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棉花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棉花生产
分类号: F320.1
页数: 21
页码: 246-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1954年前,产地在慈北地区(现观城区境),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1954年县境调整后为全国重点产棉县,常年植棉4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的60%以上。
关键词: 慈溪县 农业 棉花生产

内容

棉花是慈溪主产作物。1954年前,产地在慈北地区(现观城区境),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1954年县境调整后为全国重点产棉县,常年植棉4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的60%以上,约占全省棉田1/3。1950~1987年共产皮棉73.87万吨,提供商品棉70.45万吨,商品率95.4%。1986年后列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第一节 植棉概况
  现县境植棉始于南宋末,元代后逐步发展,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清光绪《余姚县志》转引《元一统志》记述:“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可见元代彭桥一带已产棉织布。明嘉靖间,遭倭寇骚扰,植棉业一度衰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又有发展,产品运销闽、赣等地。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已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农产品。
  民国时期,慈溪为浙江棉花重要产地。民国20年(1931)《浙江建设月刊·慈溪之棉业》记述:“其县北之永义(今观城镇、附海乡一带)、师桥(今师桥镇、淹浦乡一带)、护龙(今掌起镇、洋山乡一带),由海沙冲积而成,宜于植棉,永义乡有棉田9.6万亩(习惯亩,下同),师桥乡有棉田4.2万亩,护龙乡有棉田3.2万亩。..。实产棉重要之区也”。今逍林、横河、浒山、长河、周巷区为民国时期余姚县棉花主产地,面广量大,居全省之首,以“姚花”驰名棉业市场。但棉花生产水平低下,民国9~37年,全县每年平均植棉13.89万亩,亩产11.8公斤,总产1635吨。抗日战争时期,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棉花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30年,棉田面积由抗日战争前(1936)的13.58万亩下降至9.22万亩,亩产皮棉仅6.54公斤。
  解放后棉花生产有较大发展。1950~1987年,年均植棉40.6万亩,亩产47.9公斤,总产19438吨,比1949年分别增加21.6%、3.4倍和4.3倍。
  1950~1958年,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调整棉粮比价,普及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棉花除1956年因遭强台风侵袭亩产14.5公斤外,产量稳定上升,年均种植38.29万亩,亩产33公斤,总产12619吨。1957年植棉46.64万亩,亩产50.05公斤(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为全国首批实现《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下简称《纲要》)规定指标(50公斤)的县。1958年种植41.95万亩,亩产53公斤,总产22247吨,比1949年亩产增长3.8倍,总产增长5.1倍。
  1959~1962年,年均种植42.18万亩,受生产瞎指挥和雨涝、病虫害影响,产量下降,年均亩产45.4公斤,总产19141吨,比1958年分别下降14.3%和14%。
  1963~1970年,稳定植棉政策,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先进技术,更新优良品种,产量持续上升,年均种植44.17万亩,亩产61.7公斤,总产27262吨,比前4年平均分别增加4.7%、35.9%、42.4%。其中1965年和1968年,亩产分别为75.5公斤和74公斤。1968年五洞闸和沿海两公社亩产超100公斤。
  1971~1977年,提出“棉农不吃商品粮”,见缝插针种粮食,以粮挤棉,加之旱、涝、风、虫等灾害频繁,连续7年低于《纲要》指标,年均植棉40.88万亩,亩产37.8公斤,总产降至15320吨。其中1971年遭干旱、高温、秋雨和棉铃虫危害,42.44万亩棉花,亩产由上年的61公斤降至25公斤。
  1978~1984年,连续3年提高棉花收购价,1981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用先进技术,棉花生产恢复发展。7年平均种植41万亩,亩产57.8公斤,总产23694吨。其中1984年42.56万亩棉花,大面积推广地膜盖栽培,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亩产上升到92.5公斤,总产39399吨,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1985~1987年,种植计划改指令性为指导性,减少计划面积,同时植棉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1987年面积减至28.14万亩,总产降至15362吨。
  第二节 棉花质量
  棉花品级
  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为主,质量较差。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质量明显提高。据1955~1987年统计,平均品级为4.2级,可纺棉占72.83%,衣分37.73%,纤维长度27.19毫米,每50公斤皮棉价格107.15元。其中1968年,棉花吐絮采收期天晴少雨,910月份雨量157.6毫米,棉花质量好,平均品级3.52级,可纺棉占91.52%,衣分39.81%,纤维长度28.69毫米;1971年9~10月份多阴雨天,雨量436.1毫米,不利棉桃充实吐絮,棉花质量差,平均品级5.76级,可纺棉仅41.6%,衣分36.27%,纤维长度26.67毫米。
  纤维品质
  民国时期种植亚洲棉,纤维粗而短,仅能纺10~12支纱,但单纤维强力高、弹性足,适宜土纺土织。据《浙江棉花之品质》记载,民国24年(1935)棉花纤维品质如下表:
  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棉花纤维品质显著提高。据1968~1970年宁波和丰纱厂测定:纤维成熟度1.67,长度27.76毫米,细度5539米/克,单纤维强力3.92克,可纺30~40支纱,曾被沪、杭、甬的纱厂誉为“营养棉”。
  1982年后推广“86-1”棉种,纤维品质有所下降,尤以单纤维强力下降较为明显,据宁波和丰纱厂测定,比岱字棉15号下降0.33克。
  第三节 植棉政策
  解放后各时期,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鼓励棉农种足种好棉花。
  确定种植计划
  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后,每年由县制定指令性种植计划,层层下达,生产队必须按照计划种足棉花,并采取奖惩措施,以保证棉花种植计划的完成。1955~1985年,年计划面积40万亩左右,大都超额完成,平均年实种面积为计划面积的101.14%。
  1986年后,改为指导性计划,棉花计划面积减至36.5万亩,允许棉农在完成定购任务后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是年实种35.07万亩,完成95%。1987年计划面积34万亩,实种28.14万亩,完成82.8%。
  调整收购价格
  解放前,私商垄断棉花市场,压低棉价,抬高粮价,影响棉花生产发展。解放后,政府为发展棉花生产,合理调整棉粮比价,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实行优质优价。
  棉粮比价抗日战争前,棉粮交换比大致为15。抗日战争时期,棉价暴跌,粮价飞涨,严重时至“斤花斤米”。民国27~34年棉粮交换比平均为1:2.68,其中29年为1:1.49,30年为1:1.82,31年为1:0.96。抗日战争胜利后,价格略有回升,但比价仍不合理。民国35~37年平均交换比为1:5.88。1950年,根据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的棉粮比价标准,规定每公斤7/8英寸中级皮棉换大米7.5公斤。1951~1952年,棉粮交换比为1:8.5~9.0,最低不少于1:8。1953~1960年,棉粮交换比保持在1:8.3~8.7之间;1961~1977年下降为1:6.5~7.5;1978年复上升为1:8.3;1980年继续增加到1:10.6,为历史上最高年;19811987年又降至1:6~7.3。(棉价及棉粮比价详见《经济管理编》)
  收购牌价1950年起,棉花收购等级采用12级制,以英寸计绒长,省供销合作社统一规定慈溪陆地棉7/8英寸中级皮棉(下同)每50公斤价84.5元。以后曾多次调整,1951~1953年为88.25元,1954~1962年为86.5元,1963~1971年为89.5元。1972年起,棉花收购等级改为7级制,以毫米计绒长,规定3级27毫米标准皮棉每50公斤的收购牌价为104.8元。1978~1980年连续3年提价,每50公斤标准皮棉价分别提高到115元、132.5元、145.8元。此后至1987年未变。收购中严格检验制度,坚持按质论价。1986年后,实行密码检验,提高正确度,更好地执行优质优价政策。
  超购加价1979年,根据省物价委员会等4单位《关于棉花实行超购加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实行超购加价。确定以1976~1978年3年的实际种植面积、每亩产量42.2公斤为定购基数,超购数按牌价加价30%。是年全县有1747个生产队超基数投售皮棉787吨,计加价金额57万元。1980年和1983年两次调整定购基数。1984年改为凡由国家收购的级内棉花统一按“正四六”加价,即60%的棉花为牌价,40%的棉花在牌价基础上加价30%。是年棉花丰收,计加价款1302万元,占总收购款1.17亿元的10.97%。1985年改为定购内棉花按“正四六”加价收购。1986年改为全部棉花按“正四六”加价收购。1987年又改为全部棉花按“倒三七”加价收购,即30%棉花按牌价收购,70%棉花在牌价基础上加价收购,加价幅度均为牌价的30%。
  保证棉农口粮
  1954年全县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棉农口粮以人定量,除自产粮外,不足部分由国家供应。1955~1957年,棉农人均年定量240.5~260.5公斤(原粮,下同),实际用粮246~274.5公斤,棉农植棉积极性高涨。1959年后,因春粮减产,棉农口粮“低标准”,1961~1963年定量降至199~200公斤,棉区种植普遍出现以粮挤棉现象。1964年,全县棉区增销粮食7750吨,棉农口粮由上年的199公斤增至215公斤。1971年又由省增拨5000吨,使棉农口粮提高到247.5公斤,接近邻近产粮区用粮水平。嗣后,棉区粮食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包干,“一定五年不变”,增人(自然人口增加)不增销(销粮),口粮又逐年紧张,1977年定粮下降至233公斤,各地又以缩小间作春粮行距来解决粮食不足,影响棉花生产。1978年又由省决定增拨销粮10250吨,棉农定粮复上升至247.5公斤。1979~1984.年,棉农每人定粮稳定在237.5~250公斤之间,实际用粮为234.5~276.5公斤。1985年粮食取消统购后,棉区销粮按每人245公斤定量包干,生不增,死不减,直至1987年。
  棉区春粮因灾减产年份,政府额外增拨销粮。1977年,春粮比上年减产8500吨,全县增销粮食7170吨,棉农用粮水平仍然保持237.5公斤。
  实行统购、定购
  统购1954年9月,按省人民政府下达的《棉花计划收购暂行办法》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始对棉花实行统购:“凡棉农所产棉花,除用以缴纳公粮和自己留用部分,其余一律按国家计划和价格全部卖给国家”,禁止自由买卖。次年,规定棉农自留棉人均不超过1.5公斤,1964年后改为1公斤。1984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允许等外棉自由买卖。1985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取消统购。在棉花实行统购的31年间(1954~1984),县供销合作社共收购皮棉62.53万吨,商品率达96.7%。
  统购期间,自1961年至1982年,先后采取多种换购办法,用布票或木材、胶鞋、卷烟、毛线、黄酒等向棉农换购自留棉和自留地、“十边地”所产棉花,累计换购皮棉1.24万吨。
  定购1985年开始,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由国家与棉农签订定购合同,确定棉花交售任务。是年省下达定购任务2.315万吨,实际收购1.90万吨,完成定购任务的82.08%。此后,省下达的定购任务未变,但因计划指导上失误,价格又未理顺,致使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影响棉花收购。1986年收购1.802万吨,完成定购任务的77.84%.。1987年收购1.268万吨,仅完成定购任务的54.78%。
  预购定金从1951年开始,国家同农民签订预购合同,发放预购定金,当年发放,当年收回。是年以实物代发预购定金,比例为预购额的20%。1952年实行信用预购和赊销预购相结合。以后,棉花预购定金改付现金。1980~1987年采取以生产队为单位签订合同,并分承包户按种植面积每亩发放预购定金10~15元。
  奖售粮食、化肥
  1955年始实行棉花奖售政策,给棉花投售者奖售粮食、化肥和其他物资(均系票证,下同)。
  奖售粮食1955年12月,按政务院规定,超合同交售棉花,每50公斤奖售成品粮5公斤。1961年规定交售50公斤奖售成品粮17.5公斤。1962年中断。1963~1965年恢复,超购50公斤奖售成品粮25公斤。1966年取消。1981~1983年规定超售50公斤奖售原粮100公斤。1984年改为计划内交售50公斤奖售原粮25公斤。1985年取消。1986~1987年又恢复,每交售50公斤奖原粮25公斤。
  奖售化肥1961年始,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化肥(标准氮肥,下同)15公斤;1962~1963年42.5公斤,1964~1965年35公斤,1966~1968年30公斤;1969年改为按面积分配供应;1970年后恢复奖售35公斤,19781981年40公斤,1982~1986年35公斤,1987年40公斤。
  此外,自1955年开始,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布票3.34米,1961年奖售1.67米,1962年3.34米,1964年1.67米,1965年1米,1966年后取消。1962~1963年间,对售棉还奖售食糖、卷烟等。
  第四节 耕作制度
  棉区长期采取一年棉粮两熟的间作套种耕作制度。
  纯棉区冬季采用春粮(蚕豆和大小麦)与绿肥(黄花苜蓿)间作,夏季将棉花套种在春花行间。东部(包括龙山、观城两区和逍林区东部)为平作棉区:一般地宽10~15米,无畦沟,地块间有排灌两用小“墙河”冬季每隔1~1.2米种1行春花,中间嵌种1行绿肥,翌年在春花行间套种2行棉花,。西部(包括逍林区西部和浒山、长河、周巷区)为畦作棉区:宽畦畦幅2~2.4米,冬季种3行春花,中间嵌种2行绿肥或蔬菜,夏季种4行棉花,谓“二、三、四”种植法;狭畦畦幅1.2~1.4米,冬季多数在沟边种2行春花,中间嵌种1行绿肥或蔬菜,夏季种2行棉花,谓“一、二、二”种植法。1955年11月,国家农业部在慈溪召开由江苏、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南方7省代表参加的现场会议,总结推广慈溪棉区一年两熟间作套种制的经验。其后,此制度几经变动,1959年冬将间作春粮改为满畦种植,70年代初口粮紧张,有的盲目缩小间作春粮行距,但因原间作套种制有棉地用养协调、棉花播种适时、棉粮两熟丰收的优点,旋即恢复,并一直沿用至今。
  稻棉轮作区俗称“田花区”。夏季稻棉轮作,冬季种植春花或绿肥。隔年轮作的生产周期是:棉花→满畦绿肥或春花→水稻→春花与绿肥间作→棉花。
  新垦棉区解放后,在庵东区七塘下由盐田改建的棉田逐年增加,形成新垦棉区。其耕作制度多为畦作,一般畦幅2~2.4米,冬季种1~2行春花,与绿肥、蔬菜间作,夏季套种4行棉花。少数冬季在畦中种1行春花,两边为冬闲地,夏季套种4~6行棉花。东三乡一带的新垦棉田为平作制,种植制度类似东部纯棉区。
  另外,还有部分油菜、棉花(或麦、棉)连作制。冬作为满畦油菜(或大小麦),夏季棉花采用育苗移栽或春花收获后直播。
  1980年后,棉田中冬季间作蔬菜逐年增加,1985~1986年种植15.6~17.7万亩,棉田经济效益提高。1985年开始,有的在棉花行间套种西瓜、花生、蒲瓜、刀豆等早熟矮秆作物,探索提高棉田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第五节 良种推广
  品种演变
  解放前,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中棉)为主,有大蔀种(大苞种或大树种)、小蔀种(小树种)和南阳棉(南翔棉)。民国17年(1928)在石堰等地推广改良中棉“百万棉”。22年,慈溪合作棉场(东山头)始种陆地棉品种脱字棉,24年推广6165亩。35年,新浦沿引种“德字棉531”面积620亩,37年,全县种植5.53万亩。
  解放后,进行2次品种更换,3次,原种更新。
  第一次,1952年试种岱字棉15号,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增产幅度为23.8~45.9%。1955年发展到37.32万亩,占棉田的92.81%,取代亚洲棉和德字棉,成为当家品种。1965年和1968年通过提纯复壮,进行两次原种更新,保持优良种性,使这两年的棉花亩产分别达到75.5公斤和74公斤。
  第二次,1972年后,因遭灾缺种大量调入外地种子,加上棉花枯萎病蔓延,影响原种繁殖,致使品种多、乱、杂、退(退化),时间长达10年。1975年引入抗病品种“86—1”,既抗棉花枯萎病,且优质高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种植37万亩,占棉田的90%,取代其他感病品种,使全县棉花枯萎病基本得到控制,棉花增产16.2~42.0%。1984年进行原种更新,实现一、二代原种化,获得棉花大丰收。
  此外,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引种过沪棉204、宁青6号、协作1号、协作2号、钱江9号、徐州142、鄂光棉、鄂岱棉、宁棉12、岱字棉16、岱字棉45A等10多个品种,但因其性能各有缺陷,且不抗病,种植面积均较少。
  60年代初在长河农场、县第二农场、县庵东农场等地小面积种植长绒棉1号、苏农1号、苏农7号等海岛棉和海陆杂交种,1964年种植256亩,后因成熟晚,产量低而终止。
  1986年试种抗枯萎病品种“中棉12号”14.9亩,表现抗病、高产、优质,亩产比“86—1”增加13.12~21.67%,纤维品质除细度外,其余物理指标均优于“86—1”。1987年扩大试种513.6亩。
  主要品种简介:
  南阳棉。是解放前广为种植的传统地方品种,属亚洲棉。早熟型,生育期123天。铃重2.3~2.4克,衣分38.5~40.2%,衣指3.8~4.8克,子指6.9~7.3克,纤维粗短,主体长度18.8毫米。
  百万棉。由金陵大学于民国8年前系统选育而成,属亚洲棉。17年后在姚北棉区推广。早熟型,.生育期93天。铃小,多3室。铃重1.9克,衣分31.4%,衣指3克,子指6.6克,纤维粗短,主体长度19.7毫米,细度3577米/克。
  岱字棉15号。属陆地棉。1950年由美国引入,1952年后在慈溪推广种植。中熟型,生育期130~140天。铃重5.5克,衣分38~41%,衣指7克,子指10~11克,纤维细长,主体长度29.21毫米,细度5917米/克。适应性广。易感枯萎病、黄萎病。
  “86—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新乡县小冀公社王屯大队科技组于1972年系统选育而成,属陆地棉。1975年引入试种后推广。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40天。铃重4.5~5克,衣分38.9~39.8%,纤维细长,主体长度30.3毫米,细度5610米/克。高抗枯萎病,但不抗黄萎病。
  中棉12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属陆地棉。1986年引入试种。中熟型,生育期133天。铃重5克,衣分40%左右,纤维主体长度30.72毫米,细度5593米/克。高抗枯萎病。
  原种繁育
  民国8年,省实业厅在今石堰乡马堰头租田60.8亩,建立省棉种试验场;17年改为省立棉业改良场,并在新浦沿、东山头、周巷增设3个分场,繁殖推广百万棉。23~25年繁殖推广脱字棉。37年在观城、师桥、附海3乡推广德字棉种子321.8吨。
  解放以后,在推广良种的同时,进行良种提纯复壮,繁育原种。
  1957年将县第一农场改建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面积270亩,采用“三年三圃制”(第一年品种内杂交圃,第二年株系比较圃,第三年原种圃)提纯复壮岱字棉15号原种,并配套建立县良棉加工厂,加工原种种子,至1962年共产原种81.05吨。1963年发现棉花枯萎病,翌年停办。
  1964年改县第二农场为县棉花原种场,面积921亩,10年中生产原种858.5精选棉花种籽吨。其间选育出岱字棉15号优良品系“7012”定名为“慈棉一号”,比岱字棉15号增产5~10%,种植面积28万亩。1974年又因发,现枯萎病而停止。
  1978年复将第一农场改为抗病棉原种场,复壮生产“86—1”原种。1983年开始,将县农垦场的2700亩棉田纳入为“86—1”的原种圃。至1987年共繁育原种515.76吨。
  同时,选择生产基础较好的社、队建立群众性原种繁殖基地。60年代先后选定东山公社半塘大队,坎西公社种子场,崇寿公社种子场,长河公社一、二、三大队,沧田公社三大队第五生产队等地繁殖岱字棉15号原种。1979年后在观城公社第五大队,新浦公社新闸、朝阳、腰塘大队和长河公社、天元公社的部分生产大队建立“86—1”抗病棉原种繁殖基地。1983年,全县“86—1”种子基地达8.12万亩,加速原种繁殖推广。198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的冯宝良在任崇寿公社种子场场长时,在繁殖推广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方面成绩卓著。
  棉种供应
  1956年后由县农林水利局种子站负责。1960年建立慈溪县良种公司(后改为种子公司),负责棉种的收购和供应,1960~1987年共收购、供应棉花原(良)种10164吨,其中岱字棉15号原(良)种6041吨,“86—1”原(良)种4123吨。
  1979年国家农业部定慈溪为全国棉花种子“四化一供”的试点县。四化: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一供:即由县统一组织供种。国家投资53万元,建造良种仓库、机房、晒场、车库等设施5548平方米。
  第六节栽培管理
  播种主要有撒播、条播、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
  撒播。为1954年以前的主要播种方式,少数采用点播。立夏前后播种。
  条播。1953年开始推广,1955年普及。播种期50年代在4月底至立夏,1963年以后为谷雨前后。
  育苗移栽。露地育苗移栽(包括方格育苗移栽和营养钵育苗移栽),始于1955年,播种期4月上旬至下旬。1958年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26万亩,占62%。1959年由县统一规定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百分之百”、“播种期不过三月关”,春分至清明播种,结果烂籽死苗严重,重播3次,仅存6.4万亩,以致棉花减产。1960年仍全面推广,种植44万亩,占90.6%,播种期推迟至4月上、中旬。1962年以其增产效果不明显,花工又多,下降到2.5万亩。以后仅满畦春花地采用。1973年开始,重点推广薄膜育苗移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1978~1987年每年种植面积在1.684.13万亩之间,占5.5~9.9%。
  地膜覆盖栽培。1979~1981年小面积试验,有提高地温、促进棉花早发作用。1982年多点示范,种8388亩。1983年增至9.41万亩。1984年继续扩大到19.83万亩,占棉田的46.6%,亩产97.2公斤,比不盖地膜的增产15%。1985年后,因棉花相对经济效益不高,购买地膜补助款减少,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种7.73万亩,占27.5%。
  密度棉花每亩种植密度,因品种、施肥、前作、土壤和种植方式等条件不同而异。1954年前,中棉每亩6000~8000株,陆地棉每亩3500~4000株。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每亩密度5000余株。1960年后,改等行距为宽窄行种植,全县平均密度稳定在6000株左右。其中:东部棉区6000~7000株,行株距排列为:窄行0.33米,宽行0.66米,株距0.2米;西部棉区5000~6000株,窄行0.40米,宽行0.80米,株距0.20米;沿海咸地8000株以上,窄行0.33米,宽行0.66米,株距0.17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棉花4000~5000株,窄行0.40米,宽行0.80米,株距0.25米。70年代中期,因施肥量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密度普遍提高,1977年,全县平均密度高达7110株。1980年后,化肥施用量增加,密度又恢复到6000株左右。施肥民国时期,以绿肥、河泥等作基肥,追肥仅施棉饼、豆饼、人粪尿、草木灰和少量骨粉等。解放后,施肥水平逐年提高,施肥技术不断改进。
  施肥水平。农家肥有绿肥、河泥、人畜肥、饼肥、草木灰等,化肥有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1950~1987年平均每年每亩施肥量折合氮、磷、钾三要素含量为:氮8.86公斤,磷2.71公斤,钾5.57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加3.05倍、3.37倍、3.19倍。
  绿肥历来是棉花的主要有机肥料。1950~1979年平均每年种植30.39万亩,占棉田的66.8%,每亩施用量为450公斤。其中1965年种植42.46万亩,占棉田的86%,每亩施用量达780公斤。1980年以后大量减少,1987年仅种6600亩,每亩施用量6公斤。
  化肥施用量,解放后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每亩为:50年代施标准氮肥(含纯氮20%)4.2公斤;60年代施标准氮肥12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70年代施标准氮肥16.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1980~1987年施标准氮肥29.6公斤,过磷酸钙12.7公斤。自70年代后期开始,对部分缺钾棉田重视配施钾肥,1980~1987年共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0045吨,对控制棉花红叶茎枯病和防止早衰有明显效果。
  施肥方法。在解放前后种植中棉时期,除基肥外,重视苗蕾期追肥。改种岱字棉15号以后,相应改进施肥技术。60年代开始,采用“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长铃肥”的施肥原则,因地制宜施用。
  管理慈溪棉田管理精细。苗期采取“六早一抢”:早扶理春花、早防病治虫、早清沟排水、早施肥提苗、早削地除草、早间苗定苗,并及时抢收春花。蕾期搞好“三深一整”:深中耕、开深沟、深施有机肥,整木枝。花铃期采用施肥、抗旱、治虫“三管齐下”。吐絮期抓“四快四分”即:快收、快晒、快拣、快卖,分收、分晒、分藏、分售。棉花采收一般六、七次,,中棉品种在寒露至霜降拔秆,陆地棉品种于霜降后至立冬前后拔秆。
  第七节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
  棉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红腐病等,棉虫主要有棉蚜、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蜗牛、地老虎、野蛞蝓等。受病虫危害,常年棉花产量损失一、二成,大发生年份,损失尤重。1956年12号台风后,角斑病严重发病40万亩,损失皮棉5338吨。1963年伏旱,红蜘蛛发生37.5万亩,每亩损失皮棉15公斤。1971年,棉铃虫大暴发,每亩有虫2万条,多的田块有7.8万条,棉花严重减产。1973年,苗期疫病大发生,死苗21万亩。1981年秋雨52天,烂铃率达60~70%。红铃虫每年均有发生,受害严重的1975年和1978年,棉铃被害率分别为82.5%和92%,产量损失2成以上。棉盲蝽1977年后复发,1984年被害面积32万亩,其中中黑盲蝽占70~80%。棉花枯萎病,1963年在县原种场开始发现,以后迅速蔓延,遍及全县,1982年有61个公社,723个大队,7169个生产队的棉花发病,病地面积达34.78万亩,占86.7%,严重田块,棉花无法立苗,有的毁苗改种,自1983年普及抗病品种后得以减轻。棉花黄萎病,1981年开始发现于县第二农场、县农垦场和县棉科所,1982年普查,发病的有53个公社,204个大队,529个生产队,计病地9679亩。
  测报、防治
  预测预报1956年4月建立县棉虫观测站,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进行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963年在代表性棉区建立病虫害中心测报点20个,掌握全县虫情。1972~1975年,县建立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各区、公社建立治虫领导小组,各生产大队设植保组,生产队设植保员,负责虫情调查和指导防治。1975年开始,采取误工补贴办法,设中心植保员40名,定点定期调查虫情。1977年后,有80余个测报点,用“高斯”性诱剂诱集红铃虫蛾,提高测报准确性。
  综合防治民国24年(1935)在新浦陆地棉推广区使用棉油皂治蚜。37年用DDT、硫磺粉等农药治虫6.58万亩。解放后,对棉花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1952年始,全面推广喷雾器喷药防治。1955年有人力喷雾器5728架,1966年增至55000架,1987年达119961架。棉花喷药每年8~12次。1980~1987年推广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机1028台,工效比人力喷雾器提高20倍。1966年夏,龙山、观城两区使用飞机治虫,防治面积79151亩次。1969年又进行第二次飞机治虫。1978年开始用硫酸脱绒处理棉种,1983年和1984年的使用面积分别为6.2万亩和10.9万亩。化学除草,1980年开始推广,1984~1987年使用除草剂面积在16~25万亩之间。使用农药:杀虫剂先后有石硫合剂、六六六、二二三、八八九、1059、1605、甲(乙)氯杀螟粉、毒杀芬、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三氯杀螨砜(退得完)、三氯杀螨醇、拟除虫菊酯、杀虫脒、呋喃丹等;杀菌剂有西力生、赛力散、五氯硝基苯、硫酸铜、稻脚青、多菌灵、托布津等;除草剂有除草醚、敌草隆、拉索、磺草灵、稳得杀等。
  物理防治。1970~1976年采用黑光灯诱蛾治虫。其中1973年装灯25700盏。是年秋,国家农业部、商业部和四机部联合在宁波召开全国黑光灯治虫会议,组织参观五洞闸公社,推广慈溪黑光灯治虫经验。
  生物防治。1964~1979年,每年繁殖放养金小蜂5000万头至1亿头,防治越冬红铃虫。并重视保护和利用龟纹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蝇、蚜茧蜂、小花椿、蚧蛛、草间小黑珠、球腹蛛等天敌昆虫,控制棉花害虫。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冬耕灭蛹、深沟高畦、稻棉轮作、合理施肥、铲除杂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
  第八节 植棉技术推广
  民国17年(1928)后,省棉业改良场和下属的新浦沿、东山头分场分别附设农村小学,招收农民子弟,兼授农艺,多时有学生480余人。解放后,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植棉技术。
  建立推广体系解放初,县派棉花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总结垫桥乡省丰产模范陈炳潮、周岳香等的植棉经验,进行生产示范。1955年4月,各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植棉。1971~1972年,公社建立农科站,配备农民技术员。后各生产大队又建立科技组,逐步形成县、区、公社、大队4级农科网,推广先进技术。至1987年,全县共有棉花专业技术人员7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6人,助理农艺师37人,技术员8人;还有乡(镇)棉花技术员77人。
  开展技术研究1958年在教场山西侧建立慈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翌年迁坎墩,并增设棉花试验场592亩,1962年春撤销。1964年在县第一农场
  重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9年春撤销。1973年,经省批准,在县第二农场划地建立慈溪县棉花科学研究所,开展棉花品种和肥水管理、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试验。1987年有从事研究的专业科技人员8人,科研用地59亩,并配有化验室、棉检室、接菌室和资料室等科研设施。
  培养技术人才1958年5月在县第一农场和县第二农场各办初级农校1所,招收农村青年212人,1960年1月毕业。2月,又招生213人,次年6月毕业。并于1958年9月在龙山开设慈溪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招生192人,一年半后毕业。1960年2月在坎墩开办慈溪县棉花专科学校,有学生119人,1961年7月结业。1964年9月在县第二农场开办初级棉花技术学校,学制1年,招生2期,共98人,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办。1976年3月在慈溪“五七大学”开设棉花专业班,有学生63人,2年后毕业。
  进行技术培训1951年后,每年冬、春,对棉花生产骨干进行技术培训。1976~1987年共培训36.77万人次。1983年,多数乡(镇)培训1到承包户,共10.2万人。
  慈溪棉技传播自1959年以来,慈溪植棉经验通过外派辅导员、出版书刊、摄制影片,向外县、外省以致国外介绍。1959年应外县邀请,派遣农民植棉辅导员141名,至金华、温州、诸暨、定海等市、县传授植棉技术。1965~1966年,先后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等15个省、市向慈溪聘请植棉辅导员共1300余名。196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慈溪棉花》一书,介绍慈溪植棉经验,发行全国。1965年,国家农业部委托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慈拍摄《慈溪棉花》科教片,凡5集:《间作套种》、《选用良种》、《播种保苗》、《增肥巧施》、《防病治虫》,向全国推广慈溪植棉技术。
  1972年,棉花科技人员段裕章、干忠新为国家农业部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指导棉花生产技术,3年后回国。1975年,棉花科技人员童文永为第二批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指导棉花机械化栽培,1977年返回。
  附:国营棉场
  解放后,陆续建立国营棉场3个,总面积12153亩,其中耕地6480亩,种植棉花5714亩。现有固定资产470.36万元,职工817人。各棉场共繁育棉花原种1593.04吨,生产棉花5328.3吨,并发挥棉花生产上的示范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场改变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走以棉为主,农、工、商业并举的综合发展道路,兴办了场办工厂10个,商业企业5个。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941.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0.54万元,工业产值651.2万元,利润25.76万元。
  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又称长河农场。前身为余姚县周朝区农场,1952年4月建立,有耕地68.4亩,职工16人,场址在长河镇二村三塘边。1954年改名余姚县第一农场,面积308亩,职工26人,场址迁至罗家路村桥后。同年10月更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57年经省农业厅批准,定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担负岱字棉15号原种的繁育任务。1963年发现棉花枯萎病。翌年,原种场停办,仍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78年起进行棉花抗病品种“86—1”的繁育,1982年复名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现有职工94人,固定资产91.01万元,房屋9308平方米。
  建场以来,国家投资82.58万元。共生产岱字棉15号原种81.05吨,“86—1”株系种子137.79吨,提供商品棉505吨。棉花亩产以1982年最高,226亩棉花,亩产118.9公斤。1987年181亩棉花,亩产53.2公斤。1978年起开展多种经营,建立胶木、塑料、五金厂。1984年建园艺场,种植葡萄、桃、梨99亩。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83.6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78万元,工业产值72.84万元。
  慈溪县第二农场1952年3月建立时名镇海县龙山区农场,场址设雁门乡东门外村王家祠堂,耕地33亩,职工9人。同年10月,移址沿海乡太平闸村,面积187亩,职工20人。1953年4月改名镇海县第二农场。1954年10月始称慈溪县第二农场,场址迁小施山村。1956年,面积增至844亩,职工80人。1964年改为县棉花原种场,1974年因发生棉花枯萎病而停止,复名县第二农场。1965年底,原县水稻农场曾并入,1978年10月又划出。现有耕地1097亩,其中旱地964亩,水田133亩,职工253人,固定资产113.05万元,房屋17817平方米。主产棉花,1958年853亩棉花,亩产73.5公斤,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场长方忠文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60年代持续大面积高产,有3年亩产超100公斤,其中1965年植棉986亩,亩产119公斤。1985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仅种21.7亩,亩产41公斤。
  建场35年,国家共投资131.29万元。向国家提供商品棉2003.2吨,提供岱字棉15号原种858.5吨,并选育出棉花优良品系“7012”定名为“慈棉
  一号”;生产粮食5329吨,,提供粮食良种215.5吨;饲养生猪17016头,出售商品猪4477头,供港猪5515头,提供良种仔猪5055头。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1976年办塑料厂,有注塑机8台;1980年又兴办纺织厂,有织布机48台,其他机械13台。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351.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5.24万元,工业产值306.4万元,利润5.98万元。
  慈溪县农垦场1957年筑塘围垦海涂,建立浙江省西三盐场,1963年改西三棉场,共有面积12265亩,属浙江省公安厅,为劳教农场。1964年10月撤销,12月由省农业厅接管,定名为慈溪县庵东农场,隶属于慈溪县农林局,为农垦企业,以种棉为主。当时因土壤含盐量高,水利设施不配套,只利用了1539亩,多数土地仍然荒芜。1966年4月,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二分团决定,将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借给周巷、长河、庵东区的部分社、队垦种,1982年12月又收回归庵东农场经营。1984年11月改名慈溪县农垦场。现有面积10748亩,其中耕地6075亩,鱼塘1266亩,林地、果园、水果和其他3407亩,职工470人,固定资产266.3万元,房屋41324平方米。
  建场后,国家共投资492.91万元,兴修主要河流4条,挖掘土方34.85万立方米,建造翻水站3只,节制闸9只;并采用平整土地、蓄淡排咸、水旱轮作、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措施,改造咸地,改善生产条件,使建塘江以西的5000余亩土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田,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也初步改变面貌,成为淡水鱼养殖基地。
  下设3个分场:棉种场,1977~1987年平均每年植棉3189亩,亩产64公斤,其中最高的1984年,4936亩棉花亩产90.5公斤。1987年种植4569亩,亩产60公斤。建场27年来,共提供商品棉2820吨,棉花“86—1”原种515.76吨。畜牧场,有畜牧用房8280平方米,1987年养猪6221头,出口3416头,为慈溪出口猪基地。淡水养殖场,有精养鱼塘253口,面积1266亩,1987年产鱼452吨。
  场办工业有酒厂、菜厂、蛋品厂、麦芽厂、塑料厂、电镀厂、玻璃制品厂等,在浒山镇和周巷镇办有农工商企业公司、农垦周巷供销经理部、浒山经理部、物资站和玻璃建材商店。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06.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4.52万元,工业产值271.96万元,利润25.69万元。
  省棉业改良场民国8年冬,浙江省实业厅在今石堰乡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种试验场,办场10年未见成效。17年4月改为省立棉业改良场,租地101亩。是年冬,增设3个分场:新浦沿棉场(育种区),租地125亩;东山头棉场(合作棉场),租地160亩;周巷棉场(繁育区),租地110亩,并建有轧花厂、打包厂。22年又改为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场址移至杭州七堡,各棉业分场不变。以繁殖推广棉花良种为主,先后推广了中棉改良品种“百万棉”、陆地棉品种脱字棉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慈溪、余姚沦陷,各分场自行解体。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