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并快乐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81
颗粒名称: 忙,并快乐着!
分类号: I253.3
页数: 10
页码: 262-2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方夏平的性格和工作经历。他是一个乐天派,喜欢锻炼身体,每天早晨起来跑步,跑上10公里,出一身大汗爽爽地回来;穿着的衣服总是很得体,配上他挺直的身板,活脱脱一副帅哥模样;爱开玩笑,充满情趣。他曾在慈溪市当副市长,管城建、交通,后来到大榭岛去当规划建设局局长。听说慈溪要造大桥了,他就要求打回老家去。当时大家都很惊奇,大榭是开发区,工资比其他地方少说要高出一倍呢。而且要提升他为副老总了,任命文件已经下达。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发现,我们的偌大工程,居然没有讲到拆迁,没有讲到招标,而这,是每个重大工程都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往往是众多矛盾的聚集点,尤其是招标,常常是许多官员的滑铁卢。
  这不是遗漏,而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叙述时间,一个合适的叙述空间。
  现在,这个时间到了,就在2007年的1月4日到14日,最后一次招标工作在风景优美的宁波九龙山庄顺利进行。这是开工以来第三批大规模的标,价值5至6个亿。至此,所有的招投标顺利结束。本书对此也就有了叙述的可能。
  那天,在大桥指挥部四楼会议室,坐在招标动员大会主席台上的副总指挥方夏平显得特别轻松——对他来说,一个艰巨的任务终于完成,可以松一口气了。
  方夏平就是我们在上文提及的像《生死抉择》里的男主角的那个副总指挥。不过他并不像那位男主角总是沉重地处于生与死的抉择之间,相反,他是个乐天派,喜欢锻炼身体,每天早晨起来跑步,跑上10公里,出一身大汗爽爽地回来;穿着的衣服总是很得体,配上他挺直的身板,活脱脱一副帅哥模样;爱开玩笑,充满情趣,有一次我们打电话给他,电话没有人接,倒是先传出一阵高亢动听的歌声:“谁在呼唤,情深意长,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这不是当今最红的《月亮之上》吗?一个堂堂的正局级干部竟然就拿来做手机铃声了?真让你忍俊不禁。
  这样的手机铃声你不可能从王勇总指挥那里听到,王勇毕竟是副省级城市的常务副市长,他可不敢让打电话给他的巴音朝鲁或者毛光烈先听上一段流行歌曲;这也不会是吕忠达的手机铃声,吕忠达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他的生活与为人更适合用“严谨”这个词来表达;只有方夏平这个“顽主”了,只有这个内心总是很活泼很乐观的方夏平了。
  不过那天方夏平让我们一连听了好几遍的《月亮之上》也不出来接电话,以至于我们只好让大桥指挥部的值班人员打电话给他。这才知道他将手机号换了。
  原来,自从2006年4月,王勇总指挥调任宁波市常务副市长那一天起,坐镇大桥指挥部当家的方夏平就不得安宁了,谁都会找上他说事,有要工程的,有推销什么材料的,甚至有卖书籍的,实在应付不过来,干脆用了两个手机号码,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凡是有点陌生的号码一律不接。
  “不过夏老师打电话来嘛,好听的音乐还是要让你听几段的。”听听,他多会说话。
  机智、俏皮、幽默,善于做矛盾消解工作;不多批评人,即使要批评,也常常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在说说笑笑中解决;身兼多职,但却似乎永远轻松自如,从没见过他愁眉苦脸。这就是方夏平。
  方夏平原来在慈溪市当副市长,管城建、交通,后来到大榭岛去当规划建设局局长。听说慈溪要造大桥了,他就要求打回老家去。当时大家都很惊奇,大榭是开发区,工资比其他地方少说要高出一倍呢。而且要提升他为副老总了,任命文件已经下达。
  但是他铁了心要回来。慈溪是他的家乡,能为家乡做点事比拿多少钱都要舒畅。大榭方面不舍得轻易放掉这个能人,因此双方打起了拉锯战,其他几个大桥副总指挥6月份都到位了,他磨蹭到7月份才得以脱身。
  任何工程要做之前都要先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征地拆迁,这叫“无障碍工程”。王勇知人善任,方夏平一到任,就请他出马负责这块工作。那时,一个服务处两个人,加上他也就三个人。三个人怎么做那么多的工作呢?
  他有办法,他是一个擅长思索的人。
  他对王勇说:“这工作光靠指挥部是做不好的,我们要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嘉兴、慈溪各成立一个大桥办,具体工作由他们做,我们出主意、定政策,做协调工作。”
  王勇欣然同意。
  大桥办成立了。当务之急是必须很快拿出有关的政策来。拆迁工作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第一件事是做调查研究工作,调查两地现行的许多政策。
  三个人开始满天飞了——嘉兴、宁波、慈溪,跑得不亦乐乎。那段日子,人家电话打来,第一句话常常是问他:你在哪里?
  调查的结果发现两地政策都不一样,政出多头,光用哪边的都不行。头脑活络的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省里有政策的,接轨省里的;嘉兴、宁波统一的,就用统一的;嘉兴、慈溪都不一致的,相互参照。这个原则很公正,因此大家都很赞成,似乎也没有什么矛盾出现,更没有大工程常见的什么钉子户、老百姓上访之类。事隔五年,居然没有一起反弹。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无障碍工程”。
  定了原则后,他又想出个好办法:放权。根据概算的数目,将那些拆迁征地的钱,一次性全部交给了慈溪方及嘉兴方,让他们全权操作。
  这下,一个积极性变成了三个积极性了。用方夏平的话说:原来他们帮着老百姓向我们大桥指挥部要钱,现在反过来帮着动脑筋,做老百姓的说服工作。
  ——当然,这些“当方土地”做起群众工作来比方夏平们要方便得多,有力得多。
  方夏平呢?他正好乐得轻松,这让人人头疼的拆迁征地在他看来玩儿似的就解决了。他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跑到嘉兴、慈溪检查一下,吃顿饭就行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水平!一个平庸的领导总是事无巨细忙忙碌碌,而一个聪明的领导总是举重若轻——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说——只是出主意,用干部。
  正是这样的思路,他四两拨千斤,负责的水、电、路、通信、码头、气垫船的使用、北岸的预制场地等一系列麻烦事情在他手里都解决得轻松自如。
  好多人都对我们说过北岸码头,关于它的租用也有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北岸码头是北岸工程中重要的战略之地,如果没有这个码头,整个北岸工程就无法进行。我们多次到过北岸码头,那里总是一派繁忙景象。
  所以,王勇十分重视这个码头的启用,曾让其他人去考察过好多次。当时提出的方案有三个:一是我们自己造一个临时码头,二是租用,三是一脚踢,让施工单位自己去做。
  第三个方案显然是行不通的,你倒是省事了,但施工时间会受到很大的牵制。王勇的意见是要尽快开工。
  租用呢?人家要价很高。
  自己造一个码头?需要花的钱肯定会更多。
  来来回回磋商了几个月都定不下来。眼看着工程队就要进场了,王勇急了,对方夏平说:你去搞定它。
  这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方夏平很有压力。他思前想后,决定先做调查研究:你不是因为钱太贵拿不下来吗?我就让工程处算一算。
  他出题目:
  如果我们自己建需要多少钱?
  如果我们自己建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我们自己建需要几个码头?
  如果我们自己建最大吨位是多少?
  很快,数字出来了,如果自己造,需要9000多万元人民币,时间要六个月以上,最大的打桩船还不能靠泊。
  他心中有底了:最好的办法是租用。现成的,吨位大,后方腹地大。
  租用谁的呢?虽然心中明知有一家公司最合适,他还是带了一帮子人跑北岸的所有码头,秦山核电码头、嘉兴电厂码头等全跑了个遍——他很精明,绝对不给人一棵树上吊死的感觉,这是谈判的艺术。
  然后,他到相中的那家公司找董事长去谈判了。对方公司当然也已得到情报,知道大桥到处在物色合作对象,一旦有竞争对手就有紧迫感了,于是很爽快地表示同意将这个码头租给他,但条件是让大桥出钱为他们新造一个码头。
  这个条件当然对大桥不利,不过方夏平回答得很痛快:
  “你算一笔账,我也帮你算一笔账,我是租用,五年后这码头还是你的,如果租用了码头,我还要租用你后面10万平方米的空地,你这10万平方米现在是一片荒地,我负责给你填好。”
  这账算得对方口服心服,最后报了个实价6800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明显低于我们自己建造码头的数字了。
  方夏平立即向王勇汇报。
  王勇也是精于计算的人,几个数据一听就明白利弊得失,租用码头钱省、功能好、时间快。这才知道,以前那些人去了那么多次没搞定,是账没算清楚,底没摸清楚。
  当即拍板。
  这方案对嘉兴来说也是互惠互利,是双赢。所以,一直到现在,该集团的老总换了三任了,但与大桥的关系还是好朋友。
  方夏平似乎在这方面成了专家了,现在干得热火朝天的70米箱梁的超大场地也是他找来的。
  本来设想的方案是:在舟山那边将这些70米箱梁做好了再运过来。但是这么大的体积,这么长的水路,风险太大了,对方场地租用费要价也太高。
  于是方夏平找了这块场地——当然是带着人跑了好多地方才物色到的,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海涂呢,垃圾满地,臭气冲天。
  他又去谈判。他对海盐县政府说:我在这里投资造个码头,用五年后就送给你。
  这话说得很有诱惑力呀!就好比你有个烂房子,放在那里五年也就是白放着的。我出资来装修,再付你租金,五年后这装修一新的房子全归你。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吗?
  对方一听就同意了。
  现在,那里成了亚洲最大的预制场地,全国媒体不断提到它,海盐县知名度大大提高,海盐县政府很开心,也很骄傲。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方夏平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他善于说话,善于做人的工作,善于沟通。
  那两年,东跑西颠的,很苦,却为大桥建设的顺利开工做好了扎实准备。虽然这两年的心血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介绍片中只一句话就带过去了,但他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2003年,大桥指挥部的一位副总指挥调走了。王勇将方夏平找去商量,要将原来由那位副总指挥分管的计划处、办公室都划归他管。王勇还给他吃块“小糖”,强调“政工这一块也给你管了”,言下之意,你做得好,以后还可以提拔呢。
  他可不上当。这计划处管的是招投标,大凡工程出事,都是出在这一块,这可是穿着“红背心”的活儿,谁也不知道哪天出什么事儿。
  坚决不肯担任。
  王勇欲擒故纵,说:“你不想管,那么你看让谁来管?”
  是呀,你说吧,谁来管?你不忍心让每天在工地上忙得昏天黑地的吕忠达管吧?你也不能让搞投资、负责宣传的金建明管吧?你更不能让总指挥自己管吧?
  他没辙了,只好乖乖地套上这件“红背心”。
  王勇很了解他,他知道方夏平心地善良,顾全大局,他使的是激将法呢!
  不久,又走了一个副总指挥,于是物资处也归他分管了——最直接与施工单位打交道的是物资处,这也是个矛盾的集中点——三个副总指挥的工作他一个人挑了。
  不过不用为他担心,这是个高能量的人,再多的事儿他都玩得转,一个人挑着三个人的担子也不见得他掉了一斤肉,照样每天早上跑步,照样每天晚上打乒乓,照样“顽主”一个,有说有笑的。
  当然也有他吃重的事儿。三大块工作中,最让他担心的是招投标。
  在这五年中,大桥共投了三十二次标,七十个标段,金额达127.6亿元,签下合同五百十二份。
  每一次招投标他都提心吊胆的,都要对下面工作人员再三叮嘱,宣布纪律。
  有一次,上级监委来查了,说是监控发现,有人在招标期间用手机与专家联系。
  他一听就紧张了,马上查。还好,不是大桥指挥部的人。
  但他还是在大会上通报了这件事,严肃声明:要注意,不是分管这件事的人不要去瞎掺和。——那一天,我们也坐在会场上,看他这个总是很轻松的人,那天说出这句话时,脸上硬硬的,一丝笑容都没有。
  与许多重大工程一样,每次一开始招投标,上面有人找,下面也有人找,他的手机声日夜响个不停,热闹非凡。
  来者不是权威就是好友,你谁也得罪不起,你怎么回答?
  他笑哈哈地说:“你们找我算找对了,这件事是我管的。”
  对方一喜,以为有门儿了,但是且慢,他的话还未说完呢,关键词在后面呢!
  “我非常感谢你,招投标就是要有人来,没有人来不成气候,就形不成竞争局面。不过,谁中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接着,不管对方爱不爱听,他将整个程序详细说上一遍,不厌其烦。
  总之,你介绍单位来投标,我非常欢迎,我到你介绍的单位去郑重其事考察;你介绍人到大桥来考察,我热情接待,为你了解情况提供方便。你中标了,我恭喜你;你不中标,我安慰你。
  方夏平简直就是阿庆嫂呀——不不,比阿庆嫂还能,不仅说得滴水不漏,更是做得滴水不漏!
  当然也不乏有人想用钱砸开方便之门的。
  有一次,来了个多日不见面的朋友——那段日子,多日不见的朋友上门的特别多,请他吃饭的也特别多——那位朋友寒暄了一番走了,临走时留下了两条香烟。他也没有在意,不就是香烟吗?
  几天后,他想抽烟了,随手拿了一条打开来,结果大吃一惊,烟下面是一包钱,有几十万元之多!
  他立即给那位老兄打电话:“你要害我呀?你不当我是朋友了?”
  对方连连说:“小意思,小意思。”
  他说:“对我来说,这可不是小意思了。这样吧,两个选择,一是你明天来拿走,二是我上交纪委。”
  ——最后,当然是妥善处理了。
  这样的事,大桥指挥部的几位领导都常常碰到。总指挥王勇也碰到过。有一次,有个施工单位给他送来一个羊毛衫盒子,他还以为真的是衣服,谁知后来一打开,里面竟然是一大沓美金!王勇真的火了,将那个冒失鬼叫来狠狠一顿训:“你认为我王勇就只值这些钱吗?”
  还有更可笑的呢。有一天,副总指挥朱瑶宏的手机上突然打进一条信息:“你如果给我那个工程,我给你一个室内停车装置,你每年可以赚100万。”
  这么做的,当然是菜鸟。
  公正、公平、公开,这是大桥指挥部在招投标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正因为如此,大桥招投标至今没有发生过颠覆性事件,中标的高兴,不中标的也心服口服。
  不过,正如方夏平所说:“这个社会,说你有事,谁都相信;说你没事,谁都不相信。我们只能实实在在地做,做完了再来总结。最后,大桥招投标是否廉政,还等待着历史的检验。”
  方夏平对此很有信心。
  2006年4月16日,王勇调任宁波市常务副市长,虽然依然兼着大桥总指挥,但大桥的日常工作显然要方夏平坐镇把关了。从来不紧张的方夏平这下也紧张了。他拖着王勇一起向一位高人求了一幅字:“平安是福。”
  他虔诚地将这条幅高高地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他希望大桥平平安安的,希望每个参加大桥建设的人也都平平安安的,“平安是福,康宁无价”!
  粗粗看来,这有着十足传统文化味的做法,似乎与他说说笑笑的性格不合,但细细一想,这才是真正的他。他总是怀着感恩之心,珍惜今天得到的一切,决心好好做事。这是这位副总指挥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句话很朴素,但也很经典!
  2006年,也就是他管家的这一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指挥部被评为全国“十大桥梁建设英雄团队”,还在全国立功竞赛中做了经验介绍,够风光的。
  然而这位爱开玩笑的“当家和尚”又开始幽默了:
  “现在对我压力最大的是年终写总结这件事,每次总不知自己写什么好,事情倒是大大小小做了不少,不过大的都是王市长的,小的都是下面几个处长的。”
  这些处长,用他的话来说,拿出来也都是一条龙呢。
  那个笑眯眯的每天忙忙碌碌的后勤处处长鲍丹章,原来是宁波边防支队政委、上校。
  普通话永远也说不正确,但却特能吃苦的计划处处长朱国芳,原来是岱山县县长助理。
  一本正经的以至于我们现在都不敢与他开玩笑的办公室主任蒋善平,原来是慈溪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物资处那个高个子陈建成,别看他从不张扬,大桥上千万上亿的物资经由他手,有条不紊,没出一丝差错就是奇迹呀!人家在宁波时就是正处级干部呢!
  一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夏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