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浒山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浒山区
分类号: K928.2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浒山区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云柯两乡地,清宣统元年(1909)析浒山、白沙、保德、沐仁、柯东乡。
关键词: 慈溪县 区乡 浒山区

内容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云柯两乡地,清宣统元年(1909)析浒山、白沙、保德、沐仁、柯东乡。民国17年(1928)建区,称六区;29年改称浒山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撤区,1957年1月复设。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浒山区,1965年10月撤销浒山区。1969年3月,辖区与逍林区合并称浒逍地区。1971年1月撤销浒逍地区,恢复浒山区。至1987年底,辖白沙、坎墩两镇和宗汉、崇寿、坎东3乡。区公所驻地坎墩镇,在县城北6公里。面积82.82平方公里。人口123048人。耕地80374亩,山地243亩,农业总产值8052万元,工业总产值26341万元。收益分配8755万元,人均收入820元。
  坎墩镇
  镇政府驻地羊路头,在县城北7公里。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9351户,25906人。明时筑塘,因卦象座于坎位,称坎塘;后为防海,坎塘边筑一数丈高泥墩,故名坎墩。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保德乡。民国19年设坎西镇,29年为坎墩镇。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镇和直塘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为坎墩镇。1957年,直塘乡亦并入。1958年10月为红旗人民公社十四、十五大队,1959年改称幸福、直塘管理区。1961年11月,改称幸福、直塘公社,后并建幸福公社。1966年改称坎西公社。1983年9月改制坎西乡,1984年6月复置坎墩镇。
  耕地16270亩,素以植棉为主,并以产麦冬、蚕豆闻名。农业总产值112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350万元,人均收入879元。麦冬为一大特产,据《余姚六仓志》记载:“麦冬近盛产塘北沙地(指今坎墩一带),医家言胜于川产”。颗粒匀壮饱满,色泽黄亮,滋粘清香,药效极佳。清末至解放初,一直销往香港、上海、广州。50年代后期,忽视种植,产量锐减,致全国供应紧张。60年代初,恢复发展,每年保持千亩以上,产量10余万公斤,最高为1974年,收购35万公斤。大白蚕豆具有粒大、色白的特点,素称“牛踏扁”760粒可达1公斤,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解放前后出口日本等国。1987年产量,501吨。
  乡镇企业在70~80年代发展迅速。到1987年底,有镇办27家,村办21家,联户及个体120家,产值6728万元,固定资产1300万元。产品主要有针织、纺织、五金、电器等。慈溪化纤针织二厂生产的“十佳”运动服,畅销22个省、市、自治区,连续3年产值超千万,利润超百万。慈溪丝绸总厂生产的斜纹绸、电力纺,1987年出口创汇102万元。
  有县、镇属中学各1所,小学9所,幼儿班21班,文化中心、电影院、广播站、图书馆各1个,基层图书室6个,卫生院1所。
  白沙镇
  镇政府驻地白沙路,在县城东2.5公里。面积16.0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537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7951户,24376人。
  据传,离白沙路西1华里,有一沙井头村,地下是白沙,因称白沙路。原属余姚县。清时属梅川乡,清宣统元年设白沙乡。民国期间,乡名未变。1950年4月分置白沙、河角、太平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3乡合并,复称白沙乡。1958年10月为红旗公社四、五、六3个大队,1959年改白沙、河角、太平3管理区。1961年11月合并为白沙公社,1983年6月改制为乡,1985年1月改白沙镇。
  有耕地16353亩,主产棉花、水稻,杂以大小麦、油菜籽、瓜果、蔬菜等。农业总产值308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067万元,人均收入919元。
  早在明清时期,农家纺花,织土布,人称“彭桥布”销往江西、安徽和省内台州、金华等地区。民国30年在倪家路头设纱布市场。解放,以后的20多年里,土纺土织时衰时兴。1978年后,政府鼓励和扶植乡镇企业,纺织业迅速发展,原料由下脚棉、废花、旧布角等低级料发展到人造棉、纯棉纱、丙纶、尼龙、涤纶、弹力丝、腈纶、开司米、涤棉等多种新原料。工具由手摇、脚踏纺车发展到多种机械工具。到1987年,有横机车2285台,圆机102台,提花横机115台,平机123台,棉毛机291台,毛圈机35台,提花圆机24台,包缝机919台,绷缝机90台,曲牙机5台,袜车234台。产品有圆领衫、开衫、背心、套衫、绣花衫、排球衫、印花衫、对结衫、连衣裙、百褶裙、健美裤、羽绒衣、滑雪衣裤等百余种,从事针纺织品生产的企业116家,5600户。1984年设白沙针织市场,面积2424平方米,有摊位560个,日均客商3000余人,部分客商来自省外、县外。1987年市场成交额1415万元。还有近千人奔走于全国各地,推销针织品,被誉为“针织之乡”。
  另有密封材料、五金、塑料制品、服装、美术模型、建筑材料等工业项目。有集体企业70家,联户及个体167家,1987年工业总产值10156万元,为各乡(镇)之首;创外汇430万元。
  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影剧院、广播站、文化中心、敬老院各1个。
  坎东乡
  面积14.1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九甲弄,在县城北6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保德乡。民国29年属坎墩镇。1950年4月设坎东镇。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坎墩镇。1958年10月属红旗公社十三大队。1959年析置六灶,坎东管理区。1961年11月并建坎东公社,1983年改制坎东乡。耕地14880亩。15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7722户,21441人。工业总产值1855万元,农业总产值115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527万元,人均收入755元。
  宗汉乡
  面积14.3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马家路,在县城西2.5公里,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马宗汉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柯东、沐仁乡。民国19年始建宗汉乡,29年为永凝、宗汉乡。1950年分置宗汉、河东、洋山、永凝4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上述4乡与鸣山乡合并为宗汉乡。1958年10月属红旗公社七、八、九3个大队,1959年2月为浒山公社永凝、宗汉、洋山3个管理区。1961年,宗汉、洋山合并为宗汉公社,永凝管理区改为永凝公社。1966年6月,永凝并入宗汉公社。1968年11月改名东方红公社。1981年7月17日复名宗汉公社。1983年9月改制宗汉乡。耕地14530亩,山地80亩。25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9068户,25994人。工业总产值5208万元,农业总产值119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033万元,人均收入815元。
  崇寿乡面积19.1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六塘亭,在县城北12公里。崇寿乡辖地归属多变。清时多属保德乡。民国19年属余姚县第六区,为仁寿、福缘、德庆、顺德4乡。29年并为福寿、崇三两乡,归庵东区管辖。1950年4月,辖区有福寿(改属浒山区)、崇寿(留庵东特区)两乡。1953年7月,崇寿乡亦划归浒山区。1954年,两乡均划归慈溪县。1956年9月,两乡合并为崇寿乡。1958年10月建红旗公社十六、十七大队。1959年2月为浒山公社崇寿、福寿管理区。1961年11月,两管理区合建崇寿公社。1983年9月改建崇寿乡。有耕地18341亩。19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8688户,25331人。工业总产值1733万元,农业总产值149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778万元,人均收入724元。
  民国30年6月18日,抗日武装在境内晏清村伏击日本侵略军,击毙击伤日军16名。1986年9月3日立“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