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大桥启动再次风波迭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59
颗粒名称: 绍兴大桥启动再次风波迭起
分类号: I253.3
页数: 4
页码: 117-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还是在2005年大年初一时,我们到大桥指挥部去采访,曾与正在值班的副总指挥方夏平有一次意味深长的聊天——几乎每年的大年初一,总指挥王勇总是赶到北岸与工人们一起过年,而这位二把手则总是坐镇南岸值班——那天,这个颇有风度的副总指挥若有所思地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现在大桥的建设太顺利了,顺利得令人担心。这么大的工程,似乎不可能这么顺利。有点什么小事才是正常的,没有事是不正常的。
  不知道方夏平当时有没有意识到,他说的是一种哲理,也是一个规律。我们常常祈祷平安无事、一帆风顺,但是这只是世人的美好愿望,世界是如此的飞速发展、如此的多姿多态,变化与困惑并存,规范与活力互补,增长与问题相拥,这么个举世瞩目的大桥,不弄出点响声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这句话是在2月9日。没想到不到二十天,让你烦心的事情还真的说来就来了。
  3月1日,新华网浙江频道发表了一篇署名为翟宇的文章,题目是触目惊心的:
  谁动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奶酪?
  文章的第一句话也是耸人听闻的:
  作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总指挥,王勇怎么也没想到这座总投资预算107亿元(后追加到118亿元)的大桥开工未满两年,在相隔仅50公里左右的绍兴市上虞沽渚,绍兴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在加紧准备之中。
  ——文章中说的绍兴杭州湾跨海大桥就是我们在前文说到的嘉绍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被称为“绍兴通道”,总长69.23公里,跨越杭州湾的桥体部分为12.32公里,预计总投资达93.5亿元。
  文章又耸人听闻地说:
  绍兴通道一旦开工,将构成与杭州湾跨海大桥“分利”的格局,此前,杭州湾跨海大桥预定的每年10%的收益率将大打折扣。
  作者说得有道理吗?当然有。这就像本来这条街上就你开了个酒楼,现在,突然有人在你的对面又开了一家饭店,你有没有压力?
  但是,作为大桥总指挥的王勇,并不是如文章所说,没有想到过这类情况的发生,其实从他接任大桥总指挥的那一天起,他就早有思想准备——这个沽渚大桥并不是今天才从水里冒出来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前十年,拉锯似的,不就是在争论这两座大桥谁先上谁后上吗?这只是前一场讨论的继续,不过是更为理性、更为现实的一场讨论。
  他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看到报纸后,没有特意去向市长汇报,而是在一次开会时顺便将这份报纸带去。
  这时候的宁波市市长已经是毛光烈了。
  毛光烈市长一看报纸就笑了起来:
  “我们早就看到了,不告诉你,是怕你紧张。”
  两者想法竟然如出一辙,王勇也笑了:
  “我不紧张。”
  是呀,生活就像杭州湾不断翻滚的浪花,各种变化时时都在发生,清醒的领导者必须始终保持一种竞争的状态。
  但是无论是毛市长还是王勇,都忽略了一点:媒体的影响有时大得出人意料。很快,在社会上传开了种种猜测。
  有人忧虑:绍兴大桥要先上,车流量要各分一半,我们大桥的效益不好了。
  有人放冷风:大桥没戏,民营资本要撤资了。
  也有人乘机说大话:大桥由政府控股,办事不透明,浪费大,他花1个亿办的事,我800万就能拿下。
  其中有些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先是由网上及有关媒体传出消息,说绍兴通道将在2008年先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紧接着3月31日《浙江日报》报道,2005年绍兴市将175亿元投向嘉绍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
  然后,几乎同时,由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上报的绍兴通道的“工可”报告中一个耸人听闻的预测在迅速传开:到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绍兴通道的车流量将分流各半左右。按照他们这个算法,到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流量从原“工可”测算的4.8万辆将降到2.8万辆。
  虽然当时的绍兴通道尚未立项,按照国家的基本程序,还有着长长的路要走,根本不可能在2008年建成,但是媒体的报道及权威部门的报告还是在人们心里掀起一场不小的冲击波。
  当时,最大的民营投资商宋城集团的资本金除了刚开始接盘时打入的5000万元外,再没有注入新的资金,2004年下半年应该到位的9000万元资本金再三催促也没有到位。
  他们明确向大桥指挥部提出撤资。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