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416
颗粒名称: 第七编 农业
分类号: F320.1
页数: 74
页码: 243-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东汉广栽水稻,宋末始种棉花。后经长期辛勤开拓,逐步形成滨海综合性农区。
关键词: 慈溪县 农业

内容

慈溪东汉广栽水稻,宋末始种棉花。后经长期辛勤开拓,逐步形成滨海综合性农区。解放前生产落后,现县境民国25年(1936),农业总产值合现金仅6000万元;37年为6604万元。农民度日维艰,终年辛劳,不得温饱。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进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1954年调整县境后,成为全国重点商品棉基地,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名闻全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渔、副各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提高。1987年,农业总产值为3.62亿元,比1949年5586万元增长5.5倍。其中农作物种植业23246万元,占64.1%;林业181万元,占0.5%;畜牧业8155万元,占22.5%;渔业817万元,占2.3%;副业3844万元,占10.6%,分别比1949年增长4.63倍、4.48倍、37.1倍、26.2倍、12.54倍。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16元增加到783元,增长5.75倍。
  慈溪农区1954年前,分慈南山区(陆埠区境)、沿江粮区(包括庄桥区至丈亭区沿姚江两岸的沿江平原)和慈北棉粮区(观城区境),在沿江粮区和慈北棉粮区之间夹有小片丘陵林区。1954年调整县境后,形成以植棉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区。有耕地66万余亩,夏秋季60%以上种植棉花,30%左右种植水稻,外有杂粮和其他经济作物;冬季则种植蚕豆、大小麦、油菜、绿肥和蔬菜等。丘陵山地24万余亩,栽有林、竹和水果。沿海建有淡水鱼养殖基地。按作物种植分布,分为4个农区:
  沿海棉区原在大古塘南北,以后随海涂围垦而逐步北移,现主要分布在二塘至八塘之间,包括沿海、五洞闸、东海、附海、新浦、胜山、胜东、胜西、胜北、崇寿、坎东、坎墩、沧田、大云、长河、天元、高王、潮塘、义四、小安、建塘、庵东等乡(镇)的全部,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范市、掌起、洋山、淹浦、师桥、观城、东山头、福山、五里、三管、桥头、樟树、天东等乡(镇)的北部,以及庵东盐区部分淡化盐田改种的棉田,共36万余亩。区内夏秋季除种少量旱杂粮和瓜菜外,均种植棉花;冬季大部种植蚕豆、大小麦、油菜、间作绿肥和蔬菜。
  稻棉轮作区分布在逍林以西的大古塘南北,包括逍林、择浦、桥头、樟树、天东、彭桥、横河、龙南、石堰、浒山、白沙、宗汉、潭南、新界、云城、精忠、周巷等乡(镇)的8万多亩稻田和5万多亩棉田。夏秋季稻棉轮作,有一年一轮、二年一轮和多年一轮;冬季种植蚕豆、大小麦、油菜、绿肥和蔬菜等。在历史上素有种植瓜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习惯。
  稻区分布在沿山平原至大古塘南北,包括灵湖、东安、宓家埭、鸣鹤、彭东等乡(镇)的全部和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范市、掌起、洋山、淹浦、师桥、观城、福山、五里、三管、龙南等乡(镇)的南部,共有稻田10万亩。夏秋季慈溪县农区划分示意图(图中浅滩边线为吴淞高程1米)
  种植水稻;冬季种植大小麦、油菜和绿肥等。
  丘陵林果区分布在县境南部与余姚、宁波市交界处,包括彭东乡全境,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灵湖、东安、宓家埭、鸣鹤、桥头、樟树、彭桥、龙南、石堰等乡(镇)南境,计有丘陵山地24万余亩。多为丘陵缓坡,一般海拔高度200300米,宜植林木,盛产杨梅。在山谷山陇间和谷口处垦有农田,零星种植水稻、番薯、马铃薯、大小麦、油菜等作物。
  此外,在沿海八塘至九塘之间的新围海涂上,1980年后,挖塘蓄淡养鱼,至1987年计养鱼1.8万亩,为淡水鱼养殖基地。
  第一章 棉花生产
  棉花是慈溪主产作物。1954年前,产地在慈北地区(现观城区境),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1954年县境调整后为全国重点产棉县,常年植棉4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的60%以上,约占全省棉田1/3。1950~1987年共产皮棉73.87万吨,提供商品棉70.45万吨,商品率95.4%。1986年后列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第一节 植棉概况
  现县境植棉始于南宋末,元代后逐步发展,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清光绪《余姚县志》转引《元一统志》记述:“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可见元代彭桥一带已产棉织布。明嘉靖间,遭倭寇骚扰,植棉业一度衰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又有发展,产品运销闽、赣等地。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已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农产品。
  民国时期,慈溪为浙江棉花重要产地。民国20年(1931)《浙江建设月刊·慈溪之棉业》记述:“其县北之永义(今观城镇、附海乡一带)、师桥(今师桥镇、淹浦乡一带)、护龙(今掌起镇、洋山乡一带),由海沙冲积而成,宜于植棉,永义乡有棉田9.6万亩(习惯亩,下同),师桥乡有棉田4.2万亩,护龙乡有棉田3.2万亩。..。实产棉重要之区也”。今逍林、横河、浒山、长河、周巷区为民国时期余姚县棉花主产地,面广量大,居全省之首,以“姚花”驰名棉业市场。但棉花生产水平低下,民国9~37年,全县每年平均植棉13.89万亩,亩产11.8公斤,总产1635吨。抗日战争时期,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棉花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30年,棉田面积由抗日战争前(1936)的13.58万亩下降至9.22万亩,亩产皮棉仅6.54公斤。
  解放后棉花生产有较大发展。1950~1987年,年均植棉40.6万亩,亩产47.9公斤,总产19438吨,比1949年分别增加21.6%、3.4倍和4.3倍。
  1950~1958年,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调整棉粮比价,普及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棉花除1956年因遭强台风侵袭亩产14.5公斤外,产量稳定上升,年均种植38.29万亩,亩产33公斤,总产12619吨。1957年植棉46.64万亩,亩产50.05公斤(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为全国首批实现《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下简称《纲要》)规定指标(50公斤)的县。1958年种植41.95万亩,亩产53公斤,总产22247吨,比1949年亩产增长3.8倍,总产增长5.1倍。
  1959~1962年,年均种植42.18万亩,受生产瞎指挥和雨涝、病虫害影响,产量下降,年均亩产45.4公斤,总产19141吨,比1958年分别下降14.3%和14%。
  1963~1970年,稳定植棉政策,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先进技术,更新优良品种,产量持续上升,年均种植44.17万亩,亩产61.7公斤,总产27262吨,比前4年平均分别增加4.7%、35.9%、42.4%。其中1965年和1968年,亩产分别为75.5公斤和74公斤。1968年五洞闸和沿海两公社亩产超100公斤。
  1971~1977年,提出“棉农不吃商品粮”,见缝插针种粮食,以粮挤棉,加之旱、涝、风、虫等灾害频繁,连续7年低于《纲要》指标,年均植棉40.88万亩,亩产37.8公斤,总产降至15320吨。其中1971年遭干旱、高温、秋雨和棉铃虫危害,42.44万亩棉花,亩产由上年的61公斤降至25公斤。
  1978~1984年,连续3年提高棉花收购价,1981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用先进技术,棉花生产恢复发展。7年平均种植41万亩,亩产57.8公斤,总产23694吨。其中1984年42.56万亩棉花,大面积推广地膜盖栽培,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亩产上升到92.5公斤,总产39399吨,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1985~1987年,种植计划改指令性为指导性,减少计划面积,同时植棉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1987年面积减至28.14万亩,总产降至15362吨。
  第二节 棉花质量
  棉花品级
  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为主,质量较差。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质量明显提高。据1955~1987年统计,平均品级为4.2级,可纺棉占72.83%,衣分37.73%,纤维长度27.19毫米,每50公斤皮棉价格107.15元。其中1968年,棉花吐絮采收期天晴少雨,910月份雨量157.6毫米,棉花质量好,平均品级3.52级,可纺棉占91.52%,衣分39.81%,纤维长度28.69毫米;1971年9~10月份多阴雨天,雨量436.1毫米,不利棉桃充实吐絮,棉花质量差,平均品级5.76级,可纺棉仅41.6%,衣分36.27%,纤维长度26.67毫米。
  纤维品质
  民国时期种植亚洲棉,纤维粗而短,仅能纺10~12支纱,但单纤维强力高、弹性足,适宜土纺土织。据《浙江棉花之品质》记载,民国24年(1935)棉花纤维品质如下表:
  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棉花纤维品质显著提高。据1968~1970年宁波和丰纱厂测定:纤维成熟度1.67,长度27.76毫米,细度5539米/克,单纤维强力3.92克,可纺30~40支纱,曾被沪、杭、甬的纱厂誉为“营养棉”。
  1982年后推广“86-1”棉种,纤维品质有所下降,尤以单纤维强力下降较为明显,据宁波和丰纱厂测定,比岱字棉15号下降0.33克。
  第三节 植棉政策
  解放后各时期,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鼓励棉农种足种好棉花。
  确定种植计划
  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后,每年由县制定指令性种植计划,层层下达,生产队必须按照计划种足棉花,并采取奖惩措施,以保证棉花种植计划的完成。1955~1985年,年计划面积40万亩左右,大都超额完成,平均年实种面积为计划面积的101.14%。
  1986年后,改为指导性计划,棉花计划面积减至36.5万亩,允许棉农在完成定购任务后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是年实种35.07万亩,完成95%。1987年计划面积34万亩,实种28.14万亩,完成82.8%。
  调整收购价格
  解放前,私商垄断棉花市场,压低棉价,抬高粮价,影响棉花生产发展。解放后,政府为发展棉花生产,合理调整棉粮比价,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实行优质优价。
  棉粮比价抗日战争前,棉粮交换比大致为15。抗日战争时期,棉价暴跌,粮价飞涨,严重时至“斤花斤米”。民国27~34年棉粮交换比平均为1:2.68,其中29年为1:1.49,30年为1:1.82,31年为1:0.96。抗日战争胜利后,价格略有回升,但比价仍不合理。民国35~37年平均交换比为1:5.88。1950年,根据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的棉粮比价标准,规定每公斤7/8英寸中级皮棉换大米7.5公斤。1951~1952年,棉粮交换比为1:8.5~9.0,最低不少于1:8。1953~1960年,棉粮交换比保持在1:8.3~8.7之间;1961~1977年下降为1:6.5~7.5;1978年复上升为1:8.3;1980年继续增加到1:10.6,为历史上最高年;19811987年又降至1:6~7.3。(棉价及棉粮比价详见《经济管理编》)
  收购牌价1950年起,棉花收购等级采用12级制,以英寸计绒长,省供销合作社统一规定慈溪陆地棉7/8英寸中级皮棉(下同)每50公斤价84.5元。以后曾多次调整,1951~1953年为88.25元,1954~1962年为86.5元,1963~1971年为89.5元。1972年起,棉花收购等级改为7级制,以毫米计绒长,规定3级27毫米标准皮棉每50公斤的收购牌价为104.8元。1978~1980年连续3年提价,每50公斤标准皮棉价分别提高到115元、132.5元、145.8元。此后至1987年未变。收购中严格检验制度,坚持按质论价。1986年后,实行密码检验,提高正确度,更好地执行优质优价政策。
  超购加价1979年,根据省物价委员会等4单位《关于棉花实行超购加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实行超购加价。确定以1976~1978年3年的实际种植面积、每亩产量42.2公斤为定购基数,超购数按牌价加价30%。是年全县有1747个生产队超基数投售皮棉787吨,计加价金额57万元。1980年和1983年两次调整定购基数。1984年改为凡由国家收购的级内棉花统一按“正四六”加价,即60%的棉花为牌价,40%的棉花在牌价基础上加价30%。是年棉花丰收,计加价款1302万元,占总收购款1.17亿元的10.97%。1985年改为定购内棉花按“正四六”加价收购。1986年改为全部棉花按“正四六”加价收购。1987年又改为全部棉花按“倒三七”加价收购,即30%棉花按牌价收购,70%棉花在牌价基础上加价收购,加价幅度均为牌价的30%。
  保证棉农口粮
  1954年全县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棉农口粮以人定量,除自产粮外,不足部分由国家供应。1955~1957年,棉农人均年定量240.5~260.5公斤(原粮,下同),实际用粮246~274.5公斤,棉农植棉积极性高涨。1959年后,因春粮减产,棉农口粮“低标准”,1961~1963年定量降至199~200公斤,棉区种植普遍出现以粮挤棉现象。1964年,全县棉区增销粮食7750吨,棉农口粮由上年的199公斤增至215公斤。1971年又由省增拨5000吨,使棉农口粮提高到247.5公斤,接近邻近产粮区用粮水平。嗣后,棉区粮食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包干,“一定五年不变”,增人(自然人口增加)不增销(销粮),口粮又逐年紧张,1977年定粮下降至233公斤,各地又以缩小间作春粮行距来解决粮食不足,影响棉花生产。1978年又由省决定增拨销粮10250吨,棉农定粮复上升至247.5公斤。1979~1984.年,棉农每人定粮稳定在237.5~250公斤之间,实际用粮为234.5~276.5公斤。1985年粮食取消统购后,棉区销粮按每人245公斤定量包干,生不增,死不减,直至1987年。
  棉区春粮因灾减产年份,政府额外增拨销粮。1977年,春粮比上年减产8500吨,全县增销粮食7170吨,棉农用粮水平仍然保持237.5公斤。
  实行统购、定购
  统购1954年9月,按省人民政府下达的《棉花计划收购暂行办法》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始对棉花实行统购:“凡棉农所产棉花,除用以缴纳公粮和自己留用部分,其余一律按国家计划和价格全部卖给国家”,禁止自由买卖。次年,规定棉农自留棉人均不超过1.5公斤,1964年后改为1公斤。1984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允许等外棉自由买卖。1985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取消统购。在棉花实行统购的31年间(1954~1984),县供销合作社共收购皮棉62.53万吨,商品率达96.7%。
  统购期间,自1961年至1982年,先后采取多种换购办法,用布票或木材、胶鞋、卷烟、毛线、黄酒等向棉农换购自留棉和自留地、“十边地”所产棉花,累计换购皮棉1.24万吨。
  定购1985年开始,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由国家与棉农签订定购合同,确定棉花交售任务。是年省下达定购任务2.315万吨,实际收购1.90万吨,完成定购任务的82.08%。此后,省下达的定购任务未变,但因计划指导上失误,价格又未理顺,致使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影响棉花收购。1986年收购1.802万吨,完成定购任务的77.84%.。1987年收购1.268万吨,仅完成定购任务的54.78%。
  预购定金从1951年开始,国家同农民签订预购合同,发放预购定金,当年发放,当年收回。是年以实物代发预购定金,比例为预购额的20%。1952年实行信用预购和赊销预购相结合。以后,棉花预购定金改付现金。1980~1987年采取以生产队为单位签订合同,并分承包户按种植面积每亩发放预购定金10~15元。
  奖售粮食、化肥
  1955年始实行棉花奖售政策,给棉花投售者奖售粮食、化肥和其他物资(均系票证,下同)。
  奖售粮食1955年12月,按政务院规定,超合同交售棉花,每50公斤奖售成品粮5公斤。1961年规定交售50公斤奖售成品粮17.5公斤。1962年中断。1963~1965年恢复,超购50公斤奖售成品粮25公斤。1966年取消。1981~1983年规定超售50公斤奖售原粮100公斤。1984年改为计划内交售50公斤奖售原粮25公斤。1985年取消。1986~1987年又恢复,每交售50公斤奖原粮25公斤。
  奖售化肥1961年始,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化肥(标准氮肥,下同)15公斤;1962~1963年42.5公斤,1964~1965年35公斤,1966~1968年30公斤;1969年改为按面积分配供应;1970年后恢复奖售35公斤,19781981年40公斤,1982~1986年35公斤,1987年40公斤。
  此外,自1955年开始,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布票3.34米,1961年奖售1.67米,1962年3.34米,1964年1.67米,1965年1米,1966年后取消。1962~1963年间,对售棉还奖售食糖、卷烟等。
  第四节 耕作制度
  棉区长期采取一年棉粮两熟的间作套种耕作制度。
  纯棉区冬季采用春粮(蚕豆和大小麦)与绿肥(黄花苜蓿)间作,夏季将棉花套种在春花行间。东部(包括龙山、观城两区和逍林区东部)为平作棉区:一般地宽10~15米,无畦沟,地块间有排灌两用小“墙河”冬季每隔1~1.2米种1行春花,中间嵌种1行绿肥,翌年在春花行间套种2行棉花,。西部(包括逍林区西部和浒山、长河、周巷区)为畦作棉区:宽畦畦幅2~2.4米,冬季种3行春花,中间嵌种2行绿肥或蔬菜,夏季种4行棉花,谓“二、三、四”种植法;狭畦畦幅1.2~1.4米,冬季多数在沟边种2行春花,中间嵌种1行绿肥或蔬菜,夏季种2行棉花,谓“一、二、二”种植法。1955年11月,国家农业部在慈溪召开由江苏、安徽、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南方7省代表参加的现场会议,总结推广慈溪棉区一年两熟间作套种制的经验。其后,此制度几经变动,1959年冬将间作春粮改为满畦种植,70年代初口粮紧张,有的盲目缩小间作春粮行距,但因原间作套种制有棉地用养协调、棉花播种适时、棉粮两熟丰收的优点,旋即恢复,并一直沿用至今。
  稻棉轮作区俗称“田花区”。夏季稻棉轮作,冬季种植春花或绿肥。隔年轮作的生产周期是:棉花→满畦绿肥或春花→水稻→春花与绿肥间作→棉花。
  新垦棉区解放后,在庵东区七塘下由盐田改建的棉田逐年增加,形成新垦棉区。其耕作制度多为畦作,一般畦幅2~2.4米,冬季种1~2行春花,与绿肥、蔬菜间作,夏季套种4行棉花。少数冬季在畦中种1行春花,两边为冬闲地,夏季套种4~6行棉花。东三乡一带的新垦棉田为平作制,种植制度类似东部纯棉区。
  另外,还有部分油菜、棉花(或麦、棉)连作制。冬作为满畦油菜(或大小麦),夏季棉花采用育苗移栽或春花收获后直播。
  1980年后,棉田中冬季间作蔬菜逐年增加,1985~1986年种植15.6~17.7万亩,棉田经济效益提高。1985年开始,有的在棉花行间套种西瓜、花生、蒲瓜、刀豆等早熟矮秆作物,探索提高棉田经济效益的新途径。
  第五节 良种推广
  品种演变
  解放前,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中棉)为主,有大蔀种(大苞种或大树种)、小蔀种(小树种)和南阳棉(南翔棉)。民国17年(1928)在石堰等地推广改良中棉“百万棉”。22年,慈溪合作棉场(东山头)始种陆地棉品种脱字棉,24年推广6165亩。35年,新浦沿引种“德字棉531”面积620亩,37年,全县种植5.53万亩。
  解放后,进行2次品种更换,3次,原种更新。
  第一次,1952年试种岱字棉15号,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增产幅度为23.8~45.9%。1955年发展到37.32万亩,占棉田的92.81%,取代亚洲棉和德字棉,成为当家品种。1965年和1968年通过提纯复壮,进行两次原种更新,保持优良种性,使这两年的棉花亩产分别达到75.5公斤和74公斤。
  第二次,1972年后,因遭灾缺种大量调入外地种子,加上棉花枯萎病蔓延,影响原种繁殖,致使品种多、乱、杂、退(退化),时间长达10年。1975年引入抗病品种“86—1”,既抗棉花枯萎病,且优质高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种植37万亩,占棉田的90%,取代其他感病品种,使全县棉花枯萎病基本得到控制,棉花增产16.2~42.0%。1984年进行原种更新,实现一、二代原种化,获得棉花大丰收。
  此外,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引种过沪棉204、宁青6号、协作1号、协作2号、钱江9号、徐州142、鄂光棉、鄂岱棉、宁棉12、岱字棉16、岱字棉45A等10多个品种,但因其性能各有缺陷,且不抗病,种植面积均较少。
  60年代初在长河农场、县第二农场、县庵东农场等地小面积种植长绒棉1号、苏农1号、苏农7号等海岛棉和海陆杂交种,1964年种植256亩,后因成熟晚,产量低而终止。
  1986年试种抗枯萎病品种“中棉12号”14.9亩,表现抗病、高产、优质,亩产比“86—1”增加13.12~21.67%,纤维品质除细度外,其余物理指标均优于“86—1”。1987年扩大试种513.6亩。
  主要品种简介:
  南阳棉。是解放前广为种植的传统地方品种,属亚洲棉。早熟型,生育期123天。铃重2.3~2.4克,衣分38.5~40.2%,衣指3.8~4.8克,子指6.9~7.3克,纤维粗短,主体长度18.8毫米。
  百万棉。由金陵大学于民国8年前系统选育而成,属亚洲棉。17年后在姚北棉区推广。早熟型,.生育期93天。铃小,多3室。铃重1.9克,衣分31.4%,衣指3克,子指6.6克,纤维粗短,主体长度19.7毫米,细度3577米/克。
  岱字棉15号。属陆地棉。1950年由美国引入,1952年后在慈溪推广种植。中熟型,生育期130~140天。铃重5.5克,衣分38~41%,衣指7克,子指10~11克,纤维细长,主体长度29.21毫米,细度5917米/克。适应性广。易感枯萎病、黄萎病。
  “86—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新乡县小冀公社王屯大队科技组于1972年系统选育而成,属陆地棉。1975年引入试种后推广。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40天。铃重4.5~5克,衣分38.9~39.8%,纤维细长,主体长度30.3毫米,细度5610米/克。高抗枯萎病,但不抗黄萎病。
  中棉12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属陆地棉。1986年引入试种。中熟型,生育期133天。铃重5克,衣分40%左右,纤维主体长度30.72毫米,细度5593米/克。高抗枯萎病。
  原种繁育
  民国8年,省实业厅在今石堰乡马堰头租田60.8亩,建立省棉种试验场;17年改为省立棉业改良场,并在新浦沿、东山头、周巷增设3个分场,繁殖推广百万棉。23~25年繁殖推广脱字棉。37年在观城、师桥、附海3乡推广德字棉种子321.8吨。
  解放以后,在推广良种的同时,进行良种提纯复壮,繁育原种。
  1957年将县第一农场改建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面积270亩,采用“三年三圃制”(第一年品种内杂交圃,第二年株系比较圃,第三年原种圃)提纯复壮岱字棉15号原种,并配套建立县良棉加工厂,加工原种种子,至1962年共产原种81.05吨。1963年发现棉花枯萎病,翌年停办。
  1964年改县第二农场为县棉花原种场,面积921亩,10年中生产原种858.5
  精选棉花种籽吨。其间选育出岱字棉15号优良品系“7012”定名为“慈棉一号”,比岱字棉15号增产5~10%,种植面积28万亩。1974年又因发,现枯萎病而停止。
  1978年复将第一农场改为抗病棉原种场,复壮生产“86—1”原种。1983年开始,将县农垦场的2700亩棉田纳入为“86—1”的原种圃。至1987年共繁育原种515.76吨。
  同时,选择生产基础较好的社、队建立群众性原种繁殖基地。60年代先后选定东山公社半塘大队,坎西公社种子场,崇寿公社种子场,长河公社一、二、三大队,沧田公社三大队第五生产队等地繁殖岱字棉15号原种。1979年后在观城公社第五大队,新浦公社新闸、朝阳、腰塘大队和长河公社、天元公社的部分生产大队建立“86—1”抗病棉原种繁殖基地。1983年,全县“86—1”种子基地达8.12万亩,加速原种繁殖推广。198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的冯宝良在任崇寿公社种子场场长时,在繁殖推广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方面成绩卓著。
  棉种供应
  1956年后由县农林水利局种子站负责。1960年建立慈溪县良种公司(后改为种子公司),负责棉种的收购和供应,1960~1987年共收购、供应棉花原(良)种10164吨,其中岱字棉15号原(良)种6041吨,“86—1”原(良)种4123吨。
  1979年国家农业部定慈溪为全国棉花种子“四化一供”的试点县。四化: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一供:即由县统一组织供种。国家投资53万元,建造良种仓库、机房、晒场、车库等设施5548平方米。
  第六节栽培管理
  播种主要有撒播、条播、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
  撒播。为1954年以前的主要播种方式,少数采用点播。立夏前后播种。
  条播。1953年开始推广,1955年普及。播种期50年代在4月底至立夏,1963年以后为谷雨前后。
  育苗移栽。露地育苗移栽(包括方格育苗移栽和营养钵育苗移栽),始于1955年,播种期4月上旬至下旬。1958年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26万亩,占62%。1959年由县统一规定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百分之百”、“播种期不过三月关”,春分至清明播种,结果烂籽死苗严重,重播3次,仅存6.4万亩,以致棉花减产。1960年仍全面推广,种植44万亩,占90.6%,播种期推迟至4月上、中旬。1962年以其增产效果不明显,花工又多,下降到2.5万亩。以后仅满畦春花地采用。1973年开始,重点推广薄膜育苗移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1978~1987年每年种植面积在1.684.13万亩之间,占5.5~9.9%。
  地膜覆盖栽培。1979~1981年小面积试验,有提高地温、促进棉花早发作用。1982年多点示范,种8388亩。1983年增至9.41万亩。1984年继续扩大到19.83万亩,占棉田的46.6%,亩产97.2公斤,比不盖地膜的增产15%。1985年后,因棉花相对经济效益不高,购买地膜补助款减少,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种7.73万亩,占27.5%。
  密度棉花每亩种植密度,因品种、施肥、前作、土壤和种植方式等条件不同而异。1954年前,中棉每亩6000~8000株,陆地棉每亩3500~4000株。1955年普及岱字棉15号后,每亩密度5000余株。1960年后,改等行距为宽窄行种植,全县平均密度稳定在6000株左右。其中:东部棉区6000~7000株,行株距排列为:窄行0.33米,宽行0.66米,株距0.2米;西部棉区5000~6000株,窄行0.40米,宽行0.80米,株距0.20米;沿海咸地8000株以上,窄行0.33米,宽行0.66米,株距0.17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棉花4000~5000株,窄行0.40米,宽行0.80米,株距0.25米。70年代中期,因施肥量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密度普遍提高,1977年,全县平均密度高达7110株。1980年后,化肥施用量增加,密度又恢复到6000株左右。施肥民国时期,以绿肥、河泥等作基肥,追肥仅施棉饼、豆饼、人粪尿、草木灰和少量骨粉等。解放后,施肥水平逐年提高,施肥技术不断改进。
  施肥水平。农家肥有绿肥、河泥、人畜肥、饼肥、草木灰等,化肥有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1950~1987年平均每年每亩施肥量折合氮、磷、钾三要素含量为:氮8.86公斤,磷2.71公斤,钾5.57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加3.05倍、3.37倍、3.19倍。
  绿肥历来是棉花的主要有机肥料。1950~1979年平均每年种植30.39万亩,占棉田的66.8%,每亩施用量为450公斤。其中1965年种植42.46万亩,占棉田的86%,每亩施用量达780公斤。1980年以后大量减少,1987年仅种6600亩,每亩施用量6公斤。
  化肥施用量,解放后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每亩为:50年代施标准氮肥(含纯氮20%)4.2公斤;60年代施标准氮肥12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70年代施标准氮肥16.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1980~1987年施标准氮肥29.6公斤,过磷酸钙12.7公斤。自70年代后期开始,对部分缺钾棉田重视配施钾肥,1980~1987年共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0045吨,对控制棉花红叶茎枯病和防止早衰有明显效果。
  施肥方法。在解放前后种植中棉时期,除基肥外,重视苗蕾期追肥。改种岱字棉15号以后,相应改进施肥技术。60年代开始,采用“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长铃肥”的施肥原则,因地制宜施用。
  管理慈溪棉田管理精细。苗期采取“六早一抢”:早扶理春花、早防病治虫、早清沟排水、早施肥提苗、早削地除草、早间苗定苗,并及时抢收春花。蕾期搞好“三深一整”:深中耕、开深沟、深施有机肥,整木枝。花铃期采用施肥、抗旱、治虫“三管齐下”。吐絮期抓“四快四分”即:快收、快晒、快拣、快卖,分收、分晒、分藏、分售。棉花采收一般六、七次,,中棉品种在寒露至霜降拔秆,陆地棉品种于霜降后至立冬前后拔秆。
  第七节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害
  棉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角斑病、枯萎病、黄萎病、红腐病等,棉虫主要有棉蚜、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蜗牛、地老虎、野蛞蝓等。受病虫危害,常年棉花产量损失一、二成,大发生年份,损失尤重。1956年12号台风后,角斑病严重发病40万亩,损失皮棉5338吨。1963年伏旱,红蜘蛛发生37.5万亩,每亩损失皮棉15公斤。1971年,棉铃虫大暴发,每亩有虫2万条,多的田块有7.8万条,棉花严重减产。1973年,苗期疫病大发生,死苗21万亩。1981年秋雨52天,烂铃率达60~70%。红铃虫每年均有发生,受害严重的1975年和1978年,棉铃被害率分别为82.5%和92%,产量损失2成以上。棉盲蝽1977年后复发,1984年被害面积32万亩,其中中黑盲蝽占70~80%。棉花枯萎病,1963年在县原种场开始发现,以后迅速蔓延,遍及全县,1982年有61个公社,723个大队,7169个生产队的棉花发病,病地面积达34.78万亩,占86.7%,严重田块,棉花无法立苗,有的毁苗改种,自1983年普及抗病品种后得以减轻。棉花黄萎病,1981年开始发现于县第二农场、县农垦场和县棉科所,1982年普查,发病的有53个公社,204个大队,529个生产队,计病地9679亩。
  测报、防治
  预测预报1956年4月建立县棉虫观测站,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进行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963年在代表性棉区建立病虫害中心测报点20个,掌握全县虫情。1972~1975年,县建立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各区、公社建立治虫领导小组,各生产大队设植保组,生产队设植保员,负责虫情调查和指导防治。1975年开始,采取误工补贴办法,设中心植保员40名,定点定期调查虫情。1977年后,有80余个测报点,用“高斯”性诱剂诱集红铃虫蛾,提高测报准确性。
  综合防治民国24年(1935)在新浦陆地棉推广区使用棉油皂治蚜。37年用DDT、硫磺粉等农药治虫6.58万亩。解放后,对棉花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1952年始,全面推广喷雾器喷药防治。1955年有人力喷雾器5728架,1966年增至55000架,1987年达119961架。棉花喷药每年8~12次。1980~1987年推广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机1028台,工效比人力喷雾器提高20倍。1966年夏,龙山、观城两区使用飞机治虫,防治面积79151亩次。1969年又进行第二次飞机治虫。1978年开始用硫酸脱绒处理棉种,1983年和1984年的使用面积分别为6.2万亩和10.9万亩。化学除草,1980年开始推广,1984~1987年使用除草剂面积在16~25万亩之间。使用农药:杀虫剂先后有石硫合剂、六六六、二二三、八八九、1059、1605、甲(乙)氯杀螟粉、毒杀芬、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三氯杀螨砜(退得完)、三氯杀螨醇、拟除虫菊酯、杀虫脒、呋喃丹等;杀菌剂有西力生、赛力散、五氯硝基苯、硫酸铜、稻脚青、多菌灵、托布津等;除草剂有除草醚、敌草隆、拉索、磺草灵、稳得杀等。
  物理防治。1970~1976年采用黑光灯诱蛾治虫。其中1973年装灯25700盏。是年秋,国家农业部、商业部和四机部联合在宁波召开全国黑光灯治虫会议,组织参观五洞闸公社,推广慈溪黑光灯治虫经验。
  生物防治。1964~1979年,每年繁殖放养金小蜂5000万头至1亿头,防治越冬红铃虫。并重视保护和利用龟纹瓢虫、中华草蛉、食蚜蝇、蚜茧蜂、小花椿、蚧蛛、草间小黑珠、球腹蛛等天敌昆虫,控制棉花害虫。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冬耕灭蛹、深沟高畦、稻棉轮作、合理施肥、铲除杂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
  第八节 植棉技术推广
  民国17年(1928)后,省棉业改良场和下属的新浦沿、东山头分场分别附设农村小学,招收农民子弟,兼授农艺,多时有学生480余人。解放后,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植棉技术。
  建立推广体系解放初,县派棉花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总结垫桥乡省丰产模范陈炳潮、周岳香等的植棉经验,进行生产示范。1955年4月,各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植棉。1971~1972年,公社建立农科站,配备农民技术员。后各生产大队又建立科技组,逐步形成县、区、公社、大队4级农科网,推广先进技术。至1987年,全县共有棉花专业技术人员7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26人,助理农艺师37人,技术员8人;还有乡(镇)棉花技术员77人。
  开展技术研究1958年在教场山西侧建立慈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翌年迁坎墩,并增设棉花试验场592亩,1962年春撤销。1964年在县第一农场
  重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9年春撤销。1973年,经省批准,在县第二农场划地建立慈溪县棉花科学研究所,开展棉花品种和肥水管理、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试验。1987年有从事研究的专业科技人员8人,科研用地59亩,并配有化验室、棉检室、接菌室和资料室等科研设施。
  培养技术人才1958年5月在县第一农场和县第二农场各办初级农校1所,招收农村青年212人,1960年1月毕业。2月,又招生213人,次年6月毕业。并于1958年9月在龙山开设慈溪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招生192人,一年半后毕业。1960年2月在坎墩开办慈溪县棉花专科学校,有学生119人,1961年7月结业。1964年9月在县第二农场开办初级棉花技术学校,学制1年,招生2期,共98人,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办。1976年3月在慈溪“五七大学”开设棉花专业班,有学生63人,2年后毕业。
  进行技术培训1951年后,每年冬、春,对棉花生产骨干进行技术培训。1976~1987年共培训36.77万人次。1983年,多数乡(镇)培训1到承包户,共10.2万人。
  慈溪棉技传播自1959年以来,慈溪植棉经验通过外派辅导员、出版书刊、摄制影片,向外县、外省以致国外介绍。1959年应外县邀请,派遣农民植棉辅导员141名,至金华、温州、诸暨、定海等市、县传授植棉技术。1965~1966年,先后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等15个省、市向慈溪聘请植棉辅导员共1300余名。196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慈溪棉花》一书,介绍慈溪植棉经验,发行全国。1965年,国家农业部委托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来慈拍摄《慈溪棉花》科教片,凡5集:《间作套种》、《选用良种》、《播种保苗》、《增肥巧施》、《防病治虫》,向全国推广慈溪植棉技术。
  1972年,棉花科技人员段裕章、干忠新为国家农业部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指导棉花生产技术,3年后回国。1975年,棉花科技人员童文永为第二批援外专家组成员,至圭亚那指导棉花机械化栽培,1977年返回。
  附:国营棉场
  解放后,陆续建立国营棉场3个,总面积12153亩,其中耕地6480亩,种植棉花5714亩。现有固定资产470.36万元,职工817人。各棉场共繁育棉花原种1593.04吨,生产棉花5328.3吨,并发挥棉花生产上的示范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场改变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走以棉为主,农、工、商业并举的综合发展道路,兴办了场办工厂10个,商业企业5个。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941.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0.54万元,工业产值651.2万元,利润25.76万元。
  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又称长河农场。前身为余姚县周朝区农场,1952年4月建立,有耕地68.4亩,职工16人,场址在长河镇二村三塘边。1954年改名余姚县第一农场,面积308亩,职工26人,场址迁至罗家路村桥后。同年10月更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57年经省农业厅批准,定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担负岱字棉15号原种的繁育任务。1963年发现棉花枯萎病。翌年,原种场停办,仍名慈溪县第一农场。1978年起进行棉花抗病品种“86—1”的繁育,1982年复名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现有职工94人,固定资产91.01万元,房屋9308平方米。
  建场以来,国家投资82.58万元。共生产岱字棉15号原种81.05吨,“86—1”株系种子137.79吨,提供商品棉505吨。棉花亩产以1982年最高,226亩棉花,亩产118.9公斤。1987年181亩棉花,亩产53.2公斤。1978年起开展多种经营,建立胶木、塑料、五金厂。1984年建园艺场,种植葡萄、桃、梨99亩。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83.6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78万元,工业产值72.84万元。
  慈溪县第二农场1952年3月建立时名镇海县龙山区农场,场址设雁门乡东门外村王家祠堂,耕地33亩,职工9人。同年10月,移址沿海乡太平闸村,面积187亩,职工20人。1953年4月改名镇海县第二农场。1954年10月始称慈溪县第二农场,场址迁小施山村。1956年,面积增至844亩,职工80人。1964年改为县棉花原种场,1974年因发生棉花枯萎病而停止,复名县第二农场。1965年底,原县水稻农场曾并入,1978年10月又划出。现有耕地1097亩,其中旱地964亩,水田133亩,职工253人,固定资产113.05万元,房屋17817平方米。主产棉花,1958年853亩棉花,亩产73.5公斤,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场长方忠文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60年代持续大面积高产,有3年亩产超100公斤,其中1965年植棉986亩,亩产119公斤。1985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仅种21.7亩,亩产41公斤。
  建场35年,国家共投资131.29万元。向国家提供商品棉2003.2吨,提供岱字棉15号原种858.5吨,并选育出棉花优良品系“7012”定名为“慈棉
  一号”;生产粮食5329吨,,提供粮食良种215.5吨;饲养生猪17016头,出售商品猪4477头,供港猪5515头,提供良种仔猪5055头。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1976年办塑料厂,有注塑机8台;1980年又兴办纺织厂,有织布机48台,其他机械13台。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351.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5.24万元,工业产值306.4万元,利润5.98万元。
  慈溪县农垦场1957年筑塘围垦海涂,建立浙江省西三盐场,1963年改西三棉场,共有面积12265亩,属浙江省公安厅,为劳教农场。1964年10月撤销,12月由省农业厅接管,定名为慈溪县庵东农场,隶属于慈溪县农林局,为农垦企业,以种棉为主。当时因土壤含盐量高,水利设施不配套,只利用了1539亩,多数土地仍然荒芜。1966年4月,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二分团决定,将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借给周巷、长河、庵东区的部分社、队垦种,1982年12月又收回归庵东农场经营。1984年11月改名慈溪县农垦场。现有面积10748亩,其中耕地6075亩,鱼塘1266亩,林地、果园、水果和其他3407亩,职工470人,固定资产266.3万元,房屋41324平方米。
  建场后,国家共投资492.91万元,兴修主要河流4条,挖掘土方34.85万立方米,建造翻水站3只,节制闸9只;并采用平整土地、蓄淡排咸、水旱轮作、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措施,改造咸地,改善生产条件,使建塘江以西的5000余亩土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田,建塘江以东的5000余亩土地也初步改变面貌,成为淡下设3个分场:棉种场,1977~1987年平均每年植棉3189亩,亩产64公斤,其中最高的1984年,4936亩棉花亩产90.5公斤。1987年种植4569亩,亩产60公斤。建场27年来,共提供商品棉2820吨,棉花“86—1”原种515.76吨。畜牧场,有畜牧用房8280平方米,1987年养猪6221头,出口3416头,为慈溪出口猪基地。淡水养殖场,有精养鱼塘253口,面积1266亩,1987年产鱼452吨。
  场办工业有酒厂、菜厂、蛋品厂、麦芽厂、塑料厂、电镀厂、玻璃制品厂等,在浒山镇和周巷镇办有农工商企业公司、农垦周巷供销经理部、浒山经理部、物资站和玻璃建材商店。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06.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4.52万元,工业产值271.96万元,利润25.69万元。
  省棉业改良场民国8年冬,浙江省实业厅在今石堰乡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种试验场,办场10年未见成效。17年4月改为省立棉业改良场,租地101亩。是年冬,增设3个分场:新浦沿棉场(育种区),租地125亩;东山头棉场(合作棉场),租地160亩;周巷棉场(繁育区),租地110亩,并建有轧花厂、打包厂。22年又改为浙江省农业改良总场,场址移至杭州七堡,各棉业分场不变。以繁殖推广棉花良种为主,先后推广了中棉改良品种“百万棉”、陆地棉品种脱字棉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慈溪、余姚沦陷,各分场自行解体。
  第二章 粮油生产
  慈溪1954年调整县境后主产棉花,种粮面积较少,常年播种面积(折实)25万亩左右,总产量18~19万吨(含大豆),占全县粮食总消耗量的55~60%。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春粮(蚕豆、大小麦)次之,另有少量杂粮。现县境民国25年(1936)总产7.3万吨(含泗门区,不含横河区,以下民国25年数同此。)。解放后产量逐步上升。1949年总产8.5万吨。50年代年平均总产9.7万吨,60年代为12.7万吨。其中1959年在棉区冬作中采用“三三制”(春粮、油菜、绿肥各1/3)种植方法,春粮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由上年的10.2万吨减至8.8万吨。70年代年均
  17.1万吨,1980~1987年年均18.1万吨。其中1984年总产达20.4万吨,为解放以来最高年。1987年总产19.3万吨,比1949年增长1.27倍。其中水稻占64.8%,春粮占28.9%,杂粮和大豆占6.3%。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1981年后发展迅速,每年种植10万亩以上,总产量1.2~2.1万吨,为全省油菜籽主要产区。
  第一节 水稻
  东部在东汉光武帝时(公元25~57)兴开杜湖和白洋湖,已广栽水稻。西部在三国吴时(222~280)已有烛溪湖灌水栽稻。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灌区扩大,水稻种植区向北延伸。清初发展到大古塘以北。光绪年间(1875~1908)坎塘南北也有零星种植,唯产量一直很低,直至民国时期,亩产仍仅200公斤左右。,解放后发展较快。1959年16.63万亩水稻,亩产411公斤,超《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指标(400公斤)。1966年种18.84万亩,亩产579公斤,总产10.9万吨。1984年种18.34万亩,亩产759公斤,总产13.9万吨,亩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17.92万亩,亩产699公斤,总产12.5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2.3倍、1.84倍。
  耕作制度明代始有稻棉轮作。清康熙时(1662~1722)有双季连作稻。民国时期,东部稻区以中稻为主,搭配少量的单季糯晚稻和双季间作稻;西部稻区以绿肥间作稻为主,有少量的绿肥连作稻、春花单季稻和春花间作稻;在大古塘南北盛行稻棉轮作制;轮作带以北的零星稻田,多采用绿肥——早稻——秋玉米(秋大豆、荞麦)的耕作制度。解放后,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1956年淘汰中稻,1960年淘汰间作稻和单季糯晚稻,发展稻田“新三熟制”(春花、早稻、晚稻三熟连作)。1983年,大麦连作稻占31.4%。1986年,油菜连作稻占75.5%,稻田的复种指数由1950年的123%上升到276%。
  品种早稻品种:解放前以罗江尖为主,火稻(六十日)约占10%。解放后,先后推广503、有芒早粳、南特号、陆财号、莲塘早、矮脚南特号、二九南1号、潮阳1号、二九青、广陆矮4号、原丰早、军协、青秆黄、二九丰等80多个品种。其中1964年矮秆抗倒品种矮脚南特号推广后,出现了“高秆改矮秆,低产变高产”的历史转折。1966年种54.5%,早稻亩产从上年的270公斤提高到345公斤,后稳定在300公斤以上。1979年推广广陆矮4号,种79%,亩产提高到411公斤,以后稳定在400公斤左右。
  晚稻(包括中稻)品种:解放前,中稻以湖白为主,晚稻以晚青为主。解放后,中稻改晚稻,籼稻改粳稻,先后推广了老来青、猪毛簇、荔枝红、新太湖青、红壳糯、西洋糯、农垦58、农虎6号、芝选、农红73、加湖4号、京引15、双糯4号、矮粳23、东选4号、宁1318、浙粳66、秀水11、秀水27、秀水48、祥湖25、祥湖47、国香1号等90多个品种。其中1966年大面积推广农垦58,穗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强,晚稻产量随之上升。1981年引进抗穗瘟良种秀水48,经省劳动模范华周根等试种示范,1984年普及全县,晚稻亩产达394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杂交水稻在1976年引进试种,1980年种3.2万亩。品种有汕优6号、南优6号。后因积温不能满足其生育需要,出现“不出头”、“翘稻头”,1987年仅种262亩。
  主要品种简介:
  罗江尖。又名尖粒,中熟早籼。系慈溪、余姚一带地方品种,民国时期种植甚广,1950年面积达14万亩,后逐步为“503”取代。其特征:茎秆细,分蘖力强,省肥,后期易倒伏。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下旬成熟。一般亩产150~200公斤。
  矮脚南特号。迟熟早。由广东省农民洪春利从南特16号中选出。1960年引种,1966年后成为当家品种,1974年后为广陆矮4号取代。其特性:秆矮抗倒,耐肥,穗大,分蘖强,但不耐旱,易感稻瘟病。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成熟。一般亩产300~400公斤。
  广陆矮4号。迟熟早。由广场矮3784与陆财号杂交育成。1971年始引种,1977年大面积推广。其特性:矮秆抗倒,分蘖强,耐肥,结实率高,但壳厚米质差。4月上旬播,5月上旬插,7月底8月初成熟。一般亩产370~450公斤。
  细秆晚青。又名小谷子、金城。系鄞县农家品种。从民国至解放初,长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其特性:秆细长,分蘖强,穗大,粒细质优,但不耐旱,易倒伏。4月中旬末播种,5月中旬嵌种在早稻行间,霜降收获。一般亩产100~150公斤。
  湖白。又名湖州白、湖州晚、广籼1,属中稻。明嘉靖年间(1522~1566)已种植,民国时为东部稻区的当家品种,1956年淘汰。其特性:秆粗、叶宽、穗大,耐涝、米质软,但其成熟期正值台风秋雨季节,产量不稳。立夏前播,小满至芒种插,秋分收获。一般亩产160~250公斤。
  农垦58。晚粳稻。原产日本,1963年引种,1966年后普及全县。其特性:茎秆细韧,分蘖强,耐肥,耐迟栽,多穗。6月中旬播,7月底插,立冬成熟。一般亩产270~330公斤。
  秀水48。晚粳稻。由嘉兴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法育成。1981年引种,1984年全面推广而为当家品种。其特性:抗稻瘟病,秆健叶挺,分蘖强,穗多,较耐寒,一般亩产340~420公斤。
  育秧早稻育秧:催芽,民国时期和解放初采用温水催芽;1964年推广地洞催芽;1975年推广“5406”催芽;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后,温水催芽又广泛采用。东部沿山稻区曾试用蒸汽和焦泥灰催芽。育苗,民国时期采用水秧田;1955年始用半旱秧田,扎根快,烂秧少,沿用至今。1963年试用薄膜育秧,1987年占22.5%。此外还局部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温室无土育秧和两段育秧等。晚稻育秧:解放前采用水播水育,易烫伤谷芽;1958年推广水播旱育,因穗小迟熟而淘汰;1961年推广旱播水育,不会烫芽,出苗整齐,沿用至今。
  耕种管理耕耙:插秧前60年代用牛翻耕,手扶拖拉机旋耕碎土。70年代后,牛缺,用拖拉机旋耕二、三次,耙平。插秧密度:民国时期,间作稻行株距47×23厘米,单季糯晚稻20×23厘米。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20×13厘米、17×17厘米。1958年有的试搞“移苗并丘”(将10亩孕穗稻移并成1亩),纹枯病大发,试验失败。后,行株距稳定在17×13~17厘米和20×13~20厘米。施肥:解放前早稻以河泥、草子为主,晚稻以人粪尿、蕴草为主。解放后施肥量逐步增加。1986年,早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10公斤,磷5公斤,钾12.5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按含纯氮20%计)47~56.5公斤;晚稻每亩施肥量折氮、磷、钾三要素含量:氮9.4公斤,磷4.7公斤,钾11.8公斤,其中每亩施标准氮素化肥53公斤。稻田绿肥(紫云英)在1980年前,每年种植面积在10~14万亩之间,占水稻面积的50~70%,亩产1250公斤左右;1981年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扩大,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种1.73万亩,只占水稻面积的9.7%。田间管理:民国时期只抓耘耥和灌水。解放后实行前期浅灌勤灌,中期适时搁田,后期干湿交替。70年代后期开始用化学除草代替耘田,1987年有6.4万余亩晚稻使用除草剂。
  病虫防治飞蝗、飞虱、螟虫为历代常发性害虫,屡受其害。民国时期,有螟虫、稻蝗、稻苞虫、铁甲虫、浮尘子、稻飞虱、稻椿象、稻象鼻虫、稻热病、稻菌核病、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等。解放后,螟害随单季晚稻和间作晚稻停止种植而减轻。虫以褐稻虱危害最剧,1975年大发生,损失稻谷1920吨。早稻纹枯病在1975、1978、1980、1982、1983、1984年大发生,1982年损失稻谷2530吨。稻瘟病是晚稻致命病害,1959、1963、1969、1970、1973、1974、1975、1980年大流行,1981年因温度过低而诱发穗瘟,损失稻谷7320吨。白叶枯病在多风雨时易发。1971年,黄矮病大发,每亩晚稻仅收114公斤。此外,虫害还有纵卷叶虫、稻蓟马、稻螟蛉等,病害还有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等。上述病虫害,历代无科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大发时,群众迎神求佛,插“令旗”、“屎扫帚”,祈求消灾。清康熙时曾用插烟筋治螟。民国时期,开始采取农业防治。解放初,采取冬毁稻根、冬耕灌水、灌水捞虫、摘除卵块、拔枯心苗、齐泥割稻和滴油扫虱等农业措施。后配备专业植保人员,加强虫情观测,全面推广药剂防治。同时采用抗病品种及合理施肥等综合防治措施。
  附:慈溪县水稻良种繁育场
  1960年3月在明湖乡建立慈溪县明湖农场,繁育水稻良种,进行水稻生产技术示范,有集体所有制耕地136亩,职工24人。1961年6月因耕地退还集体而停办。1964年春,利用范市镇杨家村旁186亩弃种稻田建立慈溪县水稻农场,1965年并入县第二农场。1978年9月又单独建制,定名为慈溪县水稻良种繁育场。1980年后面积增至253亩。现有固定资产15万元,房屋4294平方米,职工29人。
  建场后,先后复壮繁殖广陆矮4号、二九丰、农虎6号、秀水48、秀水11、祥湖25等良种1138吨。1985年从油菜92—13系中选育出株型紧凑、稳产高产的新品系“5—8”系,生产种子24.2吨,推广全县。场办工业有食品厂和定时器发条厂。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5.7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4万元,工业产值50.40万元。
  第二节 春粮
  春粮有蚕豆、大麦和小麦。民国25年(1936)种植22.5万亩(间作春粮以2亩折1亩计,下同),总产2.77万吨。解放后,除1959年外,年种植面积20~25万亩,总产量3~5万吨。其中1974年种24.45万亩,亩产289公斤,总产7.05万吨,总产为历史最高年。1987年种20.31万亩,亩产274公斤,总产5.57万吨。
  蚕豆
  蚕豆系传统棉花前作,明成化《四明郡志》已见记载。民国25年种13.14万亩,总产1.30万吨。解放后,约70%棉地种间作蚕豆,折实面积常年在15万亩左右,1962~1966年间最多,逾17万亩;1959、1986、1987年最少,在9万亩以下。产量最高为1974年,亩产300公斤,总产3.65万吨。总产超3万吨的有1965、1971、1974、1979、1980、1982、1984、1985共8年。1987年种8.32万亩,亩产202公斤,总产1.68万吨。
  蚕豆主要品种“大白蚕”,为浙江五大名豆之一,粒大质优,闻名中外。一般粒重1.316克,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有油沸豆、茴香豆、盐炒豆、速冻豆等加工制品。蚕豆粉丝,白亮丝长,是粉丝中佳品。蚕豆及其制品均畅销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近年还制成油沸豆板、兰花豆、速冻豆出口。大白蚕以浒山镇界牌、百花庵跟和坎墩镇潮塘一带所产最优,俗称“牛踏扁”。除大白蚕外,西部地区曾种小青蚕,因产低粒小而淘汰。
  棉地栽种蚕豆,均与绿肥间作。历来在霜降前后用豆撬开穴播种,每穴2~3粒。播时穴施畜禽粪或缸砂,1953年后每亩用过磷酸钙15~20公斤作基肥。出苗后中耕除草3~4次,有的在清明边追施人粪料,谓“泼豆青”。80年代使用钼酸铵浸种和后期叶面喷施。
  蚕豆叶病有赤斑病、褐斑病、轮纹病、锈病等,遇春季多雨,常发病歉收。1958年后在清明前后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托布津等喷叶保护,效果甚佳。蚕豆枯萎病,俗称“坐花死”,属散发性根病,多发于连作的低湿地。虫害主要有蚕豆象,开花时潜入,对豆粒蛀害率高,防治方法在收获入库后用氯化苦、磷化铝熏蒸。
  大麦
  南宋《嘉泰会稽志》中已有种植大麦记述。民国25年种6.99万亩,亩产173公斤,总产1.21万吨。解放后年种植面积5万亩上下,亩产200公斤左右。1972年种植最多,为10.06万亩,亩产220公斤总产2.21万吨。1987年种7.90万亩,亩产307公斤,总产2.43万吨。
  品种,解放前有二棱大麦、四棱大麦、米麦等。解放后先后推广矮白洋、立夏黄、扁箕米麦、无芒六棱、浙农光芒、浙农12、红茎光芒、红茎二棱、早熟3号、舟麦1号、墨西哥大麦和苏啤1号等40多个品种。其中60年代以矮白洋和浙农光芒为主;70年代后,早熟3号为当家品种,1987年种4.63万亩,占大麦总面积的62.4%。
  棉区大麦多与绿肥间作。东部平作,行距为1~1.2米;西部畦作,行距为0.6~0.8米。10月下旬至立冬前后播种。稻区大麦原较少种植,1956年后逐步扩大,与早晚稻连作合称“新三熟制”1971~1987年每年种植1~5万亩,于晚稻收获后播种,满畦条播或点播。施肥,民国时,期以“麦枪肥”或“撮麦尖”为主,解放后逐步形成“基肥足、苗肥早、腊肥重、春肥巧”的施肥方法,70年代后推广基施磷肥,效果甚好。病害主要有黑穗病、网斑病、黄花叶病、条纹病和赤霉病等。其中以赤霉病为害最重。1975年穗发病率为62.4%。除黄花叶病和网斑病外,用托布津和多菌灵在花期施药有明显防效。虫害主要有粘虫,俗称麦头虫,民国35年西部发生2万亩,损失3~5成。1973年大发生。最多田块有虫10万条。采取糖醋诱蛾和喷药灭虫相结合防治。
  小麦
  南宋《嘉泰会稽志》有“蚤白麦、松蒲麦”的记载。民国25年种2.34万亩,亩产105公斤,总产2546吨。解放后,种植面积不稳定,1949~1966年每年种植在0.57~2.06万亩之间,1967~1971年增至4.07~7.23万亩,1972~1982年又降至3万亩左右,1983年后稳定在4万亩以上。1986年种4.88万亩,亩产405公斤,总产1.98万吨,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4.09万亩,亩产360公斤,总产1.47万吨。
  小麦品种,解放前有光头小麦和向天六棱。解放后先后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白蒲、矮秆红、908、扬麦1号、扬麦3号、扬麦4号、阿夫、阿勃、核农1号等30多个品种。其中60年代以矮秆红为主,70年代以908为主,1980年后以扬麦3号为主;1987年,扬麦4号种2.29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56%。
  小麦主栽于棉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与绿肥隔行间作。间作行距和施肥管理与棉地大麦同。
  病害主要有锈病、赤霉病和黑穗病等。锈病有秆锈、叶锈和条锈,以条锈为主。民国29年,全县锈病普遍发生,每亩仅收37.5公斤。1978年,锈病大发,叶发病率达80~97.5%,影响产量,用敌锈钠喷雾防治。赤霉病常因抽穗后遇多雨而发病,使粒重下降,在扬花期用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防治。虫害主要有粘虫和麦蚜等,采用药剂防治。
  第三节 油菜
  明万历《余姚县志》已有种植油菜记述。民国25年种2.64万亩,亩产52公斤,总产1365吨。1949年种2.09万亩,亩产45公斤,总产939吨。1959年骤增至13.93万亩,亩产60公斤,总产8379吨。1962年后长期在6万亩以下。1981年开始稳定在10万亩以上。1986年种18.71万亩,亩产114公斤,总产2.14万吨,面积、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种17.43万亩,亩产122公斤,总产2.13万吨,比1949年亩产增加1.7倍,总产增加21.63倍。
  棉地种油菜相沿已久。稻区油菜,在解放前后种在单季晚稻田,1959年始种于连作稻田里,称“新三熟制”;70年代后逐渐增多。1985年后,稻田油菜面积扩大至11万亩以上,占早稻田面积的75%,占全县油菜总面积的65~75%,成为县内油菜的主产区。
  油菜品种,解放前均系白菜型的本油菜,解放后先后推广了甘蓝型的各种新品种:胜利油菜、92油菜、军农1号、早丰1号、东胜14、92—13系等。60年代,棉区曾推广早熟白菜型品种金华红籽。1985年,县水稻农场农技人员范友庭从92—13系中选育出油菜5—8系,秆较矮,分枝节位低,花期集中,稳产高产,1986年种植12.6万亩,普及全县。
  解放前,棉地油菜在10月中下旬直播,稻田油菜育苗移栽。解放后全面推广育苗移栽,9月底至10月初播种,11月上中旬移栽,亩栽8000株上下。70年代后,逍林以西稻区采用板田免耕移栽。油菜施肥,解放前以“滴孔料”和“挨花料”为主,解放后改进为基肥、苗肥、腊肥、苔肥分次施用。60年代中期开始用过磷酸钙作基肥,增产显著。1985年开始,提倡对栽在缺硼土壤中的油菜喷0.2%的硼液,解决“花而不实”问题。
  油菜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病毒病、菌核病和霜霉病等。推广甘蓝型油菜后,病毒病减轻。苗期灭蚜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菌核病采用轮作、合理施肥、排水降湿、摘除黄叶、喷药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其他粮油作物简录:
  玉米。多栽在西部大古塘以北。民国25年种1.08万亩,亩产138公斤。解放后最多的1954年种3.73万亩,最少的1965年仅700亩。1987年种1.35万亩,亩产237公斤。解放前长期栽种本地品种,解放后引进金皇后、小金黄、大金黄、磐安黄子、浙丹1号、丹玉6号、苏玉6号、甜玉2号等新品种。旱地玉米多春播,稻田玉米秋播,西部棉区亦有与棉花间作。虫害主要有玉米螟。
  番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山地栽植甚多。民国25年种1.99万亩。解放初期每年面积在2万亩以上。1954年后逐年减少,1963年仅种400亩。1985年后回升。1987年种1.09万亩。亩产长期为250300公斤(折薯干)。品种,解放前有白皮白心和红皮白心,解放后引进胜利百号。
  高粱。南宋《嘉泰会稽志》已见记述。民国25年种1.8万亩。解放后面积锐减,1967年仅100亩,以后很少种植。亩产200~300公斤。
  荞麦。元至正《四明续志》已有记载。大多作为早稻、西瓜、高粱等的后作栽培,也作伏旱救灾作物。一般亩产70公斤左右。现因低产而淘汰。
  小米、稻粟。在解放初尚有零星种植,以其产低质劣,70年代后停种。
  大豆。元代已有种植。民国25年种2.21万亩,亩产82公斤。解放后种植面积减少,1951~1980年均在万亩以下,1961年和1962年仅500亩;1981年后回升,1987年种3.26万亩,亩产143公斤,总产4647吨。大豆分早黄豆(春播)、迟豆(夏播)、油豆(秋播)。品种有六月黄、梅黄豆、八月黄、茶青豆、九月拔、十月黄、大田黄、鸡腿种等,解放后引入五月拔、矮脚早、泰兴黑豆、兰溪大青豆等。
  豇豆、绿豆、赤豆。在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已有种植。豇豆、绿豆多零星栽种在河塘、坟滩、屋边杂地,播种期从清明延续至大暑。赤豆有米赤、板田赤、矮生赤,米赤在小满前后种在杂地、荒坡上,板田赤在7月底前播在早稻田或西瓜地里,矮生赤一般栽在棉地的路边,也作棉花补缺作物。豇、绿、赤豆一般不施肥,瘠地施草木灰。
  花生。清光绪《慈溪县志》已有记载。民国初在沿海一带有零星栽种,民国25年种4400亩,亩产151公斤。1957年后,种植面积在1000~2000亩之间;1978年种植5900亩,1987年增至1.36万亩。亩产一般在100~150公斤。品种,解放前后种宽壳大种、麻皮种、小京生、大京生等。1982年后引入粤油551、浦油3号、花11、狮头企和白沙1016等。
  芝麻。元至正《四明续志》记载,芝麻有黑、白两种。民国25年种植4557亩,亩产56公斤。解放后种植甚少,多数年份在1000亩以下,最少的1961年仅68亩。1978年后开始回升,1987年种8716亩。亩产一般在50~100公斤之间,最高的1986年126公斤。品种有关麻和棒槌芝麻,80年代初引入中芝7号。
  第三章 林业生产
  1954年前,全县有丘陵山地43.35万亩,主要分布在陆埠山区。1954年调整县境后,面积减少,现有24.50万亩,占全县陆域总面积的12%,集中在县之南境。解放前,“森林一项,绝少研究”。解放后,政府重视林业生产,开展植树造林,抚育林木。其间所有制几经变动,影响林业生产发展。1981年后,实行林业“三定”,落实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结构,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87年林业总产值181万元,比1949年的33万元增长4.5倍。
  第一节 林业资源
  山林分布
  山林分布在37个乡(镇)的294个村和1个国营林场。其中:丘陵山地面积占全乡土地总面积80%以上的全山区仅彭东1个乡;占50~79%的半山区有雁门、龙场、灵湖、东安、宓家埭、鸣鹤、桥头、樟树、彭桥、龙南等10个乡(镇);占50%以下的少山区有26个乡(镇)。面积最多的是龙南乡,有34478亩,最多的村是灵湖乡方家河头村,有8560亩。
  丘陵多缓坡,宜植多种林木。经解放后的多年营造,在22.50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9.10万亩,占84.9%;疏林地2.00万亩,占8.9%;未成林地0.37万亩,占1.6%;无林地1.03万亩,占4.6%。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2.6%。
  林木蓄积
  林木有乔木林、竹林和经济林。
  乔木林 1987年,全县共有12.9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万立方米。按地类分:有林地蓄积13.65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78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68万立方米,“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树木蓄积3.89万立方米。按树种分:松类14.70万立方米,杉木(包括“三杉”)2.31万立方米,硬阔叶树2.52万立方米,软阔叶树1.47万立方米。
  竹林 共有竹林1.55万亩,其中毛竹1.45万亩,立竹量295万株。
  经济林 有杨梅、桃、梨、茶叶、油茶、油桐等。
  林木品种
  据明天启《慈溪县志》记载:林木品种木属24种,花(木)属20余种。解放后引进了川楝、水杉、池杉、泡桐、白榆、刺槐、绒毛白蜡、桉树、黄槿、日本扁柏、日本柳杉、苹果、黄桃、温州蜜柑等新树种。现有木本植物71科、121属、224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金钱松、黑松、短叶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桧、柏、楝、梓、槐、檀、檫、麻栎、青冈、冬青、女贞、香樟、石楠、枫香、枫杨、合欢、银杏、木荷、桂花、乌桕、油桐、梧桐、泡桐、油茶、“二球悬玲木、香椿、臭椿、白杨、柳树、刺槐、绒毛白蜡、白榆、杨梅、桃、梨、梅、李、柿、柑橘等。
  1987年,全县有古树名木107株,13个树种,主要是香樟、枫香、银杏、金钱松等。其中五磊寺有600年以上的金钱松1株、沙朴2株、枫香2株,灵湖乡方家河头有1株500年以上的古槐,傅家塘村有1株800年以上的香樟,龙南乡寺下村有1株913年的香樟,宓家埭乡洪家村有1株明代古柏,精忠乡万寿村有1株300多年的银杏。
  竹子品种。据清雍正《慈溪县志》记载有15种。现有毛竹、雷竹、蔓枝竹、哺鸡竹、苦竹、淡竹、乌竹、筋竹、刚竹、箬竹、桃枝竹、青皮竹、凤尾竹、湘妃竹等20余种。以毛竹为主,哺鸡竹次之。雷竹1984年后扩大至400亩,取笋食用。
  林业产品
  主要有木材、毛竹、竹笋、木柴,还有少量油茶籽、油桐籽和乌桕籽。
  木材 解放初期年砍伐量在200立方米左右,1980年后增至2000立方米以上,1987年2296立方米。1950~1987年累计砍伐3.46万立方米。全县自产量仅占总需要量的5%左右。
  毛竹 1949年砍伐1.8万株,1987年增至42万株,已近自给。1949~1987年累计砍伐336万株。
  竹笋 年产春笋1000吨左右。
  木柴 多用松木劈成柴爿,为山民收入之一部分。50年代和60年代年产量在5002500吨之间。从60年代末至今,年产控制在500吨左右。
  油茶 1956年始种,1958年收购50公斤,最多的1985年收购39.6吨。1956~1987年累计收购407吨。以其产值低,多已改种。
  油桐 零星种植在村旁、溪边和山地上,产量甚少。1956年收购油桐白50公斤,1975年最多收购17.4吨。1956~1987年累、计收购148吨。
  乌桕 解放前后有零星种植,现很少。1955年收购150公斤,1969年最多为700公斤。1955~1975年累计收购6.15吨。
  第二节 林木营造
  建圃育苗
  民国17年(1928)在慈城小北门外教场建立县苗圃10亩,培育松、楝、槠、麻栎、冬青、棕榈、柏、柳等11个树种,产苗10万株。.37年(1948)由乡镇农会办苗圃40亩,产苗18万株。
  解放后,营林技术由封山育林和飞子成林逐渐转向人工造林,种苗需要量增加,苗圃随之增多。1959年在东安乡任家溪村始建国营苗圃,育苗13亩,4年后停办。后采取群众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三自”方针,培育马尾松、黑松、杉等苗木。1970年后,先后引入水杉、白榆、泡桐等树种,由群众利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等杂地扦插育苗,1971年苗地面积多达609亩,以宗汉、浒山和龙南等地为多。苗木除县内自种外,还供应外地,1970~1975年出县出省的苗木达500余万株。
  1976年始,各区、乡选择一、二个骨干苗圃,在技术、资金、物资上进行重点帮助和指导。1978年开始,省对育苗3亩以上的骨干苗圃,每年每亩补助100元,原粮250公斤,是年补助的苗圃有16个,计50亩。1982年后,县对1亩以上的苗圃每年每亩补助150元,1986年增至200元。
  果树、花卉苗木,1958年后由原来的零星分散繁育转向集体办苗圃,如龙场乡凤浦岙苗圃、浒山镇红星苗圃等。一般采用小苗腹接、芽接等方法。红星苗圃以繁育月季花为主,方法有扦插、嫁接两种。
  植树造林
  民国时期,政府督导乡镇植树造林。民国19年在五磊、观城等乡种植马尾松、金钱松、杉等约16万株。解放后,开展丘陵山区造林、平原绿化和营造沿海防护林。1949~1987年累计丘陵山区造林18.13万亩,平原“四旁”植树1887.11万株。
  丘陵山区造林。土改后,群众分到了山林,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1958年春造林6088亩。是年秋,在“大办钢铁、大办食堂”中,出现乱砍滥伐,山林受严重破坏,仅风景树被砍620株,其中宓家埭乡石湫头砍大樟树8株,伏龙山伏龙寺附近砍大树30余株,东安乡洪魏一带风景树被砍250株。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森林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1963年又贯彻国务院《森林保护条例》,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核算,建立林业专业队(山林队),1966年造林1.35万亩。1967~1972年,出现无政府状态,群众积极性下降,1968年仅造林1615亩。1973年后,政府采取经济和粮食扶持及奖售措施,并建立杉木基地856亩,毛竹基地200亩,油桐基地100亩,日本扁柏基地213亩,推动了群众性造林,至1987年的14年中共造林9.15万亩,平均每年6536亩。
  平原绿化。50年代和60年代为群众自发种植。从70年代开始,动员群众“四旁”植树,并引进川楝、白榆、泡桐、水杉等速生树种,1973~1976年年均“四旁”植树200万株以上,以白榆为主。后因大发叶甲虫,又乏防治,大批被砍,至1987年,全县保存150万株,平原森林覆盖率仅2.5%。1985年开始,抓建制镇绿化,并开展庭院绿化,在住宅前后栽种桃、葡萄等果木,兼收林果之利。
  沿海防护林。60年代,县农垦场营造33亩。80年代列入省沿海防护林试点工程。至1987年,完成林带46条,计354亩,长57.3公里,植树8.78万株,保存7.04万株。
  义务植树,民国时期已经提倡。解放后在造林季节,组织机关、团体、学校义务植树。1982年10月,县成立绿化委员会,各区成立绿化领导小组,每年春季发动群众造林。县委、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的领导和县级机关干部,在植树节前后至伏龙山、大蓬山、县林场、牛头山、峙山公园等地义务植树,推动义务植树活动。
  封山育林
  1950~1970年,封山育林工作时断时续。1984年,县人民政府与省林业厅签订封山育林合同,规定荒山、疏林连片200亩以上,山界清楚,有护林组织,连封4年,验收合格的,由省每年每亩补贴0.25元,由县补贴0.75元。是年封山1.43万亩,1986年又增封1万余亩。至1987年,经过封山抚育的荒山、疏林,已基本绿化。
  第三节 森林保护
  林政管理
  民国37年(1948)《浙江政情》记载:民国36年,省颁有乡镇保护森林公约,督导乡镇办理,并履行伐木申请登记,规定树龄在25年以上者禁止砍伐,但多未实施。
  解放后,政府多次规定护林措施。60年代,有281个大队建立山林队,抽调3392人,既生产,又护林。1985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各地普遍制订乡规民约。灵湖、东安、宓家埭、鸣鹤、桥头、彭东、龙南等乡(镇)常年或季节性设卡检查外运竹木,1982~1987年共查获违法砍伐林木案215起,涉及507人次,均依法处理。
  山界、林权纠纷处理。1972年3月,中共慈溪县委、县府发布《关于正确处理慈溪县林场与周围公社、大队山林纠纷问题的公告》,组织力量,历时3年,将县林场与周围社、队的山界、林权纠纷全部妥善解决。1975年8月,东安公社洪家、魏家两大队因山界纠纷,发生严重械斗,1入中弹死亡,10余人受伤,后由政法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
  1981年10月始,开展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社员自留山和植树地段,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至1984年7月结束。计查清山林权属面积24.18万亩,颁发所有权证804份;调处495起7147亩山林纠纷,调整1497亩插花山;对有山林的8个乡、47个村、9493户社员划给自留山1.99万亩,颁发自留山使用证7973份;平原有3个乡、5个村、839户社员划给植树地段9508米,颁发植树地段使用证719份。对集体所有山林,落实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承包到户的10.47万亩,专业承包到组、到队的1.19万亩,统一经营、专人管理的8.20万亩,其他形式612亩。
  1985年开始,对竹木实行限额凭证砍伐,省核定全县木材年砍伐量为3000立方米。
  病虫防治
  经1960年森林病虫害普查,全县有虫害22种,病害18种。1981年进行第二次普查,森林害虫有16目、105科、670种,天敌有10目、25科、120种。
  松毛虫危害最大。1957年,明湖公社杜岙片松毛虫大发,群众惧而不敢上山。1963年,鸣鹤公社白洋大队、明湖公社西埠头大队和县林场发虫3600亩,被害严重的松林形似火烧,白洋大队枯死松树残枝达5万余公斤。1971年和1972年大暴发,被害面积3万余亩,采用飞机喷药扑灭。1971年,飞机治虫面积1.12万亩;1972年为2.17万亩。1975年和1976年,观城区发虫5000余亩,采用卵期放赤眼蜂、幼虫期使用药剂和白僵菌、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等综合防治方法。从70年代开始,每隔三、四年为一个发生周期。常发地段为:石堰(慈余公路以北一带)、桥头、樟树(上林湖一带)、鸣鹤、县林场、宓家埭(大、小眠岙、大石岙、三角站、牛压岭一带)、东安(洪魏、徐白凉亭、长溪水库一带)、灵湖、田央(大蓬山一带)。
  白蚁危害杨梅为主。在龙南、彭东、彭桥、桥头、鸣鹤、宓家埭、东安等杨梅产地发生,用灭蚁灵诱杀。毛竹枯梢病是毛竹的一大病害,1975年前后发生1000余亩。清理病源、增施肥料、加强培育管理后,危害面积逐年减少。
  森林防火
  解放后,政府制订法规和措施,防止森林火灾,30多年来,全县无重大森林火灾。1983年分户承包后,出入山林人数增多,森林火灾和火警增加。19851987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4起,火警13起,受灾4003亩,烧毁幼林6.7万株,损失木材188立方米,薪柴1670吨,经济损失25万元。1987年9月,县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有关区、乡建立领导小组,并在沿山各地竖立长期防火禁牌37块。
  第四节 花木生产
  解放前,花木栽培甚少,仅见于观城、鸣鹤、师桥一带富裕人家及寺院,供观赏。品种有牡丹、菊花、南天竹、山茶花、紫薇、海棠、桂花、栀子、芙蓉、美人蕉、兰花等。五磊寺有2株近百年树龄、高10余米、胸径35厘米的山玉兰,1株70余年树龄的紫薇。
  1958年,浒山镇兴办月季园,龙场乡凤浦岙村办起个体小花圃,但均因无销路而停办。1979年后,花木生产迅速兴起。1980年,全县建立花木苗圃45个,面积100多亩。、农民利用自留地、杂地种植花木的更多。全县除庵东区外,都有花木商品生产,以龙山、观城、浒山、横河等区为多。至1985年初,全县花木苗圃面积达6500亩。其间,价格哄抬暴涨,一年生五针松每株价20元左右,供嫁接用的五针松接穗每个3~5元,茶梅以叶计价,每叶高达2元以上。1985年下半年开始,花卉价格下跌,苗木滞销,面积逐年减少。同时,由繁殖小苗为主转向培植大苗,少数转向盆景生产。至1987年底,全县花木苗圃保存面积降至5100亩。
  通过不断引种,花木品种较多,大宗品种有月季、黄杨、茶花、玉兰、柏类、五针松等。尤以月季,名闻遐迩,品种达600余种,比较名贵的有勋章、白雪山、雨过天晴、天使面、蓝月、姹紫、红双喜、朝云、天堂、一等奖、荣光、彩云、大奖章、黄巨人、和平、金不换、金丝雀、圣火、75金枝玉叶、墨红、上海之春、芭蕾舞、伊丽沙白女皇、平湖秋月等,被誉为“月季之乡”。
  1980年4月成立慈溪县花木公司,经营花木业务,开展技术辅导,普及花木知识,传递花木信息,举办花展。
  附:慈溪县林场
  位于县境南部,与余姚市毗连。1960年1月成立,原以育苗为主,称慈溪县国营苗圃,场部设在大霖山。同年10月改名为慈溪县林场,场部迁至解放岙,辖解放岙、大霖山、护国庵3个林区和任家溪苗圃。1960年底,原五洞闸公社(大公社)的柯家岙林牧场并入,场部又迁至柯家岙。建场初,共有丘陵山地面积2.14万亩,后,先后划出1.59万亩。1974年原属县第二农场的大蓬山林区1065亩并入。现有丘陵山地6575亩,职工90人,固定资产49.56万元,1979年后新建职工宿舍1851平方米。
  自1960年至1987年,国家共投入造林抚育资金69.32万元,先后造林1.46万亩次,扶育幼林3.2万亩次。现森林保有面积6132亩,其中杉木林1063亩,松木林4301亩,阔叶林23亩,毛竹林745亩。至1985年底,木材蓄积量为4.63万立方米,立竹15.1万株。场办工业有次材小料加工厂、时令针织厂。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1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8万元,工业产值81万元,利润3.08万元。
  第四章 果蔬特产
  慈溪果、蔬、瓜、茶、桑、药种植较早。解放后除蚕桑外,均有较大发展,1985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发展更为迅速。1987年产值达9134万元,占农作物种植业总产值的39.3%。杨梅、辣椒、大蒜、麦冬、丝瓜络等还远销国外。
  第一节 水果
  慈溪水果以杨梅为大宗,另有葡萄、柑橘、桃、梨、草莓及枇杷、柿、梅、李和樱桃等。1987年面积6万余亩,总产量超过万吨。
  杨梅
  杨梅是慈溪传统特产,宋代已有人工栽培。明嘉靖《余姚县志》记述:杨梅“产烛湖山(今龙南乡境)者,其种曰荔枝,曰湖南,其味冠绝诸果”。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慈溪产之荸荠种,果形大,刺尖密,色赤,核微扁,味极甜美,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乾隆《句章土物志》载:杨梅“出白沙、杜湖、云湖诸山,有紫红白三种,而黑者最佳”。据民国29年(1940)《浙江经济统计》记载:“慈溪杨梅1000亩,产量10000担”。解放后,杨梅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现境种植面积4000亩,总产750吨;1978年12500亩,总产5000吨;1985年增至40451亩,总产1250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7年,全县种植地区发展到5个区,31个乡、镇,201个村,共49300亩,占水果总面积的69%,比解放初增加10倍多,总产7389吨,比解放初增加8.9倍。产地重点分布在横河、观城、龙山3区,其中龙南乡有13575亩,占全县杨梅面积的27.42%。
  主要品种有:
  荸荠种。色紫黑,因形似荸荠而得名。其核小,又称小种。主产龙南、宓家埭、鸣鹤、彭东等乡镇。果肉离核性好,细软多汁,味甜少酸,品质甚佳。6月下旬成熟、旺采。既可鲜食,又宜加工,为县境主栽品种,面积和产量均占80%以上。因品质优良,1987年外调苗木60多万株。
  早大种。果形大,俗称大种。主产宓家埭、彭东等乡。果肉离核性差,软而多汁,酸味较重,品质中等。6月中旬成熟,采收期短,不耐贮运。种植面积和产量占14%左右。
  凤欢种。早年由奉化传入。产于东安乡桂岙、关头等村。核稍大,离核性好,肉质较粗硬,水分少,品质中等。7月中旬成熟,耐贮运,可延长市场供应。面积和产量占2%左右。
  此外尚有迟大种、粉红种、水晶种、尖刺种、红种、早小种、迟小种、荔枝种和松浆种等。
  杨梅采用切接法嫁接繁殖。2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嫁接苗栽植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地,亩栽25~30株。栽后加强肥培管理,5年后开始结果,15年后盛产。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袋蛾、毛虫、卷叶蛾、潜叶蛾、金龟子、介壳虫和白蚁等,采用综合防治。
  产品除供应当地外,还运销宁波、杭州、上海、苏州、山东、辽宁、北京等地。1971~1983年,平均年销2500吨。1983年后,荸荠种杨梅空运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颇受欢迎。宁波、奉化、宁海、象山、苏州、上海等地和本县的一些罐头食品厂,每年竞购荸荠种杨梅加工果浆、果汁、果酒、果干、蜜饯和罐头。
  其他水果
  葡萄 明嘉靖时(1522~1566)已有栽种。解放初,少数农户有零星栽培。60年代有成片种植。1985年后发展很快,成为主要水果之一。1987年种3811亩,产量1797吨。产地分布在65个乡镇,470个村,以胜北乡六塘南村(400亩)和淹浦乡洞桥虞家村(300亩)最多。品种:70年代前有金皇后、甲洲三尺和玫瑰香等,1987年发展到90多个,其中鲜食早熟种有康泰、康拜尔早生、早生高墨等,中熟种有巨峰、红富士、龙宝、红伊豆、红瑞宝、井川1014等,迟熟种有金皇后、大宝等,加工品种有北醇、白羽等。葡萄用扦插、嫁接法繁殖,在早春发芽前栽植,后做好搭棚、施肥、整枝工作。病害有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虫害有透翅蛾、卷叶蛾、金龟子等,分别采用抗菌剂和杀虫剂防治。
  柑橘 元至正《四明续志》载:金柑“出慈溪,饱霜者甘”。明嘉靖《宁波府志》载:“慈溪锡贡果品,曰金柑”。但到解放前后已寥寥无几。1958年,全县有橘子104亩。1980年后开始发展,1987年有64个乡、镇,402个村栽植,计6733亩,总产729吨。品种大都是温州蜜柑,以晚熟品系尾张为主;1985年后,早熟品系宫川、兴津也有所发展,坎墩镇还零星栽有不耐寒的雪柑。
  桃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已有栽种桃的记述。清光绪《慈溪县志》载:“产北乡沙地者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据民国29年《浙江经济统计》记载:“慈溪桃面积230亩,产量3450担”。解放后发展缓慢,80年代始逐步发展,1987年种7294亩,总产1338吨,分布在65个乡、镇,520个村,其中以石堰乡乌玉桥村和五洞闸乡古窑片的桃子著名。有白桃、黄桃两类:白桃供鲜食,品种有春蕾、四月桃、一点红、布目早生、砂子早生、白凤、晚白花、玉露、迎庆等;黄桃加工用,品种有丰黄、连黄、罐五、奉罐2号等。
  梨 明成化年间已有种植,分青梨、沙梨、酥梨。解放前后,民间有零星栽种。1980年后,面积增至1000亩以上,1987年种植1802亩,总产470吨。分布在61个乡、镇,307个村。品种有菊水、新世纪、二十世纪、黄花、铁头、明月、今村秋、晚三吉、大恩梨等。胜北乡六塘南村的大恩梨,9月下旬成熟,单果重400克以上,肉白、质细、水分多、甜酸适度。
  草毒 1983年引入始种,以后逐步扩大。1986年采果面积28亩,总产5.6吨。1987年采果面积148亩,总产44.4吨。主要分布在田央、观城、胜北、坎墩、浒山、彭东等乡、镇的部分村。品种以宝交早生为主。一般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套种在棉花行间或其他果园中,有的在晚稻收割后栽种,每亩密度5000~7000株,2月下旬覆盖地膜,3月初开孔放苗,4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摘。产品由农户直接在县内各集镇零售或销往宁波、余姚等地。
  第二节 蔬菜
  慈溪历来盛产蔬菜。1987年种植19.8万亩,总产量59.58万吨,产值5231万元,占农作物种植业总产值的22.5%。种类主要有榨菜、雪里蕻、大头菜、白菜、辣椒、大蒜、洋葱和番茄等。
  榨菜60年代始种,70年代在棉区逐步扩大,1987年种植47346亩,产鲜头13万吨,折成品榨菜5万吨。主产地在东山头、崇寿、建塘、小安、义四、西三等乡。品种有半碎叶种、碎叶种和草腰子等。秋季育苗,初冬定植,春末收获。多数就地腌制加工,1983年有乡、村加工厂146家。近年来生产小包装榨菜,颇受消费者欢迎。1982年始销国外,至1987年累计外销412.7吨。
  雪里蕻清雍正时(1723~1735)已有种植。光绪《慈溪县志》引录《王磐野菜谱》:“四明有菜,名雪里蕻,雪深,诸菜冻损,此独青”。解放前,民间种植甚广。解放后,建塘、小、安、义四、精忠、云城、胜东、胜山、胜西等乡广为种植。冬季在春花行间嵌种,翌年春收获。1987年面积3万亩,总产5万吨。品种有黄叶种、黑叶种和九头芥等。产品加工有腌制和干制两种。“慈溪霉干菜”畅销各地。用雪里蕻腌后加竹笋干制而成“慈溪干菜笋”其味鲜美,驰名全国。
  大头菜在清光绪时(1875~190,8)已有种植。1987年种植1.14万亩,总产1.57万吨。主产地在坎墩、坎东、胜北、新浦等乡镇。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移植,与棉花套种,12月中下旬收获。种类有本大头菜和洋大头菜两类,本大头菜品种分细秆花叶和粗秆板叶,洋大头菜即芜菁,个头大,产量高。大头菜可鲜食,也可加工成酱大头菜、紫香菜、龙须菜、辣片和什锦菜等。
  白菜,结球白菜有黄芽菜和大白菜(胶菜)。黄芽菜于清乾隆时(1736~1795)始种,60年代前种植甚多,是冬季的主要蔬菜。50年代中引入大白菜(胶菜),品种有福山大包头、济南小根、小青口、天津绿、天津白、城阳青、山东4号、山东7号、鲁白1号、青杂4号、55号等,因产量高逐渐取代黄芽菜,1987年种植1.5万亩,总产5.24万吨。主产坎墩、坎东、胜东、三管、新浦等乡、镇。还有不结球白菜,种类有落雪大、油冬儿、二月青、高脚白等。
  辣椒 素有零星种植,供鲜食或调味。解放后,随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和外销的需要逐渐发展,1987年种植33428亩,总产5663吨。主产地崇寿、坎墩、建塘、义四、胜北、新浦等乡、镇。鲜食椒品种有大甜椒(灯笼椒)、茄门椒、世界冠军、海花3号、黑壳×茄门,干制品种有羊角椒、二金条等。辣椒干除供县内加工榨菜和作调味品外,还销往江西、湖南等省,1977年开始运销日本、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至1987年共外销4510吨。1986年和1987年还出口腌制鲜椒175吨。
  大蒜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已有种植。产品有蒜头、青蒜和苗。1952年后,国家开始收购销售。1987年种植17258亩,产蒜头6687吨。主产于逍林、三管、择浦、新浦、沿海等乡、镇。品种大多是大白皮种,又称余姚“白蒜”,也有少量江苏太仓蒜。蒜头畅销各省市和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1950~1987年共外销5442吨,1982年后出口鲜蒜苗429吨,咸蒜苗19吨,速冻保鲜蒜苗1025吨。
  洋葱 龙山、胜山、宗汉、坎墩等地种植较多。1987年种10853亩,总产12953吨。品种多为红皮洋葱,外表紫红,肉质稍带红色,扁球形。1958年出口291吨。另有少量黄皮洋葱,铜黄色或淡黄色,肉质柔软,组织细密,辣味较浓,可作脱水加工。1985年,逍林区宁波脱水食品厂加工后销往巴基斯坦、伊朗和科威特等国家。
  其他蔬菜尚有四季豆、刀豆、番茄、茄子、茭白、芋艿、韭菜、萝卜、胡萝卜、菠菜、慈姑、荸荠、叶用甜菜、苋菜、莲藕、甘蓝、花椰菜、蒿菜、乌塌菜、芹菜、马铃薯、莴苣、蕹菜(空心菜)、芦笋、菊芋(洋生姜)、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等。
  第三节 瓜类
  瓜类种类较多,西瓜为主,另有冬瓜、黄瓜、南瓜、丝瓜,菜瓜、甜瓜等。
  西瓜明嘉靖《余姚县志》载:“西瓜产眉山(今浒山镇眉山村一带)海壖者隽美”。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述:“西瓜产塘北,有红瓤、黄瓤两种,绿皮有皮斑,而瓤白者名雪瓜”。50年代种植面积多在万亩以上,60年代和70年代降至2000亩左右,1984年后面积骤增,1987年种植72119亩,总产10.3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全省之首。主产于田央、附海、东海、胜山、胜北、坎墩等乡、镇。品种原有乌皮西瓜、雪瓜等,1980年后引入新澄1号、新红宝、金钟冠龙等新品种,以新澄1号最多,占80%。地膜覆盖栽培西瓜,有早熟、高产、省工之效,1986年覆盖面积占28%,1987年增至77%。产品畅销宁波、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
  冬瓜又名白瓜。明成化时已有种植。1987年种3191亩,产量8385吨,多产于胜东、胜北、胜西、新浦等乡、镇。品种分大型和小型两类,以大型瓜中的粉皮冬瓜为主,还有少量的广东青皮冬瓜。产品除菜用外,也加工成糖渍冬瓜条等。
  黄瓜 又名胡瓜。民间素有零星种植习惯。1987年种植1647亩,产量4516吨,主产于小安、建塘等地。品种多为短黄瓜,供菜用和果用,80年代引入扬州乳黄瓜,腌制成酱黄瓜供应市场。
  其他瓜类有南瓜、丝瓜、菜瓜、甜瓜等,各地均有零星种植。1987年共种7916亩,总产9171吨。南瓜以高王乡的黄狼瓜最优,在60年代种植甚多。菜用丝瓜甚少。菜瓜生食的称“花皮梢瓜”,加工用的称“酱瓜”。甜瓜有黄金瓜、梨头瓜、白瓜、香瓜等。
  第四节 茶桑
  茶叶
  元至正《四明续志》载:“茶出慈溪民山,..,精择如雀舌细者入贡”。明成化时(1465~1487)“岁贡茶二百六十斤”。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县人尹元炜《上遗闻》记载:“慈溪贡茶始于元,至明万历二十三年停止”。《民国慈溪新县志稿》记述:民国22年(1933)全县有茶园1270亩,产茶1244担。1954年县境调整后,产茶减少,1957~1965年,面积100亩,且管理不善,亩产25公斤左右。1966年后逐步发展,1978年有茶园5000亩,产量121吨。以后国家采取“确定收购基数,超基减税和让利”政策,进一步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1984年增至5500亩,产量达309吨,面积、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茶园分布在17个乡镇,110个村,龙南乡童家岙村面积最大,313亩,凤浦岙、方家河头、上宅、下宅、关头、桂家岙、洪家、杜岙洪家、解家、西埠头、乾炳、岗墩、伍梅和童家岙等14个村,1984年每村产茶均在5吨以上。1985年后,茶叶滞销,价格下跌,部分茶园荒芜、改种,1987年保存茶园4000亩,年产266吨。
  品种有鸠坑种、铁观音、福鼎白毫等。多数栽种在土层深厚的山脚、山岙和缓坡地,采用单行条播,播后重视肥培管理。虫害主要有蚜虫、蓑蛾、小绿叶蝉、茶叶瘿螨、茶毛虫、茶尺蠖等,用乐果、敌敌畏和菊酯类农药防治。
  传统制茶用手揉、锅炒、烘焙。1972年始用揉捻机,1976年后普遍使用茶叶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1985年,全县有初制茶厂40个,制茶机146台,其中揉捻机45台,手工制茶淘汰。加工品种,1974年前以加工杭炒青为主,1975年后以珠茶为主,其次为烘青、茉莉花茶和少量浙江龙井。粗制产品大部由供销部门收购,运销绍兴茶厂精制。
  蚕桑
  明嘉靖《宁波府志》载:“慈溪科丝九斤一十三两三钱一分”。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述:“桑产塘北,有低桑、高桑两种。低桑叶小而瘠,属本产。高桑俗曰海北桑,叶大而肥,栽植园宅及河堤。自蚕利兴,腴地亦间作桑”。民国18~20年(1929~1931)每年设茧行一个收茧,资本16000元,有茧灶12座。解放初期,桑园只零星分布于各,地河浦两岸、村前屋后、田边地角,农户自采桑、自养蚕、自抽丝,与棉夹混纺纱,织“丝与布”。1957~1960年,桑园发展到2000亩,每年产茧12~21吨。1961年后毁桑种粮棉,面积锐减。1970年,近山地区发展桑园,面积有所回升。1979年后又逐步减少,至1984年,全县已无蚕桑。
  第五节 中药材
  麦冬 又称麦门冬、寸冬,产地原属余姚县,是浙江主产地,又称浙麦冬、姚麦冬,为全国重点产地之一,产量占全国10%左右。质量短壮饱满,色泽黄亮,优于四川、福建的一、二年生麦冬,因而长期盛产不衰。
  明成化时(1465~1487)已有种植。《本草纲目》中对慈溪所生产的麦冬也有“浙中来者甚良”的记述。清末,宁波药行兴盛,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之一(白术、象贝、麦冬),年产1000箱(约150吨),各帮药商争购,远销香港、日本、台湾及全国各大药店。自1952年开始,实行计划种植,国家统一收购,是年种植2279亩,收购71.9吨。以后因受价格、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和产量起伏较大,1965年总产量仅3.4吨,1974年高达1130.7吨。1981年后,年产稳定在150吨左右。1987年种植4235亩,总产160吨。主要产区在坎墩、胜北、胜山、新浦、胜东、崇寿、潮塘、天元、高王、沧田、东山头等23个乡、镇。产品外销量占8~10%。
  丝瓜络 新浦农民于民国25年(1936)从上海引入后在新浦和三管乡潭河沿一带种植,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解放初,面积在200亩上下,产量10吨左右。1952年,国家收购出口,产量逐年上升。80年代,发展更快,常年种植2500亩左右,产量150吨上下,最高的1984年种植4500亩,总产441.8吨。1987年总产133.7吨。产量居全国之首。主产地有新浦、胜东、胜西、胜山、东海、附海、胜北、大云、义四、东山头等乡、镇,其中新浦镇产量约占全县总产的2/3。产品有30%供药用,70%外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地。
  红花 又名草红花、杜红花。清雍正时(1723~1735)已有种植,是传统中药材。解放后零星种植,常年产量3~5吨。分布在三管、洋山、天元、高王等乡、镇。近年来因价格低,采收费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濒临绝种。
  垂盆草 原为野生,70年代后开始栽培。常年产量10吨以上,1980年产鲜草250吨。分布在龙南、横河、石堰等乡、镇。1981~1985年曾被上海市卫生局定为垂盆草的生产、加工基地,后因利薄,生产量减少。
  其他中药材,家种和饲养的有白芍、芍药、择兰、地鳖虫,野生的有蒲公英、半夏、黑栀子和旱莲等。
  第五章 畜禽蜂业
  民国时期,畜禽蜂业产值的比重不到农业生产总产值的4%。解放后,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尤其是1978年后,发展畜牧专业户,畜牧生产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使畜牧业的产量、产值显著增加。1987年与1949年相比,除牛、羊减少外,生猪饲养量增长4.7倍,兔存栏数增长8.6倍,家禽饲养量增长10.6倍,蜂业生产已由过去的零星饲养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产业。1987年,全县畜禽蜂业产值为8155万元,比1949年增长37.1倍,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22.5%。
  第一节 家畜饲养
  猪 棉区因饲料缺乏,很少养猪,稻区素有户养习惯。民国25年(1936),全县养猪2.3万头,34年3.56万头。解放后,养猪生产几经起伏。1949年,全县饲养生猪3.23万头。1957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方针,饲养量上升到10.71万头,1961年又增至13.23万头。1962年后,饲养量下降,1963年降至5.75万头。1964年贯彻“公、私饲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针后回升,1966年超过15万头。1968年取消奖励政策,饲养量锐减至6.49万头。1970年提倡集体养猪,办公社、大队、生产队3级牧场,1971年的饲养量又上升到16.54万头。1976~1978年,饲养量又下降。1979年发展养猪专业户,并优惠供应饲料8630吨,饲养量超过20万头,为全县养猪最多年份。1987年生猪存栏8.10万头,饲养量18.34万头,比1949年存栏数增长3.7倍,饲养量增长4.7倍。全县有养猪专业户877户。云城乡横江村张绍森,1979~1987年累计饲养3752头,投售国家2337头,1985年由省授予“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品种。解放前无地方品种,仔猪多数从上虞、余姚、镇海等地输入。60年代后,逐步引入荣昌、枫泾、梅山乌和岔路猪等良种母猪,同时引入大约克、中约、长白、苏白等良种公猪。1970年,长河农场建立生猪良种繁育基地,部分社、队建良种繁育场,繁育推广良种。1976年有东安、洋山、新浦、周巷、范市等18个公社建立生猪人工授精配种站(点)。现全县饲养品种多为荣昌、枫泾、岔路、金华两头乌黑母猪与大约克、长白、苏白公猪交配的杂交种。1983年,国营农场引入杜洛克瘦肉型公猪。1985年建立县畜禽良种推广站,开展良种猪人工授精。
  饲养方法。民间向为圈养,以青、粗饲料为主,饲料投放大多“两头精、中间粗”。1976年后推广“高投入、高产出”的直线育肥法,肉猪生长速度加快。饲料,解放初推广棉地套种蔬菜作饲料,1958年试养水浮莲,1972年推广“三水一绿”(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水生饲料,1974年推广“703”中曲醣化发酵饲料、棉饼、菜饼和“九二〇”、“腐植酸钠”等饲料添加剂,1979年后推广三号混合饲料、二号混合饲料和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
  牛
  民国25年,全县有牛3761头。1949年牛存栏7078头,其中黄牛5968头,水牛1110头,分布在稻区和半稻半棉区,供车水、犁田使役。1954年存栏数增至8233头,1955~1966年稳定在7000头左右,1967年又增至8465头。70年代后,手扶拖拉机日增,耕牛逐年减少,1987年存栏仅1413头,比1949年下降80%,其中黄牛237头,水牛1153头,奶牛23头。奶牛于1983年引入,1984年有50头,后因牛奶的销售和加工困难而减少。
  品种。牛无固定品种,黄牛主要从天台、黄岩等地购入,水牛多从南汇、崇明、川沙、嘉定等地购入,并以购入地命名。购入的水牛品种早熟易育,适应性强,体高力大,性温和,易调教。奶牛品种是“西门答尔”、荷兰黑白花奶牛。
  饲养方法。丘陵沿山地区,春、夏、秋放牧,冬季舍养喂干草;平原地区多割草舍饲。
  羊
  解放前,养羊为农村副业,食用而不取毛。据《民国慈溪县新志稿》记载:“民国11年养羊2000头,产值1.2万元”。民国25年养羊20140头,其中山羊5570头,绵羊14570头。解放以后至1957年年存栏数均在2万头以下,1958年后逐步发展,1963年增至4.71万头,其中山羊1.95万头,绵羊2.76万头。嗣后,时兴时衰。1980年后,因经济效益低,饲养量连年下降,1987年存栏数仅8783头,比1949年减少54.7%,其中山羊5484头,绵羊3299头。
  品种。山羊多为本地种,全身被白毛,有角,尾短,体型小。1979年引入奶山羊,进行杂交繁殖。绵羊为杂交羊和湖羊。70年代,县第二农场和周巷地区曾饲养新疆“考力代”细毛羊。
  饲养方法。山羊在春、夏、秋季放牧食草,冬季喂干草、蚕豆壳。绵羊以圈养为主,喂蚕豆壳、棉籽饼和干草等。
  兔
  农村素有零星养兔习惯。民国25年养兔10310只。解放后,受兔毛销路和价格的影响,骤起骤落,变化很大。1949~1955年的年养兔量在2万只左右,肉用为主,毛用约占20%。1956年,国家收购兔毛,毛用兔逐年增加,1962年存栏数增至16.51万只。1964年引入全耳毛等新品种,兔毛畅销,1965年末存栏25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锐减,1970年仅3万只。1980年后,养兔生产恢复,1981年回升到17.93万只。1982年,兔毛滞销,毛价下跌,全县宰兔7万只。1983年存栏数降至7.16万只。1985年,免毛收购价提高,并引入联邦德国纯种兔,饲养量又迅速增加,年末存栏达32.36万只,为饲养量最多年。1986年,兔毛出口再次疲软,1987年存栏又降至11.79万只。
  品种。50年代初为本地杂种兔。1965年引入安哥拉英系长毛兔,1979年引入联邦德国长毛兔,并在全县建立育种基地9个,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
  饲养方法。解放初,民间散养采用地笼或平地饲养,管理粗放。70年代开始专业养兔,采用笼养(竹笼或砖砌水泥笼),饲养密度高,经济效益好。饲料以草为主,入冬后掺些玉米、小麦或糠麸等。
  畜产品。有肉、皮、毛和肠衣。1987年共产肉5180吨。为1949年的7.45倍。其中猪肉5118吨,牛肉5吨,羊肉57吨。由供销部门收购各种皮张5.52万张,兔毛30.5吨,羊毛1.8吨。
  第二节 家禽饲养
  养禽是农家传统副业,自食为主。民国25年,全县养禽29.7万羽,35年30万羽。解放后,逐年发展。1949年饲养29.7万羽,1952年39万羽,1957年44.08万羽。1971年后,“星波罗”鸡列为外贸产品出口,养鸡开始向商品化方向发展,1978年增至86.32万羽。1979年后,饲养肉鸡、蛋鸭、白鹅等专业户兴起,家禽生产发展很快,1980年饲养量超百万,1983年上升到157.96万羽,1987年达344.94万羽。全县有专业户1168户(鸡347户、鸭723户、鹅98户),并出现饲养万羽鸭、5000羽鸡的专业大户。
  鸡。60年代前,农村散养的品种有芝麻鸡、萧山鸡和芦花鸡等。70年代引入澳洲黑、洛岛红等,并引入肉用鸡“星波罗”。80年代初随着养鸡专业户的发展,先后又引入肉用鸡种AA、宝星、新浦东、海星和海佩科等,蛋用鸡种罗斯、伊莎和迪卡等。1984~1985年曾自育“慈澳星”杂交鸡在师桥、新浦、胜北、崇寿等地饲养,1986年后止。
  鸭。主养蛋肉兼用的绍兴麻鸭,并有少量北京鸭。
  鹅。主要是浙东白鹅。
  此外,有少量专业户还养有鹌鹑、肉鸽、珍珠鸡等。
  饲养方法。农户一般采用散放式饲养,春养冬宰。专业户采用群养方式,鸡舍饲,鸭圈养,鸡喂米、糠,鸭食稻谷糠麸,鹅除冬喂精料外,余食草禾。80年代,专业户的群养鸡、鸭,以喂配合饲料为主。
  禽产品。除肉用禽外,主要是禽蛋,还有部分羽毛,供制作羽绒被服。1987年收购禽蛋3014吨,羽毛25.2吨。另外,禽蛋集市贸易成交量较大,仅据浒山镇农贸市场统计,1986年和1987年禽蛋的年成交量有55.48吨。
  第三节 蜂业生产
  明成化时(1465~1487)已有养蜂的记述:“蜜乃春蠭(蜂)采花所酿”。清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蚕、蜂二者,民利存焉”。解放初,养蜂甚少,仅有桶养中蜂(中华蜜蜂),用割巢取蜜的传统饲养方法。1957年从金华、兰溪等地陆续引入意蜂(意大利蜂),并传入活框蜂箱和饲养新技术,养蜂业日益发展。1958年开始集体经营,全县兴办4个公社养蜂场,有蜂591群。1967年全县发展到1.5万群。1968年后,因管理不善,生产一度下降。1972年,集体蜂群转为个体放养,收入交队记分,蜂农领取补贴,养蜂业又继续发展,至1978年,全县有蜂4.34万群。1979年后,集体蜂场实行个人承包或折价归户或联户饲养,养蜂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蜂群猛增,1980年达10万余群。1987年,全县共有养蜂户3583户,联合体664个,从业人员10512人,养蜂191923群(年末存蜂为149437群),蜂产品产值3696万元(当年现行价为6045.3万元),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10.2%。1980~1987年,养蜂量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养蜂最多的建塘乡牛角尖村,1987年养蜂7734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产值65万元的1.3倍,成为名闻全国的“养蜂村”。
  品种。有中蜂、意蜂和喀意杂交蜂。
  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其次为小转地饲养和定地饲养。大转地饲养的有11万群,是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方法,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蜜源,生产期长,产量高。小转地饲养的有8万群,是利用本地蜜源为主,以附近地区和邻县蜜源为补充的饲养方法,灵活、稳产、风险少。定地饲养分在家副业定地饲养和出省专业定地饲养两种。副业定地饲养是利用房前屋后放蜂,数量少,产量低,作为副业经营。专业定地饲养多在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定点放蜂,终年不返家,在外春繁、生产、越冬,产量高,收益好,用此法者甚多。
  为促进养蜂生产,1979年建立县养蜂管理组(后改为县养蜂管理服务站),1983年建立县蜂业公司,1985年建立加工蜂产品的县营养食品厂,1986年建立县蜂产品研究所。
  蜂产品。有蜂蜜、王浆、蜂蜡和花粉。1987年共产蜂蜜14000吨,王浆131.8吨,蜂蜡123.5吨,花粉494.1吨。1985年后,由县营养食品厂用蜂产品加工制成的王浆蜜、花粉蜜、王浆酒、花粉酒、可百灵和“中国蜂宝”等,运销杭州、上海和东南亚等地。1987年“中国蜂宝”获宁波市名优新特产品“金马奖”,国家农业部定慈溪为优质蜂产品基地。
  第四节 疫病防治
  主要疫病
  畜禽传染病。猪有猪瘟、猪丹毒、气喘病、传染性肠胃炎、水肿病等,牛有牛炭疽、牛流感、恶性卡他热,兔有兔瘟,禽有鸡瘟、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等。民国35年(1946)秋,猪瘟、鸡瘟蔓延,损失405万元。1952年,猪丹毒流行,猪死亡和扑杀2000余头。1954年,猪瘟广泛流行,死猪8000余头。1959年,猪瘟发病10000余头,死亡9000头。1960年,猪瘟和气喘病大流行,死猪3000余头。1969年,各地发生牛流感750头,死亡30头。1982年和1983年,东安乡乐家、掌起乡五大队、观城镇十三大队先后发生猪五号病,病猪54头全部被扑杀。1981~1984年,鸡瘟、鸭瘟和禽霍乱普遍发生,发病15.6万羽,死亡7万多羽。1984年,逍林、横河、浒山等地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病3万羽全部死亡。
  畜禽寄生虫病。据1982年寄生蠕虫区系调查,共有3纲、39科、80属、147种。其中:猪有6科、8属、11种,以食道线虫最为普遍,其次是长刺后圆线虫;羊有11科、10属、12种,以食道口线虫为主,其次为捻转血矛线虫,牛、羊肝蛭常见;兔有3科、3属、5种,以豆状囊尾蚴感染率最高,东北兔苇线虫次之;鸡有13科、15属、28种,以绦虫和异刺线虫最多,球虫病常见;鸭有18科、23属、35种,以绦虫、体吸虫为主,其次为包氏毛毕吸虫和裂刺四棱线虫。
  蜜蜂疫病。有大、小蜂螨害,欧、美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蜂蛹病等。
  兽医网络
  解放前,民间仅有少数“牛郎中”沿用祖传的针灸技术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解放后,组织民间兽医,培训畜禽防疫,保健人员,发展畜牧兽医事业。1954年建立县畜牧兽医协会,会员250余人,各区、乡相应建立兽医阉割社。1956年,县农林水利局设畜牧兽医站,配备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62年开始,各区建立民间兽医站。1963~1964年,各公社普遍建立民办兽医站,同时培训农村防疫员310人。至1970年,全县有区、社兽医站65个,兽医78人,大队防疫员440人,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农村兽医防疫体系。1985年,县与各区分别建立畜牧兽医联站。1987年,全县有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1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人,畜牧兽医师13人),民间兽医82名。此外尚有县畜牧兽医学会、县养猪协会、县养鸡协会、县养鸭协会、县养蜂协会等畜牧兽医群众组织。
  疫病防治
  解放前,农村对畜禽疫病无科学防治方法。解放后,宣传畜禽防疫知识,配备和组织兽医人员,开展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危害严重的猪丹毒、牛炭疽、鸡瘟等主要疫病进行预防注射,通过春、秋两季预注和平时补针,生猪历年的预注密度均在90%以上,有效地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疫区采取隔离、消毒、补注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控制疫病蔓延。1977年用蟾酥针治疗猪气喘病获省科技成果奖。
  检疫检验。1956年开始对生猪进行收购检疫。1963年后,对小猪进行市场检疫,对蜜蜂进行放蜂检疫。1985年贯彻实施国务院《家畜家禽防疫条例》。1986年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布告,并在各乡、镇正式设置畜禽检疫点,开展对畜禽、肉类、蜂群和禽产品的市场、交通检疫检验。1987年4月,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是年共检疫猪2.4万头,牛羊1436头,家禽16.54万羽,蜂8.78万群,皮张9000张,毛13.52吨,杂骨823.3吨,检验猪、牛、羊肉11.41万头。
  若干年份畜禽蜂业生产统计
  第六章 渔业生产
  慈溪水产资源丰富。解放前,沿海渔民用传统简陋渔具下海捕捞,内河渔民祖孙三代共栖一舟,终年漂泊打鱼,苦度生计。1949年,全县有淡水捕捞渔民567户,2130人,1100多个劳力,沿海捕捞渔(农)民近千人,年产水产品275吨。1950年成立县渔船业公会(渔民协会),1953年撤销。1955年后,组织渔业生产合作社或农业社渔业组,开展集体养殖、捕捞,产量逐年上升。1958年,各大公社成立渔业大队,配有海洋机动渔船,进行海洋捕捞,并扩大淡水放养,1959年产量上升到2820吨。1962年,各渔业大队下放至社、队,规模小,劳力少,技术单薄,产量下降,1964~1966年年产1600余吨。1967年遭特大干旱,渔业生产大减,年产仅1452吨。以后又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渔业年产量长期在1500~2000吨之间,渔民生活困难。1967~1978年,国家拨款58.1万元,补助渔民生产、生活。1979年后,贯彻“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生产方针,开发荒涂,挖塘蓄淡养鱼,扩大内河放养面积,并改进捕捞技术,产量迅速增加。1987年,全县有专业渔民341户,1011人,从事渔业生产的渔(农)民劳动力有7622人,总产量达7190吨,其中海水产品1050吨,淡水产品6140吨,比1949年增长25.1倍;渔业总产值601万元,比1949年增长49.1倍。
  第一节 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全县海岸线长77.56公里,沿海捕捞海域广阔,东出灰鳖洋,紧连舟山渔场,北出王盘洋,间有七姊八妹列岛,西接钱塘江。区内是鳓鱼、鲳鱼、马交鱼的回游栖息场所;在西霍山傍有■鲤礁,夏末,■鱼回游繁殖于其周围;并有梅鱼、鲚鱼、鲻鱼、章鱼等常栖性鱼类和季节性鳗苗;也是海蜇的自然繁殖地带。沿海有65万亩滩涂,产有泥螺、黄蛤、白蛤、梅蛤、海蚬、弹胡、泥鱼、箭鳗、青蟹、沙蟹和沙蚕等海产品。
  淡水渔业资源内陆淡水总面积9.26万亩,有5.86万亩可饲养鱼类。其中外荡17105亩,池塘21751亩,水库19389亩,山塘350亩。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鳙、鲤、鳊、鲫、鲻、黄■、乌鳢、鲶、鲈、土布、鳜、棒花、餐条、鲅、花■、刀鲚、白鲫、鳗鲡、黄鳝、泥鳅等,还有青虾、白虾、河蟹、螺蛳、黄蚬和河蚌等。
  其中名特水产品有:
  河蟹。俗称毛蟹,学名中华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60年代前多产于棉区河沟内,为民间佐餐佳肴。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运销宁波、上海等地,誉以“三北花地大毛蟹”。60年代后,自然繁殖渐少,今已少见,转向人工养殖。
  海。是秋汛主要捕捞产品。1973年后逐渐增多,常年产量20吨左右,1975年最多,达500余吨。产品味美可口,经济价值高,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国外,1975~1987年共出口海蜇皮156吨。
  泥螺。又称“吐铁”、“涂贴”。分布沿海海涂,以龙山黄泥螺最佳,“桃花吐铁”为上品。谷雨始发,立夏旺发。沿海农民在退潮后采拾,或用网曳集。产品可煮食,或腌制、醉制,其味鲜美,为明代岁贡海味之一。
  鳗苗。为鳗鲡幼体。每年2月初开始在沿海回游,清明前后旺发。1972年开始由沿海渔民和农民捕捞,出口创汇。1973~1987年共收购12.2吨,出口10.1吨。其中最多的1974年收购2.03吨,出口1.09吨。为全国鳗苗主产地之一。
  沙蚕。又名海蚂蝗。生于泥涂中,常见于沿海闸口附近、盐场草板和咸水渠道两旁。1979年始捕,销往日本,作钓鱼饵料。1982年出口11.39吨,至1987年累计出口51.98吨。
  其他尚有鲻梭鱼和〓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档紧俏鱼类,均为明代岁贡海味。
  第二节 水产养殖
  鱼苗、鱼种生产
  1955年前,县内无鱼种生产。1956年参加浙江省长江采运鱼苗指挥部,开始采运长江自然鱼苗,由洋山乡渔业社,高王乡福四房渔业社、浒山镇鱼种场和宗汉乡假山村鱼种组培育鱼种。1957年与绍兴联合成立“绍慈地区鱼种培育委员会”,至长江定地分段包干,采捕鱼苗。1958年起,组织县鱼种培育委员会,由各鱼种场(队)自行采苗、育种。1956~1964年,向外地采办鱼苗每年从800万尾增加到3000万尾,培育鱼种从80万尾增加到300万尾。主要鱼种是草鱼、花、白鲢和鳊鱼。
  1981年冬,在四灶浦渔场建立县鱼种(苗)繁殖场,自繁鱼种。1983年生产鳊鱼苗7万尾,白鲢苗5万尾,1984年后增至百万尾、千万尾。1987年在四灶浦、龙山、杜湖建立3个鱼苗孵化场,生产能力1.3亿万尾。现90%以上的商品渔场建立鱼种场,使鱼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相配套。
  内河淡水养殖
  解放前无淡水养殖。1952年始,渔民集资建立白洋湖养鱼场,面积750亩,总产23吨。1954年,观城镇农民利用池塘养鱼。1955年,高王、洋山、逍林等乡渔业社,利用滩沼、江河、溇浜等拦箔养鱼。是年全县放养7300亩,产淡水鱼250吨。
  1959年增至1.75万亩,产量720吨。1962年后,因渔业社(队)体制下放,且屡遭干旱,产量逐年下降,1964~1966年,年产淡水鱼400多吨,1967年和1968年分别为329吨和341吨。1973~1979年,养殖面积保持在2.5万亩左右,年产量稳定在600吨以上。1987年,内河、湖库水域养殖面积扩大到3.76万亩,年产淡水鱼868吨。
  沿海“万亩鱼塘”
  70年代,沿海有2.2万亩已围滩涂,植棉过咸,晒盐太淡,长期未得到利用。1978年,县水产局多次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饵料丰富等条件,发动群众挖塘蓄淡养鱼。19791980年,西三乡涂汛潭村挖塘240亩,每亩由县补助100元,当年每亩产鱼58公斤。1982年,东三乡将700余亩淡化盐田改塘养鱼,54个养鱼劳力每年净收入由晒盐时的101元增加到1300多元。于是挖塘养鱼迅速发展,1983年已有2107亩,平均亩产185.5公斤。
  1984年5月,开发沿海荒涂养鱼项目,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资助小麦21600吨,食油360吨,折514.85万美元,项目编号为“WFP—2700”,开发面积1万亩。同年7月,县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开发“万亩鱼塘”的决定,县成立开发工程指挥部,27个有关乡、镇也成立开发领导小组,于11月份开工。县拨木材71立方米,钢材227吨,水泥5000吨支持工程建设。1986年8月竣工。计建商品鱼场40个,面积1.07万亩,其中成鱼塘8702.28亩,鱼种塘1938.72亩,鱼苗孵化场1个,当年投产。一年后产商品鱼2650吨,平均亩产304公斤,生产鱼种240吨,鱼苗200万尾。1987年,鱼塘扩大到14000亩,产鱼4872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的67.8%。同时,建立冷库2座,库容量350吨;购置活鱼运输车1辆,挂桨机船115艘;还增添了一批泥浆泵、潜水泵、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生产机械,改善水产养殖条件。“万亩鱼塘”的开发和建成,为慈溪渔业生产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其他淡水养殖:
  稻田养鱼。1958年,横河区农民在2万亩稻田中养鱼,因管理不善,鱼遁殆尽。1982年,彭东乡东~村农民稻田养鱼2亩,每亩产鱼10公斤。1985年,范市镇杨家村农民稻田养鱼2亩,亩产31.63公斤。1987年,全县稻田养鱼110亩。
  人工养蟹。河蟹在60年代后,因围垦海涂、沿海建造混凝土水闸和农药污染等影响,产量大幅度下降。1972年开始,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在5,6月份的蟹苗汛期,以闸口纳苗为主,并用涨网捕捞蟹苗。1976年还向外地采购蟹苗176.5公斤,放流在龙山、观城两区13个乡的水库和江河中,后收获成蟹近100吨。1986年有河蟹养殖户17户,养殖22.7亩,放养蟹苗20.75公斤,产成蟹1775公斤,平均亩产78公斤。1987年,养殖面积增至50亩。
  河蚌育珠。始于70年代初,由沿海乡太平闸村,师桥镇三大队、八大队和云城乡的少数农民购蚌培育,1977~1987年共生产珍珠125公斤,其中1987年最多为21公斤。
  咸水养殖。1981年和1982年在龙山农垦场试养对虾,收获无几。1987年县水产局又在西二乡县水产养殖场试养对虾238亩,亩产17公斤,总产4吨。
  第三节 水产捕捞
  近海捕捞
  海洋捕捞起源较早,宋代已有下海捕鱼记载,明时已具相当规模。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大至,时观海卫渔民吴宗二十四等,有船10余艘,临山、观海两卫把总张四维发牌,令其出入海岛,刺探敌情。民国时期,近海捕捞以海涂采捕、木帆船下海为主,年捕捞海产品不足200吨。解放后,逐步发展机帆船,开展多种捕捞作业,1957~1959年间,年产超过2000吨,以后略有下降。80年代以来,渔船继续增加,但海洋渔业资源渐少,年产量徘徊在1000吨左右。1987年,全县有从事近海捕捞的专(兼)业渔民2293人,机动渔船398艘,木帆船82艘,捕捞海产品1046吨,比1949年增长4倍。
  主要捕捞作业:
  机帆船捕捞。1956年有10吨以下的木帆船100余艘。1959年发展32吨60马力的海洋机帆船7对,后因渔业体制下放及外海捕捞技术缺乏而停用。1968年后,东山头乡二节村渔业组购入8马力5吨机动渔船1艘,在沿海进行深水涨网作业,捕捞量大增。自后,发展小型机动渔船。方法以涨网为主,兼有溜、拖、钓等作业。
  网具捕捞。有涨网、溜网、串网和跳网。涨网:分苍架式涨网(7枝竹架)、四平苍涨网、反杠涨网(四枝竹架)和虾仔涨网等。全县沿海均有分布,近至海边,远至七姊八妹列岛。1985年全县超过4000个。一般在惊蛰前后下海,秋捞海蜇为主,春、夏、冬捕鱼、虾、蟹。其捕捞量占全县近海总捕捞量的60%以上。溜网:俗称小溜。以龙山、观城地区为主。溜鱼自立夏到夏至,溜蟹在秋、冬两季。捕捞地点在王盘洋、浪岗列岛、花鸟山附近。主要捕捞鲳鱼、马交鱼、■鱼、鳓鱼、梭子蟹等。串网:是近海涂面作业。分高串、矮串两种。高串平潮时捕鱼,矮串干潮时捕鱼。捕捞量虽不多,但成本低,操作简便,沿海渔(农)民仍乐于使用。跳网:形似高串,沿网顶加盖网袋,鱼随潮水而来,遇网惊跳,误入网袋,渔民架船捞之。主捕鲻鱼、鲈鱼、章跳等。因产量低,仅庵东沿海一带少量使用。
  海涂采捕。方法在海涂干潮时用人工拾、锹挖、刀钩和网拖,采捕栖息在海涂上的蛤类、蟹类、泥螺、箭鳗等。可常年采捕,以夏、秋季最旺,是近海农民的一项副业生产。常年产量占近海捕捞量的10%左右。“泥马”形似雪橇,是海涂采捕中载人带物运行的小木筏,以脚代篙,在海涂上滑行,速度甚快,龙山、观城一带海涂采捕者常用之。
  捕捞鳗苗。是70年代后新兴的近海捕捞作业。每年在2月中旬至4月底在闸口及附近沿海捕捞。主要工具用三角网、涨网、人字网和虾仔网等。
  淡水捕捞
  解放前,淡水捕捞渔民以船为家,产量很低,年产不足50吨。1949年捕捞量为65吨。1987年,全县有专(兼)业淡水捕捞渔民366户,1523个劳力,渔船1351艘,计798吨,共捕淡水鱼400吨,比1949年增长5.2倍。
  捕捞渔具主要有五大类:迁网类(大水迁、小水迁),刺网类(三层刺网、单层刺网),掩网类(打网、鹰爪网),定置网类(涨网、跃进兜、簖网),钓具类(拉钓、弹钓、鳗钓)。此外,还有拖束、鳗头笼等小型网具。
  1959年前,曾有鹭鹚捕鱼作业,因其破坏鱼类资源,1959年后逐步淘汰。
  第四节 管理服务
  渔政管理1985年1月,建立慈溪县渔政管理站,在龙山、沿海、雁门、甸山、田央、五洞闸、附海、东海、东山头、新浦、胜北、崇寿、小安、建塘、义四、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庵东等22个沿海乡、镇和上林湖、凤湖、灵湖3个水库建立渔政分站,履行渔政管理职责。主要工作有:运用会议、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贯彻《渔业法》和有关渔业法规;制订印发《关于渔政工作处罚、收费、奖励等具体管理的规定》、《慈溪县淡水捕捞网具、网目尺寸暂行规定》、《关于迅速制止用电捕鱼的通告》等保护渔业资源的通告和规定;组织巡逻和查处各种违章作业;编写《慈溪渔政》通讯,传递渔业政情。1987年,县渔政管理站被评为省渔政先进集体。
  渔技推广 1983年3月建立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沿海商品鱼基地和水库养殖的丰产技术指导,推广鱼病防治技术,开展对虾饲养、大水面围网精养和高产饲草等科研项目的试验推广。
  1984年10月成立县水产学会,会员59名。至1987年,向全县各渔业单位印发渔技资料11期,《水产学刊》3期,组织渔技人员至江苏、萧山、宁海、余姚等地,对河鳗、河蟹、青蟹、对虾和围网养殖技术进行7次考察学习,提高渔技人员技术水平。
  1982~1987年共举办渔业培训班41期,2147人,向基层渔业技术骨干传授鱼种培育、淡水养殖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1985~1987年先后在庵东中学开办淡水养殖专业班3期,招收沿海地区学生和养鱼专业户共计130余名,学制2年,毕业后充实基层渔业生产单位。
  1986年9月县渔业培训站建成。
  渔需物资解放后,渔需物资原由县水产供销公司设渔需物资门市部供应。1984年将该门市部改为县水产局渔需物资经理部,并相继建立县水产养殖公司渔需物资营业部、县水产供销公司综合营业部,各自经销渔需物资。
  1984年前,国家根据派购定额上交鱼货量,供应一定数量的柴油、水泥和钢材。1985年水产品派购改为定购后,实行鱼物换购,按比例供应一定数量的柴油、水泥等物资。1979年至1987年国家计划供应物资计有:柴油931吨,钢材425吨,水泥5020吨,木材1766立方米,桐油35吨,网线137吨,饲料734.5吨。
  1983年县建立小型颗粒饲料厂,配鱼乐牌HGPS—100型膨化颗粒饲料机1台,主机13千瓦,生产能力50公斤/小时,生产颗粒饲料。1987年,膨化颗粒饲料机增至3台。同时利用欧洲经济共同体援助的设备和技术,筹建年产万吨的鱼用颗粒饲料厂。
  第七章 农业机具
  农业生产向赖简易农具,耕作艰辛,工效甚低。解放前,有少量抽水机在个别地区使用。
  解放后,推广改良农具,发展农业机械。50年代至60年代初,创办国营排灌站、拖拉机站,并带动民办(社营)机灌、机耕事业的发展;60年代至70年代初,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机电排灌设施;70年代,稻区推行“三熟制”,以发展耕作、脱粒、植保、运输机械为主;1980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农机因地制宜发展,其中以运输机械发展最快。至1987年,全县农渔业机械总动力14.25万千瓦(包括淡水鱼养殖机械、鱼饲料加工机械和活鱼运输车动力2635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8.88万千瓦,汽油机动力0.98万千瓦,电动机动力4.39万千瓦。各类农机动力的比重:耕作机械占27.9%,排灌机械占21.6%,收获机械占12.9%,运输机械占12.3%,加工机械占10.5%,植保机械占1.1%,渔业机械占5.2%,其他农业机械占8.5%。全县机耕、机电排灌、机械脱粒面积分别占总耕地的33.24%、80%和粮食播种面积的66.19%,粮、棉、油加工和农村运输也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此外还有一批脱粒、植保等半机械化农具。棉区因受间作套种耕作制度的限制,机械化程度低,多数作业仍然用传统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
  第一节 农机推广
  耕作机具
  传统耕作机具,翻耕有犁、铁耙,平整有耙、耖、锄头,中耕除草有刮子、茅刀、推苗,掘沟有铁锹、■铣等。解放后推广新式农具和耕作机械。
  双轮双铧犁、“五一”犁。1954年在五洞闸集体农庄始用双轮双铧犁,至1958年推广226架,后因犁体笨重,整地费工而废弃。1963年推广“五一”犁,拉力轻,省料,价廉,深受群众欢迎,普及全县,沿用至今。
  大中型拖拉机。1956年3月始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75千瓦,4月1日在五洞闸集体农庄开耕。年末增至7混合台,184千瓦,耕地3229亩。1960年有拖拉机53台,1484千瓦,机引农具450台(件),机耕6.5万亩。稻区推广“人字形铁轮”耕田和“水田耙”耙田,机耕稻田5.3万亩。同年,县拖拉机站技工余祝耀等3人研制成适合棉区耕作的“畦田犁”,次年,26台35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全部改为拖挂“畦田犁”。1987年,全县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11台,4683千瓦。
  手扶拖拉机。1957年末,浙江省农业厅引入日制3~11马力手扶拖拉机6台,在龙山乡西门外村试用,因不适合大公社体制而搁置。1966年先后引入工农—7型、工农—11型、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至1978年发展到910台。1980年后,数量剧增,机型以12型手扶拖拉机为主。1987年共有3967台(含小四轮拖拉机),3.5万千瓦,成为农村主要的耕作和运输机械。
  1984年,县农机局与樟树乡农机站协作研制手扶拖拉机水田耙成功,推广29台。
  排灌机具
  传统排灌农具,早有戽斗、水桶,继为木制龙骨水车,分手摇、脚踏和牛拉3种。民国18年(1929)大旱,政府在游泾堰(今樟树乡)装抽水机1台,灌溉水稻。36年,省实业厅在东山头棉业改良场安装配套抽水机2台,为棉花抗旱,后因无灌溉渠道而停用。
  解放后,推广排灌机械。1953年,政府在横河镇相士地村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用船机灌水。1954年春,范市镇东村在麻田河边安装了全县第一台民办抽水机;冬,横河镇旭光社自办抽水机埠。同年底,在龙南乡开始建立国营抽水机站,翌年竣工,建造机埠6个,机船1只,配有柴油机组7台,共87.5千瓦,灌田8000余亩。1956年后,排灌机械发展很快,1965年有农用水泵829台,灌溉38.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9.4%。1966年后,由于华东电网延伸,电力灌溉成本低,操作简便,逐步替代柴油机动力灌溉。1976年,农用水泵猛增至3368台,2.12万千瓦,灌溉5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07%。1987年共有民办农用水泵5964台,3.08万千瓦,灌溉52万亩,占总耕地的80%。另有国营排灌站10个,水泵23台,1065千瓦。
  喷灌。1958年,天元铜白铁生产小组试制成第一架人工降雨机(喷灌机)。1973年,县拖拉机修配厂试制成担架式自转人工降雨机。1977年,五洞闸公社在棉地试用喷灌。至1980年,共有移动喷灌机829台,1914千瓦,可灌面积3.3万亩。1982年后,因土地分户经营,喷灌机组移动不便,除柑橘、葡萄等园地继续使用外,棉区停用,至1987年,全县存有喷灌机276台。
  播种机具
  棉花播种历来采用手撒。1955年改撒播为条播后,观城木业社试制条播机,当年推广435架,后逐步普及。1958年,大面积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各地制造推广营养钵制钵器5.2万余只和移苗打孔器一批,沿用至今。1976年,慈溪标准件厂与宁波地区农机研究所共同研制成BY—65型棉苗制钵机,生产38台,因工效提高不多,停止推广。1985年,县农机局研制2DMJ—0.7型人力简易铺膜机,1人操作,同时完成开沟、展膜、塞膜、覆土工序,每小时铺膜1.5~2亩,至1987年推广31台。
  水稻播种插秧向用手撒手插。1958年始用人力木制插秧机,至1960年共推广2507台,后因木结构下水后变形,不符农艺要求而相继搁弃。1975~1977年先后引入上海—1型和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28台,又因机械性能不佳,插秧质量差而停用。1987年引进吉林2ZT—7358型连杆式机动插秧机1台,与露地盘育秧配套,在横河镇相士地村机插早稻12.5亩,晚稻3.7亩。
  植保机具
  人力喷雾(粉)器。1949~1950年零星推广219架进行重点示范。1952年全面推广,有2421架。嗣后逐年增多,成为主要植保器械,沿用至今。1987年共有11.996万架。机型有单管式、压缩式、肩负式、背负式4种。
  机动喷雾机。1958年,县第二农场首先试用。1972年引入工农—36型机动喷雾机55台,以后逐步成为稻区主要机型。1979年,东方红—18型弥雾喷粉机在浒山镇试用,每天治虫40亩,工效比人力提高20倍,农药成本降低20%,杀虫效果增加25%,棉区逐年增加。1987年,全县有机动喷雾机1123台,其中东方红—18型1028台。
  收获机具
  传统收获农具,有镰刀、稻桶、连枷、箩、簟、芦帘、风车、畚斗,至今仍为农家常用农具。
  人力打稻机。1955年,鸣鹤镇五星农业社购入双人脚踏打稻机1台,工效提高三、四倍。1958年由双人改为单人脚踏打稻机,轻巧灵便,发展很快,1966年有人力打稻机5140台,已取代稻桶。
  机动打稻机。1966年引入3台。1967年,县农机修造厂用160F型柴油机与双滚筒机动脱粒机配套,在浒山镇东山大队试用,很受欢迎。以后随着农村电力的发展和慈溪小功率柴油机的投产,机(电)动打稻机迅速增加,逐步取代人力打稻机。1980年拥有机(电)动打稻机7441台,机脱56.2万亩次,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9.28%。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后,机脱面积稳定在60%左右。
  1975~1977年先后引入嘉兴产100—3型割晒机32台,1981年又购入湖州产100—12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台,俱因适应性差而搁弃。1987年,浒山镇城西村购入湖州—120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台,横河镇相士地村和淹浦乡洞桥虞家村各购入龙江—140型双圆盘割晒机1台,当年收割早晚稻130余亩。
  扬谷扇。1983年,慈溪电扇厂和慈溪农机修造厂制成“山雨牌”、“三北牌”扬谷扇,采用单相电源,具有扬场、排风、降温等多用功能,各地广为采用。
  运输机具
  历史上农村运输主要靠船运、肩挑。1958年开始推广胶轮手拉车,是年有422辆。1969年有1933辆,1979年增至8075辆,1987年达27367辆,是农村短途运输的主要工具。
  机械运输始自1956年。县拖拉机站用Z—25型拖拉机挂拖车运送农具和农用物资,为县内第一台农用运输机械。70年代,手扶拖拉机大量增加,农忙耕田,农闲运输,改变了农村靠人力运输的局面。80年代,户营拖拉机运输作业大幅度增加,占总作业量的90.8%,成为农村运输的主要工具。
  农用载重汽车(村与个体经营),1977年有3辆,1987年增至155辆,10046千瓦。农用运输车(由拖拉机改型),1986年开始出现,1987年有380辆,3454千瓦。
  水上运输,解放初以木船为主。1970年,天元船厂开始生产水泥船,逐步取代木船。1966年始用机动船。70年代初,3马力船用挂机出现,因其结构简单,不占舱位,适于农村狭小河道行驶,推广很快,1978年有524艘,1987年发展到2194艘,15740吨,6958千瓦。
  渔业机具
  传统渔具,近海捕捞有木帆船,用各类网具进行涨、串、拖、围、跳、溜;海涂采,用手拾、锹挖、刀钩、网拖;淡水捕鱼用木船、网、钓捕之,或用笼、箩、箔、笆拦鱼。
  1959年,各大公社渔业大队配备60马力、32吨的机帆船7对,进行海洋捕捞,因投资大,技术力量不足,1962年下马。1966年,东山头乡二节村购置5吨8马力机动渔船1艘,航速快,产量高,推广全县,1987年拥有398艘,2786吨,4390千瓦,为海洋捕捞主要机具。
  淡水养殖机械,1982年有机动船15艘。1983年出现第一台泥浆泵,用于鱼塘排、灌、增氧。同时引进“鱼乐牌”膨化颗粒饲料机1套,试办渔用饲料厂,生产膨化颗粒饲料。1986年推广增氧机、水质改良机、活鱼运输车、挂桨机船等渔业机械。
  1987年,全县拥有泥浆泵630台.潜水泵950台,增氧机75台,水质改良机2台,活鱼运输车1辆,颗粒饲料加工机械3套,挂桨机船141艘,计动力3045千瓦。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见工业编。
  第二节 农机管理、
  管理机构
  1956年1月成立县农业生产合作社机耕工作委员会,下设水利、交通、农业、土地整理四个组。同年3月建立国营慈溪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开始进行机耕业务。1959年10月,拖拉机站改国营为社营,成立慈溪县拖拉机总站,下设龙山、五洞闸、逍林、浒山、长河、周巷、泗门7个大公社经营的拖拉机分站,单独核算。1963年4月撤各社营拖拉机分站,重建国营慈溪县拖拉机站,从各分站接收拖拉机20台,有职工48人,下设龙山、观城、逍林3个机耕队。1969年9月再次把国营拖拉机下放至公社和农场经营,并将县拖拉机站改为慈溪县拖拉机修配厂。
  1973年10月,县农林局设农机组。1976年1月成立慈溪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下设农具研究所、农业机械实验厂。1981年1月,县农机局撤销,在县农林局内设农机股。1984年5月建立慈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12月,增挂“慈溪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牌子。
  区、乡(镇)民办农机管理站于1975年始建,至1985年全部建立。共有区、乡(镇)农机专管员83名,其中有农民(机)技术员职称的75名。形成了县、区、乡三级农机管理体系。
  农机培训
  1980年前,采取县办大型农机具培训班,委托慈溪“五七大学”专业培训和区、乡联办训练班,培训农机技术、管理人员。1955~1980年共培训11387人次。其中拖拉机驾驶员2901名,人力插秧机手1930名,各类新式农具操作手1185名,农村电工774名,乡、村农机管理人员457名。
  1980年9月建立慈溪县农业机械培训站,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1981~1987年共培训4303人次。其中拖拉机驾驶员32期3167名,区、乡农机管理人员6期258名,农机财会人员5期57名。
  农机监理
  50年代和60年代,国营拖拉机站和排灌站建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制度,重视安全生产。70年代,县农机部门配合县交管站进行农机的年检年审、路检路查、纠正违章和事故处理等安全监理工作。
  1984年5月建立慈溪县农机监理站,区、乡设立安全监理员,实行法规管理。全县配有县、区、乡安全监理员89名。1986年和1987年,建立安全活动日制度,参加活动的机手累计38342人次,占应参加人数的94.2%;组织路查163次,纠正违章作业1538台次;受教育驾驶员5684人次;举办违章人员学习班23期,计663人次;1987年检验拖拉机3464台,审验驾驶员3957名。从而使农机事故减少,甲方重大事故率降至1‰以下,1986年和198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农机安全监理先进单位。
  农机服务
  农机物资供应,50年代由县供销社承担。1963年5月建立慈溪县农业机械公司,为全县农机物资供应中心,经销各种农业机械及其零配件。现有仓库、营业部和办公用房1909平方米,职工47名,固定资产39.7万元,流动资金27.7万元,库存总额125.2万元。1977~1987年累计销售额3666.9万元。并有下伸修配供应网点29个,为乡村农机修理供应配件。
  1980年,逍林区和横河、石堰、崇寿等公社始办农机化服务站(公司),至1987年,区、乡(镇)服务公司增加到25个。经营方针“以农机为主,综合经营,加强管理,服务农业”。1981~1987年累计代耕农田1.4万亩,代运输96.3万吨公里,代治虫6815亩,经(代)销各种农机805台,配件141.3万件(套),修理农机具3.11万台次,经营额共计1171.6万元。
  1980年开始,各区、乡(镇)农机管理站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抓以“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1987年,机耕稻田33.5万亩次,占早晚稻面积的96.4%;落实机灌面积17.4万亩,占应落实的98.9%;修理农机具4513台次,机具完好率为98.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