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四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四季
分类号: P463.3
页数: 2
页码: 108-109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一年四季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关键词: 慈溪县 气候 四季

内容

春季 春分后,天气转暖,平均气温上升至17.9℃。时有冷空气暴发性南下,天气忽冷忽热。1957年4月3日最低气温0.4℃,1967年4月30日最高气温34.1℃,相差33.7℃。1954~1987年的34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8年9次,平均3~4年1次,占总年份的23%,易造成作物苗期灾害。
  雨水逐渐增多,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约占全年的25%。3月21日至5月10日,连阴雨率高达81%。1965年连续出现4次连阴雨过程。春季为冰雹的主要出现季节,以杭甬公路北侧至沿海受害最严重。
  夏季 天气变化复杂,为灾害性天气集中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上旬,常出现连阴雨、暴雨、冰雹和龙卷风,时有洪涝灾害发生,俗称梅雨期。一般6月14日入梅,7月9日前后出梅,平均25天。梅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69.8毫米,为年降水量的13.3%,平均降水日数15天,占全年的10.3%。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为仲夏,天气晴热干旱,局部地区有雷阵雨,俗称伏旱,一般持续25天。1967年,7月22日进入伏旱,10月11日结束,长达82天,其间雨日6天,过程降水量21.7毫米,湿润系数0.03,达极旱标准。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最高温度皆达38.5℃。8月下旬到9月中旬,常有特大暴雨和连阴雨,历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1%,俗称秋雨季节。1959年8月21日到9月23日连续降水34天,总降水量53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7.7%,降水日数占过程总天数的82%。1962年9月4~6日,总降水量330.6毫米,日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
  夏季是台风影响季节,常有暴风骤雨。1956年8月1日和1981年8月1日及8月25日,最大风力分别达12和11级。炎夏午后常有2~3级东南偏东风。
  秋季 秋分后,地面温度较高,冷气团易变性,气温波动大。季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差距大,1984年10月2日最高温度33.9℃,1966年10月29日最低温度2.2℃,相差31.7℃。降水减少,是“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偏旱,历年平均降水量9月中旬65.1毫米,10月下旬仅17.8毫米。1979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总降水量只9.0毫米。
  冬季 天气转冷。1月最冷,历年平均气温3.8℃,平均最低气温1.0℃,1977年1月5日最低,零下9.3℃,有严重冰冻,河道水库可行人。同年,最低温度在0℃以下的31.6天,低于或等于零下5℃的17天,为百年未遇之寒冬。但冷气团易变性,亦有暖冬年份出现,1954年1月平均气温5.9℃,1987年1月5.5℃,比常年分别高出2.1℃和1.7℃。
  冬季天气偏旱,12月及1月为全年降水少的月份,2月份降水始增多,历年1月平均降水量53毫米。整个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1月平均风速3.3米/秒,为全年各月之最。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