%。36年按《盐政条例》化验标准,庵东原盐质量符合食用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订原盐质量标准。1956年,轻工业部盐务总局提出按干基分等定级标准(1959年修正,改用湿基)。1957年始,庵东等外盐数量大幅度下降。1966年,等外盐比例降为1%以下。1986年,等外盐消灭,三等盐比例降至1.1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