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2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稻
分类号: S511
页数: 3
页码: 267-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水稻、耕作制度、品种、晚稻等情况。
关键词: 慈溪县 粮油生产 水稻

内容

东部在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57)兴开杜湖和白洋湖,已广栽水稻。西部在三国吴时(222~280)已有烛溪湖灌水栽稻。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灌区扩大,水稻种植区向北延伸。清初发展到大古塘以北。光绪年间(1875~1908)坎塘南北也有零星种植,唯产量一直很低,直至民国时期,亩产仍仅200公斤左右。,解放后发展较快。1959年16.63万亩水稻,亩产411公斤,超《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指标(400公斤)。1966年种18.84万亩,亩产579公斤,总产10.9万吨。1984年种18.34万亩,亩产759公斤,总产13.9万吨,亩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17.92万亩,亩产699公斤,总产12.5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2.3倍、1.84倍。
  耕作制度明代始有稻棉轮作。清康熙时(1662~1722)有双季连作稻。民国时期,东部稻区以中稻为主,搭配少量的单季糯晚稻和双季间作稻;西部稻区以绿肥间作稻为主,有少量的绿肥连作稻、春花单季稻和春花间作稻;在大古塘南北盛行稻棉轮作制;轮作带以北的零星稻田,多采用绿肥——早稻——秋玉米(秋大豆、荞麦)的耕作制度。解放后,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1956年淘汰中稻,1960年淘汰间作稻和单季糯晚稻,发展稻田“新三熟制”(春花、早稻、晚稻三熟连作)。1983年,大麦连作稻占31.4%。1986年,油菜连作稻占75.5%,稻田的复种指数由1950年的123%上升到276%。
  品种早稻品种:解放前以罗江尖为主,火稻(六十日)约占10%。解放后,先后推广503、有芒早粳、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矮脚南特号、二九南1号、潮阳1号、二九青、广陆矮4号、原丰早、军协、青秆黄、二九丰等80多个品种。其中1964年矮秆抗倒品种矮脚南特号推广后,出现了“高秆改矮秆,低产变高产”的历史转折。1966年种54.5%,早稻亩产从上年的270公斤提高到345公斤,后稳定在300公斤以上。1979年推广广陆矮4号,种79%,亩产提高到411公斤,以后稳定在400公斤左右。
  晚稻(包括中稻)品种:解放前,中稻以湖白为主,晚稻以晚青为主。解放后,中稻改晚稻,籼稻改粳稻,先后推广了老来青、猪毛簇、荔枝红、新太湖青、红壳糯、西洋糯、农垦58、农虎6号、芝选、农红73、加湖4号、京引15、双糯4号、矮粳23、东选4号、宁1318、浙粳66、秀水11、秀水27、秀水48、祥湖25、祥湖47、国香1号等90多个品种。其中1966年大面积推广农垦58,穗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强,晚稻产量随之上升。1981年引进抗穗瘟良种秀水48,经省劳动模范华周根等试种示范,1984年普及全县,晚稻亩产达394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杂交水稻在1976年引进试种,1980年种3.2万亩。品种有汕优6号、南优6号。后因积温不能满足其生育需要,出现“不出头”、“翘稻头”,1987年仅种262亩。
  主要品种简介:
  罗江尖。又名尖粒,中熟早籼。系慈溪、余姚一带地方品种,民国时期种植甚广,1950年面积达14万亩,后逐步为“503”取代。其特征:茎秆细,分蘖力强,省肥,后期易倒伏。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下旬成熟。一般亩产150~200公斤。
  矮脚南特号。迟熟早。由广东省农民洪春利从南特16号中选出。1960年引种,1966年后成为当家品种,1974年后为广陆矮4号取代。其特性:秆矮抗倒,耐肥,穗大,分蘖强,但不耐旱,易感稻瘟病。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成熟。一般亩产300~400公斤。
  广陆矮4号。迟熟早。由广场矮3784与陆财号杂交育成。1971年始引种,1977年大面积推广。其特性:矮秆抗倒,分蘖强,耐肥,结实率高,但壳厚米质差。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8月初成熟。一般亩产370~450公斤。
  细秆晚青。又名小谷子、金城。系鄞县农家品种。从民国至解放初,长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其特性:秆细长,分蘖强,穗大,粒细质优,但不耐旱,易倒伏。4月中旬末播种,5月中旬嵌种在早稻行间,霜降收获。一般亩产100~150公斤。
  湖白。又名湖州白、湖州晚、广籼1,属中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已种植,民国时为东部稻区的当家品种,1956年淘汰。其特性:秆粗、叶宽、穗大,耐涝、米质软,但其成熟期正值台风秋雨季节,产量不稳。立夏前播,小满至芒种插,秋分收获。一般亩产160~250公斤。
  农垦58。晚粳稻。原产日本,1963年引种,1966年后普及全县。其特性:茎秆细韧,分蘖强,耐肥,耐迟栽,多穗。6月中旬播,7月底插,立冬成熟。一般亩产270~330公斤。
  秀水48。晚粳稻。由嘉兴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法育成。1981年引种,1984年全面推广而为当家品种。其特性:抗稻瘟病,秆健叶挺,分蘖强,穗多,较耐寒,一般亩产340~420公斤。
  育秧早稻育秧:催芽,民国时期和解放初采用温水催芽;1964年推广地洞催芽;1975年推广“5406”催芽;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后,温水催芽又广泛采用。东部沿山稻区曾试用蒸汽和焦泥灰催芽。育苗,民国时期采用水秧田;1955年始用半旱秧田,扎根快,烂秧少,沿用至今。1963年试用薄膜育秧,1987年占22.5%。此外还局部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温室无土育秧和两段育秧等。晚稻育秧:解放前采用水播水育,易烫伤谷芽;1958年推广水播旱育,因穗小迟熟而淘汰;1961年推广旱播水育,不会烫芽,出苗整齐,沿用至今。
  耕种管理耕耙:插秧前60年代用牛翻耕,手扶拖拉机旋耕碎土。70年代后,牛缺,用拖拉机旋耕二、三次,耙平。插秧密度:民国时期,间作稻行株距47×23厘米,单季糯晚稻20×23厘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20×13厘米、17×17厘米。1958年有的试搞“移苗并丘”(将10亩孕穗稻移并成1亩),纹枯病大发,试验失败。后,行株距稳定在17×13~17厘米和20×13~20厘米。施肥:解放前早稻以河泥、草子为主,晚稻以人粪尿、蕴草为主。解放后施肥量逐步增加。1986年,早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10公斤,磷5公斤,钾12.5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按含纯氮20%计)47~56.5公斤;晚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9.4公斤,磷4.7公斤,钾11.8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53公斤。稻田绿肥(紫云英)在1980年前,每年种植面积在10~14万亩之间,占水稻面积的50~70%,亩产1250公斤左右;1981年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扩大,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种1.73万亩,只占水稻面积的9.7%。田间管理:民国时期只抓耘耥和灌水。解放后实行前期浅灌勤灌,中期适时搁田,后期干湿交替。70年代后期开始用化学除草代替耘田,1987年有6.4万余亩晚稻使用除草剂。
  病虫防治飞蝗、飞虱、螟虫为历代常发性害虫,屡受其害。民国时期,有螟虫、稻蝗、稻苞虫、铁甲虫、浮尘子、稻飞虱、稻椿象、稻象鼻虫、稻热病、稻菌核病、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等。解放后,螟害随单季晚稻和间作晚稻停止种植而减轻。虫以褐稻虱危害最剧,1975年大发生,损失稻谷1920吨。早稻纹枯病在1975、1978、1980、1982、1983、1984年大发生,1982年损失稻谷2530吨。稻瘟病是晚稻致命病害,1959、1963、1969、1970、1973、1974、1975、1980年大流行,1981年因温度过低而诱发穗瘟,损失稻谷7320吨。白叶枯病在多风雨时易发。1971年,黄矮病大发,每亩晚稻仅收114公斤。此外,虫害还有纵卷叶虫、稻蓟马、稻螟蛉等,病害还有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等。上述病虫害,历代无科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大发时,群众迎神求佛,插“令旗”、“屎扫帚”,祈求消灾。清康熙时曾用插烟筋治螟。民国时期,开始采取农业防治。解放初,采取冬毁稻根、冬耕灌水、灌水捞虫、摘除卵块、拔枯心苗、齐泥割稻和滴油扫虱等农业措施。后配备专业植保人员,加强虫情观测,全面推广药剂防治。同时采用抗病品种及合理施肥等综合防治措施。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