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滨海海积平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滨海海积平原
分类号: K295.53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滨海海积平原成陆的基本情况。丁坝、顺坝和网坝促淤效果明显。1969~1983年,从龙山码头至郑家浦丁坝内,泥沙的平均年淤积量为233万立方米,海涂年平均增厚8.8厘米。
关键词: 慈溪县 成陆过程 滨海海积

内容

七塘以北至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一片为19世纪中叶迄今成陆的滨海海积平原,计面积110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4.2%。
  19世纪中叶后,海涂继续向外淤涨,至本世纪初涨至八塘外一线,庵东地区距七塘5公里左右。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现西三乡一带受潮流沟冲刷,发生局部性坍涂,海岸线内移4.5公里。但全县海涂总的趋势仍然外涨较快,至1987年,除龙山、观城、逍林部分地段外,已涨至九塘一线(指已围海塘部分)。其中仍以庵东地区淤涨较快,100多年来外涨5.2公里,年涨50余米。逍林以东至龙山段仅外涨0.6~1.6公里,年涨5~15米。这片土地,因成陆晚,土壤含盐量高达0.5%以上,为庵东地区盐业集中产地。
  解放后,海涂在自然淤涨同时,采取人工促淤措施加速淤涨。1964年底,为制止伏龙山以西的龙山、观城两区海涂内坍,在华东水利学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帮助和指导下,于龙山区的甸山闸附近试筑丁坝1条,长100米,与海岸交角70°与涨潮交角45°与落潮交角120°与强浪交角20°。筑坝后,改变丁坝两侧潮,流的流速与流向,,在丁坝两侧发生明显,淤积。1965年在观城区翁家浦东的小段路八塘外试筑146米长的砌石护滩丁坝,缓冲潮流对海涂的冲刷力,起到保滩护塘作用。同时,观城区又在高背浦东的八塘外筑130米长的丁坝3条,其间距为520米、260米,坝成后,坝田内整个涂面普遍淤涨。于是自60年代后期开始,在东部沿海(龙山、观城、逍林3区),先后建造长丁坝8条促淤。
  观城区于1969~1981年建造长丁坝6条:
  海黄山丁坝。1969年9月至1971年12月建,位在高背浦西600米处,长2104米。
  郑家浦丁坝。1969~1972年建,位在郑家浦口以西0.8公里处,长2010米。
  徐家浦丁坝。1972~1974年建,位在徐家浦口西侧,长1980米。
  裘家浦丁坝。1972~1975年底建,位在裘家浦口西侧,长1544米。
  其间距:裘家浦丁坝至海黄山丁坝为3200米,海黄山丁坝至徐家浦丁坝为3850米,徐家浦丁坝至郑家浦丁坝为3850米。形成一组丁坝群。
  1980~1981年又兴建长丁坝2条:罗郑甲护塘直坝,长1000米;方家浦护塘直坝,长1780米。龙山区于1976~1980年在灵峰浦西侧建造民主丁坝,长1400米,与龙山码头(长2000米)间距为2700米。形成一组丁坝群。逍林区于1970~1974年建新浦丁坝,位在新浦西侧,长1150米。1974~1982年在观城区海黄山两侧用石块抛建长999米、2670米、4100米、2372米的顺岸堤坝(与海岸线平行)4条,使滩涂淤积增快,﹢3米、﹢2米等深线迅速外移。
  1979年又在海黄山侧设置浮网坝两条,总长1760米,以减缓退潮流速,增加泥沙淤积量。
  丁坝、顺坝和网坝促淤效果明显。1969~1983年,从龙山码头至郑家浦丁坝内,泥沙的平均年淤积量为233万立方米,海涂年平均增厚8.8厘米。其中:龙山码头至民主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54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裘家浦丁坝至海黄山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38万立方米,年增厚7.5厘米;海黄山丁坝至徐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68.5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徐家浦丁坝至郑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72.5万立方米,年增厚9.5厘米。观城区自1969年开始建造6条长丁坝和4条顺坝后,海涂淤涨快,至1985年止新增海涂18平方公里。至1987年,全县通过人工促淤,增加海涂面积27.73平方公里,占近期成陆面积的20.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