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3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区、乡(镇)
分类号: K928.2
页数: 30
页码: 53-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乡建制始于唐、宋,历代相沿。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以区建人民公社,乡改称大队(营)。
关键词: 慈溪县 乡(镇)

内容

乡建制始于唐、宋,历代相沿。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以区建人民公社,乡改称大队(营)。次年称管理区。1961年后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乡。
  区的设置始于民国年间,为县之派出机构,曾几经撤、建,1961年复设区至今。
  区、乡(镇)的境域和名称时有变更。1954年县境大幅度调整,原慈溪县仅留观城、鸣鹤两区21个乡(镇),余姚县划入65个乡(镇),镇海县划入10个乡(镇)。至1987年底,全县分8区、50个乡、15个镇,其中1个为县属镇(各区、乡镇位置及四邻参见卷首《慈溪县政区图》)。
  第一节龙山区
  以境内伏龙山得名,位于县境最东部。原属镇海县。清时称灵绪乡。宣统三年(1911)析为前绪、东绪、西绪3乡。民国19年(1930)设区,称3区;25年改称龙山区解放后,区域未变。1954年,北部划归慈溪县,仍称龙山区。1956年2月撤区并乡。1957年1月复设区;1958年10月改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恢复龙山区。1969年3月与观城区合并,称龙观地区。1971年1月撤销龙观地区,恢复龙山区。至1987年底,辖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灵湖、沿海7乡和范市镇。区公所驻地范市镇,在县城东23.5公里。面积97.53平方公里。人口62204人。耕地63889亩,山地43128亩。农业总产值2245万元,工业总产值13984万元。收益分配4253万元,人均收入763元。
  范市镇面积9.9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西村,在县城东23.5公里。明代因杨、范两姓居住,始称“杨范”。后范姓人众,范家成市,乃称范市。自元代至明清素属灵绪乡。民国24年(1935)设范市镇。35年与灵湖乡合并,复称灵绪乡。解放后,建立乡人民政府。1950年6月析置范市镇。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东湖、沿海2乡并入,仍称范市镇。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分设3个大队,后改范市、沿海、灵湖3管理区。1961年建范市公社。1971~1973年,灵湖公社曾并入。1983年改制称范市乡。1984年6月复称范市镇。辖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9个,渔业队1个。4079户,11030人。
  范市属半稻半棉区,是县东部的大镇。明初已形成水产市场,曾有“烟村稠密称杨范,街市喧阗聚物华”之说。解放后,工农业发展迅速,商业兴旺。全镇有水田4387亩,旱地5922亩,主产粮食、棉花,亦种植大小麦、蚕豆、油菜籽及多种经济作物,1987年农业总产值395万元。工业企业有集体39家,个体、联户39家,产品有化工、塑料、机械、电子、电器、化妆品,1987年产值3498万元,利润444万元。美容、佳美、美最时3个日化厂生产“美芙蓉”、“四季春”、“明春”、“金鸟”等化妆品,年产值超千万元。摩托车配件、“丰菱牌”摩托车后视镜、彩电预选开关、“龙光牌”眼镜、磁带计数器等产品均稍有名气。1979年以来,街道拓宽延伸。1984年新建自来水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87年收益分配758万元,人均收入871元。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1986年9月起举办家电学习班(学校),2年中,培训家电维修技术人员433名,学员遍及宁波、舟山、台州、绍兴四个地区的12个县市,被省教委列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系点。有文化宫1座,内设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图书馆、老干部活动室等。文化中心自1984年后,每年都评为宁波市、县先进集体。镇图书馆1987年评为宁波市先进单位。还有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各1个,村级图书馆5个,医疗站5个。
  该镇的杨家村近10年来经济文化持续全面发展,1986年和1987年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浙江省文明村。
  雁门乡因境内有雁门岭得名。面积13.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邱王村,在县城东34.5公里。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建雁门乡,35年并入龙山镇。1950年6月析雁门乡,1956年并入龙山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为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70年5月又并入龙山公社,1972年1月复析雁门公社,1983年9月改置雁门乡。7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2240户,6573人。耕地5999亩,山地10763亩。农业总产值161万元,工业总产值369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90万元,人均收入856元。境内有黄沙矿,质地优良。
  境内雁门岭为明代防倭关隘,名将戚继光等曾在此岭大败倭寇。后人在邱王村建梅林庙,以示纪念,今庙尚存。北面石塘山尚有防海炮台残迹。
  龙场乡面积11.3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龙头场,在县城东30.5公里。以驻地龙头场而得名,为现代教育家林汉达故里。宋时民以烧卤制盐为业,南宋开禧元年(1205)置龙头盐场,设盐课司署;至清季废场,改盐为农。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宣统三年属东绪乡。民国24年建龙山镇。1950年6月建龙场镇。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龙山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2年析置公社,1970年5月并入龙山公社,1972年复析出为龙场公社。1983年9月改龙场乡。7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2019户,6059人。耕地6295亩,山地9104亩。工业总产值970万元,农业总产值18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340万元,人均收入600元。
  龙山乡以境内伏龙山得名。面积10.03平方公里。系近代巨商虞洽卿故里。乡政府驻地龙山所,在县城东32.5公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城,设龙山所,隶属观海卫,今旧城尚存。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建龙城镇,35年与雁门、龙山两乡镇合并,称龙山镇。1950年6月析出雁门、龙场两乡,重建龙山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与雁门、龙场合并,仍为龙山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70年6月以后,龙场、雁门两公社又先后并入。1972年1月复析出。1983年9月改制龙山乡。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2450户,7145人。耕地6785亩。工业总产值703万元,农业总产值34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72万元,人均收入718元。
  田央乡面积16.9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田央黄,在县城东28公里。以驻地得名。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建田央乡,35年归窖湖乡。1950年6月重建田央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与甸山、施山两乡合并,称大蓬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70年5月,甸山公社并入;1972年1月复析出,1983年9月改制田央乡。11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4327户,13119人。耕地14527亩,山地5894亩。工业总产值1906万元,农业总产值58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000万元,人均收入823元。境内有大蓬山,海拔422米,山上设县林场分场。南坡有斗鸡岩,两石屹立,形似两鸡相斗,清时被雷击毁一石。山上有佛迹洞,洞内石壁有足迹状,刻有宋、明、清三代文人题字,文字清晰。旁有石穴,深数丈。相传,秦始皇欲由此达蓬莱,后人作“灵台自若”图像的摩崖石刻,并建秦渡庵,今庵废,摩崖图像尚存。
  甸山乡面积8.9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海甸戎家,在县城东25.5公里。以驻地和东部施公山两地名中的“甸”、“山”两字组成乡名。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建甸山乡,35年与田央乡合并称窖湖乡。1950年6月析置甸山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与施山、田央两乡合并,称大蓬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70年5月并入田央公社,1972年1月复析置甸山公社,1983年9月改制甸山乡。9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2545户,7617人。耕地9432亩,山地730亩。工业总产值813万元,农业总产值34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93万元,人均收入674元。
  灵湖乡 面积13.6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方家河头,距县城25.5公里。以境内灵绪湖得名。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建灵湖乡;35年与范市镇合并,复称灵绪乡。1950年6月析置灵湖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范市镇。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71~1973年曾并入范市公社,1983年9月改制灵湖乡。6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1676户,5191人。耕地4541亩,山地13998亩。工业总产值1250万元,农业总产值16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377万元,人均收入752元。山地产茶叶、竹木、杨梅、柑桔,茶叶产量居全县第一。
  境内潘岙西南有洞山寺,建于五代。河头村有一方井,为三北三大古井(邱王沙井、洪魏桐井、河头方井)之一,久旱不涸。
  沿海乡 因面海得名。面积4.8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太平闸,在县城东北26公里,清时属镇海县灵绪乡。民国24年属范市镇,35年仍归灵绪乡。1950年6月始建沿海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范市镇。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11月为沿海公社。1983年9月改置沿海乡。5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1864户,5470人。耕地5085亩。工业总产值441万元,农业总产值11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323万元,人均收入664元。
  第二节 观城区
  以境内重镇观海卫得名。清时称鸣鹤乡。民国初分设鸣鹤、护龙、唐荔、永又乡。民国21年(1932)设区,称第5区;29年改称观城区。1950年5月分设观城、鸣鹤两区。1956年2月撤销鸣鹤区,并入观城区。1957年1月复析鸣鹤区。1958年10月,两区合并建五洞闸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区。1969年3月与龙山区合并称龙观地区。1971年撤销龙观地区,恢复观城区。至1987年底,辖观城、师桥、掌起、鸣鹤4镇和五里、五洞闸、东山头、东安、宓家埭、洋山、淹浦、福山、东海、附海10个乡。区公所驻地师桥镇,在县城东17.5公里。面积233.74平方公里,人口188830人。耕地169950亩,山地74675亩。农业总产值7692万元,工业总产值31377万元。收益分配13393万元,人均收入791元。
  观城镇 县境东部最大集镇。镇政府驻地第二弄,在县城东16公里。面积25.9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有7个居民委员会,23个行政村。城区有东、南、西、北4条主要街道,57条巷、弄。9753户,28694人。
  观城镇原名观海卫,有“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之说。明洪武十九年(1386)奏定建卫,翌年筑城凿池,为沼海军事重镇,曾调福建福宁卫军士戍守,至今民间还留传福建地方话“燕话”。民国初改名为永又乡,民国21年更名观城镇。解放初,以清光绪年间观海卫城区图
  中街为界,分观城和河城两镇。1951年复并为观城镇。1987年,泽山乡并入。
  观城原为海防要地。宋代设寨驻军。明代建卫御倭,东有龙山所,西有浒山所,卫所间置淞浦、向头、三山、眉山等巡检司,戍军8000余人。明嘉靖间,抗倭名将戚继光遣先锋营驻防,俞大猷、卢镗等亲临指挥。清时太平军与清军激烈巷战。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派驻重兵,中共地下党组织军民与之斗争。
  解放前,鱼鲜业、棉花加工购销兴旺。民国25年,镇上有花行70余家。抗战时期,宁波航线被阻,绍兴、舟山、宁波均改航观城,成为浙东地区物资和鱼鲜的集散地之一,商业畸形发展。解放后,商业稳步发展,新建菜场、小商品市场、塑料专业市场、生猪和农贸交易市场。到1987年底有国营、集体商店62家,个体商店、摊贩360户。
  全镇有耕地22103亩,种植水稻、棉花、大小麦、油菜籽等多种作物。农业总产值84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574万元,人均收入695元。
  乡镇企业起步于70年代,到1987年底有镇办企业24家,村办32家,联户及个体189家,从业人员1412人,年产值3225万元。观城螺帽厂出口3mm~16mm螺帽,1987年创汇82.7万元。
  有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班22个,电影院、广播站、综合文化楼各1座,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1所,私人诊所5处。有灯光球场、娱乐场等设施,文体活动经常,内容丰富多采,1987年在全国体育运动会上被评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鸣鹤镇 镇政府驻地鸣鹤场,在县城东南14公里。面积1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81平方公里。唐元和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而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鸣鹤。该地自宋代至元、明、清、民国期间,一直归鸣鹤乡,为鸣鹤场盐课司驻地。1950年6月置鸣鹤镇。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11月建鸣鹤公社,1983年9月改制鸣鹤乡,1984年6月复置鸣鹤镇。辖2个居民委员会,1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4625户,13706人。
  全镇有耕地9508亩,水田8439亩,主产水稻,特产荸荠种杨梅,远销沪、杭、甬,近年开始空运日本。农业总产值52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667万元,人均收入586元。
  有工厂58家,其中国营1家,镇、村办27家,家庭联办30家,从业人员1471观城镇南门口人,乡镇工业产值1733万元。境内有杜、白两湖,水质清澈,为县酿酒基地,慈溪酒厂生产的“宁波大曲”多次获省、市优质奖,远销17个省、市。宁波包装瓷厂生产的六神丸瓶、珍珠粉瓶,继承古青瓷的工艺优点,精美、玲珑,供应上海、天津、西安等地药厂。鸣鹤年糕久负盛名,年加工大米60余万斤。农闲季节,每年有1000余农民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加工年糕,加工费收入100余万元,为一大劳务收入。早在明代,每逢一、三、五、八日集市,历五、六百年常盛不衰。镇内街巷纵横,古楼房、古桥颇多,尚存的有陡塘桥、运河桥、沙滩桥及叶氏五房、六房楼宇,多为清代建筑。近年又新建街道,古镇增添新姿。镇南杜、白两湖,风景秀丽。白洋湖西山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费德昭、郑侠虎、沈邦其、沈一飞等104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湖畔还有著名爱国华侨吴锦堂先生墓园。
  鸣鹤地区素有革命斗争传统,小眠岙村是抗日活动据点,金仙寺为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处。
  全镇有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3所。港胞姚云龙捐资兴建的“云龙中学”正在建造中。有影剧院、广播站、卫生院各1个。镇中心小学的珠算、心算、笔算结合的快速“三算”法,驰名省内外。近两年,该校学生在国内各种三算比赛中获130个优胜名次;曾在“中日三算友谊赛”中战胜日本大学生。
  师桥镇
  南宋乾道年间,沈恒办塾,自任塾师,在河上架桥,以利往来,学生感恩,取名沈师桥,镇以桥得名。面积17.7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0.76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沈师桥,在县城东17.5公里。有14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4个居民委员会。5416户,16393人。
  清时属鸣鹤乡。民国29年建师桥镇;31年分师桥镇、师中乡,翌年又合并。1950年5月析置师桥镇、师中乡、师东乡。1951年,师中乡并入。1952年,师东乡部分并入。1956年,淹浦乡及洋山乡柴家以西部分并入。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3年9月改制师桥乡1985年1月复置师桥镇。为观城区公所驻地。耕地14566亩,素种棉花、水稻和春粮,。近年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1987年占42%,仅西瓜3222亩,运销上海、杭州、宁波等地950万斤。1987年农业总产值48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211万元,人均收入869元。
  乡镇企业有镇办18家,村办41家,联户及个体102家,从业人员3451人,产值2318万元。产品以塑料、五金为主,电器、针织、建材、服装等次之。
  清时有“十里行人休问沈,万家烟火路交通”之说。清雍正年间,沈永丰南货店产“三北藕丝糖”,后曾列为贡品,民国时运销日本、港澳地区。新建的菜市场文明经营,交易兴旺,连续4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农村集贸市场。现正着手建设“太极图”综合区,开辟太极大街,宽13米,长250米。
  现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7所,电影院、图书室、文化站各1个,区、镇卫生院各1所,村级医疗站14个。由港胞沈文棋捐资建造的“文棋教学楼”于1986年竣工,面积1180平方米。
  掌起镇 镇政府驻地陈家,在县城东21.5公里。面积14.8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52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5691户,15477人。
  以掌起桥得名。掌起桥古称孔敬桥,因两旁侧石如掌,改名掌起桥。明代为抗击倭寇,曾设淞浦巡检司。清时属鸣鹤乡。民国初属护龙乡。民国29年属淞浦乡,36年改属三浦乡。1950年属淞浦乡、浦中乡、洋山乡。1956年,3乡合并,始名掌起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3年改制为乡。1987年9月改掌起镇。
  系半稻半棉区,有耕地16143亩,种植水稻、棉花及春粮、油菜籽等。1987年农业总产值49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2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82元。
  乡镇企业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迅速。到1987年,有镇办企业13家,联办企业2家,村办企业31家,联户个体企业112家,从业人员5268人,总产值6803万元。设备技术先进,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32名,固定资产1769万元。全自动洗衣机定时器生产线1条,收录机生产线3条。掌起仪表厂1987年生产的计度器、定时器,占全国市场销售总量的30%,创利润居全县之首。6家企业分别与航天工业部508所等单位联营,研制生产的D×D系列洗衣机定时器、JD86—2计数器,填补国内空白。
  掌起为县内富裕地区之一,该镇下叶村有80%以上农户建起楼房,60岁以上社员享受退休金。陈家一村年收入超万元的社员近百户,占全村户的1/4。
  有镇中学1所,小学4所,影剧院、文化站、图书室、卫生院、卫星电视转播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各1个。
  五里乡
  面积6.9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罗棣庙,在县城东14公里。境内有桥,距观城、桥头、鸣鹤3集镇各5里,名五里桥,乡遂以桥名。清时属鸣鹤乡。民国31年属洋浦乡,35年并入观城镇,翌年改入鸣鹤乡。1950年5月析属洋浦乡。1954年10月改五里乡。1956年与福山、泽山、东山3乡合并,称卫前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称大队。1959年9月与福山、泽山合并,称卫前管理区。1961年11月属卫前公社。1983年9月属卫前乡。1984年5月析置五里乡。有耕地8686亩,山地338亩。8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2751户,8770人。工业总产值910万元,农业总产值48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589万元,人均收入691元。
  五洞闸乡
  面积12.6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大岐山,在县城东北22公里。境内有五洞闸,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旅日华侨吴锦堂出资兴建,后以闸名乡。辖区原为海涂荒滩,民国3年,虞庆裕、宝贤父子逃荒落户,以捕鱼打柴为生,后逃荒者落户日增,渐成村落。民国时先后属古窑乡、护东乡、护西乡、三浦乡。1950年建为古窑、岐山两乡。1952年由14户农户办起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名五洞闸农庄。1955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该社批示:“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合作社的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1956年,古窑、岐山两乡合并,定名岐山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五洞闸公社。1983年9月改制五洞闸乡。耕地10560亩。15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3695户,11058人。该乡自50年代始,以棉花持续高产而闻名,多次获中央、省、县奖励。1987年,农业总产值484万元,工业总产值2080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32万元,人均收入773元。
  东山头乡
  面积20.1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东山头,在县城东北17.5公里,以驻地东山头得名。清时属鸣鹤乡。民国初属永又乡。民国29年设东山乡。35年与福山乡合并称福东乡。36年改并东海乡。1950年6月建东山乡。1956年并入卫前乡,西部划归山海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称大队。1959年改东山管理区。1961年11月划入山前片4个村,建立东山公社。1981年7月改名东山头公社,1983年9月改置东山头乡。耕地16110亩,山地1635亩。12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5129户,16306人。工业总产值1502万元,农业总产值95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315万元,人均收入849元。该乡系旅日爱国华侨吴锦堂的故里。境内锦堂师范学堂由吴于光绪三十一年捐资创建。
  东安乡
  面积30.6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东埠头,在县城东南21.5公里。东埠头本是滨海一埠头,宋时已成集市,曾称东埠市,又名东墟埠。后因“墟”不吉而改“安”。遂称东安。清时以街河为界,分属慈溪、镇海两县,河西属慈溪鸣鹤乡,河东属镇海灵绪乡。民国24年,河东改属灵湖乡,35年,河东仍改属灵绪乡;河西改属东明乡,翌年改属五磊乡。1950年6月,河西设东安乡,河东改属东湖乡。1953年6月,河东划归慈溪县,并入东安乡。1958年10月称五洞闸公社十五大队,1959年改称东安管理区,1961年11月建东安公社,1983年9月复称东安乡。有耕地10586亩,山地34239亩。15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4563户,13868人。工业总产值1205万元,农业总产值42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54万元,人均收入659元。境内有国营慈溪第一棉纺织厂,建于1969年,现拥有2.2万纱锭。
  东海乡
  面积10.4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韩家路,在县城东北15公里。辖区清时属鸣鹤乡。民国29年属附海乡。36年,附海、东山两乡合并,择两乡名中各一字称东海乡。1950年析置东山、山前、附海、东海4乡。1956年又与山前、附海、东海合为山海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初分设大队,后称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83年复称东海乡。耕地9663亩。8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3610户,11326人。工业总产值1450万元,农业总产值51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42万元,人均收入754元。
  附海乡
  面积10.5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海晏庙跟,在县城东北17公里。清时属鸣鹤乡。人民为祈求出海平安,在晏海塘脚建海晏庙,后移民定居,渐成附场地及海晏庙跟村落。民国24年建附海乡。36年与东山乡合并称东海乡。1950年又析置附海乡。1956年与山前、东海两乡合并为山海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分设大队,后称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83年9月复称附海乡。耕地9338亩。8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3540户,11379人。工业总产值2776万元,农业总产值57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913万元,人均收入821元。
  宓家埭乡
  面积27.6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宓家埭,在县城东南17公里。宓家埭早为海涂,后移民筑埭御潮。埭内初以宓姓为主,故名。清时属鸣鹤乡。民国35年属东明乡,翌年改属五磊乡。1950年分昌明、五中、杜湖3乡,1956年,3乡合并为明湖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明湖公社。1981年7月更名宓家埭公社。1983年9月改制宓家埭乡。耕地10051亩,山地27000亩。20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4406户,12613人。工业总产值970万元,农业总产值48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13万元,人均收入700元。该乡南部丘陵连绵,有大凉帽、万丈岗、五磊山、牛角尖、大黄山等岗峦。境内有里、外杜湖,水源充足。浙东名刹五磊寺建于五磊山上,风景优美。境内解家为唐代名宦虞世南故里。
  洋山乡
  面积15.2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正阳桥,在县城东20.5公里。境内有洋山殿,乡因殿得名。清时属鸣鹤乡。民国11年属护龙乡。35年,东南部划归护东乡,西北部划归护西乡。36年又全部并入三浦乡。1950年6月析置洋山乡。1956年与浦中、淞浦两乡合并建掌起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先后分设大队、管理区。1961年11月建洋山公社。1983年9月改制洋山乡。耕地16245亩,山地565亩。17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5685户,14540人。工业总产值2607万元,农业总产值68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433万元,人均收入1055元。
  淹浦乡
  面积11.5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东罗,在县城东18.5公里。清时属鸣鹤乡。民国初属唐荔乡,民国29年建淹浦乡,35年属护西乡,后属三浦乡。1950年复称淹浦乡。1956年并入师桥镇。1958年10月为五洞闸公社九大队,1959年2月改淹浦管理区,1961年11月建淹浦公社。1966年并入师桥公社。1972年2月析置淹浦公社。1983年9月改制淹浦乡。耕地面积11214亩,9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3291户,10169人。工业总产值2921万元,农业总产值48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77万元,人均收入911元。
  福山乡
  面积4.1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福山。在县城东16公里。清时属鸣鹤乡。民国29年建福山乡。35年,东山、福山两乡合并称福东乡。36年并入观城镇。1950年6月重建福山乡。1956年2月并入卫前乡。1958年10月为五洞闸公社十四大队。1959年改福山管理区。同年9月并入卫前管理区。1961年11月属卫前公社。1984年5月析置福山乡。耕地5177亩,渔塘735亩,山地100余亩。8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1505户,4531人。工业总产值493万元,农业总产值26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96万元,人均收入681元。
  第三节 逍林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上林、梅川两乡之北部。民国初为林东、林西、胜山3乡地。民国17年(1928)设区,称7区;19年改称逍林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撤区并乡,1957年1月复设区。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置逍林区。1969年3月与浒山区合并称浒逍地区;1971年1月撤销浒逍地区,恢复逍林区。至1987年底,辖逍林、新浦两镇和三管、择浦、胜山、胜东、胜西、胜北6乡。区公所驻地逍林镇,距县城8.5公里。面积107.4平方公里。人口137628人。耕地98563亩,山地1927亩。农业总产值6891万元,工业总产值24965万元。收益分配10784万元,人均收入823元。
  逍林镇
  镇政府驻地逍路头,在县城东8.5公里。面积13.5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3个居民委员会,6906户,20176人。
  镇名由逍路头和上林湖两地名中的“逍”、“林”两字组成。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民国初属林西乡,民国19年置逍林镇。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破山、择乐、大浦乡并入逍林乡。1958年10月后,先后称东风公社四大队、逍林管理区。1961年11月建逍林公社。1966年12月,择浦并入;1972年析择浦。1983年改逍林乡,1984年6月复改镇。
  有耕地12156亩,主产棉花,大小麦、水稻、油菜籽次之,多种经营颇多。1987年农业总产值63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398万元,人均收入823元。特产大蒜,素称“余姚白蒜”已有100多年历史,以头大、色白闻名海内外。1986年种植3500多亩,产140万公,斤,出口超50万公斤,创汇40余万元,远销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近年鲜蒜苗经冷冻销往日本。
  乡镇企业始于60年代,至1987年底,有镇办企业27家,村办企业40家,联户及个体企业267家。产品有五金、塑料、电子、针织、服装、皮革、家用电器、绣品、童鞋等10余类,年产值5024万元。光华玩具厂以白长毛绒等为原料制成动物玩具,品种400余种,形象逼真,制作精细,远销美国、加拿大及港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创汇150万美元。童鞋生产是新崛起的行业,已有镇、村、联户、个体童鞋厂100余家,产品超百种,畅销新疆、内蒙古、宁夏、辽宁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已建成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中街已拓宽,并新建环镇北路,铺设逍林至樟树的水泥路面。筹建自来水厂。开通使用2000门自动电话。有中学2所,区、镇卫生院各1所,广播站、文化站图书室各1个,与择浦乡合用影剧院1座。
  新浦镇
  面积24.9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新浦沿,在县城东北14公里。清咸丰初为接通老浦而开挖新浦,镇以浦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民国初属林东、林西两乡,民国19年始建新浦乡。1950年4月分建新浦、洋浦、水霪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9月合并为新浦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83年改制为乡,1987年9月改建镇。有20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10351户,30504人。耕地21512亩,主产棉花,为县高产区之一。1984年亩产达106.67公斤。农业总产值105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466万元,人均收入842元。特产丝瓜络,为县主要产地,民国9年始种,1987年产量18.5万公斤,产值58.5万元,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麦冬质量颇优,1987年种植875亩。蔬菜瓜果品种多、数量多,1987年种植大蒜2500亩,产干大蒜70万公斤,蒜苗40万公斤;洋葱500亩,产量75万公斤;竹笋10万公斤;辣椒1500亩,产值75万元;各种蔬菜3000亩,产量750万公斤;西瓜1500亩,产量300万公斤;葡萄150亩,产量37.5万公斤。成为沪、杭、甬城市蔬菜基地之一。工业有镇办27家,1152人;村办32家,1161人;家庭联户586家,2643人。产品有机械配件、家庭电器、仪表仪器、化工染料、塑料制品、针织服装、建筑材料等,总产值5394万元。个体及联户企业发展迅速,1987年产值2322万元,占43%。海产资源丰富,有捕捞机帆船53艘。捕捞各类鱼、虾、蟹、蛏子、箭鳗、海蜇、泥螺、黄蛤等海鲜。近年又发展鳗苗生产,1987年捕获100公斤左右,产值80多万元。鱼鲜市场兴旺,有早市、夜市,早市3时开始,夜市天黑散市。此外还有300多人长年向宁海、奉化、宁波等地贩运鱼鲜。有初中1所,小学11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广播站、文化站各1个。
  三管乡
  面积18.4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潭河沿,在县城东10.5公里。乡境由旧盐场杜家团所属上管、中管、下管3片组成,故名三管。清时属余姚县上林乡。民国初属林东乡,民国19年分上管、潭河、靖海3乡,29年并为三管乡。1950年分设上管、下管、潭河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复并三管乡。1958年10月分称东风公社一、二、三大队。1959年2月,下管、潭河合并称三管管理区,上管并入逍林管理区。1961年11月建三管公社。1983年9月复称三管乡。耕地17741亩,山地800亩。15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6873户,20690人。工业总产值3531万元,农业总产值84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603万元,人均收入800元。
  择浦乡
  面积12.4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尧字地,在县城东8公里。乡名以择乐路、大浦两地名各取一字组成。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民国初属林西乡,民国19年为择乐、大浦两乡,29年并为择浦乡。1950年7月分择乐、大浦两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逍林乡。1958年10月称东风公社五、六大队,部分属七大队。1959年2月改为择浦管理区。1961年11月建择浦公社。1966年12月并入逍林公社。1972年12月复析置择浦公社。1983年9月改制为择浦乡。耕地12051亩,山地371亩。13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6215户,18550人。工业总产值4101万元,农业总产值79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481万元,人均收入832元。
  胜山乡
  面积7.9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胜山头,在县城东北10公里。境内有胜山,本是海中孤山,原名悬泥山,相传戚继光率队抗倭屡胜,百姓祝捷,改名胜山,乡以山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清宣统间(1909~1911)为胜山乡。民国19年分胜东、胜中、胜西3乡,29年复并胜山乡。1950年3月分建胜山、胜东、胜西、胜北4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胜东、胜西两乡复并入。1958年10月称东风公社七、八、九大队。1959年2月合并建胜山管理区,1961年析建胜西公社。1966年9月,胜西公社并入。1981年7月划出胜东、胜西各置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胜山乡。耕地8384亩,山地274亩。11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3965户,11607人。工业总产值1759万元,农业总产值81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949万元,人均收入818元。1985年2月在塘北建成服装鞋帽市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客商前来交易,日上市5000人左右,上市商品130多种,1987年成交额934万元。
  乡民素有抗敌斗争传统。1840年8月20日,英国侵略者派战舰“风鸢号”进犯,在胜山海面搁浅。次日,千余乡民围堵,一举俘23人。
  胜东乡
  面积8.0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罗家丁,在县城东北11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先后为上林乡、胜山乡之辖地。民国19年为胜东乡,29年并入胜山乡。1950年4月建胜东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胜山乡。1958年10月析置东风公社八大队。1959年2月并入胜山管理区。1981年7月析置胜东公社,其时划入上张、蔡丁两大队,1983年9月改制胜东乡。耕地7754亩。9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3614户,11085人。工业总产值1656万元,农业总产值88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74万元,人均收入806元。
  胜北乡
  面积11.4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上拖落,在县城东北13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先后属上林乡、胜山乡。民国时先后属胜中、胜山乡。1950年4月建胜北乡、崇胜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崇胜乡并入。1958年10月分置东风公社十一、十二两大队,1961年11月改胜北、崇胜两公社。1966年12月,崇胜公社并入。1983年9月改制胜北乡。耕地12282亩。11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5408户,15534人。工业总产值1847万元,农业总产值103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289万元,人均收入842元。
  胜西乡
  面积7.2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三灶村,在县城东北10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先后为上林乡、胜山乡辖地。民国19年设胜西乡。29年并入胜山乡。1950年4月建胜西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复并胜山乡。1958年10月析置东风公社十大队。1961年11月建胜西公社。1966年9月并入胜山公社。1981年7月复析置胜西公社。1983年9月改制胜西乡。耕地6688亩。10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3531户,9482人。工业总产值1247万元,农业总产值815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24万元,人均收入778元。
  第四节 浒山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云柯两乡地,清宣统元年(1909)析浒山、白沙、保德、沐仁、柯东乡。民国17年(1928)建区,称六区;29年改称浒山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撤区,1957年1月复设。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浒山区,1965年10月撤销浒山区。1969年3月,辖区与逍林区合并称浒逍地区。1971年1月撤销浒逍地区,恢复浒山区。至1987年底,辖白沙、坎墩两镇和宗汉、崇寿、坎东3乡。区公所驻地坎墩镇,在县城北6公里。面积82.82平方公里。人口123048人。耕地80374亩,山地243亩,农业总产值8052万元,工业总产值26341万元。收益分配8755万元,人均收入820元。
  坎墩镇
  镇政府驻地羊路头,在县城北7公里。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9351户,25906人。明时筑塘,因卦象座于坎位,称坎塘;后为防海,坎塘边筑一数丈高泥墩,故名坎墩。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保德乡。民国19年设坎西镇,29年为坎墩镇。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镇和直塘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为坎墩镇。1957年,直塘乡亦并入。1958年10月为红旗人民公社十四、十五大队,1959年改称幸福、直塘管理区。1961年11月,改称幸福、直塘公社,后并建幸福公社。1966年改称坎西公社。1983年9月改制坎西乡,1984年6月复置坎墩镇。
  耕地16270亩,素以植棉为主,并以产麦冬、蚕豆闻名。农业总产值112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350万元,人均收入879元。麦冬为一大特产,据《余姚六仓志》记载:“麦冬近盛产塘北沙地(指今坎墩一带),医家言胜于川产”。颗粒匀壮饱满,色泽黄亮,滋粘清香,药效极佳。清末至解放初,一直销往香港、上海、广州。50年代后期,忽视种植,产量锐减,致全国供应紧张。60年代初,恢复发展,每年保持千亩以上,产量10余万公斤,最高为1974年,收购35万公斤。大白蚕豆具有粒大、色白的特点,素称“牛踏扁”760粒可达1公斤,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解放前后出口日本等国。1987年产量,501吨。
  乡镇企业在70~80年代发展迅速。到1987年底,有镇办27家,村办21家,联户及个体120家,产值6728万元,固定资产1300万元。产品主要有针织、纺织、五金、电器等。慈溪化纤针织二厂生产的“十佳”运动服,畅销22个省、市、自治区,连续3年产值超千万,利润超百万。慈溪丝绸总厂生产的斜纹绸、电力纺,1987年出口创汇102万元。
  有县、镇属中学各1所,小学9所,幼儿班21班,文化中心、电影院、广播站、图书馆各1个,基层图书室6个,卫生院1所。
  白沙镇
  镇政府驻地白沙路,在县城东2.5公里。面积16.0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537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7951户,24376人。
  据传,离白沙路西1华里,有一沙井头村,地下是白沙,因称白沙路。原属余姚县。清时属梅川乡,清宣统元年设白沙乡。民国期间,乡名未变。1950年4月分置白沙、河角、太平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3乡合并,复称白沙乡。1958年10月为红旗公社四、五、六3个大队,1959年改白沙、河角、太平3管理区。1961年11月合并为白沙公社,1983年6月改制为乡,1985年1月改白沙镇。
  有耕地16353亩,主产棉花、水稻,杂以大小麦、油菜籽、瓜果、蔬菜等。农业总产值308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067万元,人均收入919元。
  早在明清时期,农家纺花,织土布,人称“彭桥布”销往江西、安徽和省内台州、金华等地区。民国30年在倪家路头设纱布市场。解放,以后的20多年里,土纺土织时衰时兴。1978年后,政府鼓励和扶植乡镇企业,纺织业迅速发展,原料由下脚棉、废花、旧布角等低级料发展到人造棉、纯棉纱、丙纶、尼龙、涤纶、弹力丝、腈纶、开司米、涤棉等多种新原料。工具由手摇、脚踏纺车发展到多种机械工具。到1987年,有横机车2285台,圆机102台,提花横机115台,平机123台,棉毛机291台,毛圈机35台,提花圆机24台,包缝机919台,绷缝机90台,曲牙机5台,袜车234台。产品有圆领衫、开衫、背心、套衫、绣花衫、排球衫、印花衫、对结衫、连衣裙、百褶裙、健美裤、羽绒衣、滑雪衣裤等百余种,从事针纺织品生产的企业116家,5600户。1984年设白沙针织市场,面积2424平方米,有摊位560个,日均客商3000余人,部分客商来自省外、县外。1987年市场成交额1415万元。还有近千人奔走于全国各地,推销针织品,被誉为“针织之乡”。
  另有密封材料、五金、塑料制品、服装、美术模型、建筑材料等工业项目。有集体企业70家,联户及个体167家,1987年工业总产值10156万元,为各乡(镇)之首;创外汇430万元。
  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影剧院、广播站、文化中心、敬老院各1个。
  坎东乡
  面积14.1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九甲弄,在县城北6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保德乡。民国29年属坎墩镇。1950年4月设坎东镇。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坎墩镇。1958年10月属红旗公社十三大队。1959年析置六灶,坎东管理区。1961年11月并建坎东公社,1983年改制坎东乡。耕地14880亩。15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7722户,21441人。工业总产值1855万元,农业总产值115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527万元,人均收入755元。
  宗汉乡
  面积14.3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马家路,在县城西2.5公里,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马宗汉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柯东、沐仁乡。民国19年始建宗汉乡,29年为永凝、宗汉乡。1950年分置宗汉、河东、洋山、永凝4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上述4乡与鸣山乡合并为宗汉乡。1958年10月属红旗公社七、八、九3个大队,1959年2月为浒山公社永凝、宗汉、洋山3个管理区。1961年,宗汉、洋山合并为宗汉公社,永凝管理区改为永凝公社。1966年6月,永凝并入宗汉公社。1968年11月改名东方红公社。1981年7月17日复名宗汉公社。1983年9月改制宗汉乡。耕地14530亩,山地80亩。25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9068户,25994人。工业总产值5208万元,农业总产值119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2033万元,人均收入815元。
  崇寿乡面积19.1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六塘亭,在县城北12公里。崇寿乡辖地归属多变。清时多属保德乡。民国19年属余姚县第六区,为仁寿、福缘、德庆、顺德4乡。29年并为福寿、崇三两乡,归庵东区管辖。1950年4月,辖区有福寿(改属浒山区)、崇寿(留庵东特区)两乡。1953年7月,崇寿乡亦划归浒山区。1954年,两乡均划归慈溪县。1956年9月,两乡合并为崇寿乡。1958年10月建红旗公社十六、十七大队。1959年2月为浒山公社崇寿、福寿管理区。1961年11月,两管理区合建崇寿公社。1983年9月改建崇寿乡。有耕地18341亩。19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8688户,25331人。工业总产值1733万元,农业总产值149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778万元,人均收入724元。
  民国30年6月18日,抗日武装在境内晏清村伏击日本侵略军,击毙击伤日军16名。1986年9月3日立“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第五节 横河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烛溪、上林、龙泉4乡地,清宣统二年(1910)属冶山、林西、林东、彭桥、龙泉、浒山等乡。民国19年(1930)属第六、第七两区(即逍林、浒山区)。1950年4月始设横河区。1956年撤区。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恢复横河区。1963年撤销横河区,并入低塘区。1966年复设横河区,1972年改称龙南区,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1年7月复称横河区。至1987年底,辖横河镇和天东、石堰、龙南、桥头、樟树、彭东、彭桥7乡。区公所驻地横河镇,在县城南5公里。面积157.35平方公里。人口110524人。耕地77316亩,山地113668亩。农业总产值4608万元,工业总产值23181万元。收益分配8582万元,人均收入815元。
  横河镇
  镇政府驻地上河头,在县城南5公里。面积11.3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8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2个居民委员会,5595户,16427人。
  以境内东横河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龙泉乡。民国19年为余姚第六区之横河、秦堰、三朗、金山乡。29年为余姚浒山区乌山、龙北乡。1950年,龙北乡分横河、秦堰、石堰3乡。1956年,该3乡和乌山乡合并为横河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11月建横河公社。1970年并入龙南公社,1972年复析出。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横河乡,1984年6月建横河镇。有耕地10172亩,山地6478亩,以种植水稻为主,轮种棉花,山地产毛竹、茶叶、杨梅、桃子、李子等。1987年农业总产值48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217万元,人均收入847元。
  横河镇是县南部的最大集镇,贸易兴旺。每年杨梅上市季节,省内外客商云集,运输杨梅的机动车日均12000辆左右。镇北新建一条街道和农贸市场,成为新的商业区。乡镇企业有镇办15家,村办27家,联户及个体98家,从业人员4157人。主要产品有棉纺、电器、五金配件、微型轴承等,产值4506万元。相士地村电子器件厂年产值1106万元,微型轴承总厂创办两年,年产值433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南朝鲜等国。县属印染厂、轧钢厂、热电厂和油库、煤场等亦建在横河镇内。建材业比较发达。1987年产红砖1500万块,建筑石料30万吨,五孔板1.5万块,多数供县城建设,有“建材镇”之称。
  横穿境内的东横河八级航道是西接姚江、东接观城区、北通中部各乡的主航道。境内又有余浒公路通过,是县内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吞吐的咽喉。
  有中学2所,小学1所,1360平方米的镇中教学大楼正在建造中。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3个,影剧院、广播站、图书室、文化站各1个。
  桥头乡
  面积20.4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白石堰,在县城东偏南12公里。以地处里仁桥头而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清宣统元年属林东乡。民国19年建桥头、双河、孙毛等乡,29年属双桥乡。1950年4月分设双桥、双湖、桥头3乡。1954年9月划归横河区。1956年,3乡合并建桥头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大队,后改称桥头、双桥管理区。1962年合并为桥头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复称桥头乡。耕地10873亩,山地13467亩。16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5130户,14619人。工业总产值2840万元,农业总产值423万元。收益分配总计985万元,人均收入712元。境内上林湖越窑遗址,在周代已烧制陶器,战国时有瓷出现,东汉末能烧制各类青瓷制品。历三国、魏晋、南朝,烧造不辍。至唐末、五代,烧造技术成熟,烧制贡品,越窑声名大著。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东乡
  面积22.5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妙山村,在县城东南8.5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清宣统元年属林西乡。民国19年为游乡,29年属彭泾乡。1950年4月始建彭东乡。1956年2月并入匡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称大队,后改称彭东管理区。1961年成立彭东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复称彭东乡。耕地5214亩,山地21372亩。9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2515户,7661人。工业总产值1027万元,农业总产值235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64万元,人均收入612元。
  樟树乡
  面积15.8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匡堰,在县城东偏南6.5公里。以境内曾有一棵8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而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上林乡,清宣统元年属林西乡。民国19年属石人、岑王、破山等乡,29年属逍林、彭泾等乡镇。1950年建樟树乡、匡堰乡。1956年,樟树、匡堰、彭东3乡合并为匡堰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析大队,后称樟树、匡堰管理区。1959年2月合并为樟树管理区。1961年建樟树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樟树乡。耕地8447亩,山地9723亩。15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4370户,12922人。工业总产值3863万元,农业总产值547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087万元,人均收入885元。
  境内匡堰村于1972年建烈士陵园1座。
  天东乡
  面积11.5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八字桥,在县城东2.5公里。乡名以天香、东海两乡首字组成。原属余姚县。清时属梅川乡,清宣统元年属彭桥乡。民国19年属天香、东海乡,29年设天东乡。1950年分天东、匡堰两乡,部分划归白沙、担山、乌山乡。1954年9月,天东、匡堰两乡划出北部与白沙乡南部合建民主乡,余仍为天东、匡堰乡。1956年2月,彭西、民主、天东3乡合并称彭桥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建民主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1年7月更名天东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天东乡。耕地10331亩,山地1293亩。13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5107户,14642人。工业总产值2369万元,农业总产值98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193万元,人均收入829元。
  彭桥乡
  面积10.6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桥上村,在县城东南5公里。以境内彭桥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梅川、上林乡,清宣统元年设彭桥乡。民国29年归彭泾乡。1950年4月建彭西乡。1956年2月,天东、民主、彭西3乡合并称彭桥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析置大队,后改称彭桥管理区。1961年改制彭桥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彭桥乡。耕地6971亩。9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3767户,10260人。工业总产值1801万元,农业总产值47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51万元,人均收入783元。
  龙南乡
  面积38.9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牛头山脚,在县城南7公里。当地人民素有在东横河划龙船习俗,乡境处东横河南,故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烛溪乡,清宣统元年属龙泉乡。民国19年属孙境、横泾等乡,29年设龙南乡。1950年分置龙南、梅溪两乡。1956年2月,两乡与横河乡四、七村合并,仍称龙南乡。1958年10月析置3个大队,后分别改称龙南、胜利、梅湖管理区。1959年2月,龙南、梅湖合并为龙南管理区。1961年建龙南公社。1970年,横河公社并入,1972年复析出。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龙南乡。耕地11237亩,山地34850亩。1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5794户,17622人。工业总产值4205万元,农业总产值80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555万元,人均收入899元。主要特产杨梅,年产342万公斤,为浙江省主要杨梅产区。
  该乡合作化时期的合作网办得较好。为了向全国推广,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写了按语。
  石堰乡
  面积22.6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石堰村,在县城西南7.5公里。以境内石堰得名,为旧石堰盐场场署驻地。原属余姚县龙泉乡、冶山乡。民国19年属秦堰、石堰、马堰等乡,29年属龙北乡。1950年4月分置石堰、秦堰两乡。1956年2月并入横河乡。1958年10月析置大队,后分别改称秦堰、石堰管理区。1959年4月合并为石堰管理区。1961年建石堰公社。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石堰乡。耕地14071亩,山地12044亩。13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5507户,16371人。工业总产值2174万元,农业总产值65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330万元,人均收入829元。境内陈山(客星山)是东汉隐士严子陵归葬处。墓道两旁原有方形石柱两条,镌有“何处是汉家高士,此间有天子故人”楷书联。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亦出土于陈山严陵坞,距今1900余年,是浙江现存最早碑刻,今藏杭州西泠印社。
  第六节 周巷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孝义、云柯两乡地,清宣统元年(1909)属义三、义四、义五、云城、云和5乡。民国17年(1928)设第五区,19年改称周巷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撤区,1957年1月恢复。1958年10月建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周行区,1969年与门区合并称周地区。1971年1月撤周泗地区,恢复周行区。1981年“行”正名为“巷”。至1987年底辖周巷、义四、小安、云城、精忠、建塘6乡镇。区公所驻地周巷镇,在县城西11公里。面积62.3平方公里,人口86918人,耕地64567亩。农业总产值3888万元,工业总产值1213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5588万元,人均收入756元。
  周巷镇 镇政府驻地东街,在县城西11公里。面积11.4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4平方公里。有6个居民委员会,17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25条街巷。8275户,23244人。
  元至正元年(1341),大古塘底定规模,始有村落,并形成海产市场,因周姓人最早居住,故名周巷。原属余姚县。清时属孝义乡,清宣统元年属义三乡。民国19年置周巷镇,亦称“周行”。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8年10月为火箭公社十一、十二、二十三大队,后改周行、新新、新建管理区。1959年底恢复周行镇。1961年11月,辖区农村改建新新、新建两公社。1966年,两公社合并为新新公社。1970年7月,新新公社并入周行镇。1981年7月正名为周巷
  周巷镇埋沟桥周巷镇平面图镇。
  周巷镇原为姚北物资集散地,有“姚北第一镇”之称。店铺林立,贸易兴旺。民国时曾有4家银行、5家钱庄。抗战时期有花纱布业70余家。解放后,商业区域扩大。1985年,旧街河改道,街道拓宽至18米,又新辟长0.5公里、宽12米的沿镇公路直街。镇上有国营商店、供销社门市部36家,合作商店25家,个体商贩400多户,新建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百杂货市场各1个。
  有工业企业60余家,1987年产值4150万元。其中村、镇办46家,产品有冷冻机、空调散热器、细纺集合器、半导体收音机、彩电配件、软缎被面、石棉、电子器材等。弹力絮厂生产的“皇后”牌弹力絮,畅销国内外。慈溪酿造厂(前身为恒利酱园,始建于清道光二年)生产的“佳酿酱油”、“香酱”,颇负盛名。干菜笋是传统著名土特产,袋装“精美”干菜,畅销全国。
  属半稻半棉区,有耕地11124亩。1987年农业总产值38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060万元,人均收入742元。
  县属周巷中学原名姚江中学,创办于民国36年,解放后一度停办,后还改称过姚北中学。另有镇办中学1所,小学4所,职业高中1所,1987年被评为省基础教育先进单位。有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工人俱乐部各1个,区、镇医院各1个。祖传医家较多,有劳氏伤科,景氏、吴氏小儿科,孙氏眼科等。镇民讲究卫生,街巷整洁,1958年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县、地(市)、省卫生先进单位。
  周巷名人有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秘书、佥事,后为巴黎和会特别代表的严鹤龄,历史学家陈登原,前苏联东方研究所所长郭肇唐,现任美国特拉华州副州长吴仙标等。
  精忠乡
  面积16.4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西褚巷,在县城西偏北11公里。以境内精忠庙得名。精忠庙原为茶亭庵,民国26年塑岳飞像,遂改名精忠庙。原属余姚县。清时属孝义乡,宣统元年属义四乡。民国29年设精忠乡。1950年4月析置驿亭、精忠两乡属周朝区,其西部属周行区义五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驿亭、精忠、义五、新建4乡并成精忠大乡。1958年3月析置精忠、驿亭两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66年9月合并称永革公社。1981年7月更名为精忠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名精忠乡。耕地17852亩。19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6527户,19070人。工业总产值2657万元,农业总产值98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403万元,人均收入757元。
  云城乡
  面积7.5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谢家弄,在县城西8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柯乡,清宣统元年设云城乡。民国19年属云沙、云田等乡,29年为云城乡。1950年调整设镇东、云城、云塘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周塘乡。1958年10月析置火箭公社八、九大队,1959年改为云城管理区,1961年11月建云城公社。1983年9月改制云城乡。耕地8228亩。12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3783户,11166人。工业总产值2365万元,农业总产值29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53万元,人均收入758元。
  建塘乡
  面积10.2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三江口,在县城西北14公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孝义乡,清宣统元年属义五乡。1950年4月始置建塘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小安乡。1958年10月析出,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66年8月并入小安公社。1972年11月重建建塘公社。1983年9月改制建塘乡。耕地10910亩。10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3835户,12001人。工业总产值534万元,农业总产值112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91万元,人均收入812元。该乡多种经营发达,年种榨菜8000亩,尤以养蜂著名,1987年养蜂22168群,年产值698万元,为乡民之一大收入。
  小安乡
  面积6.0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小安街,在县城西北13.5公里。据传早年有蔡家庵,惯称小庵,后庵旁形成街市,名小庵街,1950年4月建乡时将“庵”雅化为“安”。原属余姚县。清时属孝义乡,清宣统元年属义四乡。民国29年属义五乡。1950年建小安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义四、建塘并入。1958年10月析置火箭公社十六大队,后改称小安管理区、小安公社。1966年8月,义四、建塘两公社并入。1972年,义四、建塘复析出。1983年9月改制,复称小安乡。耕地6773亩。7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2713户,8242人。工业总产值902万元,农业总产值49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591万元,人均收入776元。
  义四乡
  面积9.2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劳家埭,在县城西北11.5公里。原属余姚县庵东地区。清时属孝义乡,清宣统元年为义四乡。解放初沿用旧名。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与建塘、小安合并为小安乡。1958年10月析出,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66年复并入小安公社。1972年12月析置义四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义四乡。耕地9680亩。13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4493户,13195人。工业总产值1507万元,农业总产值60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90万元,人均收入716元。
  第七节 长河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称云柯乡,清宣统元年(1909)为云和、云漾、云潭3乡地。民国19年(1930)大部属第五区(即周巷区)东南及北部分别属第六区(浒山区)和庵东区。1950年4,月设周朝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撤销周朝区,并入周行区。1956年撤区,1957年1月复区,仍属周行区。1958年10月辖区属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11月设长河区。1969年3月与庵东区合并称庵长地区。1971年1月撤庵长地区,恢复长河区。至1987年底,辖长河、天元两镇和大云、沧田、高王、新界、潮塘、潭南6乡。区公所驻地长河镇,距县城8.5公里。面积62.17平方公里,人口104565人,耕地62190亩。农业总产值4242万元,工业总产值2382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031万元,人均收入719元。
  长河镇
  镇政府驻地长河市,在县城西北8.5公里。面积10.4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65平方公里。
  明成化七年(1471)筑潮塘,村民由南北移,在塘上建成集镇。因镇里第一个“中人”名“长和”,故取名“长和市”(当时“长和”与“长河”并用,后统称“长河”)。原属余姚县。清时为云柯乡之一部分,清宣统元年属云和乡。民国19年为第五区长河、垫桥乡,29年为周巷区周朝镇。解放后析长河镇、垫桥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镇、乡合并,称长河乡。1958年10月为火箭公社二十一、二十二大队。1959年2月改称长河公社长河、垫桥管理区。1961年11月合并建长河公社。1983年9月改制长河乡,1984年6月复置长河镇。
  耕地11032亩。14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2个居民委员会,6713户,19364人。
  主产棉花,也是大白蚕豆、麦冬重要产地。1983年亩产皮棉87.5公斤,获“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称号。种植麦冬历史悠久,清末,当地人民为祈求麦冬兴旺,集资建“药王殿”。近年来,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迅速增加,1987年运销宁波4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250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205万元,人均收入724元。
  长河是“草帽之乡”。清代,民间就编织席草帽,20年代,金丝草帽崛起,“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经营草帽的行、庄多时达130余家,形成了以长河为中心的金丝草帽商业网。草帽业的繁荣促进了教育事业,由民众集资,建立了著名的草帽业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因海运阻塞草帽业衰落。解放后,政府扶植草帽业,先后于1952年、1954年在长河建立县草编工业改进所、县草编工业品厂。原料由金丝草、席草两种发展到咸草、黄草、麦秆、龙须草、纸浆草等8种。草编品种由单一的草帽增加到篮、扇、盒、盘、包、鞋、玩具、坐垫、地毯、门帘等18类。1987年,全镇草编产值1222.6万元,创外汇235万美元,产品远销美、英、法、日等59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省、全国获奖。
  乡镇企业起步于70年代,年产值300万元左右。1979年后,发展较快。到1987年,有镇办26家,村办38家,联户及个体170家,从业人员5420人,年产值7197.16万元。产品有阀门、拎包、塑料、五金、服装、电子器材等。镇办慈溪阀门厂自1985年起,连续3年产值超千万元,平均年利润达120万元。YSF—1型角阀先后于1986年、1987年评上省优、部优产品,产品销售22个省、市、自治区。
  长河镇系革命活动较早地区之一。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杨贤江几次来家乡宣传马列主义,组织革命活动。民国27年长河建立共产党支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0月,中共余姚县工委第一次会议在长河塘头路召开。34年8月,周朝镇民主抗日政府在长河建立,开展反霸、减租等活动,时称“小解放”。
  有中学1所,农村职业技术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班17所,影剧院、图书馆、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各1所,村、厂级图书室23个,村医疗站12个。旧街已铺设水泥路面,新的南大街正在开辟,宽20米,长3公里。
  天元镇
  镇政府驻地天元市,在县城西偏北6公里。面积9.7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有耕地10074.91亩。17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2个居民委员会,6803户,19372人。
  明弘治年间(1488~1505),界塘围成,渐成村落,初有个“中人”叫王天元,后集市渐旺,遂名天元市。
  原属余姚县。清宣统元年属云潭乡。民国19年称天元镇,29年属浒山区天潭乡。1950年4月,集镇部分建天元镇,改属周朝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并入周东乡。1958年3月,又析置天元、潭北乡。1958年10月为火箭公社四、五两大队,1959年2月、改称天元、潭北管理区。1961年11月合并建天元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天元乡,1984年6月复置天元镇。
  农业以种植棉花、春粮、油菜为主。拉毛果为著名特产,1981年收购970万只,1987年收购300余万只,数量之多、质量之优,为全省第一。麦冬、红花品质优良,闻名省内外。农业总产值59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143万元,人均收入672元。
  工业自7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1987年有镇、村集体50家,联户、个体226家,从业人员4678人,年产值4865万元,产品有塑料、五金、机械、针织、工具、染织等。外贸产品有浴巾、餐巾、毛巾、角夹、木工夹、螺钉等。1987年出口创汇162.87万元,占长河全区的81.65%。造纸厂生产的模型纸质地优良,供京、津、沪等报社、出版社,年产47吨。自行车刹车件上下接头,产量占全国70%,1987年产值524万元。
  草编业遍及全镇,年产各类草帽200多万顶,为乡民之一大收入。
  商业兴旺,清中叶已为姚北名镇。每年农历十月下旬之“兰街”名闻宁、绍两地。解放后,常组织物资交流会,余缺调剂。商店营业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供销分社营业额常年占全区45%,1987年经销牛皮14555张,为全省基层供销社之首。
  光绪末年,即创办开智学堂。现有中学1所,小学6所,幼儿班10班。有文化宫(包括影剧院、文化站、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广播站、卫生院各1所,图书室藏书1万册。
  大云乡
  面积8.55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大牌头,在县城西北11公里。原属余姚县。清宣统元年属云和乡。民国19年属大牌、云海乡;29年两乡合并,取大牌、云海首字,称大云乡。1950年4月析置大云、沧田、高兴3乡。1954年,大云、沧田两乡划归慈溪县。1956年,高兴乡随庵东区亦划归慈溪县,其时3乡复并为大云乡。1958年10月置火箭公社十八、十九、二十大队。1959年2月改称大云、沧田、高兴管理区。1961年11月,大云、高兴两管理区西部合并建大云公社。1983年改制称大云乡。耕地8444亩。8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4135户,12584人。工业总产值868万元,农业总产值630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63万元,人均收入706元。
  沧田乡
  面积8.3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老新街,在县城西北11公里。相传,清咸丰间钟姓秀才以“沧海桑田”之义,取名沧田。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和乡。民国19年属大牌、云海乡,29年属大云乡。1950年4月始建沧田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大云乡。1958年10月析置火箭公社二十大队。1959年2月改沧田管理区。1961年11月建沧田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沧田乡。耕地8349亩。10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4008户,12407人。工业总产值2261万元,农业总产值48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932万元,人均收入751元。
  高王乡
  面积7.6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尚家市,在县城西北6公里。相传,清乾隆间乡民为防海潮侵袭,引东岳泰山之威,建“高王东大帝殿”乡以殿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漾乡。民国19年属崔陈乡,29年属浒山区潮界乡。,1950年始建高王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周东乡。1958年10月复析出,初称大队,后改管理区。1961年为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高王乡。耕地8171亩。9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5004户,14678人。工业总产值2752万元,农业总产值33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1058万元,人均收入742元。
  新界乡
  面积4.0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池头庵,在县城西偏北4.5公里。因地处新塘与界塘之间,故名新界乡。原属余姚县。清末属云漾乡。民国29年属浒山区潮界乡。1950年4月始建新界乡。1954年9月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周塘乡。1958年3月析置潭南乡。是年10月后,为火箭公社六大队,后称新界管理区。1961年置新界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新界乡。耕地4116亩。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2338户,7215人。工业总产值1737万元,农业总产值295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91万元,人均收入729元。
  潮塘乡
  面积6.7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拆落市,在县城西北6公里。明成化七年(1471)筑御潮塘,乡以塘名。原属余姚县。清末属云漾乡。民国29年属浒山区潮界乡。1950年4月建潮塘、百两两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并入周东乡。1958年10月析置火箭公社一、三大队。1959年2月改称长河公社潮塘、百两管理区。1961年11月,潮塘、百两合并建潮塘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潮塘乡。耕地7039亩。8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3610户,10771人。工业总产值2218万元。农业总产值44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64万元。人均收入732元。
  潭南乡
  面积4.8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黄家弄,在县城西6公里。因地处潭河桥南得名。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柯乡,清宣统元年属云潭乡。民国19年属潭中乡,29年属天潭乡,1950年4月始建潭南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并入周塘乡。1958年3月复置潭南乡。是年10月为火箭公社七大队,后称潭南管理区。1961年为潭南公社。1983年9月改制复称潭南乡。耕地4963亩。10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2769户,8174人。工业总产值1400万元,农业总产值20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575万元,人均收入725元。
  第八节 庵东区
  清时属余姚县云柯、梅川、上林、孝义四乡,宣统元年(1909)为云漾、云和、云潭、柯东、保德、胜山、林西、义四、义五等乡地。民国19年(1930)设庵东区,仍属余姚县。1950年4月建县级特区,直属宁波专员公署。1953年7月撤销特区,仍属余姚县。1954年10月复设特区直属宁波专员公署。1956年3月划归慈溪县,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区。1969年3月与长河区合并称庵长地区。1971年1月撤销庵长地区,恢复庵东区。至1987年底,辖庵东、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7乡镇。区公所驻地庵东镇,在县城北11公里。辖区呈月牙形,面积103.13平方公里,人口64079人,土地65031亩。盐、农业总产值3063万元,工业总产值8868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066万元,人均收入719元。
  庵东镇
  镇政府驻地车路埭,在县城北11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59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3个居民委员会,5368户,15227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万嵩庵,商旅辐辏,于庵之东渐成集市,故称庵东。相传光绪初由应人谓、徐和桂在庵之两侧发起集市,取两人姓名各一字,曾称人和镇。民国5年,余姚盐场公署移置于此。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柯乡,宣统元年属云漾乡。民国17年建庵东镇。1950年建庵东镇和庵东乡。1953年,乡、镇合并称庵东镇。1956年划归慈溪县。1958年10月后屡改名,1981年4月复置庵东镇。
  庵东镇在盐区中部南端,原产盐,现已废盐垦农,有耕地6454亩。主产棉花,春粮、油菜籽次之。1987年农业总产值60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818万元,人均收入820元。
  工业有浙东化工一厂、慈溪精细化工厂、“盐业机械厂、高压开关厂、交通机械厂、塑料成型厂、针织内衣厂及建筑、造船、服装、皮件、地毯、竹器等全民和集体企业,并有镇办厂10家,村办18家,联户及个体厂145家,从业人员2598人,产品有地毯、腈纶衫裤、腈纶丝袜、减速机配件、农机配件、轴承、沙发等。1987年乡镇工业产值2709万元。以针织、沙发著名。街东村有80%以上农民加工经营沙发、软垫。慈溪羊毛衫厂被列入浙江省定点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外贸、边贸针织品的企业有5家,从事针织品贩卖者计150余人。
  民国初为盐业集运中心,时有盐13家,年运销盐10万吨以上。抗日战争前期,陆运被阻,庵东成为浙东一带货物转运的枢纽,一时商贾云集,市面兴旺,人口逾万,曾有“小上海”之称。民国32年2月,日本侵略军实施“清乡”乡民被围在高2米的竹篱笆内,原盐被掠夺,生产萎缩,市场萧条,民不聊生。近年,来发展较快,庵东镇平面图西街拓宽,市场西迁,2600平方米的商场大楼和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相继建成,有国营、供销社、集体商店76家,个体商户372家,摊位777个。
  庵东有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民国13年7月,庵东人民参加震撼东南的盐民大罢工。16年春,中共地下党领导在庵东镇组织盐民协会。34年8月,曾建立共产党领导的特区政权。
  镇内有县属完全中学、镇办中学、小学、幼儿园各1所,大会堂、影剧院、广播站、文化站、文化中心、万册图书馆各1个,村级图书室9个,卫生院2所。镇南已基本形成住宅区,人均居住面积近20平方米。
  东一乡
  面积19.1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傅马,在县城北13公里。民国时,庵东盐务分局在所属盐区按东西序列设场务所,该乡处在东侧第一位,故名东一。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柯乡。宣统元年属柯东、保德两乡。民国29年属福寿乡。1950年建东一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东一乡。有盐田5487亩,耕地7255亩。12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2826户,9234人。工业总产值1701万元,盐、农业总产值290万元。收益分配总计630万元,人均收入705元。
  东二乡
  面积16.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三六灶,在县城北13.5公里。境处原庵东盐务分局东侧第二位,故名东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保德、胜山两乡。民国29年分属崇三、福寿两乡。1950年建东二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东二乡。有盐田2660亩,耕地7272亩。8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2467户,7684人。工业总产值465万元,盐、农业总产值296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88万元,人均收入657元。
  东三乡
  面积10.4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后一灶,在县城北偏东16公里。地处原庵东盐务分局东侧第三位,故名东三。原属余姚县。清时属胜山、林西两乡。民国29年属崇三乡。1950年建东三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东三乡。耕地6465亩。7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1519户,4385人。工业总产值432万元,农业总产值299万元。收益分配总计374万元,人均收入876元。
  西一乡
  面积19.0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大桥头,在县城北13公里。地处原庵东盐务分局西侧第一位,故名西一。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漾乡。民国29年属
  庵东镇中街庵东镇。1950年建西一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西一乡。盐田3966亩,耕地8536亩。12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3202户,10443人。工业总产值1045万元,盐、农业总产值384万元。收益分配总计639万元,人均收入626元。
  西二乡
  面积18.5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下胡家路。在县城西偏北13.5公里。地处原庵东盐务分局西侧第二位,故名西二。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云潭、云和两乡。民国29年属大云乡。1950年建西二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西二乡。盐田410亩,耕地9800亩。10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3287户,10544人。工业总产值1314万元,盐、农业总产值482万元。收益分配总计708万元,人均收入701元。
  西三乡
  面积12.6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廿八叉,在县城西北15.5公里。地处原庵东盐务分局西侧第兰位,故名西三。原属余姚县。清时属义四、义五两乡。民国29年属义四、义五、曹娥3乡。1950年建西三乡。1956年划归慈溪县。后屡改名,1983年9月改制复称西三乡。耕地6726亩。8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1944户,6562人。工业总产值507万元,盐、农业总产值711万元。收益分配总计409万元,人均收入649元。
  该乡涂汎潭村1980年在涂滩挖塘养鱼获得成功,向全县推广,至1987年,全县海涂挖塘养鱼已有18000余亩。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