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植棉技术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25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植棉技术推广
分类号: F320.1
页数: 5
页码: 262-5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17年(1928)后,省棉业改良场和下属的新浦沿、东山头分场分别附设农村小学,招收农民子弟,兼授农艺,多时有学生480余人。
关键词: 慈溪县 棉花生产 植棉技术推广

内容

民国17年(1928)后,省棉业改良场和下属的新浦沿、东山头分场分别附设农村小学,招收农民子弟,兼授农艺,多时有学生480余人。解放后,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植棉技术。
  建立推广体系解放初,县派棉花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总结垫桥乡省丰产模范陈炳潮、周岳香等的植棉经验,进行生产示范。1955年4月,各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植棉。1971~1972年,公社建立农科站,配备农民技术员。后各生产大队又建立科技组,逐步形成县、区、公社、大队4级农科网,推广先进技术。至1987年,全县共有棉花专业技术人员7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6人,助理农艺师37人,技术员8人;还有乡(镇)棉花技术员77人。
  开展技术研究1958年在教场山西侧建立慈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翌年迁坎墩,并增设棉花试验场592亩,1962年春撤销。1964年在县第一农场
  重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9年春撤销。1973年,经省批准,在县第二农场划地建立慈溪县棉花科学研究所,开展棉花品种和肥水管理、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试验。1987年有从事研究的专业科技人员8人,科研用地59亩,并配有化验室、棉检室、接菌室和资料室等科研设施。
  培养技术人才1958年5月在县第一农场和县第二农场各办初级农校1所,招收农村青年212人,1960年1月毕业。2月,又招生213人,次年6月毕业。并于1958年9月在龙山开设慈溪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招生192人,一年半后毕业。1960年2月在坎墩开办慈溪县棉花专科学校,有学生119人,1961年7月结业。1964年9月在县第二农场开办初级棉花技术学校,学制1年,招生2期,共98人,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办。1976年3月在慈溪“五七大学”开设棉花专业班,有学生63人,2年后毕业。
  进行技术培训1951年后,每年冬、春,对棉花生产骨干进行技术培训。1976~1987年共培训36.77万人次。1983年,多数乡(镇)培训1到承包户,共10.2万人。
  慈溪棉技传播自1959年以来,慈溪植棉经验通过外派辅导员、出版书刊、摄制影片,向外县、外省以致国外介绍。1959年应外县邀请,派遣农民植棉辅导员141名,至金华、温州、诸暨、定海等市、县传授植棉技术。1965~1966年,先后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等15个省、市向慈溪聘请植棉辅导员共1300余名。196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慈溪棉花》一书,介绍慈溪植棉经验,发行全国。1965年,国家农业部委托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慈拍摄《慈溪棉花》科教片,凡5集:《间作套种》、《选用良种》、《播种保苗》、《增肥巧施》、《防病治虫》,向全国推广慈溪植棉技术。
  1972年,棉花科技人员段裕章、干忠新为国家农业部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指导棉花生产技术,3年后回国。1975年,棉花科技人员童文永为第二批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指导棉花机械化栽培,1977年返回。
  附:国营棉场
  解放后,陆续建立国营棉场3个,总面积12153亩,其中耕地6480亩,种植棉花5714亩。现有固定资产470.36万元,职工817人。各棉场共繁育棉花原种1593.04吨,生产棉花5328.3吨,并发挥棉花生产上的示范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场改变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走以棉为主,农、工、商业并举的综合发展道路,兴办了场办工厂10个,商业企业5个。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941.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0.54万元,工业产值651.2万元,利润25.76万元。
  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又称长河农场。前身为余姚县周朝区农场,1952年4月建立,有耕地68.4亩,职工16人,场址在长河镇二村三塘边。1954年改名余姚县第一农场,面积308亩,职工26人,场址迁至罗家路村桥后。同年10月更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57年经省农业厅批准,定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担负岱字棉15号原种的繁育任务。1963年发现棉花枯萎病。翌年,原种场停办,仍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78年起进行棉花抗病品种“86—1”的繁育,1982年复名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现有职工94人,固定资产91.01万元,房屋9308平方米。
  建场以来,国家投资82.58万元。共生产岱字棉15号原种81.05吨,“86—1”株系种子137.79吨,提供商品棉505吨。棉花亩产以1982年最高,226亩棉花,亩产118.9公斤。1987年181亩棉花,亩产53.2公斤。1978年起开展多种经营,建立胶木、塑料、五金厂。1984年建园艺场,种植葡萄、桃、梨99亩。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83.6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78万元,工业产值72.84万元。
  慈溪县第二农场1952年3月建立时名镇海县龙山区农场,场址设雁门乡东门外村王家祠堂,耕地33亩,职工9人。同年10月,移址沿海乡太平闸村,面积187亩,职工20人。1953年4月改名镇海县第二农场。1954年10月始称慈溪县第二农场,场址迁小施山村。1956年,面积增至844亩,职工80人。1964年改为县棉花原种场,1974年因发生棉花枯萎病而停止,复名县第二农场。1965年底,原县水稻农场曾并入,1978年10月又划出。现有耕地1097亩,其中旱地964亩,水田133亩,职工253人,固定资产113.05万元,房屋17817平方米。主产棉花,1958年853亩棉花,亩产73.5公斤,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场长方忠文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60年代持续大面积高产,有3年亩产超100公斤,其中1965年植棉986亩,亩产119公斤。1985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仅种21.7亩,亩产41公斤。
  建场35年,国家共投资131.29万元。向国家提供商品棉2003.2吨,提供岱字棉15号原种858.5吨,并选育出棉花优良品系“7012”定名为“慈棉
  一号”;生产粮食5329吨,,提供粮食良种215.5吨;饲养生猪17016头,出售商品猪4477头,供港猪5515头,提供良种仔猪5055头。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1976年办塑料厂,有注塑机8台;1980年又兴办纺织厂,有织布机48台,其他机械13台。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351.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5.24万元,工业产值306.4万元,利润5.98万元。
  慈溪县农垦场1957年筑塘围垦海涂,建立浙江省西三盐场,1963年改西三棉场,共有面积12265亩,属浙江省公安厅,为劳教农场。1964年10月撤销,12月由省农业厅接管,定名为慈溪县庵东农场,隶属于慈溪县农林局,为农垦企业,以种棉为主。当时因土壤含盐量高,水利设施不配套,只利用了1539亩,多数土地仍然荒芜。1966年4月,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二分团决定,将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借给周巷、长河、庵东区的部分社、队垦种,1982年12月又收回归庵东农场经营。1984年11月改名慈溪县农垦场。现有面积10748亩,其中耕地6075亩,鱼塘1266亩,林地、果园、水果和其他3407亩,职工470人,固定资产266.3万元,房屋41324平方米。
  建场后,国家共投资492.91万元,兴修主要河流4条,挖掘土方34.85万立方米,建造翻水站3只,节制闸9只;并采用平整土地、蓄淡排咸、水旱轮作、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措施,改造咸地,改善生产条件,使建塘江以西的5000余亩土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田,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也初步改变面貌,成为淡水鱼养殖基地。
  下设3个分场:棉种场,1977~1987年平均每年植棉3189亩,亩产64公斤,其中最高的1984年,4936亩棉花亩产90.5公斤。1987年种植4569亩,亩产60公斤。建场27年来,共提供商品棉2820吨,棉花“86—1”原种515.76吨。畜牧场,有畜牧用房8280平方米,1987年养猪6221头,出口3416头,为慈溪出口猪基地。淡水养殖场,有精养鱼塘253口,面积1266亩,1987年产鱼452吨。
  场办工业有酒厂、菜厂、蛋品厂、麦芽厂、塑料厂、电镀厂、玻璃制品厂等,在浒山镇和周巷镇办有农工商企业公司、农垦周巷供销经理部、浒山经理部、物资站和玻璃建材商店。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06.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4.52万元,工业产值271.96万元,利润25.69万元。
  省棉业改良场民国8年冬,浙江省实业厅在今石堰乡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种试验场,办场10年未见成效。17年4月改为省立棉业改良场,租地101亩。是年冬,增设3个分场:新浦沿棉场(育种区),租地125亩;东山头棉场(合作棉场),租地160亩;周巷棉场(繁育区),租地110亩,并建有轧花厂、打包厂。22年又改为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场址移至杭州七堡,各棉业分场不变。以繁殖推广棉花良种为主,先后推广了中棉改良品种“百万棉”、陆地棉品种脱字棉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慈溪、余姚沦陷,各分场自行解体。
  第二章 粮油生产
  慈溪1954年调整县境后主产棉花,种粮面积较少,常年播种面积(折实)25万亩左右,总产量18~19万吨(含大豆),占全县粮食总消耗量的55~60%。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春粮(蚕豆、大小麦)次之,另有少量杂粮。现县境民国25年(1936)总产7.3万吨(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以下民国25年数同此。)。解放后产量逐步上升。1949年总产8.5万吨。50年代年平均总产9.7万吨,60年代为12.7万吨。其中1959年在棉区冬作中采用“三三制”(春粮、油菜、绿肥各1/3)种植方法,春粮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由上年的10.2万吨减至8.8万吨。70年代年均
  17.1万吨,1980~1987年年均18.1万吨。其中1984年总产达20.4万吨,为解放以来最高年。1987年总产1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27倍。其中水稻占64.8%,春粮占28.9%,杂粮和大豆占6.3%。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1981年后发展迅速,每年种植10万亩以上,总产量1.2~2.1万吨,为全省油菜籽主要产区。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