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成陆围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78
颗粒名称: 第四编 成陆围涂
分类号: K295.53
页数: 24
页码: 165-188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成陆围涂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成陆过程、筑塘围涂。
关键词: 慈溪县 成陆 围涂

内容

慈溪陆域由丘陵山区、滨海平原(三北平原)和塘外滩涂构成,南部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12%,滨海平原占57%,滩涂占31%。全部陆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壳构造运动、全球气候变化、冰川活动和历代劳动人民筑塘围涂的过程。
  约2亿年前(中三迭世),现慈溪全境已隆起成陆。后经几次地壳构造运动和间歇性火山喷发,使地表发生皱褶、断裂和火成岩体的侵入,形成南为丘陵山区、北为零星孤丘、南高北低的倾斜式地貌骨架。
  距今约10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末),全球海面上升,发生第一次海浸,使庵东—新浦一带以北沦为海洋。后(晚更新世中期初)海面下降,陆域扩大。继而(晚更新世中期末)气候转暖,海面又上升,发生第二次海浸,使全县平原沦为沧海。距今1.5万年左右(晚更新世晚期),进入大理冰期盛期,海面大幅度下降,比现今海面约低140~160米,全县复裸露成陆,海岸线移至舟山群岛以东。距今1.2万年前(全新世早期),气候又转暖,发生大规模海浸,海面上升130余米。距今7000年前(全新世中期),进入海浸高潮,海面继续上升至比今海面低4米处。距今约6000年,海面为全新世最高度,比现今海面还高出2~4米,全境又沦为浅海,南境诸山亦成孤岛。距今5000年前开始,逐渐海退,南境山麓又裸露为沼泽地带,北部仍为海洋。
  距今约2500年(全新世晚期)以来,由于喇叭形杭州湾涌潮动力的作用,陆域不断供沙,南岸逐渐向外淤涨成陆,从而使慈溪现境形成南、北两片。南片属湖海积地带,湖泊众多,在成陆中经历泻湖沼泽化过程,地层中留下泥炭层或黑色有机质土层;大古塘以北为杭州湾海积平原,没有天然河湖,其成陆过程,赖杭州湾上游泥沙、东海内陆架细沙悬浮搬运和杭州湾变形坍失陆地供沙。因此,大古塘南北之表层土壤有明显差异。
  第一章 成陆过程
  据1986年卫星摄像表明,慈溪现境内有两条明显的灰度线,第一条在周巷—浒山—龙山一线,第二条在西三—庵东—新浦一线。南境为冰后期成陆的湖海相平原,中部为中期成陆的海相沉积平原,北部为近期成陆的滨海海积平原,即庵东盐区。北部一线海塘外,还可见不规则的半圆形潮滩轮廓,即“三北浅滩”。卫星摄像与出土文物考证、土壤母质普查、海塘围筑年代对照基本一致。
  第一节 近山湖海积平原
  自大古塘以南至沿山北麓一片为公元10世纪以前成陆的近山湖海积平原,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8.6%。
  从龙南乡童家岙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在6500年前,南境山麓一带为一片由老海沉积物构成的陆地,与宁绍平原连成一片,已有人类活动,海岸线在今上林湖北侧—浒山以南一线。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上升至现今海面以上2~4米,又被海水淹没而成浅海。约距今5000年开始,海面较前下降,海水逐渐后退,复逐步裸露出海。但地势低洼,北濒潮间带,受海面波动海水冲击,经历一个沼泽化过程,在老海沉积物上形成一层湖相沉积物,横河地区的泥炭层即为距今5200~4800年间发育而成。其后在上层又覆盖一层浅海沉积物。因而土体呈湖海相交替结构,上层为浅海沉积体,中层为湖相沉积体,下层为老海沉积体。
  距今2500~1000年左右,随着海退和湖、海泥沙的沉积,从沿山开始,向北次第成陆,海岸线逐渐向北推移,基本稳定在今临山—周巷—浒山南—观城—龙山一线。人类在沿山一带定居生活。现已发现:西部在浒山镇寺山上有西周时期的土墩墓,石堰乡王梁村笔架山和陈山等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室墓群;中部在樟树乡的匡堰和乌龟山有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址;东部在东安乡砖瓦厂旁有商代遗址,洪魏一带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室墓群,在雁门乡的朱家山和石塘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室墓。以后,随着海岸线的北移,人类活动逐步向北延伸至平原地带。汉、唐期间,修筑杜湖、白洋湖、烛溪湖等,在平原从事垦殖;上林湖一带建有越窑,烧制陶瓷;唐代开始,今师桥、石堰等地已设灶制盐,故师桥一带有“秦则海也,汉则涂也,唐则灶也”之说。
  第二节 中部海积平原
  大古塘以北至七塘一片为公元11世纪至19世纪中叶成陆的中部海积平原,计面积521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67.2%。
  11世纪后,喇叭形的杭州湾渐趋弯曲,涌潮增强,江海泥沙沉积增多,海涂基本处于淤涨状态;同时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筑塘围涂活动日趋频繁,逐步形成扇形状陆域突出于杭州湾。经历3个时段:
  自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由于钱塘江水出萧山南大门,经上虞、慈溪岸边,直趋入海,受钱塘江主槽摆动的影响,使海涂冲淤交替,有进有退,海岸线大体徘徊在大古塘以北一线。12世纪曾涨至今庵东一观城一线(庵东地段距大古塘8公里左右)。13世纪发生大面积坍涂,南宋宝庆(1225~1227)至元大德年间(1297~1307),“海壖内移,八乡之地,悉渐于海”,内坍8公里,海岸线又后退至近大古塘以北一带。
  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海涂一直向北淤涨,但速度较慢。15世纪末涨至现长河—坎墩—观城(即潮塘至二塘)一线。至18世纪初又涨至现建塘乡牛角尖村—新浦镇高桥村—东山乡营房山北—五洞闸乡大岐山—伏龙山西(即四塘)一线。
  18世纪中叶后,因钱塘江水流改道,水出萧山北大门,改变了杭州湾潮流动力,杭州湾两岸出现北坍南涨现象,使南岸海涂淤涨速度加快。至19世纪中叶已涨至今西三—庵东北—新浦镇新闸村—附海乡郑家浦村—五洞闸乡高背山村—伏龙山西(即七塘)一线。
  这片海涂全由江海泥沙沉积而成。泥沙来源有钱塘江和曹娥江来沙、长江和海域来沙及杭州湾本身北坍南涨变形调整供沙3部分。其沉积速度,受潮流动力与地理位置的影响,西部地区泥沙沉积多,淤涨快,在浒山—庵东纵断面,900年来外涨11.7公里,平均每年外涨13米;东部地区泥沙沉积少,淤涨慢,在师桥—高背山纵断面,900年来外涨7.5公里,年涨8.3米,尤在伏龙山东段,淤涨更慢,仅外涨1.3~2.6公里,年涨速度不到3米。
  第三节滨海海积平原
  七塘以北至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一片为19世纪中叶迄今成陆的滨海海积平原,计面积110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4.2%。
  19世纪中叶后,海涂继续向外淤涨,至本世纪初涨至八塘外一线,庵东地区距七塘5公里左右。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现西三乡一带受潮流沟冲刷,发生局部性坍涂,海岸线内移4.5公里。但全县海涂总的趋势仍然外涨较快,至1987年,除龙山、观城、逍林部分地段外,已涨至九塘一线(指已围海塘部分)。其中仍以庵东地区淤涨较快,100多年来外涨5.2公里,年涨50余米。逍林以东至龙山段仅外涨0.6~1.6公里,年涨5~15米。这片土地,因成陆晚,土壤含盐量高达0.5%以上,为庵东地区盐业集中产地。
  解放后,海涂在自然淤涨同时,采取人工促淤措施加速淤涨。1964年底,为制止伏龙山以西的龙山、观城两区海涂内坍,在华东水利学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帮助和指导下,于龙山区的甸山闸附近试筑丁坝1条,长100米,与海岸交角70°与涨潮交角45°与落潮交角120°与强浪交角20°。筑坝后,改变丁坝两侧潮,流的流速与流向,,在丁坝两侧发生明显,淤积。1965年在观城区翁家浦东的小段路八塘外试筑146米长的砌石护滩丁坝,缓冲潮流对海涂的冲刷力,起到保滩护塘作用。同时,观城区又在高背浦东的八塘外筑130米长的丁坝3条,其间距为520米、260米,坝成后,坝田内整个涂面普遍淤涨。于是自60年代后期开始,在东部沿海(龙山、观城、逍林3区),先后建造长丁坝8条促淤。
  观城区于1969~1981年建造长丁坝6条:
  海黄山丁坝。1969年9月至1971年12月建,位在高背浦西600米处,长2104米。
  郑家浦丁坝。1969~1972年建,位在郑家浦口以西0.8公里处,长2010米。
  徐家浦丁坝。1972~1974年建,位在徐家浦口西侧,长1980米。
  裘家浦丁坝。1972~1975年底建,位在裘家浦口西侧,长1544米。
  其间距:裘家浦丁坝至海黄山丁坝为3200米,海黄山丁坝至徐家浦丁坝为3850米,徐家浦丁坝至郑家浦丁坝为3850米。形成一组丁坝群。
  1980~1981年又兴建长丁坝2条:罗郑甲护塘直坝,长1000米;方家浦护塘直坝,长1780米。龙山区于1976~1980年在灵峰浦西侧建造民主丁坝,长1400米,与龙山码头(长2000米)间距为2700米。形成一组丁坝群。逍林区于1970~1974年建新浦丁坝,位在新浦西侧,长1150米。1974~1982年在观城区海黄山两侧用石块抛建长999米、2670米、4100米、2372米的顺岸堤坝(与海岸线平行)4条,使滩涂淤积增快,﹢3米、﹢2米等深线迅速外移。
  1979年又在海黄山侧设置浮网坝两条,总长1760米,以减缓退潮流速,增加泥沙淤积量。
  丁坝、顺坝和网坝促淤效果明显。1969~1983年,从龙山码头至郑家浦丁坝内,泥沙的平均年淤积量为233万立方米,海涂年平均增厚8.8厘米。其中:龙山码头至民主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54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裘家浦丁坝至海黄山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38万立方米,年增厚7.5厘米;海黄山丁坝至徐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68.5万立方米,年增厚9厘米;徐家浦丁坝至郑家浦丁坝之间的年淤积量为72.5万立方米,年增厚9.5厘米。观城区自1969年开始建造6条长丁坝和4条顺坝后,海涂淤涨快,至1985年止新增海涂18平方公里。至1987年,全县通过人工促淤,增加海涂面积27.73平方公里,占近期成陆面积的20.1%。
  第四节 三北浅滩
  在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外,尚有一片滩涂—三北浅滩。东起大岙闸,西至曹娥九塘闸,东西海岸线长77.56公里,呈扇形状分布在沿海一线海塘之外。计面积:理论基准面(吴淞高程零米)以上为433.0466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时出露海面面积为337.4309平方公里。其中庵东—逍林段滩涂面宽,最宽处有10公里左右,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371.2759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出露面积292.474平方公里;观城—龙山段滩涂面狭,一般宽度2~4公里,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61.7707平方公里,小潮低潮位出露面积44.4669平方公里。这片滩涂为全省最大滩涂,目前尚在继续淤涨中。
  三北浅滩的形成是慈溪淤涨型岸滩不断外涨的结果。在本世纪30年代已成雏形,以后随着江海泥沙的沉积而逐步发育,民国19年(1930)以来平均每年外涨39米。据1965~1986年在龙山码头、海黄山、四灶浦、高王路江九塘闸和长河水库等地定点观察,各地滩涂均有外涨,年涨速度为43~357米。但在长河水库以西段,受杭州湾潮流沟冲刷,岸滩不稳定,80年代以来,发生几次坍涂。1987年在长河水库至周巷水库外侧300~2000米处,被冲刷内坍滩涂的深度在零米线以下0.8~2.8米。
  三北浅滩属粉砂型滩涂,西部为中粉砂,泥砂粒径多为0.01~0.05毫米;东部为细粉砂,泥砂粒径多数小于0.01毫米。滩势平缓,最宽潮间带达10公里,平均坡降为0.3~0.6‰。1987年庵东地段滩涂高程见下表:
  第二章 筑塘围涂
  随着三北平原逐渐成陆,人们随之筑塘围涂,扩大垦殖地域。在10世纪以前,民间随海涂地形不同,各自垒土筑塘,以捍潮汐,谓之“散塘”,今皆堙没无考。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始于宋庆历年间的大古塘。以后,海涂逐渐淤涨,海塘不断增筑,至今已筑至九塘一线。全县共筑东西向主要海塘9~13道,全长520余公里,相当于沪杭甬铁路全长的1.7倍,计围海涂775平方公里。
  第一节 解放前筑塘围涂
  解放前,因现境原属慈溪、余姚、镇海3县,以淞浦、洋浦为界,分为镇北、慈北、姚北3片。历代筑塘围涂,均由各县分别进行,故各地海塘的成塘时期、地理位置和海塘命名各不相同,唯大古塘和利济塘贯通3县北境。大古塘建于11~14世纪,东起龙场乡龙头场,西至上虞县沥海所(今上虞县沥海乡),横贯镇海、慈溪、余姚、上虞4县县境,全长80余公里。其现县境内自龙头场至周巷镇马家路村,计长48公里,古为沿海第一条捍海大堤,今为民户集中聚居地区,范市、师桥、观城、浒山、周巷诸镇皆在塘之两侧。利济塘建于18世纪,由当时各县分段建成,东起伏龙山西麓,西至余姚县兰塘乡干墩村与大古塘合,全长65公里。其现县境内自伏龙山至建塘乡板桥路村止,计长50公里。其余各塘均不统一。至解放时止,各县分别筑塘8~11道,计围海涂665平方公里。兹按当时县境的筑塘围涂情况分别记述。
  原姚北筑塘围涂
  原姚北筑塘围涂(不包括现属余姚县的泗门、临山地区),东至洋浦,西至周巷区西界,包括逍林、横河、浒山、长河、周巷、庵东6个区境。境内从有文字记载的大古塘开始,至解放时止,先后共筑海塘11道,全长258公里,计围海涂437平方公里。按其地理位置,自南至北,分述如下:
  大古塘姚北段境内部分(一塘)
  又名莲花塘、谢令塘、后海塘。东起桥头乡洋浦与大古塘观城段相连,沿杭甬公路北侧向西延伸,经樟树乡、白沙镇、浒山镇,至周巷镇马家路村与大古塘余姚段相接。宋庆历七年(1047)始建,初为土塘,屡遭风潮袭击,曾几坍几建。至元至正元年(1341)改为石堤,最后建成,历时近300年。宋《嘉泰会稽志》记述:“余姚海堤绵亘八乡,其袤百四十里。庆历中,县令谢景初治堤事,始筑二万八千尺,王文公(安石)记之..。厥后,受潮之〓,颓圮摧隳,甚则荡析田畴,漂溺室庐。于是岁起役夫六千人,人为役二十日,率于农隙董治修筑,吏或苟且不经意,随筑辄坏堤,盖未尝固也”。庆元二年(1196),县令施宿自上林(今桥头乡)至兰风(今余姚县临山一带)又筑堤四万二千尺,其中石堤五千七百尺。至宋宝庆(1225~1227)及元大德(1297~1307)以来复溃决,海壖内移十又六里。至正元年,州判叶恒乃作石堤二万一千二百十一尺,“下广九十尺,上半之高十有五尺,故土堤及石堤缺败者尽易以石,盖沿海壖之南,东抵慈溪,西接上虞,长一百四十里,初名莲花塘,今俗呼后海塘,..。前人皆观水势底止,因便分部筑之,长短高下异形,至叶恒所筑,则因旧为新,包山限海,绵亘为一,无复部分。明百余年所以无大害者,多叶之功”。
  新塘 在周巷区称省塘。塘分东、西两段。东段:在逍林区境内称横新塘,东起洋浦(三管乡毛家村南),西至择浦乡横新塘。西段:东起教场山西侧新塘村,经宗汉乡弄口庵、云城乡昌字地、周巷镇海漠村,由群乐村入余姚县朗霞乡境(另在潭南乡省塘头村至润房村南有一小塘,长1000米,也称省塘)。塘建于明永乐初(1403)。明万历《余姚县志》记载:“及海塘(大古塘)渐固,潮浸却,沙壖日坟起,可艺。永乐初始于旧海塘之北筑塘,曰新塘,以别于旧塘云”。
  周塘 分东、西两段。东段:自洋浦边三管乡洪家村起,经三管乡、逍林镇、择浦乡街,至白沙镇上周塘止。西段;自宗汉乡东周塘起,往西经西周塘、潮塘乡百两桥、新界乡池头庵、潭南乡火车跟、云城乡悦来市、谢家弄、周塘村、精忠乡义让路,至周巷镇傅家村止。明弘治初(1488)建,比潮塘后建17年,系为解决军民争地之分界塘,非为御潮之用。明万历《余姚县志》载:明弘治初,“绍兴府推官周进隆,察民灶之情,相地深浅,于新塘之下筑塘界之,塘以南与军民共利,其北惟灶户是业,争缘自得息,以其姓周,因称塘曰周塘”。
  夜塘 又名界塘,周巷地区称湖塘。位于周塘以北,系潮塘以南所筑的分界塘。东自天元镇东界塘村,经天元镇街、西界塘村、云城乡界塘村、精忠乡万寿寺、湖塘村,西至周巷镇安仁桥村入余姚县朗霞乡境。
  潮塘 即新御潮塘。东至坎墩镇东潮塘,经西潮塘、福源村(癞头庵跟)、潮塘乡张家、高王乡高王村、长河镇街、精忠乡驿亭、西褚巷、石板弄,西至西缪路村入余姚县曹娥乡境。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明万历《余姚县志》记述:新塘筑成后,“沙壖益起,海水北却十里许,其中俱可耕牧。成化间,水利佥事胡复于海口筑塘以御潮,曰新御潮塘,自是斥地之利岁登”。
  二新潮塘(二塘) 在坎墩又称坎塘。东起坎东乡六灶江,经坎墩镇街、潮塘乡二塘头、县长河农场北、精忠乡东溜场村、指挥庙,由新塘头村西入余姚县曹娥乡境。
  榆柳塘(三塘) 东至洋浦(三管乡毛家村北1.6公里处),经胜山乡拔船塘、坎东乡央水塘、三姓塘,沿三塘江向西延伸,经长河镇三塘村、精忠乡毛家埭村,至建塘乡牛角尖止,与四塘合。清光绪《余姚县志》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增筑榆柳塘,乾隆二年(1737)复请发公捐钱加筑完固”。
  利济塘姚北段境内部分(四塘) 逍林地区又称泥牛塘。东至洋浦利济塘船闸与利济塘观城段相接,、往西经新浦镇高桥村、胜西乡四灶村、坎东乡四塘头、坎墩镇绍兴舍头、沧田乡四塘头、大云乡垫桥路、义四乡劳家埭、小安乡周家路、建塘乡牛角尖,至板桥路村与利济塘余姚县段相接。自胜西、胜山、胜东、逍林、三管乡(镇)境至洋浦有支塘,谓胜山塘。利济塘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清光绪《余姚县志》记载:“雍正十二年于榆柳塘外民灶按丁捐筑利济塘,乾隆十二年以工代赈请帑银一万四千余两添筑”。
  晏海塘(五塘) 东至新浦镇洋龙村,经新浦镇街,胜北乡街、五塘南村,入浒山区沿五塘横江西伸,再经坎东乡五塘村、沧田乡老新街、大云乡大牌头、义四乡定海殿村、小安乡周丁村,至建塘乡三江口往西入余姚县曹娥乡境。《余姚六仓志》载:“晏海塘,清嘉庆时(1796~1820)筑,东起洋浦,有塘闸二,溋洞一,迤西各灶点设溋洞,西至梁下干墩(今余姚县兰塘乡境)”。
  永清塘(六塘) 新浦地区又称靖海塘。东至洋浦,沿六塘横江往西延伸,经新浦镇陈家舍、胜北乡黎阳村、崇寿乡相公殿、六塘凉亭、庵东镇南、沧田乡高兴街、小安乡小安街,至建塘乡协同心村入余姚县曹娥乡境。《余姚六仓志》记述:永清塘自清嘉庆二十年开始分段兴筑,至民国8年(1919)竣工。
  澄清塘(七塘) 东至新浦镇下洋浦村,经新闸(过塘行)沿七塘公路向西延伸,经东三、东二、东一车站、庵东镇北、西二、西三车站,至泥墩潭村入余姚县曹娥乡境。清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三年(1892~1897)筑新浦镇下洋浦至新闸段,民国6年筑西部义四乡段头湾以西段。35年,余姚县政府与余姚盐场公署商定,兴筑崇寿乡相公殿至义四乡段头湾段(此段民国26年计划兴筑,后因日寇入侵而止),计长15.3公里,贯通七塘全线。1949年7月遭大风潮侵袭,多处冲垮。1950年春,县人民政府发动沿海群众,以工代赈,全线加固,故西部群众又称之为解放塘。
  此外,逍林地区在洋浦至破山浦之间,于民国时期在澄清塘北又筑有新圩塘等。
  原慈北筑塘围涂
  在观城区境内,东至淞浦,西至洋浦。解放前共筑塘8道,长100公里,计围海涂163平方公里。
  大古塘观城段(一塘) 原名捍海塘,又名上塘、老塘、官塘。东至淞浦下三眼桥与大古塘龙山段相连,向西经掌起镇塘上叶家,折入杭甬公路北侧,然后沿公路延伸,经洋山、淹浦乡境、师桥镇塘下村、福山乡泽山北、观城镇卫山,至洋浦与大古塘姚北段相接。明洪武二十年(1387)后建。据清咸丰元年(1851)沈师桥《沈氏家谱·真五公(名沈允明)传》中记载:真五公因建观海卫龙山所有功,“荐授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令,公虑不自保,辞职不受诏,上书极言边海潮患,乞发帑整植捍海塘(大古塘),太祖高皇帝可其奏,命筑边海堤塘,疏通水道,自观城至龙山所”。又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述:大古塘为明弘治年间(1488~1505)所建。据此,大古塘建筑时间,当在建观海卫和龙山所城后不久的洪武年间。
  新塘(二塘) 东起淞浦(掌起镇境),经洋山乡新塘跟、师桥镇新塘凉亭、五洞闸上八村(新塘头)、东山头乡下宝山、六坒村,西至东海乡西舍、上横路村南止。
  三塘 东起五洞闸乡长岐山,经三塘头村,至东山头乡龙舌浦止。
  利济塘观城段(四塘) 又称泥牛塘。东至淞浦与利济塘龙山段相连,向西经五洞闸乡利济塘村折北至大岐山西侧,再沿四塘横河向西延伸,由东山头乡营房山北、附海乡大阴洞、三节、东海乡韩家路,至洋浦与利济塘姚北段相接。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以工代赈请帑建筑,长与老塘(大古塘)等,底阔五丈,面阔二丈,高一丈五尺,内留运河,便民舟楫,外留界河,防民侵削”。
  五塘 东起五洞闸乡大岐山北的淹浦,往西跨高背浦、徐家浦、蛟门浦,经附海乡海晏庙北,至蒋家丁洋浦边止。
  六塘 分东、西两段。东段:东至淞浦,往西经古窑车站、五洞闸乡五洞闸村、师桥镇六塘头村,至高背浦止。西段;自方家浦起,跨徐家浦、蛟门浦、郑家浦,至洋浦止。
  七塘 东至淞浦老红旗闸,经五洞闸乡高背山村、附海乡郑家浦村南,西至洋浦与逍林区七塘相接。沈师桥《沈氏接涨沙涂报告册》记述:清光绪二十五年,沈师桥沈姓筑七塘围涂垦殖。
  八塘 东至淞浦红旗闸,经五洞闸乡下高背山、附海乡郑家浦村北,西至洋浦与逍林区八塘相接。为解放前观城区沿海御潮主塘。沈师桥以北地段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其余为民国时期逐段增筑,解放后全面加固。
  原镇北筑塘围涂
  在龙山区境内,东至澥浦岭与宁波市镇海区交界,西至淞浦。解放前共筑塘8道,长66公里,计围海涂65平方公里。以伏龙山为界,分东、西两片。
  大古塘龙山段(一塘) 又称官路。东起龙头场,经田央黄、施公山、甸山乡戎家村、范市镇王家路村、范市棉花加工厂南,西至淞浦下三眼桥与大古塘观城段相接。于明洪武二十年后与观城区大古塘同时建筑。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大古塘为北乡(今龙山区)最旧之塘,昔时所以御海潮,今则为交通之要道”。
  老塘(二塘) 分东、西两段。伏龙山东段称龙山塘,东起石塘山,经龙山所城北,西至伏龙山止,为明洪武年间所筑,清乾隆十七年修建。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洪武间,节妇黄谊昭妻孙氏赴京奏准创筑,计长七百八十丈。此塘地当冲险,岁需修补,近因外涂坍削,潮流紧迫,西至伏龙山一带,已多残缺,东至石檀山一带,塘基尽没,..县令王梦弼勘分夷险,东段宜加木石,余仍全筑土堤,内修金墩、镇龙二闸,以御咸蓄淡,乾隆十七年五月奉文发帑行场督建”。伏龙山以西段,起自伏龙山西侧,经龙场、田央、甸山乡境,至沿海乡上老塘淞浦边止。
  新塘(三塘) 又名利济塘,为利济塘龙山段。东起伏龙山西麓的龙场乡龙西村(地舍),经田央乡地舍村,西至沿海乡新塘头村与利济塘观城段相接。于清雍正十三年围筑,乾隆十七年修筑加固。民国《镇海县志》记述:“伏龙山西因避潮,塘外海涂日涨,堪以耕凿。雍正十三年,协理青龙场盐司赵湘督劝筑塘,自慈邑鸣鹤场(当时鸣鹤盐场辖境至淞浦止)接至淡水泓止,长十余里。继得龙头场司沈昂复董加筑至龙山竣工。因塘身单薄,连被风潮倾圮,场司沈昂申上,经邑令王梦弼随宪副同公德,按验应筑土塘一千八百四十四丈七尺,并建淡水泓下闸,均援以工代赈修,乾隆十七年五月奉文发帑檄场督造”。
  小塘(四塘) 在新塘北。东自伏龙山西麓,经田央、甸山、范市乡(镇)境,西迄淞浦(沿海乡新塘头村北600米处)。
  五塘 在小塘北。东起伏龙山,沿五塘横河西延,经沿海乡太平闸村南,至淞浦止。
  六塘 分东、西两段。伏龙山以西段称老草畈塘,起自伏龙山西麓,经县第二农场南、沿海乡小施山村,沿公路向西延,至太平闸村北淞浦边止,建于民国初期。伏龙山以东段称炮台塘,东起石塘山,西至伏龙山东麓,建于民国20年左右。
  七塘(备塘) 分东、西两段。伏龙山以西段称新草畈塘,由伏龙山西麓起,经县第二农场。至淞浦老红旗闸止,建于民国10年左右。伏龙山以东段称老海塘,东起乌龟山,西至镇龙浦,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筑。
  八塘(包底塘) 东起伏龙山西麓山下闸,西至淞浦红旗闸,建于民国36~37年。1949年遭大风潮侵袭而损毁。1950年春季修筑,以后逐步加固而成为龙山区的主要沿海堤塘。
  解放前各地所筑的上述诸塘,除七塘、八塘外,均已废圮,仅留残迹,或仅留下以塘命名的畈名、路名、河名和村名,很多已成为民户聚居的集镇。所围的土地,始因土壤含盐量高,主要用于制盐。及老盐田土质日益淡化,加之人工改良,遂由“盐”改“农”种植棉粮等农作物,盐田也随海涂新围而北移,久而成为现今的百里沃野,大古塘以,南主产水稻,大古塘以北主栽棉花,为全县人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区。
  第二节 解放后筑塘围涂
  解放以来,由于海涂自然淤涨和人工促淤,新增了大片可围海涂。自1952年开始,各地发动群众筑塘围涂,至1987年先后围筑八塘、九塘,共长140余公里,新围海涂110平方公里。
  筑塘
  解放后,在全县统一修筑加固七塘(八塘)之后,增筑八塘和九塘,使海塘东西贯通,为沿海主要捍海御潮工程,系浙东海塘的组成部分。
  八塘 东至雁门乡乌龟山以东650米与宁波市镇海区海塘相连,西至西三乡泥墩潭村与余姚县泗门区海塘相接,全长70公里。分3段围筑:
  庵东区段。东至新浦八塘闸东200米处,西至西三乡泥墩潭村,长38公里。于1955年3月开始兴筑,至1965年12月竣工。共投工256.3万工,投资549.25万元,计土石方263.45万立方米。
  逍林区、观城区和龙山区伏龙山以西段。东自伏龙山西麓山下闸,西至新浦八塘闸东200米,长25公里,系民国时期所筑,解放后逐步修筑加固。龙山区伏龙山以东段。东至乌龟山东650米,西至龙山乡镇龙闸,长7公里(中有间断),于1964年前后由龙山、雁门两公社各大队分段围筑,当地称“六四塘”。
  现今八塘除自龙山区镇龙闸至观城区裘家浦段为沿海第一线海塘外,余作备塘。塘上建有43座备塘闸和出海排涝闸。
  九塘 60年代末开始分段兴筑。东至龙山区大岙闸东30米与宁波市镇海区海塘相连,西至西三乡建塘江九塘闸西750米与余姚县泗门区海涂水库外塘相接。至1987年已筑76.6公里,其中横塘62.5公里,直塘14.1公里。其间自观城区裘家浦至龙山区镇龙浦一段,因海涂淤涨慢,未筑。
  各区九塘长度和塘身结构(包括龙山、观城两区未筑九塘地段的八塘):
  庵东区长21.044公里,长河区长3.14公里,周巷区长1.877公里,浒山区长4.859公里。塘身结构:土塘,迎浪面大部砌石,少量抛石护坡。塘顶高程9~9.5米(吴淞高程,下同),面宽3.5~4米,内坡坡比1.5~3,外坡坡比1.8~2.5。各海涂水库外塘,塘顶高程9~10.5米,面宽8~15米,内坡坡比3~3.5,外坡坡比2~3。
  逍林区长10.958公里,土塘,迎浪面大部分砌石,少量抛石护坡。塘顶高程8.0~8.5米,面宽3~4米,内坡坡比1.5,外坡坡比1.5~2。观城区长18.248公里,土塘,迎浪面大部砌石。塘顶高程6.8~8米,面宽2.5~4米,内坡坡比1~2,外坡坡比1.5~2。
  龙山区长16.629公里,土塘,迎浪面大部砌石,部分抛石,少量土塘。伏龙山以西段(八塘),塘顶高程7~8米,面宽3.5米,内坡坡比1.2~2,外坡坡比1.5~2,塘上增筑砌石防浪墙高1米。伏龙山以东段(即龙山农垦场外塘),为陡墙式迎浪面海塘,塘顶高程7.5米,面宽4米,内坡坡比2,外坡坡比0.3~0.5,塘上增筑高1米的砌石防浪墙。
  全塘均为沿海第一线海塘。塘上建有出海排涝闸和纳咸闸35座。
  建设标准塘 1982~1987年,按浙江省水利厅《1982年海塘工程技术规定》设计标准,先后将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加高加固,建设标准化海塘(简称标准塘)
  26.306公里。其中:龙山区9.751公里,逍林区3.905公里,浒山区2.995公里,庵东区8.275公里,长河区1.38公里(观城区新围海涂的11.352公里标准塘正在建设中),占沿海第一线海塘的34.32%。共完成土方62.68万立方米,石方30.6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68.42万元。其标准:迎浪面砌石,内衬石渣垫层,塘身加高至设计标高,上加1米高防浪墙。型式:除镇龙闸至大岙闸7.162公里为陡墙式外,其余均为斜坡式。
  抢险护塘 70年代初开始,因杭州湾南股潮流变化,在西部与余姚县交界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和西三乡九塘外的海涂时涨时坍,有的地段出现不定期内坍。1976年至1979年春,在与余姚县泗门区交界的周巷水库西塘角至长河水库东塘角以北海涂内坍,严重地段有时日内坍6.5米,最深处达10米左右,威胁九塘安全。县成立海塘抢险指挥部,发动周巷、长河、庵东区群众,抢险护塘,共建护滩丁坝14条,长1528米,抛石加固险塘8870米,计投工45万余工,完成石方16.5万立方米。1979年7月至1980年11月在上述地段复发生海涂内坍,有的坍至九塘边,危及水库,县又成立海塘抢险指挥部,投工50余万工,投资122.59万元,抛石7.8万立方米,加固海塘5000余米,使海塘转险为夷。1983年冬至1985年又在上述地段发生小范围的海涂内坍,俱用抛石护塘措施,又投资31.6万元,抛石2.2万立方米。至今这段海塘和海涂仍处不稳定状态。
  围涂
  解放后围涂分3个时期,50年代在标高(吴淞高程)4.5米左右的高滩上围涂;60年代一般在中滩上围涂,滩涂标高3.5~4米之间;70年代开始,在低滩上进行围涂,一般先建丁(顺)坝促淤,然后筑塘围涂。
  为加强对围涂工作的领导,1966年成立县围垦海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围涂日常工作。1976年重建县围涂指挥部,对围涂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将全县划分为7个围垦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龙山围垦区从解浦岭至红旗闸,长17公里;观城围垦区从红旗闸至郑家浦丁坝,长16公里;逍林围垦区从郑家浦丁坝至水云浦闸,长8公里;浒山围垦区从水云浦至浒山盐场西直塘,长10公里;庵东围垦区从浒山盐场西直塘至西二丰收闸,长14.5公里;长河围垦区从西二丰收闸至长河水库西直塘,长6公里;周巷围垦区从长河水库西直塘至西三乡与余姚泗门地区交界,长5公里。各区采取群众围涂与专业队施工相结合的措施,成立开山采石专业队、运输专业队和施工专业队,加快围涂进程。至1987年,全县共围海涂162454亩。其中:龙山区8355亩,观城区27154亩,逍林区7604亩,浒山区4651亩,长河区4213亩,周巷区2330亩,庵东区108147亩。
  新围海涂,各地因地制宜边围边开发利用,为新开发农区。除河流、道路、塘坝等基本建设用地外,可利用面积为111929亩,占新围海涂总面积的68.9%。至1987年已利用的有106346亩,占可利用面积的95.2%,主要用于农业、渔业、盐业和建造海涂水库,尚有未利用的荒涂5583亩,占4.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