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田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8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农田治理
分类号: S275.1
页数: 4
页码: 348-3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受历史上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部分农田地块大小不一,地面高低不平,河渠紊乱,旱时灌溉困难,雨季明涝暗渍
关键词: 慈溪县 机电排灌 农田治理

内容

受历史上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部分农田地块大小不一,地面高低不平,河渠紊乱,旱时灌溉困难,雨季明涝暗渍;而近年来由盐田新改的农田,则更缺排灌设施,影响农业生产。解放后,政府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整治排灌系统为重点的农田综合治理工作。至1987年,全县整治了30余万亩高低不平的易旱地和8.09万亩低洼易涝田,在8.3万亩由盐田新改的农田中增设排灌设施,为改良咸地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整治易旱地
  易旱地主要分布在棉区,因高低不平,旱时无水灌溉或有水难灌。1956~1957年,为适应农业机耕机灌的需要,统一平整五洞闸、师桥、淹浦、洋山等乡六塘至七塘之间的1800亩土地。1958年公社化后,普遍平整了一批高低不平的农田和坟滩杂地。70年代,全面整治高低不平、河道紊乱、灌溉困难的易旱地。东部地区采取“岚山式”即以当时的镇海县湾塘公社岚山大队平整土地的方法为模式:平作、阔板、配以排灌沟渠;西部地区采取“沧田式”即以沧田乡“二五畈”平整土地的方法为模式:畦作、园田化、配以排灌河道沟渠。至1980年,全县初步整治了30余万亩高低不平的易旱地,其中沧田乡的“二五畈”、长河区的“万亩畈”、庵东镇的“三五畈”和高王乡的“园塘畈”等地贩,整治后增产效果明显。
  长河“万亩畈”,位在长河区的三塘至四塘之间,总面积1.08万亩,涉及到长河区的6个公社。原因地块大小不匀,高低不平,沟渠凌乱,灌溉困难,棉产量较低。1977年冬,长河区建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组织2万余劳动力,新开河道13条,修浚~老河8条,共长26.4公里,开掘配套沟渠204条,共长235.2公里。然后全面平整土地、改畦、深翻、整地,并设置配套设施:安装变压器20台,计820KVA,架设电力线路7.8公里,建造机耕路7公里和桥梁30座。共投工50余万工,国家投资10.55万元,搬动土方165万立方米。至翌年上半年告一段落。使畈内土地达到“三个一致”、“四个配套”,即畦向一致(南北向),畦幅大小一致(畦长28米,宽2.4米),工程标准一致(中心沟宽4米,排水沟宽2米,机耕路宽4米,人行道宽2米),和河、沟、渠、路布局配套,每隔300米有一条直河,50米有一条排水沟,28米有一条横沟,形成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的排灌水利网。基本上实现了“土地园田化,灌溉水利化”。
  东部部分地区在平整土地中,出现“填河塞沟”(小“墙河”)和河渠不配套现象,致地面高程降低,河间蓄水量减少,影响农田排灌。
  第二节 治理易涝地
  解放初,全县约有低洼易涝地19万亩,日降雨50毫米即受涝。50年代后,疏浚河道,增设排涝设施,改造畈心田,使涝害有所减轻。80年代开展重点治理。至1987年,全县初步治理易涝地8.09万亩。主要工程有:
  治理长河区易涝低产贩。总面积6.8万亩,包括长河区的8个乡(镇)和周巷区的云城乡及浒山区的宗汉乡一部分土地。畈内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河水历来向南排入姚江,无北排入海河道,明涝、暗渍严重,为全县棉花低产地区。1983年起进行综合治理:拓宽北排主江,将庵东区境内3.63公里三八江河面从15米拓宽至30米,将长河区境内四塘至七塘的垫桥路江3.1公里河面从19米拓宽至25米,并与三八江相接;增置排灌配套设施,在三八江上建出海排涝闸1座,流量102立方米/秒,建垫桥路排涝站1座,并在主要河江上设内河节制闸10座;浚治三塘横江、四塘横江、六塘横江、三十弓江、六甲江、崔陈路江,全长26.67公里;同时发动8个乡、81个村的群众,整修小型农田水利,疏浚河道57条,长36.1公里,疏通沟渠1340条,长700.7公里。至1987年基本结束,历时4年,累计投工47万工,投资354.1万元,完成土石方133.27万立方米,使畈内土地和水利条件大为改善。
  治理伏龙山西易涝低产畈。包括龙山、龙场、田央3乡的1.2万亩土地。畈内地面高程仅3.5~3.6米,而内河正常水位却控制在3.3~3.7米,地下水位偏高,大部分土地明涝暗渍,土壤通透性差,棉花产量低。1982年3月,成立龙山区改造低产畈领导小组,组织3个乡24个村的群众,采取以治涝为主,“节(自成水系)、排(改善排涝条件)、整(疏浚内河)”三结合的措施:拓宽主排河道灵峰浦,并外伸1520米,扩建民主闸,新建九塘闸,新开和拓宽八塘横河,增加畈内河水外排能力;同时全面整治畈内河道36条,长21.9公里,新掘中心沟454条,长113公里。至1984年5月基本结束,合计投工23.8万工,投资85.35万元,完成土石方42万立方米,使畈内地下水位明显降低,内涝威胁减轻。
  治理石堰低洼易涝田。面积900亩。位于石堰乡与余姚县城北乡接壤处。地面高程仅3.26米,常因内涝减产。1982年初开始治理:建堤塘1条,长2207米,高1米,外坡砌石,以阻外来客水;添置排水泵4台,流量0.586立方米/秒,以排雨季积水;改建内河节制闸和出水涵洞各1处。共投资9.5万元。
  第三节 改造咸碱地
  解放后至1987年,全县有8.3万亩盐田逐步改建为农田。为脱盐改土,在新改的农田中新建了一批水利设施。
  1958~1987年,庵东区(包括县农垦场)盐田改农田7.9万亩,其中植棉4.26万亩,养鱼7650亩。先后开掘和整治大小河道215条,总长328.1公里,蓄水量432.17万立方米;建出海排涝闸13座,35孔,净孔径115米,流量355立方米/秒;建内河节制闸12座,堰坝2条;安装机电排灌动力319台,计2023.5千瓦。
  1982年,改1970年围建之龙山盐场为农垦场。改建中将7162米的海塘建成标准海塘;建立排灌系统,新掘河道10公里,新建大海浦排涝闸1座,出水涵洞1个,新架和更新电力线路3.8公里,建立排灌两用机埠节制闸4座。合计投资53.86万元。至1987年,已垦殖4987亩,其中植棉840亩,种橘子147亩,开辟鱼塘4000亩。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