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和谐对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71
颗粒名称: 与大自然和谐对话
分类号: I253.3
页数: 8
页码: 182-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杭州湾哇海大桥设计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成败、进度的快慢及造价的高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是很用心的,它的主要设计者是中交设计院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交设计院总负责主桥,大桥设计院负责设计非通航孔桥。这是两家很有资质的公司,当年赫赫有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他们设计的。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说的是设计优化。
  这或许是个很专业的名词,但是,凡是搞过工程的人都知道,设计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成败、进度的快慢及造价的高低,这是一场智力与胆量的比拼。
  在资深总工程师林国雄眼里,任何一个设计都有它的重点与难点。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在于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否正确,以及针对这些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
  因此,几年来,他在杭州湾所做的大量工作,也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杭州湾与如何应对杭州湾。说一句最时新的话,叫做“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是很用心的,它的主要设计者是中交设计院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交设计院总负责主桥,大桥设计院负责设计非通航孔桥。这是两家很有资质的公司,当年赫赫有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他们设计的。
  设计杭州湾跨海大桥事关重大,因此,他们全力以赴、精益求精,集中了许多专家的科研成果,反复修改推敲,光是初步设计就做了很长时间,有审查稿、送审稿、补充方案稿、正式稿。一直到2003年的4月,才在东钱湖会议上由全国专家审定——我们一定还记得第二章里写到的那次抢在“非典”之前的全国专家评审会议,那是总指挥王勇的得意之笔。
  初步设计虽然顺利通过,但是必须进一步优化设计,这是任何一个工程都必须走的步骤。
  大桥指挥部请来了林国雄总工程师。
  林国雄原来是大桥局赫赫有名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无数国内著名的桥梁设计都经过他的手。他有着丰富的经验,更难得的是他为人正直,敢于坚持实事求是。他那年刚从岗位上退下来,出国去了一年,然后被有识之士请到宁波解决招宝山大桥无法合龙的旷世难题,与吕忠达在一起。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当吕忠达到杭州湾跨海大桥任副总指挥时,就将他也请到了这里。
  优化设计是得罪人的活儿,风险也很大,但他却义不容辞地担当了下来。在大桥建设的前三年中,他成了吕忠达最默契、最得力的技术顾问。
  第一大变更:是A字形还是钻石形?
  大桥的初步设计中有点追求形式美,整个造型很漂亮,雄伟壮观。譬如说,南北航道桥的塔,原来设计成A字形,A字形的建筑中间不拐弯,高耸、挺拔、雄伟、刚劲,而且有着很好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这很符合设计理念。但是,林国雄经过琢磨,觉得代价太大了如果北航道以A字形下来,它的基础台面就要达到长100米、宽38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了,花钱多不说,做这样大的基础台面,施工人员就必须在海面很恶劣的环境中干活,风险也很大。如果改成钻石形,也就是说,让中间拐个弯,下面就小了,大大减少了承台面积,避免了风险。
  然而,这个设计改动可不是光在纸上画一条线就行了。当时,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开动了所有宣传机器,到处的招贴画上面都是高耸入云的A字形,人们都已经接受了这种形态的桥形,这时的修改可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形象问题、社会问题了。
  许多人坚决反对。问题是他提出来的,他也下不了决心,他将它提交给吕忠达。
  吕忠达果断拍板:“改!对外不要宣传,不声不响地改吧。”
  北航道桥的塔形就在“不声不响”中改成了,南航道桥由于大多数是在浅水区施工,塔形照旧。
  事后发现,也没有大家所担心的那样引发什么后果嘛,似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宣传画上面的塔拐了个弯了。看来,有许多时候,常常是自己吓自己呢。
  但是省下的钱却绝对不是少数。而且保证了工期,保证了安全。
  第二大变更:高墩区箱梁的长度是多少?
  什么是高墩区?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在造南北航道桥时用的引桥。原来它的设计是80米跨度的连续箱梁。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原来是设计者考虑到美观,前面的梁是70米的,后面的是400米的,中间最好有个视觉过渡,于是来了个80米。
  美观倒是美观了,问题却也随之而来,这个高墩区加起来竟然有3公里之长,而且全得在海上作业,风险大,工期长,质量没有保证,安全有问题。
  他又向吕忠达提出这个矛盾。
  吕忠达思考了半天,问:“干脆由70米箱梁到头,不要80米了行不行?”
  林国雄于是又参考了国内外很多资料,发现70米和80米没有多大的差别,这10米之差在茫茫大海中根本不会有多大美学上的意义。
  所谓的差别仅仅是设计人员脑子里的臆想。
  一念之差呀!
  现在这样一改动不是很简单了吗?70米箱梁在我们海盐的预制厂里原来就在大批制造,多做几块不就是了?又省钱,又安全,又快,真可谓一举三得。
  第三大变更: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用打入桩基础代替钻孔桩基础。
  在杭州湾施工,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是个不可动摇的前提,陆上钻孔桩在国内是很成熟的,连农民稍加点拨都能做,但是,现在是海上施工,风险很大,而且不容易控制资金与进度。
  广东长大集团公司的施工队就吃了海上作业的亏,一根钻孔桩断了,为了疏通,进度拖了足足半年时间,成了整个工程的节点。而且花了许多钱,用他们的话说:相当于一个人每天站在海边一刻不停地往下扔钱!别提多心疼了。
  工程队经理很有鬼点子,趁着一次聚餐时,端着酒杯走过来向王勇祝酒,笑眯眯地说:
  “总指挥,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个老大难了,不过指挥部经济上要支持点啊。”
  王勇没多思索,随口应承:“好呀好呀。”
  林国雄在旁边赶紧悄悄捅了捅王勇:
  “这可不是小数目呢。”
  机敏的王勇立马明白过来,赶紧补充一句:
  “你们做试验时我们出钱。”
  ——就是这个做试验的钱也够吓人的了!
  总之,林国雄将设计中能改成打入桩的地方都改了。他这图纸上的寥寥几笔,不知省却了多少麻烦,节省了多少钱!
  第四大变更:桥墩是预制还是现浇?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在海上有引桥墩474个。要做好这些桥墩,一种方法是一个个海上现浇,一种是陆上预制,做好后一个个地端过去安上。当然,后者很简便,风险也小,价钱也便宜。在陆上做好了,栽葱一样就栽上去了。
  但是美国著名的桥梁专家邓文中提出反对,因为美国已经实施过这样的方案,结果发现预制的桥墩与下面的连接处会有接口,以后海水渗进去会腐蚀大桥,影响一百年的寿命。他建议现浇。
  按照邓先生的说法,可靠性强,但是,施工时工点很分散,设备投入不行,工期更得延长。
  这次,是林国雄极力主张采用预制方案。他认为,美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能解决。这并不是说我们比美国人能,而是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做,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科学上,只有不被发现的问题,没有不能被解决的问题。所以,提出问题的人比解决问题的人伟大。美国人既然将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它。
  后来,这个抗腐问题当然被很快解决了。
  ——现在,我们的进度那么快,这神来之笔大有功劳!
  第五大变更:承台标高应多高?
  什么是承台标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桥墩露出水面的部分。设计人员从美观出发,一般都希望承台不要更多地露出水面,这样好看些。据说东海大桥的承台标高也比较高,露在水面,当时有一位领导去视察,看了后咕哝了一句:真难看。一些技术人员因此有些诚惶诚恐。
  听了这些传言,吕忠达与林国雄特意也去东海大桥看了一下,觉得这个设计虽然美观上差一点,但倒是很有道理。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承台标高原来设计为2米,这样,好看倒是好看了,承台不会露出水面,但是,别忘了杭州湾的潮水比人家的都大呀,那潮水一天到晚平平的,就已经是2米了。也就是说,你这承台始终淹没在水中,你怎么施工?
  而且现在我们要是用围堰法施工,如果按照2米的设计去做,工人就要到水下作业了。
  那可是又花钱又不安全的事儿。
  最后他决定:承台标高为3米。
  ——可别小看了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很值钱,至少值几千万。
  后来林国雄跑到东京去,特意留意了一下东京大桥的承台,那么大城市的桥的承台都露在水面呢。可见,做任何事,都不能像宁波人嘲笑的那样,“死要好看活受罪”,还得讲究实用、实在。
  ……
  这一连串的优化太厉害了,算不清究竟节省了多少钱,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清,他只能给我们一太堆表格,让我们带回去请吕忠达算。
  他对这位年轻的上司心怀敬佩,反复说:“吕指挥一看就会算出来的。”
  他又说:“我没做什么呀!只不过是给吕指挥做做参谋,真正挑担子的是他,如果他优柔寡断,怕挑担子,什么也干不成。”
  但是,这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专家付出的心血与智慧,是不可抹杀的。
  我们最终将这一大堆数字交给了吕副总指挥,但没有向他要最后的结果。
  一个老专家对大桥的爱心与忠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为了每个数字的正确、每个方案的完善,这位已经六十八岁的老专家几乎每天都往工地跑。按说,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专家,只要看看图纸就能判断出大概,但他非要精益求精,非要绝对准确,非要亲眼目睹。
  那工地可不是在陆地,都是在海上!连跟随着他的司机都看着心疼,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工作起来就跟个年轻人似的?
  过度的劳累使他的虚火上升,他的嘴角总是烂着的。有一次,外国的一家电视台来杭州湾跨海大桥拍纪录片,想采访他,他幽默地指着自己的嘴角说,你看我这个样子能上电视吗?
  老外只得笑着作罢。
  然而毕竟不是年轻人了,终于出了一件不幸的事。
  那天大潮,交通船随着潮水大起大落很不稳定,他正要上岸,一脚踏空,扑通一声掉进了大海。
  幸亏他穿着救生衣,脑子也很清醒,立即浮了起来,船上的人急中生智将救生绳子与竹篙一齐抛给他,七手八脚将他拖了上来。
  这实在太危险了,如果一旦被潮水吸入船底,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大桥指挥部的领导们火速赶来了,同事们也迅速赶来了。
  不幸之中大幸呀!人人都为此捏了一把汗,有人庆幸:林总人好呀,为大桥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好人有好报。他也心有余悸,一个人跑到浙东名刹天童寺,在森林公园的大石头上静静地坐了半天,想了半天。他后来对我们说,那天,他想得最多的是,他该怎样报答这些救了他的人?怎样报答大桥?
  命是保住了,但受了惊吓后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他不得不忍痛放下心爱的工作,告病回家休养。
  也许他怕自己再也回不了杭州湾工作,一向认真的他给总指挥写了一封辞职信。很快,他收到了王勇批转的信:
  您是我们的有功之臣,大桥永远不会忘记您。在大桥建成之前,您始终是我们大桥的人!
  这是总指挥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历史对他的肯定!
  我们是在他武汉的家里采访他的,那天,他的嘴角还是烂着的。我们笑问:为什么还这么累呀?现在您应该好好休息了吧!
  原来,他还是不肯闲着,他正在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那些技术资料汇编成书。而更巧的是,我们需要的材料他都已整理完毕。
  因此,这成了我们采访中最爽的一次——他随口报出数字,同时将那些让我们云里雾里的数据、表格,从他的笔记本电脑中,直接一一输人
  我们的U盘,省却了许多记笔记的工夫。
  他已经编写了十万字,他的计划是要写成一百万字的书。
  那里记载的都是他与其他许多专家、学者及工程人员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极其宝贵的经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史无前例,不能光靠技术人员拍脑袋,有许多时候得“摸着石子过河”,有时实在太危险了,就得绕着走,而这一切,都在他的著作里得到详细的记载。
  “杭州湾跨海大桥太丰富了,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我们要好好总结它!”他感慨万分地说。
  我们相信,那将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大宝库。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