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果
分类号: S604
页数: 3
页码: 286-2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水果以杨梅为大宗,另有葡萄、柑橘、桃、梨、草莓及枇杷、柿、梅、李和樱桃等。
关键词: 慈溪县 果蔬特产 水果

内容

慈溪水果以杨梅为大宗,另有葡萄、柑橘、桃、梨、草莓及枇杷、柿、梅、李和樱桃等。1987年面积6万余亩,总产量超过万吨。
  杨梅
  杨梅是慈溪传统特产,宋代已有人工栽培。明嘉靖《余姚县志》记述:杨梅“产烛湖山(今龙南乡境)者,其种曰荔枝,曰湖南,其味冠绝诸果”。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慈溪产之荸荠种,果形大,刺尖密,色赤,核微扁,味极甜美,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乾隆《句章土物志》载:杨梅“出白沙、杜湖、云湖诸山,有紫红白三种,而黑者最佳”。据民国29年(1940)《浙江经济统计》记载:“慈溪杨梅1000亩,产量10000担”。解放后,杨梅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现境种植面积4000亩,总产750吨;1978年12500亩,总产5000吨;1985年增至40451亩,总产1250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7年,全县种植地区发展到5个区,31个乡、镇,201个村,共49300亩,占水果总面积的69%,比解放初增加10倍多,总产7389吨,比解放初增加8.9倍。产地重点分布在横河、观城、龙山3区,其中龙南乡有13575亩,占全县杨梅面积的27.42%。
  主要品种有:
  荸荠种。色紫黑,因形似荸荠而得名。其核小,又称小种。主产龙南、宓家埭、鸣鹤、彭东等乡镇。果肉离核性好,细软多汁,味甜少酸,品质甚佳。6月下旬成熟、旺采。既可鲜食,又宜加工,为县境主栽品种,面积和产量均占80%以上。因品质优良,1987年外调苗木60多万株。
  早大种。果形大,俗称大种。主产宓家埭、彭东等乡。果肉离核性差,软而多汁,酸味较重,品质中等。6月中旬成熟,采收期短,不耐贮运。种植面积和产量占14%左右。
  凤欢种。早年由奉化传入。产于东安乡桂岙、关头等村。核稍大,离核性好,肉质较粗硬,水分少,品质中等。7月中旬成熟,耐贮运,可延长市场供应。面积和产量占2%左右。
  此外尚有迟大种、粉红种、水晶种、尖刺种、红种、早小种、迟小种、荔枝种和松浆种等。
  杨梅采用切接法嫁接繁殖。2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嫁接苗栽植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地,亩栽25~30株。栽后加强肥培管理,5年后开始结果,15年后盛产。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袋蛾、毛虫、卷叶蛾、潜叶蛾、金龟子、介壳虫和白蚁等,采用综合防治。
  产品除供应当地外,还运销宁波、杭州、上海、苏州、山东、辽宁、北京等地。1971~1983年,平均年销2500吨。1983年后,荸荠种杨梅空运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颇受欢迎。宁波、奉化、宁海、象山、苏州、上海等地和本县的一些罐头食品厂,每年竞购荸荠种杨梅加工果浆、果汁、果酒、果干、蜜饯和罐头。
  其他水果
  葡萄 明嘉靖时(1522~1566)已有栽种。解放初,少数农户有零星栽培。60年代有成片种植。1985年后发展很快,成为主要水果之一。1987年种3811亩,产量1797吨。产地分布在65个乡镇,470个村,以胜北乡六塘南村(400亩)和淹浦乡洞桥虞家村(300亩)最多。品种:70年代前有金皇后、甲洲三尺和玫瑰香等,1987年发展到90多个,其中鲜食早熟种有康泰、康拜尔早生、早生高墨等,中熟种有巨峰、红富士、龙宝、红伊豆、红瑞宝、井川1014等,迟熟种有金皇后、大宝等,加工品种有北醇、白羽等。葡萄用扦插、嫁接法繁殖,在早春发芽前栽植,后做好搭棚、施肥、整枝工作。病害有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虫害有透翅蛾、卷叶蛾、金龟子等,分别采用抗菌剂和杀虫剂防治。
  柑橘 元至正《四明续志》载:金柑“出慈溪,饱霜者甘”。明嘉靖《宁波府志》载:“慈溪锡贡果品,曰金柑”。但到解放前后已寥寥无几。1958年,全县有橘子104亩。1980年后开始发展,1987年有64个乡、镇,402个村栽植,计6733亩,总产729吨。品种大都是温州蜜柑,以晚熟品系尾张为主;1985年后,早熟品系宫川、兴津也有所发展,坎墩镇还零星栽有不耐寒的雪柑。
  桃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已有栽种桃的记述。清光绪《慈溪县志》载:“产北乡沙地者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据民国29年《浙江经济统计》记载:“慈溪桃面积230亩,产量3450担”。解放后发展缓慢,80年代始逐步发展,1987年种7294亩,总产1338吨,分布在65个乡、镇,520个村,其中以石堰乡乌玉桥村和五洞闸乡古窑片的桃子著名。有白桃、黄桃两类:白桃供鲜食,品种有春蕾、四月桃、一点红、布目早生、砂子早生、白凤、晚白花、玉露、迎庆等;黄桃加工用,品种有丰黄、连黄、罐五、奉罐2号等。
  梨 明成化年间已有种植,分青梨、沙梨、酥梨。解放前后,民间有零星栽种。1980年后,面积增至1000亩以上,1987年种植1802亩,总产470吨。分布在61个乡、镇,307个村。品种有菊水、新世纪、二十世纪、黄花、铁头、明月、今村秋、晚三吉、大恩梨等。胜北乡六塘南村的大恩梨,9月下旬成熟,单果重400克以上,肉白、质细、水分多、甜酸适度。
  草毒 1983年引入始种,以后逐步扩大。1986年采果面积28亩,总产5.6吨。1987年采果面积148亩,总产44.4吨。主要分布在田央、观城、胜北、坎墩、浒山、彭东等乡、镇的部分村。品种以宝交早生为主。一般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套种在棉花行间或其他果园中,有的在晚稻收割后栽种,每亩密度5000~7000株,2月下旬覆盖地膜,3月初开孔放苗,4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摘。产品由农户直接在县内各集镇零售或销往宁波、余姚等地。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