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下地狱,谁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70
颗粒名称: “我们不下地狱,谁下?”
分类号: I253.3
页数: 7
页码: 176-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港一航局局长说的他们承担的是公认最为艰难的深海区打桩任务。打桩是造大桥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36公里长的大桥靠什么立于大海?靠桩!整个工程将要在海上打8900多根桩,这一根根的桩是大桥伸向大海的“脚”,这些“脚”还必须定位准确,站得又深又稳。但是打桩是件很辛苦很艰难的工作。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这句悲壮的话,是英勇的中港一航局局长说的,他们承担的是公认最为艰难的深海区打桩任务。
  打桩,可以说是造大桥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36公里长的大桥靠什么立于大海?靠桩!整个工程将要在海上打8900多根桩,这一根根的桩是大桥伸向大海的“脚”,这些“脚”还必须定位准确,站得又深又稳。
  但是打桩是件很辛苦很艰难的工作。
  “来自北方的狼,”这是大桥指挥部项目经理冯宗朝对中港一航局的称呼。
  这说法很形象,既是说他们来自北方,又赞扬这支队伍的强悍有力。
  他又向我们介绍:“招标前期,大桥指挥部要求项目经理对每一家施工单位进行考察,资格预审,写出总体评估报告,只有中港一航局没有考察——免检!”
  冯宗朝个子高挑,说起话来很幽默,有点小结巴,这无伤大雅的小缺点反倒使他显得很可爱,他自己也常拿这点开涮自己。竞聘上岗时轮到他第一个进场,他故意对总指挥说:你可别出难题考我,把我考急了,你一个上午就只能考一个人了。
  把几个考官乐得笑出声来。
  我们逗他:总指挥有没有因此网开一面?
  他大叫冤枉:哪里呀,人家考三道题够了,考我时考了六道。
  他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说起参加大桥建设满脸都是自豪。他是天津大学的毕业生。有一天,当时正读小学的女儿读到了关于茅以升的一篇文章,回来问:“爸爸,茅以升是你的校长?”
  他说:“是呀。”
  女儿大叫了一声:“爸爸你真伟大,你的校长造的是钱塘江大桥,而你造的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呀!”
  项目经理的责任很重,打个比方,就是学校里的班主任,你得直接管好你那个标段下面的人,时时掌握进度什么的。大年初一那天晚上9点44分,大家正在歌厅吼着玩,他跑出去匆匆接了一个电话,回来喜形于色地告诉我们:第6标段打下了新年第一根桩。初二早上正在吃饭,他又接到电话,说又打下了一根,时间是8点15分。
  由于北岸是深水区,因此他负责的三个标段都是打入式的钢管桩。可想而知,这个项目经理的责任也特别重大。
  第7标段是整个大桥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它在离海盐最南面的深水区作业,船开过去就得一个小时;在这个作业区,流速最大超过5米/秒,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没有平潮期,这头潮没过去,那头潮又涨了;水深则达10米,潮汐来时,会达到13至15米。
  老渔民说起这一带胆战心惊,称之为“鬼区”,渔船远远绕过,停都不敢停。工程队的人开始对此说还有点半信半疑的,没料到,有一次交通船给施工船送给养,靠过去时一下子被潮汐吸住了,怎么也动弹不得,吸了好几个小时,开足马力也挣脱不开,这种怪异的现象从来没碰到过,连富有经验的老水手长也变了脸色。
  最后只好等退潮。
  从此算领教了它的厉害。
  由于海况恶劣,施工单位必须要有一流设备。一航局正是具备了这个重要条件才中了标。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是个老牌子企业,技术力量精,装备强,拥有目前国内设备最先进的“天威”号打桩船,它的起重能力、打桩能力,都是最先进的。还配有4200匹马力的拖轮,1000匹马力的起锚艇,三条2000吨的运装船。它的打桩船能在原地转360度,拖险、抛锚、起航能力都很强。用冯经理的话说:它的桩不是打下去的,而是摁下去的。一个“摁”字,将这个设备的厉害描绘得惟妙惟肖。
  但是,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用他们书记的话说是:“连打三大板子。”用总指挥王勇的话说是:“环境最恶劣,设备最先进,管理最严格,工作最努力,指挥部最赞赏,进度最落后。”
  ——这最后一句黑色幽默让一航局领导哭笑不得。
  进度拉后其实有很多客观原因。首先是设备没有及时到位。他们的“天威”号为了保证上海的东海大桥建设,总是来来去去两头跑,对进度影响很大。
  好不容易设备来了,然而台风也跟着来了。那一年,整整遭遇了七次台风——七次呀!每一次台风来,都得将船拖到安全的地方去,台风走了再拖回来。拖去再拖来,光以200航次算,就花了近300万元,简直是心力交瘁。
  花钱还不算糟糕,更怵头皮的是影响了作业时间让人上火。台风间隙,人家的工作船拖回来马上能干活了,他们不行,他们海域的水流急呀,平时,人家的锚5吨的就将海底抓住了,他们要换12吨的大锚呢。现在,人家那边风平浪静了,他们这里台风的余波还在盘来旋去地不肯走。
  急得几位领导人的嘴角都起了一大排燎泡。项目经理肖云丰在项目部里总发火,也难怪,这么多设备这么多人干耗在那里,他这个当头的能不急吗?
  害得项目部里一些人看见他赶紧逃开。
  在这紧要关头,一航局康局长赶来为大家鼓劲打气。他将全体员工集中起来开会,包括全体的劳务工。
  就是在这轰轰烈烈的动员大会上,这位局长慷慨激昂地立下了军令状:“我们不下地狱,谁下?”
  这是何等悲壮、何等勇猛的誓言!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行动,立即行动,迅速果断地行动,无所畏惧地行动!甚至,冒险行动——以下地狱的勇气拼死前进!
  “知难勇进,舍我其谁,素志争先,顽强拼搏,”他们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上这条标语,同时挂上了一幅作战图,上面画着一个个小圆圈及长方形,标志着这个标段要完成的任务。每天,将已经打下去的钢管桩用红笔用心地勾画出来。
  人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为人具有不可思议的爆发力和创造力,力量可以征服环境。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大海退却了,大桥坚实的基础被一个圈一个圈艰难地、扎扎实实地打了出来。
  他们最终第一个胜利地提前完成了任务。王勇总指挥将原“六最”中“进度最落后”更誉为“效果最好”。
  看来,这群“来自北方的狼”的确了不得!
  打桩,不仅意味着艰苦,更意味着寂寞。
  曾有记者问我们:采访中什么事令你们最感动?
  我们毫不犹豫回答:在茫茫的大海中作业。
  ——一个没有经历过海上作业的人,感觉不到双脚踏着坚实大地时的幸福,感觉不到看到绿色哪怕是一丛小草时的欣喜,感觉不到吃到一口新鲜蔬菜时的快乐!海上作业,是对人意志和毅力的严峻考验。
  2004年大年初一,我们到海上去看过打桩。当时已经打下了150根桩,那天要打的是新年第一桩。富有戏剧性的是,打新年第一桩的又是赫赫有名的二航局。
  下午1时整,我们整装出发。王勇总指挥再次关切地提醒大家:多穿点衣服,海上很冷。这一点,他在电话里也对我们说过,因此今天我们从里到外将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到了码头,按照规定,每人穿上金黄色的救生衣,戴上一顶红色的安全帽。全副武装的人群色彩鲜艳,给一向宁静的海面带来非凡的热闹。
  一艘快艇迅速地将我们送往“海力801”打桩船——它正在乍浦港外7.5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第5标段海面工作。这是中港二航局的一条中日合资的打桩船,是专门为适应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而建造的,总造价达1.6亿元人民币,仅那只导弹头似的银白色的高压氮气锤价格就达99万欧元。船上的设备都堪称世界一流。
  下午1时10分,我们踩着摇摇晃晃的跳板,扶着船员们坚实的臂膀,跳上了这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桩船。吴维忠已经在船上等候多时了。那一天他早早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等着王勇一声号令,已经定位结束的打桩机立即运作起来。顿时,沉稳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沉静的海面,长73米、直径1.6米、重65吨的钢管桩开始井然有序地一节节向着海底延伸。
  当王勇总指挥与船上的负责人座谈时,我们拿着照相机整条船转悠。一个高个子紧紧陪护着我们,不断提醒我们注意脚下磕磕绊绊的东西——还真有好几次我们光顾了看前面,不留心差点摔倒呢,亏了这个大个子一把拉住,后来知道他是二航局搞宣传的小焦。
  那天,他除了关心我们的安全,还不断向我们介绍着。他们长期在船上作业,年三十都没上过岸。大年初一,一下来了那么多客人拜年,尤其是总指挥也上了船,大家都很兴奋。
  这条船的确很气派,光是船员的房间就有二十二个,每个房间住两个人,生活条件不错。
  但是你别看船上设备气派,船上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看不到绿色,看不到其他人,电视信号时有时无,连手机也不好打,信号时强时弱,船一移动,区域也随之改变,有时属于宁波,有时属于嘉兴;有时属于浙江,有时属于上海,毫不知晓之间你已经做了冤大头,在付昂贵的漫游费了。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二十四小时待命,一看潮水小了,立即打桩;一看潮水大了,穿着油腻腻的工作服往床上一躺就睡觉。洗澡当然是奢望,海上哪来那么多的淡水?
  吃的也很艰苦,全靠着那只小小的给养船来回跑。一碰到台风就只能靠自己调节了。因此,吃不到新鲜蔬菜是家常便饭,也很难吃到肉。
  为了赶进度,许多人长期不下船,最长的三个月没下过船,经常不接
  屹立
  触地气,人走起路来总是摇摇晃晃的,有的人的头发都长得像女人了也没工夫去理,自己笑话自己:“像是从监狱里逃出来的。”过年时,许多家属来了,好几天见不上面,就站在海边痴痴地望着,简直成了望夫石。领导们看了不忍心,强令船上的人下来。但是他们常常是晚上下来,住一天,第二天又上去了——进度不等人呀!
  这是一批无名英雄呀!大桥的基础正是在他们艰辛的付出中夯实。
  我们悄悄地退出,对着正在甲板上操作的船员们举起了照相机。船员们高兴极了,更多的人笑着跳进镜头,还有人调皮地举起两个手指做着胜利的手势。于是,我们在气势磅礴的打桩机旁拍下了这批兴高采烈,身着救生衣、头戴安全帽的人。在蔚蓝色的大海中,那些孤独的金黄色与红色显得格外醒目。
  “我们不下地狱,谁下?”我们不由得又想起那悲壮而豪迈的振臂一呼。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