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6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水文
分类号: P33
页数: 14
页码: 121-134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水文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地表水、地下水、海水。
关键词: 慈溪县 水文 雨量

内容

慈溪雨量充沛,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但人口众多,年人均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拦蓄能力弱,降水季节大量径流排泄入海,致常年供水量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第一节 地表水
  水体
  慈溪内陆水域61.75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渠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渠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江、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较大河渠总长1048.6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96万立方米,复蓄水量9221万立方米。古多湖泊,现多已向山谷迁移或垦废。现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有凤浦湖、灵湖、窖湖、长溪水库、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浒山海涂水库、长河海涂水库、周巷海涂水库等13座,现有库容7653万立方米。10~100万立方米的湖泊水库5座,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154处,现有库容185.56万立方米。
  境内地表水体大都在人类长期水利活动中形成或得到根本改造。有关水体各要素见《水利编》。
  附:已垦废的历史湖泊
  寺湖,在大古塘南之寺山(亦称峙山)北麓,面积80亩,清康熙年间(1662~1722)已消失。
  烛溪湖,一名明塘湖,俗称淡水海,在今龙南乡。分东、西二湖,中间有腰塘,东、西各置陡门,面积13208亩,深二丈。南宋庆元五年(1199),知县施宿建闸溉田。民国20年(1931)前后,西湖垦废;1958年东湖垦废,腰塘残迹尚存。
  上岙湖,在今桥头乡,在奉隐堂山与黄婆山之间,北限海塘,面积366亩,民国时期废湖为田。
  银淀湖,在今彭东乡境内。湖中有〓鸡山。妙山有闸口。清代废。
  梅岙湖,在今梅湖上游,与烛溪湖通。1962年建成梅湖水库,遂淹没。
  鲤子湖,在今寺山之东,龙舌山之北,面积463亩。置黄家堰闸、罗树桥闸。清乾隆时已久废。
  水质
  南部丘陵地区湖库,水质较好。一般为二级水,其中梅湖、邵岙湖、上林湖属一级水。河网区有机质污染严重,浒山镇等地部分河段已属五级水,其余三至四级不等。河网水五毒污染尚不严重,除逍林—桥头—彭东一带为二级水外,余均为一级水。
  水量
  境内地表径流,南部大、北部小,丘陵大、平原小,东部大、西部小。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3~0.34,东南部丘陵地区0.43,北部盐区0.34。
  地表径流的年际分布不均衡,据观海卫站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同步推算:1967年枯水年,径流量2.402亿立方米;1971年平水年,4.611亿立方米;1977年丰水年,6.148亿立方米。丰水年年径流量为枯水年的2.6倍,为平水年的1.3倍。地表径流年内分布不均,西河区(鸣山堰)水位1962年6月10日达2.82米,而7月20日则河干无水。一般9月最大,6月次之,11月、12月、1月最小。据西河区(鸣山堰下)1957~1987年水位记录,年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份的9年,6月份的8年,年最低水位,出现于8月份的8年,7月份的6年。
  利用现状
  县境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4.803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5.122亿立方米的93.8%。
  南部丘陵区集雨面积166.8平方公里,其中111.64平方公里所产径流的64.3%已拦蓄利用,观城、龙山区开发利用率为76.2%,已达开发极限。
  平原河网区,拦蓄状况不良,河网全年复蓄总量及海涂水库容蓄量合计1.3909亿立方米,仅能容蓄平均年径流量3.827亿立方米的36.3%,河网区地表径流的63.7%均被排弃入海。1987年全年降水总量为1535.5毫米,地表总径流量为6.218亿立方米。但据沿海闸口实测:全年向北排泄总水量为4.024亿立方米(不含向姚江排泄的水量数),占总径流水量的64.7%。近年河道淤浅,容蓄量减少,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第二节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贫乏,多为咸水。淡水(含微咸水)天然资源总计4055.34万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782万立方米/年,目前实际开采117万立方米/年。
  含水层
  境内含水层可划分为2大类、4亚类、6个含水岩组,赋存条件较差。
  松散含水岩 可分两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属全新统上段海积亚粘土、亚砂土,广布于平原表部,水量极贫乏,民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
  孔隙承压含水岩组。有3组:全新统下段冲积、海积亚砂土及粉细砂含水岩组,顶板埋深20~46米,厚度2~17米,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且均系咸水或微咸水。上更新统中段冲积沙、砂砾石含水岩组(俗称“第Ⅰ承压含水组”),可分两个含水层,均由余姚江古河道冲积物构成,第一层主流线位于周巷—长河一线。由含砾粗砂组成,两侧过渡为中细砂,厚3~16米。含水层顶板埋深40~60米,静水位埋深0.242.34米。水量中等,单井出水量150950立方米/日。第二层主流线在长河—庵东一线,至庵东东北部与第一层沟通,其他如坎墩镇等地则为“天窗”式沟通。含水层顶板埋深50~80米,静水位埋深0.9~3.0米。由河床相砂砾石、含砾中粗砂组成者,厚10~20米,单井涌水量1000~2700立方米/日;由河床—漫滩相中细砂组成者,厚3~10米,单井涌水量200~1000立方米/日;由漫滩相中细砂夹亚粘土组成者,厚度小于10.5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上更新统下段冲积砂、砂砾石含水岩组(俗称“第Ⅱ含水组”),也主要由余姚江古河道冲积物组成,起于境外的马诸,往东北至长河西部分成两支:一支往北,一支经长河、庵东进入杭州湾。含水组厚8~23米,顶板埋深68~103米。古河道中心部位单井涌水量1000~3200立方米/日,两侧水量渐减,均小于1000立方米/日。
  裂隙含水基岩 可分两类: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中层状岩类组,由下侏罗统,上三迭统浅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构造裂隙组成,分布于庙山、洪家和凤浦湖以东一带,泉流量0.11~0.61升/秒。另有块状岩类组,由上侏罗统火山岩构造裂隙组成,广布于丘陵山区,富水性不平衡,残丘与孤丘地带,泉流量小于0.1升/秒,山区则可达0.1~1.0升/秒。
  风化带网状裂隙含水岩组。由燕山早期的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组成,分布于洪家、凤浦湖、邱王、金夹岙、凉帽山等地,水量贫乏,常见泉流量0.1~0.25升/秒。
  水质
  丘陵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埋藏在构造裂隙和风化带网状裂隙中,前者矿化度小于0.05克/升,后者较高,低于0.2克/升。水化学类型,前者为HCO3—Na·Mg型,后者为HCO3—Ca型。
  平原表层的孔隙潜水,山前地段为淡水,近海地段为咸水。从山前到近海,水化学类型由HCO3—Na·Ca型过渡到C1·HCO3—Na·Ca、C1~K·Ca型。
  平原深层承压水,除白沙及长河一带为淡水,长河—庵东、长河—周巷部分地区为微咸水外,余均为咸水。
  径流
  径流与补给、排泄条件相关,按类分述如下:
  平原表部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天气降水和灌溉回水的补给。含水层透性差,径流条件不好,基本为滞水带。径流以垂向运动为主,蒸发蒸腾为主要的自然排泄方式。当民井取水和地表水体水位下降时,邻近地段地下水产生缓慢的水平运动,补给民井和地表水。民井水位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年变幅可达2~4米,旱季易干涸。耕地地下水位受地下水径流条件制约。据1980年调查,稻田平均深51.5厘米,最深浒山镇,77.3厘米;最浅观城区,40.1厘米。棉地平均深69.9厘米,浒山镇最深,90厘米;周巷区最浅,54.5厘米。全县有50.3%稻田和37%棉地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上。
  平原深部的孔隙承压水径流以侧向运动为主。在垂向上,由于非含水层的覆盖和阻隔,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不能渗入。近山地段与基岩直接接触,受基岩裂隙水的微弱补给。境内3条主要的孔隙承压含水组之间,受亚粘土或粘土所隔,无水力联系。孔隙承压水的天然补给、排泄条件很差,水力坡度小于1‰,大多通过生产井开采排泄,并需通过人工回灌补给。
  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天气降水的补给,一般埋藏较浅,地下径流途径短,尤其是浅部的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多表现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无明显的径流区,地下水流向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而构造裂隙水,特别是断裂脉状水,由于导水裂隙延伸较长,连通性好,具有一定的径流途径。地下水流常沿构造带呈纵向流动。多以侵蚀下降泉或少量上升泉排泄于地表。
  由于地下水径流的上述情况,慈溪地下水出入境径流量甚微,一般年平均入境仅100万立方米,出境41万立方米。
  储量及开采利用
  县境地下水资源计每年4055万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和河谷平原潜水每年1776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龙山、观城、横河、浒山区的南部丘陵地区;表部孔隙潜水和深层承压水每年2280万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地区,以长河区最多,其他各区蕴量大致相近。可开采资源计每年782万立方米,分类如下:
  基岩裂隙水,每年521万立方米。以断裂脉状水为主,其他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小,无实际开采价值。断裂脉状水主要采取拦截出露地表之地下径流的方式加以利用,其数值以由径流棋数法求得的排泄量为依据。
  平原表部的孔隙潜水,每年68万立方米,分布面广,富水性差,由降水渗入的天然资源构成,难以集中开采,仅能作农村生活用水。其数值为目前农村实际取水量。
  平原深部赋存的孔隙承压水,每年192万立方米,其中微咸水182万立方米,淡水10万立方米。境内孔隙承压含水层被亚粘土或粘土所隔,相互间无水力联系,补给困难,是无源之水,开采资源主要由各含水层的弹性释放量构成。开采数值是在不致引起水质严重恶化,地面显著沉降的前提下,以降深10米的弹性释放量之年际调节量作为计算依据。
  目前,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每年117万立方米,其中孔隙潜水68万立方米,孔隙承压水49万立方米,占可采地下水总量的15%。深层承压水系无源之水,为改善水质,并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须做好人工回灌工作。
  第三节 海水
  慈溪北濒杭州湾,海面居于杭州湾水流主流的隐蔽地区,水层浅薄,海水咸份较外海低,含沙量大。潮流为主要水动力,高低潮差大,进潮量宏富。
  水质
  海水咸度。因受钱塘江、曹娥江等江河入海淡水影响,海水含盐量低于外海,且有地区及时间差异。东部龙山、观城一带稍高,西部庵东地区稍低,平均值在1.2~1.4°Be′之间。全年各月平均咸度受江河汛期影响。庵东盐区沿海海水咸度历年略有升降。
  含沙量。三北浅滩潮流强劲,含沙量高、变幅大。悬沙主要由粉砂级物质组成,1982~1984年实测龙山站最低含沙量21毫克/升,最高2298毫克/升,平均含沙量表层为95毫克/升,底层为952毫克/升。四灶浦站最低含沙量为20毫克/升,最高达9921毫克/升,平均表层为257毫克/升,底层为5089毫克/升。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约2~3倍。最高含沙量多出现在涨急、落急后1小时。输沙方向为西北向,净输沙量湾顶大于湾口。
  潮位
  杭州湾为强潮河口。潮汐涨落引起水体一日之内有数次吞吐,泥沙随之来回运移;潮差大小使海滩宽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潮流的强弱造成了各地段的蚀积冲淤,潮汐和潮流是慈溪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运动的最重要的条件。7~10月间的台风暴浪与大潮汛叠加时常引起袭击性海潮,有较大的破坏性。
  沿海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根据海黄山水文站测定,主要潮位特征如下:
  高低潮位。以吴淞基面为基准,沿海历年平均潮位为2.1米,其中1月平均1.91米,4月平均1.98米,7月平均2.23米,10月平均2.29米。历年最高年平均潮位3.30米,最低年平均潮位0.76米。历年最高潮位出现于1981年9月1日,达5.33米,历年最低潮位出现在1980年10月25日,﹣0.55米。
  潮差。从湾口到湾顶潮差逐步增大。全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浦沿3.01米,湾顶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国潮差最大之海湾。海黄山观测点历年涨潮平均潮差2.53米,涨潮最大潮差出现在1973年7月31日,4.26米;涨潮最低潮差出现于1971年2月20日,0.43米。历年落潮平均潮差2.53米。落潮最大潮差出现在1974年8月20日,4.26米,落潮最小潮差出现于1971年3月21日,0.58米。
  涨落潮历时。历年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57分,最大8小时零5分,最小4小时15分;历年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28分,最大8小时零8分,最小4小时18分。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
  高潮位及潮差均受风浪的影响,天文大潮与热带风暴相遇时,常出现特高潮位。发生于1981年9月1日1时零1分的历史最高潮位5.33米,就是大潮汛期受台风大浪影响造成,巨浪曾将海黄山闸东孔过桥板一头抬起。发生于1974年8月20日20时正的次高潮位5.24米,成因相同,其时县境降水100毫米,余姚河水流入县境,被高位潮水堵在口内,使棉田受淹3天。
  潮流
  杭州湾内在潮流纯属往复流性质。在深水部位涨潮流向与岸线平行,从东到西流向角逐渐变小,在龙山断面为325°,新浦沿断面317°,庵东断面270°。落潮流向一般为135°,在庵东为44°。涨落潮流的变化反映了潮波变形的状况。慈溪海域涨潮流流向为WNW潮流能量入湾口后,幅聚指向北岸,主流离慈溪岸线稍近;落潮流流向为SE落潮,延时较长,流速西向东不断辐散,挟沙能力相应降低,泥沙沉积显著。涨落潮,流速,﹣5米等深线处最大。海黄山处最大表面流速为2.2米/秒,涨潮流速平均0.69~1.28厘米/秒,落潮流速平均为0.59~1.01厘米/秒,涨落潮流速比为1.29: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