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棉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植棉概况
分类号: F320.1
页数: 4
页码: 246-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后棉花生产有较大发展。1950~1987年,年均植棉40.6万亩,亩产47.9公斤,总产19438吨。
关键词: 慈溪县 棉花生产 植棉概况

内容

现县境植棉始于南宋末,元代后逐步发展,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清光绪《余姚县志》转引《元一统志》记述:“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可见元代彭桥一带已产棉织布。明嘉靖间,遭倭寇骚扰,植棉业一度衰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又有发展,产品运销闽、赣等地。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已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农产品。
  民国时期,慈溪为浙江棉花重要产地。民国20年(1931)《浙江建设月刊·慈溪之棉业》记述:“其县北之永义(今观城镇、附海乡一带)、师桥(今师桥镇、淹浦乡一带)、护龙(今掌起镇、洋山乡一带),由海沙冲积而成,宜于植棉,永义乡有棉田9.6万亩(习惯亩,下同),师桥乡有棉田4.2万亩,护龙乡有棉田3.2万亩。..。实产棉重要之区也”。今逍林、横河、浒山、长河、周巷区为民国时期余姚县棉花主产地,面广量大,居全省之首,以“姚花”驰名棉业市场。但棉花生产水平低下,民国9~37年,全县每年平均植棉13.89万亩,亩产11.8公斤,总产1635吨。抗日战争时期,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棉花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30年,棉田面积由抗日战争前(1936)的13.58万亩下降至9.22万亩,亩产皮棉仅6.54公斤。
  解放后棉花生产有较大发展。1950~1987年,年均植棉40.6万亩,亩产47.9公斤,总产19438吨,比1949年分别增加21.6%、3.4倍和4.3倍。
  1950~1958年,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调整棉粮比价,普及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棉花除1956年因遭强台风侵袭亩产14.5公斤外,产量稳定上升,年均种植38.29万亩,亩产33公斤,总产12619吨。1957年植棉46.64万亩,亩产50.05公斤(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为全国首批实现《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下简称《纲要》)规定指标(50公斤)的县。1958年种植41.95万亩,亩产53公斤,总产22247吨,比1949年亩产增长3.8倍,总产增长5.1倍。
  1959~1962年,年均种植42.18万亩,受生产瞎指挥和雨涝、病虫害影响,产量下降,年均亩产45.4公斤,总产19141吨,比1958年分别下降14.3%和14%。
  1963~1970年,稳定植棉政策,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先进技术,更新优良品种,产量持续上升,年均种植44.17万亩,亩产61.7公斤,总产27262吨,比前4年平均分别增加4.7%、35.9%、42.4%。其中1965年和1968年,亩产分别为75.5公斤和74公斤。1968年五洞闸和沿海两公社亩产超100公斤。
  1971~1977年,提出“棉农不吃商品粮”,见缝插针种粮食,以粮挤棉,加之旱、涝、风、虫等灾害频繁,连续7年低于《纲要》指标,年均植棉40.88万亩,亩产37.8公斤,总产降至15320吨。其中1971年遭干旱、高温、秋雨和棉铃虫危害,42.44万亩棉花,亩产由上年的61公斤降至25公斤。
  1978~1984年,连续3年提高棉花收购价,1981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用先进技术,棉花生产恢复发展。7年平均种植41万亩,亩产57.8公斤,总产23694吨。其中1984年42.56万亩棉花,大面积推广地膜盖栽培,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亩产上升到92.5公斤,总产39399吨,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1985~1987年,种植计划改指令性为指导性,减少计划面积,同时植棉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1987年面积减至28.14万亩,总产降至15362吨。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