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变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157
颗粒名称: 雅戈尔“变脸”
分类号: I253.3
页数: 5
页码: 110-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的服装企业雅戈尔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变卦。当宁波要造杭州湾跨海大桥时,雅戈尔率先热情地找上门来,向张蔚文市长提出要求入股,而且很快将第一笔资金打入账号。但是,不久就听到了雅戈尔变卦的消息。在打入第一笔资金后不久,李如成又多次找了有关领导,提出大桥投资能不能由雅戈尔控股,还有冠名权,希望将杭州湾跨海大桥命名为“雅戈尔大桥”。
关键词: 跨海大桥 纪实 杭州湾

内容

第一场风暴来得悄无声息。那就是雅戈尔的变卦。
  谁不知道雅戈尔呢?当我们打开网站,键入“雅戈尔”这个字眼后,跳出来的信息竟有上千条。这个由知青出身的李如成被称为“令人尊敬的中国男人”。三十年前,他用2万元知青费起家,在用旧桌子、剪子、小板凳拼凑起来的戏台地下室,让服装硬是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路子。他的企业目前自有资产已超过30个亿,成了国际知名品牌之一。连一向清高的“老谋子”张艺谋都亲自为它拍过电视文化宣传片,称它为“神剪雅戈尔叔叔”。
  这样的企业当然是宁波的宝贝,尤其是在同样知名的服装企业杉杉总部迁址上海后,它在宁波受宠的程度更是大大提高。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当宁波要造杭州湾跨海大桥时,雅戈尔率先热情地找上门来,向张蔚文市长提出要求入股,而且很快将第一笔资金打入账号。这是2001年的7月。
  但是,不久就听到了雅戈尔变卦的消息。最初的消息倒是香港的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们的,他当时在宁波采访,已经听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股权将要变更的内幕消息,意在向我们证实一下消息的真实性。
  当然,很快就被证实这个消息是真实的了。
  在打入第一笔资金后不久,李如成又多次找了有关领导,提出大桥投资能不能由雅戈尔控股,还有冠名权,希望将杭州湾跨海大桥命名为“雅戈尔大桥”。
  雅戈尔要在全世界打个大广告,而且是个永久性的百年大广告。
  无疑,雅戈尔此举给宁波市领导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先说冠名权。作为一家企业,李如成很注意提升自身形象,稍稍留意一下,我们就可以在宁波处处看到雅戈尔的痕迹:雅戈尔大道,雅戈尔体育馆,雅戈尔动物园,连服装节晚上出钱放个焰火,也命名为“雅戈尔之夜”。这一切都无可非议,就像我们不少港商捐钱给某个学校,然后就会将这学校校名改成他自己或者他哪位亲属的名字。
  但是,这座大桥能如愿以偿地命名为“雅戈尔大桥”吗?
  这可能不像出多少钱放个焰火那样简单,你搞个“雅戈尔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放过也就过了,万人抬头乐一乐也就值了,就像中央台《新闻联播》前的广告一样。而这座大桥,它涉及的内容太丰富了,它是宁波人的百年梦想呀!哪个领导敢为了钱,将它的冠名权轻易卖了?
  其二是控股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投资是由好几块组成的,既有民营也有国企。民营投资虽然占的比例不少,但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国企。而国企的后台还是政府嘛。
  为什么要以国企为主?
  当时宁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想法倒是很现实:怎样对保证大桥顺利建成有利就怎样做。
  我国可是第一次造这么个世界第一的大桥,它绝对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谁也说不准会碰到多少困难。当泰山压顶时,一个民营企业,不管你多么有名、多么有实力,但关键时刻你的影响力、协调能力,都无法与政府相比。更何况,当时大桥还是在紧张的审批阶段,如果将所有难题都交给一个民营企业去完成,能成吗?
  而且,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呀!如果我们失败了,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是不利于宁波,而是中国!
  事实证明,宁波市委、市政府的考虑是正确的,在长长的五年建桥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矛盾,还真的是因为有了政府这一坚强后盾才力挽狂澜。
  ——其实,这两个要求,当初雅戈尔在入股时就曾向张蔚文市长提出。当时就被张市长否决了。张市长明确告诉他,这与雅戈尔体育馆、雅戈尔大道不一样,不能冠名也不能控股,国家重点的大型基础性建设项目必须由政府控股。
  雅戈尔在与政府商谈未果的情况下,选择了撤退。
  2002年3月,就在第二次股东会之前,李如成正式向王勇及金建明提出:雅戈尔公司投资经营决策调整,如果项目不是由雅戈尔控股的,都要收回投资。或者,已经投入的继续投,其他的不再增加。
  从一个企业赢利的角度看,这应该是一次成功的资金转移。当时,全国房地产风起云涌,雅戈尔也涉足其中,谁都知道这是个高利润行业。投身其中的,你要想不发财都难。
  那么,雅戈尔后来有没有后悔当时的撤退呢?也许有。但是,机会一旦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
  事后,已经调任省里的张蔚文市长知道了雅戈尔的撤退,他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市政府最高领导,张蔚文对市内的大企业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当初雅戈尔选择人股时,他就断定它不可能长期稳定。
  大桥指挥部很快同意了。
  于是,时隔半年,雅戈尔从轰轰烈烈的45%股权的最大股东戏剧性地退而成为持股4.5%的最小股东。转让给以方太集团茅理翔为代表的慈溪兴桥投资公司3.7%,给以罗立国为代表的慈溪天一公司7.41%,给以更大集团为代表的余姚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以海通为首的慈溪建桥公司又接盘12.83%。
  浙江的著名民营企业宋城集团持股17.3%。
  因此,2003年6月,当大桥奠基时,宋城集团成为持股最多的民营企业,好好地风光了一番。
  先市内再市外,先省内再省外。这是大桥指挥部的一个原则,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宋城集团胃口很大,要求持股20%以上。大桥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唯恐出现第二个雅戈尔事件,产生负面影响,还是坚持了分散持股的原则。
  ——不得不佩服指挥部有先见之明,不出所料,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果然又风云突变。
  第一次股权变更,没有给宁波投资公司的总经理金建明带来太大难度,相反,他很快就作出了调整。他对我们乐观地说:“原因之一,宁波交通投资公司很有实力,随时可以接盘;其二,民间资本很活跃,当时有许多人看好大桥这个项目,那段日子,有很多人前来洽谈,北京的、东北的、广州的、香港的等,而且,宁波的余姚、慈溪块状经济发展很好,有不少企业都表示想投资大桥。”
  归根结底,还是大桥自身的效益要好。不是有个说法吗?人总是同情弱者,帮助强者。对弱者,我们会一掬同情之泪,给予赞助,但真正要做大事业,强强联合,人们找的还是强者。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个“强者”。
  因此,有眼光的人都愿意找它。
  还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条:投资杭州湾跨海大桥有着无可替代的广告效应。
  早就有人开玩笑地说过: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张名片呀!这是无形资产,民企老板能够在名片上印上它,就是很大的广告。慈溪就有一家企业老板得意地告诉记者:就因为他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股东,他谈成了好几笔大生意。人家一听你是大桥的股东,二话不说就签约。大桥有信任度嘛!
  不可否认,也因此鱼龙混杂,有些企业就是冲着不花钱做个大广告的隐秘目的来的。这些人很精明,他也许进来的那一刻就想着要出去,也许他要的就是在这出出进进之中赚一个大桥的轰动效应。
  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社会的现实呀!有些人、有些企业,认为人活着的目的就是赚钱,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赚钱。在商言商,也许无可指摘。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家公司、一个人存在的一种理由、一种结果。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最有价值、最主要的理由与结果。
  大桥指挥部能乐观地对待第一次股权变更,还在于雅戈尔在处理这件事上比较得体,比较能顾全大局。虽然不少媒体对这个问题很敏感,据我们所知,李如成却没有公开对媒体说过不利于大桥的话。我们到网站上翻检,发现只有几条比较中性的消息。这或许是因为李如成大气,或许是因为毕竟是宁波成长起来的企业,对家乡的建设总有一份感情。在长长的五年中,雅戈尔作为大桥最小的股东,自始至终平和地参与着大桥股东们的各种活动。
  总之,第一场风波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平稳地过去了。

知识出处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跨越 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经过,分为:十年论剑、艰难的破冰之旅、谁能动大桥的奶酪等章节,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位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阅读