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盐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9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制盐方法
分类号: F407.1
页数: 5
页码: 360-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各场制盐,向取刮泥淋卤,火力煎熬之法。制卤:在涂基挖漏碗,口径2米,底径1米,深0.5米。底部中心置一竹管接“碗”外卤缸。涂地咸泥经摊、刮、耖、集挑入漏碗踏实,浇海水淋浸,成鲜卤备煎等制盐方法概况。
关键词: 慈溪县 制盐方法 生产

内容

各场制盐,向取刮泥淋卤,火力煎熬之法。制卤:在涂基挖漏碗,口径2米,底径1米,深0.5米。底部中心置一竹管接“碗”外卤缸。涂地咸泥经摊、刮、耖、集挑入漏碗踏实,浇海水淋浸,成鲜卤备煎。煎盐:分铁盘、篾盘两种,燃料皆采自草荡。龙头、鸣鹤两场多用铁盘。清乾隆间,龙头场有煎灶77座,铁盘70副,篾盘7副;鸣鹤场有煎灶40座,铁盘40副。每灶设深锅2口,平釜2只,鲜卤注深锅煎熬,渐浓后倾平釜中结晶成盐。石堰场煎盐皆用篾盘。篾盘用竹片编成,二丈余见方,逐段联以竹筋供钩索,盘底涂贝壳灰防漏,盘四周筑泥垣高约3寸。上架大2根,桁条24支,用草索700余条系挂竹筋。先用文火煎熬,干后稍注卤,称“扪盘”。经二三次卤斤渐增,至容鲜卤2500余公斤。每昼夜煎6~7盘,每盘成盐半吨左右,煎10天为一造。每灶有灶丁5~6人,工役6~7人。煎盐灶舍均木架土壁,屋顶覆藁,前开火门,不开窗户,灶用泥筑,旁通风洞,无烟囱。煎盐备受烟薰火燎,盐工多双目失明。清咸丰后,煎灶渐减,至民国7年(1918)1月,除留新浦沿2灶烧制煨盐外,余灶尽撤,12年后绝迹。
  清咸丰二年(1852)出现泥板晒盐之法。咸丰末(1861)岱山盐板夹潮冲至,依式改用木板,此后板晒兴起,至光绪六年(1880)石堰场已,有盐板22.56万块。时按“计丁授板”之法控制盐板数量,盐板烙印实留18.1,1万块,称“毁二留八”。板晒制盐高产省工,发展迅速。民国元年,板数已增至37.07万块。至27年,整个庵东盐区盐板数已达67.87万块。盐板用杉木制成,边有框下有支档,合缝处嵌油灰防渗。初时无统一标准,民国12年,盐务署定长鲁尺7尺4寸,宽3尺,深1寸(合1.74平方米)。板晒制盐,受气候影响,通常于上午5~6时注卤,下午5时左右收
  民国时期若干年份余姚场盐板数盐,每板旺季产22.5公斤,平季1~1.5公斤,淡季0.5公斤。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一般户管板80~100块,涂地15~20亩,漏碗10~15只,制卤方法与煎盐同。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进制卤方法并推行滩晒。1952年10月,由庵东盐务分局副局长皋九皋主持在东三乡拖落湾试开4.32亩盐田,进行滩晒试验。1954年,省盐务局投资,于东三乡沙滩浦开228亩作扩大试验,亩产0.89吨,每劳力产盐15.57吨。1955年8月,干部苗杏龙改高漏为地漏,减轻劳动强度,获国家农业部嘉奖。1958年7月,庵东公社西二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丁长和创造“翻晒连作”法(时称丁长和操作法),取8大队跃进生产队4.08亩三等白地作试验,半年亩产4134公斤,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43倍,创全省最高纪录。同时,丁长和还革新生泥耙、抽卤泼水两用器等生产工具,提高工效1倍以上。次民国初盐场年被评为省工交战线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应邀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
  60年代初推广流枝滩制法,是法采用流下式盐田、枝条架、滩晒三结合直接制盐,后因生产成本大,材料采集不易而中止。1965年起复用平滩法,逐渐形成较科学的滩型。西一公社五大队采用二道扬水式,滩长350米,宽120米,面积63亩,分五道工序:整滩、纳潮、扬水、制卤、结晶。大面积结晶池以砂子板或黑色聚氯乙烯薄膜铺底。1978年,庵东全场改滩完成,结束了刮泥、淋卤、板晒的老式制盐法。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