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3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县城
分类号: K928.2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县城,1954年由慈城镇迁至浒山镇。
关键词: 慈溪县 县城

内容

慈溪县城,1954年由慈城镇迁至浒山镇。该镇位于杭州湾南15公里之国道线上,在县境中部偏西。东靠白沙镇,南与横河镇、天东乡接壤,西邻宗汉乡和余姚市的历山镇,北至潮塘江与坎墩镇、坎东乡交界。西距省会杭州市105公里,东至宁波市45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3.7公里。中共慈溪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机关驻地水门路,镇人民政府驻地小山前路。全镇辖15个居民委员会,28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19247户,58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428人。
  浒山镇由城北之浒山得名。浒山原为海中小屿,10世纪后渐与陆地相连,滨海曰浒,故称浒山。明初山前辟练兵场,改名教场山。为御海潮计,自北宋庆历七年(1047)始筑大古塘,元至正元年(1341)改筑石塘。300年间,陆续有虞、沈、杨、叶等姓在塘南定居,渐成村落。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奉旨置沿海卫所,命千户刘巧柱监筑三山所城(因附近有浒山、眉山、乌,山3座山而命名,亦称浒山所城)。城周长三里一百二十八步,高一丈六尺。明永乐十六年(1418)增高六尺,址厚至四丈五尺;设东、南、西、北城门4座和水门,城上置月楼、角楼各4座,女墙六百九十九垛;环城挖护城河,周长六百六十丈,深一丈三尺。4座城门口建吊桥。城内有兵衙、营房、鼓楼。清初撤卫所。城墙今已无存,仅留北门。
  浒山旧时属余姚县梅川乡一都,清宣统二年(1910)置浒山乡,民国17年(1928)改浒山镇。解放后,1950年5月析置浒山镇和担山、界牌、鸣山3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并为县城。1956年,3乡复并入。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析置浒山镇及一、二、三3个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3个大队改称担山、界牌、鸣山管理区;1961年又并入浒山镇。
  解放初,镇街宽仅3米,人口不足5000人。1954年设县治后,人口迅速增加,市容逐渐改观。1970年起,先后拓宽、改建全部街道,其中东西向的主街道(解放街)和南北向直街(南门大街)车行道宽10~12米。新建4条环城路和水门、寺山、青少年宫路,均宽12米以上。又新辟儿条支路,其中广场西路、剑山路亦拓宽至12米。1978年以来,又新建二环线。9层的三北大楼、12层的商业大厦拔地而起。住宅建设速度加快,至1987年末,建成城东、鸣山、金山、楼家4个住宅小区。共新建住宅30.16万平方米。城区面积由解放前的0.34平方公里扩大到3.704平方公里。1968年建县自来水厂,后几经改建,并增建县第二自来水厂,日供水3.5万吨。
  工业解放前仅有3家米厂和几家手工业作坊。解放后发展迅速,形成南部、西北部两个工业区,有纺织、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企业414家。镇办工业异军突起,1987年产值达到7299万元。
  农业耕地13519亩,种植棉花、水稻及蔬菜瓜果等作物,1987年产值68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5元。
  交通邮电解放前以内河航运为主。民国24年观曹、浒余简易公路建成,但车辆甚少,运输量极微。解放后,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329”国道横穿城区,东达宁波、舟山,西通杭州、上海、苏州。“604”省道南通余姚,与杭铁路衔接。县内各乡镇皆有公路相通。仅据慈溪汽车站统计,1987年客运量1135万人次,货运量39000吨。水上运输内可通各乡镇,外可抵宁波、舟山、温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年吞吐量40万吨。邮电通讯设施几经更新,已全部使用自动电话,部分单位启用传真电报。
  商业明代形成集镇。清道光年间已“百业云集,逢单日市,鱼蔬陈列街巷”。民国初期,有大小商店近百家。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军洗劫,商业衰落。仅土纺土织在夹缝中兴起,时为姚北最大的土纱布市场。解放后,商业逐渐发展。设县治后,相继建立国营百货、五金交电、食品、副食品、烟糖、饮食服务、水产、医药、物资等公司和县联社各公司。近年来,个体商业也迅速发展,现有各类商业近千家,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6494万元。东门、西门等农贸、小商品市场面积7255.2平方米,摊位1700多个。
  文化设施清光绪三十年(1904)镇内创立三山学堂,为现境创办新学之嚆矢。后相继创设女校及小学,但规模较小。,解放后,各类学校逐年发展,现有县属中学2所,初中、小学兼有的2所,小学15所,在校中学生4197人,小学生3826人。有各类幼儿园38个,入托幼儿1866人。有职业学校(卫生学校、卫生进修学校、职业中学)5所。成人教育有教师进修学校、电大慈溪工作站、省职工政治大学慈溪教学站、职工业余学校各1所。有县电影院、大会堂、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青少年宫、体育场、游泳池及镇文化站。虎屿山(俗称小山墩)上于1956年建革命烈士纪念塔1座,高12.3米。镇南之寺山上,1987年建峙山公园,辟地318亩,置5组23个景点。
  卫生设施有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防疫站和镇卫生院。镇郊各村有合作医疗站。
  附:古县城
  原慈溪县境古属句章。东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越并吴,建句章城于城山。宋《宝庆四明志》云:“古句章在今县南十五里,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今城山渡依旧,而城基已无痕迹。东晋隆安四年(400),孙恩入据会稽,句章为所残破,迁治于小溪。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八年置■县,亦设治于小溪。小溪亦筑城,《四明谈助》云:“今悬镃有城址,其地今名句章乡(今鄞县鄞江桥镇)”。城无考。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慈溪县,设治于德润湖(今慈湖)之南,浮碧山之下,官兵阻山而居,藩篱不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入县治,焚掠惨毒,朝廷命胡宗宪、赵文华营建慈溪县城垣,是年冬动工,翌年秋竣工,共耗6万余金。(慈溪城另有一说,光绪《慈溪县志》引《敬止录》载:“元毁天下城池垂六十年,考郡城重筑于至正间,慈溪之城至明嘉靖间始复筑耳,不可谓房公迁治后未尝有城也”。宋《宝庆四明志》亦有:“县城周围五百六十尺”一语)。城后负石刺峰,前面重江,左山蜿蜒,右山兀耸。距郡城西50里。高二丈有奇,址广二丈四尺,面朒其十之三,延袤十里。辟为4门,东曰镇海,南曰景明,西曰望京,北曰环山。东、西各为小门(小西门、小东门)。又穴水门于东、西,以通潮汐。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上雉堞二千六百十六,敌楼二十八,警铺二十七。外为濠九里五步,北半里际山无濠。天启间开小北门曰辅极。清顺治十五年(1658)雍正六年(1728)并加修缮。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蒋锡孙等捐资修缮。二十五年,(1845),于东、西、北3城上各建敌楼。同治二年,(1863)经太平天国战事后,雉堞残毁,知县赵曾逵筹款修葺。光绪八年(1882)知县邹文沅、邑人冯祖宪修。九年七月大风雨,城多圮毁,东城敌楼无只椽片瓦。,十年浙闽总督何璟檄署巡道马驷良勘估,谕催遵详缮修。民国21年(1932)费洋2000余元修理。抗日战争期间,为便于防空疏散计,把城墙开了7个缺口。县政府亦迁徙慈南山区,直至日寇投降后返回。
  城内古建筑成群,文物名胜甚多。今尚有孔庙、慈湖、朱贵将军祠、妙音精舍、尚书第、察院巷、状元第、榜眼第、探花第、进士第、布政房、太守里、甲第世家、将军门头、都宪府、御史房、驸马弄等等。
  城内街巷交叉,尚称繁荣。唐设治时,大街宽七丈余,街河阔八尺,门前植槐柳,旧日诗云:“旧日中街七丈宽,两廊都是碧栏干。柳边迟日三春暖,槐下薰风五月寒。”明洪武后,街面被市民逐渐占用,仅阔丈余。清末时,有大街、东街、西街、上横街、下横街、东河街、寺前街7条,有巷33条。民国时,城内十之八九外出经商谋业。主要交通线有沪杭甬铁路,横贯境南(抗日时拆除,一度改为公路)。有中学、简易师范各1所。
  县治区划在清以前属西屿乡。民国31年设孝东、孝西两镇,次年合并称孝中镇。1949年5月24日解放,次年又分设孝东、孝西两镇,1951年合并称慈城镇。1954年10月,县境大幅度调整,迁县治于浒山镇,慈城镇划归余姚县。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民情、人物等十一章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