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渔业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渔业资源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300-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海洋渔业资源全县海岸线长77.56公里,沿海捕捞海域广阔,东出灰鳖洋,紧连舟山渔场,北出王盘洋,间有七姊八妹列岛,西接钱塘江。
关键词: 慈溪县 渔业生产 节 渔业资源

内容

海洋渔业资源全县海岸线长77.56公里,沿海捕捞海域广阔,东出灰鳖洋,紧连舟山渔场,北出王盘洋,间有七姊八妹列岛,西接钱塘江。区内是鳓鱼、鲳鱼、马交鱼的回游栖息场所;在西霍山傍有■鲤礁,夏末,■鱼回游繁殖于其周围;并有梅鱼、鲚鱼、鲻鱼、章鱼等常栖性鱼类和季节性鳗苗;也是海蜇的自然繁殖地带。沿海有65万亩滩涂,产有泥螺、黄蛤、白蛤、梅蛤、海蚬、弹胡、泥鱼、箭鳗、青蟹、沙蟹和沙蚕等海产品。
  淡水渔业资源内陆淡水总面积9.26万亩,有5.86万亩可饲养鱼类。其中外荡17105亩,池塘21751亩,水库19389亩,山塘350亩。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鳙、鲤、鳊、鲫、鲻、黄〓、乌鳢、鲶、鲈、土布、鳜、棒花、餐条、鲅、花〓、刀鲚、白鲫、鳗鲡、黄鳝、泥鳅等,还有青虾、白虾、河蟹、螺蛳、黄蚬和河蚌等。
  其中名特水产品有:
  河蟹。俗称毛蟹,学名中华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60年代前多产于棉区河沟内,为民间佐餐佳肴。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运销宁波、上海等地,誉以“三北花地大毛蟹”。60年代后,自然繁殖渐少,今已少见,转向人工养殖。
  海。是秋汛主要捕捞产品。1973年后逐渐增多,常年产量20吨左右,1975年最多,达500余吨。产品味美可口,经济价值高,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国外,1975~1987年共出口海蜇皮156吨。
  泥螺。又称“吐铁”、“涂贴”。分布沿海海涂,以龙山黄泥螺最佳,“桃花吐铁”为上品。谷雨始发,立夏旺发。沿海农民在退潮后采拾,或用网曳集。产品可煮食,或腌制、醉制,其味鲜美,为明代岁贡海味之一。
  鳗苗。为鳗鲡幼体。每年2月初开始在沿海回游,清明前后旺发。1972年开始由沿海渔民和农民捕捞,出口创汇。1973~1987年共收购12.2吨,出口10.1吨。其中最多的1974年收购2.03吨,出口1.09吨。为全国鳗苗主产地之一。
  沙蚕。又名海蚂蝗。生于泥涂中,常见于沿海闸口附近、盐场草板和咸水渠道两旁。1979年始捕,销往日本,作钓鱼饵料。1982年出口11.39吨,至1987年累计出口51.98吨。
  其他尚有鲻梭鱼和〓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档紧俏鱼类,均为明代岁贡海味。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