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畜禽蜂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4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畜禽蜂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7
页码: 293-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畜禽蜂业产值的比重不到农业生产总产值的4%。解放后,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
关键词: 慈溪县 畜禽蜂业 农业

内容

民国时期,畜禽蜂业产值的比重不到农业生产总产值的4%。解放后,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尤其是1978年后,发展畜牧专业户,畜牧生产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使畜牧业的产量、产值显著增加。1987年与1949年相比,除牛、羊减少外,生猪饲养量增长4.7倍,兔存栏数增长8.6倍,家禽饲养量增长10.6倍,蜂业生产已由过去的零星饲养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产业。1987年,全县畜禽蜂业产值为8155万元,比1949年增长37.1倍,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22.5%。
  第一节 家畜饲养
  猪 棉区因饲料缺乏,很少养猪,稻区素有户养习惯。民国25年(1936),全县养猪2.3万头,34年3.56万头。解放后,养猪生产几经起伏。1949年,全县饲养生猪3.23万头。1957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方针,饲养量上升到10.71万头,1961年又增至13.23万头。1962年后,饲养量下降,1963年降至5.75万头。1964年贯彻“公、私饲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针后回升,1966年超过15万头。1968年取消奖励政策,饲养量锐减至6.49万头。1970年提倡集体养猪,办公社、大队、生产队3级牧场,1971年的饲养量又上升到16.54万头。1976~1978年,饲养量又下降。1979年发展养猪专业户,并优惠供应饲料8630吨,饲养量超过20万头,为全县养猪最多年份。1987年生猪存栏8.10万头,饲养量18.34万头,比1949年存栏数增长3.7倍,饲养量增长4.7倍。全县有养猪专业户877户。云城乡横江村张绍森,1979~1987年累计饲养3752头,投售国家2337头,1985年由省授予“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品种。解放前无地方品种,仔猪多数从上虞、余姚、镇海等地输入。60年代后,逐步引入荣昌、枫泾、梅山乌和岔路猪等良种母猪,同时引入大约克、中约、长白、苏白等良种公猪。1970年,长河农场建立生猪良种繁育基地,部分社、队建良种繁育场,繁育推广良种。1976年有东安、洋山、新浦、周巷、范市等18个公社建立生猪人工授精配种站(点)。现全县饲养品种多为荣昌、枫泾、岔路、金华两头乌黑母猪与大约克、长白、苏白公猪交配的杂交种。1983年,国营农场引入杜洛克瘦肉型公猪。1985年建立县畜禽良种推广站,开展良种猪人工授精。
  饲养方法。民间向为圈养,以青、粗饲料为主,饲料投放大多“两头精、中间粗”。1976年后推广“高投入、高产出”的直线育肥法,肉猪生长速度加快。饲料,解放初推广棉地套种蔬菜作饲料,1958年试养水浮莲,1972年推广“三水一绿”(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水生饲料,1974年推广“703”中曲醣化发酵饲料、棉饼、菜饼和“九二〇”、“腐植酸钠”等饲料添加剂,1979年后推广三号混合饲料、二号混合饲料和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牛
  民国25年,全县有牛3761头。1949年牛存栏7078头,其中黄牛5968头,水牛1110头,分布在稻区和半稻半棉区,供车水、犁田使役。1954年存栏数增至8233头,1955~1966年稳定在7000头左右,1967年又增至8465头。70年代后,手扶拖拉机日增,耕牛逐年减少,1987年存栏仅1413头,比1949年下降80%,其中黄牛237头,水牛1153头,奶牛23头。奶牛于1983年引入,1984年有50头,后因牛奶的销售和加工困难而减少。
  品种。牛无固定品种,黄牛主要从天台、黄岩等地购入,水牛多从南汇、崇明、川沙、嘉定等地购入,并以购入地命名。购入的水牛品种早熟易育,适应性强,体高力大,性温和,易调教。奶牛品种是“西门答尔”、荷兰黑白花奶牛。
  饲养方法。丘陵沿山地区,春、夏、秋放牧,冬季舍养喂干草;平原地区多割草舍饲。
  羊
  解放前,养羊为农村副业,食用而不取毛。据《民国慈溪县新志稿》记载:“民国11年养羊2000头,产值1.2万元”。民国25年养羊20140头,其中山羊5570头,绵羊14570头。解放以后至1957年年存栏数均在2万头以下,1958年后逐步发展,1963年增至4.71万头,其中山羊1.95万头,绵羊2.76万头。嗣后,时兴时衰。1980年后,因经济效益低,饲养量连年下降,1987年存栏数仅8783头,比1949年减少54.7%,其中山羊5484头,绵羊3299头。
  品种。山羊多为本地种,全身被白毛,有角,尾短,体型小。1979年引入奶山羊,进行杂交繁殖。绵羊为杂交羊和湖羊。70年代,县第二农场和周巷地区曾饲养新疆“考力代”细毛羊。
  饲养方法。山羊在春、夏、秋季放牧食草,冬季喂干草、蚕豆壳。绵羊以圈养为主,喂蚕豆壳、棉籽饼和干草等。
  兔
  农村素有零星养兔习惯。民国25年养兔10310只。解放后,受兔毛销路和价格的影响,骤起骤落,变化很大。1949~1955年的年养兔量在2万只左右,肉用为主,毛用约占20%。1956年,国家收购兔毛,毛用兔逐年增加,1962年存栏数增至16.51万只。1964年引入全耳毛等新品种,兔毛畅销,1965年末存栏25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锐减,1970年仅3万只。1980年后,养兔生产恢复,1981年回升到17.93万只。1982年,兔毛滞销,毛价下跌,全县宰兔7万只。1983年存栏数降至7.16万只。1985年,免毛收购价提高,并引入联邦德国纯种兔,饲养量又迅速增加,年末存栏达32.36万只,为饲养量最多年。1986年,兔毛出口再次疲软,1987年存栏又降至11.79万只。
  品种。50年代初为本地杂种兔。1965年引入安哥拉英系长毛兔,1979年引入联邦德国长毛兔,并在全县建立育种基地9个,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
  饲养方法。解放初,民间散养采用地笼或平地饲养,管理粗放。70年代开始专业养兔,采用笼养(竹笼或砖砌水泥笼),饲养密度高,经济效益好。饲料以草为主,入冬后掺些玉米、小麦或糠麸等。
  畜产品。有肉、皮、毛和肠衣。1987年共产肉5180吨。为1949年的7.45倍。其中猪肉5118吨,牛肉5吨,羊肉57吨。由供销部门收购各种皮张5.52万张,兔毛30.5吨,羊毛1.8吨。
  第二节 家禽饲养
  养禽是农家传统副业,自食为主。民国25年,全县养禽29.7万羽,35年30万羽。解放后,逐年发展。1949年饲养29.7万羽,1952年39万羽,1957年44.08万羽。1971年后,“星波罗”鸡列为外贸产品出口,养鸡开始向商品化方向发展,1978年增至86.32万羽。1979年后,饲养肉鸡、蛋鸭、白鹅等专业户兴起,家禽生产发展很快,1980年饲养量超百万,1983年上升到157.96万羽,1987年达344.94万羽。全县有专业户1168户(鸡347户、鸭723户、鹅98户),并出现饲养万羽鸭、5000羽鸡的专业大户。
  鸡。60年代前,农村散养的品种有芝麻鸡、萧山鸡和芦花鸡等。70年代引入澳洲黑、洛岛红等,并引入肉用鸡“星波罗”。80年代初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发展,先后又引入肉用鸡种AA、宝星、新浦东、海星和海佩科等,蛋用鸡种罗斯、伊莎和迪卡等。1984~1985年曾自育“慈澳星”杂交鸡在师桥、新浦、胜北、崇寿等地饲养,1986年后止。
  鸭。主养蛋肉兼用的绍兴麻鸭,并有少量北京鸭。
  鹅。主要是浙东白鹅。
  此外,有少量专业户还养有鹌鹑、肉鸽、珍珠鸡等。
  饲养方法。农户一般采用散放式饲养,春养冬宰。专业户采用群养方式,鸡舍饲,鸭圈养,鸡喂米、糠,鸭食稻谷糠麸,鹅除冬喂精料外,余食草禾。80年代,专业户的群养鸡、鸭,以喂配合饲料为主。
  禽产品。除肉用禽外,主要是禽蛋,还有部分羽毛,供制作羽绒被服。1987年收购禽蛋3014吨,羽毛25.2吨。另外,禽蛋集市贸易成交量较大,仅据浒山镇农贸市场统计,1986年和1987年禽蛋的年成交量有55.48吨。
  第三节 蜂业生产
  明成化时(1465~1487)已有养蜂的记述:“蜜乃春蠭(蜂)采花所酿”。清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蚕、蜂二者,民利存焉”。解放初,养蜂甚少,仅有桶养中蜂(中华蜜蜂),用割巢取蜜的传统饲养方法。1957年从金华、兰溪等地陆续引入意蜂(意大利蜂),并传入活框蜂箱和饲养新技术,养蜂业日益发展。1958年开始集体经营,全县兴办4个公社养蜂场,有蜂591群。1967年全县发展到1.5万群。1968年后,因管理不善,生产一度下降。1972年,集体蜂群转为个体放养,收入交队记分,蜂农领取补贴,养蜂业又继续发展,至1978年,全县有蜂4.34万群。1979年后,集体蜂场实行个人承包或折价归户或联户饲养,养蜂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蜂群猛增,1980年达10万余群。1987年,全县共有养蜂户3583户,联合体664个,从业人员10512人,养蜂191923群(年末存蜂为149437群),蜂产品产值3696万元(当年现行价为6045.3万元),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10.2%。1980~1987年,养蜂量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养蜂最多的建塘乡牛角尖村,1987年养蜂7734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产值65万元的1.3倍,成为名闻全国的“养蜂村”。
  品种。有中蜂、意蜂和喀意杂交蜂。
  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其次为小转地饲养和定地饲养。大转地饲养的有11万群,是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方法,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蜜源,生产期长,产量高。小转地饲养的有8万群,是利用本地蜜源为主,以附近地区和邻县蜜源为补充的饲养方法,灵活、稳产、风险少。定地饲养分在家副业定地饲养和出省专业定地饲养两种。副业定地饲养是利用房前屋后放蜂,数量少,产量低,作为副业经营。专业定地饲养多在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定点放蜂,终年不返家,在外春繁、生产、越冬,产量高,收益好,用此法者甚多。
  为促进养蜂生产,1979年建立县养蜂管理组(后改为县养蜂管理服务站),1983年建立县蜂业公司,1985年建立加工蜂产品的县营养食品厂,1986年建立县蜂产品研究所。
  蜂产品。有蜂蜜、王浆、蜂蜡和花粉。1987年共产蜂蜜14000吨,王浆131.8吨,蜂蜡123.5吨,花粉494.1吨。1985年后,由县营养食品厂用蜂产品加工制成的王浆蜜、花粉蜜、王浆酒、花粉酒、可百灵和“中国蜂宝”等,运销杭州、上海和东南亚等地。1987年“中国蜂宝”获宁波市名优新特产品“金马奖”,国家农业部定慈溪为优质蜂产品基地。
  第四节 疫病防治
  主要疫病
  畜禽传染病。猪有猪瘟、猪丹毒、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水肿病等,牛有牛炭疽、牛流感、恶性卡他热,兔有兔瘟,禽有鸡瘟、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等。民国35年(1946)秋,猪瘟、鸡瘟蔓延,损失405万元。1952年,猪丹毒流行,猪死亡和扑杀2000余头。1954年,猪瘟广泛流行,死猪8000余头。1959年,猪瘟发病10000余头,死亡9000头。1960年,猪瘟和气喘病大流行,死猪3000余头。1969年,各地发生牛流感750头,死亡30头。1982年和1983年,东安乡乐家、掌起乡五大队、观城镇十三大队先后发生猪五号病,病猪54头全部被扑杀。1981~1984年,鸡瘟、鸭瘟和禽霍乱普遍发生,发病15.6万羽,死亡7万多羽。1984年,逍林、横河、浒山等地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3万羽全部死亡。
  畜禽寄生虫病。据1982年寄生蠕虫区系调查,共有3纲、39科、80属、147种。其中:猪有6科、8属、11种,以食道线虫最为普遍,其次是长刺后圆线虫;羊有11科、10属、12种,以食道口线虫为主,其次为捻转血矛线虫,牛、羊肝蛭常见;兔有3科、3属、5种,以豆状囊尾蚴感染率最高,东北兔苇线虫次之;鸡有13科、15属、28种,以绦虫和异刺线虫最多,球虫病常见;鸭有18科、23属、35种,以绦虫、体吸虫为主,其次为包氏毛毕吸虫和裂刺四棱线虫。
  蜜蜂疫病。有大、小蜂螨害,欧、美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蜂蛹病等。
  兽医网络
  解放前,民间仅有少数“牛郎中”沿用祖传的针灸技术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解放后,组织民间兽医,培训畜禽防疫,保健人员,发展畜牧兽医事业。1954年建立县畜牧兽医协会,会员250余人,各区、乡相应建立兽医阉割社。1956年,县农林水利局设畜牧兽医站,配备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62年开始,各区建立民间兽医站。1963~1964年,各公社普遍建立民办兽医站,同时培训农村防疫员310人。至1970年,全县有区、社兽医站65个,兽医78人,大队防疫员440人,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农村兽医防疫体系。1985年,县与各区分别建立畜牧兽医联站。1987年,全县有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1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人,畜牧兽医师13人),民间兽医82名。此外尚有县畜牧兽医学会、县养猪协会、县养鸡协会、县养鸭协会、县养蜂协会等畜牧兽医群众组织。
  疫病防治
  解放前,农村对畜禽疫病无科学防治方法。解放后,宣传畜禽防疫知识,配备和组织兽医人员,开展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危害严重的猪丹毒、牛炭疽、鸡瘟等主要疫病进行预防注射,通过春、秋两季预注和平时补针,生猪历年的预注密度均在90%以上,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疫区采取隔离、消毒、补注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疫病蔓延。1977年用蟾酥针治疗猪气喘病获省科技成果奖。
  检疫检验。1956年开始对生猪进行收购检疫。1963年后,对小猪进行市场检疫,对蜜蜂进行放蜂检疫。1985年贯彻实施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6年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布告,并在各乡、镇正式设置畜禽检疫点,开展对畜禽、肉类、蜂群和禽产品的市场、交通检疫检验。1987年4月,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是年共检疫猪2.4万头,牛羊1436头,家禽16.54万羽,蜂8.78万群,皮张9000张,毛13.52吨,杂骨823.3吨,检验猪、牛、羊肉11.41万头。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