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44
颗粒名称: 第三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81
页码: 83-188
摘要: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物、动物、自然灾害。
关键词: 慈溪县 自然环境 平原

内容

五代晚期至北宋初上林湖越窑青瓷碗云鹤纹饰
  慈溪位于宁绍平原东部,北濒杭州湾,南入翠屏山丘陵,介于东经121°02′~121°42′和北纬30°02′30°24′之间,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其中平原509平方公里,丘陵163平方公里,水域87平方公里,滩涂295平方公里,约“二山一水七分地”海岸线长66公里(上述数据为一直沿用的以1954年统计数为基数、1979年随行政,区调整而作了变动的统计数据,不含海域,未增加1954年以来海涂添涨数)。慈溪地层出露不全,以新生界第四纪为主。构造稳定,无破坏性地震。矿藏贫乏,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水资源不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灾害以旱涝、台风、海侵为主。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
  慈溪地层,出露不全。新生界第四纪最发育,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次之,其余零星分布,古生界与元古界地层缺失。
  前第四纪地层
  上三迭统乌灶组 仅见于浒山镇西北1公里之庙山,厚约110米。岩性为一套轻变质的灰白色块状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灰黄色中细粒砂岩及黑色粉砂质泥岩,与其他地层呈断层接触。
  下侏罗统枫坪组 出露于洪家和凤浦湖以东一带,厚度大于736米。为一套灰色、灰黑色片理化中、细粒石英砂岩、细砂岩与千枚状粉砂岩、板岩,含炭质页岩韵律层,多有不同程度的变质,与上侏罗统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
  上侏罗统磨石山群 可划分为2个旋回4个组:大爽组,厚1800~2000米,岩性较杂,广布于境内丘陵区,为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第一旋回早期产物,局部发育酸性集块岩或集块角砾岩,分别见于伏龙山东北部和观城东山一带。该层往往超复不整合于枫坪组及燕山早期的混合岩体之上。高坞组,分布于上林湖一带,厚834.6米。系晚侏罗世火山活动最活跃时期的产物。是一套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与下伏大爽组呈整合接触。西山头组,见于西埠头解家一带,厚1631.3米。为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第一旋回晚期产物。是一套岩性复杂、成层性较好、横向变化较大的火山沉积岩。与下伏高坞组呈整合接触。九里坪组,仅出露于东埠头西南山区,厚度大于658.8米。系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第二旋回产物,以较为单一的酸性熔岩为特征。
  下白垩统方岩组 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的范市凹陷中,厚度大于1734米。岩性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由砂砾岩渐变为中细砂岩、粉细砂岩、流质粉砂岩等。与下伏的白垩统朝川组呈整合接触。
  下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长河群 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的长河凹陷内,厚1421米。主要为一套青灰色、灰绿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棕红色泥质粉砂岩、砂岩和板岩,局部夹膏盐薄层、橄榄玄武岩及凝灰质沉积岩。与下伏上白垩统呈不整合接触。
  上第三系嵊县组 仅分布于胜山,厚20~26米。下部岩性为中粗砂岩夹砾岩,上部为橄榄辉基岩。与侏罗世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纪地层
  分布面积占全县75%。全新统与中更新统发育较全,下更新统缺失。沉积物以冲积、湖积、海积及其过渡类型为主。潭南至坎墩、胜北一线以东厚度小于100米,以西均在100米以上,最厚131米。
  中更新统之江组 深埋于平原的底部,直接覆盖在基岩上,顶板埋深85~124米,厚度一般3~6米。为一套坡洪积或洪积成因的堆积物。岩性为紫红色、棕黄色的粘性土混碎石或碎石混粘性土,结构密实,具灰白网纹构造。
  上更新统东浦组 广泛分布于平原深部,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顶板埋深73~95米,厚20~40米,特征下粗上细。下部系河流相冲积层,岩性以河床相砂砾石为主,两侧为河漫滩相细砂与粉细砂;中部系冲湖积亚粘土;上部为海相亚粘土,暗灰或暗灰绿色,为境内第一海侵层,仅分布于庵东—新浦以北一带。上段,顶板埋深50米左右,厚25~40米。一般有两个沉积旋回组成。第一沉积旋回下部为冲积砂、砂砾石,上部为冲湖积亚粘土。第二沉积旋回下部以冲积含砾砂、中细砂为主,上部为海相亚粘土,是境内第二海侵层。
  上更新统宁波组 本层堆积后多受古河流的侵蚀切割而缺失,仅分布于浒山、白沙一带,顶板埋深20~30米,厚2~10米,系一套河湖相沉积,上部岩性为可塑至硬塑状粘土、亚粘土,含铁锰质结核,下部为亚砂土,偶为粉细砂。除局部顶部为暗绿色,余均为棕黄、褐黄色。
  全新统滨海组 广泛分布于平原地区,厚12~28米,以海相和河口相为特征,系境内第三海侵层。可分3段:滨海组下段,河口相为主,局部为湖相。岩性以灰、灰黄色亚粘土、粉砂或粉细砂为主,局部为深灰色亚粘土。富含植物残骸。滨海组中段,系冰后期海侵最盛时期产物。下部为浅海相,上部滨海相,为灰、深灰色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分布广,沉积稳定,微体化石丰富。滨海组上段,主要为湖沼相和海相沉积,分布于平原表部。湖沼相堆积物均为湿粘土。上部灰黄、黄褐色,下部灰褐、灰黑色,局部地段有机质含量高,甚至富集成泥炭;海相堆积物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自上而下由黄褐色渐变为深灰色,微层理发育。
  第二节 岩石构造
  岩石 仅见火山喷出岩及侵入岩,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侵入岩范围甚小,仅见于凉帽山,主要为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的花岗斑岩,呈近东西向狭条状展布,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洪家、凤浦湖、邱王、金夹岙等地分布有燕山早期的混合花岗岩,根据岩性特征分析,属“半原地(准原地)花岗岩”。脉岩有流纹斑岩、霏细斑岩、花岗斑岩等。
  地质构造 可划分2个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轴线呈40°~60。方向展布。上林湖断裂、解家断裂、洪家断裂、岙里徐断裂及下侏罗统浅变质岩中发育的北东走向的片理构造和宽缓褶皱均属该体系的构造形迹。该构造明显控制境内下侏罗统的陆屑沉积及晚侏罗世第一火山旋回的火山活动,燕山早期混合花岗岩的形成与此有关。东西向构造,主要成分为压性断裂,走向近东西向。代表性断裂有上滩头断裂、竹山断裂、任家溪断裂及凤浦湖断裂等。此外还有一些北西向或北东向的扭性断裂,或兼压性,如张家山断裂,影响地层多为中生界。
  附:历史地震表
  由于上述断裂与东邻的镇海—温州活动性断裂和西邻的上虞—丽水活动性断裂不交切复合,县境处地震非危险区。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有感地震计43次,无破坏性地震。慈溪地震主要特点:1.震级小、强度弱,列入《浙江省历史地震年表》的8次地震,4级1次,3~4级5次,3级以下2次。2.浅震性。1977年11月5日3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6.5公里。3.地震分布与近东西向弱活动性断裂关系密切,分布在此断裂带附近的地震占全部地震的88%。4.地震频度低,但在清道光二十六年至光绪五年(1846~1879)的30年间,频度异常升高,共发生有感地震21次,几近历史地震总次数的一半。有文字记载的地震如表:
  第三节 地基
  基岩地基 凤浦湖、邱王、金夹岙、洪家、凉帽山等地,分布着由混合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的坚硬块状侵入岩,极限抗压强度大于150兆帕,宜修建各种工程。但应注意由于风化而产生的近坡不稳定性和水库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其他丘陵山区,分布坚硬块状、厚层状火山碎屑岩组,由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碎屑岩组成,极限抗压强度一般超过100兆帕,在沉积夹层少的地段可修建各种工程。凤浦湖和洪家以东地带,分布由片理化石英砂岩、千枚状粉砂岩、板岩及含炭质页岩韵律层组成的变质岩组。岩石软硬相间,且有石墨夹层存在,易沿此层发生活动,不宜修建大型工程。
  软土地基 附海至龙山一线以东的潮间浅滩,分布着由於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淤泥组成的饱水高压缩性易触变淤泥质土,呈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固结慢,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大。高潮线以上土层表面略有固结,高潮线以下通行困难,单人徒手行走下陷15~40厘米。一般厚度10~30米。物理力学性质差,容许承载力仅30~50千帕,不宜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西三至附海一线以北的潮间浅滩,分布着饱水易液化粉砂、亚砂土层,饱水,结构松散,易陷,振动易液化,单人徒手行走下陷2~10厘米,厚度20米左右,容许承载力小于100千帕。在潮流作用下,形态易变,易发生管涌、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不宜作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广阔平原地区分布有松散至稍密易液化粉砂、亚砂土层,垂直30米以内具多层结构:亚砂土层,表层1.8~3米以内为黄褐色,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斑块或结核(俗称“硬壳层”),容许承载力120~140千帕,可作一般建筑物天然地基;往下渐变为灰色或深灰色,中到低压缩性,振动易液化,厚4~18米,容许承载力110~150千帕,可作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粉细砂层,顶板埋深5.5~19.5米,松散至稍密,常夹有薄层粘性土,厚2.6~20米,沉管灌注桩的桩尖极限阻力1000~1500千帕,分布较为稳定,可作中型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淤泥质土层,顶板埋深14~28米,厚12~25米,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
  在软土层分布区修建大型高层建筑物,可选择埋深40~60米的第Ⅰ承压含水组作桩基持力层,打入式预制桩桩尖极限阻力可达4000~6000千帕。
  第四节 矿藏
  已知的矿藏有燃料、金属、非金属等8个矿种,计矿点、矿化点12处。
  燃料 天然气,分布于浒山镇、界堰、小桥、塘下、长河等地的第四纪全新统下段海积层的亚砂土中,共发育两层,厚度小于2米,不稳定,日产气20~50立方米,气压0.8~1.2个大气压,见气日期短。多为甲烷型或甲烷至氮气型。泥炭,仅见于与余姚历山接界处,赋存于全新统湖沼相沉积层中,呈西北向狭长带状分布,面积1.77平方公里。顶板埋深1.17米,厚0.16米,估算储量85万立方米。泥炭发热量1434卡/克。其形成时代距今约7000年。
  金属矿 铜矿,位于凤浦岙村东约2公里,产于下侏罗统变质岩中。矿体宽度数米至40米不等,呈透镜体状或似层状。矿化较好地段已被开采。矿床成因为高至中温热液型。银矿,仅见于东山乡的银山,产于上侏罗统流纹岩的断裂热变带中。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蚀变带宽25米,银的含量为12.5108克/立方米。地表矿体古时已被采尽。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位于雁门岭顶,产于下侏罗统浅变质粉砂岩的北北西向张性断裂蚀变带中,蚀变以硅化为主,矿化带靠近破碎带上盘,宽约0.7米。断续出露长约10米。矿石以方铅矿为主,伴有闪锌矿、黄铜矿等。矿床成因属中高温热液型。
  非金属矿 石英岩,分布于东安乡洪魏村,赋存于下侏罗统变质岩中。矿体呈层状或透镜体状,有4层:第一层长约40米,厚2~3米;第二层长约70米,厚3~6米;第三层长约50米,厚4~5米;第四层长约30米,厚10~15米。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及云母,二氧化硅含量达96%,可作熔剂原料。储量估算为11.66万立方米。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石英,分布于雁门乡金夹岙东南,矿层赋存于燕山早期混合花岗岩的北西向裂隙中。石英脉总厚30~50厘米。断续出露长约300~400米。二氧化硅含量95%。矿石经选矿可作熔剂原料。矿床成因属中高温热液型。高岭土,分布于浒山镇西南4公里的寺山,为上侏罗统大爽组的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及熔结凝灰岩风化物。呈层状产出。长50~60米,宽40~50米,厚10~15米,储量估算3万立方米。中含三氧化二铝14.20%,二氧化硅75.36%。1958年曾作瓷土,制作日用瓷。
  第二章 地貌
  慈溪地势由南向北呈丘陵—平原—滩涂—海洋台阶式格局。北部有宽阔的淤泥质滩涂,呈扇形向北凸出于杭州湾;涂内为滨海沉积平原,海拔(黄海标高,下同)5米左右;东南部为翠屏山丘陵,海拔300~400余米。(《慈溪县地势图》见卷首)
  第一节 岸滩
  慈溪海岸为淤涨型岸滩,坡度0.3~0.6滩面宽阔,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5平方公里,按小潮,平均低潮位线计算,则有337.44平方公里。大体呈弧形带状,西宽东狭,庵东地段最宽时达10公里左右,伏龙山附近1~2公里,弧形顶端在东二乡辖地。北凸部分原似舌形,以东经121°15′经线为对称轴。1976年,舌轴指向正北,两侧变宽。1984年后,因流沟影响,滩涂边界呈不规则曲线。
  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地区颗粒较粗,由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的泥沙输出,长江浊水出海后驾潮输入及舟山群岛冲刷物补给。
  滩坡物质交换随季节变化。庵东滩地从坡折到坡脚年变幅距离为3000米左右,滩面高程年变幅一般为30~50厘米,多年变化在1米以内,上下物质交换约以﹣2米为界,一年之中夏季半年上部堆积下部侵蚀,冬季半年反之。
  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从海岸剖面观察,可分长年周期、季节性周期和暴风波周期,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潮汐周期(半日周期、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长年周期等)。各种周期变化的综合作用,产生不同的潮间带宽度、冲刷和淤积程度。一般是大潮淤积,小潮冲刷;夏季淤积,冬季冲刷;台风暴潮期冲刷,过后即淤积。综合结果是淤积大于冲刷,海岸逐渐外移。海滩循环情况有:
  年周期海滩循环。3~8月为淤涨期,滩地表部覆盖一层淤泥,9月至翌年2月,滩面刷低,部分淤泥被带走。1981年9月和1982年5月两次在四灶浦实测:5月淤积期滩面坡度为0.25‰,9月冲刷期为0.2‰坡度略有变化。高潮位附近,年冲淤变幅为20~40厘米;中、低潮位之间,滩面变,幅10厘米左右。
  风暴海滩循环。台风过境多在7~9月间,8月居多。台风与大潮相遇,常酿成异常高潮,滩面严重冲刷,沉积物质粗化。风暴期沉积物,一般不易再次搬运。
  境内各岸段稳定性不一。太平闸以东,因龙山码头旧址及海黄山等丁坝的缓冲作用,近年已出现缓慢淤涨;红旗闸至太平闸岸段从淤涨向稳定状态过渡;长河水库至红旗闸岸段,处于淤涨期,扇形弧度在不断增加;长河水库以西岸段,最不稳定,民国28~30年(1939~1941)连续坍涂,岸线后退近4.5公里,退至今七塘外280米处,以后逐年恢复并进一步外涨。至1975年遇天文大潮,海侵严重,1976年、1978年、1981年、1984年、1986年、1988年都发生坍涂险情,最严重时可坍至离九塘300米,坍后第二年又逐渐外涨,习称“三年两头坍”。1981年坍涂时,遇8月底9月初14号台风,致使海堤冲缺坍方1.2公里,4000余亩盐田被淹,7座水闸损坏。岸段不稳定的主因为海湾潮沟,1976年1月7日卫星照片上可看到5条大潮沟。其中西三近岸1条,东西向,尾部靠岸线延伸并逐渐转宽成低洼面,至浒山水库岸段消失。
  第二节 平原
  县境大部为平原,系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总面积775.4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平原上河浦密布,并可见零散分布的孤丘。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可以大沽塘(今杭甬公路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大沽塘以北为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淤涨而成,面积631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81.4%。形态类似于单式尖角洲,西北高(海拔2.5~4.6米),东北低(海拔1.1~3.4米)。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粉砂。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微地貌形态已被人为地貌类型所替代。平原上从南往北布有数条东西向横亘的人工土质海塘,废弃后遗迹明显,有的已被改建成公路或塘路。沿塘多挖有人工塘河,大都保留至今,与南北向独流入海的河浦沟通。纵横河浦隔成的地块,又为众多沟渠所切割,形成棋盘格地块,多垦为盐田、棉地。
  大沽塘以南为近山平原,面积144平方公里,占18.6%,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的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地势西低东高,坡降在0.1%以下;西部地区又低于大沽塘北部平原,成为内陆低洼地。平原伸入县境南缘丘陵谷地,沿山谷布一批湖泊。平原西部有东横河,西流转西南出境,注入姚江,东部地区密布短小河浦,成网状,向北注入杭州湾。平原上留有废湖遗址。龙南乡的烛溪湖,民国初年尚广,面积13208亩,分东、西两湖,西湖于19世纪20年代垦废,1958年在东湖上游山谷新筑梅湖水库,东湖亦垦为农田,平原地貌发生明显变化。
  第三节 丘陵
  特征
  慈溪丘陵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分南部丘陵区和散布于平原的低丘两部分。
  南部丘陵区 属翠屏山丘陵。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东端雁门乡低丘,海拔100米左右,西经龙场乡、甸山乡、灵湖乡、东安乡、宓家埭乡、鸣鹤镇、桥头乡、彭东乡、龙南乡,海拔多在300~400米之间,抵石堰乡后,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至横河镇、浒山镇,海拔降低至100~200米左右。丘陵区中宽西狭,东部最窄,最宽处9公里。各乡山地面积自东至西为:雁门10763亩,龙山3572亩,龙场9104亩,甸山730亩,田央5894亩,灵湖13998亩,东安34239亩,宓家埭27000亩,鸣鹤1300亩,桥头13467亩,天东1293亩,彭东21372亩,龙南34850亩,石堰12044亩,浒山1886亩。
  丘陵地貌特征:
  山脊平缓。分布于40余公里的众多山丘,相对高差在50~100米之间。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龙场乡2座,田央乡2座,灵湖乡2座,东安乡4座,宓家埭乡5座,鸣鹤镇2座,桥头乡4座,彭东乡5座,龙南乡3座;海拔400米以上山峰,龙场乡1座,田央乡2座,宓家埭乡2座,桥头乡1座,彭东乡1座,比较均衡地分布于全线。最高峰蹋脑岗,海拔446米,在中部彭东乡;次高峰里风洞岗,海拔436米,在东部田央乡。
  沟谷发育。除丘陵腹地保留有较原始的丘顶缓坡地,如灵湖乡的棉床山和东安乡的百亩山等地区以外,丘陵北坡均较境外南坡陡峭,沟谷发育,较大的山谷,镶嵌有由泻湖演变成的湖泊。如宓家埭乡沿山即有山谷17处,即东岙、白马岙、洋浦湾、牛泥潭、朱家大湾、泡水、药园坑、五溪坑、陆岙、柯家岙、翁家岙、菜地湾、黄泥岙、大岙、小岙、虎洞坑、叶家湾等,谷中小溪,大都汇入杜湖。
  散布于平原的低丘 主要由流纹岩、凝灰熔岩及凝灰岩组成,多无明显的山脊线,山顶呈浑圆状。近山平原中的低丘,大都隔狭窄平地与南部丘陵相接,除龙山乡伏龙山、甸山乡老鹰山外,大都既低又小。滨海平原中部,东山头乡、观城镇境内,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丘。北面一条长2.2公里,东起营房山,西至下宝山,中有两处陷落,较大处即为蛟门。南面一条长3.7公里,最宽处750米,山脊走向为东偏北向西偏南,东端瓜蒂山,西为银山、卫山,山尾处在小灵峰村附近。滨海平原中的零星孤丘,原系海岛,周围成陆后遂成小丘,海拔不过10米至数十米。
  人类生产活动使低丘地貌不断改变。海黄山原系海中岛屿,1971年筑成与大陆相连的丁坝,海涂淤涨加速,现已与大陆连接。浒山镇圮山,元代尚北濒大海,山巅时浮时淹。1981年后,因采石利用,夷为平地,近年更凿挖成深坑。
  分布
  凤浦岭以东一段 属雁门、龙山乡。自东至西沿县境有雁门乡的大岙山(海拔92米,黄海高程,下同)、徐家岙山、朱家山头尖(162米)、老鹰山(139.9米)、兰香山(130米)、东岙山(121米)和龙山乡的活狲洞(317米),与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河头乡交界。山中有低岭、雁门岭、凤浦岭等岭路。此线以北有雁门的下朝山(68米)、石塘山、狮子山(21米)、龙山的伏龙山、海子山(13米)等孤丘。
  石塘山。在雁门乡邱王村北,早名石壇山,南北向横亘于平原,隔村与南部山区相望。北峰海拔98米,距邱王1.4公里,南峰海拔61米,两峰相距1公里。上有苦战岭,一名普济岭。
  低岭。在邱王村东南3公里,海拔140米,昔称朱家山头尖东巅。有石级数里,越岭为镇海区澥浦镇袁家村。
  雁门岭。在邱王村西南1公里,越岭1.5公里出山谷为镇海区河头乡大同公墓,有公路相通。
  伏龙山。以形得名,一名箬山,在龙山乡龙山所村北2.5公里。北临新涨海涂,西南隔沃野遥对大蓬山区。单峰,海拔281.9米。公路可达山巅。
  凤浦岭。在龙场乡龙头场村南3公里,岭脚近凤浦湖,岭西接黄狼山,东接活狲洞。越岭可循镇海区河头乡之斗鸡岙出山谷。
  凤浦岭以西至大蓬山 在龙山乡、龙场乡、田央乡、县林场。南缘有龙场乡的黄狼山(232米)和田央乡的夹破岭及国营林区与镇海区河头乡交界。东临凤浦湖,有龙场乡的石人山(223米)、凤浦岙、格勒岭、凤浦岭。北有田央乡的坝头山(101米)、虎头山(164米),中间筋竹岙。西北角临窖湖、西接黄杨岙、棉床山。区内重山叠翠,中部自东北至西南罗列一群较高山丘,主要有龙场乡的西风山(330米)、外风洞岗(423米)和田央乡的里风洞岗、大蓬山。
  大蓬山。在田央乡田央黄村南2.5公里,海拔422米,一名达蓬山。上有数处垒石、石壁及洞穴。其南有香山,因多香草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大蓬山、香山,昔人合为一山,自嘉靖府志始分为二”。
  里风洞岗。在田央黄村南2.5公里,大蓬山东北,海拔436米,为大蓬山丘陵区最高峰,岗风猛劲,以名。
  棉床山至东安老鹰山 在甸山乡、灵湖乡、东安乡。东接大蓬山,有黄杨岙,岙口向北。南缘有灵湖乡的棉床山、桃花岭、夹岙岭、庙山岗(314米)和东安乡的后茅山、高山(326米),百亩山、九阔岭、长龙山(250米)、长溪岭、老鹰山(157米),与镇海区河头乡和江北区云湖乡交界。此线以北,自东至西有照山(125米)、笔架山(68米)、石子山(112米)、尖山(209米)、乌子山(145.6米)。其北缘曲折多沟谷,有黄杨岙、兰池、潘岙、任家等山谷,北麓有沈窖湖、灵湖,间有甸山乡的老鹰山(91米)、灵湖乡的蔡家山(64米)等孤丘。
  棉床山。在灵湖乡方家河头村东南1.5公里,海拔322米,东有姚泗殿,南有牛角尖,西接桃花岭。
  桃花岭。在方家河头村南偏东1.7公里,东南通镇海区河头乡,西循金沙岙至江北区云湖乡。夹岙岭。在方家河头村南1.65公里,东连桃花岭,西接庙山岗。岭路北起傅家塘,越岭至云湖乡金沙岙村。
  百亩山。在东安乡东埠头村南3公里,海拔283米,山广百亩,丘顶平缓。北循通天岭过乌子山到东埠头,东越后茅山通金沙岙,南越九阔岭(246米)至云湖,西麓为关头村。
  长溪岭。在东埠头村南4.2公里,岭路南起关头村,过村不远分二支,一越塔岭至相岙,一循山谷越长溪岭顶通云湖乡梨元岙。岭路险要,谓“路由青莽丛中出,人在松杉顶上行”。
  陆大岗至杜湖岭 在东安乡和宓家埭乡。东为长溪水库、相岙,南缘自东至西有陆大岗、和尚山、牛角尖、树岭岗、万丈岗、杜湖岭等与余姚市二六市、三七市交界。中部以五磊山为隆起中心,四周散布众多峰峦,有东安乡张家山(240米)、茂山、石门里(322米),家埭乡象鼻山(174米)、梅山(161米)、大坟头、石孔山(232米)、前茅山(137米)、猪头山(371米)、大凉帽(338米)、东山(225米)等。北缘有屏风山(58.5米)突出于平原,乌山为近山孤丘。西侧沿杜湖、杜岙,有黄泥岙、峰洞坑、陆岙、俞家岙等沟谷。
  和尚山。在东安乡东埠头村西南.3.3公里,与余姚二六市交界,海拔325米,山顶光秃成圆形。
  五磊山。在宓家埭乡宓家埭村南3.5公里,海拔424米,向指以此为中心的一组山峦,谓“五峰磊磊相比,如聚米所成”有内五峰、外五峰之谓。五磊寺即在今猪头山双峰之南,倒爬岭岭顶。北坡登山道,,2条在梅山东、西两侧,1条在黄泥岙。
  牛角尖。在东埠头村西南3公里,海拔407米,和余姚二六市交界。
  大凉帽。在宓家埭村西南4.2公里,海拔338米。
  万丈岗。在宓家埭村西南8公里,海拔280米,与余姚三七市交界。
  杜岙。在宓家埭村南偏西4公里,岙口为里杜湖,岙内有解家村、上洪村、岭下王家村,上接杜湖岭,越岭为余姚三七市,岙东侧建有公路,过岭下王家村后折向西,通国营林场。
  杜湖、杜岙至游泾江 在宓家埭乡、鸣鹤镇、桥头乡、彭东乡和樟树乡,南北宽9公里,为丘陵最宽段。以东岙、毛羊坪、大岷岙一线为界,分成南、北2组。
  北部一组与杜湖、白洋湖、上岙湖、上林湖交互镶嵌,沟谷密集。有鸣鹤镇象鼻山(94米)、盐仓山、禹皇山、湖西山(134米),桥头乡牛头山、瘦尖山(156米)、大九山(154米)、乌贼山、塘下山(183米)、老鹰基(232米)、铁锚山(87米),樟树乡黄泥岭(114米),彭东乡的光南山(129米)、凉帽顶(155米)、妙山(102米)。近山孤丘,东有鸣鹤上羊山(9米)、下羊山(7米)在杜湖中,北有桥头吴山,樟树司城山(41米)、石人山(48米)、破山(22米),西有彭东涂山(70米)。
  南部一组,东濒杜湖、杜岙,有宓家埭乡龙舌山(119.8米)、虎牛岗、双判山(249米)、柯家岙;南缘有宓家埭大霖山,彭东乡蹋脑岗,与余姚三七市交界;西有彭东乡白石尖、茅家岭、马面山(136米)、乌头山;北有鸣鹤镇大佛山(388米)、棋盘山和桥头乡东栲栳山;中部有宓家埭乡鸡爪山(298米)和彭东乡云雾里、大洋山(313米),山势南北高,中部稍低。
  棋盘山。在鸣鹤镇南偏西4公里,海拔397米,上有棋盘石,广数亩。在棋盘山与东栲栳山之间有一溪谷,两侧高峰峭立,水流湍急,出口处坡度骤降,形成奇观,名大泡水。
  东、西栲栳山。一名仙居山,其状类竹器栲栳,故名。东峰曰东栲栳山,在桥头乡白石堰村南5.25公里,海拔424米。西峰曰西栲栳山,在白石堰村西南5.6公里,海拔356米。山上有数处瀑布。西峰两侧各有一条南北向岭路,名东百念步、西百念步。
  吴山。在白石堰村西北1.35公里,海拔38米。北宋时尚面沧海,巨浪激撞,岩石嵌空。现离海岸已达13公里。云雾里。一名会山,在彭东乡妙山村东南4.6公里,海拔382米。
  蹋脑岗。在妙山村南6公里,南与余姚丈亭乡交界,海拔446米,为县境最高峰。峰高而平,故名蹋脑,风急,又名急风岗。有东西向岭路,东接朝前翁,西连火龙岗。
  石人山。在樟树乡匡堰村东1.15公里,海拔48米。山之南有立石如人,山之北有石人洞,洞口面北,高宽各近2米。
  游泾江以西至东横河 被沟谷分成南、北两部分,仅东端小岙岭一处相联。北部有樟树乡马家山(123.6米),彭东乡九龙山(162米)、撬鳗山(165米),龙南乡牛头山(152.3米)和彭东乡大湾山等。
  南部又被外岙隔成两段,东段南缘有彭东乡老鸦山(371米),龙南乡大肚山(365.5米)、九龙湾(196米)、十里长湾、大山脑(288米)与余姚市丈亭、梅溪两乡交界。此线以北,散布有彭东乡后山顶(159.5米)、大头山(333米),龙南乡大小星(294米)、黄毛尖(165米)、大石山(187米)、泗岭山(300米)、四面山(125米)、沙帽山(290米)、高楼山(310米)等。西段南缘有石堰乡桃花顶(216米)、陈山等与余姚双河乡交界,其北有孙家尖(197米)、黄蛇山、龙会山(85.6米)、凉帽山顶(99米)和近山孤丘伍梅山等,平原上的孤丘还有彭桥彭山(4.7米)、彭东黄山(44米)和龙南老鹰山(53米)等。
  老鸦山。又名白石尖头,在彭东乡妙山村南5.2公里,海拔371米。白石形似老鸦头。
  大肚山。在龙南乡牛头山脚村东南5.8公里,海拔366米,山腰外凸,故名。南与余姚丈亭、梅溪两乡交界。
  九龙湾。在牛头山脚村南4.7公里,与余姚市梅溪乡交界,南越通天岭达梅溪南岙。
  大石山。在牛头山脚村东南2.7公里,海拔187米,西、北、东3面临沟谷,顶有大石突出。北面形似凤凰钻天。
  高楼山。在牛头山脚村南3.5公里,海拔310米,处丛丘之中,高出四周诸峰20米,有楼上楼之感。东侧有岭路百念步。
  大湾山。在彭桥乡彭桥村南3.2公里,海拔201米。相传谷口成陆前为一海湾,鱼船泊此避风,故又名渔山。
  桃花顶。在石堰乡下街头村南3.3公里,与余姚双河乡交界,海拔216米。据传,昔为海盗聚会处,故又称盗伙顶。
  陈山。在下街头村南偏西3.2公里,海拔159米,与余姚双河乡交界。山下严陵坞为严光故里,故又据客星犯帝座的故事别称客星山。
  东横河西北诸山 近东西走向,四周被平地包围。西北有石堰乡牛头山(88米)、大大山(155米)、笔架山、朝驾山,横河镇雷古山和浒山镇施家山、眉山、龙头山(42米)、凉帽山等与余姚历山乡交界。近山孤丘有石堰乡虞山、凤凰山,横河镇竹山、大洋山(30米)、小洋山(20米)、乌山(75米),浒山镇金山、剑山(12米)、寺山、教场山、虎屿山、担山和宗汉乡庙山(28米)等。
  雷古山。曾名垒鼓山。在横河镇西北2.8公里,海拔150米,与余姚历山乡交界。
  虞山。一名庙山,在石堰乡下街头村西北0.5公里,海拔43米。《余姚六仓志》引《太康志》云:“舜避丹朱于此”。故名。
  教场山。在浒山镇北1公里,海拔45米,占地80亩,俗呼晒网山,又称浒山。
  金山。在浒山镇南门外1公里,海拔15米。
  寺山。在浒山镇南1.7公里,海拔70米。
  凉帽山。古名点兵山,在浒山镇西南2.9公里,海拔153米,占地400亩。
  散布于平原上的孤丘 有五洞闸乡大岐山、长岐山、海黄山、高背山(18米),师桥镇乌龟山(14米),观城镇卫山、泽山(39米)、下泽山,福山乡福山(21米)、黄山(22米),东山头乡瓜蒂山、上战地山、下战地山、银山、都神山、营房山、林庵山、隐架山、下武山、下宝山,胜山乡胜山等。
  大岐山。在五洞闸乡大岐山村西,海拔71米,其西偏南0.8公里有长岐山,海拔40米。昔名大忌山、小忌山,谓“两山对峙,下有水可行舟,但中有暗石,舟人忌之”。
  海黄山。在五洞闸乡大岐山村东北3.8公里,海拔10米,古称黄牛山。原孤悬海中与陆上高背山相望,现与陆地相连。
  瓜蒂山。在东山头乡东山头村东0.4公里,海拔49米,古称瓜誓山,亦名东山头。其支陇有都神山(即蛤蜊山)、上战地山(即上积岐山)、下战地山(即下积岐山)等。
  营房山。在东山头村北1.7公里,海拔90米。明戚继光平倭扎营于此,故名。下宝山。在东山头村西北2公里,海拔50米。因东望伏龙山,又名向头山,或西龙尾。
  银山。在东山头村西北0.2公里,海拔85米,明时曾开采银矿。
  卫山。在观城镇北1.2公里,海拔120米。南侧有它山岭,原名浪港山。
  胜山。在胜山乡胜山头村北0.5公里,海拔54米。昔名悬泥山,戚继光击倭屡胜,百姓纪念,改称胜山。现离海岸已7公里。
  第三章 土壤
  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近,分布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有大片海涂可资开发利用。
  第一节 类型
  据1980~1983年普查,分4个土类、10个亚类、24个土属、54个土种。
  第二节 分布
  不同地貌区的土壤有不同成土过程、土壤类型和地力情况。
  海相沉积平原区 母质为海积物,由长江、钱塘江等输入海洋的泥沙在海水动力作用下堆积而成,经雨水冲刷及种植耐盐作物逐步脱盐,后又种植水稻、棉花、绿肥,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养分,改善耕性,降低盐分,成为较肥沃的农业土壤。
  区内土壤,从海边向内地依次有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滨海盐土、潮土化盐土、钙质潮土、潴育型水稻土4个亚类,涂泥土、涂砂土、咸泥土、咸砂土、淡涂泥、淡涂砂、淡涂田等9个土属,16个土种。
  该区土壤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砂径以水云浦为界,东细西粗。含有以氯化钠为主的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有机质较缺。土质东部以重壤为主,夹有部分中壤和轻粘土,西部中壤至重壤,可以七塘为界分南、北两部分。七塘以北,包括西一、西二、西三、东一、东二、东三、县农垦场和龙山农垦场,为海涂新开发区。1964年以来逐渐改盐为农。成土历史短,富含石灰质,深1米以内土层食盐含量0.1~0.4%,PH值7.4~8.0,有机质含量低于0.7%,速效磷小于5PPm速效钾270PPm。粉砂含量高,质地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雨后易板结,晴,天易形成飞砂,抗蚀能力弱,毛细管发达,保肥保水能力弱,易返盐但洗盐也快。经种植咸草,水旱轮作及施用有机肥料,肥力逐年提高。七塘以南至大沽塘之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质地匀细,粉砂性强,多为中壤至重壤,已由脱盐进入脱钙过程,食盐含量0.03~0.04%,表层石灰性反应由北到南渐减。有机质含量1.1~1.6%,速效磷8~9PPm速效钾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递减,最高200PPm,最低40PPm,PH值7.2~7.8,耕,层结构良好,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都有提高。
  湖海相淤积平原区母质复杂,但以湖海相沉积物为主,成土年代在900~2500年以前。
  区内土壤分布仅水稻土1个土类,潴育型水稻土、脱潜潴育型水稻土2个亚类,泥沙田、老黄筋泥田、黄斑田、小粉田、粉泥田、青紫泥田、黄化青紫泥田、青粉泥田8个土属,21个土种。经多年耕作、灌溉、施肥,特别是垦作水田之后,逐渐形成耕作层、犁底层、潴育层及潜育层等不同层次、不同构型的水稻土。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深厚,土质匀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部分属轻粘,粗粉砂含量高。无石灰性反应,PH值中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大多在2.5%以上,部分达4%,速效磷5~7PPm速效钾50~80PPm。
  丘陵区 多为自然土壤,唯狭谷、平缓山谷以及山陇中,,有少量农田。母质多为残积物,由凝灰岩和熔凝灰岩及少量凝灰质砂岩、流纹岩和花岗岩的风化残留物组成。在风化过程中,硅酸盐类矿物水解,硅、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流失,粘粒和次生矿物不断形成,铁、铝氧化物含量相对提高,使土壤逐步“红壤化”。
  丘陵区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红壤、黄红壤、侵蚀性红壤、潮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6个亚类,红泥土、黄泥土、粉红泥土、石砂土、岩秃、洪积泥沙土、洪积泥砂田、黄泥砂田、黄泥田9个土属,17个土种。各类土壤的分布因母质类型、海拔高度、自然植被、坡度、人类活动等情况而异,一般随高度变化成水平带状:山顶或陡坡,以石砂土和岩秃为主,平缓的低丘、山脚、山陇为黄泥土、粉红泥土和黄泥砂田,海拔50米以下大多为红泥田,山谷及谷口为洪积泥砂土和洪积泥砂田。区内土壤多呈棕黄或黄棕色,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中壤至轻粘,酸性重,PH值5~5.5,养分贫乏,保肥保水性能差,由于采伐和开垦不尽合理,土壤冲刷严重。除部分山陇田外,土层一般厚50~80厘米。
  慈溪土壤,1949年以来经合理施肥、采用科学耕作制度和大规模兴修水利,不断得到改良。但80年代以来,受农业生产中短期行为影响,忽视农田基本建设,地力下降。有机质含量1987年与1981年相比,平均下降0.1%左右(绝对值)。如夜阴地由1.44%降为1.37%;半夜阴地由1.52%降为1.37%;粉泥田由3.24%降为2.72%;青紫泥田由2.98%降为2.90%。土壤通透性变差,容重增加,降低了对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耕性下降。抽样测定多点容重平均值,在1981年到1987年的6年间,黄泥翘地(云城乡取样)由1.25增加到1.38,夜阴地(胜北乡取样)由1.23增加到1.37;青粉泥田(石堰乡、横河镇取样)由0.86增加到1.16。土壤耕作层变浅,1981年普查测定,水稻田平均耕作层厚12.4厘米,棉地13.5厘米。1987年对棉地多点抽样调查,耕层厚度11厘米,对云城乡水稻田大面积调查,耕层仅10厘米。
  第三节代 表土种
  黄泥砂土种 为丘陵区主要土种,共13.25万亩,占丘陵区土壤54.13%。横河、观城二区较多,龙山区亦有一定比例。龙南、彭桥、彭东、东安、宓家埭、鸣鹤、桥头、樟树、雁门等乡镇都有分布。母质为钙灰岩、花岗岩的风化体,多为坡积物,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丘陵的缓坡及平缓的丘顶,有较完整的土壤发育剖面,土层厚度不一,一般在50厘米以上,平缓处可达1米以上。土层中有明显的砂砾,较疏松,速效钾含量高,质地以重壤为主,为名产杨梅主栽土种。
  直〓黄泥翘 分布在观城区四塘至六塘、龙山区六塘至包底塘一带,面积7.57万亩,占棉地15.31%。逍林、择浦、三管、沿海、甸山、田央、龙场、东海、附海、观城、东山头、五里、师桥、淹浦、洋山等乡镇都有分布。母质为浅海沉积物,由涂泥土经围塘垦植后逐步脱盐演变形成;部分由咸泥土改良而成。成土年代不一,长者250年,短者20~30年。质地较粘重,粘结力强,湿涨干缩明显,易形成竖直裂缝,群众称“垙”性,石灰性反应强烈,蓄水保肥能力强,肥料释放缓慢,通透性好。雨过天晴后,土壤跑墒快、垙性重、宜耕期短,谚云“一场大雨地变僵、三日天晴地发硬”。养分含量据五洞闸长岐山村典型剖面分析:耕层PH值7.1,有机质1.82%,含氮0.145%,含磷0.175%,含钾2.287%,含盐0.04%,属重壤土。
  夜阴地 分布在周巷、长河、浒山3乡镇三塘至六塘之间和逍林、观城五塘至包底塘之间,共13.47万亩,占棉地27.3%。建塘、义四、小安、大云、沧田、崇寿、坎墩、坎东、胜北、新浦、附海、东山头、师桥、淹浦、五里、洋山、庵东等乡镇均有分布。成土历史50~250年。母质为浅海沉积物,质地粉沙壤土,PH值7.4,含盐量低于0.1%。熟化度高,有夜潮性,土性柔软,耕性优良,雨后不粘不板,久晴不燥不硬,通透性好,水、肥、气、热协调,肥水供蓄能力强,肥效稳长,是理想的高产棉地土壤。养分含量据坎东四灶塘下村典型剖面分析:耕层有机质1.57%,含氮0.12%,含磷0.18%,含钾2.254%,含盐0.08%。
  黄泥翘 分布在西部三塘以南、大沽塘以北,面积11.19万亩,占棉地25.02%,长河、天元、潭南、高王、潮塘、新界、周巷、精忠、云城、宗汉、浒山、白沙及坎墩、坎东等乡镇都有分布。由夜阴地进一步脱盐脱钙发育而成,母质为浅海沉积物,成土约250900年,质地粉沙壤土,PH值7.0,含盐量低于0.05%。颗粒组成与夜阴地基本一致,但土壤淡化,夜潮性已消失,质地比较轻松,土体干燥后结皮“翘”起,耕性轻松,雨后易板结。以栽培棉花为主,部分为稻棉轮作地。养分含量据浒山镇上傅家路村典型剖面分析,耕层PH值7.1,有机质1.47%,含氮0.109%,含磷0.163%,含盐0.05%。
  半夜阴地 分布在逍林、观城、龙山3区四塘以南大沽塘以北,共8.26万亩,占棉地16.74%。胜西、胜山、胜东、新浦、东海、东山头、观城、师桥、淹浦、洋山、掌起、范市、甸山、田央、龙场等乡镇都有分布。母质为浅海沉积物,成土逾250年,特性在直■黄泥翘和夜阴地之间。质地较直坤黄泥翘轻又比夜阴地重,有湿涨干缩特性,地下水位较高时显夜潮性,但无返盐现象,群众称“小夜阴”。垙性较直坤黄泥翘弱,但土体仍较僵硬,翻耕时成大泥块,宜耕期中等,地下水位高,暗渍严重,耕层浅。养分含量据范市黄家路村剖面分析:耕层PH值7.6,有机质1.12%,含氮0.108%,含磷0.153%,含盐0.03%,属中壤土。
  流沙板土 主要分布在庵东、周巷、长河、浒山4区六塘至七塘之间,共5.44万亩,占棉地11.4%。庵东、大云、沧田、建塘、义四、小安、崇寿等乡镇都有分布,东一、西一、西二、西三乡也有部分分布。由咸沙土逐步脱盐演变而成,母质为浅海沉积物,成土历史约15~50年。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颗粒组成以粗粉砂为主,表土结构差,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流沙使地面板结,天晴时颗粒分散,不抗风蚀,易发生飞沙,毛细管发达,有夜潮性。土壤含盐量低于0.1%,但分布有零星“咸垯”。养分含量据建塘乡建五村典型剖面分析:耕层PH值7.3,有机质0.73%,含氮0.055%,含磷0.135%,含钾2.065%,含盐0.15%,属轻壤土。
  附:土地利用
  南部丘陵区为林用地。北麓沿山一带,宋以前有大批陶瓷窑,后辟为水田。平原地区土地多经历过由盐田到垦为棉地及水田的历史。新围海涂大都发展棉、盐生产,近年开发一批渔塘。随着人口增长,经济、交通发展,建筑及交通用地大量增加,耕地逐年减少。
  耕地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现境有耕地69.04万亩,至1987年减至65.19万亩,减少3.85万亩。其间,围垦海涂新增耕地6.65万亩,1965~1987年间盐田改农,增加8.26万亩。因此,38年中实际减少耕地18.7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下降幅度更大,1949年人均1.49亩,1970年人均0.83亩,1987年人均0.7亩。
  全县耕地经不断改良、开发,利用率较高。1950年以后,推广连熟、套种制,复种指数不断增加,50年代为193.3%,60年代213.9%,70年代230.5%,近年更提高至253.9%。
  林地 除海滨有少量防护林外,林用地多集中在南部丘陵区,用材林、竹林、经济林、薪炭林、灌木林、疏林总计占地22.81万亩。经济林中果木林,特别是杨梅林近年发展较快,经济效益高。林间尚有无林地1.71万亩,其中荒地1.69万亩,尚待开发。
  盐田 自唐代以后,盐一直是慈溪的主要物产。盐田是滨海涂地的传统利用方式,现境平原土地,成陆初期大都曾作盐田。1949年有盐田6.96万亩。以后略有增加,1958年最多,达10万亩,70年代稳定在8万亩左右。1980年以后,因浙江省盐场布局东移,面积急剧减少,1987年仅1.29万亩,集中分布在东一、东二、西一3个乡八塘以北。
  建筑、交通用地 1982~1984年调查,居民点、厂矿及交通用地合计13.38万亩。其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业、交通事业发展,而土地管理措施不力,其比重增加迅速,仅城乡建设征用土地,1986年即达3570亩。
  第四章 气候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明显,冬夏稍长,春秋略短。温暖湿润,气温变幅小。雨量、光照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光、温及降水有地域差异。
  第一节 四季
  春季 春分后,天气转暖,平均气温上升至17.9℃。时有冷空气暴发性南下,天气忽冷忽热。1957年4月3日最低气温0.4℃,1967年4月30日最高气温34.1℃,相差33.7℃。1954~1987年的34年中出现倒春寒天气8年9次,平均3~4年1次,占总年份的23%,易造成作物苗期灾害。
  雨水逐渐增多,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约占全年的25%。3月21日至5月10日,连阴雨率高达81%。1965年连续出现4次连阴雨过程。春季为冰雹的主要出现季节,以杭甬公路北侧至沿海受害最严重。
  夏季 天气变化复杂,为灾害性天气集中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上旬,常出现连阴雨、暴雨、冰雹和龙卷风,时有洪涝灾害发生,俗称梅雨期。一般6月14日入梅,7月9日前后出梅,平均25天。梅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69.8毫米,为年降水量的13.3%,平均降水日数15天,占全年的10.3%。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为仲夏,天气晴热干旱,局部地区有雷阵雨,俗称伏旱,一般持续25天。1967年,7月22日进入伏旱,10月11日结束,长达82天,其间雨日6天,过程降水量21.7毫米,湿润系数0.03,达极旱标准。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最高温度皆达38.5℃。8月下旬到9月中旬,常有特大暴雨和连阴雨,历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1%,俗称秋雨季节。1959年8月21日到9月23日连续降水34天,总降水量53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7.7%,降水日数占过程总天数的82%。1962年9月4~6日,总降水量330.6毫米,日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
  夏季是台风影响季节,常有暴风骤雨。1956年8月1日和1981年8月1日及8月25日,最大风力分别达12和11级。炎夏午后常有2~3级东南偏东风。
  秋季 秋分后,地面温度较高,冷气团易变性,气温波动大。季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差距大,1984年10月2日最高温度33.9℃,1966年10月29日最低温度2.2℃,相差31.7℃。降水减少,是“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偏旱,历年平均降水量9月中旬65.1毫米,10月下旬仅17.8毫米。1979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总降水量只9.0毫米。
  冬季 天气转冷。1月最冷,历年平均气温3.8℃,平均最低气温1.0℃,1977年1月5日最低,零下9.3℃,有严重冰冻,河道水库可行人。同年,最低温度在0℃以下的31.6天,低于或等于零下5℃的17天,为百年未遇之寒冬。但冷气团易变性,亦有暖冬年份出现,1954年1月平均气温5.9℃,1987年1月5.5℃,比常年分别高出2.1℃和1.7℃。
  冬季天气偏旱,12月及1月为全年降水少的月份,2月份降水始增多,历年1月平均降水量53毫米。整个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1月平均风速3.3米/秒,为全年各月之最。
  第二节 日照与辐射
  日照 1964~1987年间,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38.4小时。最多1963年,2399.0小时;最少1954年,1546.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历年平均260.9小时,1967年8月为370.7小时,日照率91%;2月最少,115.5小时。最低的1954年5月仅69.6小时,日照率16%。日照变化:1955~1960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90.0小时,1961~1970年为2158.6小时,1971~1980年为2044.1小时,1981~1987年为1886.2小时。70年代比60年代减少5%,80年代7年平均比70年代均值减少8%。
  日照时数的地区分布,西部略高于东部,平原略高于丘陵。1981~1983年实测,龙山棉花科学研究所比庵东气象站低8%;龙南乡寺下村,比庵东气象站低20%。
  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1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直接辐射量63千卡/平方厘米,散射辐射量49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55千卡/平方厘米。
  全年辐射量以7月最多,14.6千卡/平方厘米;12月最少,5.8千卡/平方厘米。直接辐射量变化周期略迟于总辐射量变化,散射辐射量变化周期略早于总辐射量变化。生理辐射量与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周期则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光能利用率,早稻约1%,其他作物约0.5%。耕作制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大麦、棉花轮作制为0.53%,丰收年可达0.74%。大麦、水稻种植制为0.82%,丰收年可达1.1%。光温效率的时间分布:6~9月接近1.00,12~2月仅0.2。光温同步为作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较好条件。旱生作物的平均相对光水效率0.56,4~6月0.77,2月及9~10月0.50,总变幅0.21。
  第三节 温度
  气温
  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1954~1987年,年平均气温16.0℃,1976年最低,平均15.5℃;1961年最高17.0℃。
  7月平均气温最高,历年平均28.2℃,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1964年7月14日和1966年8月6日。各级最高温度出现频率:36.0℃~36.9℃12年,占35%;37.0℃~37.9℃14年,占41%;等于和大于38.0℃5年,占15%。气温超过35.0℃的炎夏天气平均14天左右。连续3天以上超过37.0℃的高温年约占30%,1964年长达11天。
  1月平均气温最低,历年平均3.8℃。年极端最低气温﹣9.3℃,出现在1977年1月5日。各级最低气温出现频率:﹣5.0℃~﹣6.9℃12年,占35%;﹣7.0℃~﹣7.9℃5年,占15%;﹣8.0℃以下2年,占6%。等于或低于0℃的寒冬天气年平均32天。
  地区气温差 平原地区平均温度基本一致,盐场白地气温略高,日变幅和年变幅也稍大。丘陵地区气温随高程上升而下降,以瘦尖山—樟树一线为界分为两个小气候区,西部横河一带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6℃/100米;其中1月为0.3℃/100米,7月为0.7℃/100米。观城、龙山地区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5℃/100米,其中1月为0.6℃/100米,7月为2℃/100米。
  界限温度及积温 慈溪各地界限温度及积温见章后附表。界限温度在0℃~0℃之间,为作物全年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358.7天,占全年的98%。最短的1972年也有324天。如以80%保证率为条件,则有336天,占全年的92%。春花作物冬季停止生长的现象不明显。
  界限温度在10℃~10℃之间,为棉花、水稻等夏季作物的生长期,历年平均总日数235天,占全年的65%。最短的1976年也有229天。活动积温历年平均5045.5℃,80%保证率的积温4950℃,都小于一年三熟的要求指标5300℃。推广一年三熟耕作制在季节上比较紧迫。以麦—稻—稻制为例:大麦11月中旬播种,次年5月中旬收获需179天,积温1573℃;早稻4月上旬播种,7月底收获需145天,积温2585℃;晚稻从6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收获需145天,积温3400℃。三季作物累计440天,积温7558℃。三季作物重叠期75天。推广三熟制地区常用延长秧龄和早稻割青等措施调节季节。
  界限温度15℃~20℃为连作稻的安全生长期,历年平均初日在5月1日,终日在10月2日,持续天数157天,活动积温3758℃,比连作稻栽培要求天数140天、积温3600℃略高,但对安全齐穗仍有一定风险。
  地温
  地面温度 年平均17.9℃,7、8两月最高,历年平均31.8℃;极端最高温度70.8℃出现在1962年7月12日。最低1月,历年平均4.6℃,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1月到3月之间,1969年11月25日,最低温度﹣10.0℃。
  地中温度年 平均17.3~17.4℃。各深度间地温变化不大,年变幅随深度加大而变小。平均年较差:深5厘米,25.2℃;10厘米,24.4℃;20厘米,22.8℃。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降水量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量(含雨、雪、冰雹,下同)1272.8毫米。最多1954年,1821.6毫米;最少1967年,675.6毫米,年际差1146.0毫米。年降水量少于1000毫米的旱年有1955年、1967年、1968年、1978年、1979年5年,出现概率15%,大于1500毫米的涝年有1954年、1959年、1961年、1973年、1983年、1987年6年,出现概率17.6%。10~11年中大旱、大涝各1年。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春雨、梅雨、秋雨与伏旱、秋冬旱互相交替。降水最高峰在9月,历年平均177.8毫米,占全年的14%。1961年降水量最大,458.3毫米。34年中有6年降水量大于300毫米,占18%,有8年在200~300毫米之间,占24%。降水次高峰在6月,平均降水量172.4毫米,最高的1983年为346.3毫米。34年中有10年大于300毫米,占29%。其降水特点以静止锋前后的梅雨过程为主,多连阴雨。
  降水量地区分布随海拔下降而减少。南部蹋脑岗附近为全境最大雨量中心,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降水日数
  1954~1987年平均年降水146天,1975年最多,计172天;1967年最少,计111天,年际差61天。一年中5月份最多,平均16天;11月最少,平均9天。南部丘陵地区较平原地区稍多。
  暴雨日,1954~1987年间,计98天,平均每年2.9天。最多的1960年、1970年、1983年各有6天,1972年、1977年、1978年3年无暴雨日。全年各月,5~9月出现频率最高,其中9月因受热带风暴影响尤甚,34年中共计31天。丘陵地区较多,平均2~4天。
  蒸发
  历年平均年蒸发量961.4毫米(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测定,采用陈明荣蒸发量公式计算),约比降水量低24%。但7、8月份蒸发量大,分别比降水量大32%和43%。
  第五节 霜雪冰
  霜 1954~1987年,年平均有霜日34.9天。最多1985~1986年,51天;最少1968~1969年,21天。有霜日集中于12月到2月之间,并以1月为中心呈正态分布。
  初霜期历年平均在11月23日。最早1966年,10月29日;最晚1967年,12月3日,终霜期历年平均在3月23日,最早1955年、1960年,2月23日;最迟1965年,4月11日。初霜期出现在11月中旬的占41%,出现于11月下旬的占38%。终霜期出现在3月下旬的占44%,出现在4月上旬的占18%。
  历年平均无霜期244天,最长1955年,272天;最短1966年,213天。
  雪 历年年平均雪日6.4天。最多1984年,21天;1974~1975年间,无降雪。平均初雪期在12月27日。最早1960年,11月16日,最迟1965年,1月25日。平均终雪期在3月6日,最早1960年,1月24日,最迟1969年,4月4日。降雪日以1~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
  历年平均积雪日数4天。最多1976~1977年,18天,积雪日以2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1977年1月30日积雪最大深度达17厘米。
  冰 1954~1987年,年平均结冰日37.0天。1967~1968年最多,60天;1974~1975年最少,20天。各月结冰日数以1月为中心成正态分布。
  历年平均初结冰日12月3日,最早1956年,11月13日,最晚1961年,12月22日,平均终结冰日3月5日,最早1959年,1月31日;最晚1962年,3月30日。历年平均结冰期93天,1956年11月13日至1957年3月14日最长,122天;1958年12月3日至1959年1月31日最短,60天。
  第六 节风
  特征
  全年风向随季节变换。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春季转夏季风早,秋季转冬季风稍迟。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米/秒,风速变幅2.5~3.4米/秒。各月平均风速差异不大,在2.6米/秒(7月)和3.3米/秒(1月)之间。
  平均大风日数9.6天,全年分布均匀,1月、8月、12月略多,2月最少。1981年9月1日最大风速达31.1米/秒(11级)。其他各月也有9级以上的大风出现。
  台风及龙卷风 1954~1987年,对慈溪有较明显影响的台风23年31次,8~9月间最多,34年中24次,占总次数的77%,一般8月多风,9月多雨;8月多摧折作物成灾,9月多洪涝海潮灾害。据历年记录,出现最迟的是1961年10月3~5日,1985年10月4~5日;出现最早的是1961年5月18~21日。偶有龙卷风出现,伴有冰雹。历年最严重龙卷风出现在1980年6月27日和1983年9月16日,曾酿成重大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龙卷风行进路径大致有2条,一条由杭州湾进入县境西部,经西三、东一、东二、逍林、樟树或桥头向东进入观城,在观城龙山一带入海;一条从余姚泗门进入西三、周巷到长河、天元一带减弱消失。
  第五章 水文
  慈溪雨量充沛,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但人口众多,年人均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24%。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拦蓄能力弱,降水季节大量径流排泄入海,致常年供水量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第一节 地表水
  水体
  慈溪内陆水域61.75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渠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渠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江、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较大河渠总长1048.6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96万立方米,复蓄水量9221万立方米。古多湖泊,现多已向山谷迁移或垦废。现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有凤浦湖、灵湖、窖湖、长溪水库、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浒山海涂水库、长河海涂水库、周巷海涂水库等13座,现有库容7653万立方米。10~100万立方米的湖泊水库5座,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塘154处,现有库容185.56万立方米。
  境内地表水体大都在人类长期水利活动中形成或得到根本改造。有关水体各要素见《水利编》。
  附:已垦废的历史湖泊
  寺湖,在大古塘南之寺山(亦称峙山)北麓,面积80亩,清康熙年间(1662~1722)已消失。
  烛溪湖,一名明塘湖,俗称淡水海,在今龙南乡。分东、西二湖,中间有腰塘,东、西各置陡门,面积13208亩,深二丈。南宋庆元五年(1199),知县施宿建闸溉田。民国20年(1931)前后,西湖垦废;1958年东湖垦废,腰塘残迹尚存。
  上岙湖,在今桥头乡,在奉隐堂山与黄婆山之间,北限海塘,面积366亩,民国时期废湖为田。
  银淀湖,在今彭东乡境内。湖中有〓鸡山。妙山有闸口。清代废。
  梅岙湖,在今梅湖上游,与烛溪湖通。1962年建成梅湖水库,遂淹没。
  鲤子湖,在今寺山之东,龙舌山之北,面积463亩。置黄家堰闸、罗树桥闸。清乾隆时已久废。
  水质
  南部丘陵地区湖库,水质较好。一般为二级水,其中梅湖、邵岙湖、上林湖属一级水。河网区有机质污染严重,浒山镇等地部分河段已属五级水,其余三至四级不等。河网水五毒污染尚不严重,除逍林—桥头—彭东一带为二级水外,余均为一级水。1985年各水质监测站测定的水质等级如下页表。
  水量
  境内地表径流,南部大、北部小,丘陵大、平原小,东部大、西部小。多年平均径流系数0.43~0.34,东南部丘陵地区0.43,北部盐区0.34。
  地表径流的年际分布不均衡,据观海卫站年降水量与径流量同步推算:1967年枯水年,径流量2.402亿立方米;1971年平水年,4.611亿立方米;1977年丰水年,6.148亿立方米。丰水年年径流量为枯水年的2.6倍,为平水年的1.3倍。地表径流年内分布不均,西河区(鸣山堰)水位1962年6月10日达2.82米,而7月20日则河干无水。一般9月最大,6月次之,11月、12月、1月最小。据西河区(鸣山堰下)1957~1987年水位记录,年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份的9年,6月份的8年,年最低水位,出现于8月份的8年,7月份的6年。
  利用现状
  县境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4.803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5.122亿立方米的93.8%。
  南部丘陵区集雨面积166.8平方公里,其中111.64平方公里所产径流的64.3%已拦蓄利用,观城、龙山区开发利用率为76.2%,已达开发极限。
  平原河网区,拦蓄状况不良,河网全年复蓄总量及海涂水库容蓄量合计1.3909亿立方米,仅能容蓄平均年径流量3.827亿立方米的36.3%,河网区地表径流的63.7%均被排弃入海。1987年全年降水总量为1535.5毫米,地表总径流量为6.218亿立方米。但据沿海闸口实测:全年向北排泄总水量为4.024亿立方米(不含向姚江排泄的水量数),占总径流水量的64.7%。近年河道淤浅,容蓄量减少,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第二节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贫乏,多为咸水。淡水(含微咸水)天然资源总计4055.34万立方米/年,可开采资源782万立方米/年,目前实际开采117万立方米/年。
  含水层
  境内含水层可划分为2大类、4亚类、6个含水岩组,赋存条件较差。
  松散含水岩 可分两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属全新统上段海积亚粘土、亚砂土,广布于平原表部,水量极贫乏,民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
  孔隙承压含水岩组。有3组:全新统下段冲积、海积亚砂土及粉细砂含水岩组,顶板埋深20~46米,厚度2~17米,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且均系咸水或微咸水。上更新统中段冲积沙、砂砾石含水岩组(俗称“第Ⅰ承压含水组”),可分两个含水层,均由余姚江古河道冲积物构成,第一层主流线位于周巷—长河一线。由含砾粗砂组成,两侧过渡为中细砂,厚3~16米。含水层顶板埋深40~60米,静水位埋深0.242.34米。水量中等,单井出水量150950立方米/日。第二层主流线在长河—庵东一线,至庵东东北部与第一层沟通,其他如坎墩镇等地则为“天窗”式沟通。含水层顶板埋深50~80米,静水位埋深0.9~3.0米。由河床相砂砾石、含砾中粗砂组成者,厚10~20米,单井涌水量1000~2700立方米/日;由河床—漫滩相中细砂组成者,厚3~10米,单井涌水量200~1000立方米/日;由漫滩相中细砂夹亚粘土组成者,厚度小于10.5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日。上更新统下段冲积砂、砂砾石含水岩组(俗称“第Ⅱ含水组”),也主要由余姚江古河道冲积物组成,起于境外的马诸,往东北至长河西部分成两支:一支往北,一支经长河、庵东进入杭州湾。含水组厚8~23米,顶板埋深68~103米。古河道中心部位单井涌水量1000~3200立方米/日,两侧水量渐减,均小于1000立方米/日。
  裂隙含水基岩 可分两类: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中层状岩类组,由下侏罗统,上三迭统浅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构造裂隙组成,分布于庙山、洪家和凤浦湖以东一带,泉流量0.11~0.61升/秒。另有块状岩类组,由上侏罗统火山岩构造裂隙组成,广布于丘陵山区,富水性不平衡,残丘与孤丘地带,泉流量小于0.1升/秒,山区则可达0.1~1.0升/秒。
  风化带网状裂隙含水岩组。由燕山早期的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组成,分布于洪家、凤浦湖、邱王、金夹岙、凉帽山等地,水量贫乏,常见泉流量0.1~0.25升/秒。
  水质
  丘陵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埋藏在构造裂隙和风化带网状裂隙中,前者矿化度小于0.05克/升,后者较高,低于0.2克/升。水化学类型,前者为HCO3—Na·Mg型,后者为HCO3—Ca型。
  平原表层的孔隙潜水,山前地段为淡水,近海地段为咸水。从山前到近海,水化学类型由HCO3—Na·Ca型过渡到C1·HCO3—Na·Ca、C1~K·Ca型。
  平原深层承压水,除白沙及长河一带为淡水,长河—庵东、长河—周巷部分地区为微咸水外,余均为咸水。
  径流
  径流与补给、排泄条件相关,按类分述如下:
  平原表部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天气降水和灌溉回水的补给。含水层透性差,径流条件不好,基本为滞水带。径流以垂向运动为主,蒸发蒸腾为主要的自然排泄方式。当民井取水和地表水体水位下降时,邻近地段地下水产生缓慢的水平运动,补给民井和地表水。民井水位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年变幅可达2~4米,旱季易干涸。耕地地下水位受地下水径流条件制约。据1980年调查,稻田平均深51.5厘米,最深浒山镇,77.3厘米;最浅观城区,40.1厘米。棉地平均深69.9厘米,浒山镇最深,90厘米;周巷区最浅,54.5厘米。全县有50.3%稻田和37%棉地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上。
  平原深部的孔隙承压水径流以侧向运动为主。在垂向上,由于非含水层的覆盖和阻隔,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不能渗入。近山地段与基岩直接接触,受基岩裂隙水的微弱补给。境内3条主要的孔隙承压含水组之间,受亚粘土或粘土所隔,无水力联系。孔隙承压水的天然补给、排泄条件很差,水力坡度小于1‰,大多通过生产井开采排泄,并需通过人工回灌补给。
  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天气降水的补给,一般埋藏较浅,地下径流途径短,尤其是浅部的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多表现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无明显的径流区,地下水流向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而构造裂隙水,特别是断裂脉状水,由于导水裂隙延伸较长,连通性好,具有一定的径流途径。地下水流常沿构造带呈纵向流动。多以侵蚀下降泉或少量上升泉排泄于地表。
  由于地下水径流的上述情况,慈溪地下水出入境径流量甚微,一般年平均入境仅100万立方米,出境41万立方米。
  储量及开采利用
  县境地下水资源计每年4055万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和河谷平原潜水每年1776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龙山、观城、横河、浒山区的南部丘陵地区;表部孔隙潜水和深层承压水每年2280万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地区,以长河区最多,其他各区蕴量大致相近。可开采资源计每年782万立方米,分类如下:
  基岩裂隙水,每年521万立方米。以断裂脉状水为主,其他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小,无实际开采价值。断裂脉状水主要采取拦截出露地表之地下径流的方式加以利用,其数值以由径流棋数法求得的排泄量为依据。
  平原表部的孔隙潜水,每年68万立方米,分布面广,富水性差,由降水渗入的天然资源构成,难以集中开采,仅能作农村生活用水。其数值为目前农村实际取水量。
  平原深部赋存的孔隙承压水,每年192万立方米,其中微咸水182万立方米,淡水10万立方米。境内孔隙承压含水层被亚粘土或粘土所隔,相互间无水力联系,补给困难,是无源之水,开采资源主要由各含水层的弹性释放量构成。开采数值是在不致引起水质严重恶化,地面显著沉降的前提下,以降深10米的弹性释放量之年际调节量作为计算依据。
  目前,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每年117万立方米,其中孔隙潜水68万立方米,孔隙承压水49万立方米,占可采地下水总量的15%。深层承压水系无源之水,为改善水质,并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须做好人工回灌工作。
  第三节 海水
  慈溪北濒杭州湾,海面居于杭州湾水流主流的隐蔽地区,水层浅薄,海水咸份较外海低,含沙量大。潮流为主要水动力,高低潮差大,进潮量宏富。
  水质
  海水咸度。因受钱塘江、曹娥江等江河入海淡水影响,海水含盐量低于外海,且有地区及时间差异。东部龙山、观城一带稍高,西部庵东地区稍低,平均值在1.2~1.4°Be′之间。全年各月平均咸度受江河汛期影响。庵东盐区沿海海水咸度历年略有升降。
  含沙量。三北浅滩潮流强劲,含沙量高、变幅大。悬沙主要由粉砂级物质组成,1982~1984年实测龙山站最低含沙量21毫克/升,最高2298毫克/升,平均含沙量表层为95毫克/升,底层为952毫克/升。四灶浦站最低含沙量为20毫克/升,最高达9921毫克/升,平均表层为257毫克/升,底层为5089毫克/升。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约2~3倍。最高含沙量多出现在涨急、落急后1小时。输沙方向为西北向,净输沙量湾顶大于湾口。
  潮位
  杭州湾为强潮河口。潮汐涨落引起水体一日之内有数次吞吐,泥沙随之来回运移;潮差大小使海滩宽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潮流的强弱造成了各地段的蚀积冲淤,潮汐和潮流是慈溪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运动的最重要的条件。7~10月间的台风暴浪与大潮汛叠加时常引起袭击性海潮,有较大的破坏性。
  沿海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根据海黄山水文站测定,主要潮位特征如下:
  高低潮位。以吴淞基面为基准,沿海历年平均潮位为2.1米,其中1月平均1.91米,4月平均1.98米,7月平均2.23米,10月平均2.29米。历年最高年平均潮位3.30米,最低年平均潮位0.76米。历年最高潮位出现于1981年9月1日,达5.33米,历年最低潮位出现在1980年10月25日,﹣0.55米。
  潮差。从湾口到湾顶潮差逐步增大。全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浦沿3.01米,湾顶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国潮差最大之海湾。海黄山观测点历年涨潮平均潮差2.53米,涨潮最大潮差出现在1973年7月31日,4.26米;涨潮最低潮差出现于1971年2月20日,0.43米。历年落潮平均潮差2.53米。落潮最大潮差出现在1974年8月20日,4.26米,落潮最小潮差出现于1971年3月21日,0.58米。
  涨落潮历时。历年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57分,最大8小时零5分,最小4小时15分;历年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28分,最大8小时零8分,最小4小时18分。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
  高潮位及潮差均受风浪的影响,天文大潮与热带风暴相遇时,常出现特高潮位。发生于1981年9月1日1时零1分的历史最高潮位5.33米,就是大潮汛期受台风大浪影响造成,巨浪曾将海黄山闸东孔过桥板一头抬起。发生于1974年8月20日20时正的次高潮位5.24米,成因相同,其时县境降水100毫米,余姚河水流入县境,被高位潮水堵在口内,使棉田受淹3天。
  潮流
  杭州湾内在潮流纯属往复流性质。在深水部位涨潮流向与岸线平行,从东到西流向角逐渐变小,在龙山断面为325°,新浦沿断面317°,庵东断面270°。落潮流向一般为135°,在庵东为44°。涨落潮流的变化反映了潮波变形的状况。慈溪海域涨潮流流向为WNW潮流能量入湾口后,幅聚指向北岸,主流离慈溪岸线稍近;落潮流流向为SE落潮,延时较长,流速西向东不断辐散,挟沙能力相应降低,泥沙沉积显著。涨落潮,流速,﹣5米等深线处最大。海黄山处最大表面流速为2.2米/秒,涨潮流速平均0.69~1.28厘米/秒,落潮流速平均为0.59~1.01厘米/秒,涨落潮流速比为1.29:1。
  第六章 植物
  第一节 种类
  慈溪常见植物计169科89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杜仲、鹅掌楸。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种:厚朴、凹叶厚朴。在下列植物名录中,标有*号的为主要药用植物;加△者为解放后新引入品种。
  菌类植物
  计5科、7种:银耳;△木耳;△猴头菌;灵芝、茯苓;△蘑菇、△平菇。
  苔藓植物
  计19科、22种:绿片苔;平叉苔;带叶苔;南溪苔;纯叶护蒴苔;石地钱;泥炭藓;黄牛毛藓;长蒴藓、长叶曲柄藓;大凤尾藓;小石藓;银叶真藓;疣灯藓;虎尾藓;尖叶油藓;羊角藓;羽枝青藓;鳞叶藓;波叶仙鹤藓、苞叶金发藓、东亚金发藓。
  蕨类植物
  计18科、32种:卷柏;紫萁;镰叶瘤足蕨;*海金沙;芒萁、黑白;边缘鳞盖蕨;乌蕨;蕨、井栏边草;凤、蕨;长江蹄盖蕨;倒拆铁角蕨、北京铁角蕨、虎尾铁角蕨;金星蕨;胎生狗脊蕨、狗脊;镰羽贯众、贯众、斜方复叶耳蕨、黑足鳞毛蕨;金鸡脚、江南星蕨、瓦苇、抱石莲、石苇、槲蕨、水龙骨;蘋;槐叶蘋;满江红。
  裸子植物
  计7科、41种:苏铁;银杏;马尾松、黑松、△湿地松、华山松、△火炬松、△五针松、短叶五针松、△日本冷杉、雪松、金钱松;杉木、△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杉、△日本柳杉;侧柏、千头柏、柏木、圆柏、龙柏、匍地柏、翠柏、金星柏、福建柏、刺柏、△日本扁柏、云片柏、孔雀柏、△日本花柏、凤尾柏、绒柏、香柏、线柏、垂枝柏;罗汉松、短叶罗汉松、△竹柏;*三尖杉。
  被子植物
  计120科、794种:三白草、蕺菜;*金粟兰、宽叶金粟兰;垂柳、旱柳、龙爪柳、河柳、长梗柳、银叶柳、杞柳、加拿大杨、响向叶杨、△意大利杨;杨梅;化香、枫杨、青钱柳;板栗、茅栗、苦槠、青栲、青冈、短柄青冈、栓皮栎、麻栎、短柄抱栎、白栎;榔榆、△白榆、朴树、朴、刺叶榆、榉树;△桤木;柘木、葨芝、桑树、枸树、小枸树、琴叶榕、无花果、薜荔、△啤酒花、葎草;苎麻、大叶苎麻、赤车、糯米团;马兜铃、杜衡;*萹蓄、红蓼、水蓼、戟叶蓼、稀花蓼、杠板归、*何首乌、*虎杖、荞麦、酸模、羊蹄、金钱草;土荆芥、藜、小藜、灰绿藜、无翅猪毛菜、菠菜、灰绿咸蓬、盐地咸蓬、*地肤;青箱、鸡冠花、刺苋、苋、△籽粒苋、*牛膝、*土牛膝、千日红、水花生、虾钳菜;紫茉莉;*商陆;*马齿苋、大花马齿苋;鹅不食草、繁缕、牛繁缕、石竹、矍麦、王不留行、添姑草、雀舌草;*荷花、*芡实、萍蓬草、莼菜;金鱼藻;*牡丹、*芍药、天葵、大叶唐松草、毛茛、小毛茛、*威灵仙、柱果铁线莲、山木通、女萎;大血藤、三叶木通、木通、白木通;六角莲、八角莲、*淫羊藿、三枝九叶草、△日本小蘖、十大功劳、南天竹、阔叶十大功劳、△庐山小蘖;*木防己、*防己、千金藤、金线吊乌龟、石蟾蜍;南五味子、冷饭团、*厚朴、凹叶厚朴、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天目木兰、△白兰花、△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蜡梅、夏蜡梅;樟、山苍子、檫木、紫楠;博落回、虞美人、荷包牡丹、黄堇、紫堇、罂粟;醉蝶花;卷心菜、甘蓝、大头菜、油菜、*芥菜、白菜、青菜、萝卜、荠菜、碎米芥、水田碎米荠、蔊菜、印度蔊菜;茅膏菜;瓦松、晚红瓦松、景天、景天三七、*垂盆草、佛甲草、凹叶景天;溲疏、宁波溲疏、绣球、虎耳草;崖花海桐、海桐;二球悬铃木;檵木、枫香、蚊母树、杨梅叶、蚊母树;*杜仲;龙牙草、地榆、灰白毛莓、黄泡、高粱泡、生石悬钩子、寒莓、木香、山莓、悬钩子、用毛悬钩子、茅莓、草莓、蛇莓、野山楂、湖北山楂、石楠、小叶石楠、光叶石楠、火棘、海棠、石斑木、△苹果、△花红、野海棠、玫瑰、月季、硕蔷薇、多花蔷薇、小果蔷薇、金樱子、枇杷、李、紫叶李、重枝梅、杏、桃、△寿星桃、碧桃、垂枝碧桃、山桃、毛樱桃、榆叶梅、重瓣榆叶梅、毛山樱、山樱、樱桃、△日本樱花、棠梨、贴梗木瓜;龙须藤、云实、春云实、山皂荚、皂荚、山槐、合欢、紫荆、槐树、龙爪槐、紫穗槐、刺槐、南苜蓿、铁扫帚、紫藤、黄檀、含羞草、田青、红花锦鸡儿、野大豆、黄香草木樨、紫云英、落花生、铁马鞭、鸡眼草、蚕豆、小巢菜、豌豆、三籽二型豆、宜昌杭子梢、短叶决明、豆茶决明、山蚂蝗、马棘、中华胡枝子、草木樨、大豆、野葛、刀豆、赤豆、豇豆、绿豆、扁豆、眉豆;酢酱草、野老鹤草、天竺葵;叶下珠、蓖麻、铁海棠、一品红、*地锦、泽漆、算盘子、青灰叶下珠、重阳木、油桐、千年桐、野桐、白背叶野桐、乌桕;野花椒、枸橘、山橘、金橘、金柑、△橘、柚、△甜橙、△柠檬、代代酸橙、△佛手;苦木、臭椿、香椿;楝树、△川楝;南酸枣、野漆树、盐肤木、黄连木;鸡爪槭、红枫、羽毛枫、青榨槭、秀丽槭、三角枫;无患子;清风藤;冬青、枸骨、小果冬青;卫矛、窄翅卫矛、冬青卫矛、扶芳藤、雷公藤;凤仙花;野鸦椿、省沽油;雀舌黄杨、黄杨、小叶黄杨、长叶黄杨、细叶黄杨;冻绿、△南方枳棋、枣;△七叶树;葡萄、毛葡萄、刺葡萄、爬山虎、异叶爬山虎、青龙藤、蛇葡萄、三裂叶蛇葡萄、乌蔹莓;*杜英;木槿、紫色重瓣木槿、木芙蓉、苘麻、洋麻、棉花;黄麻;猕猴桃;茶、连蕊茶、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茶梅、山茶、木荷、厚皮香;梧桐;金丝桃、地耳草、元宝草;三色槿、*紫花地丁、毛堇菜、戟叶堇菜;胡颓子、木半夏、大叶胡颓子;柞木;紫薇;柽柳;秋海棠、中华秋海棠、四季海棠;仙人掌、蟹爪兰、昙花;瑞香、毛瑞香、结香;石榴、重瓣石榴、月季石榴;△喜树;倒挂金钟;常青藤、五茄、楤木、树参、刺楸;蛇床、破子草、天胡妥、积雪草、山芹菜、苦爹菜、柴胡、旱芹、水芹、茴香、前胡、野胡萝卜;长叶鹿蹄草;*朱砂根、紫金牛;点地梅、过路黄、泽星宿菜、珍珠菜、星宿菜、点腺过路黄;马银花、羊踯躅、满山红、杜鹃、米饭花、乌饭树、闹羊花;柿、野柿、浙江柿、君迁子、老鸦柿;野茉莉、白花龙;白檀、老鼠矢、羊舌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毛白蜡、桂花、金桂、丹桂、月桂、小蜡、女贞、小叶女贞、水蜡树、茉莉花、迎春花;*夹竹桃、*络石、白花夹竹桃;龙胆、杏菜;柳叶白前、*徐长卿、萝摩、黑鳗藤、夜来香;*菟丝子、马蹄金、打碗花、雍菜、牵牛、圆叶牵牛、茑萝;*马鞭草、*全绿叶紫珠、兰香草、莸、豆腐柴、牡荆、单叶蔓荆、山牡荆、蔓荆、黄荆、*大青、臭牡丹;藿香、*筋骨草、紫背金盘、*半枝蓬、熏衣草、活血丹、长毛韩信草、野芝麻、*夏枯草、*益母草、风轮菜、△*一串红、野薄荷、留兰香、*紫苏;酸浆、苦〓、辣椒、龙葵、白英、马铃薯、茄、蕃茄、*曼陀罗、烟草、*枸杞;匍茎通泉草、纤细通泉草、阴行草、光叶翼萼、母草、胡淋草、江南马先蒿、绵毛鹿茸草、婆婆纳、直立婆婆纳、蚊母草、鹿茸草、△紫花泡桐、△白花泡桐、通泉草;凌霄、梓树;爵床、*马兰、少花马兰;*大车前、*车前、*平车前;*黄毛耳草、*白花蛇舌草、栀子、重瓣栀子、虎刺、鸡矢藤、茜草、四叶律、*猪殃殃、钩藤、虎刺、六月雪、重瓣六月雪、金边六月雪、白马骨;忍冬、八仙花、接骨草、△珊瑚树;黄花龙牙、白花败酱;棱角丝瓜、丝瓜、西瓜、香瓜、菜瓜、黄瓜、冬瓜、苦瓜、葫芦、蒲瓜、*括楼、南瓜;*羊乳、*轮叶沙参、*半边莲、*桔梗;下田菊、胜利蓟、白鼓钉、*佩兰、*泽兰、*一枝黄花、雏菊、马兰、风菜、女苑、一年蓬、多茎鼠麹草、天名精、*苍耳、豨签鳢肠、向日葵、鬼针草、菊花、*野菊、除虫菊、石胡荽、牡蒿、四季蒿、*茵陈蒿、艾蒿、黄花蒿、奇蒿、细叶艾、野艾、一点红、百日菊、兔儿伞、*千里光、*白术、小蓟、*大蓟、球子草、矢车菊、金盏菊、*红花、杏香兔儿风、大丁草、稻槎菜、蒲公英、万寿菊、苦苣菜、莴苣、丁萝卜、黄鹌菜、山苦荬、*剪刀股、齿绿苦荬、苦菜、菊芋、△大丽花、紫苑、美洲紫苑、小白酒草、刺儿菜、葡萄苦卖菜;眼子菜、竹叶眼子菜;泽泻、窄叶泽泻、长喙毛茛泽泻、慈姑;黑藻、水鳖、苦草、水筛、水车前;箬竹、苦竹、佛肚竹、△凤凰竹、毛竹、刚竹、淡竹、雷竹、白哺鸡竹、△角竹、金竹、斑竹、早竹、乌竹、△高节竹、尖子竹、△青皮竹、桃枝竹、凤尾竹、△芦竹、稻、茭笋、淡竹叶、芦苇、华东早熟禾、小麦、大麦、野燕麦、看麦娘、牛筋草、龙爪茅、狗牙根、△大米草、盐鼠尾粟、稗、光头稗子、雀稗、紫马唐、升马唐、大狗尾草、狗尾草、△苏丹草、小米、狼尾草、△黑麦草、芒、荻、*白茅、斑茅、甘蔗、荩草、毛臂形草、鹅观草、结缕草、雀麦、*薏苡、画眉草、束尾草、假俭草、高粱、白羊草、玉蜀黍;荆三棱、海三棱藨草、类头状花序藨草、荸荠、牛毛毡、烟台飘佛草、*香附子、短叶茫茫、毛轴莎草、碎米莎草、水蜈蚣、穹隆台草、镜子台草、糙叶台草;△棕竹、棕榈;菖蒲、*石菖蒲、马蹄莲、芋、魔芋、*半夏、天南星、大藻;浮萍、紫萍、无根萍;竹叶吉祥草、吊竹梅、杜若、鸭跖草、水竹叶;凤眼莲,鸭舌草;灯心草、野灯心草;百部;吊兰、黄花菜、萱草、玉簪、芦荟、△郁金香、百合、葱、洋葱、蒜、薤白、蕌头、韭菜、吉祥草、万年青、蜘蛛抱蛋、多花黄精、玉竹、*天门冬、△文竹、沿阶草、麦冬、丝兰、虎尾兰、石蒜、水仙、葱兰、△晚香玉、鞘柄菝葜、牛尾菜、尖叶菝葜、粉背菝葜、*土茯苓、菝葜;细柄薯蓣、黄独、薯蓣;*射干、蝴蝶花、鸢尾、唐菖蒲;△芭蕉;姜、蘘荷、山姜;美人蕉;绶草、蕙兰、春兰、建兰、墨兰、寒兰。
  第二节 植被分布
  慈溪植被系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第一亚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植被在人类长期活动影响下已基本消失,大多为次生林或人工栽培林所代替。
  南部丘陵植被
  构成简单。可分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植被四类:
  阔叶林 已所剩无几,常绿阔叶林尚能在东安乡的关头、桂岙一带见到,主要树种有青冈、苦槠。落叶阔叶林尚能在龙场乡的凤浦岙、灵湖乡的黄泥岙见到,主要树种有麻栎、枫香。
  针、阔混交林 为暖性针、阔混交林,系常绿阔叶林被人为破坏后由马尾松逐步代替而成,以马尾松与枫香等自然混交,丘陵区均有分布。
  针叶林 为暖性针叶林,即马尾松林群系,以马尾松——白栎、〓木、映山红群丛为主,广布丘陵地带,为典型代表群系。
  人工植被 用材林:以人工栽培的杉木林、马尾松林为主,主要分布在龙南、彭东、宓家埭、灵湖等乡及县林场。竹林:以毛竹林为主,尚有自然形成的龙丝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安、宓家埭乡及县林场。经济林:以油茶、茶叶、水果林为主。慈溪特产杨梅常和马尾松混交共生,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龙南、彭东、宓家埭、桥头、鸣鹤等乡镇的低丘。
  中部平原植被
  平原植被大多是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蚕豆、大小麦、油菜及绿肥、果蔬等。在四旁和行人道上还有人工栽培的林木,如二球悬玲木、水杉、白榆、女贞、柏类、水果等。自然植被有路边、河边、田头地角、村庄四周滋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菊科、苋科、蓼科、茄科、豆科等植物。
  北部沿海植被
  沿海植被稀少,近年栽植少量珊瑚树、绒毛白蜡、柏木、刺槐、紫穗槐等树木。自然草本植物大多为灰绿碱蓬及菊科、禾本科、藜科等耐盐植物。
  第七章 动物
  慈溪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陆水生动物资源丰富,脊椎动物292种,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昆虫更是数不胜数。
  第一节 森林动物(不含昆虫)
  慈溪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常见森林动物计56科、158种,主要栖息于南部丘陵,部分种类遍及平原。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名录前标*)。
  两栖类 4科、9种,即中华大蟾蜍、黑框蟾蜍;中国雨蛙;饰纹姬蛙、小弧斑姬蛙;泽蛙、金线蛙、黑斑蛙、沼蛙。
  爬行类 9科、20种,即:鳖;乌龟;多疣壁虎;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堰蜒;北草蜥;赤链蛇、水赤链、乌风蛇、灰鼠蛇、锦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翠青蛇、中国水蛇;银环蛇;腹蛇、五步蛇;青环海蛇。
  鸟类 30科、100种,即:小鴊鹧;绿翅鸭、白眉鸭、绿头鸭、针尾鸭、花脸鸭、罗纹鸭、斑嘴鸭、赤膀鸭、琵嘴鸭、鸿雁、豆雁;鸬鹚;苍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红隼;环颈雉、灰胸竹鸡、鹌鹑;普通秧鸡;凤头麦鸡、灰头麦鸡;白腰杓鹬、红腹滨鹬、尖尾滨鹬、黑腹滨鹬、白腰草鹬、针尾沙锥;海鸥、燕鸥;珠鸦斑鸠、山斑鸠;四声杜鹃、大杜鹃;草鸮、红角鸮、鸰角鸮、长耳鸮、鹰鸮、领鸺鹠、斑头鸺鹠;小翠鸟;戴胜;黑〓绿啄木鸟、斑啄木鸟;家燕、金腰燕;灰鹡鸰、白鹡鸰、田鹨、树鹨;黄臀鹎、白头鹎、黑鹎;红尾伯劳、棕背伯劳、虎纹伯劳;黑枕黄鹂;灰卷尾;八哥、丝光惊鸟、灰椋鸟;松鸦、喜鹊、秃鼻乌鸦、大嘴乌鸦、白颈鸦;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小燕尾、黑背燕尾、乌鸫、棕〓钩嘴鹛、黑脸噪鹛、画眉、棕头鸦雀、山树莺、黄眉柳莺、白眉姬鹟、黄眉姬鹟、寿带、虎斑山鸫;大山雀、黄腹山雀、红头长尾山雀、暗绿绣眼鸟;麻雀、山麻雀、白腰文鸟、斑文鸟;金翅雀、黑尾蜡嘴雀、黄胸鹀、灰头鹀、三道眉草鹀。
  兽类 14科、29种,即:刺猬;臭鼩、大麝鼩;小伏冀、蝙蝠;*穿山甲;华南兔;沼泽田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屋顶鼠、黄胸鼠、褐家鼠、社鼠;赤腹松鼠;豪猪;貉、赤狐、青鼬、黄腹鼬、黄鼬、狗獾、鼬獾、猪獾、*水獭;*小灵猫、花面狸、食蟹獴;豹猫、獐、小麂;野猪。
  附:家禽家畜(标△者为解放后新引入品种)
  猪:本地黑、△荣昌猪、△梅山猪、金华猪、△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牛:△荷兰牛(奶牛);南阳牛、△秦川牛(黄牛);南汇牛(水牛)。羊:△新疆细毛羊(绵羊),湖羊(羔皮用绵羊),△萨能山羊(乳用山羊)、角羊。兔:△安哥拉兔、△德国长毛兔(毛用)、△青紫蓝兔、中国白兔、大耳白兔(皮、肉兼用)。鸡:△来杭鸡、浦东鸡、萧山鸡、芦花鸡、△AA鸡、△罗斯鸡、△海佩科、△获高。鸭:北京鸭、绍鸭、番鸭。鹅:狮头鹅、浙东大白鹅。其他;△鹌鹑、△珍珠鸡、鸽、家犬、家猫。
  第二节 水生动物
  常见海洋水生动物
  计5类、108种,标*号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采捕种类。
  腔肠动物1种:*海蜇。
  多毛类 2种:日本刺沙蚕、无疣齿吻沙蚕。
  软体动物 21种:齿纹蜒螺、绯拟沼螺、短拟沼螺、珠带拟蟹守螺、中间拟滨螺、光滑狭口螺、半皱织纹螺、菠萝囊螺、*泥螺、*褶牡蛎、近江牡蛎、*青蛤、*四角哈蜊、匙蛤、*彩虹明樱蛤、刀明樱蛤、红明樱蛤、明细白樱蛤、*缢蛏、焦河蓝蛤、渤海鸭嘴蛤。
  甲壳动物 31种:糠虾、钩虾、海蟑螂、黑斑口虾蛄、蝎拟绿虾蛄、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刀额新对虾、细螯虾、中国毛虾、*脊尾白虾、安氏白虾、中华小长臂虾、葛氏长臂虾、细巧仿对虾、豆形拳蟹、*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中本鲟、弧边招潮、宽身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宁波泥蟹、潭氏泥蟹、淡水泥蟹、中华绒螯蟹、狭颚绒螯蟹、伍氏厚蟹、长足长方蟹、长方蟹、四齿大额蟹。
  鱼类 53种:路氏双髻鲨、光魟、中国魟、鱼、*鳓鱼、黄鲫、七丝鲚、凤鲚、刀鲚、大银鱼、龙头鱼、中华海鲶、鳗鲡、海鳗、尖吻蛇鳗、*鲻鱼、开氏鲻、棱鲻、四指马鲅、鲈鱼、*鮸鱼、大黄鱼、小黄鱼、皮氏叫姑鱼、白姑鱼、*棘头梅童鱼、带鱼、*蓝点马鲛、燕尾鲳、*银鲳、乌塘鳢、纹缟鰕虎鱼、蝌蚪鰕虎鱼、钟馗鰕虎鱼、裸次栉鰕虎鱼、阿葡鰕虎鱼、斑尾腹鰕虎鱼、*矛尾复鰕虎鱼、红狼牙鰕虎鱼、孔鰕虎鱼、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大青弹涂鱼、颚蛹、蛹鱼、日本须鳎、焦氏舌鳎、窄体舌鳎、条纹东方鲀、双斑东方鲀、星点东方鲀。
  常见淡水水生动物
  计4类、102种。标*号者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捕捞种类。
  软体动物 18种: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茅蚌、黄蚬、环棱螺、双旋环棱螺、硬环棱螺、角形环棱螺、似沼螺、格式短沟蜷、萝卜螺、狭口螺、黑螺、旋螺、烟管螺、扁卷螺、田螺。
  甲壳动物 10种:糠虾、锯齿新米虾、秀丽长臂虾、*日本沼虾、似沼虾、细螯沼虾、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石蟹。
  爬行动物 3种:龟、鳖、水蛇。
  鱼类 9目、71种。鲱形目:鲥鱼、刀鲚、凤鲚、姚江银鱼4种;鲤形目:胭脂鱼、*青鱼、*草鱼、鳡鱼、马口鱼、似鱎、〓鱼、油〓鱼、长春鳊、红鳍鲌、银飘鱼、团头鲂、鱼稍红鲌、蒙古红鲌、翘嘴红鲌、细鳞斜颌鲴、黄尾鲴、圆吻鲴、中华鳑鲏、高体鳑鲏、兴剀刺鳑鲏、唇䱻、花䱻、麦穗鱼、华鲦、似〓、棒花鱼、蛇〓、*鲤鱼、*鲥鱼、罗非鱼、白鲫、银鲫、南方长须鳅鮀、鳙鱼、*白鲢、*泥鳅、大鳞泥鳅、花鳅、黄沙鳅、短体条鳅、无斑条鳅共42种;鲶形目:、草胡子鲶、黄〓鱼、光泽黄〓鱼、岔尾黄缘鱼、大鳍鳗、中华纹胸跳共6种;鳗鲡目:*鳗鲡1种;鳉形目:青鳉1种;鳢形目:*乌鳢、斑鳢2种;合鳃目:*黄鳝1种;形目:鲈鱼、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圆尾斗鱼、歧尾斗鱼、沙塘鳢、黄䱂鱼、真栉虾虎、栉虾虎、刺鳅11种;鲻形目:鲻鱼、棱鱼、前麟鲻3种。
  第三节 农林昆虫
  经普查,慈溪有昆虫121科、653种,分类如下,种名前标*号者为常见昆虫。
  农、林、仓库害虫
  计80科、531种。
  直翅目 5科、30种。蝗科:*中华蚱蜢、花尖翅蝗、*短额负蝗、*棉蝗、上海稻蝗、东亚飞蝗、*日本黄脊蝗、线斑腿蝗、红褐斑腿蝗、宁波稻蝗、黄脊蝗、笨蝗、云斑车蝗、红胸小车蝗、蒙古疣蝗、芋蝗、长翅黑背蝗、短角斑腿蝗、绿腿腹露蝗,计19种。夌蝗科:小夌蝗1种。螽斯科:小螽斯、长翅螽斯、青螽斯、褐树螽、日本螽斯,计5种。蟋蟀科:花生大蟋、*油葫芦、小蟋蟀、黑蟋蟀,计4种。蝼蛄科:*非洲蝼蛄1种。
  同翅目9科、55种。叶蝉科:*棉叶蝉、*大青叶蝉、*二点叶蝉、小麦叶蝉、菱纹叶蝉、稻叶蝉、紫叶蝉、*黑尾叶蝉、*电光叶蝉、*白翅叶蝉、*小缘叶蝉,计11种。沫蝉科:稻赤斑沫蝉、葡萄沫蝉、象蛰,计3种。蝉科:黑蝉、黑翅红娘子、竹蝉、蚱蝉,计4种。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白条飞虱、黑边黄脊飞虱,计5种。粉虱科:*棉粉虱、黑刺粉虱、葡萄粉虱、*杨梅粉虱,计4种。蚜科:*棉蚜、*高粱蚜、苜蓿蚜、*桃蚜、*玉米蚜、禾缢管蚜、*稻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桔蚜、*梨二叉蚜、*甘蔗粉甬蚜、甘蓝蚜、菜縊管蚜,计14种。麦蜡蝉科:黑头麦叶蝉1种。蚧科:柏牡蛎蚧、角蜡蚧、*龟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白蜡蚧、*糠片蚧、*矢尖蚧、*黑点蚧、*梨园蚧、*吹绵蚧、*中华松梢蚧,计12种。粉蚧科:*蔗红粉蚧1种。
  半翅目 8科、33种。缘蝽科:红背暗缘蝽、稻棘缘蝽、条蜂缘蝽、点蜂缘蝽、宽棘缘蝽、大稻缘蝽,计6种。盲蝽科: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绿盲蝽、*烟草盲蝽,计4种。盾蝽科:斑须蝽、麻皮蝽、*稻褐蝽、广二星蝽,计4种。龟蝽科:浙江圆龟蝽1种。网蝽科:*梨网蝽1种。长蝽科:茶色长蝽1种。蜡蝽科:黄足蜡蝽、乌蜡蝽、环足蜡蝽、日月蜡蝽,计4种。蝽科:*稻绿蝽、稻黑蝽、角胸蝽、大枝蝽、尖头麦蝽、华麦蝽、*伊蝽、大绿蝽、*臭蝽、红边蝽、半绿蝽、大臭蝽,计12种。
  缨翅目 2科、3种。蓟马科:*花蓟马、*烟蓟马、2种。管蓟马科:*稻管蓟马1种。
  鞘翅目 13科、79种。象甲科:*棉灰象甲、稻象甲、*蚕豆象、*豌豆象、四纹豆象、萍象甲、*米象甲、绿豆象、绿鳞象甲、长颈紫象甲、西伯利亚绿象申、大象甲、鹤颈象甲,计13种。叩头虫科:棉苗叩头虫、*沟金针虫,计2种。芫菁科:*锯角豆芫菁、大斑芫菁、眼斑芜菁、短翅芫菁,计4种。金龟科:华喙丽金龟、斑喙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金龟、*宽鳃褐金龟、铅褐鳃金龟、次绿闪丽金龟、黄毛鳃丽金龟、夜潜金龟、四纹丽金龟、*大黑金龟、棕色鳃金龟、白星花金龟、小阔胫鳃金龟、朝鲜黄鳃金龟、东北大黑金龟、白纹花金龟、玻璃金龟、蒙古丽金龟、褐锈花金龟、绿黄金龟、豆兰金龟、墨绿丽金龟、黑色金斑金龟、蓝紫金龟,计25种。天牛科:*麻天牛、桔褐天牛、*星天牛、桑天牛、红颈天牛、*双条杉天牛、*松褐天牛、薄翅钜天牛、四星栗天牛、日本筒天牛、桃天牛,计11种。叶甲科:稻负泥虫、*黄曲条跳甲、*猿叶虫、*甘薯小龟甲、柑桔恶性叶甲、葡萄星叶甲、*黄守瓜、大毛叶甲、双带方额叶甲、红脑丽叶甲、隐头叶甲、*榆紫金花虫、黑腹叶甲,计13种。龙虱科:*福田龙虱1种。扁甲科: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2种。谷盗科:*锯谷盗、*大谷盗2种。步甲科:艳大步甲1种。拟步甲科:*赤拟谷盗1种。瓢甲科:*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2种。长蠹科:谷蠹1种。锹甲科:斑眼锹甲1种。
  鳞翅目 30科312种。麦蛾科:*棉红铃虫、*麦蛾、*甘薯麦蛾3种。菜蛾科:*小菜蛾1种。夜蛾科:*小地老虎、大地老虎、*棉铃虫、*棉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超桥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翠纹金钢钻、*鼎点金钢钻、*粉缘金钢钻、*粘虫、*大螟、红棕灰夜蛾、*吸果夜蛾、*剑纹夜蛾、葫芦夜蛾、旋目夜蛾、晦旋目夜蛾、蚪目夜蛾、变色夜蛾、白肾裙夜蛾、茶色地老虎、胖夜蛾、*桥夜蛾、月牙巾夜蛾、玫瑰巾夜蛾、*劳氏粘虫、淡眉夜蛾、*梨剑纹夜蛾、白脉粘虫、短节夜蛾、弧角散纹夜蛾、红晕散文夜蛾、三斑蕊夜蛾、日月夜蛾、苹眉夜蛾、*竹笋夜蛾、*烟夜蛾、桑夜蛾、杨梦尼夜蛾、桵毛冬夜蛾、光腹粘虫、凤凰大夜蛾、*稻螟蛉、禾灰翅夜蛾、棘翅夜蛾、桃剑纹夜蛾、抗翅夜蛾、德夜蛾,计51种。螟蛾科:*亚洲玉米螟、*棉大卷叶螟、*桃蛀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二点螟、稻水螟、*稻筒卷叶螟、稻白苞螟、高粱条螟、稻巢螟、稻切叶螟、三夹螟、*大豆卷叶螟、*豆野螟、*菜螟、*瓜螟、*萍灰螟、烟草粉斑螟、粟灰螟、印度谷螟、三条螟、竹绒野螟、豆卷叶野螟、齿纹卷叶野螟、桑螟、白纹齿野螟、纹歧野螟、三纹蚀叶野螟、泡桐卷野螟、三点并脉野螟、黑三棱髓野螟、纹禾螟、粟实螟、莎草木螟、芝麻荚野螟、稻暗水螟、柚木野螟、*松果梢斑螟、金黄镰翅野螟、双纹白草螟、紫苏野螟、黑环尖须野螟、二点织螟、塘水螟、菜野螟、褐翅蚀叶野螟、白斑翅野螟、*松梢斑螟、桑绢野螟、*梨大食心虫、葡萄卷叶野螟、小蜡螟、松梢螟、*竹螟、高梁穗隐斑螟,计57种。尺蛾科:*大造桥虫、*柑桔尺蛾、四月尺蛾、雪尾尺蛾、直脉青尺蛾、市星尺蛾、三角尺蛾、茶用克尺蛾、核桃星尺蛾、四星尺蛾、尾林尺蛾、槐尺蛾、三线尺蛾、木戚烟尺蛾、球果尺蛾、榛金星尺蛾、四川垂耳尺蛾、四川尾尺蛾、绉霜尺蛾、苹烟尺蛾、桑尺蛾、江浙垂耳尺蛾、尖尾尺蛾、栓皮栎薄尺蛾、藕色突尾尺蛾、青突尾尺蛾、尖尺蛾、双线垂耳尺蛾,栓皮栎波尺蛾、枣步曲、杉霜尺蛾、山枝子尺蛾、云南垂耳尺蛾、屏边垂耳尺蛾、江西垂耳尺蛾、海南粉尺蛾、灰翠尾尺蛾、白皮臭尺蛾、锯齿青尺蛾、锈腰尺蛾,计40种。灯蛾科:*红腹灯蛾、*黄腹灯蛾、八点灰灯蛾、*红缘灯蛾、尘白灯蛾、虎斑灯蛾、肖浑灯蛾、黄灯蛾、仿污白灯蛾,计9种。尖蛾科:*玉米类蛾(拟红铃虫)1种。卷叶蛾科:*棉褐带卷叶蛾、豆姬卷叶蛾、小黄卷叶蛾、后黄卷叶蛾、*梨小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松梢小卷叶蛾、*杉梢小卷叶蛾,计8种。蓑蛾科:蓖麻蓑蛾、*大蓑蛾、*白榆袋蛾、茶蓑蛾,计4种。木蠹蛾科:棉茎木蠹蛾1种。天蛾科:*豆天蛾、*旋花天蛾、*甘薯天蛾、葡萄天蛾、丁香天蛾、霜天蛾、构星天蛾、雀纹天蛾、白薯天蛾、斜纹天蛾、犁六点天蛾、缺角天蛾、木蜂天蛾、松黑天蛾、绒天蛾、红天蛾、鹰翅天蛾、长喙天蛾、芝麻鬼脸天蛾、榆绿天蛾,计20种。枯叶蛾科:李枯叶蛾、油茶枯叶蛾、思茅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粟黄桔叶虫,计5种。潜叶蛾科:*豆潜叶蛾、*柑桔潜叶蛾2种。刺蛾科:*褐刺蛾、*绿刺蛾、*黄刺蛾、扁刺蛾、褐边绿刺蛾、背刺蛾、茶奕刺蛾、斜纹刺蛾、桑褐刺蛾、铜斑褐刺蛾、大偏刺蛾、丽绿刺蛾、两色绿刺峨、显脉球须刺蛾、长须刺蛾、奇奕刺蛾、*白榆刺蛾,计17种。透翅蛾科:葡萄透刺蛾1种。织叶蛾科:油茶织蛾1种。斑蛾科:茶斑蛾1种。鹿蛾科:茶鹿蛾1种。水蜡蛾科:水蜡娥1种。苔蛾科:条纹苔蛾、赤白条苔蛾2种。钩蛾科:泽麻钩蛾、窗翅钩蛾、眼斑钩蛾3种。大蚕蛾科:绿尾大蚕蛾、樗蚕、华尾大蚕蛾、黄豹大蚕蛾,计4种。毒蛾科:*豆毒蛾、肾毒蛾、折带黄毒蛾、瑕素毒蛾、黄尾毒蛾、双弓黄毒蛾、榆黄足毒蛾、叉带黄毒蛾、*茶毒蛾、乌桕毒蛾、*松毒蛾、黄白毒蛾、黑腹黄毒蛾、*柳毒蛾、栎黄毒蛾、*午毒蛾、灰毒蛾、芦毒蛾、黑腹白毒蛾、弧纹黄毒峨,计20种。舟蛾科:灰须异齿舟蛾、栎掌舟蛾、核桃美舟蛾、竹篾舟蛾、棱舟蛾、茅莓蚁舟蛾、苯掌舟蛾、苯蚁舟蛾、龙眼蚁舟蛾、黄掌舟蛾、短扇舟蛾、分月扇舟蛾、丽金舟蛾、天窗竹舟蛾、纵褶竹舟蛾、桦青齿舟蛾,计16种。凤蝶科:*柑桔凤蝶、*玉带凤蝶、碧凤蝶、红带凤蝶、樟青凤蝶,计5种。弄蝶科:*一字纹稻苞虫、隐纹弄蝶、黑弄蝶、黄弄蝶、曲纹稻弄蝶,计5种。眼蝶科:*稻眼蝶、黑化白眼蝶、蒙链眼蝶、矍眼蝶、中华矍眼蝶、链眼蝶,计6种。蛱蝶科:斐豹蛱蝶、老豹蛱蝶、黄豹蛱蝶、柳紫闪蛱蝶、美目蛱蝶、小红蛱蝶、黑脉蛱蝶、大红蛱蝶、青豹蛱蝶、二尾蛱蝶、琉璃蛱蝶、中环蛱蝶、小环蛱蝶、青拟蛱蝶、*苎麻黄蛱蝶、线蛱蝶、云豹蛱蝶、链环蛱蝶,计18种。粉蝶科:锐角翅粉蝶、宽边粉蝶、小黄粉蝶、黄粉蝶、*菜粉蝶、角翅粉蝶,计6种。灰蝶科:红灰蝶、长尾兰灰蝶、黑灰蝶3种。
  双翅目 5科、8种。瘿蚊科:*稻瘿蚊、麦红吸浆虫2种。蝇科:稻虻蝇1种。杆蝇科:稻秆蝇1种。潜蝇科:*稻潜蝇、*豌豆潜叶蝇、*油菜潜叶蝇3种。摇蚊科:*萍摇蚊1种。
  等翅目 1科,2种。白蚁科:*黑翅大白蚁、*黄胸大白蚁2种。
  膜翅目 1科、1种。叶蜂科:麦叶蜂1种。
  农、林、库房害虫,除上述昆虫外,尚有“蛛形纲、蜱螨目”及“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二类,附述如下:
  蜱螨目 4科、6种。叶螨科:*棉叶螨、*柑桔全爪螨、柑桔六点黄蜘蛛计3种。粉螨科:腐嗜酪螨1种。瘿螨科:*柑桔锈壁虱1种。附线螨科:*茶黄螨1种。
  柄眼目 2科2种。蜗牛科:灰蜗牛1种。蛞蝓科:野蛞1种。
  天敌昆虫
  已发现常见天敌昆虫计41科122种。
  蜻蜓目 2科、3种。蜻科:黄衣、赤卒2种。蜓科:蜓1种。
  直翅目 1科、1种。螳螂科:拟宽腹螳螂1种。
  革翅目 1科、2种。肥螋科:*黄足肥螋、黄褐肥螋2种。
  缨翅目 1科、1种。蓟马科:*塔六点蓟马。
  鞘翅目 4科、28种。隐翅虫科:*青翅隐翅虫1种。瓢虫科:*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黑襟毛瓢虫、黑背小瓢虫、深点食毛瓢虫、四斑广盾瓢虫、黑背毛瓢虫、*稻红瓢虫、双带盘瓢虫、隐斑瓢虫、大红瓢虫、黄斑盘瓢虫,计13种。步甲虫:*中国曲胫步甲、黑腹胫步甲、瘤鞘艳步甲、青步甲、地步甲、黄绿青步甲、赤胸步甲、四斑小步甲、赤腹扁步甲、黄胫步行甲、纯毛青步甲,计11种。虎甲科:*中国虎甲、连珠虎甲、*曲纹虎甲3种。
  双翅目 3科、11种。食蚜蝇科:*黑带食蚜蝇、长扁食蚜蝇、梯斑食呀蝇、*大灰食蚜蝇、大绿食蚜蝇5种。寄蝇科:饰额短须寄蝇、*玉米螟历寄蝇、夜蛾土蓝寄蝇、四点温寄蝇、*稻苞虫鞘寄蝇5种。瘿蚊科:食蚜瘿蚊1种。
  脉翅目 3科、5种。草蛉科:*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3种。蝶蛉科:灰背蝶龟蛉1种。鱼蛉科:中华斑鱼蛉1种。
  半翅目 4科、8种。花蝽科:*小花蝽1种。姬猎蝽科:*小姬猎蝽1种。猎蝽科:日月猎蝽、黄足猎蝽、乌猎蝽、环足猎蝽4种。长蝽科:大腿长蝽、茶色长蝽2种。
  膜翅目 13科、50种。赤眼蜂科:*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4种。小蜂科:棉叶蝉柄翅小蜂、*广大腿小蜂2种。螯蜂科:稻虱蜂、两色螯蜂2种。黑卵蜂科:长腹黑卵蜂、*松毛虫黑卵蜂2种。金小蜂科:*红铃虫金小蜂1种。土蜂科:金毛长腹土蜂1种。姬小蜂科:卷叶虫姬小蜂1种。茧蜂科:*中华茧蜂、*小造桥虫绒茧蜂、*螟蛉绒茧蜂、*红铃虫甲腹茧蜂、黑胸茧蜂、黄胸茧蜂、螟虫长距茧蜂、白螟茧蜂、马尾蜂、*松毛虫脊茧蜂、长兴绒茧蜂、*菜粉蝶绒茧蜂、三化螟绒茧蜂、*稻螟小腹茧蜂、日本黄茧蜂,计15种。蚜茧蜂科:日本柄瘤蚜茧蜂、*棉蚜茧蜂、*菜蚜茧蜂3种。姬蜂科:*螟蛉悬茧姬蜂、金钢钻角额姬蜂、广黑点瘤姬蜂、*中国齿腿姬蜂、*台湾瘦姬蜂、三化螟沟姬蜂、衰蛾瘤姬蜂、*螟蛉瘤姬蜂、*稻苞虫黑瘤姬蜂、花胸沟姬蜂、刺蛾紫姬蜂、*松毛虫黑胸姬蜂、*大螟瘦姬蜂、夜蛾瘦姬蜂、斜纹夜蛾盾脸姬蜂,计15种。胡蜂科:*普通长脚胡蜂、大胡蜂2种。跳小蜂科:*蚜虫跳小蜂1种。木蜂科:中华木蜂1种。
  蛛形纲·蜱螨目 2科、2种。直绥螨科:*长毛纯锐螨1种。绒螨科:*食蚜绒螨1种。
  蛛形纲·蛛形目 7科、11种。微蛛科:*草间小黑蛛1种。球复蛛科:*八斑球复蛛1种。圆蛛科:茶色新圆蛛1种。蟹蛛科:*三突花蛛、*T—纹豹蛛2种。狼蛛科:*日本水狼蛛1种。管巢蛛科:*拟日本管巢蛛、斑纹管巢蛛2种。肖蛸科:*日本肖蛸、*鳞纹肖蛸、*圆尾肖蛸3种。
  第八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种类
  慈溪自然灾害,据所见旧志记载始于晋太康四年(283)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计发生225次;自清顺治元年(1644)至民国38年(1,949),计172次;1949年解,放起至1987年底,计80次,合计477次。
  灾害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病虫害和气温异常等。
  旱灾 慈溪河渠虽多,但均浅短窄小,历史上近山湖泊又不断淤浅,全境水容蓄能力弱,多雨季节大量雨水排泄入海,一遇旱即酿成灾害,为县境主灾型之一。解放前300年间(1650年至1949年5月,下同)计发生41次,占同期自然灾害发生数的24%。旱情持续三月以上的12次,最长的有康熙六年、三十五年和乾隆十六年等。受旱年份,往往“高田燥裂如虎口,农田禾稻似火烧”并常引发疫情和作物病虫害。解放以后,大力兴修水利,丘陵区湖库容蓄量大幅度增,加,平原区河网容蓄能力也有提高。在30~50天总降水量为常年降水量的30%,或60天总降水量为常年的40~50%时,可不再出现灾情。1964年自8月上旬至9月下旬60天,总雨量仅为常年的29%,属大旱天气,未造成灾害。但平原容蓄能力仍甚弱,干旱仍为自然灾害主灾型。自1949年5月至1987年底,计发生旱灾15次,其中大旱3次。1967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60天总降水量仅为常年的5%,15万亩水田遭灾,晚稻大部无收,居荒。
  旱灾的月际分布,以夏、秋为多,300年间41次旱灾,发生于夏秋间的27次,占66%;解放后15次旱灾,发生于6~9月的12次,占80%。灾害损失,稻区最大。
  水害 主要表现为洪涝、连阴雨和潮害,为慈溪自然灾害主灾型之一。形成主因为降水不均、台风过境和河道蓄排能力低。
  洪涝,300年间计出现25次,另有16次台风伴有涝灾,合计44次,淹禾棉、溺人畜、飘民居,灾后引发大范围疫病,造成饥荒。灾情较严重的有康熙二十九年、道光二十三和二十九年。解放后,大力兴修排涝配套设施,3天降雨量在100毫米以内,可避免发生水灾。39年中,计发生涝灾13次,台风伴发涝灾9次,合计22次。1962年9月4~6日,3天连续降水295~399毫米,受农田33.5万亩,损失粮食、棉花各1.4万1。13次涝灾中,发生于7~9月的10次,对棉花、盐业危害最重。
  潮害 破坏力极大,古称海溢,常于7、8月间天文大潮与大风雨相遇时发生。一旦发生,毁塘坍涂、摧舍倒屋、漂没人畜、浸渍禾棉,险象环生。300年间计发生大潮害16次。雍正元年(1723),飓风作潮坏堤,漂庐舍万家。光绪九年(1883)及民国4年3次海溢,潮水直冲利济塘下,淹没民居,尸棺漂流,棉花无收。民国28年,杭州湾潮沟活动引起庵东沿海大面积坍涂,并逐年蚕食,3年间岸线内移近4.5公里。解放以后,人民继承千余年来筑塘捍海经验,加固一线海塘,控制灾情,但局部潮害仍不断发生。解放后39年计13次,多与其他灾害伴生,其中伴台风的6次,伴龙卷风的3次,伴涝洪的2次,伴大风的1次,伴大潮汐1次。1976~1987年间,西三沿海因潮沟活动发生5次坍涂,群众称“三年两头坍”,但均被堵截于塘外,未发生毁塘事故。
  连阴雨 春秋连阴雨常伤苗损实,引发病虫。因危害不如洪水暴潮之猛烈,历史记载多缺漏,300年间计10次。春季连阴雨,在倒春寒时伴生,以冷害为主。秋季连阴雨,常发生于8月下旬至10月上句,解放后计出现50余次,其中4次造成灾害,即1962、1970、1974、1981年,伴生的病虫害有水稻穗颈瘟病、棉花红叶茎枯病及烂铃。
  风灾 慈溪风灾以台风及龙卷风为主,多发生在6~9月间;偶有冬季西北大风为灾。历史上风灾记载分类不清,缺载较多。严重的风灾,300年间计28次,约有半数与洪涝、海溢伴生形成综合性灾害。解放以后39年,计大小风灾27次。
  台风或热带风暴。39年中发生12次,影响范围大,破坏严重,合计死31人,重伤57人,损失物资无数,9次伴有洪涝(其中6次造成严重潮害,毁损海塘),3次以风害为主。1949、1956、1962、1974、1981年5次,损失最为严重。
  龙卷风。慈溪为龙卷风多发地区,常伴下雹。龙卷风有较固定的影响地区,受灾面不广,但破坏力甚大。解放后39年中计出现14次,共计死18人,重伤214人。1983年9月由余姚入境的一次,损失最为严重。龙卷风一般以风害为主。也有伴生其他灾害的,伴潮害的2次,伴涝灾的3次。
  西北大风,解放后39年中,有2次冬季西北大风造成灾害。
  气温异常 历史上有多次异常高温或低温灾害记载,但因资料零碎,无统计意义。300年中有15次大雪成灾,往往积雪至4、5尺,为近年少见。解放后39年中,有2次异常高温,3次异常低温,造成不同程度的热害和冻害。较常发生的是春季倒春寒,造成连阴雨或晚霜冻,影响禾棉育秧、春花生长,并诱发禾棉疫病。解放后38年中计发生倒春寒9次,其中1962、1972、1978、1980年4次造成作物灾害。,
  作物病虫害 历史上关于病虫害的记载比较零碎,以螟、蝗灾为主,解放后39年中,计发生影响较大的病虫害灾情9次,一般均由灾害性天气诱发,病虫种类有:螟、松毛虫、棉铃虫、红蜘蛛和水稻颈枯病、棉花枯萎病、红叶茎枯病、角斑病等。
  第二节 灾害年表
  本年表辑录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至1987年858年间与现境有关之灾情记录。文献记述受灾地域甚略,恐入录有误,特用代码注明出处,以便后人辨析。代码所指书刊附表后。
  南宋
  △建炎三年(1129),蝗虫害稼。(05)
  △绍兴元年(1131),大饥,疫。(02)
  △绍兴二年(1132),荐饥。(02)
  △绍兴五年(1135),大旱。(02)
  △绍兴六年(1136),饥。(02)
  △绍兴九、十年(1139、1140)荐饥,人食草木。(02)
  △绍兴十八年(1148)八月,水害稼。(02)
  △绍兴十九年(1149),灾重,民不得食。(02)
  △绍兴二十四年(1154),旱。(02)
  △绍兴二十七年(1157),大水。(02)
  △绍兴二十八年(1158),大风,水。(02)
  △绍兴二十九年(1159),螟,荐饥。(02)
  △绍兴三十(1160)秋,旱。(02)
  △隆兴元年(1163)八月,大风水,饥。(02)
  △乾道元年(1165)正月至四月,淫雨,大疫,寒败苗,种蚕麦,大饥。(01,02)
  △乾道二年(1166)夏,旱。(01)
  △乾道三年(1167)九月,淫雨,海溢。(03,05)
  △乾道六年(1170)夏,旱。(02)
  △乾道七年(1171),大旱。(02)
  △乾道八年(1172)五月,大风雨,漂民居,稼尽败。(02)
  △乾道九年(1173),旱。(02)
  △淳熙元年(1174),大旱。(02)
  △淳熙三年(1176)八月,淫雨。(02)
  △淳熙四年(1177)五月乙亥,大风海溢,败堤2560丈。九月丁酉、戊戌,大风雨驾涛,败堤2560丈,溺死40余人。(01,02,03,04)
  △淳熙五年(1178)秋,大水,飓风驾海涛害稼。(01,02,04)
  △淳熙七年(1180)夏,旱,饥。(02)
  △淳熙八年(1181)五月,大水漂没民居,田稼尽腐,大饥。(02)
  △淳熙九年(1182),又饥。(02,04)
  △淳熙十一年(1184)七月壬辰,风雨,山水暴击浸民市。(01,02)
  △熙十四年(1187)七月,大旱,九月始雨。(01,05)
  △绍熙四年(1193),霖雨至五月,坏圩田,害蚕、麦、蔬、〓,大饥。(02)
  △绍熙五年 (1194)七月己亥,大风驾涛,坏堤、伤田稼、漂民庐,人多溺死。大饥,人取草木而食。(02,03,04)
  △庆元元年(1195),无麦。(03,05)
  △庆元二年(1196),大水。(02)
  △庆元四年(1198),霖雨至八月。(02)
  △嘉泰二年(1202),蝗。(05)
  △嘉泰四年(1204),旱。(02)
  △开禧元年(1205),旱。(02)
  △开禧三年 (1207),大蝗飞则蔽天日,集地厚四、五寸,稼禾一空,继食草木亦尽,至冬犹未衰。邑令遣人捕之,且焚且〓,经春才灭。(01)
  △嘉定元年(1208)夏,旱,无麦。(01,03)
  △嘉定二年(1209)夏,大水坏田庐,害稼穑。(02)
  △嘉定三年(1210),螟。(05)
  △嘉定四年(1211)七月辛酉,大水圮田庐,人多溺死。(01)
  △嘉定六年(1213)十二月,风潮坏堤,亘8乡。(02,03)
  △嘉定八年(1215),旱。(01)
  △嘉定九年(1216),大水。(02)
  △嘉定十四年(1221),早,蟊腾为灾。(01,02,04)
  △嘉定十五年(1222)七月,霖雨为灾。(02)
  △宝庆二年(1226)秋,大风海溢,溺民居百十家。(02,04)
  △嘉熙四年(1240),旱,大饥。(01)
  △淳祐二年(1242),大水。(02)
  △淳祐三年(1243)八月,蝗。(05)
  △景定二年(1261),水。(02)
  △咸淳七年(1271)五月,大风海溢堤坏。(03,02)
  △咸淳八年(1272)八月,大水。(02)
  △咸淳十年(1274)四月,大风拔木,饥。(01,02)
  元
  △至元十八年(1281)二月,饥。(01)
  △至元二十二年(1285)秋,大水,伤人、坏庐舍。(01)
  △至元二十八年(1291),大水。(01)
  △至元二十九年(1292),大饥。(01)
  △大德二年(1298),饥。(01)
  △大德五年(1301),海溢。后海涂内坍,自宝庆以来岸线渐内移8公里。(02)
  △大德六年(1302),五月不雨至六月,饥。(01,02)
  △大德十一年(1307),大旱,饥,疫,耗户近半。(05,01)
  △至大元年(1308),正月,饿死者甚众;春疫,死者甚多。(01)
  △至大三年(1310)三月,大雨,水害稼。(02)
  △至治二年(1322),蝗。(01)
  △泰定元年(1324)二月,饥。(01,04)
  △天历二年(1329)四月,饥。(01)
  △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水没民田。(01,04)
  △(后)至元元年(1335)夏,海溢堤坏。自上林至兰风数十里,民叹其鱼。(03,02)
  △(后)至元四年(1338)六月,海溢。(011)
  △至正六年(1346),旱。(01,04)
  △至正十二年(1352)四至七月,旱。(02)
  △至正十三年(1353),大旱。(02)
  △至正十四年(1354)饥。(伯颜察儿《去思碑》)
  △至正十九年(1359),旱。(01)
  △至正二十(1360)夏,旱。(01,02)
  △至正二十二年(1362),饥,食竹实充饥。(05)
  △至正二十三年(1363)夏,旱。(05)
  △至正二十四年(1364),饥,竹息吐实,民竞采取救饥。(06)
  明
  △洪武十一年(1378),海溢堤决,民居漂没无算。(01)
  △洪武十六年(1383),旱。(01)
  △永乐十一年(1413)七月,大疫。(01)
  △永乐十六年(1418),大风。(01)
  △正统三年(1438),亢旱,无收。(12)
  △正统七年(1442),秋,海溢。(02,03)
  △正统八年(1443)七月,海溢。(03)
  △正统九年(1444)八月,海溢。冬,瘟疫大作。(01,03,04)
  △正统十年(1445)三月,旱,民遭疾疫,人绝迹往来。(03,01)
  △正统十三年(1448),饥。(01)
  △景泰五年(1454),大雪,十二月至六年二月霁。(02)
  △景泰六年(1456)夏,旱,饥。(05)
  △天顺元年(1457),大旱,饥。(01,02)
  △天顺二、三年(1458、1459),旱,荐饥。(02)
  △天顺四年(1460)四、五月,阴雨连绵,江河泛滥,麦禾俱伤。(01)
  △天顺五年(1461)夏,旱,蝗。(02)
  △天顺八年(1464)七月,海溢。(02,03)
  △成化七年(1471)九月,海溢,溺男女700余口,穜〓几绝,大饥。(05,07)
  △成化九年(1473)八月,海溢坏田庐。(05)
  △成化十二年(1476),大雨害稼,水陷没石堰场官盐数十万引。(02)
  △成化十三年(1477),水旱相继。(01)
  △成化十七至十九年(1481~1483),大水,饥。(05)
  △成化二十三年(1487)秋,大旱,饥。(05)
  △弘治元年(1488),大饥。(02)
  △弘治二、四年(1489、1491),又饥。(02)
  △弘治七年(1494)九月,海溢。十一、十二月旱。(03,02,07)
  △弘治八年(1495)正月至三月,旱。(03,02)
  △弘治十一年(1498)六月,境内水涌,高三、四尺。(02,03)
  △弘治十二年(1499)春,不雨。(03,02)
  △弘治十三年(1500),三月不雨至五月晦乃雨,大饥。(03,02)
  △弘治十四年(1501)秋,旱,蝗,大饥。(05)
  △弘治十五年(1502),无麦。七月,大雷电,海溢。(02,07)
  △弘治十六年(1503)九月,旱灾,人民艰食。(12)
  △弘治十七年(1504),大饥。(01,04)
  △正德元年(1506)夏,旱,饥。(02)
  △正德三年(1508)六至十二月,不雨,大饥。冬大雪,河冰不解。草木萎死,民毙冻馁者甚众。(01,04,02)
  △正德四年(1509)七月,大水。十一月,大冰害豆、麦、橘、柚。(02)
  △正德五年(1510)十月,大水,饥。(01,02)
  △正德六年(1511),大旱。海溢漂没民居。(01,04)
  △正德七年(1512)七月十九日天将曙,濒海地飓风大作,海溢决堤,民居漂没,大饥。(01,02,03,07)
  △正德十年(1515)三月,雨雹,大者如拳,伤麦杀禽鸟,冬大水,无麦,大饥。(02,03)
  △正德十一年(1516),水,旱。(01)
  △正德十二年(1517),螟虫害麦。十二月至闰十二月,大雪。(02)
  △正德十三年(1518)秋,海溢。(02,03,07)
  △正德十四年(1519)夏,大旱,饥。秋,海溢。(01,02,07)
  △正德十五年(1520)夏,大旱,饥。(05)
  △嘉靖元年(1522)夏,龙卷风坏民居。拔木害稼。秋,又发龙卷风。(03,08)
  △嘉靖二年(1523)夏,旱,饥。(05)
  △嘉靖三年(1524),螟,大饥。(05,03)
  △嘉靖四年(1525)夏,旱,疫。(03,05)
  △嘉靖五年(1526),旱。(01,05)
  △嘉靖六年(1527)春夏,大水,无麦苗,大饥。(02)
  △嘉靖八年(1529),螟害麦,蝗害稼。(02,03)
  △嘉靖十年(1531)八月,大水。(02,03)
  △嘉靖十二、十三年(1533、1534),荐饥。(02)
  △嘉靖十八年(1539),旱。(02,03)
  △嘉靖十九年(1540)夏,蝗;秋,大水。(02,03)
  △嘉靖二十三年(1544),旱。(02,03)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大荒,谷价腾涌,道殣相望。(01,03)
  △嘉靖二十五年(1546),海溢。(02,03,07)
  △嘉靖二十九年(1550),疫。(02,03)
  △嘉靖三十一年(1552)秋,旱,穜秣焦槁。(01,02,03)
  △嘉靖三十六年(1557),岁饥。(03)
  △嘉靖三十八、三十九年(1559、1560),旱。(02,03)
  △嘉靖四十年(1561)秋,涝。(02,03)
  △嘉靖四十三年(1564)夏,大旱。(05,03)
  △隆庆二年(1568)夏,大疫。(01)
  △隆庆三年 (1569)闰六月十四日,飓风海啸,崩塌海塘、房屋,万物漂流,漂没人畜无数。(05,01,04,03,07)
  △万历元年(1573),旱。(02,07,03)
  △万历三年(1575)六月戊辰,大风海溢,淹人畜庐舍。(05,01,03,04,07)
  △万历七年(1579),旱。(02,03)
  △万历十年(1582),旱。(02)
  △万历十五年 (1587)秋,淫雨,大风、大水,若排山倒海,巨木石柱无不摧折,室庐倾圮屋瓦翻飞。冬,大风折木。(02,06)
  △万历十六年(1588)春,大饥,流离遍野,瘟疫盛行。夏,旱。(01,02,04)
  △万历十七年 (1589)春,大旱。六月,海沸,〓宇多圮,官民船没,战舸压溺人。(12)
  △万历十八年(1590),荐饥。(02)
  △万历二十一年(1593)秋,旱。(02)
  △万历二十三年(1595)春,雪弥日不霁。(02,03)
  △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大水伤稼,民多淹死。(01)
  △万历二十六年(1598),旱。(02,03)九月,大水。(01)
  △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月二十日白昼,天忽阴暗,雷电交作,大雨雹相搏如杆,顷刻,房屋、畜舍、豆麦捣毁一空。(01,09)
  △万历三十七年(1609)秋,大水,漂没民舍无数。(01,09)
  △万历三十九年(1611),入夏数旬未雨。六月望,雨甚,水溢,至二十日始退。二十八日复淫注,越月初二乃已,南亩之实尽。(01,04)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三昼惨黯,雪坠空如倾,封垛一至三尺许,山中坎陷平顷七八尺,摧拉竹木无数。时入春10日,岁雷早发声,而阴冻连日不解,屋檐长短垂垂,银栅排户。(01,09)
  △万历四十六年(1618)七月,大水,坏庐舍,溺死者甚众。(01,04)
  △天启元年(1621)六、七月,亢旱。(01)
  △天启二年(1622)十二月,大水。(06)
  △天启七年(1627)七月,大水。(05,03)
  △崇祯元年(1628)七月廿三日,海啸,飓风大作,海溢,漂没庐舍,溺死者以万计。(01,02,07,03)
  △崇祯六年(1633),海啸,暴风,民庐倒塌。(01,04)
  △崇祯七年(1634)八月,大水,岁饥。(01,02,03,04)
  △崇祯九年年(1636),大旱。秋,瘟疫大作。(01)
  △崇祯十(1637)秋,瘟疫大作。(01)
  △崇祯十一年(1638)六月甲寅,大风。(01,09,04)
  △崇祯十三年(1640),大旱。(01,04)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雨雪不止。六月,蝗,大饥。(05,03)
  △崇祯十五年(1642),大旱,饥。(01,04)
  △崇祯十六年(1643),旱,饥。(01,04)
  △崇祯十七年(1644),旱。(05,03)
  清
  △顺治元年(1644),饥。(01)
  △顺治三年(1646)四月至七月,大旱。(01,04)
  △顺治四年(1647),饥。(01,04)
  △顺治五年(1648)四月,雨雹。(01,04,03)
  △顺治八年(1651),大饥。(01,04)
  △顺治十一年 (1654)夏,大旱,河底开裂;十二月,大寒,江水皆冰。(01,04,02,03)
  △顺治十二年(1655)夏,大旱,继以大风雨害稼。(01)
  △顺治十三年(1656),痘疫。(01)
  △顺治十五年 (1658)三月,大雨雹,击死牛羊无算,桑叶尽折,蚕饿死。(01)七月,大风。(02,03)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至七月,大旱,饥。(05,01,04,03)
  △康熙元年(1662)夏,大旱。(01,04)
  △康熙二年 (1663)六月,大风潮,漂庐舍,坏禾棉,伤人畜无数。(02,04,03,07)
  △康熙三年(1664)八月,大水。(02,03,04)
  △康熙四年(1665)七月,淫雨飓风大作,螟荐饥。(02,04,03)
  △康熙五年(1666),螟,荐饥。(02,03)
  △康熙六年(1667)四月,大旱,饥。(01)
  △康熙八年(1669)秋,大水,一夕平地水高数尺。(02)
  △康熙九年 (1670)六月,大风害稼。十二月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大雪。(05,03,07)
  △康熙十年(1671)正月二十八日,雪中震雷闪电。夏,大旱。(01,02)
  △康熙十一年(1672),久雨,禾将熟倏生虫在根间,穗多枯,岁歉,饥。(01)
  △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至五月,淫雨,禾稼尽淹死,农家多更插秧。六月至十月,旱。(01,04)
  △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大疫。(01)
  △康熙二十四年(1685),饥。(01)
  △康熙二十五年(1686)秋,荒。(01)
  △康熙二十九年(1690)夏,久雨暴热,鸡豚死者过半;七月十三日,大风雨;二十四日,山洪暴击,水高两丈余,漂溺民居无数,禾稼颗粒无收;八月初三复大风雨,明日水再至如前。冬大寒,江水皆冻。(01,02,03,04)
  △康熙三十二年(1693)春夏,亢旱;九月,大水。(01,02,03)
  △康熙三十五年(1696),旱。(01,04)
  △康熙三十八年(1699)夏旱。秋久雨败稼。(02)
  △康熙四十九年(1710)四月至五月,淫雨不止,六月十日始晴,亢旱60日。(01)
  △康熙五十四年(1715),北乡大水。(01)
  △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望后,雨雹。(01,04)
  △雍正元年(1723)七月,海啸,飓风作潮坏堤,漂庐舍万家,人民俱淹;秋,大旱,荒。(01,02,03)
  △雍正二年(1724)七月十八日夜,飓风驾潮,堤决,平地水深3丈,屋舍、禾棉、竹木尽毁,浮棺满地,尸横遍野。越四、五日,咸潮始退。潮塘南北居民得生者十之一,界塘南北水深丈余,居民得生者十之五,周塘、新塘、散塘水势稍间,大塘以南室中水深2尺,禾、棉、豆均无收。历20日道路可行,溺死2000余人。(01,02,03,04,07)
  △雍正五年(1727)秋,大雨,水发。(01)
  △乾隆元年(1736)九月,大疫,湖地一族去500丁。(03)
  △乾隆六年(1741)九月,沿海时疫,发丧号哭声不绝。
  △乾隆九年(1744)七月,海啸,海水溢、害棉花。(01,02,03)
  △乾隆十二年(1747)夏秋,海啸,大水。(01,03)
  △乾隆十六年(1751)自闰五月至八月,大旱,大饥。(01,02,03,07)
  △乾隆十九年(1754)七月,大水;八月,大雨,山水暴涨。(03,01)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大风雨。拔木损稼。(01)
  △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十六日起,大雨3昼夜,山水暴涨,千溪冲决。(01)
  △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二月,大寒,江水皆冰。(02)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大风潮;秋,大水。(01,02)
  △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大水,大风潮。(05,01)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二月,大雪,平地四、五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五月,旱;六月十八日,大风雨拔木、飞瓦,并坏浒山城隍牌楼,禾稼尽淹。(01,03)
  △乾隆五十六年(1791)秋,飓风,水发,淹没禾稼,冬饥。(01,02)
  △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风拔木,连旬雨,木棉尽坏,瘟疫,秋荒。(01,02,03,07)
  △嘉庆元年(1796),海溢,利济塘下木棉尽坏。旱。(01,03)
  △嘉庆三年(1798),旱,饥。(01)
  △嘉庆五年(1800)正月十四至十九日,大雪,高五尺。(01,04)
  △嘉庆七年(1802)五月,淫雨。秋,大旱。禾稻尽萎,饥。(01)
  △嘉庆九年(1804)春,雨伤禾稼,米价腾涌。(03)
  △嘉庆十年(1805),大旱,高田燥裂像虎口,低田禾稻似火烧。(01,02)
  △嘉庆十一年(1806)六月至七月二十二日,旱。(01)
  △嘉庆十三年(1808),饥。(01)
  △嘉庆十四年(1809),饥。(02,03)
  △嘉庆十六年(1811),饥。(01,02)
  △嘉庆十九年(1814),旱,大饥。(01,07)
  △嘉庆二十年(1815),岁饥。(03)
  △嘉庆二十四年(1819)夏,大旱54日。(01)
  △嘉庆二十五年(1820),大疫,霍乱吐泻,脚筋顿缩,吊脚痧,死者无数。六月,旱。(01)
  △道光元年(1821)夏,大疫。(01,02,03,04)
  △道光三年(1823)七月初二,大风海溢,坏堤;初八,大雨,平地水高数尺,害禾稼木棉。八月初四、五日复大雨,海溢,木棉尽坏。慈溪北乡田禾淹腐。(01,03)
  △道光五年(1825)七月初十,大风拔木,坏庐舍,损木棉。(02,03,07)
  △道光七年(1827)七月二十四日,大风海溢。(02,03,07)
  △道光八年(1828)四月,潮一日三至。秋大旱。(02,01)
  △道光十一年(1831)夏,淫雨害稼;秋,大水,饥。(02,01)
  △道光十二年(1832),饥。(01,04)
  △道光十三年(1833),大饥,民食草根树皮。(01,02,03)
  △道光十四年(1834)秋,海潮入利济塘,阖境受灾。(02,03)
  △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至八月,大旱。六月十四日、七月二日,风海啸,永清塘、晏海塘决,屋舍、木棉尽毁,死数千人。(01,02,03)
  △道光十六年(1836),大疫。(02,03)
  △道光十七年(1837)夏,旱,禾尽枯;七月二十四日,大风雨,江河皆溢。(01,04)
  △道光十九年(1839)春,大雪,厚5尺。(01,04)
  △道光二十年(1840)十一月,大雪,厚3尺余。(02,03)
  △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初一至六日,大雪,平地积雪五、六尺。(01,03)
  △道光二十二年(1842)春,旱。(04)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七月八日,大风海啸;八月八日,狂风暴雨,平地水高六、七尺,牲畜溺死,庐舍崩坏,棺木漂流不计其数。(01,02,03)
  △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大旱。(02,03)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七月,大旱。(02,03)
  △道光二十七年(1847)正月至四月,旱,秋又旱。(01,02,03)
  △道光二十八年(1848)正月丙戌日,大雷雨;丁亥日,大风;己丑日,大雨雪。(01,04)
  △道光二十九年(1849)芒种后,大雨积旬,平地水高三尺,饥民泛舟乞食往来如织。灾后赤地百里,民种番薯以自救。(01,02,03)
  △道光三十年 (1850)八月十二日夕至十六日,雨,后塘圮,平地水涨三尺。(01,02,04,03)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初五未时,河水骤涨三、四尺。(01)
  △咸丰六年(1856)正月,大雪;七、八月蝗。(01,02,03)
  △咸丰七年(1857),棉花歉收。(03)
  △咸丰八年(1858)夏,淫雨损禾。(02,03)
  △咸丰十年(1860)三月二十八日夜,龙飓风大作,雨倾雷击。闰三月立夏后,大雪。夏、旱。七月,北乡蝗。(01)
  △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六日,大雪,平地积雪四、五尺。(01,02,03,04)
  △同治三年(1864)五月,旱;秋冬,旱。(01)
  △同治四年(1865)闰五月上旬,大水。(03)
  △同治六年(1867)夏,旱。(01)
  △同治九年(1870)九月三十日,雨雹损禾。(02,03)
  △同治十年(1871)七月,旱,虫食禾稻。(01,04)
  △同治十一年(1872)夏,大旱。(01,04)
  △同治十二年(1873)夏秋,旱。(02,03)
  △同治十三年(1874)八、九月,疫;秋冬,旱。(02,03)
  △光绪元年(1875),北乡蝗为灾;十二月,大寒,雨雪连旬。(01)
  △光绪三年(1877)五月二十三日,大风拔木,屋瓦皆飞;六月十六日夜,伏龙山见雪,四境多蝗食草禾稼。(02,03,04)
  △光绪五年(1879)六、七月,旱。(01,04)
  △光绪七年(1881)闰七月初四日,飓风大作,拔木害稼,民庐多圮,滨海木棉摧折过半。(01)
  △光绪八年(1882)二月十六日,大雷雨;十七日,雪,十八日清明,积雪浩然。(03,04)
  △光绪九年(1883)夏,疫病流行。七月初一日,飓风暴雨大作,海溢,卤潮冲至利济塘下,自东至西七八十里房屋俱被淹没,棉花遭卤立枯。八月二十日,飓风又大作,潮水又冲利济塘,棉花无收,民大饥,竟取海粟为食。(01,02,03)
  △光绪十年(1884)八月,大水。(02,03)
  △光绪十三年(1887)秋七月,大疫。(01)
  △光绪十四年(1888)八月二十三日,大雨,山洪暴发,地裂山崩,平地水骤高数尺。余姚东北乡流洪,禾苗皆损。(01,02,03)
  △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二十七日,洪水,冲决堤塘,坏庐舍无数。八至十月,淫雨47日,晚禾、木棉歉收,饥民四起。(02,01,03)
  △光绪十六年(1890)六月,大水。(01)
  △光绪十八年(1892)十一、十二月,大寒多雪,雪深3尺,江水皆冰。(01,02,03)
  △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旱,民为争水格斗。(03)
  △宣统元年(1909),水灾,烂秧;七、八月,暴雨成灾。(10)
  △宣统二年(1910)闰六月十六日,台风夹雨,大水,房屋有被风卷去者,人畜也有淹死。七月,海溢。八月,淫雨,棉花歉收。(11,03)
  △宣统三年(1911)七月,台风两次袭境,海水侵入四塘,棉花严重减产。(11)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大水害稼。6月中旬,飓风,早稻稍损,棉花无收。
  △民国2年(1913)闰6月中旬,飓风侵袭,早稻稍损,棉花无收。
  △民国3年(1914)秋,杭州湾风潮骤起,现境西北海堤塌数里,水抵利济塘下。
  △民国4年(1915)7月16日,海溢,潮入利济塘南,水高5、6尺,淹棉花,冲没庐舍、人畜及盐板,尸棺横塘脚淫洞口不计其数。
  △民国5年(1916)4月,雨雹,大如豆。
  △民国6年(1917)11月,大寒,河水皆冻,鸣鹤,观城一带盛行霍乱,一月中死百余人,东山头林家死70余人。
  △民国7年(1918)7~9月,3个月不雨,晚稻晒死,各种秋收杂粮亦遭旱灾减产歉收。
  △民国10年(1921)8月中旬,狂风骤雨,山洪暴发,决堤漂庐。
  △民国11年(1922)7月,狂风大雨,晚禾淹死,棉铃脱落,漂庐溺民无数。8月31日至9月2日,台风大潮,连毁3条海塘,利济塘外田舍尽毁,破家无算。
  △民国15年(1926),从黄梅季节到白露间,海晏庙太阳地一带连发4次大水,淹禾棉、居舍。
  △民国16年(1927)7月初至9月底,3个月不雨,晚稻无收,其他什粮植物亦多被晒白杀,有饿死者,灾情极其严重。
  △民国17年(1928)7月,旱,蝗,中稻颗粒无收,担谷由2元涨至8元。后又水、风,棉田300余亩被淹。
  △民国18年(1929)3~5月,3个月无雨,河水干枯,早稻及各种春播杂粮皆难下种,米价大涨,贫农终日劳动不得一食,饿腹求乞。4月,早稻生负泥虫。
  △民国20年(1931),水灾。
  △民国21年(1932)5、6月,不雨,禾稻枯萎歉收;7月,疫病流行,患者44就死。大风成灾。
  △民国22年(1933)9月间,飓风,漂没盐板,摧毁仓。
  △民国23年(1934)3~7月,大旱。6月,强台风袭境,棉稻严重减产。
  △民国25年(1936)7月下旬,大风侵袭,飞瓦倒屋拔树。
  △民国28年(1939),庵东、西三沿海开始坍涂。以后3年间,岸线内移4.5公里,坍至离现七塘外280米处。疫病流行,仅盐区即死2000人,水稻螟害,损失30%。
  △民国29年(1940)夏,大旱,河底可行人。5月20日才种下禾稻。
  △民国30年(1941)小麦黄锈病,损失3成以上,亩收38公斤。
  △民国31年(1942)8月12日,12级台风侵袭。水旱虫灾。
  △民国32年(1943),大风,受灾67694亩。夏秋,干旱。7月,霍乱流行,广及姚北地区40里方圆,中共领导之抗日政府曾组织防疫救灾。
  △民国34年(1945),旱,受灾面积达70%。狂风暴雨,拔树倒屋,淹没田庄。
  △民国35年(1946)9月13日、21日、25日,暴雨。姚北粘虫害麦2万亩,损失3~7成。
  △民国36年(1947)秋,旱、虫,受灾面积50~80%不等。
  △民国37年(1948)7月7~10日,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彭泾乡一片汪洋。初秋,旱,井水干涸,稻田龟裂。
  △1949年7月24日,6号台风在舟山登陆,县境最大风力10级,24、25日两天降水108.4毫米,倒塘11公里,冲损20。7公里,淹农田10.71万亩,坍房312间,死17人,损失原盐938吨、棉花5500吨,粮食400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5月,少雨,出苗困难。螟,20%早稻、24%湖白、30%晚稻受螟害。7、8月,连旱40天,部分稻田断水受灾。8月18日,台风袭境,连下暴雨4、5天,21.6万亩农田受淹,损失稻谷3500吨、皮棉255吨。
  △1952年5月18、19日,两天降雨109.3毫米,6.5万亩农田受淹,部分夏作无收。7月17~22日,暴雨,淹农田3.52万亩,损失稻谷100吨。
  △1953年6月30日起,连旱59天,29.5万亩农田受旱,损失粮食8450吨。螟,14万亩湖白稻15%受害。
  △1954年7月29、30日,两天降水125.2毫米,4.5万亩农田受淹。
  △1955年1月4~20日,连续低温,平均气温﹣3℃,17日至﹣7℃,冻死牛、羊、毛竹。
  △1956年7月8、11、14日,3次龙卷风袭击庵东盐区、死2人,重伤13人,毁损房屋1319间、盐板8659块,损失原盐235吨。7月下旬,旱,0.2万亩水稻、47.19万亩棉花受旱。8月1日,12号台风在象山登陆,县境最大风力11级,阵风12级,潮位异常,计死7人,重伤31人,轻伤230人,海塘8处出险,11.8公里受冲刷,坍房3130间、舍8497间,伤耕牛14头。棉地旺发角斑病。干旱、台风、病害致损失粮食3250吨,棉花19600吨。9月19~21日,连续降水129.9毫米,4.95万亩农田淹2日。
  △1958年6月24日起,干旱53天,60万亩农田受旱,河流干涸,损失粮食6500吨,20万亩棉花发生红叶茎枯病。
  △1959年1月16日下午,大风袭庵东,毁屋243间,损房18000间,伤29人,9月4~5日,两天降水119.2毫米,3000亩农田淹1日。
  △1960年9月10日,天文大潮兼台风边缘影响,暴雨淹棉地100亩,冲损庵东、五洞闸、龙山海塘8公里。
  △1961年6月15日起,干旱70天,34.72万亩农田受旱,损失粮食3670吨。10月3~4日,26号台风袭境,县境阵风10级,两天降水100毫米,坍房222间,损房8837间,棉花被淋6835吨。
  △1962年4月8~11日,倒春寒,降温6℃,烂稻秧,部分稻田迟至5月10日始插秧。9月4~6日,受14号台风影响,暴雨3天,降水300毫米,局部381毫米,河道湖库水位猛涨,街巷积水及膝,7昼夜始退尽,致68个公社受灾,大部工厂停产,淹棉地20.5万亩,损失皮棉7000吨,淹水稻9万亩,损失粮食7000吨,盐场损失折合原盐6万吨,国家库存棉粮物资损失折合现金8.8万元。另毁山塘9座,山地146亩,涵闸3处,坍湖塘24处,海塘冲蚀3处,开缺7处,倒房309间,损房1502间,死1人,伤3人。11月27日至次年,干旱142天,5万亩农田受灾。
  △1963年5月8日下午,降雹,自小安乡向东至岐山,历时1小时,大如拳,小似豆,损农作物9.5万亩,减产2成,坏屋627间,损原盐24吨,伤2人。5月19~24日,高温,最高气温36.5℃,田间田螺、泥鳅烫死。7月4日,长溪水库一带2小时降水160.3毫米,山洪冲泻,坏山塘1处,毁山地50亩,淹水稻千余亩,死1人。7月5日起,干旱62天,河流干涸可行人,38.25万亩农田受旱,其中水稻3.75万亩。夏,林场、白洋、西埠头3601亩马尾松林大发松毛虫,重灾区松针枯焦若炙,白洋大队死树计5万公斤。9月11~14日,12号台风袭境,县境最大风力9级,4天降水252毫米。3.4万亩农田受淹,坏屋467间,毁山塘2处,损原盐166吨,损桥141座,冲没农船12只。
  △1964年7月2~18日,异常高温,37~38.5℃~,少雨,19.5万亩农田受旱。8月初又旱,7.3万亩农田受害。
  △1966年7月6~10日,降水137.4毫米,1.15万亩农田淹1日。
  △1967年7月11日起,112天基本无雨,61.8万亩农田受旱(不含横河区,含泗门区),其中15万亩晚稻大部无收,损失粮食2万吨。居民饮水困难,庵东一担水价高至3.2元。
  △1970年9月17日,连阴雨,诱发晚稻颈瘟病,55%棉花烂铃。
  △1971年4月10日起,干旱44天,14万亩棉花迟至立夏齐苗。6月24日起,干旱72天,害58.7万亩农田,其中水稻13.8万亩,损失粮食1.5万吨。棉铃虫危害40余万亩棉田,亩有虫2万条,致亩产减至25公斤。松毛虫危害3万亩马尾松林,千亩松林枯死,赖飞机治虫得控制。
  △1972年4月19日,异常高温,31℃;后又倒春寒,22日降至8.5℃,全县稻秧青枯。8月16~19日,9号台风袭境,县境风力10级,死1人,坏屋2839间,损失原盐31吨。8月下旬,棉铃虫暴发,全县30万人下地捉虫。
  △1973年5月14日起,淫雨,21万亩棉花发病死苗。6月18、19日,降水186.5毫米,11万亩棉田受淹,致10万亩棉花早衰,12.5万亩发生红叶茎枯病。6月27日17时,龙卷风袭击东一、东二,经逍林、樟树、五洞闸各乡,至沿海乡入海,风力10~11级,沿途棉花尽倒伏,并坏房3438间,损失原盐137吨。
  △1974年8月19日,13号台风在象山登陆,境内最大风力9级,适逢天文大潮,出现异常高潮,冲坍海塘7.5公里,缺蚀2.57公里,坏涵闸12座,坏房419间,损坏高压输电线9.6公里,伤3人。3.78万亩农田灌入咸潮,损失粮食450吨,9月9日后,2次连阴雨,诱发晚稻颈瘟病,43.5%棉花烂铃。
  △1975年6月,3.6万余亩棉花感染枯萎病。12月12日起至次年,51天低温,其中0℃以下28天,全县新引种之青皮竹全部冻死。
  △1977年4月24日、6月30日、7月12日,3次龙卷风袭击庵东盐区,伴下雹,坏盐板5825块,房600余间、风车水车92架,伤7人,8月21~22日,24小时降水250毫米,26.3万亩农田淹3~4日,冲失土地500亩,坏房530间、桥40座、山塘21个、涵闸4座,冲刷海塘4.65公里,损失原盐1050吨。
  △1978年4月,倒春寒,21日气温8℃,早稻青枯死苗。6月25日起,干旱80天,且高温,有16天气温逾35℃,棉田20万亩因旱未封行,15.9万亩早衰。
  △1979年1月30~31日,8级以上西北大风、6米以上高潮冲击海塘,2处决口,坏135米,剥蚀12公里,破坏丁坝5条。5日大雪,压断电线,交通中断。5月16日起,干旱35天,江河断流,18万亩农田缺水烤苗。7月9日晚9时,龙卷风袭击庵东、长河,阵风10级,坍仓房1174间,民房762间,坏盐板2851块,风车水车49架,断电杆300根,伤16人,损失原盐513吨。8月23日,10号台风在普陀登陆,县境最大风力10级,降水60毫米,潮水淹新围地2930亩、盐田1.46万亩,44.6万亩棉花倒伏,毁海塘9段9.6公里、丁坝5.4公里、涵闸9座、咸水库2座,47公里海塘受冲刷,坏屋5878间,断电杆941根,损失原盐250吨。抗灾中4人牺牲。
  △1980年4月24日后,倒春寒,气温在8℃以下,早稻普遍青枯死苗,至5月1日,死苗面积达35%,补播稻谷340吨,直到5月15日,插秧面积仅2.95万亩。6月27日12时30分,龙卷风袭击庵东、逍林、横河、观城、龙山等区部分地段,最大风力12级,降水30毫米,死3人,伤60余人,倒房103间,损坏950间,损失原盐200担,所经之处,作物尽倒伏。
  △1981年5月10日下午3时10~36分,东安、灵湖公社下雹,大如桂圆,6%油菜荚被击落。7月上旬,龙卷风袭击建塘等18个公社,毁房45间,损坏423间。8月31日至9月2日,14号台风袭境,过境风力9~11级,阵风12级,并遇天文大潮,高潮位逾6米,致冲决海塘12.2公里,30.2公里海塘受冲刷,受淹农、盐田1.13万亩,毁损丁坝顺坝11.5公里,涵闸7座,倒房557间、舍364间,损屋5181间,死2人,伤33人,断电杆5000余根,沉农船20只,坏桥5座,吹折树、竹25万株,39.9万亩棉花倒伏,损失棉花每亩15公斤,原盐522吨。9月,连阴雨28天,降水260毫米,65.5%棉花烂铃,并诱发26.5万亩棉花枯萎病。是年,棉花亩产仅34公斤。
  △1983年5月27日至7月8日,53天中,44天下雨,降水671.7毫米,其中有3次暴雨,6月29日一天降水近100毫米,累计淹农田12万亩。7月12日,中西部局部暴雨,淹农田6.99万亩,梅湖水库侧堰过水,航渡大队淹房116间。9月16日15时30分、50分,先后形成两次龙卷风,一由杭州湾经余姚入境,过精忠、云城各乡,至潭南与历山交界处消失;一由杭州湾进入新浦,经附海、五洞闸至沿海乡入海,移动路径各20公里,气旋直径200~300米,风力11级以上,伴下雹。所经之处,棉花仆地,电杆摧折,并倒房470间,损坏5125间及13个公社,精忠、云城、潭南公社18个大队灾情惨重,死9人,重伤76人,轻伤189人,房屋家具损失100万元,棉花损失50万元。9月26日,10号台风袭境,最大风力11级,决海塘2处,1.28公里,冲刷海塘1.87公里、丁坝顺坝3.75公里,咸潮灌入农田。
  △1984年春,灵湖西蔡、高巷村油菜发生缺钾症,花而不实。6月13~14日,雨,其中暴雨1日,降水120~160毫米,13.4万亩农田受淹,坍房29间,毁山塘1座。
  △1985年9月19日,彭东暴雨,日降水100米,坍东岙、大竹园两山塘,坏桥3座,淹地100亩。
  △1986年4月10日下午5时20分,龙山、观城两区15乡(镇)下雹,大的如鸭蛋,砸坏秧田、春花。6月22日下午6时20分,龙卷风袭击小安、义四、建塘、西二、西三、大云及庵东农场,伴下雹,倒房324间,损坏1050间,死4人,重伤41人,轻伤137人,摧损作物2.2万亩,折电杆997根,损失合计300万元。7月9日起,干旱50天,887亩山田改旱作,9502亩稻田晒白。8月26~27日,12号台风袭境,阵风9级,倒旧民房20间,34.4万亩棉花受损。
  △1987年7月27日,7号台风影响,过境风力9级,降水50~80毫米,38万亩作物倒伏,水稻每亩减产15公斤,皮棉损失700吨。8月15日下午5时,龙卷风袭击小安、建塘、西三乡,伴下雹,损民房144户,伤1人,8700余亩棉花倒伏。9月9~13日,12号台风影响,暴雨4天,降水150200毫米,6.16万亩农田受淹,损失粮食1500吨、棉花1400吨。
  注:清以前灾情资料来源:(01)光绪《慈溪县志》,(02)光绪《余姚县志》,(03)民国《余姚六仓志》,(04)民国《镇海县志》,(05)康熙《余姚县志》(06)雍正《慈溪县志》,(07)《浒山志》,(08)《绍兴府志》,(09)雍正《宁波府志》,,(10)《浙江百年大事记》,(11)《浙江解放前五十年间自然灾害情况》,(12)《明实录》。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