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4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58
页数: 3
页码: 297-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疫病防治、主要疫病、兽医网络、疫病防治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畜禽蜂业 疫病防治

内容

主要疫病
  畜禽传染病。猪有猪瘟、猪丹毒、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水肿病等,牛有牛炭疽、牛流感、恶性卡他热,兔有兔瘟,禽有鸡瘟、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等。民国35年(1946)秋,猪瘟、鸡瘟蔓延,损失405万元。1952年,猪丹毒流行,猪死亡和扑杀2000余头。1954年,猪瘟广泛流行,死猪8000余头。1959年,猪瘟发病10000余头,死亡9000头。1960年,猪瘟和气喘病大流行,死猪3000余头。1969年,各地发生牛流感750头,死亡30头。1982年和1983年,东安乡乐家、掌起乡五大队、观城镇十三大队先后发生猪五号病,病猪54头全部被扑杀。1981~1984年,鸡瘟、鸭瘟和禽霍乱普遍发生,发病15.6万羽,死亡7万多羽。1984年,逍林、横河、浒山等地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3万羽全部死亡。
  畜禽寄生虫病。据1982年寄生蠕虫区系调查,共有3纲、39科、80属、147种。其中:猪有6科、8属、11种,以食道线虫最为普遍,其次是长刺后圆线虫;羊有11科、10属、12种,以食道口线虫为主,其次为捻转血矛线虫,牛、羊肝蛭常见;兔有3科、3属、5种,以豆状囊尾蚴感染率最高,东北兔苇线虫次之;鸡有13科、15属、28种,以绦虫和异刺线虫最多,球虫病常见;鸭有18科、23属、35种,以绦虫、体吸虫为主,其次为包氏毛毕吸虫和裂刺四棱线虫。
  蜜蜂疫病。有大、小蜂螨害,欧、美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蜂蛹病等。
  兽医网络
  解放前,民间仅有少数“牛郎中”沿用祖传的针灸技术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解放后,组织民间兽医,培训畜禽防疫,保健人员,发展畜牧兽医事业。1954年建立县畜牧兽医协会,会员250余人,各区、乡相应建立兽医阉割社。1956年,县农林水利局设畜牧兽医站,配备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62年开始,各区建立民间兽医站。1963~1964年,各公社普遍建立民办兽医站,同时培训农村防疫员310人。至1970年,全县有区、社兽医站65个,兽医78人,大队防疫员440人,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农村兽医防疫体系。1985年,县与各区分别建立畜牧兽医联站。1987年,全县有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1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人,畜牧兽医师13人),民间兽医82名。此外尚有县畜牧兽医学会、县养猪协会、县养鸡协会、县养鸭协会、县养蜂协会等畜牧兽医群众组织。
  疫病防治
  解放前,农村对畜禽疫病无科学防治方法。解放后,宣传畜禽防疫知识,配备和组织兽医人员,开展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危害严重的猪丹毒、牛炭疽、鸡瘟等主要疫病进行预防注射,通过春、秋两季预注和平时补针,生猪历年的预注密度均在90%以上,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疫区采取隔离、消毒、补注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疫病蔓延。1977年用蟾酥针治疗猪气喘病获省科技成果奖。
  检疫检验。1956年开始对生猪进行收购检疫。1963年后,对小猪进行市场检疫,对蜜蜂进行放蜂检疫。1985年贯彻实施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6年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布告,并在各乡、镇正式设置畜禽检疫点,开展对畜禽、肉类、蜂群和禽产品的市场、交通检疫检验。1987年4月,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是年共检疫猪2.4万头,牛羊1436头,家禽16.54万羽,蜂8.78万群,皮张9000张,毛13.52吨,杂骨823.3吨,检验猪、牛、羊肉11.41万头。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