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渔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4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渔业生产
分类号: F326.4
页数: 7
页码: 300-3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前,沿海渔民用传统简陋渔具下海捕捞,内河渔民祖孙三代共栖一舟,终年漂泊打鱼,苦度生计。
关键词: 慈溪县 渔业生产 农业

内容

慈溪水产资源丰富。解放前,沿海渔民用传统简陋渔具下海捕捞,内河渔民祖孙三代共栖一舟,终年漂泊打鱼,苦度生计。1949年,全县有淡水捕捞渔民567户,2130人,1100多个劳力,沿海捕捞渔(农)民近千人,年产水产品275吨。1950年成立县渔船业公会(渔民协会),1953年撤销。1955年后,组织渔业生产合作社或农业社渔业组,开展集体养殖、捕捞,产量逐年上升。1958年,各大公社成立渔业大队,配有海洋机动渔船,进行海洋捕捞,并扩大淡水放养,1959年产量上升到2820吨。1962年,各渔业大队下放至社、队,规模小,劳力少,技术单薄,产量下降,1964~1966年年产1600余吨。1967年遭特大干旱,渔业生产大减,年产仅1452吨。以后又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渔业年产量长期在1500~2000吨之间,渔民生活困难。1967~1978年,国家拨款58.1万元,补助渔民生产、生活。1979年后,贯彻“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生产方针,开发荒涂,挖塘蓄淡养鱼,扩大内河放养面积,并改进捕捞技术,产量迅速增加。1987年,全县有专业渔民341户,1011人,从事渔业生产的渔(农)民劳动力有7622人,总产量达7190吨,其中海水产品1050吨,淡水产品6140吨,比1949年增长25.1倍;渔业总产值601万元,比1949年增长49.1倍。
  第一节 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全县海岸线长77.56公里,沿海捕捞海域广阔,东出灰鳖洋,紧连舟山渔场,北出王盘洋,间有七姊八妹列岛,西接钱塘江。区内是鳓鱼、鲳鱼、马交鱼的回游栖息场所;在西霍山傍有■鲤礁,夏末,■鱼回游繁殖于其周围;并有梅鱼、鲚鱼、鲻鱼、章鱼等常栖性鱼类和季节性鳗苗;也是海蜇的自然繁殖地带。沿海有65万亩滩涂,产有泥螺、黄蛤、白蛤、梅蛤、海蚬、弹胡、泥鱼、箭鳗、青蟹、沙蟹和沙蚕等海产品。
  淡水渔业资源内陆淡水总面积9.26万亩,有5.86万亩可饲养鱼类。其中外荡17105亩,池塘21751亩,水库19389亩,山塘350亩。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鳙、鲤、鳊、鲫、鲻、黄■、乌鳢、鲶、鲈、土布、鳜、棒花、餐条、鲅、花■、刀鲚、白鲫、鳗鲡、黄鳝、泥鳅等,还有青虾、白虾、河蟹、螺蛳、黄蚬和河蚌等。
  其中名特水产品有:
  河蟹。俗称毛蟹,学名中华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60年代前多产于棉区河沟内,为民间佐餐佳肴。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运销宁波、上海等地,誉以“三北花地大毛蟹”。60年代后,自然繁殖渐少,今已少见,转向人工养殖。
  海。是秋汛主要捕捞产品。1973年后逐渐增多,常年产量20吨左右,1975年最多,达500余吨。产品味美可口,经济价值高,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国外,1975~1987年共出口海蜇皮156吨。
  泥螺。又称“吐铁”、“涂贴”。分布沿海海涂,以龙山黄泥螺最佳,“桃花吐铁”为上品。谷雨始发,立夏旺发。沿海农民在退潮后采拾,或用网曳集。产品可煮食,或腌制、醉制,其味鲜美,为明代岁贡海味之一。
  鳗苗。为鳗鲡幼体。每年2月初开始在沿海回游,清明前后旺发。1972年开始由沿海渔民和农民捕捞,出口创汇。1973~1987年共收购12.2吨,出口10.1吨。其中最多的1974年收购2.03吨,出口1.09吨。为全国鳗苗主产地之一。
  沙蚕。又名海蚂蝗。生于泥涂中,常见于沿海闸口附近、盐场草板和咸水渠道两旁。1979年始捕,销往日本,作钓鱼饵料。1982年出口11.39吨,至1987年累计出口51.98吨。
  其他尚有鲻梭鱼和〓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档紧俏鱼类,均为明代岁贡海味。
  第二节 水产养殖
  鱼苗、鱼种生产
  1955年前,县内无鱼种生产。1956年参加浙江省长江采运鱼苗指挥部,开始采运长江自然鱼苗,由洋山乡渔业社,高王乡福四房渔业社、浒山镇鱼种场和宗汉乡假山村鱼种组培育鱼种。1957年与绍兴联合成立“绍慈地区鱼种培育委员会”,至长江定地分段包干,采捕鱼苗。1958年起,组织县鱼种培育委员会,由各鱼种场(队)自行采苗、育种。1956~1964年,向外地采办鱼苗每年从800万尾增加到3000万尾,培育鱼种从80万尾增加到300万尾。主要鱼种是草鱼、花、白鲢和鳊鱼。
  1981年冬,在四灶浦渔场建立县鱼种(苗)繁殖场,自繁鱼种。1983年生产鳊鱼苗7万尾,白鲢苗5万尾,1984年后增至百万尾、千万尾。1987年在四灶浦、龙山、杜湖建立3个鱼苗孵化场,生产能力1.3亿万尾。现90%以上的商品渔场建立鱼种场,使鱼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相配套。
  内河淡水养殖
  解放前无淡水养殖。1952年始,渔民集资建立白洋湖养鱼场,面积750亩,总产23吨。1954年,观城镇农民利用池塘养鱼。1955年,高王、洋山、逍林等乡渔业社,利用滩沼、江河、溇浜等拦箔养鱼。是年全县放养7300亩,产淡水鱼250吨。
  1959年增至1.75万亩,产量720吨。1962年后,因渔业社(队)体制下放,且屡遭干旱,产量逐年下降,1964~1966年,年产淡水鱼400多吨,1967年和1968年分别为329吨和341吨。1973~1979年,养殖面积保持在2.5万亩左右,年产量稳定在600吨以上。1987年,内河、湖库水域养殖面积扩大到3.76万亩,年产淡水鱼868吨。
  沿海“万亩鱼塘”
  70年代,沿海有2.2万亩已围滩涂,植棉过咸,晒盐太淡,长期未得到利用。1978年,县水产局多次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饵料丰富等条件,发动群众挖塘蓄淡养鱼。19791980年,西三乡涂汛潭村挖塘240亩,每亩由县补助100元,当年每亩产鱼58公斤。1982年,东三乡将700余亩淡化盐田改塘养鱼,54个养鱼劳力每年净收入由晒盐时的101元增加到1300多元。于是挖塘养鱼迅速发展,1983年已有2107亩,平均亩产185.5公斤。
  1984年5月,开发沿海荒涂养鱼项目,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资助小麦21600吨,食油360吨,折514.85万美元,项目编号为“WFP—2700”,开发面积1万亩。同年7月,县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开发“万亩鱼塘”的决定,县成立开发工程指挥部,27个有关乡、镇也成立开发领导小组,于11月份开工。县拨木材71立方米,钢材227吨,水泥5000吨支持工程建设。1986年8月竣工。计建商品鱼场40个,面积1.07万亩,其中成鱼塘8702.28亩,鱼种塘1938.72亩,鱼苗孵化场1个,当年投产。一年后产商品鱼2650吨,平均亩产304公斤,生产鱼种240吨,鱼苗200万尾。1987年,鱼塘扩大到14000亩,产鱼487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67.8%。同时,建立冷库2座,库容量350吨;购置活鱼运输车1辆,挂桨机船115艘;还增添了一批泥浆泵、潜水泵、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生产机械,改善水产养殖条件。“万亩鱼塘”的开发和建成,为慈溪渔业生产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其他淡水养殖:
  稻田养鱼。1958年,横河区农民在2万亩稻田中养鱼,因管理不善,鱼遁殆尽。1982年,彭东乡东~村农民稻田养鱼2亩,每亩产鱼10公斤。1985年,范市镇杨家村农民稻田养鱼2亩,亩产31.63公斤。1987年,全县稻田养鱼110亩。
  人工养蟹。河蟹在60年代后,因围垦海涂、沿海建造混凝土水闸和农药污染等影响,产量大幅度下降。1972年开始,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在5,6月份的蟹苗汛期,以闸口纳苗为主,并用涨网捕捞蟹苗。1976年还向外地采购蟹苗176.5公斤,放流在龙山、观城两区13个乡的水库和江河中,后收获成蟹近100吨。1986年有河蟹养殖户17户,养殖22.7亩,放养蟹苗20.75公斤,产成蟹1775公斤,平均亩产78公斤。1987年,养殖面积增至50亩。
  河蚌育珠。始于70年代初,由沿海乡太平闸村,师桥镇三大队、八大队和云城乡的少数农民购蚌培育,1977~1987年共生产珍珠125公斤,其中1987年最多为21公斤。
  咸水养殖。1981年和1982年在龙山农垦场试养对虾,收获无几。1987年县水产局又在西二乡县水产养殖场试养对虾238亩,亩产17公斤,总产4吨。
  第三节 水产捕捞
  近海捕捞
  海洋捕捞起源较早,宋代已有下海捕鱼记载,明时已具相当规模。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大至,时观海卫渔民吴宗二十四等,有船10余艘,临山、观海两卫把总张四维发牌,令其出入海岛,刺探敌情。民国时期,近海捕捞以海涂采捕、木帆船下海为主,年捕捞海产品不足200吨。解放后,逐步发展机帆船,开展多种捕捞作业,1957~1959年间,年产超过2000吨,以后略有下降。80年代以来,渔船继续增加,但海洋渔业资源渐少,年产量徘徊在1000吨左右。1987年,全县有从事近海捕捞的专(兼)业渔民2293人,机动渔船398艘,木帆船82艘,捕捞海产品1046吨,比1949年增长4倍。
  主要捕捞作业:
  机帆船捕捞。1956年有10吨以下的木帆船100余艘。1959年发展32吨60马力的海洋机帆船7对,后因渔业体制下放及外海捕捞技术缺乏而停用。1968年后,东山头乡二节村渔业组购入8马力5吨机动渔船1艘,在沿海进行深水涨网作业,捕捞量大增。自后,发展小型机动渔船。方法以涨网为主,兼有溜、拖、钓等作业。
  网具捕捞。有涨网、溜网、串网和跳网。涨网:分苍架式涨网(7枝竹架)、四平苍涨网、反杠涨网(四枝竹架)和虾仔涨网等。全县沿海均有分布,近至海边,远至七姊八妹列岛。1985年全县超过4000个。一般在惊蛰前后下海,秋捞海蜇为主,春、夏、冬捕鱼、虾、蟹。其捕捞量占全县近海总捕捞量的60%以上。溜网:俗称小溜。以龙山、观城地区为主。溜鱼自立夏到夏至,溜蟹在秋、冬两季。捕捞地点在王盘洋、浪岗列岛、花鸟山附近。主要捕捞鲳鱼、马交鱼、■鱼、鳓鱼、梭子蟹等。串网:是近海涂面作业。分高串、矮串两种。高串平潮时捕鱼,矮串干潮时捕鱼。捕捞量虽不多,但成本低,操作简便,沿海渔(农)民仍乐于使用。跳网:形似高串,沿网顶加盖网袋,鱼随潮水而来,遇网惊跳,误入网袋,渔民架船捞之。主捕鲻鱼、鲈鱼、章跳等。因产量低,仅庵东沿海一带少量使用。
  海涂采捕。方法在海涂干潮时用人工拾、锹挖、刀钩和网拖,采捕栖息在海涂上的蛤类、蟹类、泥螺、箭鳗等。可常年采捕,以夏、秋季最旺,是近海农民的一项副业生产。常年产量占近海捕捞量的10%左右。“泥马”形似雪橇,是海涂采捕中载人带物运行的小木筏,以脚代篙,在海涂上滑行,速度甚快,龙山、观城一带海涂采捕者常用之。
  捕捞鳗苗。是70年代后新兴的近海捕捞作业。每年在2月中旬至4月底在闸口及附近沿海捕捞。主要工具用三角网、涨网、人字网和虾仔网等。
  淡水捕捞
  解放前,淡水捕捞渔民以船为家,产量很低,年产不足50吨。1949年捕捞量为65吨。1987年,全县有专(兼)业淡水捕捞渔民366户,1523个劳力,渔船1351艘,计798吨,共捕淡水鱼400吨,比1949年增长5.2倍。
  捕捞渔具主要有五大类:迁网类(大水迁、小水迁),刺网类(三层刺网、单层刺网),掩网类(打网、鹰爪网),定置网类(涨网、跃进兜、簖网),钓具类(拉钓、弹钓、鳗钓)。此外,还有拖束、鳗头笼等小型网具。
  1959年前,曾有鹭鹚捕鱼作业,因其破坏鱼类资源,1959年后逐步淘汰。
  第四节 管理服务
  渔政管理1985年1月,建立慈溪县渔政管理站,在龙山、沿海、雁门、甸山、田央、五洞闸、附海、东海、东山头、新浦、胜北、崇寿、小安、建塘、义四、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庵东等22个沿海乡、镇和上林湖、凤湖、灵湖3个水库建立渔政分站,履行渔政管理职责。主要工作有:运用会议、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贯彻《渔业法》和有关渔业法规;制订印发《关于渔政工作处罚、收费、奖励等具体管理的规定》、《慈溪县淡水捕捞网具、网目尺寸暂行规定》、《关于迅速制止用电捕鱼的通告》等保护渔业资源的通告和规定;组织巡逻和查处各种违章作业;编写《慈溪渔政》通讯,传递渔业政情。1987年,县渔政管理站被评为省渔政先进集体。
  渔技推广 1983年3月建立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沿海商品鱼基地和水库养殖的丰产技术指导,推广鱼病防治技术,开展对虾饲养、大水面围网精养和高产饲草等科研项目的试验推广。
  1984年10月成立县水产学会,会员59名。至1987年,向全县各渔业单位印发渔技资料11期,《水产学刊》3期,组织渔技人员至江苏、萧山、宁海、余姚等地,对河鳗、河蟹、青蟹、对虾和围网养殖技术进行7次考察学习,提高渔技人员技术水平。
  1982~1987年共举办渔业培训班41期,2147人,向基层渔业技术骨干传授鱼种培育、淡水养殖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1985~1987年先后在庵东中学开办淡水养殖专业班3期,招收沿海地区学生和养鱼专业户共计130余名,学制2年,毕业后充实基层渔业生产单位。
  1986年9月县渔业培训站建成。
  渔需物资解放后,渔需物资原由县水产供销公司设渔需物资门市部供应。1984年将该门市部改为县水产局渔需物资经理部,并相继建立县水产养殖公司渔需物资营业部、县水产供销公司综合营业部,各自经销渔需物资。
  1984年前,国家根据派购定额上交鱼货量,供应一定数量的柴油、水泥和钢材。1985年水产品派购改为定购后,实行鱼物换购,按比例供应一定数量的柴油、水泥等物资。1979年至1987年国家计划供应物资计有:柴油931吨,钢材425吨,水泥5020吨,木材1766立方米,桐油35吨,网线137吨,饲料734.5吨。
  1983年县建立小型颗粒饲料厂,配鱼乐牌HGPS—100型膨化颗粒饲料机1台,主机13千瓦,生产能力50公斤/小时,生产颗粒饲料。1987年,膨化颗粒饲料机增至3台。同时利用欧洲经济共同体援助的设备和技术,筹建年产万吨的鱼用颗粒饲料厂。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