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粮油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2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粮油生产
分类号: S565
页数: 12
页码: 266-2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1954年调整县境后主产棉花,种粮面积较少,常年播种面积(折实)25万亩左右。
关键词: 慈溪县 粮油生产 农业

内容

慈溪1954年调整县境后主产棉花,种粮面积较少,常年播种面积(折实)25万亩左右,总产量18~19万吨(含大豆),占全县粮食总消耗量的55~60%。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春粮(蚕豆、大小麦)次之,另有少量杂粮。现县境民国25年(1936)总产7.3万吨(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以下民国25年数同此。)。解放后产量逐步上升。1949年总产8.5万吨。50年代年平均总产9.7万吨,60年代为12.7万吨。其中1959年在棉区冬作中采用“三三制”(春粮、油菜、绿肥各1/3)种植方法,春粮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由上年的10.2万吨减至8.8万吨。70年代年均
  17.1万吨,1980~1987年年均18.1万吨。其中1984年总产达20.4万吨,为解放以来最高年。1987年总产1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27倍。其中水稻占64.8%,春粮占28.9%,杂粮和大豆占6.3%。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1981年后发展迅速,每年种植10万亩以上,总产量1.2~2.1万吨,为全省油菜籽主要产区。
  第一节 水稻
  东部在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57)兴开杜湖和白洋湖,已广栽水稻。西部在三国吴时(222~280)已有烛溪湖灌水栽稻。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灌区扩大,水稻种植区向北延伸。清初发展到大古塘以北。光绪年间(1875~1908)坎塘南北也有零星种植,唯产量一直很低,直至民国时期,亩产仍仅200公斤左右。,解放后发展较快。1959年16.63万亩水稻,亩产411公斤,超《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指标(400公斤)。1966年种18.84万亩,亩产579公斤,总产10.9万吨。1984年种18.34万亩,亩产759公斤,总产13.9万吨,亩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17.92万亩,亩产699公斤,总产12.5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2.3倍、1.84倍。
  耕作制度明代始有稻棉轮作。清康熙时(1662~1722)有双季连作稻。民国时期,东部稻区以中稻为主,搭配少量的单季糯晚稻和双季间作稻;西部稻区以绿肥间作稻为主,有少量的绿肥连作稻、春花单季稻和春花间作稻;在大古塘南北盛行稻棉轮作制;轮作带以北的零星稻田,多采用绿肥——早稻——秋玉米(秋大豆、荞麦)的耕作制度。解放后,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1956年淘汰中稻,1960年淘汰间作稻和单季糯晚稻,发展稻田“新三熟制”(春花、早稻、晚稻三熟连作)。1983年,大麦连作稻占31.4%。1986年,油菜连作稻占75.5%,稻田的复种指数由1950年的123%上升到276%。
  品种早稻品种:解放前以罗江尖为主,火稻(六十日)约占10%。解放后,先后推广503、有芒早粳、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矮脚南特号、二九南1号、潮阳1号、二九青、广陆矮4号、原丰早、军协、青秆黄、二九丰等80多个品种。其中1964年矮秆抗倒品种矮脚南特号推广后,出现了“高秆改矮秆,低产变高产”的历史转折。1966年种54.5%,早稻亩产从上年的270公斤提高到345公斤,后稳定在300公斤以上。1979年推广广陆矮4号,种79%,亩产提高到411公斤,以后稳定在400公斤左右。
  晚稻(包括中稻)品种:解放前,中稻以湖白为主,晚稻以晚青为主。解放后,中稻改晚稻,籼稻改粳稻,先后推广了老来青、猪毛簇、荔枝红、新太湖青、红壳糯、西洋糯、农垦58、农虎6号、芝选、农红73、加湖4号、京引15、双糯4号、矮粳23、东选4号、宁1318、浙粳66、秀水11、秀水27、秀水48、祥湖25、祥湖47、国香1号等90多个品种。其中1966年大面积推广农垦58,穗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强,晚稻产量随之上升。1981年引进抗穗瘟良种秀水48,经省劳动模范华周根等试种示范,1984年普及全县,晚稻亩产达394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杂交水稻在1976年引进试种,1980年种3.2万亩。品种有汕优6号、南优6号。后因积温不能满足其生育需要,出现“不出头”、“翘稻头”,1987年仅种262亩。
  主要品种简介:
  罗江尖。又名尖粒,中熟早籼。系慈溪、余姚一带地方品种,民国时期种植甚广,1950年面积达14万亩,后逐步为“503”取代。其特征:茎秆细,分蘖力强,省肥,后期易倒伏。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下旬成熟。一般亩产150~200公斤。
  矮脚南特号。迟熟早。由广东省农民洪春利从南特16号中选出。1960年引种,1966年后成为当家品种,1974年后为广陆矮4号取代。其特性:秆矮抗倒,耐肥,穗大,分蘖强,但不耐旱,易感稻瘟病。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成熟。一般亩产300~400公斤。
  广陆矮4号。迟熟早。由广场矮3784与陆财号杂交育成。1971年始引种,1977年大面积推广。其特性:矮秆抗倒,分蘖强,耐肥,结实率高,但壳厚米质差。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8月初成熟。一般亩产370~450公斤。
  细秆晚青。又名小谷子、金城。系鄞县农家品种。从民国至解放初,长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其特性:秆细长,分蘖强,穗大,粒细质优,但不耐旱,易倒伏。4月中旬末播种,5月中旬嵌种在早稻行间,霜降收获。一般亩产100~150公斤。
  湖白。又名湖州白、湖州晚、广籼1,属中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已种植,民国时为东部稻区的当家品种,1956年淘汰。其特性:秆粗、叶宽、穗大,耐涝、米质软,但其成熟期正值台风秋雨季节,产量不稳。立夏前播,小满至芒种插,秋分收获。一般亩产160~250公斤。
  农垦58。晚粳稻。原产日本,1963年引种,1966年后普及全县。其特性:茎秆细韧,分蘖强,耐肥,耐迟栽,多穗。6月中旬播,7月底插,立冬成熟。一般亩产270~330公斤。
  秀水48。晚粳稻。由嘉兴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法育成。1981年引种,1984年全面推广而为当家品种。其特性:抗稻瘟病,秆健叶挺,分蘖强,穗多,较耐寒,一般亩产340~420公斤。
  育秧早稻育秧:催芽,民国时期和解放初采用温水催芽;1964年推广地洞催芽;1975年推广“5406”催芽;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后,温水催芽又广泛采用。东部沿山稻区曾试用蒸汽和焦泥灰催芽。育苗,民国时期采用水秧田;1955年始用半旱秧田,扎根快,烂秧少,沿用至今。1963年试用薄膜育秧,1987年占22.5%。此外还局部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温室无土育秧和两段育秧等。晚稻育秧:解放前采用水播水育,易烫伤谷芽;1958年推广水播旱育,因穗小迟熟而淘汰;1961年推广旱播水育,不会烫芽,出苗整齐,沿用至今。
  耕种管理耕耙:插秧前60年代用牛翻耕,手扶拖拉机旋耕碎土。70年代后,牛缺,用拖拉机旋耕二、三次,耙平。插秧密度:民国时期,间作稻行株距47×23厘米,单季糯晚稻20×23厘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20×13厘米、17×17厘米。1958年有的试搞“移苗并丘”(将10亩孕穗稻移并成1亩),纹枯病大发,试验失败。后,行株距稳定在17×13~17厘米和20×13~20厘米。施肥:解放前早稻以河泥、草子为主,晚稻以人粪尿、蕴草为主。解放后施肥量逐步增加。1986年,早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10公斤,磷5公斤,钾12.5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按含纯氮20%计)47~56.5公斤;晚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9.4公斤,磷4.7公斤,钾11.8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53公斤。稻田绿肥(紫云英)在1980年前,每年种植面积在10~14万亩之间,占水稻面积的50~70%,亩产1250公斤左右;1981年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扩大,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种1.73万亩,只占水稻面积的9.7%。田间管理:民国时期只抓耘耥和灌水。解放后实行前期浅灌勤灌,中期适时搁田,后期干湿交替。70年代后期开始用化学除草代替耘田,1987年有6.4万余亩晚稻使用除草剂。
  病虫防治飞蝗、飞虱、螟虫为历代常发性害虫,屡受其害。民国时期,有螟虫、稻蝗、稻苞虫、铁甲虫、浮尘子、稻飞虱、稻椿象、稻象鼻虫、稻热病、稻菌核病、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等。解放后,螟害随单季晚稻和间作晚稻停止种植而减轻。虫以褐稻虱危害最剧,1975年大发生,损失稻谷1920吨。早稻纹枯病在1975、1978、1980、1982、1983、1984年大发生,1982年损失稻谷2530吨。稻瘟病是晚稻致命病害,1959、1963、1969、1970、1973、1974、1975、1980年大流行,1981年因温度过低而诱发穗瘟,损失稻谷7320吨。白叶枯病在多风雨时易发。1971年,黄矮病大发,每亩晚稻仅收114公斤。此外,虫害还有纵卷叶虫、稻蓟马、稻螟蛉等,病害还有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等。上述病虫害,历代无科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大发时,群众迎神求佛,插“令旗”、“屎扫帚”,祈求消灾。清康熙时曾用插烟筋治螟。民国时期,开始采取农业防治。解放初,采取冬毁稻根、冬耕灌水、灌水捞虫、摘除卵块、拔枯心苗、齐泥割稻和滴油扫虱等农业措施。后配备专业植保人员,加强虫情观测,全面推广药剂防治。同时采用抗病品种及合理施肥等综合防治措施。
  附:慈溪县水稻良种繁育场
  1960年3月在明湖乡建立慈溪县明湖农场,繁育水稻良种,进行水稻生产技术示范,有集体所有制耕地136亩,职工24人。1961年6月因耕地退还集体而停办。1964年春,利用范市镇杨家村旁186亩弃种稻田建立慈溪县水稻农场,1965年并入县第二农场。1978年9月又单独建制,定名为慈溪县水稻良种繁育场。1980年后面积增至253亩。现有固定资产15万元,房屋4294平方米,职工29人。
  建场后,先后复壮繁殖广陆矮4号、二九丰、农虎6号、秀水48、秀水11、祥湖25等良种1138吨。1985年从油菜92—13系中选育出株型紧凑、稳产高产的新品系“5—8”系,生产种子24.2吨,推广全县。场办工业有食品厂和定时器发条厂。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5.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4万元,工业产值50.40万元。
  第二节 春粮
  春粮有蚕豆、大麦和小麦。民国25年(1936)种植22.5万亩(间作春粮以2亩折1亩计,下同),总产2.77万吨。解放后,除1959年外,年种植面积20~25万亩,总产量3~5万吨。其中1974年种24.45万亩,亩产289公斤,总产7.05万吨,总产为历史最高年。1987年种20.31万亩,亩产274公斤,总产5.57万吨。
  蚕豆
  蚕豆系传统棉花前作,明成化《四明郡志》已见记载。民国25年种13.14万亩,总产1.30万吨。解放后,约70%棉地种间作蚕豆,折实面积常年在15万亩左右,1962~1966年间最多,逾17万亩;1959、1986、1987年最少,在9万亩以下。产量最高为1974年,亩产300公斤,总产3.65万吨。总产超3万吨的有1965、1971、1974、1979、1980、1982、1984、1985共8年。1987年种8.32万亩,亩产202公斤,总产1.68万吨。
  蚕豆主要品种“大白蚕”,为浙江五大名豆之一,粒大质优,闻名中外。一般粒重1.316克,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有油沸豆、茴香豆、盐炒豆、速冻豆等加工制品。蚕豆粉丝,白亮丝长,是粉丝中佳品。蚕豆及其制品均畅销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近年还制成油沸豆板、兰花豆、速冻豆出口。大白蚕以浒山镇界牌、百花庵跟和坎墩镇潮塘一带所产最优,俗称“牛踏扁”。除大白蚕外,西部地区曾种小青蚕,因产低粒小而淘汰。
  棉地栽种蚕豆,均与绿肥间作。历来在霜降前后用豆撬开穴播种,每穴2~3粒。播时穴施畜禽粪或缸砂,1953年后每亩用过磷酸钙15~20公斤作基肥。出苗后中耕除草3~4次,有的在清明边追施人粪料,谓“泼豆青”。80年代使用钼酸铵浸种和后期叶面喷施。
  蚕豆叶病有赤斑病、褐斑病、轮纹病、锈病等,遇春季多雨,常发病歉收。1958年后在清明前后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托布津等喷叶保护,效果甚佳。蚕豆枯萎病,俗称“坐花死”,属散发性根病,多发于连作的低湿地。虫害主要有蚕豆象,开花时潜入,对豆粒蛀害率高,防治方法在收获入库后用氯化苦、磷化铝熏蒸。
  大麦
  南宋《嘉泰会稽志》中已有种植大麦记述。民国25年种6.99万亩,亩产173公斤,总产1.21万吨。解放后年种植面积5万亩上下,亩产200公斤左右。1972年种植最多,为10.06万亩,亩产220公斤总产2.21万吨。1987年种7.90万亩,亩产307公斤,总产2.43万吨。
  品种,解放前有二棱大麦、四棱大麦、米麦等。解放后先后推广矮白洋、立夏黄、扁箕米麦、无芒六棱、浙农光芒、浙农12、红茎光芒、红茎二棱、早熟3号、舟麦1号、墨西哥大麦和苏啤1号等40多个品种。其中60年代以矮白洋和浙农光芒为主;70年代后,早熟3号为当家品种,1987年种4.63万亩,占大麦总面积的62.4%。
  棉区大麦多与绿肥间作。东部平作,行距为1~1.2米;西部畦作,行距为0.6~0.8米。10月下旬至立冬前后播种。稻区大麦原较少种植,1956年后逐步扩大,与早晚稻连作合称“新三熟制”1971~1987年每年种植1~5万亩,于晚稻收获后播种,满畦条
  播或点播。施肥,民国时,期以“麦枪肥”或“撮麦尖”为主,解放后逐步形成“基肥足、苗肥早、腊肥重、春肥巧”的施肥方法,70年代后推广基施磷肥,效果甚好。病害主要有黑穗病、网斑病、黄花叶病、条纹病和赤霉病等。其中以赤霉病为害最重。1975年穗发病率为62.4%。除黄花叶病和网斑病外,用托布津和多菌灵在花期施药有明显防效。虫害主要有粘虫,俗称麦头虫,民国35年西部发生2万亩,损失3~5成。1973年大发生。最多田块有虫10万条。采取糖醋诱蛾和喷药灭虫相结合防治。
  小麦
  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蚤白麦、松蒲麦”的记载。民国25年种2.34万亩,亩产105公斤,总产2546吨。解放后,种植面积不稳定,1949~1966年每年种植在0.57~2.06万亩之间,1967~1971年增至4.07~7.23万亩,1972~1982年又降至3万亩左右,1983年后稳定在4万亩以上。1986年种4.88万亩,亩产405公斤,总产1.98万吨,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4.09万亩,亩产360公斤,总产1.47万吨。
  小麦品种,解放前有光头小麦和向天六棱。解放后先后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白蒲、矮秆红、908、扬麦1号、扬麦3号、扬麦4号、阿夫、阿勃、核农1号等30多个品种。其中60年代以矮秆红为主,70年代以908为主,1980年后以扬麦3号为主;1987年,扬麦4号种2.29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56%。
  小麦主栽于棉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与绿肥隔行间作。间作行距和施肥管理与棉地大麦同。
  病害主要有锈病、赤霉病和黑穗病等。锈病有秆锈、叶锈和条锈,以条锈为主。民国29年,全县锈病普遍发生,每亩仅收37.5公斤。1978年,锈病大发,叶发病率达80~97.5%,影响产量,用敌锈钠喷雾防治。赤霉病常因抽穗后遇多雨而发病,使粒重下降,在扬花期用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防治。虫害主要有粘虫和麦蚜等,采用药剂防治。
  第三节 油菜
  明万历《余姚县志》已有种植油菜记述。民国25年种2.64万亩,亩产52公斤,总产1365吨。1949年种2.09万亩,亩产45公斤,总产939吨。1959年骤增至13.93万亩,亩产60公斤,总产8379吨。1962年后长期在6万亩以下。1981年开始稳定在10万亩以上。1986年种18.71万亩,亩产114公斤,总产2.14万吨,面积、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17.43万亩,亩产122公斤,总产2.13万吨,比1949年亩产增加1.7倍,总产增加21.63倍。
  棉地种油菜相沿已久。稻区油菜,在解放前后种在单季晚稻田,1959年始种于连作稻田里,称“新三熟制”;70年代后逐渐增多。1985年后,稻田油菜面积扩大至11万亩以上,占早稻田面积的75%,占全县油菜总面积的65~75%,成为县内油菜的主产区。
  油菜品种,解放前均系白菜型的本油菜,解放后先后推广了甘蓝型的各种新品种:胜利油菜、92油菜、军农1号、早丰1号、东胜14、92—13系等。60年代,棉区曾推广早熟白菜型品种金华红籽。1985年,县水稻农场农技人员范友庭从92—13系中选育出油菜5—8系,秆较矮,分枝节位低,花期集中,稳产高产,1986年种植12.6万亩,普及全县。
  解放前,棉地油菜在10月中下旬直播,稻田油菜育苗移栽。解放后全面推广育苗移栽,9月底至10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移栽,亩栽8000株上下。70年代后,逍林以西稻区采用板田免耕移栽。油菜施肥,解放前以“滴孔料”和“挨花料”为主,解放后改进为基肥、苗肥、腊肥、苔肥分次施用。60年代中期开始用过磷酸钙作基肥,增产显著。1985年开始,提倡对栽在缺硼土壤中的油菜喷0.2%的硼液,解决“花而不实”问题。
  油菜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等。推广甘蓝型油菜后,病毒病减轻。苗期灭蚜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菌核病采用轮作、合理施肥、排水降湿、摘除黄叶、喷药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其他粮油作物简录:
  玉米。多栽在西部大古塘以北。民国25年种1.08万亩,亩产138公斤。解放后最多的1954年种3.73万亩,最少的1965年仅700亩。1987年种1.35万亩,亩产237公斤。解放前长期栽种本地品种,解放后引进金皇后、小金黄、大金黄、磐安黄子、浙丹1号、丹玉6号、苏玉6号、甜玉2号等新品种。旱地玉米多春播,稻田玉米秋播,西部棉区亦有与棉花间作。虫害主要有玉米螟。
  番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山地栽植甚多。民国25年种1.99万亩。解放初期每年面积在2万亩以上。1954年后逐年减少,1963年仅种400亩。1985年后回升。1987年种1.09万亩。亩产长期为250300公斤(折薯干)。品种,解放前有白皮白心和红皮白心,解放后引进胜利百号。
  高粱。南宋《嘉泰会稽志》已见记述。民国25年种1.8万亩。解放后面积锐减,1967年仅100亩,以后很少种植。亩产200~300公斤。
  荞麦。元至正《四明续志》已有记载。大多作为早稻、西瓜、高粱等的后作栽培,也作伏旱救灾作物。一般亩产70公斤左右。现因低产而淘汰。
  小米、稻粟。在解放初尚有零星种植,以其产低质劣,70年代后停种。
  大豆。元代已有种植。民国25年种2.21万亩,亩产82公斤。解放后种植面积减少,1951~1980年均在万亩以下,1961年和1962年仅500亩;1981年后回升,1987年种3.26万亩,亩产143公斤,总产4647吨。大豆分早黄豆(春播)、迟豆(夏播)、油豆(秋播)。品种有六月黄、梅黄豆、八月黄、茶青豆、九月拔、十月黄、大田黄、鸡腿种等,解放后引入五月拔、矮脚早、泰兴黑豆、兰溪大青豆等。
  豇豆、绿豆、赤豆。在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已有种植。豇豆、绿豆多零星栽种在河塘、坟滩、屋边杂地,播种期从清明延续至大暑。赤豆有米赤、板田赤、矮生赤,米赤在小满前后种在杂地、荒坡上,板田赤在7月底前播在早稻田或西瓜地里,矮生赤一般栽在棉地的路边,也作棉花补缺作物。豇、绿、赤豆一般不施肥,瘠地施草木灰。
  花生。清光绪《慈溪县志》已有记载。民国初在沿海一带有零星栽种,民国25年种4400亩,亩产151公斤。1957年后,种植面积在1000~2000亩之间;1978年种植5900亩,1987年增至1.36万亩。亩产一般在100~150公斤。品种,解放前后种宽壳大种、麻皮种、小京生、大京生等。1982年后引入粤油551、浦油3号、花11、狮头企和白沙1016等。
  芝麻。元至正《四明续志》记载,芝麻有黑、白两种。民国25年种植4557亩,亩产56公斤。解放后种植甚少,多数年份在1000亩以下,最少的1961年仅68亩。1978年后开始回升,1987年种8716亩。亩产一般在50~100公斤之间,最高的1986年126公斤。品种有关麻和棒槌芝麻,80年代初引入中芝7号。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