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绍兴府志》评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81
颗粒名称: 万历《绍兴府志》评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6
页码: 354-359
摘要: 本论文万历《绍兴府志》评述由王孙荣创作,收入《传承与发展:21世纪的浙江方志事业——浙江方志研究论坛暨浙江省地方志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关键词: 慈溪市 论文 绍兴府志

内容

我国方志从六朝开始大量修纂,历经宋元的丰富发展,到了明朝,修志风气愈加兴盛,不仅成志数量众多,而且对方志的认识和编修理论的探讨也日渐深入,体例更趋完善,成果颇为可观。这为促进清代志书编修全盛局面的形成和方志学流派的产生,起到了奠基拓路的作用。可惜,后世的评论者对于明代的方志学成果多持贬抑之见,以为明志芜杂冗滥,无足评观。这实在有以偏概全、刻意抬高清志地位的嫌疑。统观明朝270余年间,一共修成各类志书3000余种,其中不乏佳志杰构。比如,由孙鑛、张元忭共同纂修的万历《绍兴府志》即以体例精赅、考证明晰、图文并茂而著称,是中国方志史上值得称道的佳作。
  一、背景人物
  万历《绍兴府志》共50卷,是绍兴府属自嘉泰《会稽志》以来流传较广的一部方志。该志肇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越年而书成,始刊于万历十五年(1587)。这几年正是明神宗初掌政权,励精图治的时期,国家社会一度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绍兴府在知府萧良斡的治理下,“政通人和”,“诸废既举,乃次第修志”①。这正符合了古人盛世修志的说法。
  当然,一部佳志的修成仅有优越的客观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同主持者和纂修人的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须有学博、才优、识远、见定的人来主持和纂修才好。而绍兴知府萧良斡正是这样一位贤太守。萧良斡字以宁,号拙斋,泾县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其学私淑王阳明,是一位学者型的名宦。他于万历十一年(1583)出任绍兴知府,一到任就询问掌故,得知《绍兴府志》已经有数十年没有纂修,于是发心礼聘郡人张元忭、孙鑛共同主修。张元忭字子荩,号阳和,山阴人。隆庆五年(1571)状元。尝从王畿游,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与萧良斡不仅学宗同源,而且有同年之谊。府志
  
  的另一位纂修者孙鑛,字文融,初号越峰,更号月峰,余姚人。万历二年(1574)会元。与张元忭交谊甚厚,曾经在京师共举文会。
  张、孙二人都是当时的知名学者,“皆以中朝之望,良史之才”①著称,不仅饱学有识,不媚时俗,而且文章法度俱有师承。一位是状元,一位是会元,制艺之文就不用说了,更何况张氏究心于阳明心学,造诣精深;孙氏倾心于先秦古文,成绩灿然。尤其是孙氏,学问旁及百家,淹博精深,一生著述达90余种,著述之勤,学识之广,一时罕见。而且,两位主修人都出生于世代簪缨之家,学有渊源。张元忭的父亲张天复,字复亨,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曾官湖广提学副使、云南按察使等,主修过嘉靖《山阴县志》。孙鑛的伯父孙墀,字志朝,选贡生,官至尚宝司卿,曾参加了嘉靖初年《绍兴府志》的纂修。次兄孙铤,字文和,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历仕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曾与修《承天大志》。作为桑梓之人,张元忭和孙鑛熟悉乡邦文献,采访较易,也为志书的成功纂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体例特色
  一部志书的优劣得失,其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体例是否得当。正如民国期间的著名方志学家李泰棻在《方志学》中所称,体例对于方志而言就好像是栋梁之于房屋,栋梁倒置,房屋怎么能够稳固呢?万历《绍兴府志》之所以在方志史上有“佳志”的赞誉,体例精赅,即为原因之一。该志体裁为史志体,是仿正史纪传体史书而成。全志“为纲凡十有六,曰疆域、曰城池、曰署廨、曰山川、曰古迹、曰物产、曰风俗、曰田赋、曰水利、曰学校、曰祠祀、曰武备、曰职官、曰选举、曰人物。为目凡二百有奇,厘为五十卷。”②虽然卷帙多,门目众,篇幅广,但由于纲目内在的联系,是志逻辑清楚,结构紧凑,以纲领目,纲举目张,“其事具,其言赅,统之有宗,而析之不紊”③。为尚繁型志书的代表作。其整体结构亦相当完整,不仅有序、目录、图、正文、后序,而且有修志姓名,胪列有纂修人、参订人、参阅人、对读人、锓梓人、重校人等,堪称完备。
  这部志书在体例上的一大特色是不另立“艺文志”,而是仿效《吴郡志》例,将山水、古迹、政治、风教、建筑等内容的诗文分隶于相关各条下,省却了不少闲诗闲文,精简了篇幅,内容宏富而条理秩然。所选诗文,精致到位,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方面的特征,既具欣赏性,又不乏数据性,颇具经典意义。
  第二大体例特色是在卷末立“序志”一卷。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类存目三”是这样评称的:“体例颇善。末为序志一卷,凡绍兴地志诸书,自《越绝书》《吴越春秋》以下,一一考核其源流得失,亦为创格。”作为方志学历史派的代表人物,孙鑛不仅才学双全,而且史识高瞻。他所撰写的这一卷“序志”,开创了后世方志有“旧志源流考”的新体例。另辟蹊径,自成一家。
  第三大体例特色就是舆图丰富。总计疆域志附图9幅、城池志附图9幅、署廨志附图4幅,这对于研究府县境域的沿革、区划以及城市范围、坊里布局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山川志共5卷,附图最为丰富。其中山图22幅,岭、尖、岩、洞、石图共8幅,江、河、湖、溪图15幅。古迹志2卷,附图3幅。以上舆图对于形胜、地理的研究和旅游的开发利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水利志附图10幅,包括闸图5幅,堤图2幅,塘、陡门、砩图各1幅。这为了解、研究古代绍兴一府的水利设施提供了直观、形象的依据。祠祀志共4卷,附图12幅,总计坛图3幅,庙陵、寺观图各4幅,祠图1幅。生动展现了明代世俗生活的精神层面,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总计多达101幅的舆图①,继承了极盛于两宋的图经的优良传统,虚实相资,详略互见,既保存了古代的地域形势及风俗、人情、古迹等形象,同时也弥补了正史无图的缺憾。
  三、内容得失
  这部志书不仅编次有序,脉络井然,而且行文简约古雅,叙述谨严有致,引征赅博精审,颇有史书法度。精审的考核首先在于广泛占有资料。该志广引诗赋文序、史地志述,古则征之金石碑版,近则取之案牍奏章,兼及亲身经历与采访所得,详为考订,庶几完备。如卷三署廨志府目“使宅”条,注中先引录前人诗作二首,后又以诗证史:“今堂在使厅重屋之后,略无解见。以前人题咏考之,恐非今处。”又卷八山川志潭目“黑龙潭”条,注云:“余姚舆夫为余言,万历十一年尝佣耕乌山..”卷十四田赋志有注云:“知府萧良斡曰..”就直接以时人的言说入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凡是涉及古书的地方,都详载原文出处,有所考证的地方,则附注于下。有可疑而不能决断的就逐条予以考核厘正、胪列考辨,列述其优劣之处。或用“俗传”“未详”“姑存”等字样别之,或法史家阙疑之例,不予记载,以俟后续。如卷一疆域志“形胜”目,有注云:“此段所论山脉与周述学所云不同,未知孰是,今两存焉”;卷二城池志古城目,有按云:“旧书袁名山松,此乃以嵩城为袁遗迹,疑有误”;又卷八山川志“泉”目,有注云:“《嘉泰志》云..其说近诞,姑存之。”可谓记载翔实,俱见根据,引征考据,时有卓识。
  方志贵在传信,假如能兼具文采,使行文流畅优美,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而记述有序,行文舒卷自如,正是此志在内容上的另一特色。志中文辞曲曲叙来,该略则略,应详则详,给人清晰具体的印象。山水志写得生动形象,状物绘景,历历如睹。物产志求本溯源,详叙始末,兼及传说,亦见体要。人物志叙事直书,记人不阿,细心考核,不务空泛之论,颇有史笔之风。其他诸志,文笔也都齐整有致。嘉言善行,因文而传;胜水佳山,因文而状;幽光潜德,因文而扬。事核文质,约而弗遗,难怪被世人赞为“佳志”。
  人物志在方志修纂中,一向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件既重要又严肃的工作。修志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正在于纂写人物志。因此,历代方志修纂者素来对此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万历《绍兴府志》的纂修人在这项工作中,也曾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当时,张元忭家居山阴,孙鑛则远在余姚,二人仔细斟酌,反复商讨,往来书信不绝。《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录有《寄孙越峰论志书事三通》①。
  该志人物志分为帝后、王侯、名宦、寓贤,至于乡贤中不便归于一类的就统称“列传”,其余分为理学、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列女、仙释、方技8目。简而不略,详而不冗。在内容上,依事直叙,不施曲折,述而不作,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并将儒林、文苑合而为一。张元忭在儒林传小序中云:“前史传儒林,复传文苑,盖析而二之也。吾以为道德文章皆儒者事也,故并之为儒林焉。”②“不欲目太碎耳。”③虽然张元忭在与孙鑛商讨时也曾表示:“《姚志》云,人物是非必百年而后定。《杭郡志》传人物,亦以五十年为限。此特为避嫌远怨之计耳,非大公之心也..若必待百年、五十年而后书,窃恐岁月逾远,文献益湮,将使贤人哲士之懿行卒以泯没不传,罪将焉辞?”①然而在理学传中,张氏所录王门弟子亦仅徐爱、季本二人而已。作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张元忭为了避嫌,后来也只能以“盖两公者省志邑志之所已载,且其人殁久而论定矣。其他贤者固多,而旧乘未载,固未敢遽入也..顾余拘儒也,竟未敢破例而为传,尚有俟于后之君子焉”②为藉托。可见撰人物志压力之大,非特史才、史学、史识,另有舆论在焉。
  不过单凭二人之力,一年多时间,纂成50卷的志书,白璧微瑕实所难免。如将山东郯县与浙江剡县混而为一,以致徐孝嗣、徐摘、徐陵等人均被收入人物志内。
  四、文末余论
  《千顷堂书目》《红雨楼书目》《内阁书目》《天一阁书目》《八千卷楼书目》《续通志·艺文略》《续文献通考》等对这部志书均有著录,而且都记作50卷。赵锦、张元忭所撰的序以及孙鑛的《序志》中也均作50卷。但《澹生堂书目》《明史稿·艺文志》《明史·艺文志》作60卷,当有疑误。这部志书自万历十五年(1587)初刊后,虽于万历十六年(1588)、万历二十六年(1598)各增补过一次,却未曾重刊,今国内所存为数已稀。据洪焕椿、陈桥驿两位先生统计③,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江苏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各藏有一部,上海图书馆所藏已残缺,绍兴鲁迅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所藏残缺尤甚,天一阁所藏已残破不堪。1996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四库存目丛书》本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其中亦有缺页,原附101幅舆图,该本仅存85幅。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本据浙江图书馆藏本影印,舆图存88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类存目三”云:“是志分十八门,每门以图列于书后”,据赵锦序、张元忭自序及目录,应称“为纲凡十六”。至于附图,笔者所见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本、中华书局《绍兴丛书》本和上海图书馆藏本,前后均有,不是单一地附于书后。
  关于这部志书的纂修者,有些地方径行著录为张元忭,而漏记了孙鑛,这是不正确的。其实,据孙鑛《序志》云:“初,鑛欲任其草创,而以润色俟之子荩。既玩,愒不克济。萧公虑杀青无日,乃又属人物于子荩,而俾鑛专地理焉。”①可见,这部志书除人物志15卷(卷三十五至四十九)外,其余均为孙鑛所纂。又孙鑛《郡志小传》:“初,余与子荩分辑郡志,子荩专人物,其三篇有录无书,萧公复属余续成之。”②可见人物志中尚有三篇亦系孙鑛撰成,如《孙堪传》即是:“先伯父孝子公,见前传。善画菊,初受法于舅氏杨节,晚年乃时出新意..书学颜鲁公,行草咄咄逼《坐位帖》。”③
  2012年7月,宁波出版社出版了李能成点校的万历《绍兴府志》,收入“绍兴史志文化丛书”第二辑,系2012年浙江省重点出版项目。点校者在《例言》中表示:“点校万历府志的基本目的,就是想帮助一般读志用志者能够比较容易而且正确地使用,从而比较正确地理解其基本内容。”又说“原文用字未予简化,本书用字按今通行《简化字总表》予以简化,但人名和少量没有合适简化字对应者除外”。可惜句读多有点破,人名用字也有简化者,不能不说是小有遗憾。

附注

①万历《绍兴府志》卷五十孙鑛《序志》。 ①②③万历《绍兴府志》赵锦序。 ①据陈桥驿称,“附图一百零二幅”。见《绍兴地方文献考录》,第3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明)张元忭《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卷三,“四库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②万历《绍兴府志》卷四十三“人物志·九乡贤之四·儒林”。 ③(明)张元忭《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卷三《与孙越峰论志书事三通》之三。 ①《与孙越峰论志书事三通》之一。 ②万历《绍兴府志》卷四十二“人物志八·乡贤之三·理学”小序。 ③洪焕椿编著《浙江方志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六“绍兴府县志”称:“北图、科学院(缺卷一至六)、南大、浙图庋藏。中图所藏万历原刊本,有罗振玉手书题记。上图有胶卷。”陈桥驿《绍兴地方文献考录》称:“仅知北京图书馆、江苏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各藏有一部,上海图书馆所藏已残缺,绍兴鲁迅图书馆所藏残缺尤甚,天一阁所藏已残破不堪。” ①万历《绍兴府志》卷五十孙鑛《序志》。②(明)张元忭《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卷一小传。 ③万历《绍兴府志》卷四十九“人物志十五·方伎”。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孙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