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5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气候
分类号: P463.3
页数: 14
页码: 108-121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气候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四季、日照与辐射、温度、降水与蒸发、霜、雪、冰、风。
关键词: 慈溪县 气候 自然环境

内容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明显,冬夏稍长,春秋略短。温暖湿润,气温变幅小。雨量、光照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光、温及降水有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季
  春季 春分后,天气转暖,平均气温上升至17.9℃。时有冷空气暴发性南下,天气忽冷忽热。1957年4月3日最低气温0.4℃,1967年4月30日最高气温34.1℃,相差33.7℃。1954~1987年的34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8年9次,平均3~4年1次,占总年份的23%,易造成作物苗期灾害。
  雨水逐渐增多,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约占全年的25%。3月21日至5月10日,连阴雨率高达81%。1965年连续出现4次连阴雨过程。春季为冰雹的主要出现季节,以杭甬公路北侧至沿海受害最严重。
  夏季 天气变化复杂,为灾害性天气集中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上旬,常出现连阴雨、暴雨、冰雹和龙卷风,时有洪涝灾害发生,俗称梅雨期。一般6月14日入梅,7月9日前后出梅,平均25天。梅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69.8毫米,为年降水量的13.3%,平均降水日数15天,占全年的10.3%。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为仲夏,天气晴热干旱,局部地区有雷阵雨,俗称伏旱,一般持续25天。1967年,7月22日进入伏旱,10月11日结束,长达82天,其间雨日6天,过程降水量21.7毫米,湿润系数0.03,达极旱标准。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最高温度皆达38.5℃。8月下旬到9月中旬,常有特大暴雨和连阴雨,历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1%,俗称秋雨季节。1959年8月21日到9月23日连续降水34天,总降水量53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7.7%,降水日数占过程总天数的82%。1962年9月4~6日,总降水量330.6毫米,日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
  夏季是台风影响季节,常有暴风骤雨。1956年8月1日和1981年8月1日及8月25日,最大风力分别达12和11级。炎夏午后常有2~3级东南偏东风。
  秋季 秋分后,地面温度较高,冷气团易变性,气温波动大。季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差距大,1984年10月2日最高温度33.9℃,1966年10月29日最低温度2.2℃,相差31.7℃。降水减少,是“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偏旱,历年平均降水量9月中旬65.1毫米,10月下旬仅17.8毫米。1979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总降水量只9.0毫米。
  冬季 天气转冷。1月最冷,历年平均气温3.8℃,平均最低气温1.0℃,1977年1月5日最低,零下9.3℃,有严重冰冻,河道水库可行人。同年,最低温度在0℃以下的31.6天,低于或等于零下5℃的17天,为百年未遇之寒冬。但冷气团易变性,亦有暖冬年份出现,1954年1月平均气温5.9℃,1987年1月5.5℃,比常年分别高出2.1℃和1.7℃。
  冬季天气偏旱,12月及1月为全年降水少的月份,2月份降水始增多,历年1月平均降水量53毫米。整个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1月平均风速3.3米/秒,为全年各月之最。
  第二节 日照与辐射
  日照 1964~1987年间,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38.4小时。最多1963年,2399.0小时;最少1954年,1546.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历年平均260.9小时,1967年8月为370.7小时,日照率91%;2月最少,115.5小时。最低的1954年5月仅69.6小时,日照率16%。日照变化:1955~1960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90.0小时,1961~1970年为2158.6小时,1971~1980年为2044.1小时,1981~1987年为1886.2小时。70年代比60年代减少5%,80年代7年平均比70年代均值减少8%。
  日照时数的地区分布,西部略高于东部,平原略高于丘陵。1981~1983年实测,龙山棉花科学研究所比庵东气象站低8%;龙南乡寺下村,比庵东气象站低20%。
  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直接辐射量63千卡/平方厘米,散射辐射量49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55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辐射量以7月最多,14.6千卡/平方厘米;12月最少,5.8千卡/平方厘米。直接辐射量变化周期略迟于总辐射量变化,散射辐射量变化周期略早于总辐射量变化。生理辐射量与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周期则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光能利用率,早稻约1%,其他作物约0.5%。耕作制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大麦、棉花轮作制为0.53%,丰收年可达0.74%。大麦、水稻种植制为0.82%,丰收年可达1.1%。光温效率的时间分布:6~9月接近1.00,12~2月仅0.2。光温同步为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较好条件。旱生作物的平均相对光水效率0.56,4~6月0.77,2月及9~10月0.50,总变幅0.21。
  第三节 温度
  气温
  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1954~1987年,年平均气温16.0℃,1976年最低,平均15.5℃;1961年最高17.0℃。
  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28.2℃,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各级最高温度出现频率:36.0℃~36.9℃12年,占35%;37.0℃~37.9℃14年,占41%;等于和大于38.0℃5年,占15%。气温超过35.0℃的炎夏天气平均14天左右。连续3天以上超过37.0℃的高温年约占30%,1964年长达11天。
  1月平均气温最低,历年平均3.8℃。年极端最低气温﹣9.3℃,出现在1977年1月5日。各级最低气温出现频率:﹣5.0℃~﹣6.9℃12年,占35%;﹣7.0℃~﹣7.9℃5年,占15%;﹣8.0℃以下2年,占6%。等于或低于0℃的寒冬天气年平均32天。
  地区气温差 平原地区平均温度基本一致,盐场白地气温略高,日变幅和年变幅也稍大。丘陵地区气温随高程上升而下降,以瘦尖山—樟树一线为界分为两个小气候区,西部横河一带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6℃/100米;其中1月为0.3℃/100米,7月为0.7℃/100米。观城、龙山地区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5℃/100米,其中1月为0.6℃/100米,7月为2℃/100米。
  界限温度及积温 慈溪各地界限温度及积温见章后附表。界限温度在0℃~0℃之间,为作物全年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358.7天,占全年的98%。最短的1972年也有324天。如以80%保证率为条件,则有336天,占全年的92%。春花作物冬季停止生长的现象不明显。
  界限温度在10℃~10℃之间,为棉花、水稻等夏季作物的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235天,占全年的65%。最短的1976年也有229天。活动积温历年平均5045.5℃,80%保证率的积温4950℃,都小于一年三熟的要求指标5300℃。推广一年三熟耕作制在季节上比较紧迫。以麦—稻—稻制为例:大麦11月中旬播种,次年5月中旬收获需179天,积温1573℃;早稻4月上旬播种,7月底收获需145天,积温2585℃;晚稻从6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收获需145天,积温3400℃。三季作物累计440天,积温7558℃。三季作物重叠期75天。推广三熟制地区常用延长秧龄和早稻割青等措施调节季节。
  界限温度15℃~20℃为连作稻的安全生长期,历年平均初日在5月1日,终日在10月2日,持续天数157天,活动积温3758℃,比连作稻栽培要求天数140天、积温3600℃略高,但对安全齐穗仍有一定风险。
  地温
  地面温度 年平均17.9℃,7、8两月最高,历年平均31.8℃;极端最高温度70.8℃出现在1962年7月12日。最低1月,历年平均4.6℃,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1月到3月之间,1969年11月25日,最低温度﹣10.0℃。
  地中温度年 平均17.3~17.4℃。各深度间地温变化不大,年变幅随深度加大而变小。平均年较差:深5厘米,25.2℃;10厘米,24.4℃;20厘米,22.8℃。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降水量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量(含雨、雪、冰雹,下同)1272.8毫米。最多1954年,1821.6毫米;最少1967年,675.6毫米,年际差1146.0毫米。年降水量少于1000毫米的旱年有1955年、1967年、1968年、1978年、1979年5年,出现概率15%,大于1500毫米的涝年有1954年、1959年、1961年、1973年、1983年、1987年6年,出现概率17.6%。10~11年中大旱、大涝各1年。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春雨、梅雨、秋雨与伏旱、秋冬旱互相交替。降水最高峰在9月,历年平均177.8毫米,占全年的14%。1961年降水量最大,458.3毫米。34年中有6年降水量大于300毫米,占18%,有8年在200~300毫米之间,占24%。降水次高峰在6月,平均降水量172.4毫米,最高的1983年为346.3毫米。34年中有10年大于300毫米,占29%。其降水特点以静止锋前后的梅雨过程为主,多连阴雨。
  降水量地区分布随海拔下降而减少。南部蹋脑岗附近为全境最大雨量中心,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降水日数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146天,1975年最多,计172天;1967年最少,计111天,年际差61天。一年中5月份最多,平均16天;11月最少,平均9天。南部丘陵地区较平原地区稍多。
  暴雨日,1954~1987年间,计98天,平均每年2.9天。最多的1960年、1970年、1983年各有6天,1972年、1977年、1978年3年无暴雨日。全年各月,5~9月出现频率最高,其中9月因受热带风暴影响尤甚,34年中共计31天。丘陵地区较多,平均2~4天。
  蒸发
  历年平均年蒸发量961.4毫米(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测定,采用陈明荣蒸发量公式计算),约比降水量低24%。但7、8月份蒸发量大,分别比降水量大32%和43%。
  第五节 霜雪冰
  霜 1954~1987年,年平均有霜日34.9天。最多1985~1986年,51天;最少1968~1969年,21天。有霜日集中于12月到2月之间,并以1月为中心呈正态分布。
  初霜期历年平均在11月23日。最早1966年,10月29日;最晚1967年,12月3日,终霜期历年平均在3月23日,最早1955年、1960年,2月23日;最迟1965年,4月11日。初霜期出现在11月中旬的占41%,出现于11月下旬的占38%。终霜期出现在3月下旬的占44%,出现在4月上旬的占18%。
  历年平均无霜期244天,最长1955年,272天;最短1966年,213天。
  雪 历年年平均雪日6.4天。最多1984年,21天;1974~1975年间,无降雪。平均初雪期在12月27日。最早1960年,11月16日,最迟1965年,1月25日。平均终雪期在3月6日,最早1960年,1月24日,最迟1969年,4月4日。降雪日以1~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
  历年平均积雪日数4天。最多1976~1977年,18天,积雪日以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1977年1月30日积雪最大深度达17厘米。
  冰 1954~1987年,年平均结冰日37.0天。1967~1968年最多,60天;1974~1975年最少,20天。各月结冰日数以1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
  历年平均初结冰日12月3日,最早1956年,11月13日,最晚1961年,12月22日,平均终结冰日3月5日,最早1959年,1月31日;最晚1962年,3月30日。历年平均结冰期93天,1956年11月13日至1957年3月14日最长,122天;1958年12月3日至1959年1月31日最短,60天。
  第六 节风
  特征
  全年风向随季节变换。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春季转夏季风早,秋季转冬季风稍迟。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米/秒,风速变幅2.5~3.4米/秒。各月平均风速差异不大,在2.6米/秒(7月)和3.3米/秒(1月)之间。
  平均大风日数9.6天,全年分布均匀,1月、8月、12月略多,2月最少。1981年9月1日最大风速达31.1米/秒(11级)。其他各月也有9级以上的大风出现。
  台风及龙卷风 1954~1987年,对慈溪有较明显影响的台风23年31次,8~9月间最多,34年中24次,占总次数的77%,一般8月多风,9月多雨;8月多摧折作物成灾,9月多洪涝海潮灾害。据历年记录,出现最迟的是1961年10月3~5日,1985年10月4~5日;出现最早的是1961年5月18~21日。偶有龙卷风出现,伴有冰雹。历年最严重龙卷风出现在1980年6月27日和1983年9月16日,曾酿成重大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龙卷风行进路径大致有2条,一条由杭州湾进入县境西部,经西三、东一、东二、逍林、樟树或桥头向东进入观城,在观城龙山一带入海;一条从余姚泗门进入西三、周巷到长河、天元一带减弱消失。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