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岸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5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岸滩
分类号: P931
页数: 2
页码: 91-92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岸滩的基本情况。慈溪海岸为淤涨型岸滩,坡度0.3~0.6滩面宽阔,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5平方公里,按小潮,平均低潮位线计算,则有337.44平方公里。
关键词: 慈溪县 地貌 岸滩

内容

慈溪海岸为淤涨型岸滩,坡度0.3~0.6滩面宽阔,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5平方公里,按小潮,平均低潮位线计算,则有337.44平方公里。大体呈弧形带状,西宽东狭,庵东地段最宽时达10公里左右,伏龙山附近1~2公里,弧形顶端在东二乡辖地。北凸部分原似舌形,以东经121°15′经线为对称轴。1976年,舌轴指向正北,两侧变宽。1984年后,因流沟影响,滩涂边界呈不规则曲线。
  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地区颗粒较粗,由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的泥沙输出,长江浊水出海后驾潮输入及舟山群岛冲刷物补给。
  滩坡物质交换随季节变化。庵东滩地从坡折到坡脚年变幅距离为3000米左右,滩面高程年变幅一般为30~50厘米,多年变化在1米以内,上下物质交换约以﹣2米为界,一年之中夏季半年上部堆积下部侵蚀,冬季半年反之。
  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从海岸剖面观察,可分长年周期、季节性周期和暴风波周期,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潮汐周期(半日周期、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长年周期等)。各种周期变化的综合作用,产生不同的潮间带宽度、冲刷和淤积程度。一般是大潮淤积,小潮冲刷;夏季淤积,冬季冲刷;台风暴潮期冲刷,过后即淤积。综合结果是淤积大于冲刷,海岸逐渐外移。海滩循环情况有:
  年周期海滩循环。3~8月为淤涨期,滩地表部覆盖一层淤泥,9月至翌年2月,滩面刷低,部分淤泥被带走。1981年9月和1982年5月两次在四灶浦实测:5月淤积期滩面坡度为0.25‰,9月冲刷期为0.2‰坡度略有变化。高潮位附近,年冲淤变幅为20~40厘米;中、低潮位之间,滩面变,幅10厘米左右。
  风暴海滩循环。台风过境多在7~9月间,8月居多。台风与大潮相遇,常酿成异常高潮,滩面严重冲刷,沉积物质粗化。风暴期沉积物,一般不易再次搬运。
  境内各岸段稳定性不一。太平闸以东,因龙山码头旧址及海黄山等丁坝的缓冲作用,近年已出现缓慢淤涨;红旗闸至太平闸岸段从淤涨向稳定状态过渡;长河水库至红旗闸岸段,处于淤涨期,扇形弧度在不断增加;长河水库以西岸段,最不稳定,民国28~30年(1939~1941)连续坍涂,岸线后退近4.5公里,退至今七塘外280米处,以后逐年恢复并进一步外涨。至1975年遇天文大潮,海侵严重,1976年、1978年、1981年、1984年、1986年、1988年都发生坍涂险情,最严重时可坍至离九塘300米,坍后第二年又逐渐外涨,习称“三年两头坍”。1981年坍涂时,遇8月底9月初14号台风,致使海堤冲缺坍方1.2公里,4000余亩盐田被淹,7座水闸损坏。岸段不稳定的主因为海湾潮沟,1976年1月7日卫星照片上可看到5条大潮沟。其中西三近岸1条,东西向,尾部靠岸线延伸并逐渐转宽成低洼面,至浒山水库岸段消失。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