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报道引发的“质量之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76
颗粒名称: 一则报道引发的“质量之争”
分类号: I253.3
页数: 9
页码: 228-236
摘要: 这是一篇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的失实报道。这篇文章是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一位记者写的,但是他误把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工程当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没有进行采访和核实就将文章发出去了。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写的还是质量,不过,不是讲如何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在上面已经详细阐述,我们要说的是一场意想不到的“质量之争”。
  事情是由一则失实报道引起的。
  那是在2007年1月8日下午。《大桥之声》的负责人陆积岳正与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忙碌着。
  陆积岳原来是宁波长运公司办公室主任,到了大桥后一直负责宣传工作。我们到了大桥后最先结识的就是他,老陆长期在办公室搞文字工作,满肚子都是材料,人也热情,他最大的特点是总把他钟爱的大桥挂在口头。我们在大桥指挥部第一次吃饭是他陪着吃的,饭桌上他滔滔不绝地介绍情况,结果那餐饭我们基本上没吃什么——只顾记录了。还有一次更绝,那天早上7点钟我们从宁波上车去大桥,恰好与他不期而遇,他立即放弃车子前排的位子,坐到我们后排的加座上来,半侧着身子,以那种明显极不舒服的姿态向我们介绍起大桥的情况来。这一说就说了一个半小时,从宁波一直说到了慈溪。我们这些听众都因拼命记忆、脑子高速运转晕车了,这位年纪比我们大的陆先生却依然说得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这一天,震感首先在他这里发生。
  下午4时。电话铃响起。
  是《宁波晚报》的记者小吴打来的。小吴跑大桥采访,对大桥有着很深的感情,曾为大桥写过许多好文章。这是个聪明而且热心的年轻人。我们还记得,在2005年大桥投资形势最严峻时,大桥指挥部曾召开过记者招待会以正视听。事后收集了所有的报道,发现他写的那篇很用心,很好。
  这天,他很焦急地对陆积岳说:“中新社网站有一篇文章,对大桥的影响很不好,你看到了吗?”
  老陆一听,赶紧请他下载了发给他。
  拿到一看,他大吃一惊,文章是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一位记者写的:
  《调查:世界上最长的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有问题?》。
  题目很耸人听闻呀!
  再一看内容,报道写的是一个小包工头举报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张冠李戴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和北连接线是三个工程项目,都是独立的工程主体,是三家不同的独立法人,各不相干。南连接线由宁波高速公路指挥部建设管理,北连接线归嘉兴高速公路指挥部建设管理。
  事情很清楚,记者误把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工程当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这位记者居然也不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进行采访、核实,贸然就将文章发出去了。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就这样被硬拽到了一起。
  这篇严重失实的文章发表在2007年1月4日的《中国新闻报道》上。1月8日下午2时20分,中新网转载了此文。
  那天晚上指挥部刚好聚餐,陆积岳立即赶到餐厅向方夏平、金建明做了汇报。指挥部的几位领导都很吃惊。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质量连续三年在浙江省高速公路质量检查中名列前茅,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等级事故。日前,大家正在满怀信心争创国家“鲁班奖”呢!这位记者怎么不核实一下就草率下笔呢?
  当晚,陆积岳连吃饭都没了心思。他匆匆退席,赶往办公室再次检索。果然,仅仅几个小时,网上已经有几十家媒体转载了。
  他又赶紧向金建明汇报。金建明很恼火,说:“你马上给中新社浙江分社打电话。”
  中新社浙江分社社长是谁呢?电话号码多少?陆积岳一无所知。于是他找了中新社驻宁波记者站的记者。那位记者常常跑大桥,很了解情况,他也看到文章了,很震惊,上面用的那张照片还是他去大桥采访时拍的,不知怎么一来,竟被移花接木用到了这篇文章上,更加让人造成错觉。本着记者的良心,他立即提供了陆积岳所需要的材料。
  打通中新社浙江分社社长的电话,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陆积岳也顾不上了,自报家门向他反映了此事,并提出要求立即将此文从网上撤下。对方认真听着,很重视。但是能不能撤下来他却没有权力。他说马上向总社汇报。
  1月9日上午。陆积岳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检索网站。不得了!泛滥成灾!几乎有七十多家网站都转载了中新社的文章。尤其严重的是,《大记元》、《希望之声》等敌对势力借机对我国的重大工程进行恶意污蔑。
  全世界为之震惊。
  爱国的海外华人纷纷打电话来求证此事。
  如果说,大桥指挥部在这之前,想到的是维护大桥的声誉,这时候意识到,这些与标题不符、概念不清的报道,想当然地将国家重点工程形容成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是在给我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抹黑,给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事态已经发展到不仅仅是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评价了。
  金建明立即向宁波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做了通报。
  外宣处处长当时正与宣传部卓祥騋部长在外出调研的路上,卓部长一听,立即感到此事非同小可,马上让他回头,到办公室紧急处理。
  “如果文章不实,立即让他们撤下来。”卓部长的指示干脆利落,他是个铁面无私的人。
  与此同时,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得知了这件事,那天晚上刚好宴请客人,宴请结束后,他特意将王勇留下,关切地问王勇:
  “大桥质量有问题吗?”
  王勇胸有成竹:“放心,没问题。”
  “没问题我就放心了,要尽快澄清事实,进行正面报道。”
  市委宣传部与大桥指挥部一起,再次向中新社、中新社浙江分社进行严正交涉。
  那边也高度重视,正紧锣密鼓处理此事。深夜12点,中新社浙江分社社长的电话打过来了:“我向中新社领导汇报了,领导十分重视,已经将此事向国务院新闻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做了汇报。现在,请你向我提供两个材料:一是国家权威机关是如何认定‘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这一主体的,有没有正式批文;二是关于北连接线工程的质量到底是否有问题。”
  中新社的态度是明朗的。作为新闻单位,出了这样大的岔子,他们必须先确认事实。指挥部明确答复:“关于第一个材料,我们有国家计委文件,明天一早传给您。关于北连接线工程的质量,不属大桥指挥部管,不应由我们回答。”
  1月10日上午,中新社在接到大桥的传真后,立即从网上撤下了这篇闯下大祸的失实报道。
  可惜已经晚了一步,人民网已经在1月9日下午全文转载。湖北新闻网只转载了那个错误的标题,更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众多不知情的网站纷纷跟风。
  一时间,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消息满天都是。不少网民看到后义愤填膺,网上骂声一片,纷纷指责大桥指挥部。
  以讹传讹。
  ——你无法指责这些转载文章的媒体,他们不知就里呀,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经建成的最长跨海大桥,工程浩大、作用巨大、地位重要、效益显著,十余年来始终是媒体追踪采访的焦点,现在一听说质量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这些嗅觉最灵敏的人,能不蜂拥而上吗?
  你也不能指责那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你说,我们造这座大桥,究竟什么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质量!豆腐渣工程,这个由前总理朱镕基创造并加以痛斥的名词,也被全国人民所痛恨。老百姓要的是真正保质保量的大桥,他要求你造一座结结实实的大桥!能真正管上一百年的大桥!
  这要求错了吗?一点也不错!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呀!
  1月10日下午,指挥部再次将情况向市委宣传部汇报。那时,关于大桥质量的正面报道已经不断在各家媒体发表,不少网站也友好地转载,但似乎效果不大。怎么办?
  卓部长说:“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请中新社自己派记者来调查报道,由他们自己来澄清,自己纠正自己。”
  是呀,解铃还须系铃人嘛。
  中新社还是有诚意的,表示将尽快采取措施挽回影响。1月11日,中新社浙江分社派来了采访中心副主任等三名记者,到大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进行了调查。他们很负责,1月13日晚上10时,就将写出的文章传给大桥指挥部核实;14日,文章核实后被传回中新社浙江分社;15日……
  人们翘首以待。
  然而文章没有出来,连原来可以打通的中新社的几个联系电话也联系不上了。怎么回事?
  大桥指挥部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再次与中新社交涉。
  ——请原谅我们的新闻单位,毕竟,自己纠正自己是需要勇气的,请给他们时间。
  1月16日晚上,中新网上文章出来了: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正优质高效稳步推进》。
  特别指出了“北连接线工程”与“大桥工程”无关。
  央视国际、网易等重点网站都迅速转载。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且慢,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金建明刚刚睡了一个安稳觉,一个更大的浪头向大桥扑来。
  1月18日上午,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报道》居然在中新社刊发了纠正文章后的第二天,分别刊发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北引桥偷工减料?》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质量疑云》的报道。前者还竟然是头版头条。
  老调重弹。还是小包工头的举报,还是北连接线工程,还是将两个工程主体混为一谈。如果说它有所“创造”,那么更荒谬的是,它将“北连接线”干脆说成了“北引桥”。
  但是,北引桥属于大桥主体工程,并非是北连接线的简称。
  又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想当然”!又是一个“言之凿凿者”!
  谣言总是比真相传得要快要远。喜好追风的网络媒体立即又大量转载。
  连中央台的《马斌读报》、凤凰台的《有报天天读》都点了它的名了。
  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外报刊纷纷转载,境外一些反动媒体也因此大做文章。有一位台湾朋友打来电话,说陈水扁的《自由时报》也登了,整整一个版面。香港的一家报纸更是别出心裁,竟然弄了一张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照片,然后危言耸听地用箭头标出来,说明“这就是有问题的部位”。
  真是想象力丰富呀!
  那几天,王勇的手机响个不停,电话来自天南地北,人们纷纷向总指挥询问事实真相。还有的关心地询间“个人责任有吗?”
  这一非常事件引起了有关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那一天王勇到交通部汇报工作,冯正霖副部长知道他来了,马上打电话让他过去,详细听取了他的汇报。
  “你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件事,要处理好。否则不仅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也会对我们国家的重点工程造成负面影响。”
  冯正霖的指示让王勇很感动。他知道冯副部长是从更高层次考虑这次所谓质量事件造成的后果。冯正霖对大桥可谓情有独钟,他不仅担当了浙江省和交通部联合组建的大桥技术专家组的领导,还每年几次下工地检查指导,大桥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是他亲自拍板,对大桥的建设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回宁波后,王勇第一时间将此精神向市委、市政府做了汇报。当天,市委、市政府紧急向国务院、中央办公厅通报有关信息。
  那几天,质量事件牵动着许多领导的心。
  当天,宁波市委副书记唐一军做了批示,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大桥的宣传工作。
  当天,宁波市委宣传部紧急向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中共浙江省委外宣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共中央外宣办网络局六个部门发函,要求督促有关网络媒体立即删除上述失实报道。
  当天,中央外宣办网络局接函后,立即给宁波市委宣传部打来了电话,核实情况后迅速向全国各网站下发了网络管理要求。很快,七十余家网站都按上级要求停止刊载失实报道,原来已经上网的都纷纷撤下。
  1月19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批示:“此事负面影响大,要严格核查,若其反映问题与事实不符,应由有关部门作出说明,澄清事实,作出客观报道。”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交通部有关领导也对此不实报道事件表示高度关切,做了明确指示。
  几乎同时,《南方周末》打来电话道歉,并进行电话采访。1月20日,迅速刊登了澄清文章。南方报业集团毕竟是报业中的“名家”,大气,知错必纠,动作迅速。
  ……
  为了让媒体全面了解大桥优质高效、稳步推进的真实情况,大桥指挥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外记者大桥行”活动。
  1月26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二十四家媒体的近三十名记者来到了大桥实地采访。
  那一天,负责宣传的金建明介绍情况时说得特别简短,一分钟表示欢迎和感谢,三分钟介绍情况,三分钟说了说下一步目标,完了,让大家自己看。会议上只发给大家一个材料:《杭州湾跨海大桥举五项措施鼎力打造质量精品》。
  这“鼎力打造”四个字,是吕忠达亲笔加上去的。关于质量,他最有把握,任谁说三道四,他都稳如泰山。
  那天,指挥部的几位项目部经理都在工地上等候着,你要问什么就问什么,你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什么都可以。
  只要安全。
  说起安全,还真有点令人担心。一长队记者,浩浩荡荡驱车20公里,直达南通航桥、海中平台。那天有7级大风,人人都把羽绒服裹得紧紧的,有帽子的将脑袋全套上了,还是冷得发抖,彼此说话更困难,得合着双手喊山似的喊叫。
  下午本来要去北航道,但是风浪实在太大了,浪头已经超过了气垫船。船长说,再往前,浪还会更大。而船上不少记者开始晕船,有体弱的已经躺下动弹不得。
  只得改变计划,往回走。
  亲历杭州湾,让记者们深有体会:这样恶劣的环境,别说叫我去施工,就是坐坐船也吃不消呀。这些建设者真是了不起!
  都说:很震撼!
  回来后,这些心灵被震撼了的记者充满激情地写出了数十篇文章,发表在各家报刊上。1月底,一场由不实报道引发的质量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体会却是深切的。金建明说他有两点体会:一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一篇报道就会有那么多的人关注它;二是大桥的质量实在太重要了,全世界都在监督着我们,我们要好好努力。
  我们说我们也有两点体会:
  一是这五年,我们一直跟踪着大桥,一起经历风雨一起焦虑难眠,只有这次,在看似来势汹汹的舆论面前,大桥指挥部的人却一个个稳如泰山,我们打电话问吕忠达,吕忠达笃悠悠的:金指挥在处理呢。我们发短信问王勇,总指挥的回答更简捷有力:不怕!
  为什么?因为过硬呀!真金不怕火炼。当你本身过硬时,你就所向无敌。
  二是在这场不起硝烟的战争中,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关注着它,有那么多的人呵护着它!
  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这座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大桥,不仅仅是宁波人的大桥,它更是浙江的大桥、中国的大桥。它的成功是浙江的骄傲,是中国的胜利。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得多!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